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三藏一行離開玉華城,一路向西,平穩順遂,走了有五六日路程,這一天及近傍晚,三藏正思量著又得露宿野外之時,便聽八戒喜滋滋道:“師父,快瞧,那邊有一座山城。”
三藏在馬背上向西極目遠眺,果見遠處有山,山間隱隱露出房頂廊簷,便問道:“可知是到了哪裏?”
八戒搖搖頭道:“見不到城門在何處,這城上又有杆無旗,走近了再說。”三藏依言,打馬前進。
不一時,一條寬敞的山道便入了眾人視線,悟空與小白龍走在前頭,一行人繼續前進,沿山道蜿蜒而上。走了半晌,路兩邊漸有茶棚,再往裏,兩邊茶坊酒肆增多,喧囂不絕;繼續走,已能見米市油坊,人員往來,十分熱鬧。
這儼然已是街衢的模樣,三藏詫異不已,問道:“徒弟,我等仿佛已入了城內,怎地不曾見到城門?”
說話間有幾個嘻嘻哈哈的年輕男子走悟空麵前推推搡搡地走過。悟空攔下問道:“幾位且住,老孫有話相問。”
那幾個停下步伐,為首的一個年輕男子打量了悟空幾眼,有往他身後三藏幾個看了看,問道:“外來的?要問什麽?”
悟空笑道:“我等是行腳的僧人,敢問小哥,此處是什麽山,什麽城?城主又為何人?”
那男子見對方是出家之人,又問得客氣,也笑道:“這山無名,這城無名,此處無城主,隻有山主,不過便是山主,我們也隻知他姓氏為白,卻都不曾得見真人。你們既是行腳僧人,這裏有座寺倒是可以讓你們借宿。”
三藏連忙下馬答謝,又問道:“不知去那寺宇又該往哪兒走?”
那男子指了指身後的道路,答道:“你隻管沿此道走,到三叉口向右轉,穿過幾條巷口,入羊腸小道,那小道盡頭便是了。”
三藏又趕忙道了一聲:“多謝。”那男子擺擺手,又和同行的幾人說說笑笑地離開。
三藏對順山而建的城池好奇不已,便不再上馬,由徒弟們陪著,沿著方才男子所指的道路緩緩步行。腳下的街道是整塊整塊的青色石頭鋪就,幹淨清爽,街道兩排的房屋皆是石木結構,牆體是一塊塊並不十分方正的白色石頭堆砌,屋頂鋪陳的是暗青色的瓦片,隻那瓦片也不是一般的瓦片,竟好似都是由石頭削成。
這般行走,天色漸晚,卻仍舊無人出來點燈。――小說{}三藏四下裏看了看,嘖嘖稱奇道:“可是我眼花了,我怎覺這些房屋都變成了玉製的一般,剔透起來?”
小白龍回頭笑道:“師父可沒眼花,這些房子就不是普通的石料砌的,都是會成玉的品種,就連你腳下的青石也比外麵你見到的青石高上幾階。”三藏聞言,一低頭,果然,連腳下的街道都似在發著青光。
悟空也笑道:“這裏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就剛才我攔住的幾個,都是出世的修士。”
三藏奇道:“難不成,這裏是哪個隱世修真的大派?”
