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你我都不想再重傷
楊筱光回到家,不是很通體舒暢,隱隱覺得做的冒昧了點。 她洗過熱水澡,開了暖氣,窩在**用筆記本看小說。
最近某女性原創網首頁推薦一篇狗血小言文,女主角曾經負過男主角,經年後男主角瘋狂報複。 作者極度擅長灑狗血,男主角將女主角虐得死去活來。 楊筱光想,如果戀愛是這樣,我這輩子都不想談戀愛了,簡直活受罪。
將小說對照現實,她不是沒琢磨過方竹的往事。 老實講,當年方竹和何之軒到底怎麽回事,她並不是很明白。 她私下也和林暖暖暗自討論過,兩人竟都不知道內幕的一點一丁。
方竹常批評她,說她好奇心勝於常人,知道一點蛛絲馬跡,就非要扯出一張魚網。 可方竹也擅長保密,能做到滴水不漏。
她發陣呆,打壓下扯魚網的欲望。 開工作文檔看,最近的廣告腳本上修改的批注還在那裏,很多都是何之軒幫她修改的。 他的業務能力隻消留蛛絲馬跡,就足以讓他們這組人心悅誠服。
一行行看下來,又在學習一遍。
看到最後有潘以倫的名字,她想了下,從工作聯係文檔裏查詢到潘以倫的手機號碼,撥過去。 響了好一陣,才被接起來。
“正太,你身體有沒好點?”又想,這個季節怎麽這麽容易導致人感冒?
“楊筱光?”那頭沒想到是她打電話過去,聲音疑惑及驚訝。
聲音背景嘈雜。 來不及寒暄,就聽到那邊有人叫:“你快點,生意做不做?這麽晚又沒別的生意,還讓人等半天。 ”
潘以倫對那邊地人說:“對不起,馬上就做好。 ”
楊筱光呆一呆,他沒休息?還在工作?在哪兒工作?下意識就問:“你在幹嘛?”
他答:“在二十四小時便利店。 ”
哦,還好。 楊筱光放心。 說:“你忙!我隻是通知你,這次的薪酬會在下個禮拜打到‘天明’的賬戶。 記得向梅麗要。 ”又補充一句,“為自己付出的多爭取一點,梅麗會克扣。 ”
“好,我明白。 ”潘以倫的聲音有笑意。
“早點休息。 ”
楊筱光收了線,膀子凍得冷,鑽進被窩,正看到擺在床頭櫃上的鬧鍾。 臨睡前最後一個念頭是。 已經快淩晨十二點,正太怎麽還帶著病體做勞動人民?
她帶著神鬼知人不知的小唏噓,攜實習生跟著何之軒去參加多媒體行業協會地動漫高科新品展。
何之軒在那日的離奇走失,令現場地同事均感納悶,但領導後來解釋,說是遇見了熟人。 大家也就釋懷了。
楊筱光對那天夜裏有無數揣測,也不好直接問他倆任何一個人,隻好將話悶在肚皮裏努力工作。
這回的展會雖然發生了些意外。 但流程和布置都順利。 展會隆重開幕,照計劃做了cosy秀,現場高新科技產品演示,新產品代言人表演,媒體問答,熱鬧非凡。 絲毫看不出這裏施工的時候有人受過傷。
費馨也到現場,和大小參展公司的負責人交換名片,邊笑意盎然指點展廳的曼妙精巧之處。
楊筱光監督活動整體流程,開幕儀式媒體匯集,不能大意。 實習生在她的指揮下,跟前忙後,做得還算到位。 她想,新人做到八十分就好,如果到了一百分乃至一百二十分那就純屬意外,。 普天同慶。 又死不要臉地暗讚自己的純良忠厚。
費馨跑到何之軒身邊討好地笑。 可見何之軒真是個香餑餑,人人都垂涎。 此刻他正神色淡然。 抱胸觀察現場,時不時會搭理她兩句。 此女絲毫不以身邊冰山為忤,可見不少女人貼在帥哥身邊都會不由自主有點十三點。 包括自己。 楊筱光很客觀地下結論。
上午開幕項目結束,剩餘不過是按部就班地展覽進程。 楊筱光欣慰之餘,又想起受傷的老李,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去探望他一次。 她便從費馨處打探到老李的住址。
費馨很意外,自然不放過機會橫生枝節,說:“楊小姐你放心,此類事故我們堅決杜絕,保證繼續提供一流服務給‘君遠’。 ”又問,“你們接的那個歐洲牌子什麽時候做發布會?”
楊筱光嗡聲嗡氣:“哦哦哦,好好好,到時候我們會考慮的。 ”
等到下班,便去臨近的超市買了些水果補品趕去老李家。
這時正是擁堵高峰,楊筱光望向窗外風景。 十字路口的川流不息,像無法停止的時代車輪,不斷向前向前。 這個城市地人,也似上了發條,不斷向前向前。
楊筱光覺得累,想起自己有兩年沒有休年假。 她拉著把手kao著扶杆打盹。
公車停kao到鬧市區的站頭,人群蜂擁。 楊筱光被擠醒,身後有人用手肘推了一把。 她回頭,一個男孩護住自己的女友,全然不顧旁人。她本該倒豎眉毛出頭訓斥,但是看到他看女友的那種保護的眼神,忽然無力。
女孩子也許隻有在戀愛的時候才會矜貴。
這是她從未體會過地感覺,一小點的微酸和遺憾在心頭。 她側了側身子,讓開那對小情侶,要下車。
老李家在鬧市背麵僻靜簡陋的平房,用一條弄堂通到鬧市中心。
一半繁華地一半貧民窟,在冬日的夕陽下被遮掩。
過馬路的時候,對麵的lou天電子廣告牌在播一些公益廣告。 也給電視台地綜藝節目做宣傳。 路人都停滯在馬路這段等綠燈,兼看電子廣告。
有一支廣告吸引人。
雲從地平線升起,浮過市井和山川,越升越高,變得絢爛,雲中升起一顆閃亮的星。 特技做得眼花繚亂,背景更加神秘。 不知是哪支廣告。 最後答案揭曉,從雲端星群中閃出五個大字——“炫我青春星”。 一行小字做補充——“男兒版即時報名中”。
有人說:“這是什麽廣告?”
楊筱光想,電視台怎麽也玩抽象藝術?
有人答:“選秀吧?”
