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你對智商一無所知
“我不明白對方辯友為什麽要這樣誤會我——我隻是說,疑是主流,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怎麽就會被解讀為‘互相牽製、帝王心術’了呢?對方辯友是不是厚黑學看多了,心裏太陰暗了?
我看你就比我更加‘用人要疑、疑人也用’了,非常感謝對方辯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方的觀點。”
馮見雄輕描淡寫幾句詼諧的話語,就引起滿場一些定力不足的觀眾笑場了,也給了武大四廢更多的精神壓力,和士氣值debuff。
當然,說這番話也是要有底氣的。如果對方堅持刨根問底,最後馮見雄卻不能自圓其說,那麽剛才他裝的任何逼,都會變成出醜,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陳名自然不甘心,他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擺低姿態、刨根問底。
他冷笑著問:“那我倒要恭聆高論了:請問馮同學,你覺得用人者應該怎麽做到‘’,恕我才疏學淺,實在想不到這種可能性啊。
對了,我聽說你除了念書和辯論之外,也做過投資人——兩年前在這個賽場上,你就高調對白執中前輩顯擺過你投資niconico視頻網的切身經驗。我倒是很想知道,你難道在現實中也是這麽猜疑你投資的創業者,掣肘他們做事的麽?你不會認為你不僅法律上懂行,連管理和技術上都比專業人士還懂行吧!”
陳名說完這句話,本來是應該就此打住的。但他顯然吸取了兩年前白執中翻車的教訓,在內心懸崖勒馬般告誡自己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他並沒有急於坐下,而是站著咂摸了三四秒鍾,寧可多打表浪費幾秒鍾,然後最後補充了一句:
“當然,我相信馮同學你本人有可能是個奇才、全才。你可能真的又懂管理又懂技術,甚至比你投資的對象都強——但即使那樣,也隻是個例,我們今天要證明的是社會主流,所以哪怕你做到了,對於今天的辯題也是沒有幫助的,我們不能指望世上的投資人大部分都是你這樣的天才!
哪怕是眾所周知的矽穀教父、paypal-mafia的掌門彼得蒂爾,本人已經是在矽穀曾經取得過無數成功的大牛。他在投資facebook的時候還知道不能對紮克伯格指手畫腳呢!”
陳名幾乎是忍住內心的不甘和惡心說出這句話的。
誰會願意在辯論賽中,直接吹捧自己的對手是個天才呢?這不是打擊己方士氣麽?
但理性告訴陳名:要用理智思考,而不是用感情思考。
兩年前白執中翻車的景象還曆曆在目。
要是他不補這段把對方捧殺的話,萬一馮見雄再好整以暇地拿出真憑實據,證明他確實有那麽牛逼。
那麽,他陳名豈不是要重蹈白執中的覆轍?
所以,還不如主動承認馮見雄是天才,但同時強調這個地球上隻有一個馮見雄那麽牛的天才,因此他再天才也和今天要討論的社會主流沒關係。因為馮見雄的成功不可複製。
然而,事實很快告訴陳名,他這個吹捧白吹了。
因為這一次,馮見雄並沒有打算再裝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逼。
兩年前對付白執中用過的招數,他這次不用了。
所以陳名白吹馮見雄是天才了,也白扣士氣值了。
馮見雄施施然地說道:“我當然沒那麽厲害,我也覺得對方辯友說的‘投資人和老板不可能有專業人員懂行’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可惜,跟今天的辯題沒有關係。
因為,我已經強調過了,我們說的‘疑人也用’,並不包含任何幹涉,疑隻是疑,至於具體的做事,我們依然100%對創始人、技術負責人放權。”
這個觀點,著實讓陳名有些發愣,他覺得前麵的準備似乎有些多餘,也像是一個蓄力max的拳頭,突然打在了棉花上。
原來,馮見雄隻是打算玩個文字遊戲詭辯?他的‘疑’,隻是精神上的疑、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幹涉的?
如果真是這樣,這種‘疑’倒真的變得毫無道德瑕疵了——我懷疑你,但依然放手讓你做,那還有什麽不對?哥隻是在心裏想想疑,連被用人的自尊都不會受到絲毫打擊。
陳名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羞辱,他立刻爭辯道:“原來對方辯友說的‘疑’,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唯心主義的‘思想犯’?是沒有任何外在行動表示的?嗬嗬,虧你還是學法律的,難道連‘主客觀相統一’的基本邏輯都不知道麽?
如果‘疑’僅僅表現在一個人內心的想法,沒有行動,那還有什麽討論的意義!任何法律和社會道德都不會懲戒人內心純粹的、沒有任何外在表現的想法!”
