幾日不見,周康見鏡小仙容顏竟然憔悴多了,整個人清瘦下來,神情也頗為沮喪。
周康煞是心疼。
周康說:“小仙妹妹,你受苦了。”
鏡小仙說:“打不過人家,隻能受苦,這有什麽辦法。”
司獄將軍說:“鏡小仙,難道你還沒有領悟道理嗎?這座度母塔,並不是為了關押失敗者的,而是為了關押戾氣過重、罪業過大者的,你是如此,身處一層的雌老虎也是如此。你想想伯牙島上,一千零二十四條人命,你難道就沒有一點悔過之意嗎?”
鏡小仙嘴角微微透出冷笑之意,哼了一聲,說道:“反正都是你們說了算。”
司獄將軍道:“天道至公,隻要你誠心悔過,玉帝遲早會放你出去的。”
鏡小仙說:“我現在便悔過,他現在便能放我出去嗎?”
司獄將軍說:“這全是玉帝一句話的事情,隻要你真心悔過,一切都不成問題。”
鏡小仙說:“我悔過了,我現在就要出去。”說罷這話,猛地站起身來向外便衝。
鏡小仙在這塔中住了幾天,從山北到山南,無不是氣悶之極的心情,此刻,寶塔五層,大門敞開,鎖頭落在地上,這正是一個逃跑的好機會,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鏡小仙向外衝,司獄將軍便立即伸手相攔。
周康自然要幫鏡小仙,高聲喝道:“司獄將軍,你無端抓我鏡小仙妹妹,還不快把她放出去?”同時,未曾來得及抽出神劍,雙手作掌,便要和司獄將軍打在一處。
周康與鏡小仙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蚍蜉撼樹。
前幾日,以韓、淮、周、鏡四人之力,還無法在司獄將軍麵前走上三個回合,如今,隻有周、鏡二人,而司獄將軍又帶來了四名力士相幫,五萬五千五百五十名天兵天將更是司獄將軍隨口一召便至。
二人身處危局,當真可想而知。
司獄將軍說道:“上回鬧事,我還可以原諒你們無知,此次鬧事,我不但要好好教訓一下你們,而且還要讓玉帝知道,屆時,恐怕這度母塔裏關押的,就不是鏡小仙一個人了。”
周康怒道:“一個人又怎樣,四個人又何妨,我們兄妹四人雖非同生,但願共死,你少拿這種話威脅我們!”
鏡小仙聽周康說這種話,心裏頗為感動,與周康攜手並肩,一同向外衝出。
外麵,塔下林中,四名力士發現情況有變,分從四個方向騰雲而起,將去路攔住。
周、鏡二人還沒有從塔門中跨出,已經被牢牢困住,周康抽出通人劍,便欲和對麵五名敵手拚個你死我活。
就在此時,猛然間外麵刮起一陣狂風,狂風自南而來,由西繞過,從北到東,又從東邊回到南邊,在塔門處停了下來。
周、鏡二人,以及司獄將軍,四名力士都已經看到,狂風落處,雲霧氤氳之中,停留著一個人,正是淮中。
隻見淮中身形縹緲、腳步涉空,不像真人,而相貌又是如此真實。
周康詫異道:“淮二哥,你怎麽也來了?”
淮中並不說話,身形飄忽,走到鏡小仙麵前。
鏡小仙看著淮中的臉色,說道:“淮中哥哥,你怎麽了?”
淮中依然不說話,伸出手來,摸了摸鏡小仙的手背,張開口,似乎在說什麽話,可是沒有人聽見他在說什麽。
鏡小仙也聽不到,急道:“淮中哥哥,你說什麽呢?我聽不見。”
淮中轉過身來,向著周康,搖搖頭,擺擺手,又指了指遙遠的南方。
這個淮中,並非真人,而是其遊離精魂。
淮中心中愛戀鏡小仙,時間越久,情感越深,再加上南海烈焰島之行,本來就是一條修仙之路,精魂越來越自由,不知不覺間,已經可以隨意脫離凡胎,自由行動了。
這次在船上睡夢之中,淮中便因為極度思念鏡小仙,魂與身離,北越重洋,來到了峨眉山前、度母塔中。
與周康相比,淮中其實要更理智一些,他明知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如果強行搶奪鏡小仙出去,勢必惹得天庭震怒,到後來,不但鏡小仙沒法逃出困境,恐怕連他們兄弟三人也要被關押到度母塔中。
到時,拯救玲瓏公主一事也將成為泡影,韓江柳大哥不知又該如何失望。
因此,淮中反複勸說周康不可魯莽行事:兄妹情自然重、兄弟情也極深,切不可因為一邊而誤了另一邊。
淮中的示意,周康雖然聽不到,但是卻看懂了,便對鏡小仙說道“小仙妹妹,你且暫時在此忍耐。”
聽周康如此說,淮中點了點頭,慢慢踱步到塔外。
鏡小仙亦對淮中的舉動頗有意會,說道;“也好,我就暫時在這裏清靜幾天,隻是,再不能幫助韓江柳哥哥去救他的玲瓏公主了。”
周康說道:“我們過些日子再來看你。”
鏡小仙點頭。
司獄將軍說;“你們畢竟與那些凡夫俗子有所差別,見事還是很明白的。”
鏡小仙說:“我們明白或者不明白和你有關係嗎?你隻不過是一個隻知道聽命於上司的,那個,忠心耿耿的……而已。”本來要罵司獄將軍是狗,又一想到,未來這段日子裏,司獄將軍直接管理度母塔,若是將司獄將軍得罪得苦了,吃虧的仍然是自己,因此憤憤不平地,到底把要罵的話咽了回去。心裏卻頗為不滿:“司獄將軍,這次我記著,遲早有一天,我從度母塔裏麵出去,要加倍罵回去不可!”
