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五湖古琴(上)我換好了衣服,單臂挾起古琴,另一隻手提起牌子,大步走過竹橋,準備回小院去。
整晚沒回去,不知關寶鈴與小來會不會擔心?“哎,風先生,還有件事神壁大師的日記一直在弟子們的看護下,能不能請您抽空過目一下?如果沒有實際價值,不怕外人偷看的話,幹脆放回藏經閣二樓裏好了。”
象僧苦著臉,裝出一副“頭疼欲裂、心事重重”的樣子。
我停下腳步,象僧又追加了一句:“日記本被撕去了二十幾頁,斷茬很新,應該就是夜入藏經閣的小偷撕掉的。
我在擔心,是不是神壁大師日記裏記載了什麽秘密,才導致小偷眼紅的?”“那些日記,你翻看過了嗎?”大哥楊天留下的筆記簿曾給了我很大啟示,不知道神壁大師的日記裏又有些什麽。
象僧搖搖頭,我繼續向前走,隨口吩咐他:“你先去詳細看看,黃昏時,我會去輪回院,如果有什麽發現,及時通知我。”
倏忽來去的簫聲,讓我倍感疑惑:“難道吹簫的鑒真大師也像藤迦一樣,把自己的靈魂與音樂聲留在了這裏?”論及古董樂器,我知道華人世界裏,沒有人比顧知今更洞察古今。
他說的很多關於音樂的玄妙理論,都會給我深深的感悟。
返回小院的路上,我再次仔細觀察著古琴上的朱印一“五湖?中國古代名琴上,似乎並沒有它的名字,能被日本皇室視為寶貝的東西,肯定大有來頭。”
日本人有“考據癖”,特別是牽扯到古玩字畫之類的蕺品,一定會給出確切定論,並且有本土五大博物館的十位權威鑒定師簽字認證。
風動琴弦跟簫聲相和的那一段聲音,讓我隱隱約約覺得,這架古琴的來曆絕不簡單。
小院的門開著,關寶鈴正抱著胳膊站在天井裏,一見我進來,皺著的眉立刻舒散開來:“風,你去哪裏了?到這時候才回來?”我第一眼先注意到,她的脖子下麵,又多了一枚齒痕,完全在意料之中。
這不是噩夢,而是每天必然發生的真實事件。
“我去了藏經閣,一晚上時間都在看書。”
我笑著撒了個謊,雖然己經很仔細地洗過,身上淡淡的血腥氣,還是讓她皺了皺眉:“嗯,我剛剛讓僧人送了一麵穿衣鏡過來,幾天沒照鏡子,一下子發現脖子下麵多了些紅腫的東西,可能是某些異常過敏。”
她摸著脖子下的齒痕位置,憂心忡忡。
無知者無畏,正因為她不知道獠牙魔為何物,才根本不往那上麵考慮,也就省了我解釋的噦嗦。
“這可真是糟糕透頂了!本季度用的這家法國化妝品牌應該沒問題的,唉,這可怎麽辦?”她鬱悶地歎著氣,對昨晚己經過去的危險毫無察覺。
不施粉黛的她,長睫毛依舊挺拔上翹,帶著迷人的神采。
她對古琴的熱情很高,立刻伸手接了過去,對我們一起帶回來的牌子卻僅僅掃了一眼,毫不在意。
“真是一架好琴,不過這方古印太生疏了?”她撫摸著黝黑發亮的琴板,愛不釋手。
如果沒有獠牙魔的詛咒,她的生活應該是充滿陽光才對,可惜就像大亨的遭遇一樣,她也籠罩在詛咒的陰影下。
每一個二十四小時過去,她都會向牙蛹的深淵邁近一步。
“這是藤迦小姐的遺物,昨晚發生了意外,她己經去世了。”
我省略了所有與忍者激戰的過程,把一切血腥都用微笑遮掩過去。
關寶鈴驚訝地“啊”了一聲,“真是太令人遺憾了!”她的長睫毛垂了下來,神情黯然這些江湖上腥風血雨的戰鬥,實在不適合說給她那麽純潔幹淨的女孩子聽。
相比才華出眾、動作敏捷的蘇倫來說,關寶鈴不過是江南杏花三月裏嬌柔的小燕子,不經風雨,也經不起風雨,需要有人貼心嗬護,一分鍾都不暫離。