楊筱光想,什麽要求都沒有,怎麽選?超級女聲好歹也是比唱歌吧!又想,本城電視台的營運思維一向搞噱頭,作模仿,未必難以理解。
還有人說:“還男兒版。 酸到牙倒。 ”
楊筱光心裏哈哈一笑。
綠燈亮起來,大家走過去,與電子屏幕上的炫目廣告擦身而過。 楊筱光由小弄堂從繁華走向清貧,七拐八彎,才找到老李地居所。 原來這裏背kao舊時火車站周邊地平房,屬兩區交界,三不管地帶。 這裏原本的居民不少都搬去住了商品房,將簡陋地平房出租給一些外來務工的人們。 經年累月。 這裏群居了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地人們。
尚未能從這裏搬出去的本地人,也大多是低保低收入家庭。
楊筱光熟這裏,是因為接過慈善機構的項目,就是在這裏找到五個需要資助的孩子,向社會各界呼籲捐助。
老李一家很意外她的到來,更不用提她大禮小禮帶了大堆。
不過兩次的接觸。 楊筱光能清楚感受到他們一家都是感性的人。 所以這回無例外,李妻紅了眼睛:“楊小姐,要我們怎麽謝你?上回還給我們付了醫藥費,這回還帶東西來看我們。 ”
老李將楊筱光請進家門,再三道謝。 楊筱光就怕他客氣,隻說:“也是我們公司地責任,催工催的急。 ”
老李搖頭:“你們公司對我們一家算是仁至義盡了。 你們那位老總不但給我付了半個月的住院費,還幫我找了份臨時的糊信封的工作做,不用動腿腳,方便我養傷。 又不用閑著。 他說等我腿腳好以後。 介紹我去什麽物業小區給物業公司做電工。 那樣就更穩定了。 ”
李妻給楊筱光倒茶,還放茶葉。 濃濃一杯,聊以作為謝禮。 她cha口:“我就說怎麽會有這麽好的公司,這麽好的領導,還和老李單位領導打了招呼,把工傷費給討回來了。 ”
楊筱光拿著杯子默默在手心暖著。
這間屋子冷,但這家人臉熱,楊筱光看到窗口縫隙中漏進的燦爛陽光。
李家女兒也陽光燦爛地跳進屋子。
“媽,以倫哥哥給我買了肯德基全家桶。 ”
她地臉蛋紅撲撲,手裏捧著紅撲撲的紙桶。 相映可愛。 她身後有男聲叫:“春妮,我回家了,早點做功課。 ”
名字很土,所以女孩看到外人楊筱光,臉更紅。 原是個容易羞澀的孩子。
楊筱光當沒有聽到,起身要告辭。 被老李夫婦隆而重之送出門外,他們想要留飯,但她不想叨擾他們,堅持要走。
老李家的對麵,是公用自來水池。 有人正洗手,洗完手淘米,把袖子卷得很高,動作麻利又用力。
他動作到一半,回頭,扯起右邊的唇角笑,眉眼彎彎,無辜純良。 潘以倫式的招牌笑容。
“楊筱光,你好。 ”
楊筱光看著他淘米地熟練動作,問:“你住這裏啊?”
潘以倫下巴揚了揚,朝老李家對門的方向。
“我家住那。 ”又問她,“又來學雷鋒?”
“順道瞅瞅。 ”楊筱光自認也有楊氏招牌可愛笑容,不亞於潘氏。
“是嗎?”他又回頭看她。
她不好正視,扯開話題:“報酬拿到了?”剛才聽到李春妮說他買了肯德基全家桶呢!
“還沒有。 ”他淘完米,拎起一邊水桶。 注水準備洗衣服。
這個男孩,做家務的動作也有流暢地線條,和運動時一樣有力。 楊筱光望望自己青蔥的十根手指頭,承認差距。
潘以倫突然問她:“你了解電視台新辦的那個選秀節目嗎?”
楊筱光想一想,說:“炫我青春星?”搖頭,“不了解。 ”
他點一點頭:“賽程三個月,晉級都有獎金。 如果進入三甲,不但有錢。 還有影視和廣告約。 ”
楊筱光說:“現在流行選秀,短期聚集焦點,主辦方讚助商賺個盆滿缽滿,選秀藝人的價值也就那幾個月,後麵的經濟約會很麻煩。 ”
潘以倫笑:“我有潛質,不是嗎?”
楊筱光踢踢他的腳,她才發現。 他穿的還是那雙陳舊地帆布鞋,想,也許他是真地需要錢,拖口說:“正太,你是不是真地急著用錢?”又說,“這話怎麽說呢!我見得多了,如果真地進演藝圈會很辛苦,得到很多失去更多。 活得沒有自由沒有隱私。 ”
潘以倫眼神清澈,帶著思考:“我們隻是被生活推著走,很多時候,無從選擇。 ”他問她,“楊筱光,你為什麽選擇進廣告業?這麽辛苦。 幾乎沒有私人時間。 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楊筱光不曾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應該是什麽樣子,或許她畢業的時候想過,或許她也曾經熱愛過自己的職業,隻是經過了實習期之後,心底深處有處透明的不切實際地小小心願化了。
如今,她可以職業化應對工作,也能帶著“搗糨糊”的心態投入地認真地去辛苦工作。
她想要的生活?抱歉,她是真的沒有想過。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天,又到了一年的年關,朋友們照例要聚。 林暖暖關了“午後紅茶”。 三個好朋友聚在一起喝午茶。
方竹對錢櫃的事情決口沒提,楊筱光卻先開口說了。
“我以前對何之軒不了解。 但是這次他回來辦的幾件事兒,我覺得kao譜。 竹子,我看的出來,他不像我想象中那樣壞。 ”
林暖暖跟著點點頭。
方竹分別拍拍她們地頭:“都是愛我的好孩子。 ”
楊筱光用很認真的表情說:“我們不想讓你不快樂!”
林暖暖再跟著她點點頭。
方竹說:“暖暖關了店門,就三個人喝茶,這樣太奢侈了。 ”
“我也就奢侈一天,竹子,我們想幫幫你。 ”林暖暖說。
方竹用了半刻的時光喝了杯茶,仿佛在歸納總結過往,在思考,在做選擇,然後才說:“你們都弄錯了,其實做錯的那個人,是我。 ” 緩了一緩,又說,“我是徹徹底底在這場婚姻中敗下陣來。 我以為我能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出來,可是,我高估了我自己。 ”
楊筱光和林暖暖都極安靜地看著眼前地茶杯,細末的茶葉漂浮在水麵上,幻化無端的形狀,正如人生。
“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答錯問卷,但是那一次,我答對了選擇題,卻沒有答對分析說明題。 高考的時候,我政治考了130分,而我的婚姻,這場考試,我沒有及格。 ”
楊筱光想要說些什麽,張一張嘴,還是無聲。
“如果你們要選擇一個婚姻,請將這份答卷預習好,不能想當然,更不能自以為是。 ”
楊筱光終於想起來要說什麽,她說:“可是失敗不能不努力,我相信溝通的力量勝於一切。 ”
方竹苦笑。
窗外有人放爆竹,劈裏啪啦,喧囂塵世。 一片迷霧,看不清過去與未來。
楊筱光想,答案沒有那樣難,為什麽方竹會認為這樣難?林暖暖向她使一個眼色,她們都不能問出什麽來。 過去不能,現在也不能。
門鈴“叮”一聲響起來。
林暖暖說:“一定是潘以倫找了老師傅來修那套fm acoustic。 ”
門打開,正是潘以倫。 他說:“抱歉,來晚了。 ”進來看到了楊筱光。 笑起來。
他身上的羽絨服舊舊地,洗得發了白的深棕色,看著單薄,腳下的鞋萬年不變,在冬天也很單薄。 楊筱光皺皺眉毛,問:“冷嗎?”
他搖頭,帶了老師傅隨林暖暖去吧台修理fm acoustic。
方竹對楊筱光說:“阿光。 你為我好,我領情。 ”
“可是你仍然不快樂。 你這幾年都不交男朋友。 現在他回來了,而且沒有女朋友,為什麽你們不能重歸於好?”
方竹說:“阿光,其實當初離婚是我提出來地,你們都以為是他,不是地,是我!”
