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德川家的處置問題,我在接回熊姬時就已經有了完整的盤算。按照我當時的盤算,如果德川家在兩方之間保持中立,將保留三河、遠江兩國;如果他們投向秀吉,自然要給予減封或者除封的懲罰,而程度視其態度而定。因此,我很快令使番給秀景帶去命令,讓他向德川家派去勸降使者。
“降伏條件有三條,”我在營帳中鋪開狀紙,“第一,除三河國本處以外,其餘領地予以沒收;第二,家康本人和穴山信君率駿河國眾留在秀景身邊,跟隨秀景繼續討伐羽良家,麾下三河軍勢交給石川數正、酒井忠次、平岩親吉三人帶回本國解散,遠江國眾向井伊宣直提交誓書,由宣直率領著從海路返回本國;第三,本家養女熊姬和德川家竹千代(秀忠)的婚約依然有效,如果德川家提出要求,可以把她交給德川家撫養……就是這樣!”
“是。”使番恭敬的接過狀紙,返回包圍德川家的左翼秀景軍團。
信景依然留在主營帳中。他聽到我提出的第二個條件,很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信息:“父親大人的意思,是要把接下來的戰事,都交給秀景叔父負責嗎?”
“不錯,”我點了點頭,“事到如今,畿內自然是歸了本家,羽良家能夠掌握的,就隻有播磨和但馬兩國了。這兩國的那些豪族,都不會願意跟隨羽良家殉葬,肯定會紛紛向秀景降伏。然後,我將順勢把這兩國封給秀景,由他鎮守山陰、山陽地區,護衛畿內的西翼。”
“原來是這樣,”信景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微微有些蕭索,“秀景叔父勞苦功高,理當賜封這麽大一塊領地。”
我能夠明白他的心情。依他的看法,對羽良家的最後一戰,即使不是由我主持,也應該交給他的。然而,既然這兩國要交給秀景,那麽自然是由秀景主持了,以便於讓他獲得兩國豪族的效忠。這種人事安排,是織田家和本家的重要傳統之一。
“如今的羽良家,已經失去統領畿內的名分,不過是對抗本家的地方大名而已,自然不用我和你親自出陣,”我笑著安撫信景道,“而且,你也有事情做的……目前北陸地方紛亂不已,就由你和義景率軍前去,以本家的名義將之平定下來吧!”
“義景也去……也就是說,北陸地方要交給義景鎮守咯?”信景立刻問道。
“是啊。”我點了點頭,在心裏歎息了一聲。北陸並不是什麽好地方,遠不能和畿內、關東相比,甚至比山嶺起伏的山陰山陽地區還不如,也就比苦寒的東北好一點。然而,以義景的身份,也隻有放在那裏才不會對宗家構成威脅。若是放在畿內和關東,勢力發展起來後,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鐮倉公方。
“那麽右翼的周景兄長和景政呢?”信景繼續問道。
“他們也有任務,要替我鎮撫畿內。特別是勢力巨大、還沒有降伏的根來寺,現在可以著手平定了……事後,周景會獲得朝廷的高位敘封;景政如果表現好,可以得到伊勢北部半國二十八萬石,南部的三十萬石則交給長野家,雙方以安濃津城為界。”我回答信景說。
“其實我覺得,景政這次的表現已經很好了,”信景替景政爭取道,“本家的軍糧儲備和情報收集,都是由他在負責;而如果不是他策反了中川、高山兩家,右翼的戰事也不會那麽快結束。”
“你說得不錯,”我笑著點了點頭,“那麽就這樣了……等到德川家正式降伏後,我就馬上返回京都。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吧!”