“人總會死的,無論是誰,對嗎?”我充滿歉意地對她說。
“我見過她在水晶棺裏的樣子,那麽漂亮的女孩子,就這麽走了,真是可惜。”
她撩了撩長發,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漸漸被浸瀾了。
這一刻,我幾乎忍不住要脫口說出“誰能有你漂亮”這樣的話激戰過後的男人,或許更對柔情蜜意充滿了渴望。
關寶鈴的善解人意、絕不絮叨詢問,也讓我感到由衷的輕鬆。
她感覺到了我急促的呼吸聲,後退一步,伸出手指在琴板上輕輕叩了兩下,發出“叮叮”兩聲餘韻幽幽的輕響。
藤迦死了,我在楓割寺似乎沒有再停留下去的理由。
關寶鈴提到的“上天的神諭“不知何時出現,我希望能先帶她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一起回尋福園去。
激戰整晚之後,滿身疲倦,我希望能躺下來好好睡一覺,把不愉快的記憶全部忘掉,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紛亂思想。
“風,你認不認識港島的那個‘半仙’小顧?古琴的來曆,他一定會懂。
這麽好的東西,如果埋沒在荒山古寺裏,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給無知的人糟蹋了,豈不可惜?”關寶鈴輕撫琴弦,對古琴的喜愛溢於言表。
顧知今的最大愛好就是談古董、論神鬼,所以,圈內人才給他起了“半仙”的外號。
我取出電話,立刻撥了他的號碼。
等對方來接電話之前,我用手指在桌子上描摹著“五湖”這兩個篆字,覺得一筆一畫飄逸靈動,跟自己以前熟悉的古印鑒雕刻手法完全不同,根本不屬於哪一家哪一派。
接電話的是顧知今本人,依舊是飛揚跳脫的快人快語,讓人一聽聲音就仿佛看見對方春風得意、高談闊論的樣子。
“我是顧知今,哪位?有什麽關照?如果是日常廢話,請不要超過三句或者三十秒”“閑談不超過三十秒”是他給自己定下的案頭規矩,如果是談論古董,則三小時、三天都無所謂,時間上毫無限製。
“我有一架古琴,想麻煩你鑒定一下。”
我故意用平淡如水的口氣。
“啊?風?是你?古琴?什麽古琴?你在哪裏?”。
連串簡單問句連珠炮一樣彈出來,源源不斷地飛出聽筒,當然,最主要的問號是“古琴”這一句。
我們打過很多次交道,除了學問上的探討研究之外,我還從他的手裏買過一柄古尼泊爾b首,當然是以“古董”的價格。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這兩點他從來不會混淆,所以他才能在古董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順風順水地名利雙收,成為港島圈內一言九鼎的人物。
“一架朱印古琴一?我說了六個字,他在電話彼端己經開始倒抽冷氣:“哦?不會是亞洲地下工廠的精仿產品吧?”做古董生意的,懷疑一切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絕不會大包大攬地相信任何所謂的“極品、珍品”,從他們嘴裏跳出最多的就是“贗品”這兩個字。
