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盧植的東路大軍進攻壺關的同時,中路軍進攻箕關的戰鬥也打響了。
自古以來,由河內、洛陽經過太行山到達河東的道路隻有一條,即戰國士氣開始稱之為軹道,後期稱之為太行山八陘之首——軹關陘,此道東起軹城,跨越王屋山,西至垣曲古城,箕關則是軹道上的一個關口,箕關扼守著並州進出洛陽咽喉要道。
此時箕關由劉飛麾下四大戰將之一的尉遲恭擔任主將負責鎮守,麾下大軍兩萬五千人,管亥、廖化二人為副將。而這五萬人的組成分別為:疾風營三千,飛虎營一千人,神箭營四千,神機營四千人,龍驤營六千人,玄武營七千人。
自從尉遲恭來到箕關之後,便不斷加固城防,由於有儲物戒相助,因此運輸各種材料十分方便,加固的工作也進展順利。
進攻箕關中路大軍是由朱儁率領的,共有十萬,五萬“中央軍”和五萬“雜號部隊”組成,主要將領有袁術、孫堅、黃蓋、程普、韓當、祖茂等人,荀攸為隨軍司馬。
朱儁與孫堅素來交好,而孫堅也早就想會一會北疆軍,因此自告奮勇的領取了先鋒之職。
且說烏程侯孫堅領著麾下四將,黃蓋、程普、韓當、祖茂等人來到箕關之下前來挑戰。
但見孫文台(孫堅)身披燦銀鎧甲,頭裹紅纓,手中提著一把古錠寶刀,坐下花鬃馬,背後披著一件大紅披風迎風招展,端的是威風凜凜,虎虎生威。
而孫堅身後,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並列而立,這四個人都稱得上良將之才,上將之選。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曆史上被稱為三世虎臣,論資曆東吳將領沒有比得過他的,時人皆稱“程公”。程普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愛好施與,喜歡與士大夫交往,曾不喜歡周瑜而出言羞辱,不過最後都因周瑜心胸開闊,而受到感動。(.好看的小說)他與周瑜之間發生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程普的武器是一條鐵脊蛇矛。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東漢末年名將,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黃蓋擅長一用鐵鞭,這一點到是和箕關守將尉遲恭有些相似,隻不過尉遲恭的武器是傳說級的寶物,而黃蓋的武器最多隻能算精品。
韓當,字義公,幽州遼西郡令支縣人,與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為長於弓箭、騎術,膂力過人,韓當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勤奮辛苦有功勞,成為別部司馬。等到孫策東渡長江,韓當追隨討孫策伐揚州的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升遷為先登校尉,孫策授兵二千,馬五十匹。再追隨孫策征伐揚州廬江郡的太守劉勳,在荊州江夏郡的沙羨縣擊破黃祖,回師討平了揚州豫章郡的鄱陽縣,兼領樂安縣長,山越畏懼心服。韓當的武器是一口大刀,舞動開來,尋常人皆靠近不得。
祖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曆史上孫堅討伐董卓時,於梁縣被董卓軍擊破,潰敗逃走,被董卓的騎兵追捕,於是孫堅命祖茂戴上自己常戴的紅色頭巾引開追兵。祖茂成功引開追捕孫堅的董卓軍,令孫堅得以逃脫,但後來祖茂被圍困,於是將頭巾丟在一根燒過的柱上,並躲在草堆中,才避過了董卓軍的追兵。祖茂擅長使雙刀,是四個人中孫堅最親近的將領。[.超多好看小說]
孫堅策馬出陣,以刀指關,高聲道:“關上的守將聽著,吾乃長沙太守孫堅是也,今日奉詔討賊,識相的開關投降,否則關破之日,老幼不留。”
站在箕關上的尉遲恭也跟秦瓊一樣,有劉飛派來的暗影衛相助,因此中路聯軍的情報十分清楚,對孫堅這些人也稱得上了解。
“原來你便是孫堅,那個人稱江東之虎的家夥,不過你的口氣還真是不小,竟然敢讓我並州軍投降,難道你不知道這是在找死嗎?”尉遲恭冷冷的說道。
