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也有些得到會變樣
正當楊筱光作壁上觀,訕訕然也替方竹尷尬時,她人生的第三恨來了。
“楊筱光,你搞什麽?還有沒有考勤意識?”一聲暴喝,閃出一人來。 單手持剪刀,金光燦燦,瞪一雙金魚眼,殺氣騰騰,活活將楊筱光逼退三尺。 今晨果真倒黴到家,才跌得鼻青臉腫,就和母夜叉鄧凱絲狹路相逢。
鄧凱絲者,正是出主意做“遲到狀元榜”的行政部頭頭,是楊筱光甫入社會接受磨難的第一塊石頭。
她同鄧凱絲的梁子,結得頗為簡單而又無奈。
當年與她同期進公司的實習生裏,有一個是鄧凱絲的介紹進來的,與她兩人同時爭取一個職位,在實習期末,楊筱光的考核成績恰恰差了對方五分。 總管實習生培訓事務的鄧凱絲用貌似公正的模樣對楊筱光講:“公司實行末位淘汰製,你的意向是企劃部策劃,但是目前有成績優異的實習生正式入職,所以你隻有兩個選擇,一是離職另謀高就,二是調劑職位,可選擇的部門隻有行政部。 ”
行政部缺編前台小姐一名。 楊筱光望望空蕩蕩冷清清的前台。 這份工本就是她興趣所致,又覺得考分不清不楚,哪裏肯輕易言敗?就鼓著氣對鄧凱絲說:“我願意從前台做起。 ”
鄧凱絲十分意外,表情滑稽。 楊筱光重新肯定地大聲說:“請多多指教。 ”
於是,她一下就做了半年的前台小姐。 端茶送水收發傳真快遞信件跟進會議記筆記歸納文檔預定機票兼做公司公關跑各大小機關。 有時還得兼職前台掃地抹桌倒垃圾,最累地活兒是扛著飲用水水桶環繞辦公室一周換了三個飲水機的水。
可楊筱光天生就有一根倒著長的骨頭,她想,中國人都是有脊梁的,丫鄧凱絲再欺壓我也壓不倒我這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砸不碎、炒不爆、燒不糊、響鐺鐺的一粒“銅扁豆”。
方竹糾正她:“應該叫做‘銅豌豆’。 ”
楊筱光想銅豌豆銅扁豆都一樣,反正都是銅的。 在對方利用職務便利,用“秒殺”的方式逼她就範時。 她絕不輕易言敗,且還用了最直接地方式自我拯救。 她借用前台收集資料之便。 細心打探,深入研究了企劃部的近期項目計劃,回家遊戲也不打了,八卦也不看了,專心往營銷網站泡著找資料。 一周之後,一份虛擬地產品上市宣傳計劃被直接email至總經理philip信箱。
那封信的末尾,她寫道:“我懇請公司給予我合適的發展的空間。 我相信我有能力勝任創意部的策劃工作。 如果這一願望無法達成,我隻能帶著我的理想,很遺憾地離開公司。 ”
而後交給方竹看,方竹說:“真難得你這樣有心機有毅力?”
楊筱光搖頭晃腦:“毛主席說,與人鬥,其樂無窮。 我不能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地打雜中去。 ”
一周過去,她被philip調去了企劃部。 一年後,鄧凱絲當初介紹的人離職。 她和鄧凱絲的梁子也越結越深。
楊筱光口裏強硬,實際卻並非好鬥的人,受了鄧凱絲小小擺布兩回,不傷大雅,她也大而化之地不放在心上。 但有時也被鄧凱絲用小事折磨得煩不勝煩,這時見了她。 一個頭兩個大。
她想起考勤鍾應當比實際時間慢個三十秒左右,很想據理力爭,但這為種小事爭爭有多丟人?前台有領導有客人,鄧凱絲根本不會管對外影響。
何之軒突然說話了:“我也遲到了,一道記進去。 ”
鄧凱絲措手不及,表情僵硬。 突然得到維護的楊筱光看看何之軒,又忍不住望望方竹。 方竹正垂著頭,眼神不曉得飄到哪裏。 還是philip及時出現解了圍:“這不是還有三十秒?快快準備好上班。 ”
楊筱光無意得了兩位領導庇護,心情舒暢,便自然順藤爬下去。 嬉皮笑臉說聲“收到”。 對鄧凱絲作無視狀。 鄧凱絲也畢竟老道,挫敗一閃即逝。 立刻笑容浮現,對何之軒說道:“會議室已經準備妥當,幻燈讓it部搞定,參選的公司都在裏麵等著,隨時可以開始。 ”
何之軒問philip:“您有無空?”
philip指指方竹:“今日早報的大記者做專題,我得招待好!”他介紹,“這位是我們公司新任副總。 ”
方竹的聲音有一點急促:“我聽說過,‘君遠’又添強兵。 ”
philip糾正:“是強將。 ”
何之軒淡淡笑著,他並不擅長笑。 不笑地時挺嚴肅的一個人,大笑起來就破了功夫,似足孩子。 所以笑也矜持,不夠由衷。 他卻是笑著提醒楊筱光:“九點三刻開會。 ”
楊筱光如夢初醒,知道不能多看戲了,慌慌忙忙就往辦公室裏跑,一個不當心,一腳絆在前台,這回又是那隻手拉住了她。
潘以倫表情亦很嚴肅:“踩這麽高的跟,跑這樣快容易摔跤!”
楊筱光想,他才多大?不過一個正太年紀,用這種口氣教訓她?便貧嘴:“跑得快還是世界冠軍呢!劉翔是我師弟。 ”
潘以倫微笑,笑容很亮,勝過田亮。 楊筱光看呆,正太進化成帥哥,殺傷力無限大。
“所以他是世界冠軍,你隻能做遲到冠軍。 ”
一語戳中楊筱光的痛處,她想一腳踹掉那種不厚道的笑,憤憤瞪住他:“小樣。 走著瞧。 ”又朝方竹比個手勢,方竹點點頭,就看著他們一起往辦公室走去。 這裏是二十樓地高度,他臨窗立在眾人之前,背景是一片淡薄地天空。 他很自然地微笑,開始說話,不知道在說什麽。 但下麵聽的人頻頻點頭。
猶恐相逢如夢中。
方竹想,他那種令人心悅誠服的風度倒是一直沒有變。
philip喚:“方小姐?”
方竹問:“‘君遠’下一階段是否有大刀闊斧的新項目驚人?”