“是。一定不會讓父親大人失望!”信景點了點頭。
……,……
攝津國的這場決戰,消息傳遞得飛快,還沒等我從池田城動身,朝廷的宣慰敕使已經到達軍中。例行公式的見麵之後,我宣布了對信景、秀景的任命,又傳令備中的蒲生宣秀、島津義久等人討伐吉川家,然後和周景、景政等人返回畿內。
和上次平定京都不同,此次乃是得勝而歸,代表著畿內的最終平定。因此,我在軍中設置了盛大的儀仗,以蟹江備為先導,旌旗招展如林,蓮池和上野兩備作為扈從,分別護衛左右兩翼。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武將們,都換上了隆重的禮服,軍士也盡皆簇簇一新,呈現出最莊嚴的軍容姿態。這樣一支隊伍,自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沿途的民眾紛紛從周邊趕來,拜侯在我經過的大道旁邊,敬畏的望著盛大的儀仗和莊嚴的軍容,我則令前田利長等人準備了大量新鑄的永貞通寶,如撒花一般散給這些民眾,又準備了新鑄的永貞小判和分判,賞賜給前來拜見的沿途豪族和寺社。
對於我的回返,朝廷也作了盛大的布置,從距離京都近二十公裏的石清水八幡宮起,各路口上皆有公卿隊列代表朝廷迎候。隨著距離京都越來越近,主持之人的官階也越來越高,從八幡宮的權中納言山科言經,到久禦山的權大納言曰野輝資,再到伏見署的內大臣今出川晴季,而到達京都城南宮時,已經是作為公卿之首的關白一條內基親自主持郊迎。
一條內基的官位是左大臣,他在這裏迎接,也就是代表著我很快就要擢升左大臣之職了。至於開幕,那也是水到渠成,我出征攝津前就已經和朝廷達成默契。當然,正式的將軍宣下,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程序和禮儀等方麵,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籌備。
我在京都的住所,向來是上京區的相國寺。相國寺規模宏大,這次雖然來的人多了點,全部安排住下也完全不成問題。不過,為了清靜一些,我沒有住在相國寺本院,而是選擇了作為此寺塔頭別院的鹿苑寺,作為相國寺住持的西笑承兌,留在紀伊國的天海、前田玄以,興福寺一乘院院家兼大和國守護筒井順慶,延曆寺青蓮院門跡、第一百六十七代天台座主尊朝法親王(伏見宮邦輔親王之子),還有醍醐寺第八十代座主、真言宗大僧正義演(二條晴良與伏見宮位子女王之子、九條兼孝與二條昭實之弟,一度作為足利義昭的猶子),也被我召到了寺中。
“把諸位召集過來,是為了製定幾項法度,”我拿出《吉良家永貞暫定法度》和天海、前田玄以等人在紀伊起草的《諸宗寺院預定法度》文書,分發給在座的眾人,“如今天下即將平定,一切都要走上正軌。因此餘希望借助諸位的智慧,把這兩部文書完善一番,製定一部正式的武家法度和一部正式的寺院法度。此後,餘還會奏請朝廷,製定一部公家法度,對朝廷的名器,各家的家格和官職,各武家的官職,門跡、院家和諸僧官的敘任,對應的器用、升進等予以規範。”
“這是長治久安的聖道啊!”西笑承兌雙手合什,口中讚頌不已,“先聖孟子曾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即此之謂也……我輩躬逢其時,得以參與其中,實乃無上的榮幸!”
作為勘合貿易正使,西笑承兌在畿內的影響力極大,各公家、武家和寺社都願意和他交接。如今聽到他這麽表態,其餘的人紛紛附和。倒是前田玄以作為本家重臣之一,向我提出了他的疑慮:“在座諸位都是出家之人,製定寺院法度理所應當;然而,武家法度的製定,是否該更加慎重呢?”