“哈哈——,本太守就在這裏,有本事你就下來與某一戰!到時候你就知道本太守說的不是大話了。”孫堅自信的說道。
“好,本將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尉遲恭說完,便將關上的防務交給管亥廖化統領,自己則領著五百親衛軍出戰去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尉遲恭聽聞劉飛對孫堅滿口稱讚,自然早就想會一會這長沙之虎了。
隻見箕關的吊橋緩緩落下,箕關的關門也被緩緩打開,從裏麵當先走出一將,此人手提水磨竹節鞭,身著霸王套裝(霸王盔,霸王寶鎧、霸王靴),胯下烏雎寶馬,威風無比,這身行頭,這身裝扮,立刻就將孫堅比下去了。
“孫文台,本將聽聞你早在十多年前就邁入了超一流境界,經過這些年的曆練想必必定長進不少,希望你不要讓本將失望。”說罷,立刻進入覺醒狀態(也就是前文所描述的釋放鬥氣,這裏應書友“舞影蕭然”之請,將釋放鬥氣改成無雙覺醒狀態,玩過真三國無雙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前麵的就不修改了,後麵的章節都會有這個來替代,希望各位讀者大大理解),策馬直取孫堅。
“廢話少說,來吧。”孫堅見狀,也不慌忙,也進入覺醒狀態,策馬迎上。
“砰!”的一聲,二馬錯登,兩人相交一合,撥轉馬頭,又戰在一起。
之前說過,秦瓊的凝神套裝具有吸收天地靈氣補充精氣的效果,而尉遲恭的霸王套裝則是增加“閃避”的效果,這個效果怎麽達到的呢,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身手比以前更靈敏了,出招的動作加快了,在遊戲裏,這就相當於是“敏捷點”增加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尉遲恭剛剛與孫堅錯馬相交,比拚了一下力氣,高手過招,首先都會試探一下對手的虛實,剛才的一合之間兩人其實已經各使出了三招,都是以力量比拚為主。尉遲恭通過剛才的交手發現,自己與孫堅相比,力量上並不占優勢,因此馬上調整對戰招式,想要利用裝備的優勢,依靠出招的速度取勝。
果然,尉遲恭一變招,孫堅立馬就感覺有些吃力了,原本兩人交手,十招裏是兩人各處五招,而現在則變成了尉遲恭使出六招,而孫堅則隻能使出四招,剩下的兩招隻能依靠身體的本能進行躲避。
程普等四將見孫堅危險,準備策馬上前相助,就在準備行動的時候,關上飛下四隻弩箭,斜插在程普四人的馬前,離他們隻有一步之遙,而且四支弩箭剛好在一條直線上,仿佛給他們四人畫了一條線,警告他們,不可越界。
程普等人抬頭一看,隻見關上數百名端著手弩的士兵正瞄準著自己這些人,真是沒想到,關上的手弩竟然能射如此之遠!真是大意了,原本以為自己這些人都處於敵軍的射程之外,沒想到早就走進了人家的“陷阱”。
看他們的架勢,自己這些人隻要稍有異動,就可能會被射成刺蝟。
“主公危矣!”四人對望了一眼,不知道如何處置這種情況。
要是自己上前,關上的弓弩手就會放箭,到時候目標隻是自己這些人也就罷了,要是他們連主公一起射,那真是罪莫大焉。但是如果不上前營救,主公又完全處於下風,長此下去,必然敗北,弄不好還有可能被生擒......
真是進退兩難啊。
“鳴金收兵!”關鍵時刻還是程普腦子轉的比較快,果斷下令鳴金收兵,雖然有些“越權”的嫌疑,但事急從權,為了主公的安全,顧不得那麽多了。
在場中與尉遲恭對陣的孫堅聽到鳴金聲,心中不禁大呼慶幸,因為他感覺,再有十招,他必敗無疑,很有可能被生擒,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坐騎遠遠不如尉遲恭的神駿。
於是孫堅奮力擋開尉遲恭一招,策馬與尉遲恭拉開距離後道:“尉遲將軍果然厲害,真不愧是北疆軍出身,孫某佩服,某現在不是你的對手,希望來日能再與閣下一較高下。”
“你也很不錯,江東之虎果然名不虛傳,本將今日能贏你,是占了兵甲與坐騎的便宜。你如果要找我比試,隻要本將沒有軍務在身,便隨時奉陪。”尉遲恭見孫堅這麽幹脆的認輸,也大生好感,他自己這場戰鬥看似贏得輕鬆,其實很大的原因便是裝備上的優勢,論境界修為,他隻比孫堅略高,而這一點點優勢卻被孫堅利用多年的戰陣經驗抵消掉了,因此孫堅對尉遲恭來說絕對稱得上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這樣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最初尉遲恭生氣,便是因為孫堅對並州軍出言不遜,尉遲恭才想到要教訓一下他的。如今架也打了,氣也出了,對方願意結交自己,自己也自然不能小氣。