philip笑笑:“不驚人。 死不休,做廣告的要有開拓精神,但我們的企業精神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
方竹點頭,這不符合何之軒大開大合地作風。 她再回望,會議室裏的門闔上了,玻璃門裏。 他正在放ppt演說,楊筱光照例開了點小差,扭過頭看著她,有一點擔憂。 她笑一下,表示沒事,跟著philip進了辦公室。
楊筱光沒怎麽仔細聽何之軒地演說,手邊的資料比較全,她很清楚這次地項目內容。 何之軒地項目ppt做的很棒。 簡潔大方,重點明確,將己方地需求一一闡明。 這部ppt她提前看過。
何之軒調用她時的說:“你是文案出身,以前文筆也好,有跟案經驗。 ” 楊筱光也納悶,何之軒倒是將她地特長記得很清楚。 轉念一想,應該是當年方竹提過的。 心裏一時便打了些小邊鼓。
她的任務是組織撰寫腳本和跟進拍攝工作,楊筱光對這個新很工作感興趣。 任務重不重,輕不輕,她能努力學以致用。 但跟著何之軒,還有小麻煩。 項目調用的成本會計核算好成本一報批就被財務總監打了回票,理由是預算過高。
成本會計哭喪著臉向何之軒訴苦,何之軒拿起筆,先自“嘩嘩嘩”砍掉近一半,雲淡風輕地說:“先這樣。 以後再追加。 ”
看得楊筱光咋舌。 他可真是寵辱不驚。
現在楊筱光也咋舌。 這一次來應征的攝製公司開的價格都不菲,尤其是一些有走秀和廣告經驗的模特。 掃一遍報價,基本沒有一個是砍了一半的預算能搞定地。 才想著,突然看到一個價格,以為自己看錯了,不由扭頭望望坐在最末排的那個人。
那個叫潘以倫的正太垂著頭坐在那裏,半lou的麵孔,一眼望去就是令人輕歎的俊秀。 他雙手cha在口袋裏閉目養神,對正在台上表演的競爭對手毫不在乎。
還真愜意,楊筱光想。 她抽出他地資料看。
衛校中專畢業,她再度望望他,這樣一個男護士,是怎麽都不像樣的。 他比她小著三歲,又想起他叫她“大姐姐”,心裏一口氣消不了。 但他的親屬欄裏隻有一個母親。 怎麽沒有父親?是單親?楊筱光冒了一個小問號。
似乎經濟情況不太好,又是年紀不大的新人,難怪報價這樣低。
挑選廣告演員的表演著實無聊,模特索然無味地走著台步,型款俱佳,擺一個pose,展示好體形。 有幾個常走t台的模特魅力非凡,眼睛擅長放電,立刻引來早就聞風而動的女同事們。 楊筱光卻望著報價單興歎,一個個劃掉,就怕這個項目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十幾個模特看下來,形式單一,千篇一律,精神也就打了蔫。 一路支撐到正午,尚餘留了三四個候選人還沒有上台展示。 何之軒終於宣布休息十分鍾,楊筱光跑出去找方竹,才發現方竹早發了一條短信到她手機上,說是先走了。 她本能地望了望何之軒,他正聚精會神地修改手裏的評分表,絲毫無他顧的模樣。
梅麗趁著休息,湊到何之軒身邊,小聲耳語。 何之軒聽著便將目光調到了潘以倫身上。 此時潘以倫站了起來,走到角落去倒茶,一手拿著一次性水杯,一手從飲水機邊地書報架抽出一張紙來。
楊筱光眼尖瞧見了,大吃一驚,一個健步衝過去,潘以倫地手上果然正是折疊好的考勤榜。 她不由切了齒,千算萬算。 沒算到管理會議室地前台蘇比根本是鄧凱絲小爪牙一枚,竟仍將考勤榜擺在了書報架最顯眼處。
她當下就憤慨了。 見那潘以倫看得越專注,她就越惱怒。 在比她年紀小地小孩麵前出醜,她要不要活了?便一把搶過他手上的考勤榜,橫眉瞪他。
潘以倫嘴角一歪,先笑了:“最近臉上痘痘好多了啊!”
楊筱光“哼”一聲:“帥哥不說好話,是造物者的恥辱!”
“我是實事求是。 ”
楊筱光搶過他手裏的榜單。 團作一團,還不夠解氣。 恨恨道:“把你腦子用到表演上吧!”
他回複:“表演當然得用腦子。 ”說完就笑,嘴唇抿出的弧度很羞澀。 楊筱光毫無意外被電了一下,又想,這種長的美的人統統是禍害,如果進了演藝圈,更加是禍害中地禍害。 他又說:“每份工作都得來不易。 ”
楊筱光沒想到他竟這樣說,不由說道:“今天來的每個人都經驗豐富。 ”
潘以倫認真而且誠懇道:“很對。 但是我比他們任何人都在乎這份工。 ”
楊筱光存心問:“你不是在爭取我地評委分吧?”
潘以倫站上前一步,下巴一揚,神采飛揚。 楊筱光的目光隻能平視到他的班尼路羽絨服第一粒紐扣,抬頭望望,倍感壓迫感,真真人矮不能怪政府!他又不響,令她自己討了個沒趣,隻得轉身要離去。 卻見他的手伸過來,嚇一跳,正要往後跳,比不得他快。 他從她的肩膀上撚起一條聖誕樹的針葉,再慢悠悠說:“我想我會做的更好。 ”最後強調了一聲,“大姐姐。 ”
楊筱光握緊拳頭晃了兩下。 拚盡全力才沒朝帥哥地腦門彈去。
大姐姐?!這是對她這樣不得不以“大齡未婚女青年”自居的女孩子們的最大侮辱!她切齒:“小正太!”
那邊老陳喚:“潘以倫?”
潘以倫道一聲“到”,俯身從角落抱起一塊滑板。 竟還帶了道具,楊筱光納罕,看著他一路利落地上了台。 她跟著坐好,看著正太潘以倫上場了。
他將滑板放在臨時舞台中央,仰臉看窗外陽光。 午後陽光濃烈,在他麵上灑上一層金,揚眉,一個青春的笑容掛在臉上,隨手將身上的班尼路羽絨服拖了下來勾在手肘上。 解開了領口的兩顆扣子。 然後腿腳勾轉,靈活地玩了一段滑板技術。 線條流暢。 完畢,揚手穿好羽絨服。
全程不到一分鍾。 全場一陣靜默,都沒有料到他的表演是這樣具象的。
楊筱光偷偷瞄何之軒,何之軒正打量潘以倫。 她覺得有戲,果然何之軒叫住了潘以倫,他今天第一次向選手提問題。
“你怎麽看這個牌子地襯衫?”
潘以倫站得很直,正視何之軒,頭微微頷下。 這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姿勢,他正麵回答:“這不是一件含萊卡的襯衫嗎?”
何之軒也頷首。 楊筱光想,伯牙遭遇子期,領導遇到知音,而且,還價廉物美。
“改天試一下襯衫的感覺。 ”
梅麗眉精嘴利,不會看不懂形勢一片大好,她更加錦上添花:“我想正牌襯衫上身的效果,一定強過這次表演。 ”
楊筱光想,他們已經是成竹在胸,但也確實合上何之軒的心水。 在這個世界上,萬事皆有可能,他報價這樣低,素質又這麽好,真是難得。 微微籲歎之間,潘以倫已經收拾好家當退了下去,把空間留給下一個選手。
退地很及時,他和梅麗一樣懂得把握時間。
再其後,就真的是形式主義了。
當所有模特表演完畢,已是快到下班時分,楊筱光和老陳蒙寵召見。
何之軒問:“你們覺得誰合適?”
“潘以倫。 ”老陳想也不想就說了,楊筱光在一邊配合點頭。
“說說你的想法。 ”何之軒問的是楊筱光。
楊筱光也的確有想法。 。
“我認為一個思路清晰的品牌代言人比一個外在條件都令人滿意的品牌代言人更重要。 一個全新地品牌上市,所需要做的市場開拓工作艱難萬分。 策劃品牌需要很多工具,代言人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如果他能了解我們要什麽,而且他能了解我們能給他什麽,就一定會將我們要地一百分做到一百二十分。 我們做市場,不是培養明星,我們需要他成就我們地產品,他明白這點。 就是一個合格的代言人。 ”
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這就是她地經驗。 通常很多公司選擇代言人以名聲和價位來衡量。 往往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看完所有人地表演之後,她想她和何之軒的想法應當在同一個key上。
何之軒說:“合適地人比任何其他都重要,我很讚同你的意見。 ”他放鬆了一些,又說,“楊筱光,你的‘工具論’很有道理。 ”倒是有一點點沒有想到的樣子。
楊筱光傻兮兮地笑。 當年認得何之軒的時候。 自己不過是個熱衷追星的烈火少女,沒少幹缺課、抄筆記、考試作弊的事兒。 她地英語一向不好,考試前,抓著方竹電話補習,耽誤了他們約會時光。 她知道何之軒或多或少覺得自己不務正業。
方竹就曾說:“阿光,你一年三次香港行,追星追得瘋癡,總沒個正經。 將來可怎麽辦?”
她就知道方竹是受了性情嚴謹的何之軒的蠱惑,就浪裏浪蕩說:“我對生活,要求不高,溫飽太平,一切安好。 ”想一想,又補充。 “還要買的起港版牒,每年三次香港行。 ”把方竹氣的懶得再督促她勤奮做人。
工作以後,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楊筱光總想,她可能啥都缺,就是不缺責任心,既然要做的活兒,她例必按時有效地完成。 她對何之軒說:“希望能通過新的項目學到更多東西。 ”
“學習會花時間,我隻需要你們發揮百分百。 ”何之軒竟然將她一軍。
老陳打圓場:“邊學邊做會有更大效果,進益也更大。 ”
三人都笑。 何之軒隨後說:“公司裏不少流程都陳舊,需要做新業績。 更需要突破。 這是新項目。 會有風險,但是不能承擔風險。 也就不會成功。 ”
楊筱光想,我算不算他拉進風險裏有難同當的人?