楊筱光怔怔看她。 大吃一驚。
她記得方竹離婚時的情形。
那天方竹打了電話給她,約她去了老王地鹵鵝鋪子。 那是她畢業以後,第一次回到那間鋪子。 進門時,看見方竹一個人窩在個角落,正在啃鵝頸。 她地頭發剪短了,自從同何之軒以後,她將頭發留長了,這時候又剪短了。 又回到小時候一樣的碎發,後麵看過去,以為是個男孩。
楊筱光走近她,方竹正好抬起臉,雙手油膩膩地,竟然不自知。 用手抹了一下臉,淚水就淌下來了。
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說,我該租一間什麽樣的房子住?”
後來,約莫到了晚飯時分,小店裏的人多了起來。 楊筱光就帶著方竹找了一間僻靜的咖啡館。
“他留了五萬塊錢,我是不是可以租一間稍微舒適一點的房子?”
楊筱光知道他們原先租的房子是在城郊結合部地住宅小區,不過勝在夠大,有兩室一廳,方便何之軒將外地的父母接來同住。 那時方竹連房子都要退租了,可見沒了半分轉圜的餘地。
她以為是何之軒提出離婚。 說:“我去找他。 ”
但是方竹拚命搖頭。 就說了一句:“他恨死我了。 ”
“那也不至於鬧到離婚哪!你們結婚才幾個月?開什麽玩笑?”
方竹哭得可憐,揉著紙巾成一團一團。 好像無數解不開的結。 淚流得累了,她才斷斷續續說了一些情況,說的太散,也有保留,楊筱光聽得不甚清楚,心裏也留了很多解不開的謎團。
但是,她想,方竹這樣利落的一個人,曾經這麽愛何之軒,若是鬧到離婚,也隻可能是因為自尊受到極大的傷害。
這些都是楊筱光自己心裏猜地,此刻方竹說:“阿光,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幼稚付出代價。 ”
楊筱光不知怎樣答,她連感情都沒碰過,說什麽都是隔靴搔癢。
這個檔口,店裏的fm acoustic似乎修好了,潘以倫和請來的師傅一起調音,林暖暖隨手放了一張牒。
“情愛,像一首歌。 ”
方竹說:“可不就是一首歌,轉一圈,就完了。 ”
她站起來,向擔心的林暖暖和楊筱光道別。 楊筱光要陪她一起走,她笑著拒絕:“我還要去社裏加班。 ”
其實隻是走走,而外麵的空氣很好。
何之軒說過,上海地空氣很糟糕,遠不如他的家鄉。 他們就選了城郊結合部的房子,可是發現那裏臨近飛機製造廠,空氣依然不好不說,交通還不方便。
但那是她認為真正是自己家的家。
大二的時候,她和何之軒正式開始交往,父母也有所風聞。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我希望你能保持中學時的學習態度,切勿三心二意荒廢學業。 ”
母親卻問她:“是不是覺得男孩子不錯?有機會帶回來給我瞧瞧。 ”
方竹苦著臉:“爸爸那樣的態度。 ”
母親溫柔地看著他:“孩子大了,管頭管腳管尾巴不是個事兒,說說你的男朋友。 ”
方竹充滿了興奮的神采,臉龐都亮了起來,用被人用濫了的詞匯形容何之軒:“他很優秀很成熟很穩重。 ”
母親笑起來,說:“那都是外在地,重要是對你怎麽樣?”
方竹抱住母親地肩:“媽媽。 感謝你過問的不是他地家庭條件。 ”
母親也抱住她:“找伴侶,一是要看他的人品,二是他對你好不好,三才問家庭條件。 我們雖然不是什麽豪門大戶,但你也是你父母的掌珠,半點苦半點別人的委屈都不曾受。 如果他的家庭和你格格不入,那也頂要緊。 ”
方竹那時不知天高地厚。 立刻就說:“沒關係,我相信真愛無敵。 ”
她未曾知道。 真愛其實有太多地敵人,有時竟還會是自己,往往出其不意,致己死地。
她對母親的真愛,就沒有敵過病魔。
第二天,保姆周阿姨喚母親起床,母親卻歪在床頭。 手裏還攥著毛線球。
前一夜,母親說:“把你地‘真愛無敵’帶回來吧!不管怎樣,媽媽想要看看女兒的眼光。 ”
方竹說:“他現正供職報社,去外地采訪了,要兩個禮拜以後回來呢!”
夜很深了,母女依偎在一起絮絮說著話。 母親收拾新買的毛線,是新鮮的檸檬色,她要給女兒打一條長長的圍巾留在冬天穿。 可是卻沒有熬過春天的病魔。
母親是突發腦梗塞。 醫生說了很多專業的話,方竹一個字都沒有聽懂,她隻是不斷在問:“媽媽昨晚還同我說話,不應該就這樣!”
周阿姨打了一圈地電話,第一個是撥給在國外開會的父親,但是父親沒有第一時間趕回來。
整整九天。 來了無數的人探病,鮮花水果擺滿了小小的加護病房,都快要擋住心電監視儀器。 醫院裏的專家會診了一次又一次,全部都徒勞。 到了第七天,何之軒拖著行李箱出現在醫院的走廊裏,茫然四顧,看到紅著眼睛的方竹。
她正在走廊裏打手機,聲音啞得不可思議,她在說:“小張,你告訴他。 他再不回來。 我就不回家了。 ”
轉頭,又看見他。 麵對何之軒。 她沒有淚,隻是朝他搖搖頭,捂住臉,癱軟下去,在他的耳邊發出細微不可辨地聲音說:“我不想回家了。 ”
第九天,母親在失去意識的狀態下離開了人世,方竹整個人都木掉了,像具行屍走肉。
何之軒說:“你媽媽必然不願意見到你這樣。 ”
她說:“媽媽從來克勤克儉,辛勤持家。 她說,家庭就是一個圓,少了誰都不行。 可是最後她走的時候,這個圓有個大缺口。 我——不能原諒——”後麵的話,全部埋在何之軒的胸懷中。
他說:“方竹,我在這裏。 ”
有他這樣一句話,比什麽都能安心。
大二的暑假,方竹不願意回家,一個人住在寢室裏。 何之軒不放心,不得已隻好說:“住我那兒吧!”方竹就收拾了行李搬到何之軒臨時租地小亭子間。
那段歲月真是美。
亭子間很小,何之軒買了塑料窗簾,帶翠竹的,邊上還有一隻大熊貓,憨態可掬。 他們把窗簾掛在屋子的中央,倒不是避嫌男女有別,純粹為了給她一個洗澡的空間。 房子小,要洗澡隻能在室內,何之軒又不知從哪裏買了一個大木桶回來。 這樣的細致周到。
她洗澡時,不是忘記拿內褲就是忘記拿毛巾,那就要何之軒拿給她。
何之軒說:“都不害臊!”
她硬著頭皮腆著臉,說:“不害臊。 ”
他們一日親密似一日,同一屋簷下地住,何之軒卻什麽都沒有做。 這是他的正直坦蕩,真正令她欽佩。 但同寢室裏的姐妹說起來,她們又懷疑他會有隱疾。
方竹不信,他們也曾貼身熱吻,她清清楚楚感受過他身體的反應。 但他的自製力那樣好,說:“你這樣搬出來,已經招人口實,我也不能讓人看扁了。 ”
她不知道他何出此言,他的口氣淡然,態度冷冽。
但是一個男人肯為一個女人忍住他地欲望,這樣嗬護如珍寶般地愛,世間難求。 方竹這樣幸福地想過。
何之軒每天跑了新聞回來,她就替他整理稿子。 她的文筆比他好,所以就會做一些潤色工作。 做小記者不容易,跑小新聞,再遠地地方都要去,不過是些家長裏短的街坊瑣事,方竹寫著寫著也會感到無聊。 何之軒則在她背單詞的六級詞匯表裏檢查進度,寫心得。
這樣互相幫助。
方竹問:“那時候你麵試那麽多公司。 為什麽最後還是去報社?”