悟空道:“也不至於,雖不知那米市油坊裏是不是真賣米油,但瞧著這酒肆茶坊米市等等是樣樣全乎,更何況,這裏還有個和尚廟,修真的大派哪裏會是這樣。依老孫看,這裏應當是一個散修的聚集處。”三藏覺得有理,便點了點頭。
言語間,眾人終於看到了那條通往寺廟的羊腸小道。說是羊腸小道,一點也不誇張,這小道被兩邊高高聳立的石壁夾在中間,寬度隻能容一個成年男子的身量,若對麵有人過來,各自都得側貼著石壁方能通過。
眾人依次進了小道,三藏一介凡人,走了不一會兒便見不到亮了,隻能摸索著山壁往前,幸而腳下的路並不崎嶇,才不曾拖慢了腳步。走了一刻鍾不到,前麵的道路越發寬敞,月光也漸漸地能照了進來。
誠如那名男子所言,他們方一走出羊腸道,便見有一座山門聳立,門上卻有匾無字,三藏喜道:“總算到了。”加緊了幾步入得山門,得見寺宇真容。
這寺宇的風格竟也與眾人外麵所見的石屋相仿,隻是更為玲瓏精致些,寶塔僧房亦皆如玉石所製,隻是它們不是一塊塊堆砌而成,而是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上下一色,在這靜靜的月色下,泛著象牙般的白光,生出了聖潔清淨又莊嚴肅穆的不可近之感。三藏不禁在繚繞的佛香、回響的鍾韻中屏住了呼吸。
眾人正看時,廊下走出了一個和尚,遙遙地便衝三藏一行作禮道:“諸位何來?”
三藏忙回禮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
那和尚走近了幾步,笑道:“阿彌陀佛,久聞唐朝大國,弟子看經念佛,正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呢。”
三藏聞言,謙虛地擺擺手,道:“哪裏,我觀此處,乃極樂之鄉,才叫人心生向往。”
那和尚卻不謙虛,哈哈一笑,道:“幾位長途跋涉,便隨我入廂房休憩吧。”說著,便比了個請的手勢,於側前方引路。
三藏忙跟上,謝道:“多謝,不知方丈可在,貧僧行腳到此,理當先見過方丈。”
那和尚回頭笑了笑,道:“這寺裏連我在內籠統十個和尚,我排行最長,沒有方丈。”
三藏聞言,便以為對方是一寺之主,忙又施禮,道:“貧僧法號三藏,不知師父您法號為何?”
那和尚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光頭,笑道:“弟子沒有法號,師父不必客氣。師父們鞍馬勞頓,想必早已乏累,弟子不多打攪,師父們且先休息吧,稍待,我會讓師弟擺上齋來。”
許是廟小人少,廂房離得不遠,沿走廊左拐,走不了幾步就到了。那和尚說這話時已經推開了廂房的門。
三藏再次道了謝,目送那和尚離去。這才關上門,回轉身對幾個徒弟歎道:“此地真是奇妙,山無名,城無名,寺無名,僧無名。這等無名之處可還是天竺國下?”
八戒往榻上躺躺好,拍了拍肚子,道:“管它奇不奇,妙不妙,有名或無名呢,猴哥不是說這裏是散修的聚集之地嘛,隻要不是入了什麽妖怪的洞府,師父你操什麽閑心。”三藏笑著搖搖頭。
此時上弦月皎,悟空與小白龍無需用齋,便一同出門,在庭中步月閑行,說來,小白龍對此處也十分好奇,與悟空談到了那位白姓山主。
“先前大師兄攔著的那群人裏有道修有妖修有魔修,方才那個和尚又是個佛修,不都說散修都是獨來獨往之輩嗎?怎麽這裏會有這麽多散修?而且修什麽的都有,我之前怎麽從未聽說這樣的地方?大師兄,你說這姓白的山主究竟是什麽人?”