“朱印古琴,全球在冊的一百二十一架,價值從三十萬美金到四百萬美金不等,我這裏有所有古琴的資料和來龍去脈,以及目前它們的歸屬主人。
再有,各國拍賣行兩周之內,並沒有任何古樂器拍賣會或者古琴轉讓會風,我知道你神通廣大,難道還能憑空造一架古琴出來?”顧知今滔滔不絕,先把古琴背景講得清清楚楚,這也是他談生意時節省時間的一個方法,不兜***,直奔主題。
“小顧,你想不想聽?想聽就暫時閉嘴!”我很疲倦,手腳開始一陣陣發冷。
顧知今乖乖閉嘴,他也知道我不是個沒事找事的人,不會大老遠從日本打越洋電話過去跟他聊廢話。
“朱印是用篆字刻成,兩個字五湖。
琴身紫黑色,看不出弦的質地,不過給人的感覺這琴非常陳舊,飽經滄桑似的。”
在我打電話的時候,關寶鈴無意中拂動琴弦,發出了“叮叮嗥嗥”四聲響,由低到高,猶如一串連續冒上河麵的水泡,錯落不定,極為動聽。
顧知今又一次打斷了我:“風,剛剛什麽聲音?”我知道他能聽清,因為古琴發出的聲音,似乎具有穿透一切無線電幹擾波的力量,任何時候都清晰透亮,悅耳之極。
“風,剛才就是你說的那架古琴在響?”顧知今著急了,我聽到他喉嚨裏急促的喘息聲,像是一隻發現了獵物的鬥牛犬。
“對,就是它。”
我回頭看看關寶鈴,她正側著頭,半眯著眼睛,醉心於琴聲裏。
顧知今沉默了幾秒鍾,突然大笑:“別開玩笑了,一架沒有任何價值的仿製品而己,如果有人肯送到我門上來,或許能換幾美元。
說實話,如果不是你這種老朋友打來的電話,我才懶得理。”
我忍不住笑起來,他急轉直下的態度改變,恰好驗證了他做生意的原則,越是極力貶低的東西,越具有不可預知的巨大價值。
叫、顧,我們是朋友,別把做生意的那套手法拿出來。
告訴我,這架琴的來曆和最先的主人是誰?我或許可以幫你想想辦法,從北海道弄到你的寶藏室裏去,怎麽樣?”顧知今持續沉默著,我換了種輕鬆的口氣:“算了,你不感興趣,東京大學那邊,幾個精研東方古琴的老教授必定能給我個答案,說不定價格合適,我就賣給他們了一?
整晚沒回去,不知關寶鈴與小來會不會擔心?“哎,風先生,還有件事神壁大師的日記一直在弟子們的看護下,能不能請您抽空過目一下?如果沒有實際價值,不怕外人偷看的話,幹脆放回藏經閣二樓裏好了。”
象僧苦著臉,裝出一副“頭疼欲裂、心事重重”的樣子。
我停下腳步,象僧又追加了一句:“日記本被撕去了二十幾頁,斷茬很新,應該就是夜入藏經閣的小偷撕掉的。
我在擔心,是不是神壁大師日記裏記載了什麽秘密,才導致小偷眼紅的?”“那些日記,你翻看過了嗎?”大哥楊天留下的筆記簿曾給了我很大啟示,不知道神壁大師的日記裏又有些什麽。
象僧搖搖頭,我繼續向前走,隨口吩咐他:“你先去詳細看看,黃昏時,我會去輪回院,如果有什麽發現,及時通知我。”
倏忽來去的簫聲,讓我倍感疑惑:“難道吹簫的鑒真大師也像藤迦一樣,把自己的靈魂與音樂聲留在了這裏?”論及古董樂器,我知道華人世界裏,沒有人比顧知今更洞察古今。
他說的很多關於音樂的玄妙理論,都會給我深深的感悟。
返回小院的路上,我再次仔細觀察著古琴上的朱印一“五湖?中國古代名琴上,似乎並沒有它的名字,能被日本皇室視為寶貝的東西,肯定大有來頭。”
日本人有“考據癖”,特別是牽扯到古玩字畫之類的蕺品,一定會給出確切定論,並且有本土五大博物館的十位權威鑒定師簽字認證。