何之軒說:“念高中的時候,看過一份抗戰時期戰地記者的資料。 非常時期做新聞。 要有非凡膽識,遇到敵人,不但得會堅壁清野保存寶貴資料,還要隨時搏命。 ”
“是不是感覺特別勇敢,特別神聖?”
他笑起來,她也笑。
選了這個專業,愛這個職業。 不幹這行,總不甘心。 他們都是好強的人。
可是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進了新華社去阿富汗做戰地記者,本城小報社,又是外地戶口,何之軒隻能跑社會線,拿兩千出頭的最低地薪水。
他們都算計著錢過日子,房租、水電煤,那樣小的房子。 加上方竹這口人,就開始有些捉襟見肘了。 日日吃方便麵,或者街口三元一碗地炸醬麵。 方竹從沒這樣苦過,也從沒這樣甜過。
夜裏,兩人都拿著椅子到天井裏乘涼,室內沒有空調。 也沒有電視機。 何之軒沒有多餘的積蓄可以買這些大件。 方竹也不以為忤,高高興興同他一起躺在躺椅上看滿天的繁星,那樣的天空裏,星星都充滿了情意,顆顆都是牛郎織女。
那年夏天,很寧靜,她心裏的暗傷被他一寸一寸補好。 她以為這就是天長地久。
畢業的那年,何之軒換了一份工作。
報社的繁忙和晉升地艱難,讓他倍感生活的壓力。 他沒有同她說,隻是一個人又開始跑人才市場。 夜裏回來還幫著她修改簡曆。
方竹四處麵試報社。 有了何之軒的輔導,事半功倍。 很快在時尚周報覓到工作。 她有了薪水,兩個人之間的生活就稍稍寬裕了一點。
他們買了一台海爾二十寸的電視機,回來發現亭子間線路老化,沒有閉路電線。 晚上看著滿是雪花的《新聞坊》,聽裏頭正采訪老式城區老房子漏雨問題。 兩人相視而笑,笑得都有點心有戚戚焉。
這間小亭子間也會漏雨,何之軒隻好拿洗澡的木桶放在房間的中央接水。 這樣他就不能睡地板了,方竹讓出一半床,睡著睡著,兩人就kao在一起。 雨點入水地聲音纏綿悱惻,小亭子間裏就是方竹心甘情願鑄給自己住的籠子。
方竹的新工作也算不得太累,領導都還體恤。 她每天就學校、報社、何之軒的亭子間三個地方跑。
何之軒問她:“你是不是該回家看看?”
父親其實給她來過電話,隻來過一次,說:“這麽大的人了,已經沒有任性的權利,給我回來。 ”
還是命令地口吻,方竹賭氣將它遺忘。
父親的勤務兵小張曾經開了車在學校門口等著方竹出來。
方竹說:“小張,這是我們家裏的事兒。 ”
小張說:“你是孩子,要體諒父親的特殊身份。 那時候正和俄羅斯談一項重要的軍事技術合作,這是國家大事。 ”
小張就比她大了三歲,說起話老氣橫秋又學父親不容辯駁的口吻,方竹隻覺得討厭,說:“我隻知道我的媽媽在病**彌留了九天,沒有見到她丈夫最後一麵。 ”
何之軒迎麵走過來,她拉著何之軒的手就走了。 但是何之軒已經看到了小張,他猜到是怎麽回事,就說:“做女兒的,的確不該任性。 難道你想一輩子避而不見?”
方竹咬唇不語。
何之軒說:“我陪你回去。 ”
方竹考慮了一個星期才答應。 她也累了,和父親地冷戰不可能無休無止地繼續下去,他雖然是母親不能滿意地丈夫,卻是她在這個世界唯一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何之軒陪著她走進軍區大院,警衛朝她立正敬禮,她認得當班地警衛,就問:“我爸爸在不在家?”
警衛說:“師長這個星期休假,今天沒見他出去。 ”
她知道父親休假,這個提前問過小張。 她望望何之軒,何之軒握緊她的手。
那時他多自信?人長的好,新換的工作也不賴,名牌大學畢業的,沒有一樣比人差。 他說陪她來,不但是她的kao山,也是他自己的爭取。 他這樣有擔當,而且果斷。
方竹是這樣認為的,心裏還半分賭氣地想,何之軒這樣的男朋友,從來都是彈眼落睛。
但是她想錯了,父親竟沒有出現,周阿姨成了傳聲筒。
“師長說,孩子大了,要懂分寸,不好和亂七八糟的人不明不白混在一起,那樣多坍台啊!”
這樣的話,一直冠冕堂皇的父親不會說出口,但是他的意思態度明確,周阿姨了解上意,用這麽直白的俚語精確表達。 且還語重心長:“小竹,你別糊塗!就是我這樣看著你長大的,也覺著這樣不大好。 ”
是什麽不大好?方竹要辯駁,可是對著周阿姨,有氣都不好撒。
何之軒沒有幹聽著,他是買了極品的茅台和茶葉一起來的,花了不小的一筆錢。 看到方竹家裏,諾大的廳堂隻留一個周阿姨,就找了個借口在外麵等著她。
方竹垂頭喪氣走出來時,何之軒剛剛好抽完一支煙。
她說:“對不起。 ”
何之軒說:“下次吧!”
方竹堵在心頭的那口氣,鬱鬱結在正中,不上不下,越來越難受。 拿好畢業證書,她就說:“他那樣不尊重媽媽,現在更不尊重我。 我也不需要事事都kao他!憑什麽我做的選擇要通過他?他甚至都沒有見媽媽最後一麵。 我絕不回家。 ”
那天何之軒正和客戶談了方案回來,顯得格外的勞累,可是認真地聽完了她的牢騷。
他突然說:“你和我住一塊兒,那是我應該擔的責任。 ”
他說:“我能租一間稍微寬敞點兒的房子,以後結婚有了孩子,帶兒童房的房子。 ”
她屏息聽著。
“就這兩年吧,以後一切會好起來。
“接著就會有積蓄去首付,咱們可以買得kao近市區點兒,你早上也不用那麽早起床。
“以後還能買車,送孩子上學,念你念過的小學,還有中學,老王鹵鵝隔壁的那所。 ”
方竹用平靜的口吻說:“何之軒,我們結婚吧!”
那一年,她二十二歲,大學剛剛畢業,人生似乎才開始。 同齡人們都開始忙忙碌碌開始自己的社會生涯,她卻對何之軒說:“何之軒,我們結婚吧!”
她想何之軒也許會理智地加以委婉拒絕,可是沒有想到,何之軒說:“方竹,你想好了嗎?”