“無妨,”我笑著擺了擺手,“當初的永貞暫定法度,幾乎是出自餘一人之手,如今早已施行,因此隻需要作一些補充。諸位是修行之人,立場較為超脫,我希望諸位能夠拾遺補缺,特別是增加一些修身養姓的內容。”
“原來如此,”前田玄以欠了欠身,“是臣下多慮了。”
“那麽,對於這部預案,還請內府殿下提出您的意見,以供我等參詳和修正。”天海接著說。
“建議倒是有一點,那就是關於各宗的地位,”我微微一笑,“在預案中,將天下佛門分為三類,一是奈良京時代的南都六宗,二是平安京時代的真言、天台兩宗,三是鐮倉幕府以來的武家佛門禪宗、百姓佛門法華宗和淨土真宗,這種分類十分合適。然而,為什麽要把法相宗單列呢?既然歸於一類,自然是一體等同,哪怕此宗是南都六宗之首也不能例外。”
天海看了看在座的筒井順慶,臉色有些奇怪:“法相宗的大本山,乃是大和國的興福寺。自鐮倉時代設置守護以來,大和國的曆任守護,都是由興福寺的一乘院筒井家、大乘院古市家這兩大院家擔任……有鑒於此,這一宗的諸般製度就必須格外分列,不能與其餘五宗一般看待,畢竟這涉及到大和國的統領權。”
“這樣不妥,”我搖了搖頭,滿臉都是不讚同的表情:“既然是佛門法度,就不能屈從與世俗的領權。否則的話,織田太政公為何要討伐高野山?新義真言宗大本山根來寺現存的近二十萬石寺領又如何處置?……如今佛門的種種墮落行徑,正是由於領有大量寺領,從而養成驕奢銀逸的習慣,並且倚仗武力擾亂世俗啊!”
這番話說得非常在理,即使是天海也無從辯駁。而且,我記得他以前也曾經這樣抨擊過佛門,如今對筒井家讓步,不過是因為筒井家立下大功,乃是本家麾下有數的大名罷了。
“內府殿下所言甚是。”天海果然這樣表態說。倒是前田玄以欲言又止,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筒井順慶。而筒井順慶顯然很有些緊張,臉色隱隱開始發白,既不願表示讚成,卻也不敢開口向我辯駁。
“至於筒井家嘛……”我略一沉吟,轉頭向筒井順慶問道,“除開高野山、東大寺、藥師寺、法隆寺、春曰大社等寺社領地,大和國的總石高是三十餘萬石,而且還有部分沒有賜封,屬於織田家和羽良家的直領吧?”
“正是。”聽我問他配下的石高,筒井順慶總算鬆了口氣。
“那麽就請筒井家領受丹波一國,作為世俗大名延續下去如何?丹波國領地接近三十萬石,比你目前的領地稍多一些,就作為餘對你的補償,”我向他笑了笑,“不瞞你說,有鑒於畿內這百年的動蕩,除了忘憂院殿的母家入封河內國、負責幕府與朝廷的聯絡外,餘不打算留下任何五萬石以上的大名,而筒井家則是這其中唯一的特例。”
我把話說到這個程度,筒井家還有什麽話說?對比曆史上轉封伊賀國,這已經是極大的優待了,筒井家既然能夠屈從於秀吉,沒理由不接受我的這番寬大。
“感謝內府殿下的好意,臣下恭領賜封。”筒井順慶欠身回答。
“唔,”我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向天海問道,“此外,預案中以真言、天台兩宗為諸門之首,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呢?”
“回左府殿下,真言、天台兩宗乃是弘法大師、傳教大師傳下的法統,而且掌管著高野山和比叡山兩大聖地,地位自當在其餘各宗之上……如今佛門墮落,擾亂世俗,正當闡揚兩位大師的遺澤,再造清靜佛門。”天海回答說。
“你這番話,當年痛心於高野山之墮落而的覺鑁大師(江戶時代諡號興教大師)也說過,並且還離開高野山,開創了新義真言宗的根來寺一脈……然而,事到如今,根來寺比高野山如何?不僅沒有撥亂反正,還豢養了遠超高野山的龐大武力,插手畿內事務,比高野山和比叡山做得還過分些。”我不以為然的反駁道。
“內府殿下既然決意解決寺領的問題,那麽就不用擔心什麽了,”天海平靜的分辯道,“真言宗高野山的金剛峰寺座主、京都教王護國寺的東寺長者,天台宗比睿山延曆寺的天台座主,畢竟是綿延近千年、傳承過百代的佛門領袖……這一點,我等無法忽視,內府殿下也無法改變。”
(未完待續)
“降伏條件有三條,”我在營帳中鋪開狀紙,“第一,除三河國本處以外,其餘領地予以沒收;第二,家康本人和穴山信君率駿河國眾留在秀景身邊,跟隨秀景繼續討伐羽良家,麾下三河軍勢交給石川數正、酒井忠次、平岩親吉三人帶回本國解散,遠江國眾向井伊宣直提交誓書,由宣直率領著從海路返回本國;第三,本家養女熊姬和德川家竹千代(秀忠)的婚約依然有效,如果德川家提出要求,可以把她交給德川家撫養……就是這樣!”