然而,馮見雄並沒有陳名預料中的挫敗,他依然那麽雲淡風輕:“我沒說沒有任何外在表現啊——我隻是說,‘沒有任何幹涉、不限製被疑的人做事’。這兩者是不一樣的。請對方辯友不要偷換概念。我們疑了自己投資的人,完全可以有其他表現形式的嘛。”
陳名這下徹底沒脾氣了。
因為以他的社會閱曆,也實在想象不出再往下怎麽聊具體操作層麵的話題。
他隻能放低姿態,以求教的語氣問:“那我倒想請教,你說的‘既不幹涉行動、又有別的客觀表現’的‘疑’,究竟是怎麽表現的?”
這個問題問出來,就注定是要掉分的。因為如果馮見雄後續的回答很巧妙,就能證明陳名的社會閱曆太淺、想象力不夠豐富。在辯論賽中這照樣是個丟分項。
但又有什麽辦法呢?找遍地球上其他嘴炮男,除非是把馬風那種主業裝逼撈錢、副業嘴炮的真.逼王拉來。否則其他純賣嘴的人,肯定都沒有馮見雄的閱曆的。
馮見雄隻好勉為其難地幫助小學生們提高知識水平了。
“其實很簡單——我很高興聽到對方辯友有一定的見識,為了今天的辯題還特地了解了彼得蒂爾和紮克伯格,我就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好了:
彼得蒂爾當然不會去幹涉紮克伯格怎麽運營facebook了,但恐怕對方辯友並不知道,彼得蒂爾當年除了給紮克伯格50萬美元啟動資金外,同一年裏還給了另外不下20個相同或者近似領域的項目資金,雖然不一定都比給紮克伯格的多,但總量加起來也是有近千萬美元的。隻不過那些成功學著作,往往不會告訴你他們投砸了的那些故事而已。
我做投資的時候,當然不會去幹涉當年劉總或者席總的運營決策、技術決策,術業有專攻嘛。但我疑還是要疑的,而這種疑在行動上的表現形式,就是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我會投一些品類近似的項目。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都知道,這些項目裏注定最多隻有一個能活下來——當然,也有可能一個都活不下來。
我花的錢,最多隻有一份是不白花的,但我依然要花。這就是現代社會用人上‘疑’的意義,我會尊重對方的決策,將能而君不禦之,但我保留我相信他有很大可能失敗的‘疑’,充分給他自主的同時再給別人也同樣的待遇,寧可白花錢,來增加最終的成功率。”
幾年之後,那些既給滴滴錢,也給快的錢。既給美團錢,也給餓了麽錢的投資人,不就是這麽想的麽?
到了創新競爭白熱的時代,巨頭給所有有希望的創新者都塞錢,幾乎是一種常態了。
隻不過,眼下2009年這個當口,還沒有那麽慘烈,畢竟bat的格局才剛剛形成,大夥兒的投資都還停留在“利於做自己的事”,而沒有想到去“防備別人要做的事”。
換句話說,09年的騰雲是絕對不會因為“這個項目我不投,阿狸就有可能投”這種考慮,就去給新項目的創始人塞錢的。
因為大家都還需要把重心放在壯大自己上麵。市場還很開放,寡頭格局還未定型。如果騰雲跟阿狸死磕,燒掉了自己的資金和潛力,說不定就被第三方第四方漁翁得利了。
但是,等到移動互聯網徹底深化後的那些年份,這種“哪怕自己沒用也要給對方添堵的防禦性投資”就很平常了,稍微對投資圈有點理解的人都能理解這種形態及其背後的心理。
因為那個年代,對於阿狸騰雲來說,天下已經沒有第三方的敵人可以打了。
所以,要論“出於多疑,所以對同一個行業領域內所有看起來有希望的人,都砸一遍錢”這種心態的理解,眼下的國內,沒有人會比馮見雄更深刻。
也正是因此,他可以如此熟極而流、自然而然地說出上麵這番話。
雖然跳躍性有點大,但在評委們聽在耳中,卻無一不覺得那就是應該的、那就是馮見雄切身的真實體會。
幾個評委聽了他的看法,紛紛在那兒盤算:
“嘖嘖嘖,這個見識,比陳名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唉,看來兩年後,又一次被他用豐富的社會閱曆和見識,吊打了在校生對手啊。”
“當然,也得承認,馮見雄的口才還是一如既往的牛逼,如果光靠口才,他也有很大概率會贏。隻是,他在遠見和閱曆方麵的優勢,對於其他大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強到無解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種辯題,本來看起來其實沒什麽時效性,對見識和洞察能力的要求也不高。但這樣都能被他硬生生掰到現在的角度上,這人的因勢利導才能,真是深不可測。”
“我不明白對方辯友為什麽要這樣誤會我——我隻是說,疑是主流,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怎麽就會被解讀為‘互相牽製、帝王心術’了呢?對方辯友是不是厚黑學看多了,心裏太陰暗了?