周康辭別了鏡小仙,看了司獄將軍和幾個力士一眼,走出塔外。
司獄將軍對鏡小仙說:“鏡小仙,你在裏麵好好懺悔,等懺悔好了,我自然會回天,去對玉帝說,讓玉帝放你出去。”和幾個力士也從度母塔的五層中出來,撿起落在地上的鎖頭,將塔門鎖住,離開寶塔,到別處休息去了。
這裏,周康離開寶塔,則想找到淮中二哥,帶著他一起回到南海小船上去,左右尋找,始終不見,喊了多遍,也沒人答應。殊不知,人之魂魄,天地內外、宇宙兩邊,都是刹那之間可以到達,現在的淮中,早已經魂在南海小船上了。
周康無奈,隻得自己一個人,駕著金鱗雕,返回到南海。
時候不長,周康回到南海,遙遙望見小船,正在平安向南行駛。
周康與雕,落到船上。
韓江柳正在船頭悵望南方,不知在想什麽。
周康說:“大哥,我回來了。”
韓江柳急問:“三弟,情況怎麽樣?小仙姑娘,她還好吧?”
周康說:“還是,就是清瘦了些。”
韓江柳問:“沒辦法救出來嗎?”
周康說:“大哥,我正想和你說這件事,在峨眉山下、度母塔中,我見到淮二哥了,可又不像是真的淮二哥。”
韓江柳說:“怎麽回事?你見到他了?不可能!他現在還睡在船艙裏麵,一直沒動。”
周康於是將事情的經過簡單和韓江柳述說一遍。
韓江柳說:“那決計不是他。”
周康走到船艙之中,淮中正從沉睡中醒來。
周康問;“二哥,你睡得可好?”
淮中坐起來,說:“睡得不好,困乏之極,噩夢連連。”
周康問;“都夢到些什麽?”
淮中凝神細想,又搖搖頭:“全都不記得了。”
周康說:“可能是這些日子太多了,你又是個心事很重的人。”
淮中說:“有可能。”
小船載著三人一路向南,離南海烈焰島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路上也無風雨,也無雷霆,始終都是非常平靜,可三個人全都分明感覺到濃烈的戰鬥味道。
周康說:“我感覺到了,危險就在眼前。”
淮中說:“若說危險,也不至於,我們萬事小心就是了。”
韓江柳笑道:“是啊,要多一點自信,若說危險,也是他林靈素的人有危險,咱們幾人,自有上天護佑。”
正說著,前麵海域中忽然出現一個暗暗的影子。
周康提劍在手,說:“莫不是什麽海妖河怪?自從小仙被押,那隻海中神神尋龍鮐也不怎麽來了,海中的情況我們一點不清楚。”
淮中說:“那不是海妖,是一個人。”
三人細看,果然:“這個人正朝小船遊過來,他的身子埋在海水之中,看不太清,看其頭部,年紀與三兄弟仿佛,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長相還有幾分清秀儒雅。”
韓江柳喊道:“喂,下麵兄弟,你從哪裏遊來?”
海水中人抬頭上望,又遊了幾丈遠,想從海中爬出來,雙手搭在船沿上,可是努了努力,始終沒辦法辦到,身子一側,便不動了。
韓江柳等人急了,急忙找繩子,將這個年青人救了上來。
年輕人已經接近昏迷,隻是還有些意識,他****著身子,平躺在小船之上。
幾人見他身材健碩,一身白肉,肉中隱隱有類似魚類的鱗片,並不十分明顯,卻也足可見此人祖輩都是泅水好手,時間既長,幾代之間,體質已經悄悄發生鱗樣變化。(未完待續。)
周康煞是心疼。
周康說:“小仙妹妹,你受苦了。”
鏡小仙說:“打不過人家,隻能受苦,這有什麽辦法。”
司獄將軍說:“鏡小仙,難道你還沒有領悟道理嗎?這座度母塔,並不是為了關押失敗者的,而是為了關押戾氣過重、罪業過大者的,你是如此,身處一層的雌老虎也是如此。你想想伯牙島上,一千零二十四條人命,你難道就沒有一點悔過之意嗎?”