悟空蹙了蹙眉,道:“我認識的姓白的也就隻有禺狨王白祁了,也不知是不是他。”
無怪乎悟空不確定了,白祈那人太低調了,結拜那麽久,也沒人知道他的府邸是在何處。如今到了這一處,悟空隻覺得那個白姓山主的行事作風像他又不像他。像是因為這裏的山主也是個神秘莫測的,不像是因為悟空認為比起這麽熱鬧的地方,白祈應該更樂意一人一洞府,靜靜修煉才對。
可若不是白祈吧,這裏卻是什麽樣的散修都有,其中也不乏有些有能耐的,仙界的不提,至少妖魔界中姓白的除去禺狨王,悟空還真想不出還有誰有能耐鎮住這些個散修的。
小白龍卻道:“若真是禺狨王,我對他就太好奇了。大師兄曾說他沉默寡言又穩重,如今我見著這無名山無名城,無名的寺廟,甚至是無法號的和尚,覺得有意思極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總覺得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人,作為這裏的山主也該是很有意思的。我可實在想象不出一個沉默寡言端莊穩重卻同時又很有意思的人。”
悟空笑道:“這裏的散修連自己的山主到底是何模樣都不清楚,如何如你所說,同類相吸。不過散修再特立獨行,能有一個人可以給他們庇護又無需他們加入一派隻而束手束腳的,他們卻是會接受的,而以白祈的修為,給他們提供一個庇護所還是容易得很的。”
“可真像師兄所說,他們都不清楚自己的山主是誰,又怎會相信對方能護得了他們?”小白龍問道。
悟空笑道:“我也是猜測而已,而且,我所說的庇護,並非真的是指庇護散修。我猜,這裏可能有這麽一條規矩:此山之內不得相鬥,違者必誅。而這條規矩變相地保護了來到這裏的散修,久而久之,來這裏尋求庇護的散修就越來越多,而後來的散修即便不識山主,也都默認了這裏的規矩。不過到底如何,明日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等悟空與小白龍回去,三藏已經用過齋飯,見他二人回來,便道:“寺裏師父留我們再住兩日。我同意了。”
悟空和小白龍都有些詫異,三藏這一路過來,能不多做逗留的都不會停步,這次竟同意留下兩日,真是稀奇。
三藏歎道:“我這一路上,隻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陰都錯過了,竟不記得有多久不曾過過元宵佳節了。聽寺裏僧人說,今日是正月十三,過兩日便是十五上元,屆時山裏會十分熱鬧。”說道這裏三藏有些羞愧似的,不好意思道:“我還以為自己悟心甚重,沒想到仍想湊這份熱鬧,所以就隻能勞煩徒弟們陪我賞一賞元宵夜景了。”
他這樣,倒讓小白龍瞧著順眼多了,於是笑應道:“沒什麽勞煩不勞煩的,我們正巧想過過凡人的元宵節,是吧,大師兄?”
悟空也笑著點了點頭。
廣告統統滾蛋,還有比更清潔的界麵嗎,不想被廣告困擾就來吧。
三藏在馬背上向西極目遠眺,果見遠處有山,山間隱隱露出房頂廊簷,便問道:“可知是到了哪裏?”
八戒搖搖頭道:“見不到城門在何處,這城上又有杆無旗,走近了再說。”三藏依言,打馬前進。
不一時,一條寬敞的山道便入了眾人視線,悟空與小白龍走在前頭,一行人繼續前進,沿山道蜿蜒而上。走了半晌,路兩邊漸有茶棚,再往裏,兩邊茶坊酒肆增多,喧囂不絕;繼續走,已能見米市油坊,人員往來,十分熱鬧。
這儼然已是街衢的模樣,三藏詫異不已,問道:“徒弟,我等仿佛已入了城內,怎地不曾見到城門?”
說話間有幾個嘻嘻哈哈的年輕男子走悟空麵前推推搡搡地走過。悟空攔下問道:“幾位且住,老孫有話相問。”
那幾個停下步伐,為首的一個年輕男子打量了悟空幾眼,有往他身後三藏幾個看了看,問道:“外來的?要問什麽?”
悟空笑道:“我等是行腳的僧人,敢問小哥,此處是什麽山,什麽城?城主又為何人?”
那男子見對方是出家之人,又問得客氣,也笑道:“這山無名,這城無名,此處無城主,隻有山主,不過便是山主,我們也隻知他姓氏為白,卻都不曾得見真人。你們既是行腳僧人,這裏有座寺倒是可以讓你們借宿。”
三藏連忙下馬答謝,又問道:“不知去那寺宇又該往哪兒走?”