我看你就比我更加‘用人要疑、疑人也用’了,非常感謝對方辯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方的觀點。”
馮見雄輕描淡寫幾句詼諧的話語,就引起滿場一些定力不足的觀眾笑場了,也給了武大四廢更多的精神壓力,和士氣值debuff。
當然,說這番話也是要有底氣的。如果對方堅持刨根問底,最後馮見雄卻不能自圓其說,那麽剛才他裝的任何逼,都會變成出醜,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陳名自然不甘心,他理所當然地選擇了擺低姿態、刨根問底。
他冷笑著問:“那我倒要恭聆高論了:請問馮同學,你覺得用人者應該怎麽做到‘’,恕我才疏學淺,實在想不到這種可能性啊。
對了,我聽說你除了念書和辯論之外,也做過投資人——兩年前在這個賽場上,你就高調對白執中前輩顯擺過你投資niconico視頻網的切身經驗。我倒是很想知道,你難道在現實中也是這麽猜疑你投資的創業者,掣肘他們做事的麽?你不會認為你不僅法律上懂行,連管理和技術上都比專業人士還懂行吧!”
陳名說完這句話,本來是應該就此打住的。但他顯然吸取了兩年前白執中翻車的教訓,在內心懸崖勒馬般告誡自己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因此,他並沒有急於坐下,而是站著咂摸了三四秒鍾,寧可多打表浪費幾秒鍾,然後最後補充了一句:
“當然,我相信馮同學你本人有可能是個奇才、全才。你可能真的又懂管理又懂技術,甚至比你投資的對象都強——但即使那樣,也隻是個例,我們今天要證明的是社會主流,所以哪怕你做到了,對於今天的辯題也是沒有幫助的,我們不能指望世上的投資人大部分都是你這樣的天才!
哪怕是眾所周知的矽穀教父、paypal-mafia的掌門彼得蒂爾,本人已經是在矽穀曾經取得過無數成功的大牛。他在投資facebook的時候還知道不能對紮克伯格指手畫腳呢!”
陳名幾乎是忍住內心的不甘和惡心說出這句話的。
誰會願意在辯論賽中,直接吹捧自己的對手是個天才呢?這不是打擊己方士氣麽?
但理性告訴陳名:要用理智思考,而不是用感情思考。
兩年前白執中翻車的景象還曆曆在目。
要是他不補這段把對方捧殺的話,萬一馮見雄再好整以暇地拿出真憑實據,證明他確實有那麽牛逼。
那麽,他陳名豈不是要重蹈白執中的覆轍?
所以,還不如主動承認馮見雄是天才,但同時強調這個地球上隻有一個馮見雄那麽牛的天才,因此他再天才也和今天要討論的社會主流沒關係。因為馮見雄的成功不可複製。
然而,事實很快告訴陳名,他這個吹捧白吹了。
因為這一次,馮見雄並沒有打算再裝一個個人英雄主義的逼。
兩年前對付白執中用過的招數,他這次不用了。
所以陳名白吹馮見雄是天才了,也白扣士氣值了。
馮見雄施施然地說道:“我當然沒那麽厲害,我也覺得對方辯友說的‘投資人和老板不可能有專業人員懂行’這句話真是至理名言——可惜,跟今天的辯題沒有關係。
因為,我已經強調過了,我們說的‘疑人也用’,並不包含任何幹涉,疑隻是疑,至於具體的做事,我們依然100%對創始人、技術負責人放權。”
這個觀點,著實讓陳名有些發愣,他覺得前麵的準備似乎有些多餘,也像是一個蓄力max的拳頭,突然打在了棉花上。
原來,馮見雄隻是打算玩個文字遊戲詭辯?他的‘疑’,隻是精神上的疑、沒有任何實際行動幹涉的?
如果真是這樣,這種‘疑’倒真的變得毫無道德瑕疵了——我懷疑你,但依然放手讓你做,那還有什麽不對?哥隻是在心裏想想疑,連被用人的自尊都不會受到絲毫打擊。
陳名覺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羞辱,他立刻爭辯道:“原來對方辯友說的‘疑’,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唯心主義的‘思想犯’?是沒有任何外在行動表示的?嗬嗬,虧你還是學法律的,難道連‘主客觀相統一’的基本邏輯都不知道麽?
如果‘疑’僅僅表現在一個人內心的想法,沒有行動,那還有什麽討論的意義!任何法律和社會道德都不會懲戒人內心純粹的、沒有任何外在表現的想法!”