鏡小仙嘴角微微透出冷笑之意,哼了一聲,說道:“反正都是你們說了算。”
司獄將軍道:“天道至公,隻要你誠心悔過,玉帝遲早會放你出去的。”
鏡小仙說:“我現在便悔過,他現在便能放我出去嗎?”
司獄將軍說:“這全是玉帝一句話的事情,隻要你真心悔過,一切都不成問題。”
鏡小仙說:“我悔過了,我現在就要出去。”說罷這話,猛地站起身來向外便衝。
鏡小仙在這塔中住了幾天,從山北到山南,無不是氣悶之極的心情,此刻,寶塔五層,大門敞開,鎖頭落在地上,這正是一個逃跑的好機會,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鏡小仙向外衝,司獄將軍便立即伸手相攔。
周康自然要幫鏡小仙,高聲喝道:“司獄將軍,你無端抓我鏡小仙妹妹,還不快把她放出去?”同時,未曾來得及抽出神劍,雙手作掌,便要和司獄將軍打在一處。
周康與鏡小仙此舉無異於螳臂當車、蚍蜉撼樹。
前幾日,以韓、淮、周、鏡四人之力,還無法在司獄將軍麵前走上三個回合,如今,隻有周、鏡二人,而司獄將軍又帶來了四名力士相幫,五萬五千五百五十名天兵天將更是司獄將軍隨口一召便至。
二人身處危局,當真可想而知。
司獄將軍說道:“上回鬧事,我還可以原諒你們無知,此次鬧事,我不但要好好教訓一下你們,而且還要讓玉帝知道,屆時,恐怕這度母塔裏關押的,就不是鏡小仙一個人了。”
周康怒道:“一個人又怎樣,四個人又何妨,我們兄妹四人雖非同生,但願共死,你少拿這種話威脅我們!”
鏡小仙聽周康說這種話,心裏頗為感動,與周康攜手並肩,一同向外衝出。
外麵,塔下林中,四名力士發現情況有變,分從四個方向騰雲而起,將去路攔住。
周、鏡二人還沒有從塔門中跨出,已經被牢牢困住,周康抽出通人劍,便欲和對麵五名敵手拚個你死我活。
就在此時,猛然間外麵刮起一陣狂風,狂風自南而來,由西繞過,從北到東,又從東邊回到南邊,在塔門處停了下來。
周、鏡二人,以及司獄將軍,四名力士都已經看到,狂風落處,雲霧氤氳之中,停留著一個人,正是淮中。
隻見淮中身形縹緲、腳步涉空,不像真人,而相貌又是如此真實。
周康詫異道:“淮二哥,你怎麽也來了?”
淮中並不說話,身形飄忽,走到鏡小仙麵前。
鏡小仙看著淮中的臉色,說道:“淮中哥哥,你怎麽了?”
淮中依然不說話,伸出手來,摸了摸鏡小仙的手背,張開口,似乎在說什麽話,可是沒有人聽見他在說什麽。
鏡小仙也聽不到,急道:“淮中哥哥,你說什麽呢?我聽不見。”
淮中轉過身來,向著周康,搖搖頭,擺擺手,又指了指遙遠的南方。
這個淮中,並非真人,而是其遊離精魂。
淮中心中愛戀鏡小仙,時間越久,情感越深,再加上南海烈焰島之行,本來就是一條修仙之路,精魂越來越自由,不知不覺間,已經可以隨意脫離凡胎,自由行動了。
這次在船上睡夢之中,淮中便因為極度思念鏡小仙,魂與身離,北越重洋,來到了峨眉山前、度母塔中。
與周康相比,淮中其實要更理智一些,他明知現在時機還不成熟,如果強行搶奪鏡小仙出去,勢必惹得天庭震怒,到後來,不但鏡小仙沒法逃出困境,恐怕連他們兄弟三人也要被關押到度母塔中。
到時,拯救玲瓏公主一事也將成為泡影,韓江柳大哥不知又該如何失望。
因此,淮中反複勸說周康不可魯莽行事:兄妹情自然重、兄弟情也極深,切不可因為一邊而誤了另一邊。
淮中的示意,周康雖然聽不到,但是卻看懂了,便對鏡小仙說道“小仙妹妹,你且暫時在此忍耐。”
聽周康如此說,淮中點了點頭,慢慢踱步到塔外。
鏡小仙亦對淮中的舉動頗有意會,說道;“也好,我就暫時在這裏清靜幾天,隻是,再不能幫助韓江柳哥哥去救他的玲瓏公主了。”
周康說道:“我們過些日子再來看你。”
鏡小仙點頭。
司獄將軍說;“你們畢竟與那些凡夫俗子有所差別,見事還是很明白的。”
鏡小仙說:“我們明白或者不明白和你有關係嗎?你隻不過是一個隻知道聽命於上司的,那個,忠心耿耿的……而已。”本來要罵司獄將軍是狗,又一想到,未來這段日子裏,司獄將軍直接管理度母塔,若是將司獄將軍得罪得苦了,吃虧的仍然是自己,因此憤憤不平地,到底把要罵的話咽了回去。心裏卻頗為不滿:“司獄將軍,這次我記著,遲早有一天,我從度母塔裏麵出去,要加倍罵回去不可!”