那男子指了指身後的道路,答道:“你隻管沿此道走,到三叉口向右轉,穿過幾條巷口,入羊腸小道,那小道盡頭便是了。”
三藏又趕忙道了一聲:“多謝。”那男子擺擺手,又和同行的幾人說說笑笑地離開。
三藏對順山而建的城池好奇不已,便不再上馬,由徒弟們陪著,沿著方才男子所指的道路緩緩步行。腳下的街道是整塊整塊的青色石頭鋪就,幹淨清爽,街道兩排的房屋皆是石木結構,牆體是一塊塊並不十分方正的白色石頭堆砌,屋頂鋪陳的是暗青色的瓦片,隻那瓦片也不是一般的瓦片,竟好似都是由石頭削成。
這般行走,天色漸晚,卻仍舊無人出來點燈。――小說{}三藏四下裏看了看,嘖嘖稱奇道:“可是我眼花了,我怎覺這些房屋都變成了玉製的一般,剔透起來?”
小白龍回頭笑道:“師父可沒眼花,這些房子就不是普通的石料砌的,都是會成玉的品種,就連你腳下的青石也比外麵你見到的青石高上幾階。”三藏聞言,一低頭,果然,連腳下的街道都似在發著青光。
悟空也笑道:“這裏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就剛才我攔住的幾個,都是出世的修士。”
三藏奇道:“難不成,這裏是哪個隱世修真的大派?”
悟空道:“也不至於,雖不知那米市油坊裏是不是真賣米油,但瞧著這酒肆茶坊米市等等是樣樣全乎,更何況,這裏還有個和尚廟,修真的大派哪裏會是這樣。依老孫看,這裏應當是一個散修的聚集處。”三藏覺得有理,便點了點頭。
言語間,眾人終於看到了那條通往寺廟的羊腸小道。說是羊腸小道,一點也不誇張,這小道被兩邊高高聳立的石壁夾在中間,寬度隻能容一個成年男子的身量,若對麵有人過來,各自都得側貼著石壁方能通過。
眾人依次進了小道,三藏一介凡人,走了不一會兒便見不到亮了,隻能摸索著山壁往前,幸而腳下的路並不崎嶇,才不曾拖慢了腳步。走了一刻鍾不到,前麵的道路越發寬敞,月光也漸漸地能照了進來。
誠如那名男子所言,他們方一走出羊腸道,便見有一座山門聳立,門上卻有匾無字,三藏喜道:“總算到了。”加緊了幾步入得山門,得見寺宇真容。
這寺宇的風格竟也與眾人外麵所見的石屋相仿,隻是更為玲瓏精致些,寶塔僧房亦皆如玉石所製,隻是它們不是一塊塊堆砌而成,而是由整塊石頭雕刻而成,上下一色,在這靜靜的月色下,泛著象牙般的白光,生出了聖潔清淨又莊嚴肅穆的不可近之感。三藏不禁在繚繞的佛香、回響的鍾韻中屏住了呼吸。
眾人正看時,廊下走出了一個和尚,遙遙地便衝三藏一行作禮道:“諸位何來?”
三藏忙回禮道:“弟子中華唐朝來者。”
那和尚走近了幾步,笑道:“阿彌陀佛,久聞唐朝大國,弟子看經念佛,正指望修到你中華地托生呢。”
三藏聞言,謙虛地擺擺手,道:“哪裏,我觀此處,乃極樂之鄉,才叫人心生向往。”
那和尚卻不謙虛,哈哈一笑,道:“幾位長途跋涉,便隨我入廂房休憩吧。”說著,便比了個請的手勢,於側前方引路。
三藏忙跟上,謝道:“多謝,不知方丈可在,貧僧行腳到此,理當先見過方丈。”
那和尚回頭笑了笑,道:“這寺裏連我在內籠統十個和尚,我排行最長,沒有方丈。”
三藏聞言,便以為對方是一寺之主,忙又施禮,道:“貧僧法號三藏,不知師父您法號為何?”
那和尚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光頭,笑道:“弟子沒有法號,師父不必客氣。師父們鞍馬勞頓,想必早已乏累,弟子不多打攪,師父們且先休息吧,稍待,我會讓師弟擺上齋來。”
許是廟小人少,廂房離得不遠,沿走廊左拐,走不了幾步就到了。那和尚說這話時已經推開了廂房的門。
三藏再次道了謝,目送那和尚離去。這才關上門,回轉身對幾個徒弟歎道:“此地真是奇妙,山無名,城無名,寺無名,僧無名。這等無名之處可還是天竺國下?”