當時的何之軒二十六歲,他們都年輕,向往美好生活,擁有無盡幻想,認為隻要有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誰能知道現實的轉盤那麽快。
方竹那時說:“這樣一個家,正是我所期待的。 ”
她的念想很簡單,她的家不完整了,可是憑借雙手,還能再造一個。
如今細細回想,當初多麽單純。
楊筱光回到家,不是很通體舒暢,隱隱覺得做的冒昧了點。 她洗過熱水澡,開了暖氣,窩在**用筆記本看小說。
最近某女性原創網首頁推薦一篇狗血小言文,女主角曾經負過男主角,經年後男主角瘋狂報複。 作者極度擅長灑狗血,男主角將女主角虐得死去活來。 楊筱光想,如果戀愛是這樣,我這輩子都不想談戀愛了,簡直活受罪。
將小說對照現實,她不是沒琢磨過方竹的往事。 老實講,當年方竹和何之軒到底怎麽回事,她並不是很明白。 她私下也和林暖暖暗自討論過,兩人竟都不知道內幕的一點一丁。
方竹常批評她,說她好奇心勝於常人,知道一點蛛絲馬跡,就非要扯出一張魚網。 可方竹也擅長保密,能做到滴水不漏。
她發陣呆,打壓下扯魚網的欲望。 開工作文檔看,最近的廣告腳本上修改的批注還在那裏,很多都是何之軒幫她修改的。 他的業務能力隻消留蛛絲馬跡,就足以讓他們這組人心悅誠服。
一行行看下來,又在學習一遍。
看到最後有潘以倫的名字,她想了下,從工作聯係文檔裏查詢到潘以倫的手機號碼,撥過去。 響了好一陣,才被接起來。
“正太,你身體有沒好點?”又想,這個季節怎麽這麽容易導致人感冒?
“楊筱光?”那頭沒想到是她打電話過去,聲音疑惑及驚訝。
聲音背景嘈雜。 來不及寒暄,就聽到那邊有人叫:“你快點,生意做不做?這麽晚又沒別的生意,還讓人等半天。 ”
潘以倫對那邊地人說:“對不起,馬上就做好。 ”
楊筱光呆一呆,他沒休息?還在工作?在哪兒工作?下意識就問:“你在幹嘛?”
他答:“在二十四小時便利店。 ”
哦,還好。 楊筱光放心。 說:“你忙!我隻是通知你,這次的薪酬會在下個禮拜打到‘天明’的賬戶。 記得向梅麗要。 ”又補充一句,“為自己付出的多爭取一點,梅麗會克扣。 ”
“好,我明白。 ”潘以倫的聲音有笑意。
“早點休息。 ”
楊筱光收了線,膀子凍得冷,鑽進被窩,正看到擺在床頭櫃上的鬧鍾。 臨睡前最後一個念頭是。 已經快淩晨十二點,正太怎麽還帶著病體做勞動人民?
她帶著神鬼知人不知的小唏噓,攜實習生跟著何之軒去參加多媒體行業協會地動漫高科新品展。
何之軒在那日的離奇走失,令現場地同事均感納悶,但領導後來解釋,說是遇見了熟人。 大家也就釋懷了。
楊筱光對那天夜裏有無數揣測,也不好直接問他倆任何一個人,隻好將話悶在肚皮裏努力工作。
這回的展會雖然發生了些意外。 但流程和布置都順利。 展會隆重開幕,照計劃做了cosy秀,現場高新科技產品演示,新產品代言人表演,媒體問答,熱鬧非凡。 絲毫看不出這裏施工的時候有人受過傷。
費馨也到現場,和大小參展公司的負責人交換名片,邊笑意盎然指點展廳的曼妙精巧之處。
楊筱光監督活動整體流程,開幕儀式媒體匯集,不能大意。 實習生在她的指揮下,跟前忙後,做得還算到位。 她想,新人做到八十分就好,如果到了一百分乃至一百二十分那就純屬意外,。 普天同慶。 又死不要臉地暗讚自己的純良忠厚。
費馨跑到何之軒身邊討好地笑。 可見何之軒真是個香餑餑,人人都垂涎。 此刻他正神色淡然。 抱胸觀察現場,時不時會搭理她兩句。 此女絲毫不以身邊冰山為忤,可見不少女人貼在帥哥身邊都會不由自主有點十三點。 包括自己。 楊筱光很客觀地下結論。
上午開幕項目結束,剩餘不過是按部就班地展覽進程。 楊筱光欣慰之餘,又想起受傷的老李,思前想後,決定還是去探望他一次。 她便從費馨處打探到老李的住址。
費馨很意外,自然不放過機會橫生枝節,說:“楊小姐你放心,此類事故我們堅決杜絕,保證繼續提供一流服務給‘君遠’。 ”又問,“你們接的那個歐洲牌子什麽時候做發布會?”
楊筱光嗡聲嗡氣:“哦哦哦,好好好,到時候我們會考慮的。 ”
等到下班,便去臨近的超市買了些水果補品趕去老李家。
這時正是擁堵高峰,楊筱光望向窗外風景。 十字路口的川流不息,像無法停止的時代車輪,不斷向前向前。 這個城市地人,也似上了發條,不斷向前向前。
楊筱光覺得累,想起自己有兩年沒有休年假。 她拉著把手kao著扶杆打盹。
公車停kao到鬧市區的站頭,人群蜂擁。 楊筱光被擠醒,身後有人用手肘推了一把。 她回頭,一個男孩護住自己的女友,全然不顧旁人。她本該倒豎眉毛出頭訓斥,但是看到他看女友的那種保護的眼神,忽然無力。
女孩子也許隻有在戀愛的時候才會矜貴。
這是她從未體會過地感覺,一小點的微酸和遺憾在心頭。 她側了側身子,讓開那對小情侶,要下車。
老李家在鬧市背麵僻靜簡陋的平房,用一條弄堂通到鬧市中心。
一半繁華地一半貧民窟,在冬日的夕陽下被遮掩。
過馬路的時候,對麵的lou天電子廣告牌在播一些公益廣告。 也給電視台地綜藝節目做宣傳。 路人都停滯在馬路這段等綠燈,兼看電子廣告。
有一支廣告吸引人。
雲從地平線升起,浮過市井和山川,越升越高,變得絢爛,雲中升起一顆閃亮的星。 特技做得眼花繚亂,背景更加神秘。 不知是哪支廣告。 最後答案揭曉,從雲端星群中閃出五個大字——“炫我青春星”。 一行小字做補充——“男兒版即時報名中”。
有人說:“這是什麽廣告?”
楊筱光想,電視台怎麽也玩抽象藝術?
有人答:“選秀吧?”
