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張氏,上門來想要為賀文麒做媒的大有人在,雖說進門之後就是繼室,上頭還有個已經記事的兒子在,但賀文麒好歹是朝廷正三品的官員,如今滿打滿算也才二十出頭,正是年輕有為的時候,又備受新帝寵信,將來前途無可限量,要知道多少人,一輩子也做不到正三品的官。
在京城,正三品或許還不算什麽,但戶部侍郎的位置,足以讓大部分人都給幾分臉麵,更別說誰都知道,這位賀大人是新帝的親信,當初還是為了新帝去了南中,有這份情誼在,不愁將來沒上升的機會。
這樣的男人,那些底蘊深厚的名門貴族還看不上,但大部分的人,卻覺得值得一看了。再說了,就算是舍不得家裏頭的嫡女作繼室,哪家哪戶還沒有幾個庶女,嫁出門不但得了好名聲,還能拉攏一個得力的女婿,也是不少主母求之不得的事兒。
不過議親這事兒,也不會有人直接說道賀文麒麵前去,倒是李氏不得不打發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其他人倒也罷了,當年那幾位閨中好友,也紛紛找上門來,不是自家有侄女什麽的,就是幫人問問,李氏覺得好笑的同時,也隻好都用同一個借口打發過去。
這樣一來,倒是鬧得整個京城都知道,賀文麒要為了去世的段雨燕守孝,如今過了兩年還不打算續弦,據說是打算守一輩子了。這樣的事兒,在這個年代是十分少見的,眾人在感歎賀文麒重情重義的同時,背地裏也是罵他是個傻蛋兒。
其他人倒也罷了,賀家族長那邊,也屢屢上門,話裏話外透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氏看著他們不耐煩,隻說自己已經有了孫子,沒有無後這事兒。
賀家還要再說,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皇帝卻直接點了賀文麒的名,誇獎他對亡妻重情義,一下子讓那些唧唧歪歪的人都閉了嘴。
續弦的事情好解決,說到底,那是賀家自己的事情,隻要賀文麒自己不鬆口,李氏不答應,別人還能逼著他娶妻不成,但是戶部的事情卻有些棘手,賀文麒作為一個遲到了兩年的空降兵,麵臨為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有朱成皓壓著,但明麵上不敢,私底下也不會輕易讓他好受了去。
從進戶部開始,整整三天,除了必要的公事交接,居然沒有一個人跟賀文麒說話,這足以證明,賀文麒如今受到了多大的排擠。賀文麒倒是也不急,反倒是讓知道消息暴怒的朱成皓稍安勿躁,他要在朝堂之上立足,隻靠著朱成皓的扶持卻是不成的。
賀文麒有的是耐心,該幹嘛就幹嘛,遇到事情就抓著一個人問,通常礙於他是皇帝的親信,這些人也不敢直接甩臉子。伸手不打笑麵人,賀文麒笑起來的時候,要多和善就都和善,不得不說,長得好的人,不管到哪裏都是吃香,別人見他一直都是這副模樣,倒是顯得自己小肚雞腸,慢慢的便也不再冷冰冰的。
戶部上下也不是一塊鐵板,而賀文麒觀察了三天,便開始找到了突破點。如今的戶部,戶部尚書黃立黃玉衡,是先帝任命下來的,在朱成皓還是皇子的時候便早早的投靠了他,暗地裏為他辦事兒,所以新帝上位,他的位置照舊是做得穩穩當當,麵對賀文麒的時候,他卻是客氣有餘,照顧不足。
而再往下,朱成皓上位的時候便經過了一次大清洗,還能留下來的,不是他的人,就是重新任命的,老一派的官員,大部分都跟黃立抱成一團,對賀文麒冷眼旁觀。而新一派的,卻看一步登天的賀文麒十分不耐煩,明裏暗裏的為難。
隻是賀文麒如今的職位,上頭就一個尚書大人,除了黃立之外,其他人見到他還要行禮,這個為難,也不過是不跟他打交道,布置下去的任務拖延之類的。隻是賀文麒的官職高,他要拉著某一位下屬問話,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不答應,不然一個失職之罪,就夠他們受的了,到時候被趕出戶部,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弄清楚流派之後,賀文麒便把心思落到了新人這一派上,老一派的官員是新帝的人,不好拉攏,在戶部也紮根已久,他想要有任何的動作都困難,但這些新人卻不同,說到底,他們跟自己有幾分相似,如今這般冷淡,還是因為朱成皓做事情不地道,自己這個空降兵讓他們羨慕嫉妒恨了。
等第四天開始,賀文麒一聲令下,將這些人留下來一起盤查這幾年的賬本,為此賀文麒還恭恭敬敬的找黃大人稟告了一番,但這位黃大人還以為是皇帝暗地裏吩咐的呢,哪裏敢阻攔,隻心中暗暗算著,自己手底下的賬冊有沒有漏洞。