“是。”使番恭敬的接過狀紙,返回包圍德川家的左翼秀景軍團。
信景依然留在主營帳中。他聽到我提出的第二個條件,很敏銳的發現了其中的信息:“父親大人的意思,是要把接下來的戰事,都交給秀景叔父負責嗎?”
“不錯,”我點了點頭,“事到如今,畿內自然是歸了本家,羽良家能夠掌握的,就隻有播磨和但馬兩國了。這兩國的那些豪族,都不會願意跟隨羽良家殉葬,肯定會紛紛向秀景降伏。然後,我將順勢把這兩國封給秀景,由他鎮守山陰、山陽地區,護衛畿內的西翼。”
“原來是這樣,”信景點了點頭,臉上的表情微微有些蕭索,“秀景叔父勞苦功高,理當賜封這麽大一塊領地。”
我能夠明白他的心情。依他的看法,對羽良家的最後一戰,即使不是由我主持,也應該交給他的。然而,既然這兩國要交給秀景,那麽自然是由秀景主持了,以便於讓他獲得兩國豪族的效忠。這種人事安排,是織田家和本家的重要傳統之一。
“如今的羽良家,已經失去統領畿內的名分,不過是對抗本家的地方大名而已,自然不用我和你親自出陣,”我笑著安撫信景道,“而且,你也有事情做的……目前北陸地方紛亂不已,就由你和義景率軍前去,以本家的名義將之平定下來吧!”
“義景也去……也就是說,北陸地方要交給義景鎮守咯?”信景立刻問道。
“是啊。”我點了點頭,在心裏歎息了一聲。北陸並不是什麽好地方,遠不能和畿內、關東相比,甚至比山嶺起伏的山陰山陽地區還不如,也就比苦寒的東北好一點。然而,以義景的身份,也隻有放在那裏才不會對宗家構成威脅。若是放在畿內和關東,勢力發展起來後,很可能就是另外一個鐮倉公方。
“那麽右翼的周景兄長和景政呢?”信景繼續問道。
“他們也有任務,要替我鎮撫畿內。特別是勢力巨大、還沒有降伏的根來寺,現在可以著手平定了……事後,周景會獲得朝廷的高位敘封;景政如果表現好,可以得到伊勢北部半國二十八萬石,南部的三十萬石則交給長野家,雙方以安濃津城為界。”我回答信景說。
“其實我覺得,景政這次的表現已經很好了,”信景替景政爭取道,“本家的軍糧儲備和情報收集,都是由他在負責;而如果不是他策反了中川、高山兩家,右翼的戰事也不會那麽快結束。”
“你說得不錯,”我笑著點了點頭,“那麽就這樣了……等到德川家正式降伏後,我就馬上返回京都。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們吧!”