楊筱光想,什麽要求都沒有,怎麽選?超級女聲好歹也是比唱歌吧!又想,本城電視台的營運思維一向搞噱頭,作模仿,未必難以理解。
還有人說:“還男兒版。 酸到牙倒。 ”
楊筱光心裏哈哈一笑。
綠燈亮起來,大家走過去,與電子屏幕上的炫目廣告擦身而過。 楊筱光由小弄堂從繁華走向清貧,七拐八彎,才找到老李地居所。 原來這裏背kao舊時火車站周邊地平房,屬兩區交界,三不管地帶。 這裏原本的居民不少都搬去住了商品房,將簡陋地平房出租給一些外來務工的人們。 經年累月。 這裏群居了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地人們。
尚未能從這裏搬出去的本地人,也大多是低保低收入家庭。
楊筱光熟這裏,是因為接過慈善機構的項目,就是在這裏找到五個需要資助的孩子,向社會各界呼籲捐助。
老李一家很意外她的到來,更不用提她大禮小禮帶了大堆。
不過兩次的接觸。 楊筱光能清楚感受到他們一家都是感性的人。 所以這回無例外,李妻紅了眼睛:“楊小姐,要我們怎麽謝你?上回還給我們付了醫藥費,這回還帶東西來看我們。 ”
老李將楊筱光請進家門,再三道謝。 楊筱光就怕他客氣,隻說:“也是我們公司地責任,催工催的急。 ”
老李搖頭:“你們公司對我們一家算是仁至義盡了。 你們那位老總不但給我付了半個月的住院費,還幫我找了份臨時的糊信封的工作做,不用動腿腳,方便我養傷。 又不用閑著。 他說等我腿腳好以後。 介紹我去什麽物業小區給物業公司做電工。 那樣就更穩定了。 ”
李妻給楊筱光倒茶,還放茶葉。 濃濃一杯,聊以作為謝禮。 她cha口:“我就說怎麽會有這麽好的公司,這麽好的領導,還和老李單位領導打了招呼,把工傷費給討回來了。 ”
楊筱光拿著杯子默默在手心暖著。
這間屋子冷,但這家人臉熱,楊筱光看到窗口縫隙中漏進的燦爛陽光。
李家女兒也陽光燦爛地跳進屋子。
“媽,以倫哥哥給我買了肯德基全家桶。 ”
她地臉蛋紅撲撲,手裏捧著紅撲撲的紙桶。 相映可愛。 她身後有男聲叫:“春妮,我回家了,早點做功課。 ”
名字很土,所以女孩看到外人楊筱光,臉更紅。 原是個容易羞澀的孩子。
楊筱光當沒有聽到,起身要告辭。 被老李夫婦隆而重之送出門外,他們想要留飯,但她不想叨擾他們,堅持要走。
老李家的對麵,是公用自來水池。 有人正洗手,洗完手淘米,把袖子卷得很高,動作麻利又用力。
他動作到一半,回頭,扯起右邊的唇角笑,眉眼彎彎,無辜純良。 潘以倫式的招牌笑容。
“楊筱光,你好。 ”
楊筱光看著他淘米地熟練動作,問:“你住這裏啊?”
潘以倫下巴揚了揚,朝老李家對門的方向。
“我家住那。 ”又問她,“又來學雷鋒?”
“順道瞅瞅。 ”楊筱光自認也有楊氏招牌可愛笑容,不亞於潘氏。
“是嗎?”他又回頭看她。
她不好正視,扯開話題:“報酬拿到了?”剛才聽到李春妮說他買了肯德基全家桶呢!
“還沒有。 ”他淘完米,拎起一邊水桶。 注水準備洗衣服。
這個男孩,做家務的動作也有流暢地線條,和運動時一樣有力。 楊筱光望望自己青蔥的十根手指頭,承認差距。
潘以倫突然問她:“你了解電視台新辦的那個選秀節目嗎?”
楊筱光想一想,說:“炫我青春星?”搖頭,“不了解。 ”
他點一點頭:“賽程三個月,晉級都有獎金。 如果進入三甲,不但有錢。 還有影視和廣告約。 ”
楊筱光說:“現在流行選秀,短期聚集焦點,主辦方讚助商賺個盆滿缽滿,選秀藝人的價值也就那幾個月,後麵的經濟約會很麻煩。 ”
潘以倫笑:“我有潛質,不是嗎?”
楊筱光踢踢他的腳,她才發現。 他穿的還是那雙陳舊地帆布鞋,想,也許他是真地需要錢,拖口說:“正太,你是不是真地急著用錢?”又說,“這話怎麽說呢!我見得多了,如果真地進演藝圈會很辛苦,得到很多失去更多。 活得沒有自由沒有隱私。 ”
潘以倫眼神清澈,帶著思考:“我們隻是被生活推著走,很多時候,無從選擇。 ”他問她,“楊筱光,你為什麽選擇進廣告業?這麽辛苦。 幾乎沒有私人時間。 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楊筱光不曾想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到底應該是什麽樣子,或許她畢業的時候想過,或許她也曾經熱愛過自己的職業,隻是經過了實習期之後,心底深處有處透明的不切實際地小小心願化了。
如今,她可以職業化應對工作,也能帶著“搗糨糊”的心態投入地認真地去辛苦工作。
她想要的生活?抱歉,她是真的沒有想過。
就這樣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天,又到了一年的年關,朋友們照例要聚。 林暖暖關了“午後紅茶”。 三個好朋友聚在一起喝午茶。
方竹對錢櫃的事情決口沒提,楊筱光卻先開口說了。
“我以前對何之軒不了解。 但是這次他回來辦的幾件事兒,我覺得kao譜。 竹子,我看的出來,他不像我想象中那樣壞。 ”
林暖暖跟著點點頭。
方竹分別拍拍她們地頭:“都是愛我的好孩子。 ”
楊筱光用很認真的表情說:“我們不想讓你不快樂!”
林暖暖再跟著她點點頭。
方竹說:“暖暖關了店門,就三個人喝茶,這樣太奢侈了。 ”
“我也就奢侈一天,竹子,我們想幫幫你。 ”林暖暖說。
方竹用了半刻的時光喝了杯茶,仿佛在歸納總結過往,在思考,在做選擇,然後才說:“你們都弄錯了,其實做錯的那個人,是我。 ” 緩了一緩,又說,“我是徹徹底底在這場婚姻中敗下陣來。 我以為我能交一份完美的答卷出來,可是,我高估了我自己。 ”
楊筱光和林暖暖都極安靜地看著眼前地茶杯,細末的茶葉漂浮在水麵上,幻化無端的形狀,正如人生。
“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答錯問卷,但是那一次,我答對了選擇題,卻沒有答對分析說明題。 高考的時候,我政治考了130分,而我的婚姻,這場考試,我沒有及格。 ”
楊筱光想要說些什麽,張一張嘴,還是無聲。
“如果你們要選擇一個婚姻,請將這份答卷預習好,不能想當然,更不能自以為是。 ”
楊筱光終於想起來要說什麽,她說:“可是失敗不能不努力,我相信溝通的力量勝於一切。 ”
方竹苦笑。
窗外有人放爆竹,劈裏啪啦,喧囂塵世。 一片迷霧,看不清過去與未來。
楊筱光想,答案沒有那樣難,為什麽方竹會認為這樣難?林暖暖向她使一個眼色,她們都不能問出什麽來。 過去不能,現在也不能。
門鈴“叮”一聲響起來。
林暖暖說:“一定是潘以倫找了老師傅來修那套fm acoustic。 ”
門打開,正是潘以倫。 他說:“抱歉,來晚了。 ”進來看到了楊筱光。 笑起來。
他身上的羽絨服舊舊地,洗得發了白的深棕色,看著單薄,腳下的鞋萬年不變,在冬天也很單薄。 楊筱光皺皺眉毛,問:“冷嗎?”
他搖頭,帶了老師傅隨林暖暖去吧台修理fm acoustic。
方竹對楊筱光說:“阿光。 你為我好,我領情。 ”
“可是你仍然不快樂。 你這幾年都不交男朋友。 現在他回來了,而且沒有女朋友,為什麽你們不能重歸於好?”
方竹說:“阿光,其實當初離婚是我提出來地,你們都以為是他,不是地,是我!”
