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回(4)器術勢三鋒並舉,偃城役戰略反攻
“可是目前敵我兵力對比,仍是敵人勝我。張憲郢昌設一伏,必分去兩萬人馬。我軍今日之戰,損兵也有三四千餘。於明日追敵,敵人把戰場展開,我等亦無法集中,分散攻敵,兵法大忌,便難以在小商河阻敵呀。”湯懷不無憂慮。
“湯懷所言極是。”嶽飛道:
“小商河分兵人員不能超過三千。實乃今番陣之中最硬的一仗。”
“嶽帥”楊再興道,
“你給我一千人馬,定當阻敵於不前。”
“好,楊將軍,我隊人馬之中。你為第一悍將,好鋼必用於刃口之上!我今天於你二千人馬。記著,二千人打光也不能讓金人過了小商河!”嶽飛加重語氣道。
“不至於吧。”楊再興道。
“不然,楊將軍。小商河之地極易展開攻勢,我說是對於金方的攻勢。以你之能為,與敵戰法多半是以攻為守。”嶽飛道。
“嶽帥知我。”
“但是切記,進攻中敵我力量必有變化。但過度進攻當無勝算。你隊人馬目的是阻攻,而非殲敵。敵軍去占郢昌最多不過三萬,而我等在郢昌前後包圍金兀術,破敵當在五至七萬上下,你可明白?”嶽飛再道。
“當然。”楊再興肯定道。
“你的人馬,亦非孤軍。我會審勢度時在你堅持不下之時,派援兵助你。切記,必要阻敵至少兩日。”嶽飛正色道。
“得令!”楊再興道。
當晚嶽飛論戰談兵,張憲楊再興卻先領人離隊,準備去了。
第二日,天將放白。宋金兩軍陣前,金鼓之聲再度響起。是金兀術吃了大虧,但心中不服。帳下眾將皆以為是嶽飛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而金齊敗勢乃輕敵所致。如果論兩軍人馬,論兵器刀械,金兵尚占很大優勢。故可以再戰以雪前恥。
於是天交五鼓,金齊兵已經到陣,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嶽飛早有防備,雖然分兵兩萬,本部尚有五萬餘眾。且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再加上手中兵刃精良,於器於勢,皆在金方之上。
嶽飛此刻戰略,乃是首戰殺敵於一二個時辰,力求再殲敵萬眾以上。然後便是佯裝疲備,以求拖住金齊。
嶽飛此法甚得其時。當太陽升至一竿高,戰場上已經高下立判。宋軍倚仗精良兵器紮麻刀占盡了上風。以不到兩千的損失,斃敵萬餘。
但見山坡之上,金齊聯軍丟盔棄甲,到處是死傷之人,呻吟之聲。隨處可見伏地之軍旗號羽,戰場逐漸向坡下延伸。
金兀術驕傲之心害苦了部隊。這日再戰,局勢尚不如昨天。因為兵丁的士氣已經被完全打掉了。
周侗戰略思想雖說是‘勢術器’三鋒並舉。可他與嶽飛首先強調的是‘勢’。當下嶽家軍氣勢如虹,戰場形勢早判。沒多久金方死傷已愈萬人。金兀術這下再也沉不住氣了。他不得不令部隊收縮,以防為主。
話說嶽飛見金兀術戰術再變,知其要退。此刻,金兀術近二十萬人馬雖然已經被斬殺五萬有餘。剩下之人應該尚超十數萬。可是以他的判斷,金兀術人馬加上左右收縮之敵,人數不過三萬。就算他還準備包圍自己,有疑兵十萬總到頭了。
這個帳還是不對。故其中必然是早作退卻之想,以圖郢昌退路。這樣一來,突入小商河之敵,少說也有二萬,楊再興壓力極大。那必是以一當十,危險萬狀。
嶽帥想到這裏,便對牛皋下死令要他率三千人馬馳援小商河。而自己必須要拖住金兀術乃為上選。以便給楊再興,張憲創造時間。
可歎金兀術,此時仍不肯完全服輸。因為他畢竟是著名的戰將,雖敗而心神不亂。金兀術一邊混戰之中,立馬觀敵。發現宋軍之攻力卻漸漸有所減弱。
他心想,我昨日之戰術,要求包抄嶽飛。雖然不逞,原因乃是宋兵初戰,以逸待勞,人強馬壯。可於整日奮戰之下,人皆血肉之驅,焉能不疲?而我軍派去包抄之部,尚未惡戰,精力體力尚在最佳。隻要我能拖住嶽飛中軍,包圍也可以得逞。
想到這裏,他親自上陣,便要二次直麵嶽飛。
這樣,金兀術調整戰術,在中軍也用了拖字訣。兩方戰事遂成膠著。嶽飛見金齊聯軍攻也不攻,退也不退,知金兀術心存僥幸,料他不會退卻,反欲施昨日之計,還想包圍自己。
這個戰法正中嶽飛下懷。好,這叫敵變我變,遂立馬調整戰術,再次擂鼓重現軍威。這一下,乃金兀術始料未及,一時間沒了章法。
不到一頓飯功夫,董先湯懷先後突入金兵中軍左右翼。嶽飛自己則領了人馬,像尖刀一般,與金兀術主帥陣營是越殺越近。
這樣一來,金兀術大驚,才知道本番攻防又吃了大虧,當下之計必須火速打破嶽飛糾纏,帶領本隊人馬撤出戰鬥。原來派出的包圍之兵,也必須迅速回防,以收縮集中鞏固己方。
不料此時嶽飛戰馬已到了自家陣前。兩軍主將這就要決一死戰!