風動琴弦跟簫聲相和的那一段聲音,讓我隱隱約約覺得,這架古琴的來曆絕不簡單。
小院的門開著,關寶鈴正抱著胳膊站在天井裏,一見我進來,皺著的眉立刻舒散開來:“風,你去哪裏了?到這時候才回來?”我第一眼先注意到,她的脖子下麵,又多了一枚齒痕,完全在意料之中。
這不是噩夢,而是每天必然發生的真實事件。
“我去了藏經閣,一晚上時間都在看書。”
我笑著撒了個謊,雖然己經很仔細地洗過,身上淡淡的血腥氣,還是讓她皺了皺眉:“嗯,我剛剛讓僧人送了一麵穿衣鏡過來,幾天沒照鏡子,一下子發現脖子下麵多了些紅腫的東西,可能是某些異常過敏。”
她摸著脖子下的齒痕位置,憂心忡忡。
無知者無畏,正因為她不知道獠牙魔為何物,才根本不往那上麵考慮,也就省了我解釋的噦嗦。
“這可真是糟糕透頂了!本季度用的這家法國化妝品牌應該沒問題的,唉,這可怎麽辦?”她鬱悶地歎著氣,對昨晚己經過去的危險毫無察覺。
不施粉黛的她,長睫毛依舊挺拔上翹,帶著迷人的神采。
她對古琴的熱情很高,立刻伸手接了過去,對我們一起帶回來的牌子卻僅僅掃了一眼,毫不在意。
“真是一架好琴,不過這方古印太生疏了?”她撫摸著黝黑發亮的琴板,愛不釋手。
如果沒有獠牙魔的詛咒,她的生活應該是充滿陽光才對,可惜就像大亨的遭遇一樣,她也籠罩在詛咒的陰影下。
每一個二十四小時過去,她都會向牙蛹的深淵邁近一步。
“這是藤迦小姐的遺物,昨晚發生了意外,她己經去世了。”
我省略了所有與忍者激戰的過程,把一切血腥都用微笑遮掩過去。
關寶鈴驚訝地“啊”了一聲,“真是太令人遺憾了!”她的長睫毛垂了下來,神情黯然這些江湖上腥風血雨的戰鬥,實在不適合說給她那麽純潔幹淨的女孩子聽。
相比才華出眾、動作敏捷的蘇倫來說,關寶鈴不過是江南杏花三月裏嬌柔的小燕子,不經風雨,也經不起風雨,需要有人貼心嗬護,一分鍾都不暫離。
“人總會死的,無論是誰,對嗎?”我充滿歉意地對她說。
“我見過她在水晶棺裏的樣子,那麽漂亮的女孩子,就這麽走了,真是可惜。”
她撩了撩長發,黑葡萄一樣的大眼睛漸漸被浸瀾了。
這一刻,我幾乎忍不住要脫口說出“誰能有你漂亮”這樣的話激戰過後的男人,或許更對柔情蜜意充滿了渴望。
關寶鈴的善解人意、絕不絮叨詢問,也讓我感到由衷的輕鬆。
她感覺到了我急促的呼吸聲,後退一步,伸出手指在琴板上輕輕叩了兩下,發出“叮叮”兩聲餘韻幽幽的輕響。
藤迦死了,我在楓割寺似乎沒有再停留下去的理由。
關寶鈴提到的“上天的神諭“不知何時出現,我希望能先帶她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一起回尋福園去。
激戰整晚之後,滿身疲倦,我希望能躺下來好好睡一覺,把不愉快的記憶全部忘掉,然後重新整理自己的紛亂思想。
“風,你認不認識港島的那個‘半仙’小顧?古琴的來曆,他一定會懂。
這麽好的東西,如果埋沒在荒山古寺裏,說不準什麽時候就給無知的人糟蹋了,豈不可惜?”關寶鈴輕撫琴弦,對古琴的喜愛溢於言表。
顧知今的最大愛好就是談古董、論神鬼,所以,圈內人才給他起了“半仙”的外號。
我取出電話,立刻撥了他的號碼。
等對方來接電話之前,我用手指在桌子上描摹著“五湖”這兩個篆字,覺得一筆一畫飄逸靈動,跟自己以前熟悉的古印鑒雕刻手法完全不同,根本不屬於哪一家哪一派。