何之軒開誠布公:“這是我進公司地第一個項目,也是公司力求轉型的第一個項目,當初向總部立過軍令狀,我需要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 ”
楊筱光又想,我是不是成了戰鬥小尖兵?
何之軒拿出一疊稿件,推到他們麵前:“這一次廣告拍攝需要外包公司配合,由楊筱光負責前期聯絡和腳本工作,後期的發布會乃至營運計劃,老陳更有經驗。 你們準備一份詳細的計劃,下周一提交一份時間表上來。 ”
楊筱光驚駭地瞪大眼,時間這樣緊,任務又這麽重,難道真要就此鞠躬盡瘁?
老陳先就老神在在地答:“我們盡力而為。 ”
何之軒說:“我們隻是先嚐試,人力資源和設備都不到位。 ”
“螃蟹不好吃。 ”楊筱光咕噥,翻心一想,自己在公司裏的資力並不算最深厚,人脈資源也不算最寬廣,何之軒竟然全盤托出新計劃,著實令她意想不到,她隻得硬著頭皮上,不成功就成仁。
歎氣歎氣歎氣!
所以隻可打氣,這是獲得地新任務,也有契機,但是樣子總是有點怪異的。
困難迎過來,我要打敗它。 楊筱光暗暗給自己鼓勁。 臨到下班,她撥通了方竹的電話,劈頭就是一句:“我會被你的前夫折磨死。 ”
方竹好像心不在焉,問一聲:“甚麽?”
楊筱光下一刻就改口:“今晚有閑空吃飯不?”
方竹說:“好啊,我有個好地方要帶你去。 ”而後收了電話,她其實聽清楚楊筱光第一句問的是什麽。
時常,收拾不及的傷口,暗暗藏在皮膚下,碰一下,就會鑽心的疼。
上午完成了philip的采訪,她的心情煩悶,往馬路上一轉。 愈加煩悶。 這個城市喧囂,車來車往,灰塵極多,一陣風撲麵過來,滿頭都是風塵。 有句歌詞叫做“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方竹認為應該改成“滿身風塵我從海上來”。
灰塵是看得見的,手一擦。 至少能夠擦幹淨。 風塵卻看不見,細細密密織一個模糊地放置一顆心地籠子。
方竹回到家。 所謂的家,也是一個鴿子籠。 這個城市裏流行地亭子間,和最初住過的另一間極像,坐落在鬧市的偏僻處,梧桐幢幢,曲徑通幽。 她住了四年石庫門的亭子間,走在頭頂上橫七豎八架著衣杆。 腳底下一不小心就是一個水坑地弄堂非常習慣。
何之軒老早以前說,這個城市,隻有石庫門弄堂才有點人氣。 也許是有感而發,方竹聽在心裏,找個籠子裝好了,就成了習慣。
她租住的亭子間才九個平米,朝北,窗口對著南麵地石庫門。 那裏住了一對外來的小夫妻。 開租牒店,有一個兒子今年才四歲,長得虎頭虎腦,頗為可愛。 她坐在自家的窗下,時常聽見對方的媽媽拿著雞毛撣子追著揍孩子,不過是孩子把弄堂口賣報老張的自行車氣門芯給拔了。 或將隔壁燈具廠孫爺叔擺在門口的日光燈管給踢破了。
對麵打的狠了,她就在自己地窗口叫:“阿姐,小朋友不好老打的,好好說。 ”
買牒的阿姐可不管,手裏揮著雞毛撣子,邊說:“不打不成器,要打成小方你這樣的人才才算功德圓滿。 ”
她笑笑,不好再說什麽,就是想,如果是自己的兒子。 那是肯定不舍得下手。 但也未必。 有時候沒有經曆過的事情的確不好說。
方竹回家時,又看到賣牒夫婦拉著小朋友走出來。 她寒暄:“去哪裏啊?”
小朋友老高興地說:“去吃肯德基。 ”
這時候一家人又是甜甜mimi的,她又羨慕起小朋友了。
方竹小時候從來不敢向父母討要肯德基吃。 父親是個極嚴厲地人,雖然極少回家,每每到家就把女兒叫到跟前,訓女兒像訓士兵,例必要女兒把最近的功課一門門匯報清楚。
有一回她懈怠了,數學考到八十五分以下,父親的臉像冬天凍住的栗子,一聲不吭把腰裏的皮帶解下來,朝她的手心就是一下。 那皮帶是軍工廠裏特製地,特別硬,也特別厚,實實打到手心上,立刻就發了紅,過了片刻,竟然紫了起來,疼得她三天不能握鋼筆,作業全部由好友楊筱光和林暖暖代勞。
那年她不過初三,成績優異,雖然偶有失了水準的表現。
有一件事她的朋友們一直是不知道的,初三那年,照她的成績,要考比初中更好的學校根本不是什麽大問題。 但父親因為她的八十五分,竟然當了真,打了個電話給校長。 後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她順利直升,原本那個名額可能會給得了市作文比賽亞軍的好朋友林暖暖。 好在最後林暖暖也考上了本校。
父親最常說的話是——你什麽都別管,老老實實給我怎樣怎樣。
何之軒也有句異曲同工地話——什麽都不用想,我總會辦到怎樣怎樣。
今天再見到何之軒,他和父親,愈加神似了。 尤其背影。 這樣地背影,一直是她最熟悉的。
念大學時,她習慣跟著他身後走。 他是強勢地人,她亦然,但總不知不覺會被他協調過去。 那時的月亮總是很亮,將他的背影打在校園裏的青石板上,她踩在他的陰影裏,好像能把握住她的整個世界。
第一次見到他,她還是大一的新生,從來隻待在占地幾十畝的本區小高中,一下進了幾百畝的大學城,頗有點找不到北。
那日天已經很暗了,她吃完晚飯去水房打水,出來一轉,卻忘記應該往操場的左邊走還是往操場的右邊走。 左右正躊躇,身邊走過去一個男生。
天雖然是暗了,可她還是看清楚男生腳上穿了一雙回力球鞋,有紅藍兩條醒目的杠。 男生走路很快,她想上去問路,無奈竟跟不上他的速度。 竟不知不覺跟了好一段路。 校園裏地路燈明明暗暗,時常電壓不穩,眼看著天要全黑了,前麵的男生轉過頭問她:“你跟著我幹嘛?”
他就是天生嚴肅的長相,不苟言笑的,讓她一開始就有點怕他,縮一縮肩。 才問:“女生二舍怎麽走?”