(56回完)
“可是目前敵我兵力對比,仍是敵人勝我。張憲郢昌設一伏,必分去兩萬人馬。我軍今日之戰,損兵也有三四千餘。於明日追敵,敵人把戰場展開,我等亦無法集中,分散攻敵,兵法大忌,便難以在小商河阻敵呀。”湯懷不無憂慮。
“湯懷所言極是。”嶽飛道:
“小商河分兵人員不能超過三千。實乃今番陣之中最硬的一仗。”
“嶽帥”楊再興道,
“你給我一千人馬,定當阻敵於不前。”
“好,楊將軍,我隊人馬之中。你為第一悍將,好鋼必用於刃口之上!我今天於你二千人馬。記著,二千人打光也不能讓金人過了小商河!”嶽飛加重語氣道。
“不至於吧。”楊再興道。
“不然,楊將軍。小商河之地極易展開攻勢,我說是對於金方的攻勢。以你之能為,與敵戰法多半是以攻為守。”嶽飛道。
“嶽帥知我。”
“但是切記,進攻中敵我力量必有變化。但過度進攻當無勝算。你隊人馬目的是阻攻,而非殲敵。敵軍去占郢昌最多不過三萬,而我等在郢昌前後包圍金兀術,破敵當在五至七萬上下,你可明白?”嶽飛再道。
“當然。”楊再興肯定道。
“你的人馬,亦非孤軍。我會審勢度時在你堅持不下之時,派援兵助你。切記,必要阻敵至少兩日。”嶽飛正色道。
“得令!”楊再興道。
當晚嶽飛論戰談兵,張憲楊再興卻先領人離隊,準備去了。
第二日,天將放白。宋金兩軍陣前,金鼓之聲再度響起。是金兀術吃了大虧,但心中不服。帳下眾將皆以為是嶽飛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而金齊敗勢乃輕敵所致。如果論兩軍人馬,論兵器刀械,金兵尚占很大優勢。故可以再戰以雪前恥。
於是天交五鼓,金齊兵已經到陣,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嶽飛早有防備,雖然分兵兩萬,本部尚有五萬餘眾。且人人奮勇,個個當先,再加上手中兵刃精良,於器於勢,皆在金方之上。
嶽飛此刻戰略,乃是首戰殺敵於一二個時辰,力求再殲敵萬眾以上。然後便是佯裝疲備,以求拖住金齊。
嶽飛此法甚得其時。當太陽升至一竿高,戰場上已經高下立判。宋軍倚仗精良兵器紮麻刀占盡了上風。以不到兩千的損失,斃敵萬餘。
但見山坡之上,金齊聯軍丟盔棄甲,到處是死傷之人,呻吟之聲。隨處可見伏地之軍旗號羽,戰場逐漸向坡下延伸。
金兀術驕傲之心害苦了部隊。這日再戰,局勢尚不如昨天。因為兵丁的士氣已經被完全打掉了。
周侗戰略思想雖說是‘勢術器’三鋒並舉。可他與嶽飛首先強調的是‘勢’。當下嶽家軍氣勢如虹,戰場形勢早判。沒多久金方死傷已愈萬人。金兀術這下再也沉不住氣了。他不得不令部隊收縮,以防為主。
話說嶽飛見金兀術戰術再變,知其要退。此刻,金兀術近二十萬人馬雖然已經被斬殺五萬有餘。剩下之人應該尚超十數萬。可是以他的判斷,金兀術人馬加上左右收縮之敵,人數不過三萬。就算他還準備包圍自己,有疑兵十萬總到頭了。
這個帳還是不對。故其中必然是早作退卻之想,以圖郢昌退路。這樣一來,突入小商河之敵,少說也有二萬,楊再興壓力極大。那必是以一當十,危險萬狀。
嶽帥想到這裏,便對牛皋下死令要他率三千人馬馳援小商河。而自己必須要拖住金兀術乃為上選。以便給楊再興,張憲創造時間。
可歎金兀術,此時仍不肯完全服輸。因為他畢竟是著名的戰將,雖敗而心神不亂。金兀術一邊混戰之中,立馬觀敵。發現宋軍之攻力卻漸漸有所減弱。
他心想,我昨日之戰術,要求包抄嶽飛。雖然不逞,原因乃是宋兵初戰,以逸待勞,人強馬壯。可於整日奮戰之下,人皆血肉之驅,焉能不疲?而我軍派去包抄之部,尚未惡戰,精力體力尚在最佳。隻要我能拖住嶽飛中軍,包圍也可以得逞。
想到這裏,他親自上陣,便要二次直麵嶽飛。
這樣,金兀術調整戰術,在中軍也用了拖字訣。兩方戰事遂成膠著。嶽飛見金齊聯軍攻也不攻,退也不退,知金兀術心存僥幸,料他不會退卻,反欲施昨日之計,還想包圍自己。
這個戰法正中嶽飛下懷。好,這叫敵變我變,遂立馬調整戰術,再次擂鼓重現軍威。這一下,乃金兀術始料未及,一時間沒了章法。
不到一頓飯功夫,董先湯懷先後突入金兵中軍左右翼。嶽飛自己則領了人馬,像尖刀一般,與金兀術主帥陣營是越殺越近。
這樣一來,金兀術大驚,才知道本番攻防又吃了大虧,當下之計必須火速打破嶽飛糾纏,帶領本隊人馬撤出戰鬥。原來派出的包圍之兵,也必須迅速回防,以收縮集中鞏固己方。
不料此時嶽飛戰馬已到了自家陣前。兩軍主將這就要決一死戰!
(56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