賀文麒這般大張旗鼓的盤查,自然不是為了揪出戶部的蛀蟲之類的,哪個部門的人要是一點兒不貪,那才是奇怪的事情。隻是他看著曆年來的賬本有些混亂不清,戶部到底還有多少東西,居然也不能一目了然,這才有了這次的盤查。
這番動作,自然苦了下頭的人,渾水摸魚的日子沒了,每天都得跟賬冊較勁,一個弄得不好,還得挨批。這些人對賀文麒自然有了怨念,賀文麒隻當是不知道,照舊該盤查的時候盤查,每天卻讓家裏頭送不少的好吃好喝的過來,請了整一個戶部的人。
一個棒子一個甜棗,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一日日過去,下麵的人也不好再說賀文麒的不好。等賬冊全部統計出來,清清楚楚的賬目,居然得到了朱成皓的一句誇讚,雖然大部分的誇獎都對著賀文麒去了,但自從新帝上位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位的誇獎,心中自然也激動的很。
朱成皓的賞賜並不多,但皇帝的賞賜,有時候重要的不是東西,而是一個態度,讓別人知道,他們是受到皇帝重任的。這般一來,得到了實惠的戶部眾人,對賀文麒倒是多了幾分佩服,再有事情布置下去,也會勤勤懇懇一絲不差的完成。
等看見這樣的場麵,黃立心中也是暗叫不妙,他原本以為,賀文麒備受排擠,到時候有力無處使,自然會向自己求救,到時候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出麵疏通,賀文麒也會記著自己的好,在戶部之內,還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黃立自然知道,賀文麒是新帝的親信,比起自己來更有重量,正因為如此,他才害怕這位早晚會取代了自己的位置。
隻可惜,黃立的計劃沒有成功,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原本怨氣升天的那些下屬,居然一個個對賀文麒佩服起來。再看見皇帝的賞賜,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賀文麒的辦法有些強硬,但勝在皇帝願意給他臉麵,這樣一來,恐怕在戶部之中,賀文麒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早知道會如此,他當時便該早早的站出來。
隻是如今後悔已經無用,黃立心中倒是也有些佩服這個賀文麒,雖然是賀家出生,但據說從小寡母長大,老師也不過是個從未出仕的進士罷了,卻能一步步走到今日,這可不是僅憑著皇帝的寵信就可以的。
賀文麒也察覺黃立對自己的態度似乎更加親切起來,不過這時候他卻考慮不了這麽多,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原來戶部的賬戶裏頭,銀兩確實是不多了。想想也是,這幾年又是天災又是*不斷,等朱成皓上位,又免了災區好幾年的賦稅,這樣隻出不進,戶部能寬裕才怪了。
若一直是太平年間,過幾年戶部也會充盈起來,但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若是這會兒再出一個亂子,皇子很可能麵對無銀可用的境地。賀文麒不由思考起來,在曆朝,要增加戶部的存銀,還有什麽樣的辦法。
等賀文麒將這等情況與黃立一說,後者倒是不在意的說道:“戶部慣來如此,如今還未到秋收的時候,等秋收過去,戶部便能充盈一些。”
賀文麒聽了這話卻不能讚同,秋收不過是農民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賦稅的重頭戲在商。
聽了賀文麒的話,黃立倒是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如今商人的賦稅已經夠重了,若是再增加,怕是以後無人再從商。”
在曆朝,商人的地位雖然不至於低賤,但士農工商,也是不被人看好的,若是一味的增加賦稅,顯然對商人十分不利。
賀文麒自然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情,當下笑著說道:“下官自然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開源節流,想要增加賦稅,還得從源頭開始,農民一年辛辛苦苦,除了養家糊口的,又能得到多少,而鹽礦,銀礦那些,又不是說增加就能增加的。”
黃立聽了這話,倒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麽主意,但想到這位好歹是皇帝的親信,倒是也沒有不耐煩,隻是問道:“那不知道,賀大人的意思到底是?”