然而,馮見雄並沒有陳名預料中的挫敗,他依然那麽雲淡風輕:“我沒說沒有任何外在表現啊——我隻是說,‘沒有任何幹涉、不限製被疑的人做事’。這兩者是不一樣的。請對方辯友不要偷換概念。我們疑了自己投資的人,完全可以有其他表現形式的嘛。”
陳名這下徹底沒脾氣了。
因為以他的社會閱曆,也實在想象不出再往下怎麽聊具體操作層麵的話題。
他隻能放低姿態,以求教的語氣問:“那我倒想請教,你說的‘既不幹涉行動、又有別的客觀表現’的‘疑’,究竟是怎麽表現的?”
這個問題問出來,就注定是要掉分的。因為如果馮見雄後續的回答很巧妙,就能證明陳名的社會閱曆太淺、想象力不夠豐富。在辯論賽中這照樣是個丟分項。
但又有什麽辦法呢?找遍地球上其他嘴炮男,除非是把馬風那種主業裝逼撈錢、副業嘴炮的真.逼王拉來。否則其他純賣嘴的人,肯定都沒有馮見雄的閱曆的。
馮見雄隻好勉為其難地幫助小學生們提高知識水平了。
“其實很簡單——我很高興聽到對方辯友有一定的見識,為了今天的辯題還特地了解了彼得蒂爾和紮克伯格,我就用這個例子來說明好了:
彼得蒂爾當然不會去幹涉紮克伯格怎麽運營facebook了,但恐怕對方辯友並不知道,彼得蒂爾當年除了給紮克伯格50萬美元啟動資金外,同一年裏還給了另外不下20個相同或者近似領域的項目資金,雖然不一定都比給紮克伯格的多,但總量加起來也是有近千萬美元的。隻不過那些成功學著作,往往不會告訴你他們投砸了的那些故事而已。
我做投資的時候,當然不會去幹涉當年劉總或者席總的運營決策、技術決策,術業有專攻嘛。但我疑還是要疑的,而這種疑在行動上的表現形式,就是我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我會投一些品類近似的項目。甚至有時候我自己都知道,這些項目裏注定最多隻有一個能活下來——當然,也有可能一個都活不下來。
我花的錢,最多隻有一份是不白花的,但我依然要花。這就是現代社會用人上‘疑’的意義,我會尊重對方的決策,將能而君不禦之,但我保留我相信他有很大可能失敗的‘疑’,充分給他自主的同時再給別人也同樣的待遇,寧可白花錢,來增加最終的成功率。”
幾年之後,那些既給滴滴錢,也給快的錢。既給美團錢,也給餓了麽錢的投資人,不就是這麽想的麽?
到了創新競爭白熱的時代,巨頭給所有有希望的創新者都塞錢,幾乎是一種常態了。
隻不過,眼下2009年這個當口,還沒有那麽慘烈,畢竟bat的格局才剛剛形成,大夥兒的投資都還停留在“利於做自己的事”,而沒有想到去“防備別人要做的事”。
換句話說,09年的騰雲是絕對不會因為“這個項目我不投,阿狸就有可能投”這種考慮,就去給新項目的創始人塞錢的。
因為大家都還需要把重心放在壯大自己上麵。市場還很開放,寡頭格局還未定型。如果騰雲跟阿狸死磕,燒掉了自己的資金和潛力,說不定就被第三方第四方漁翁得利了。
但是,等到移動互聯網徹底深化後的那些年份,這種“哪怕自己沒用也要給對方添堵的防禦性投資”就很平常了,稍微對投資圈有點理解的人都能理解這種形態及其背後的心理。
因為那個年代,對於阿狸騰雲來說,天下已經沒有第三方的敵人可以打了。
所以,要論“出於多疑,所以對同一個行業領域內所有看起來有希望的人,都砸一遍錢”這種心態的理解,眼下的國內,沒有人會比馮見雄更深刻。
也正是因此,他可以如此熟極而流、自然而然地說出上麵這番話。
雖然跳躍性有點大,但在評委們聽在耳中,卻無一不覺得那就是應該的、那就是馮見雄切身的真實體會。
幾個評委聽了他的看法,紛紛在那兒盤算:
“嘖嘖嘖,這個見識,比陳名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唉,看來兩年後,又一次被他用豐富的社會閱曆和見識,吊打了在校生對手啊。”
“當然,也得承認,馮見雄的口才還是一如既往的牛逼,如果光靠口才,他也有很大概率會贏。隻是,他在遠見和閱曆方麵的優勢,對於其他大學生來說,簡直就是強到無解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種辯題,本來看起來其實沒什麽時效性,對見識和洞察能力的要求也不高。但這樣都能被他硬生生掰到現在的角度上,這人的因勢利導才能,真是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