八戒往榻上躺躺好,拍了拍肚子,道:“管它奇不奇,妙不妙,有名或無名呢,猴哥不是說這裏是散修的聚集之地嘛,隻要不是入了什麽妖怪的洞府,師父你操什麽閑心。”三藏笑著搖搖頭。
此時上弦月皎,悟空與小白龍無需用齋,便一同出門,在庭中步月閑行,說來,小白龍對此處也十分好奇,與悟空談到了那位白姓山主。
“先前大師兄攔著的那群人裏有道修有妖修有魔修,方才那個和尚又是個佛修,不都說散修都是獨來獨往之輩嗎?怎麽這裏會有這麽多散修?而且修什麽的都有,我之前怎麽從未聽說這樣的地方?大師兄,你說這姓白的山主究竟是什麽人?”
悟空蹙了蹙眉,道:“我認識的姓白的也就隻有禺狨王白祁了,也不知是不是他。”
無怪乎悟空不確定了,白祈那人太低調了,結拜那麽久,也沒人知道他的府邸是在何處。如今到了這一處,悟空隻覺得那個白姓山主的行事作風像他又不像他。像是因為這裏的山主也是個神秘莫測的,不像是因為悟空認為比起這麽熱鬧的地方,白祈應該更樂意一人一洞府,靜靜修煉才對。
可若不是白祈吧,這裏卻是什麽樣的散修都有,其中也不乏有些有能耐的,仙界的不提,至少妖魔界中姓白的除去禺狨王,悟空還真想不出還有誰有能耐鎮住這些個散修的。
小白龍卻道:“若真是禺狨王,我對他就太好奇了。大師兄曾說他沉默寡言又穩重,如今我見著這無名山無名城,無名的寺廟,甚至是無法號的和尚,覺得有意思極了,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總覺得這樣的地方這樣的人,作為這裏的山主也該是很有意思的。我可實在想象不出一個沉默寡言端莊穩重卻同時又很有意思的人。”
悟空笑道:“這裏的散修連自己的山主到底是何模樣都不清楚,如何如你所說,同類相吸。不過散修再特立獨行,能有一個人可以給他們庇護又無需他們加入一派隻而束手束腳的,他們卻是會接受的,而以白祈的修為,給他們提供一個庇護所還是容易得很的。”
“可真像師兄所說,他們都不清楚自己的山主是誰,又怎會相信對方能護得了他們?”小白龍問道。
悟空笑道:“我也是猜測而已,而且,我所說的庇護,並非真的是指庇護散修。我猜,這裏可能有這麽一條規矩:此山之內不得相鬥,違者必誅。而這條規矩變相地保護了來到這裏的散修,久而久之,來這裏尋求庇護的散修就越來越多,而後來的散修即便不識山主,也都默認了這裏的規矩。不過到底如何,明日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等悟空與小白龍回去,三藏已經用過齋飯,見他二人回來,便道:“寺裏師父留我們再住兩日。我同意了。”
悟空和小白龍都有些詫異,三藏這一路過來,能不多做逗留的都不會停步,這次竟同意留下兩日,真是稀奇。
三藏歎道:“我這一路上,隻知有山,有水,怕的是逢怪,逢魔,把光陰都錯過了,竟不記得有多久不曾過過元宵佳節了。聽寺裏僧人說,今日是正月十三,過兩日便是十五上元,屆時山裏會十分熱鬧。”說道這裏三藏有些羞愧似的,不好意思道:“我還以為自己悟心甚重,沒想到仍想湊這份熱鬧,所以就隻能勞煩徒弟們陪我賞一賞元宵夜景了。”
他這樣,倒讓小白龍瞧著順眼多了,於是笑應道:“沒什麽勞煩不勞煩的,我們正巧想過過凡人的元宵節,是吧,大師兄?”
悟空也笑著點了點頭。
廣告統統滾蛋,還有比更清潔的界麵嗎,不想被廣告困擾就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