孫堅回陣之後,沒有再試著攻關,而是帶著大軍南軍本陣去了。
自古以來,由河內、洛陽經過太行山到達河東的道路隻有一條,即戰國士氣開始稱之為軹道,後期稱之為太行山八陘之首——軹關陘,此道東起軹城,跨越王屋山,西至垣曲古城,箕關則是軹道上的一個關口,箕關扼守著並州進出洛陽咽喉要道。
此時箕關由劉飛麾下四大戰將之一的尉遲恭擔任主將負責鎮守,麾下大軍兩萬五千人,管亥、廖化二人為副將。而這五萬人的組成分別為:疾風營三千,飛虎營一千人,神箭營四千,神機營四千人,龍驤營六千人,玄武營七千人。
自從尉遲恭來到箕關之後,便不斷加固城防,由於有儲物戒相助,因此運輸各種材料十分方便,加固的工作也進展順利。
進攻箕關中路大軍是由朱儁率領的,共有十萬,五萬“中央軍”和五萬“雜號部隊”組成,主要將領有袁術、孫堅、黃蓋、程普、韓當、祖茂等人,荀攸為隨軍司馬。
朱儁與孫堅素來交好,而孫堅也早就想會一會北疆軍,因此自告奮勇的領取了先鋒之職。
且說烏程侯孫堅領著麾下四將,黃蓋、程普、韓當、祖茂等人來到箕關之下前來挑戰。
但見孫文台(孫堅)身披燦銀鎧甲,頭裹紅纓,手中提著一把古錠寶刀,坐下花鬃馬,背後披著一件大紅披風迎風招展,端的是威風凜凜,虎虎生威。
而孫堅身後,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並列而立,這四個人都稱得上良將之才,上將之選。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人,曆史上被稱為三世虎臣,論資曆東吳將領沒有比得過他的,時人皆稱“程公”。程普有容貌、計略,善於應對。愛好施與,喜歡與士大夫交往,曾不喜歡周瑜而出言羞辱,不過最後都因周瑜心胸開闊,而受到感動。(.好看的小說)他與周瑜之間發生的故事被後人傳為佳話,程普的武器是一條鐵脊蛇矛。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東漢末年名將,曆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黃蓋擅長一用鐵鞭,這一點到是和箕關守將尉遲恭有些相似,隻不過尉遲恭的武器是傳說級的寶物,而黃蓋的武器最多隻能算精品。
韓當,字義公,幽州遼西郡令支縣人,與右北平郡人程普都是幽州人。因為長於弓箭、騎術,膂力過人,韓當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勤奮辛苦有功勞,成為別部司馬。等到孫策東渡長江,韓當追隨討孫策伐揚州的丹陽郡、吳郡、會稽郡,升遷為先登校尉,孫策授兵二千,馬五十匹。再追隨孫策征伐揚州廬江郡的太守劉勳,在荊州江夏郡的沙羨縣擊破黃祖,回師討平了揚州豫章郡的鄱陽縣,兼領樂安縣長,山越畏懼心服。韓當的武器是一口大刀,舞動開來,尋常人皆靠近不得。
祖茂,字大榮,吳郡富春人。曆史上孫堅討伐董卓時,於梁縣被董卓軍擊破,潰敗逃走,被董卓的騎兵追捕,於是孫堅命祖茂戴上自己常戴的紅色頭巾引開追兵。祖茂成功引開追捕孫堅的董卓軍,令孫堅得以逃脫,但後來祖茂被圍困,於是將頭巾丟在一根燒過的柱上,並躲在草堆中,才避過了董卓軍的追兵。祖茂擅長使雙刀,是四個人中孫堅最親近的將領。[.超多好看小說]
孫堅策馬出陣,以刀指關,高聲道:“關上的守將聽著,吾乃長沙太守孫堅是也,今日奉詔討賊,識相的開關投降,否則關破之日,老幼不留。”
站在箕關上的尉遲恭也跟秦瓊一樣,有劉飛派來的暗影衛相助,因此中路聯軍的情報十分清楚,對孫堅這些人也稱得上了解。
“原來你便是孫堅,那個人稱江東之虎的家夥,不過你的口氣還真是不小,竟然敢讓我並州軍投降,難道你不知道這是在找死嗎?”尉遲恭冷冷的說道。
“哈哈——,本太守就在這裏,有本事你就下來與某一戰!到時候你就知道本太守說的不是大話了。”孫堅自信的說道。