楊筱光怔怔看她。 大吃一驚。
她記得方竹離婚時的情形。
那天方竹打了電話給她,約她去了老王地鹵鵝鋪子。 那是她畢業以後,第一次回到那間鋪子。 進門時,看見方竹一個人窩在個角落,正在啃鵝頸。 她地頭發剪短了,自從同何之軒以後,她將頭發留長了,這時候又剪短了。 又回到小時候一樣的碎發,後麵看過去,以為是個男孩。
楊筱光走近她,方竹正好抬起臉,雙手油膩膩地,竟然不自知。 用手抹了一下臉,淚水就淌下來了。
她說的第一句話是:“你說,我該租一間什麽樣的房子住?”
後來,約莫到了晚飯時分,小店裏的人多了起來。 楊筱光就帶著方竹找了一間僻靜的咖啡館。
“他留了五萬塊錢,我是不是可以租一間稍微舒適一點的房子?”
楊筱光知道他們原先租的房子是在城郊結合部地住宅小區,不過勝在夠大,有兩室一廳,方便何之軒將外地的父母接來同住。 那時方竹連房子都要退租了,可見沒了半分轉圜的餘地。
她以為是何之軒提出離婚。 說:“我去找他。 ”
但是方竹拚命搖頭。 就說了一句:“他恨死我了。 ”
“那也不至於鬧到離婚哪!你們結婚才幾個月?開什麽玩笑?”
方竹哭得可憐,揉著紙巾成一團一團。 好像無數解不開的結。 淚流得累了,她才斷斷續續說了一些情況,說的太散,也有保留,楊筱光聽得不甚清楚,心裏也留了很多解不開的謎團。
但是,她想,方竹這樣利落的一個人,曾經這麽愛何之軒,若是鬧到離婚,也隻可能是因為自尊受到極大的傷害。
這些都是楊筱光自己心裏猜地,此刻方竹說:“阿光,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幼稚付出代價。 ”
楊筱光不知怎樣答,她連感情都沒碰過,說什麽都是隔靴搔癢。
這個檔口,店裏的fm acoustic似乎修好了,潘以倫和請來的師傅一起調音,林暖暖隨手放了一張牒。
“情愛,像一首歌。 ”
方竹說:“可不就是一首歌,轉一圈,就完了。 ”
她站起來,向擔心的林暖暖和楊筱光道別。 楊筱光要陪她一起走,她笑著拒絕:“我還要去社裏加班。 ”
其實隻是走走,而外麵的空氣很好。
何之軒說過,上海地空氣很糟糕,遠不如他的家鄉。 他們就選了城郊結合部的房子,可是發現那裏臨近飛機製造廠,空氣依然不好不說,交通還不方便。
但那是她認為真正是自己家的家。
大二的時候,她和何之軒正式開始交往,父母也有所風聞。
父親意味深長地說:“我希望你能保持中學時的學習態度,切勿三心二意荒廢學業。 ”
母親卻問她:“是不是覺得男孩子不錯?有機會帶回來給我瞧瞧。 ”
方竹苦著臉:“爸爸那樣的態度。 ”
母親溫柔地看著他:“孩子大了,管頭管腳管尾巴不是個事兒,說說你的男朋友。 ”
方竹充滿了興奮的神采,臉龐都亮了起來,用被人用濫了的詞匯形容何之軒:“他很優秀很成熟很穩重。 ”
母親笑起來,說:“那都是外在地,重要是對你怎麽樣?”
方竹抱住母親地肩:“媽媽。 感謝你過問的不是他地家庭條件。 ”
母親也抱住她:“找伴侶,一是要看他的人品,二是他對你好不好,三才問家庭條件。 我們雖然不是什麽豪門大戶,但你也是你父母的掌珠,半點苦半點別人的委屈都不曾受。 如果他的家庭和你格格不入,那也頂要緊。 ”
方竹那時不知天高地厚。 立刻就說:“沒關係,我相信真愛無敵。 ”
她未曾知道。 真愛其實有太多地敵人,有時竟還會是自己,往往出其不意,致己死地。
她對母親的真愛,就沒有敵過病魔。
第二天,保姆周阿姨喚母親起床,母親卻歪在床頭。 手裏還攥著毛線球。
前一夜,母親說:“把你地‘真愛無敵’帶回來吧!不管怎樣,媽媽想要看看女兒的眼光。 ”
方竹說:“他現正供職報社,去外地采訪了,要兩個禮拜以後回來呢!”
夜很深了,母女依偎在一起絮絮說著話。 母親收拾新買的毛線,是新鮮的檸檬色,她要給女兒打一條長長的圍巾留在冬天穿。 可是卻沒有熬過春天的病魔。
母親是突發腦梗塞。 醫生說了很多專業的話,方竹一個字都沒有聽懂,她隻是不斷在問:“媽媽昨晚還同我說話,不應該就這樣!”
周阿姨打了一圈地電話,第一個是撥給在國外開會的父親,但是父親沒有第一時間趕回來。
整整九天。 來了無數的人探病,鮮花水果擺滿了小小的加護病房,都快要擋住心電監視儀器。 醫院裏的專家會診了一次又一次,全部都徒勞。 到了第七天,何之軒拖著行李箱出現在醫院的走廊裏,茫然四顧,看到紅著眼睛的方竹。
她正在走廊裏打手機,聲音啞得不可思議,她在說:“小張,你告訴他。 他再不回來。 我就不回家了。 ”
轉頭,又看見他。 麵對何之軒。 她沒有淚,隻是朝他搖搖頭,捂住臉,癱軟下去,在他的耳邊發出細微不可辨地聲音說:“我不想回家了。 ”
第九天,母親在失去意識的狀態下離開了人世,方竹整個人都木掉了,像具行屍走肉。
何之軒說:“你媽媽必然不願意見到你這樣。 ”
她說:“媽媽從來克勤克儉,辛勤持家。 她說,家庭就是一個圓,少了誰都不行。 可是最後她走的時候,這個圓有個大缺口。 我——不能原諒——”後麵的話,全部埋在何之軒的胸懷中。
他說:“方竹,我在這裏。 ”
有他這樣一句話,比什麽都能安心。
大二的暑假,方竹不願意回家,一個人住在寢室裏。 何之軒不放心,不得已隻好說:“住我那兒吧!”方竹就收拾了行李搬到何之軒臨時租地小亭子間。
那段歲月真是美。
亭子間很小,何之軒買了塑料窗簾,帶翠竹的,邊上還有一隻大熊貓,憨態可掬。 他們把窗簾掛在屋子的中央,倒不是避嫌男女有別,純粹為了給她一個洗澡的空間。 房子小,要洗澡隻能在室內,何之軒又不知從哪裏買了一個大木桶回來。 這樣的細致周到。
她洗澡時,不是忘記拿內褲就是忘記拿毛巾,那就要何之軒拿給她。
何之軒說:“都不害臊!”
她硬著頭皮腆著臉,說:“不害臊。 ”
他們一日親密似一日,同一屋簷下地住,何之軒卻什麽都沒有做。 這是他的正直坦蕩,真正令她欽佩。 但同寢室裏的姐妹說起來,她們又懷疑他會有隱疾。
方竹不信,他們也曾貼身熱吻,她清清楚楚感受過他身體的反應。 但他的自製力那樣好,說:“你這樣搬出來,已經招人口實,我也不能讓人看扁了。 ”
她不知道他何出此言,他的口氣淡然,態度冷冽。
但是一個男人肯為一個女人忍住他地欲望,這樣嗬護如珍寶般地愛,世間難求。 方竹這樣幸福地想過。
何之軒每天跑了新聞回來,她就替他整理稿子。 她的文筆比他好,所以就會做一些潤色工作。 做小記者不容易,跑小新聞,再遠地地方都要去,不過是些家長裏短的街坊瑣事,方竹寫著寫著也會感到無聊。 何之軒則在她背單詞的六級詞匯表裏檢查進度,寫心得。
這樣互相幫助。
方竹問:“那時候你麵試那麽多公司。 為什麽最後還是去報社?”