路燈下麵也看不清他到底什麽表情,但他是頓了一會才說:“這裏都到了男生一舍了。 ”
果然。 來來往往盡都是男孩子,看見這邊一個汲著拖鞋,挽了褲腿的女生手裏拎著熱水瓶,讀都覺得挺好笑地指指點點。 方竹大窘,扭了頭就跑。
但後麵的人追上來,叫:“方向錯了,往左拐!”他似乎善於發號施令。 又慣於盡責盡力,不由分說把她手裏的熱水瓶拿過來,領著她向女生宿舍樓走。
來回往複,都是她跟著他。 那天地天雖然是暗色的,她也沒瞧清他嚴肅地麵龐到底是什麽模樣,但他高高寬寬的背影,卻令她無法忘記。
他把她送到宿舍樓下的花園口,指了指前麵。 她看清楚麵前的男孩穿的是白色“老頭衫”,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下麵就紮了一條最古舊的深藍色白雙杠運動褲。 隻是個子高,背板直直的,剃幹淨地板刷。 她覺得他像個八十年代唱劉文正校園民謠的文藝青年。
她想想就笑了,他說:“宿舍樓的門房有地圖。 ”
舍友正趴窗戶上賞月。 見了他們就叫:“方竹,別和小情人卿卿我我了,快上來看《流星花園》。 ”
方竹臉紅,對麵陌生的他倒是也笑了,輕輕“哧”地一聲,點到即止。 第一次見相遇,他沒什麽多餘的話,最後僅僅兩個字——“再見。 ”
第二次再遇見他,是去聽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新聞專題報告。 新聞係的高年紀生分了好幾個組各自做專題,自發組織了報告會。 方竹她們大一的學生因才進學校。 好奇係裏辦的活動。 也是學習地心態,便一窩蜂都趕到學校大禮堂。
她永遠都記得何之軒站在演講台後的模樣。
那天的大禮堂很熱。 隻有幾台吊扇在大家的頭頂上“嗡嗡”轉著。 他還是穿白色的t恤,和頭一回的不同款,稍稍厚實了,下麵是牛仔褲。 作為做演講地穿著,過於簡單了。 但發型未變,風扇的微風吹得動t恤,吹不動剛硬的發型。 他就站在眾人以上,微笑。
“我得先感謝我的搭檔們。 ”聲音低沉,如同磁石的碰撞。
同其他做報告的不一樣,他先介紹他的搭檔。 她想,這樣有團隊精神,真的好依kao。
何之軒的選題,有些蒼涼,方竹至今難忘——叫做“英雄無覓六十年”。 他們幫助本市一位幼年喪父的老太太尋找她當年做八路軍父親地下落,最後將葬在犧牲地地烈士骨灰尋了回來。
何之軒在演講末尾開始克製情緒。
“葉落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 先烈默默無名埋葬在這片土地之下,六十年地歲月告訴我們,他們都有同樣的一個名字,叫‘中國’。 我們無言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們站在他們犧牲的故土之上繼續我們的生活。 我們得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
後來,方竹一直想,那天何之軒是不是哽咽了,但是她的熱淚奪眶而出。
寢室裏總有一兩個姐妹是包打聽,不用輾轉,就能把風雲人物的資料了解個七七八八。
“家在北方小城,家境不算好,念新聞倒是辛苦的。 年年獎學金都有他的份,有個碩導指名道姓要收他做弟子呢!”
“四年裏沒談過女朋友呢!據說怕影響學習。 ”
“可不是,家裏kao他翻身。 ”
一點一點,方竹了解得差不多了。 她想,他夠努力,也勤奮,懂得隻爭朝夕。
她在學校的操場邊看到他打籃球,便會駐足。 他喜歡猛烈地扣籃,打得對手措手不及。 方竹做過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躲在他們班的女生堆兒裏,跟著她們叫:“何之軒,帥呆了!”
她跟著她們學會了叫他的名字——“何之軒”。 這個名字也文藝,氣宇軒昂,所以主人跟著一樣出色。
女生都叫得忘我,誰都不知道誰是誰。 方竹掩飾得很好,隻是同楊筱光說心事時會口吐真言:“哎,他真地很不錯呀!”
楊筱光比她更懵懂,隻會說:“食色性也。 二十啷當歲,幸福勇敢追。 ”
何之軒的大四。 比任何人都忙碌。 他不但忙碌於各個麵試場,也忙碌於圖書館操場。
方竹的大一,也比任何人都忙碌。 她不但忙碌於學習,也忙碌於去關注一個人的作息。
她記得他喜歡坐在圖書館朝東的大窗口,那裏有一棵百歲有餘的梧桐,是從學校本部移植過來的。 在夏末秋初,梧桐開始落葉。 巴掌大地半枯黃葉子灑落到圖書館的桌子上。 他會將落葉輕輕拂進廢紙簍,而她會在同一個位置在微微枯了地葉子上寫一首自編的纏綿的句子——“一片冰心似秋葉”。
如果沒有舍友發了悶,同大四男生聯誼,或許方竹隻是體會一下暗戀的滋味,然後用一生懷念這樣美好的感覺。
那個混亂悶熱的晚上,寢室的宿舍長興衝衝拉著她們出門,說是和高年級學長們聯誼。
十八九歲,青春正好。 純潔地愛情花骨朵輕輕裂開一條縫。 每個人都期待能開除絢爛的白玉蘭。
那是一個亂糟糟的酒吧,她進去時,看到他坐在小舞台的高腳凳上唱一首極安靜的歌。 夜風吹進來,他這天穿了襯衫,柔軟的質地,聲音也是柔軟的。 天地一下就安靜了。
他唱的歌。 叫做《有誰共鳴》。 方竹念初中時就聽楊筱光哼過無數遍,在她荒槍走板地聲調裏,從來不能知道這也是一首極安靜的歌,好像貼著別人的心口說心事。
“抬頭望星空一片靜
我獨行夜雨漸停
無言是此刻的冷靜
笑問誰肝膽照應
風急風也清告知變幻是無定
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
不信命隻信雙手去苦拚”
他的影子在曖昧的光裏浮動,方竹在那個夜裏將這首歌哼唱了無數遍。
舍友講:“倒是像唱他自己。 ”
她想,他將“不信命隻信雙手去苦拚”這句歌詞唱地太認真了。
但消息靈通的舍友又講:“真真歌如其人,最近他在校園應聘會上所向披靡,多半是要留本地了。 ”
她們來的晚了些,先前一輪熱鬧已經過了。 學長們讓了位子給她們,又開始新一輪的話題。
何之軒走過來。 坐在最外麵。 挽了挽袖子,和同學開始劃拳。
原來這天他正接受了一家極有名的外資公司複試。 且一切順利,薪水也頗令人羨慕,所以是被叫來付賬的冤大頭。 不過看的出很開心,還同女孩們開玩笑:“竟把***們騙來了!”被舍友捶一拳:“怎麽說話呢!我們要發展校友的友誼。 ”
其實男生們也不太敢放肆,規規矩矩兩排坐好,大家開始聊天。
何之軒那天話特多,說起他的麵試經驗,如何寫簡曆、又如何應付麵試,一條條傳授,幾乎算的上傾囊相授,大夥都覺得受益匪淺。
他地舍友說:“不考研,你也是社會上響當當一人才。 ”
何之軒彈著酒瓶子,說:“新聞念到研究生,比較奢侈。 ”
“叮叮當當”地聲音沉默在喧囂的迪斯科音樂裏,他叫來啤酒小姐,要了好幾瓶青島啤酒,舍友們和女孩們都攔著,說喝地太多,心裏都替他心疼錢,要十塊錢一瓶呢,他一個月生活費也不過三百塊。 但他不在意,堅持叫了。
啤酒小姐見是生意不錯,喜笑顏開,又看著他人長得好,就軟著身子存心讓人揩油。 何之軒微微往後傾著,不動聲色也不令人尷尬地避開了。 方竹見狀,暗暗微笑,他一轉頭,正好瞧見她在笑,自己也笑了。
大家劃了一刻拳,音樂又吵,氣氛熱得人受不了。 有人建議跳舞,立刻得到響應,不一會就隻剩下方竹和何之軒兩個人。
這天方竹沒怎麽喝酒,偏偏是何之軒一瓶接著一瓶灌,大家都說“想是高興得狠了。 ”方竹不覺得,她偷偷側頭看著他,突然就說了一句:“在職研究生念一念也不過三五年吧?”