“好,本將今天就讓你知道什麽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尉遲恭說完,便將關上的防務交給管亥廖化統領,自己則領著五百親衛軍出戰去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尉遲恭聽聞劉飛對孫堅滿口稱讚,自然早就想會一會這長沙之虎了。
隻見箕關的吊橋緩緩落下,箕關的關門也被緩緩打開,從裏麵當先走出一將,此人手提水磨竹節鞭,身著霸王套裝(霸王盔,霸王寶鎧、霸王靴),胯下烏雎寶馬,威風無比,這身行頭,這身裝扮,立刻就將孫堅比下去了。
“孫文台,本將聽聞你早在十多年前就邁入了超一流境界,經過這些年的曆練想必必定長進不少,希望你不要讓本將失望。”說罷,立刻進入覺醒狀態(也就是前文所描述的釋放鬥氣,這裏應書友“舞影蕭然”之請,將釋放鬥氣改成無雙覺醒狀態,玩過真三國無雙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前麵的就不修改了,後麵的章節都會有這個來替代,希望各位讀者大大理解),策馬直取孫堅。
“廢話少說,來吧。”孫堅見狀,也不慌忙,也進入覺醒狀態,策馬迎上。
“砰!”的一聲,二馬錯登,兩人相交一合,撥轉馬頭,又戰在一起。
之前說過,秦瓊的凝神套裝具有吸收天地靈氣補充精氣的效果,而尉遲恭的霸王套裝則是增加“閃避”的效果,這個效果怎麽達到的呢,其實原理很簡單,就是身手比以前更靈敏了,出招的動作加快了,在遊戲裏,這就相當於是“敏捷點”增加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尉遲恭剛剛與孫堅錯馬相交,比拚了一下力氣,高手過招,首先都會試探一下對手的虛實,剛才的一合之間兩人其實已經各使出了三招,都是以力量比拚為主。尉遲恭通過剛才的交手發現,自己與孫堅相比,力量上並不占優勢,因此馬上調整對戰招式,想要利用裝備的優勢,依靠出招的速度取勝。
果然,尉遲恭一變招,孫堅立馬就感覺有些吃力了,原本兩人交手,十招裏是兩人各處五招,而現在則變成了尉遲恭使出六招,而孫堅則隻能使出四招,剩下的兩招隻能依靠身體的本能進行躲避。
程普等四將見孫堅危險,準備策馬上前相助,就在準備行動的時候,關上飛下四隻弩箭,斜插在程普四人的馬前,離他們隻有一步之遙,而且四支弩箭剛好在一條直線上,仿佛給他們四人畫了一條線,警告他們,不可越界。
程普等人抬頭一看,隻見關上數百名端著手弩的士兵正瞄準著自己這些人,真是沒想到,關上的手弩竟然能射如此之遠!真是大意了,原本以為自己這些人都處於敵軍的射程之外,沒想到早就走進了人家的“陷阱”。
看他們的架勢,自己這些人隻要稍有異動,就可能會被射成刺蝟。
“主公危矣!”四人對望了一眼,不知道如何處置這種情況。
要是自己上前,關上的弓弩手就會放箭,到時候目標隻是自己這些人也就罷了,要是他們連主公一起射,那真是罪莫大焉。但是如果不上前營救,主公又完全處於下風,長此下去,必然敗北,弄不好還有可能被生擒......
真是進退兩難啊。
“鳴金收兵!”關鍵時刻還是程普腦子轉的比較快,果斷下令鳴金收兵,雖然有些“越權”的嫌疑,但事急從權,為了主公的安全,顧不得那麽多了。
在場中與尉遲恭對陣的孫堅聽到鳴金聲,心中不禁大呼慶幸,因為他感覺,再有十招,他必敗無疑,很有可能被生擒,因為他明白自己的坐騎遠遠不如尉遲恭的神駿。
於是孫堅奮力擋開尉遲恭一招,策馬與尉遲恭拉開距離後道:“尉遲將軍果然厲害,真不愧是北疆軍出身,孫某佩服,某現在不是你的對手,希望來日能再與閣下一較高下。”
“你也很不錯,江東之虎果然名不虛傳,本將今日能贏你,是占了兵甲與坐騎的便宜。你如果要找我比試,隻要本將沒有軍務在身,便隨時奉陪。”尉遲恭見孫堅這麽幹脆的認輸,也大生好感,他自己這場戰鬥看似贏得輕鬆,其實很大的原因便是裝備上的優勢,論境界修為,他隻比孫堅略高,而這一點點優勢卻被孫堅利用多年的戰陣經驗抵消掉了,因此孫堅對尉遲恭來說絕對稱得上一個勢均力敵的對手,這樣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
最初尉遲恭生氣,便是因為孫堅對並州軍出言不遜,尉遲恭才想到要教訓一下他的。如今架也打了,氣也出了,對方願意結交自己,自己也自然不能小氣。
孫堅回陣之後,沒有再試著攻關,而是帶著大軍南軍本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