“是。一定不會讓父親大人失望!”信景點了點頭。
……,……
攝津國的這場決戰,消息傳遞得飛快,還沒等我從池田城動身,朝廷的宣慰敕使已經到達軍中。例行公式的見麵之後,我宣布了對信景、秀景的任命,又傳令備中的蒲生宣秀、島津義久等人討伐吉川家,然後和周景、景政等人返回畿內。
和上次平定京都不同,此次乃是得勝而歸,代表著畿內的最終平定。因此,我在軍中設置了盛大的儀仗,以蟹江備為先導,旌旗招展如林,蓮池和上野兩備作為扈從,分別護衛左右兩翼。包括我本人在內的武將們,都換上了隆重的禮服,軍士也盡皆簇簇一新,呈現出最莊嚴的軍容姿態。這樣一支隊伍,自然引起了極大的轟動,沿途的民眾紛紛從周邊趕來,拜侯在我經過的大道旁邊,敬畏的望著盛大的儀仗和莊嚴的軍容,我則令前田利長等人準備了大量新鑄的永貞通寶,如撒花一般散給這些民眾,又準備了新鑄的永貞小判和分判,賞賜給前來拜見的沿途豪族和寺社。
對於我的回返,朝廷也作了盛大的布置,從距離京都近二十公裏的石清水八幡宮起,各路口上皆有公卿隊列代表朝廷迎候。隨著距離京都越來越近,主持之人的官階也越來越高,從八幡宮的權中納言山科言經,到久禦山的權大納言曰野輝資,再到伏見署的內大臣今出川晴季,而到達京都城南宮時,已經是作為公卿之首的關白一條內基親自主持郊迎。
一條內基的官位是左大臣,他在這裏迎接,也就是代表著我很快就要擢升左大臣之職了。至於開幕,那也是水到渠成,我出征攝津前就已經和朝廷達成默契。當然,正式的將軍宣下,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程序和禮儀等方麵,都需要一段時間來籌備。
我在京都的住所,向來是上京區的相國寺。相國寺規模宏大,這次雖然來的人多了點,全部安排住下也完全不成問題。不過,為了清靜一些,我沒有住在相國寺本院,而是選擇了作為此寺塔頭別院的鹿苑寺,作為相國寺住持的西笑承兌,留在紀伊國的天海、前田玄以,興福寺一乘院院家兼大和國守護筒井順慶,延曆寺青蓮院門跡、第一百六十七代天台座主尊朝法親王(伏見宮邦輔親王之子),還有醍醐寺第八十代座主、真言宗大僧正義演(二條晴良與伏見宮位子女王之子、九條兼孝與二條昭實之弟,一度作為足利義昭的猶子),也被我召到了寺中。
“把諸位召集過來,是為了製定幾項法度,”我拿出《吉良家永貞暫定法度》和天海、前田玄以等人在紀伊起草的《諸宗寺院預定法度》文書,分發給在座的眾人,“如今天下即將平定,一切都要走上正軌。因此餘希望借助諸位的智慧,把這兩部文書完善一番,製定一部正式的武家法度和一部正式的寺院法度。此後,餘還會奏請朝廷,製定一部公家法度,對朝廷的名器,各家的家格和官職,各武家的官職,門跡、院家和諸僧官的敘任,對應的器用、升進等予以規範。”
“這是長治久安的聖道啊!”西笑承兌雙手合什,口中讚頌不已,“先聖孟子曾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即此之謂也……我輩躬逢其時,得以參與其中,實乃無上的榮幸!”
作為勘合貿易正使,西笑承兌在畿內的影響力極大,各公家、武家和寺社都願意和他交接。如今聽到他這麽表態,其餘的人紛紛附和。倒是前田玄以作為本家重臣之一,向我提出了他的疑慮:“在座諸位都是出家之人,製定寺院法度理所應當;然而,武家法度的製定,是否該更加慎重呢?”