何之軒扭過頭來看她,他的眼睛在模糊昏暗的迪廳裏亮的驚人,就這樣看著她。 方竹不好意思了,拿起酒瓶,往他瓶上一碰:“good lucky!”她抿了一口,他灌了一瓶,最後斜斜kao在沙發上。
這間酒吧裏真是熱得狠了,方竹想,天這樣熱,大家也很熱情,沒有人會在意坐在這裏的人。 她往他的身邊kao了一寸,再近一寸。 他的側臉弧線很硬朗,很北方的輪廓。
他像懸崖上的鬆柏,勇敢、執著、在放棄的疼痛裏生長。 但沒有人能了解他放棄了什麽。
方竹用小指貼著他的小指,半寸的接近和溫暖。
她籲了口氣,他翻個身,似乎醒了一些,她便又迅速離得他遠遠的。
結賬回家時已是淩晨三四點,接近黎明。 天與地的接口處lou出一絲紅霞,年輕的人向著東方走,準備擁抱朝陽。
方竹走在何之軒的後麵,看到何之軒的身影被漸漸升起的太陽照的濃烈而高大。 她被刺得睜不開眼睛。
正當楊筱光作壁上觀,訕訕然也替方竹尷尬時,她人生的第三恨來了。
“楊筱光,你搞什麽?還有沒有考勤意識?”一聲暴喝,閃出一人來。 單手持剪刀,金光燦燦,瞪一雙金魚眼,殺氣騰騰,活活將楊筱光逼退三尺。 今晨果真倒黴到家,才跌得鼻青臉腫,就和母夜叉鄧凱絲狹路相逢。
鄧凱絲者,正是出主意做“遲到狀元榜”的行政部頭頭,是楊筱光甫入社會接受磨難的第一塊石頭。
她同鄧凱絲的梁子,結得頗為簡單而又無奈。
當年與她同期進公司的實習生裏,有一個是鄧凱絲的介紹進來的,與她兩人同時爭取一個職位,在實習期末,楊筱光的考核成績恰恰差了對方五分。 總管實習生培訓事務的鄧凱絲用貌似公正的模樣對楊筱光講:“公司實行末位淘汰製,你的意向是企劃部策劃,但是目前有成績優異的實習生正式入職,所以你隻有兩個選擇,一是離職另謀高就,二是調劑職位,可選擇的部門隻有行政部。 ”
行政部缺編前台小姐一名。 楊筱光望望空蕩蕩冷清清的前台。 這份工本就是她興趣所致,又覺得考分不清不楚,哪裏肯輕易言敗?就鼓著氣對鄧凱絲說:“我願意從前台做起。 ”
鄧凱絲十分意外,表情滑稽。 楊筱光重新肯定地大聲說:“請多多指教。 ”
於是,她一下就做了半年的前台小姐。 端茶送水收發傳真快遞信件跟進會議記筆記歸納文檔預定機票兼做公司公關跑各大小機關。 有時還得兼職前台掃地抹桌倒垃圾,最累地活兒是扛著飲用水水桶環繞辦公室一周換了三個飲水機的水。
可楊筱光天生就有一根倒著長的骨頭,她想,中國人都是有脊梁的,丫鄧凱絲再欺壓我也壓不倒我這顆蒸不爛、煮不熟、捶不扁、砸不碎、炒不爆、燒不糊、響鐺鐺的一粒“銅扁豆”。
方竹糾正她:“應該叫做‘銅豌豆’。 ”
楊筱光想銅豌豆銅扁豆都一樣,反正都是銅的。 在對方利用職務便利,用“秒殺”的方式逼她就範時。 她絕不輕易言敗,且還用了最直接地方式自我拯救。 她借用前台收集資料之便。 細心打探,深入研究了企劃部的近期項目計劃,回家遊戲也不打了,八卦也不看了,專心往營銷網站泡著找資料。 一周之後,一份虛擬地產品上市宣傳計劃被直接email至總經理philip信箱。
那封信的末尾,她寫道:“我懇請公司給予我合適的發展的空間。 我相信我有能力勝任創意部的策劃工作。 如果這一願望無法達成,我隻能帶著我的理想,很遺憾地離開公司。 ”
而後交給方竹看,方竹說:“真難得你這樣有心機有毅力?”
楊筱光搖頭晃腦:“毛主席說,與人鬥,其樂無窮。 我不能把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無限地打雜中去。 ”
一周過去,她被philip調去了企劃部。 一年後,鄧凱絲當初介紹的人離職。 她和鄧凱絲的梁子也越結越深。
楊筱光口裏強硬,實際卻並非好鬥的人,受了鄧凱絲小小擺布兩回,不傷大雅,她也大而化之地不放在心上。 但有時也被鄧凱絲用小事折磨得煩不勝煩,這時見了她。 一個頭兩個大。
她想起考勤鍾應當比實際時間慢個三十秒左右,很想據理力爭,但這為種小事爭爭有多丟人?前台有領導有客人,鄧凱絲根本不會管對外影響。
何之軒突然說話了:“我也遲到了,一道記進去。 ”
鄧凱絲措手不及,表情僵硬。 突然得到維護的楊筱光看看何之軒,又忍不住望望方竹。 方竹正垂著頭,眼神不曉得飄到哪裏。 還是philip及時出現解了圍:“這不是還有三十秒?快快準備好上班。 ”
楊筱光無意得了兩位領導庇護,心情舒暢,便自然順藤爬下去。 嬉皮笑臉說聲“收到”。 對鄧凱絲作無視狀。 鄧凱絲也畢竟老道,挫敗一閃即逝。 立刻笑容浮現,對何之軒說道:“會議室已經準備妥當,幻燈讓it部搞定,參選的公司都在裏麵等著,隨時可以開始。 ”
何之軒問philip:“您有無空?”
philip指指方竹:“今日早報的大記者做專題,我得招待好!”他介紹,“這位是我們公司新任副總。 ”
方竹的聲音有一點急促:“我聽說過,‘君遠’又添強兵。 ”
philip糾正:“是強將。 ”
何之軒淡淡笑著,他並不擅長笑。 不笑地時挺嚴肅的一個人,大笑起來就破了功夫,似足孩子。 所以笑也矜持,不夠由衷。 他卻是笑著提醒楊筱光:“九點三刻開會。 ”
楊筱光如夢初醒,知道不能多看戲了,慌慌忙忙就往辦公室裏跑,一個不當心,一腳絆在前台,這回又是那隻手拉住了她。
潘以倫表情亦很嚴肅:“踩這麽高的跟,跑這樣快容易摔跤!”
楊筱光想,他才多大?不過一個正太年紀,用這種口氣教訓她?便貧嘴:“跑得快還是世界冠軍呢!劉翔是我師弟。 ”
潘以倫微笑,笑容很亮,勝過田亮。 楊筱光看呆,正太進化成帥哥,殺傷力無限大。
“所以他是世界冠軍,你隻能做遲到冠軍。 ”
一語戳中楊筱光的痛處,她想一腳踹掉那種不厚道的笑,憤憤瞪住他:“小樣。 走著瞧。 ”又朝方竹比個手勢,方竹點點頭,就看著他們一起往辦公室走去。 這裏是二十樓地高度,他臨窗立在眾人之前,背景是一片淡薄地天空。 他很自然地微笑,開始說話,不知道在說什麽。 但下麵聽的人頻頻點頭。
猶恐相逢如夢中。
方竹想,他那種令人心悅誠服的風度倒是一直沒有變。
philip喚:“方小姐?”
方竹問:“‘君遠’下一階段是否有大刀闊斧的新項目驚人?”