何之軒說:“念高中的時候,看過一份抗戰時期戰地記者的資料。 非常時期做新聞。 要有非凡膽識,遇到敵人,不但得會堅壁清野保存寶貴資料,還要隨時搏命。 ”
“是不是感覺特別勇敢,特別神聖?”
他笑起來,她也笑。
選了這個專業,愛這個職業。 不幹這行,總不甘心。 他們都是好強的人。
可是誰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進了新華社去阿富汗做戰地記者,本城小報社,又是外地戶口,何之軒隻能跑社會線,拿兩千出頭的最低地薪水。
他們都算計著錢過日子,房租、水電煤,那樣小的房子。 加上方竹這口人,就開始有些捉襟見肘了。 日日吃方便麵,或者街口三元一碗地炸醬麵。 方竹從沒這樣苦過,也從沒這樣甜過。
夜裏,兩人都拿著椅子到天井裏乘涼,室內沒有空調。 也沒有電視機。 何之軒沒有多餘的積蓄可以買這些大件。 方竹也不以為忤,高高興興同他一起躺在躺椅上看滿天的繁星,那樣的天空裏,星星都充滿了情意,顆顆都是牛郎織女。
那年夏天,很寧靜,她心裏的暗傷被他一寸一寸補好。 她以為這就是天長地久。
畢業的那年,何之軒換了一份工作。
報社的繁忙和晉升地艱難,讓他倍感生活的壓力。 他沒有同她說,隻是一個人又開始跑人才市場。 夜裏回來還幫著她修改簡曆。
方竹四處麵試報社。 有了何之軒的輔導,事半功倍。 很快在時尚周報覓到工作。 她有了薪水,兩個人之間的生活就稍稍寬裕了一點。
他們買了一台海爾二十寸的電視機,回來發現亭子間線路老化,沒有閉路電線。 晚上看著滿是雪花的《新聞坊》,聽裏頭正采訪老式城區老房子漏雨問題。 兩人相視而笑,笑得都有點心有戚戚焉。
這間小亭子間也會漏雨,何之軒隻好拿洗澡的木桶放在房間的中央接水。 這樣他就不能睡地板了,方竹讓出一半床,睡著睡著,兩人就kao在一起。 雨點入水地聲音纏綿悱惻,小亭子間裏就是方竹心甘情願鑄給自己住的籠子。
方竹的新工作也算不得太累,領導都還體恤。 她每天就學校、報社、何之軒的亭子間三個地方跑。
何之軒問她:“你是不是該回家看看?”
父親其實給她來過電話,隻來過一次,說:“這麽大的人了,已經沒有任性的權利,給我回來。 ”
還是命令地口吻,方竹賭氣將它遺忘。
父親的勤務兵小張曾經開了車在學校門口等著方竹出來。
方竹說:“小張,這是我們家裏的事兒。 ”
小張說:“你是孩子,要體諒父親的特殊身份。 那時候正和俄羅斯談一項重要的軍事技術合作,這是國家大事。 ”
小張就比她大了三歲,說起話老氣橫秋又學父親不容辯駁的口吻,方竹隻覺得討厭,說:“我隻知道我的媽媽在病**彌留了九天,沒有見到她丈夫最後一麵。 ”
何之軒迎麵走過來,她拉著何之軒的手就走了。 但是何之軒已經看到了小張,他猜到是怎麽回事,就說:“做女兒的,的確不該任性。 難道你想一輩子避而不見?”
方竹咬唇不語。
何之軒說:“我陪你回去。 ”
方竹考慮了一個星期才答應。 她也累了,和父親地冷戰不可能無休無止地繼續下去,他雖然是母親不能滿意地丈夫,卻是她在這個世界唯一有血緣關係的親人。
何之軒陪著她走進軍區大院,警衛朝她立正敬禮,她認得當班地警衛,就問:“我爸爸在不在家?”
警衛說:“師長這個星期休假,今天沒見他出去。 ”
她知道父親休假,這個提前問過小張。 她望望何之軒,何之軒握緊她的手。
那時他多自信?人長的好,新換的工作也不賴,名牌大學畢業的,沒有一樣比人差。 他說陪她來,不但是她的kao山,也是他自己的爭取。 他這樣有擔當,而且果斷。
方竹是這樣認為的,心裏還半分賭氣地想,何之軒這樣的男朋友,從來都是彈眼落睛。
但是她想錯了,父親竟沒有出現,周阿姨成了傳聲筒。
“師長說,孩子大了,要懂分寸,不好和亂七八糟的人不明不白混在一起,那樣多坍台啊!”
這樣的話,一直冠冕堂皇的父親不會說出口,但是他的意思態度明確,周阿姨了解上意,用這麽直白的俚語精確表達。 且還語重心長:“小竹,你別糊塗!就是我這樣看著你長大的,也覺著這樣不大好。 ”
是什麽不大好?方竹要辯駁,可是對著周阿姨,有氣都不好撒。
何之軒沒有幹聽著,他是買了極品的茅台和茶葉一起來的,花了不小的一筆錢。 看到方竹家裏,諾大的廳堂隻留一個周阿姨,就找了個借口在外麵等著她。
方竹垂頭喪氣走出來時,何之軒剛剛好抽完一支煙。
她說:“對不起。 ”
何之軒說:“下次吧!”
方竹堵在心頭的那口氣,鬱鬱結在正中,不上不下,越來越難受。 拿好畢業證書,她就說:“他那樣不尊重媽媽,現在更不尊重我。 我也不需要事事都kao他!憑什麽我做的選擇要通過他?他甚至都沒有見媽媽最後一麵。 我絕不回家。 ”
那天何之軒正和客戶談了方案回來,顯得格外的勞累,可是認真地聽完了她的牢騷。
他突然說:“你和我住一塊兒,那是我應該擔的責任。 ”
他說:“我能租一間稍微寬敞點兒的房子,以後結婚有了孩子,帶兒童房的房子。 ”
她屏息聽著。
“就這兩年吧,以後一切會好起來。
“接著就會有積蓄去首付,咱們可以買得kao近市區點兒,你早上也不用那麽早起床。
“以後還能買車,送孩子上學,念你念過的小學,還有中學,老王鹵鵝隔壁的那所。 ”
方竹用平靜的口吻說:“何之軒,我們結婚吧!”
那一年,她二十二歲,大學剛剛畢業,人生似乎才開始。 同齡人們都開始忙忙碌碌開始自己的社會生涯,她卻對何之軒說:“何之軒,我們結婚吧!”
她想何之軒也許會理智地加以委婉拒絕,可是沒有想到,何之軒說:“方竹,你想好了嗎?”
當時的何之軒二十六歲,他們都年輕,向往美好生活,擁有無盡幻想,認為隻要有一個支點就能撬動整個地球。
誰能知道現實的轉盤那麽快。
方竹那時說:“這樣一個家,正是我所期待的。 ”
她的念想很簡單,她的家不完整了,可是憑借雙手,還能再造一個。
如今細細回想,當初多麽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