周康辭別了鏡小仙,看了司獄將軍和幾個力士一眼,走出塔外。
司獄將軍對鏡小仙說:“鏡小仙,你在裏麵好好懺悔,等懺悔好了,我自然會回天,去對玉帝說,讓玉帝放你出去。”和幾個力士也從度母塔的五層中出來,撿起落在地上的鎖頭,將塔門鎖住,離開寶塔,到別處休息去了。
這裏,周康離開寶塔,則想找到淮中二哥,帶著他一起回到南海小船上去,左右尋找,始終不見,喊了多遍,也沒人答應。殊不知,人之魂魄,天地內外、宇宙兩邊,都是刹那之間可以到達,現在的淮中,早已經魂在南海小船上了。
周康無奈,隻得自己一個人,駕著金鱗雕,返回到南海。
時候不長,周康回到南海,遙遙望見小船,正在平安向南行駛。
周康與雕,落到船上。
韓江柳正在船頭悵望南方,不知在想什麽。
周康說:“大哥,我回來了。”
韓江柳急問:“三弟,情況怎麽樣?小仙姑娘,她還好吧?”
周康說:“還是,就是清瘦了些。”
韓江柳問:“沒辦法救出來嗎?”
周康說:“大哥,我正想和你說這件事,在峨眉山下、度母塔中,我見到淮二哥了,可又不像是真的淮二哥。”
韓江柳說:“怎麽回事?你見到他了?不可能!他現在還睡在船艙裏麵,一直沒動。”
周康於是將事情的經過簡單和韓江柳述說一遍。
韓江柳說:“那決計不是他。”
周康走到船艙之中,淮中正從沉睡中醒來。
周康問;“二哥,你睡得可好?”
淮中坐起來,說:“睡得不好,困乏之極,噩夢連連。”
周康問;“都夢到些什麽?”
淮中凝神細想,又搖搖頭:“全都不記得了。”
周康說:“可能是這些日子太多了,你又是個心事很重的人。”
淮中說:“有可能。”
小船載著三人一路向南,離南海烈焰島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路上也無風雨,也無雷霆,始終都是非常平靜,可三個人全都分明感覺到濃烈的戰鬥味道。
周康說:“我感覺到了,危險就在眼前。”
淮中說:“若說危險,也不至於,我們萬事小心就是了。”
韓江柳笑道:“是啊,要多一點自信,若說危險,也是他林靈素的人有危險,咱們幾人,自有上天護佑。”
正說著,前麵海域中忽然出現一個暗暗的影子。
周康提劍在手,說:“莫不是什麽海妖河怪?自從小仙被押,那隻海中神神尋龍鮐也不怎麽來了,海中的情況我們一點不清楚。”
淮中說:“那不是海妖,是一個人。”
三人細看,果然:“這個人正朝小船遊過來,他的身子埋在海水之中,看不太清,看其頭部,年紀與三兄弟仿佛,是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長相還有幾分清秀儒雅。”
韓江柳喊道:“喂,下麵兄弟,你從哪裏遊來?”
海水中人抬頭上望,又遊了幾丈遠,想從海中爬出來,雙手搭在船沿上,可是努了努力,始終沒辦法辦到,身子一側,便不動了。
韓江柳等人急了,急忙找繩子,將這個年青人救了上來。
年輕人已經接近昏迷,隻是還有些意識,他****著身子,平躺在小船之上。
幾人見他身材健碩,一身白肉,肉中隱隱有類似魚類的鱗片,並不十分明顯,卻也足可見此人祖輩都是泅水好手,時間既長,幾代之間,體質已經悄悄發生鱗樣變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