philip笑笑:“不驚人。 死不休,做廣告的要有開拓精神,但我們的企業精神是‘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
方竹點頭,這不符合何之軒大開大合地作風。 她再回望,會議室裏的門闔上了,玻璃門裏。 他正在放ppt演說,楊筱光照例開了點小差,扭過頭看著她,有一點擔憂。 她笑一下,表示沒事,跟著philip進了辦公室。
楊筱光沒怎麽仔細聽何之軒地演說,手邊的資料比較全,她很清楚這次地項目內容。 何之軒地項目ppt做的很棒。 簡潔大方,重點明確,將己方地需求一一闡明。 這部ppt她提前看過。
何之軒調用她時的說:“你是文案出身,以前文筆也好,有跟案經驗。 ” 楊筱光也納悶,何之軒倒是將她地特長記得很清楚。 轉念一想,應該是當年方竹提過的。 心裏一時便打了些小邊鼓。
她的任務是組織撰寫腳本和跟進拍攝工作,楊筱光對這個新很工作感興趣。 任務重不重,輕不輕,她能努力學以致用。 但跟著何之軒,還有小麻煩。 項目調用的成本會計核算好成本一報批就被財務總監打了回票,理由是預算過高。
成本會計哭喪著臉向何之軒訴苦,何之軒拿起筆,先自“嘩嘩嘩”砍掉近一半,雲淡風輕地說:“先這樣。 以後再追加。 ”
看得楊筱光咋舌。 他可真是寵辱不驚。
現在楊筱光也咋舌。 這一次來應征的攝製公司開的價格都不菲,尤其是一些有走秀和廣告經驗的模特。 掃一遍報價,基本沒有一個是砍了一半的預算能搞定地。 才想著,突然看到一個價格,以為自己看錯了,不由扭頭望望坐在最末排的那個人。
那個叫潘以倫的正太垂著頭坐在那裏,半lou的麵孔,一眼望去就是令人輕歎的俊秀。 他雙手cha在口袋裏閉目養神,對正在台上表演的競爭對手毫不在乎。
還真愜意,楊筱光想。 她抽出他地資料看。
衛校中專畢業,她再度望望他,這樣一個男護士,是怎麽都不像樣的。 他比她小著三歲,又想起他叫她“大姐姐”,心裏一口氣消不了。 但他的親屬欄裏隻有一個母親。 怎麽沒有父親?是單親?楊筱光冒了一個小問號。
似乎經濟情況不太好,又是年紀不大的新人,難怪報價這樣低。
挑選廣告演員的表演著實無聊,模特索然無味地走著台步,型款俱佳,擺一個pose,展示好體形。 有幾個常走t台的模特魅力非凡,眼睛擅長放電,立刻引來早就聞風而動的女同事們。 楊筱光卻望著報價單興歎,一個個劃掉,就怕這個項目成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十幾個模特看下來,形式單一,千篇一律,精神也就打了蔫。 一路支撐到正午,尚餘留了三四個候選人還沒有上台展示。 何之軒終於宣布休息十分鍾,楊筱光跑出去找方竹,才發現方竹早發了一條短信到她手機上,說是先走了。 她本能地望了望何之軒,他正聚精會神地修改手裏的評分表,絲毫無他顧的模樣。
梅麗趁著休息,湊到何之軒身邊,小聲耳語。 何之軒聽著便將目光調到了潘以倫身上。 此時潘以倫站了起來,走到角落去倒茶,一手拿著一次性水杯,一手從飲水機邊地書報架抽出一張紙來。
楊筱光眼尖瞧見了,大吃一驚,一個健步衝過去,潘以倫地手上果然正是折疊好的考勤榜。 她不由切了齒,千算萬算。 沒算到管理會議室地前台蘇比根本是鄧凱絲小爪牙一枚,竟仍將考勤榜擺在了書報架最顯眼處。
她當下就憤慨了。 見那潘以倫看得越專注,她就越惱怒。 在比她年紀小地小孩麵前出醜,她要不要活了?便一把搶過他手上的考勤榜,橫眉瞪他。
潘以倫嘴角一歪,先笑了:“最近臉上痘痘好多了啊!”
楊筱光“哼”一聲:“帥哥不說好話,是造物者的恥辱!”
“我是實事求是。 ”
楊筱光搶過他手裏的榜單。 團作一團,還不夠解氣。 恨恨道:“把你腦子用到表演上吧!”
他回複:“表演當然得用腦子。 ”說完就笑,嘴唇抿出的弧度很羞澀。 楊筱光毫無意外被電了一下,又想,這種長的美的人統統是禍害,如果進了演藝圈,更加是禍害中地禍害。 他又說:“每份工作都得來不易。 ”
楊筱光沒想到他竟這樣說,不由說道:“今天來的每個人都經驗豐富。 ”
潘以倫認真而且誠懇道:“很對。 但是我比他們任何人都在乎這份工。 ”
楊筱光存心問:“你不是在爭取我地評委分吧?”
潘以倫站上前一步,下巴一揚,神采飛揚。 楊筱光的目光隻能平視到他的班尼路羽絨服第一粒紐扣,抬頭望望,倍感壓迫感,真真人矮不能怪政府!他又不響,令她自己討了個沒趣,隻得轉身要離去。 卻見他的手伸過來,嚇一跳,正要往後跳,比不得他快。 他從她的肩膀上撚起一條聖誕樹的針葉,再慢悠悠說:“我想我會做的更好。 ”最後強調了一聲,“大姐姐。 ”
楊筱光握緊拳頭晃了兩下。 拚盡全力才沒朝帥哥地腦門彈去。
大姐姐?!這是對她這樣不得不以“大齡未婚女青年”自居的女孩子們的最大侮辱!她切齒:“小正太!”
那邊老陳喚:“潘以倫?”
潘以倫道一聲“到”,俯身從角落抱起一塊滑板。 竟還帶了道具,楊筱光納罕,看著他一路利落地上了台。 她跟著坐好,看著正太潘以倫上場了。
他將滑板放在臨時舞台中央,仰臉看窗外陽光。 午後陽光濃烈,在他麵上灑上一層金,揚眉,一個青春的笑容掛在臉上,隨手將身上的班尼路羽絨服拖了下來勾在手肘上。 解開了領口的兩顆扣子。 然後腿腳勾轉,靈活地玩了一段滑板技術。 線條流暢。 完畢,揚手穿好羽絨服。
全程不到一分鍾。 全場一陣靜默,都沒有料到他的表演是這樣具象的。
楊筱光偷偷瞄何之軒,何之軒正打量潘以倫。 她覺得有戲,果然何之軒叫住了潘以倫,他今天第一次向選手提問題。
“你怎麽看這個牌子地襯衫?”
潘以倫站得很直,正視何之軒,頭微微頷下。 這是一個很有禮貌的姿勢,他正麵回答:“這不是一件含萊卡的襯衫嗎?”
何之軒也頷首。 楊筱光想,伯牙遭遇子期,領導遇到知音,而且,還價廉物美。
“改天試一下襯衫的感覺。 ”
梅麗眉精嘴利,不會看不懂形勢一片大好,她更加錦上添花:“我想正牌襯衫上身的效果,一定強過這次表演。 ”
楊筱光想,他們已經是成竹在胸,但也確實合上何之軒的心水。 在這個世界上,萬事皆有可能,他報價這樣低,素質又這麽好,真是難得。 微微籲歎之間,潘以倫已經收拾好家當退了下去,把空間留給下一個選手。
退地很及時,他和梅麗一樣懂得把握時間。
再其後,就真的是形式主義了。
當所有模特表演完畢,已是快到下班時分,楊筱光和老陳蒙寵召見。
何之軒問:“你們覺得誰合適?”
“潘以倫。 ”老陳想也不想就說了,楊筱光在一邊配合點頭。
“說說你的想法。 ”何之軒問的是楊筱光。
楊筱光也的確有想法。 。
“我認為一個思路清晰的品牌代言人比一個外在條件都令人滿意的品牌代言人更重要。 一個全新地品牌上市,所需要做的市場開拓工作艱難萬分。 策劃品牌需要很多工具,代言人是一個重要的工具。 如果他能了解我們要什麽,而且他能了解我們能給他什麽,就一定會將我們要地一百分做到一百二十分。 我們做市場,不是培養明星,我們需要他成就我們地產品,他明白這點。 就是一個合格的代言人。 ”
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這就是她地經驗。 通常很多公司選擇代言人以名聲和價位來衡量。 往往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看完所有人地表演之後,她想她和何之軒的想法應當在同一個key上。
何之軒說:“合適地人比任何其他都重要,我很讚同你的意見。 ”他放鬆了一些,又說,“楊筱光,你的‘工具論’很有道理。 ”倒是有一點點沒有想到的樣子。
楊筱光傻兮兮地笑。 當年認得何之軒的時候。 自己不過是個熱衷追星的烈火少女,沒少幹缺課、抄筆記、考試作弊的事兒。 她地英語一向不好,考試前,抓著方竹電話補習,耽誤了他們約會時光。 她知道何之軒或多或少覺得自己不務正業。
方竹就曾說:“阿光,你一年三次香港行,追星追得瘋癡,總沒個正經。 將來可怎麽辦?”
她就知道方竹是受了性情嚴謹的何之軒的蠱惑,就浪裏浪蕩說:“我對生活,要求不高,溫飽太平,一切安好。 ”想一想,又補充。 “還要買的起港版牒,每年三次香港行。 ”把方竹氣的懶得再督促她勤奮做人。
工作以後,自然也就不一樣了。 楊筱光總想,她可能啥都缺,就是不缺責任心,既然要做的活兒,她例必按時有效地完成。 她對何之軒說:“希望能通過新的項目學到更多東西。 ”
“學習會花時間,我隻需要你們發揮百分百。 ”何之軒竟然將她一軍。
老陳打圓場:“邊學邊做會有更大效果,進益也更大。 ”
三人都笑。 何之軒隨後說:“公司裏不少流程都陳舊,需要做新業績。 更需要突破。 這是新項目。 會有風險,但是不能承擔風險。 也就不會成功。 ”
楊筱光想,我算不算他拉進風險裏有難同當的人?