接電話的是顧知今本人,依舊是飛揚跳脫的快人快語,讓人一聽聲音就仿佛看見對方春風得意、高談闊論的樣子。
“我是顧知今,哪位?有什麽關照?如果是日常廢話,請不要超過三句或者三十秒”“閑談不超過三十秒”是他給自己定下的案頭規矩,如果是談論古董,則三小時、三天都無所謂,時間上毫無限製。
“我有一架古琴,想麻煩你鑒定一下。”
我故意用平淡如水的口氣。
“啊?風?是你?古琴?什麽古琴?你在哪裏?”。
連串簡單問句連珠炮一樣彈出來,源源不斷地飛出聽筒,當然,最主要的問號是“古琴”這一句。
我們打過很多次交道,除了學問上的探討研究之外,我還從他的手裏買過一柄古尼泊爾b首,當然是以“古董”的價格。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這兩點他從來不會混淆,所以他才能在古董行業競爭激烈的今天,順風順水地名利雙收,成為港島圈內一言九鼎的人物。
“一架朱印古琴一?我說了六個字,他在電話彼端己經開始倒抽冷氣:“哦?不會是亞洲地下工廠的精仿產品吧?”做古董生意的,懷疑一切是成功的關鍵因素,絕不會大包大攬地相信任何所謂的“極品、珍品”,從他們嘴裏跳出最多的就是“贗品”這兩個字。
“朱印古琴,全球在冊的一百二十一架,價值從三十萬美金到四百萬美金不等,我這裏有所有古琴的資料和來龍去脈,以及目前它們的歸屬主人。
再有,各國拍賣行兩周之內,並沒有任何古樂器拍賣會或者古琴轉讓會風,我知道你神通廣大,難道還能憑空造一架古琴出來?”顧知今滔滔不絕,先把古琴背景講得清清楚楚,這也是他談生意時節省時間的一個方法,不兜***,直奔主題。
“小顧,你想不想聽?想聽就暫時閉嘴!”我很疲倦,手腳開始一陣陣發冷。
顧知今乖乖閉嘴,他也知道我不是個沒事找事的人,不會大老遠從日本打越洋電話過去跟他聊廢話。
“朱印是用篆字刻成,兩個字五湖。
琴身紫黑色,看不出弦的質地,不過給人的感覺這琴非常陳舊,飽經滄桑似的。”
在我打電話的時候,關寶鈴無意中拂動琴弦,發出了“叮叮嗥嗥”四聲響,由低到高,猶如一串連續冒上河麵的水泡,錯落不定,極為動聽。
顧知今又一次打斷了我:“風,剛剛什麽聲音?”我知道他能聽清,因為古琴發出的聲音,似乎具有穿透一切無線電幹擾波的力量,任何時候都清晰透亮,悅耳之極。
“風,剛才就是你說的那架古琴在響?”顧知今著急了,我聽到他喉嚨裏急促的喘息聲,像是一隻發現了獵物的鬥牛犬。
“對,就是它。”
我回頭看看關寶鈴,她正側著頭,半眯著眼睛,醉心於琴聲裏。
顧知今沉默了幾秒鍾,突然大笑:“別開玩笑了,一架沒有任何價值的仿製品而己,如果有人肯送到我門上來,或許能換幾美元。
說實話,如果不是你這種老朋友打來的電話,我才懶得理。”
我忍不住笑起來,他急轉直下的態度改變,恰好驗證了他做生意的原則,越是極力貶低的東西,越具有不可預知的巨大價值。
叫、顧,我們是朋友,別把做生意的那套手法拿出來。
告訴我,這架琴的來曆和最先的主人是誰?我或許可以幫你想想辦法,從北海道弄到你的寶藏室裏去,怎麽樣?”顧知今持續沉默著,我換了種輕鬆的口氣:“算了,你不感興趣,東京大學那邊,幾個精研東方古琴的老教授必定能給我個答案,說不定價格合適,我就賣給他們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