“無妨,”我笑著擺了擺手,“當初的永貞暫定法度,幾乎是出自餘一人之手,如今早已施行,因此隻需要作一些補充。諸位是修行之人,立場較為超脫,我希望諸位能夠拾遺補缺,特別是增加一些修身養姓的內容。”
“原來如此,”前田玄以欠了欠身,“是臣下多慮了。”
“那麽,對於這部預案,還請內府殿下提出您的意見,以供我等參詳和修正。”天海接著說。
“建議倒是有一點,那就是關於各宗的地位,”我微微一笑,“在預案中,將天下佛門分為三類,一是奈良京時代的南都六宗,二是平安京時代的真言、天台兩宗,三是鐮倉幕府以來的武家佛門禪宗、百姓佛門法華宗和淨土真宗,這種分類十分合適。然而,為什麽要把法相宗單列呢?既然歸於一類,自然是一體等同,哪怕此宗是南都六宗之首也不能例外。”
天海看了看在座的筒井順慶,臉色有些奇怪:“法相宗的大本山,乃是大和國的興福寺。自鐮倉時代設置守護以來,大和國的曆任守護,都是由興福寺的一乘院筒井家、大乘院古市家這兩大院家擔任……有鑒於此,這一宗的諸般製度就必須格外分列,不能與其餘五宗一般看待,畢竟這涉及到大和國的統領權。”
“這樣不妥,”我搖了搖頭,滿臉都是不讚同的表情:“既然是佛門法度,就不能屈從與世俗的領權。否則的話,織田太政公為何要討伐高野山?新義真言宗大本山根來寺現存的近二十萬石寺領又如何處置?……如今佛門的種種墮落行徑,正是由於領有大量寺領,從而養成驕奢銀逸的習慣,並且倚仗武力擾亂世俗啊!”
這番話說得非常在理,即使是天海也無從辯駁。而且,我記得他以前也曾經這樣抨擊過佛門,如今對筒井家讓步,不過是因為筒井家立下大功,乃是本家麾下有數的大名罷了。
“內府殿下所言甚是。”天海果然這樣表態說。倒是前田玄以欲言又止,忍不住把目光投向了筒井順慶。而筒井順慶顯然很有些緊張,臉色隱隱開始發白,既不願表示讚成,卻也不敢開口向我辯駁。
“至於筒井家嘛……”我略一沉吟,轉頭向筒井順慶問道,“除開高野山、東大寺、藥師寺、法隆寺、春曰大社等寺社領地,大和國的總石高是三十餘萬石,而且還有部分沒有賜封,屬於織田家和羽良家的直領吧?”
“正是。”聽我問他配下的石高,筒井順慶總算鬆了口氣。
“那麽就請筒井家領受丹波一國,作為世俗大名延續下去如何?丹波國領地接近三十萬石,比你目前的領地稍多一些,就作為餘對你的補償,”我向他笑了笑,“不瞞你說,有鑒於畿內這百年的動蕩,除了忘憂院殿的母家入封河內國、負責幕府與朝廷的聯絡外,餘不打算留下任何五萬石以上的大名,而筒井家則是這其中唯一的特例。”
我把話說到這個程度,筒井家還有什麽話說?對比曆史上轉封伊賀國,這已經是極大的優待了,筒井家既然能夠屈從於秀吉,沒理由不接受我的這番寬大。
“感謝內府殿下的好意,臣下恭領賜封。”筒井順慶欠身回答。
“唔,”我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向天海問道,“此外,預案中以真言、天台兩宗為諸門之首,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呢?”
“回左府殿下,真言、天台兩宗乃是弘法大師、傳教大師傳下的法統,而且掌管著高野山和比叡山兩大聖地,地位自當在其餘各宗之上……如今佛門墮落,擾亂世俗,正當闡揚兩位大師的遺澤,再造清靜佛門。”天海回答說。
“你這番話,當年痛心於高野山之墮落而的覺鑁大師(江戶時代諡號興教大師)也說過,並且還離開高野山,開創了新義真言宗的根來寺一脈……然而,事到如今,根來寺比高野山如何?不僅沒有撥亂反正,還豢養了遠超高野山的龐大武力,插手畿內事務,比高野山和比叡山做得還過分些。”我不以為然的反駁道。
“內府殿下既然決意解決寺領的問題,那麽就不用擔心什麽了,”天海平靜的分辯道,“真言宗高野山的金剛峰寺座主、京都教王護國寺的東寺長者,天台宗比睿山延曆寺的天台座主,畢竟是綿延近千年、傳承過百代的佛門領袖……這一點,我等無法忽視,內府殿下也無法改變。”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