何之軒開誠布公:“這是我進公司地第一個項目,也是公司力求轉型的第一個項目,當初向總部立過軍令狀,我需要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 ”
楊筱光又想,我是不是成了戰鬥小尖兵?
何之軒拿出一疊稿件,推到他們麵前:“這一次廣告拍攝需要外包公司配合,由楊筱光負責前期聯絡和腳本工作,後期的發布會乃至營運計劃,老陳更有經驗。 你們準備一份詳細的計劃,下周一提交一份時間表上來。 ”
楊筱光驚駭地瞪大眼,時間這樣緊,任務又這麽重,難道真要就此鞠躬盡瘁?
老陳先就老神在在地答:“我們盡力而為。 ”
何之軒說:“我們隻是先嚐試,人力資源和設備都不到位。 ”
“螃蟹不好吃。 ”楊筱光咕噥,翻心一想,自己在公司裏的資力並不算最深厚,人脈資源也不算最寬廣,何之軒竟然全盤托出新計劃,著實令她意想不到,她隻得硬著頭皮上,不成功就成仁。
歎氣歎氣歎氣!
所以隻可打氣,這是獲得地新任務,也有契機,但是樣子總是有點怪異的。
困難迎過來,我要打敗它。 楊筱光暗暗給自己鼓勁。 臨到下班,她撥通了方竹的電話,劈頭就是一句:“我會被你的前夫折磨死。 ”
方竹好像心不在焉,問一聲:“甚麽?”
楊筱光下一刻就改口:“今晚有閑空吃飯不?”
方竹說:“好啊,我有個好地方要帶你去。 ”而後收了電話,她其實聽清楚楊筱光第一句問的是什麽。
時常,收拾不及的傷口,暗暗藏在皮膚下,碰一下,就會鑽心的疼。
上午完成了philip的采訪,她的心情煩悶,往馬路上一轉。 愈加煩悶。 這個城市喧囂,車來車往,灰塵極多,一陣風撲麵過來,滿頭都是風塵。 有句歌詞叫做“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方竹認為應該改成“滿身風塵我從海上來”。
灰塵是看得見的,手一擦。 至少能夠擦幹淨。 風塵卻看不見,細細密密織一個模糊地放置一顆心地籠子。
方竹回到家。 所謂的家,也是一個鴿子籠。 這個城市裏流行地亭子間,和最初住過的另一間極像,坐落在鬧市的偏僻處,梧桐幢幢,曲徑通幽。 她住了四年石庫門的亭子間,走在頭頂上橫七豎八架著衣杆。 腳底下一不小心就是一個水坑地弄堂非常習慣。
何之軒老早以前說,這個城市,隻有石庫門弄堂才有點人氣。 也許是有感而發,方竹聽在心裏,找個籠子裝好了,就成了習慣。
她租住的亭子間才九個平米,朝北,窗口對著南麵地石庫門。 那裏住了一對外來的小夫妻。 開租牒店,有一個兒子今年才四歲,長得虎頭虎腦,頗為可愛。 她坐在自家的窗下,時常聽見對方的媽媽拿著雞毛撣子追著揍孩子,不過是孩子把弄堂口賣報老張的自行車氣門芯給拔了。 或將隔壁燈具廠孫爺叔擺在門口的日光燈管給踢破了。
對麵打的狠了,她就在自己地窗口叫:“阿姐,小朋友不好老打的,好好說。 ”
買牒的阿姐可不管,手裏揮著雞毛撣子,邊說:“不打不成器,要打成小方你這樣的人才才算功德圓滿。 ”
她笑笑,不好再說什麽,就是想,如果是自己的兒子。 那是肯定不舍得下手。 但也未必。 有時候沒有經曆過的事情的確不好說。
方竹回家時,又看到賣牒夫婦拉著小朋友走出來。 她寒暄:“去哪裏啊?”
小朋友老高興地說:“去吃肯德基。 ”
這時候一家人又是甜甜mimi的,她又羨慕起小朋友了。
方竹小時候從來不敢向父母討要肯德基吃。 父親是個極嚴厲地人,雖然極少回家,每每到家就把女兒叫到跟前,訓女兒像訓士兵,例必要女兒把最近的功課一門門匯報清楚。
有一回她懈怠了,數學考到八十五分以下,父親的臉像冬天凍住的栗子,一聲不吭把腰裏的皮帶解下來,朝她的手心就是一下。 那皮帶是軍工廠裏特製地,特別硬,也特別厚,實實打到手心上,立刻就發了紅,過了片刻,竟然紫了起來,疼得她三天不能握鋼筆,作業全部由好友楊筱光和林暖暖代勞。
那年她不過初三,成績優異,雖然偶有失了水準的表現。
有一件事她的朋友們一直是不知道的,初三那年,照她的成績,要考比初中更好的學校根本不是什麽大問題。 但父親因為她的八十五分,竟然當了真,打了個電話給校長。 後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了,她順利直升,原本那個名額可能會給得了市作文比賽亞軍的好朋友林暖暖。 好在最後林暖暖也考上了本校。
父親最常說的話是——你什麽都別管,老老實實給我怎樣怎樣。
何之軒也有句異曲同工地話——什麽都不用想,我總會辦到怎樣怎樣。
今天再見到何之軒,他和父親,愈加神似了。 尤其背影。 這樣地背影,一直是她最熟悉的。
念大學時,她習慣跟著他身後走。 他是強勢地人,她亦然,但總不知不覺會被他協調過去。 那時的月亮總是很亮,將他的背影打在校園裏的青石板上,她踩在他的陰影裏,好像能把握住她的整個世界。
第一次見到他,她還是大一的新生,從來隻待在占地幾十畝的本區小高中,一下進了幾百畝的大學城,頗有點找不到北。
那日天已經很暗了,她吃完晚飯去水房打水,出來一轉,卻忘記應該往操場的左邊走還是往操場的右邊走。 左右正躊躇,身邊走過去一個男生。
天雖然是暗了,可她還是看清楚男生腳上穿了一雙回力球鞋,有紅藍兩條醒目的杠。 男生走路很快,她想上去問路,無奈竟跟不上他的速度。 竟不知不覺跟了好一段路。 校園裏地路燈明明暗暗,時常電壓不穩,眼看著天要全黑了,前麵的男生轉過頭問她:“你跟著我幹嘛?”
他就是天生嚴肅的長相,不苟言笑的,讓她一開始就有點怕他,縮一縮肩。 才問:“女生二舍怎麽走?”
路燈下麵也看不清他到底什麽表情,但他是頓了一會才說:“這裏都到了男生一舍了。 ”
果然。 來來往往盡都是男孩子,看見這邊一個汲著拖鞋,挽了褲腿的女生手裏拎著熱水瓶,讀都覺得挺好笑地指指點點。 方竹大窘,扭了頭就跑。
但後麵的人追上來,叫:“方向錯了,往左拐!”他似乎善於發號施令。 又慣於盡責盡力,不由分說把她手裏的熱水瓶拿過來,領著她向女生宿舍樓走。
來回往複,都是她跟著他。 那天地天雖然是暗色的,她也沒瞧清他嚴肅地麵龐到底是什麽模樣,但他高高寬寬的背影,卻令她無法忘記。
他把她送到宿舍樓下的花園口,指了指前麵。 她看清楚麵前的男孩穿的是白色“老頭衫”,鬆鬆垮垮地掛在身上,下麵就紮了一條最古舊的深藍色白雙杠運動褲。 隻是個子高,背板直直的,剃幹淨地板刷。 她覺得他像個八十年代唱劉文正校園民謠的文藝青年。
她想想就笑了,他說:“宿舍樓的門房有地圖。 ”
舍友正趴窗戶上賞月。 見了他們就叫:“方竹,別和小情人卿卿我我了,快上來看《流星花園》。 ”
方竹臉紅,對麵陌生的他倒是也笑了,輕輕“哧”地一聲,點到即止。 第一次見相遇,他沒什麽多餘的話,最後僅僅兩個字——“再見。 ”
第二次再遇見他,是去聽抗戰勝利六十五周年新聞專題報告。 新聞係的高年紀生分了好幾個組各自做專題,自發組織了報告會。 方竹她們大一的學生因才進學校。 好奇係裏辦的活動。 也是學習地心態,便一窩蜂都趕到學校大禮堂。
她永遠都記得何之軒站在演講台後的模樣。
那天的大禮堂很熱。 隻有幾台吊扇在大家的頭頂上“嗡嗡”轉著。 他還是穿白色的t恤,和頭一回的不同款,稍稍厚實了,下麵是牛仔褲。 作為做演講地穿著,過於簡單了。 但發型未變,風扇的微風吹得動t恤,吹不動剛硬的發型。 他就站在眾人以上,微笑。
“我得先感謝我的搭檔們。 ”聲音低沉,如同磁石的碰撞。
同其他做報告的不一樣,他先介紹他的搭檔。 她想,這樣有團隊精神,真的好依kao。
何之軒的選題,有些蒼涼,方竹至今難忘——叫做“英雄無覓六十年”。 他們幫助本市一位幼年喪父的老太太尋找她當年做八路軍父親地下落,最後將葬在犧牲地地烈士骨灰尋了回來。
何之軒在演講末尾開始克製情緒。
“葉落歸根,是中國人的傳統。 先烈默默無名埋葬在這片土地之下,六十年地歲月告訴我們,他們都有同樣的一個名字,叫‘中國’。 我們無言表達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我們站在他們犧牲的故土之上繼續我們的生活。 我們得向他們說一聲——‘謝謝’。 ”
後來,方竹一直想,那天何之軒是不是哽咽了,但是她的熱淚奪眶而出。
寢室裏總有一兩個姐妹是包打聽,不用輾轉,就能把風雲人物的資料了解個七七八八。
“家在北方小城,家境不算好,念新聞倒是辛苦的。 年年獎學金都有他的份,有個碩導指名道姓要收他做弟子呢!”
“四年裏沒談過女朋友呢!據說怕影響學習。 ”
“可不是,家裏kao他翻身。 ”
一點一點,方竹了解得差不多了。 她想,他夠努力,也勤奮,懂得隻爭朝夕。
她在學校的操場邊看到他打籃球,便會駐足。 他喜歡猛烈地扣籃,打得對手措手不及。 方竹做過最愚蠢的事情就是躲在他們班的女生堆兒裏,跟著她們叫:“何之軒,帥呆了!”
她跟著她們學會了叫他的名字——“何之軒”。 這個名字也文藝,氣宇軒昂,所以主人跟著一樣出色。
女生都叫得忘我,誰都不知道誰是誰。 方竹掩飾得很好,隻是同楊筱光說心事時會口吐真言:“哎,他真地很不錯呀!”
楊筱光比她更懵懂,隻會說:“食色性也。 二十啷當歲,幸福勇敢追。 ”
何之軒的大四。 比任何人都忙碌。 他不但忙碌於各個麵試場,也忙碌於圖書館操場。
方竹的大一,也比任何人都忙碌。 她不但忙碌於學習,也忙碌於去關注一個人的作息。
她記得他喜歡坐在圖書館朝東的大窗口,那裏有一棵百歲有餘的梧桐,是從學校本部移植過來的。 在夏末秋初,梧桐開始落葉。 巴掌大地半枯黃葉子灑落到圖書館的桌子上。 他會將落葉輕輕拂進廢紙簍,而她會在同一個位置在微微枯了地葉子上寫一首自編的纏綿的句子——“一片冰心似秋葉”。
如果沒有舍友發了悶,同大四男生聯誼,或許方竹隻是體會一下暗戀的滋味,然後用一生懷念這樣美好的感覺。
那個混亂悶熱的晚上,寢室的宿舍長興衝衝拉著她們出門,說是和高年級學長們聯誼。
十八九歲,青春正好。 純潔地愛情花骨朵輕輕裂開一條縫。 每個人都期待能開除絢爛的白玉蘭。
那是一個亂糟糟的酒吧,她進去時,看到他坐在小舞台的高腳凳上唱一首極安靜的歌。 夜風吹進來,他這天穿了襯衫,柔軟的質地,聲音也是柔軟的。 天地一下就安靜了。
他唱的歌。 叫做《有誰共鳴》。 方竹念初中時就聽楊筱光哼過無數遍,在她荒槍走板地聲調裏,從來不能知道這也是一首極安靜的歌,好像貼著別人的心口說心事。
“抬頭望星空一片靜
我獨行夜雨漸停
無言是此刻的冷靜
笑問誰肝膽照應
風急風也清告知變幻是無定
未明是我苦笑卻未停
不信命隻信雙手去苦拚”
他的影子在曖昧的光裏浮動,方竹在那個夜裏將這首歌哼唱了無數遍。
舍友講:“倒是像唱他自己。 ”
她想,他將“不信命隻信雙手去苦拚”這句歌詞唱地太認真了。
但消息靈通的舍友又講:“真真歌如其人,最近他在校園應聘會上所向披靡,多半是要留本地了。 ”
她們來的晚了些,先前一輪熱鬧已經過了。 學長們讓了位子給她們,又開始新一輪的話題。
何之軒走過來。 坐在最外麵。 挽了挽袖子,和同學開始劃拳。
原來這天他正接受了一家極有名的外資公司複試。 且一切順利,薪水也頗令人羨慕,所以是被叫來付賬的冤大頭。 不過看的出很開心,還同女孩們開玩笑:“竟把***們騙來了!”被舍友捶一拳:“怎麽說話呢!我們要發展校友的友誼。 ”
其實男生們也不太敢放肆,規規矩矩兩排坐好,大家開始聊天。
何之軒那天話特多,說起他的麵試經驗,如何寫簡曆、又如何應付麵試,一條條傳授,幾乎算的上傾囊相授,大夥都覺得受益匪淺。
他地舍友說:“不考研,你也是社會上響當當一人才。 ”
何之軒彈著酒瓶子,說:“新聞念到研究生,比較奢侈。 ”
“叮叮當當”地聲音沉默在喧囂的迪斯科音樂裏,他叫來啤酒小姐,要了好幾瓶青島啤酒,舍友們和女孩們都攔著,說喝地太多,心裏都替他心疼錢,要十塊錢一瓶呢,他一個月生活費也不過三百塊。 但他不在意,堅持叫了。
啤酒小姐見是生意不錯,喜笑顏開,又看著他人長得好,就軟著身子存心讓人揩油。 何之軒微微往後傾著,不動聲色也不令人尷尬地避開了。 方竹見狀,暗暗微笑,他一轉頭,正好瞧見她在笑,自己也笑了。
大家劃了一刻拳,音樂又吵,氣氛熱得人受不了。 有人建議跳舞,立刻得到響應,不一會就隻剩下方竹和何之軒兩個人。
這天方竹沒怎麽喝酒,偏偏是何之軒一瓶接著一瓶灌,大家都說“想是高興得狠了。 ”方竹不覺得,她偷偷側頭看著他,突然就說了一句:“在職研究生念一念也不過三五年吧?”
何之軒扭過頭來看她,他的眼睛在模糊昏暗的迪廳裏亮的驚人,就這樣看著她。 方竹不好意思了,拿起酒瓶,往他瓶上一碰:“good lucky!”她抿了一口,他灌了一瓶,最後斜斜kao在沙發上。
這間酒吧裏真是熱得狠了,方竹想,天這樣熱,大家也很熱情,沒有人會在意坐在這裏的人。 她往他的身邊kao了一寸,再近一寸。 他的側臉弧線很硬朗,很北方的輪廓。
他像懸崖上的鬆柏,勇敢、執著、在放棄的疼痛裏生長。 但沒有人能了解他放棄了什麽。
方竹用小指貼著他的小指,半寸的接近和溫暖。
她籲了口氣,他翻個身,似乎醒了一些,她便又迅速離得他遠遠的。
結賬回家時已是淩晨三四點,接近黎明。 天與地的接口處lou出一絲紅霞,年輕的人向著東方走,準備擁抱朝陽。
方竹走在何之軒的後麵,看到何之軒的身影被漸漸升起的太陽照的濃烈而高大。 她被刺得睜不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