賀文麒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先帝時期開始的海禁,距今也該有二十多年了吧。”
黃立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變,在□□時期,海上交易確實是十分熱鬧,那時候商人們冒著風險,卻也能獲得極大的利益。隻是在先帝時期,海盜成亂,甚至侵襲沿海百姓,先帝一怒之下,直接封鎖了海禁,這些年下來,雖然還有私船出海,但也是十不存一,這般下來,使得人對大海越發畏懼。
海禁原本就是不合理的存在,閉關鎖國,帶來的隻會是封閉和後退,賀文麒對老皇帝的政治眼光保持懷疑,□□若是知道,自己的好政策全被後代子孫毀了,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跳出來:“聽說當年海上交易,每次回來的商船,一艘都抵得上一年的稅收。”
黃立心中一跳,忍不住在想,莫非開海禁的主意是皇帝想出來的,但看了一眼賀文麒,心中也有些拿不準,便隻是說道:“年輕人,你怕是不知道,出海的風險極大,每一次都會死傷過半,雖然回來的一夜暴富,但多少人就死在了海上,更別說如今海盜猖獗,出海更是沒了保障。”
賀文麒自然也考慮到這一點,他更加知道,一個國家海軍的重要性,便將自己的主意一一道來。
黃立沒有想到,這位不但想要開海禁,還要打造海軍,天知道這話一出去,會引起多大的波瀾,黃立眼神一閃,卻是有些拿不準主意,猶豫了半晌才說道:“隻是那時候先帝有令,曆朝永不開海禁。”
賀文麒也不指望黃立能立刻決定下來,開海禁的事情,他也得先跟皇帝通通氣,看看朱成皓的意思,不過在他看來,朱成皓可並不關心先帝的指令。再有一個,並不是海禁不開,沿海就能平穩的,這些年沿海地帶一直有小打小鬧,隻是曆朝內部不穩,所以才騰不出手來收拾罷了。
賀文麒想做便做,當天便拿著奏折求見了皇帝,朱成皓見到他倒是高興的很,拉著一同坐在榻上,才慢慢看完了奏折。等看完海禁事宜,朱成皓卻是皺眉說道:“開放海禁,對沿海百姓固然是好事兒,但提出這件事的人,怕是會受到百官責難。”
想要做一件事兒,哪有人人都會讚同的時候,賀文麒倒是想得通的很,笑著說道:“不過是被罵幾句,真要動手的話,那些大人可不是我的對手。”
朱成皓聽了這話忍不住一笑,顯然也是想到,當初在朝堂之上圍毆,賀文麒的伸手確實是十分不錯的事情了。
賀文麒也不兜圈子,隻是問道:“皇上心中是怎麽想的?”
他越是直接,朱成皓越是喜歡,若是賀文麒哪一日客氣了,朱成皓還得覺得不自在,聽了這話便說道:“朕自然是看好的,不過要如何實行,還得從長計議。”
賀文麒點了點頭,有皇帝這句話就夠了,這件事確實還得好好商議才行。隻是沒等他走出宮門,便見陸公公臉色慘白的躬身進來,伏地稟告道:“皇上,南邊有加急的戰報,如今人帶到。”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開始上公了~~是公不是攻~~~
在京城,正三品或許還不算什麽,但戶部侍郎的位置,足以讓大部分人都給幾分臉麵,更別說誰都知道,這位賀大人是新帝的親信,當初還是為了新帝去了南中,有這份情誼在,不愁將來沒上升的機會。
這樣的男人,那些底蘊深厚的名門貴族還看不上,但大部分的人,卻覺得值得一看了。再說了,就算是舍不得家裏頭的嫡女作繼室,哪家哪戶還沒有幾個庶女,嫁出門不但得了好名聲,還能拉攏一個得力的女婿,也是不少主母求之不得的事兒。
不過議親這事兒,也不會有人直接說道賀文麒麵前去,倒是李氏不得不打發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其他人倒也罷了,當年那幾位閨中好友,也紛紛找上門來,不是自家有侄女什麽的,就是幫人問問,李氏覺得好笑的同時,也隻好都用同一個借口打發過去。
這樣一來,倒是鬧得整個京城都知道,賀文麒要為了去世的段雨燕守孝,如今過了兩年還不打算續弦,據說是打算守一輩子了。這樣的事兒,在這個年代是十分少見的,眾人在感歎賀文麒重情重義的同時,背地裏也是罵他是個傻蛋兒。
其他人倒也罷了,賀家族長那邊,也屢屢上門,話裏話外透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李氏看著他們不耐煩,隻說自己已經有了孫子,沒有無後這事兒。
賀家還要再說,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皇帝卻直接點了賀文麒的名,誇獎他對亡妻重情義,一下子讓那些唧唧歪歪的人都閉了嘴。
續弦的事情好解決,說到底,那是賀家自己的事情,隻要賀文麒自己不鬆口,李氏不答應,別人還能逼著他娶妻不成,但是戶部的事情卻有些棘手,賀文麒作為一個遲到了兩年的空降兵,麵臨為難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即使有朱成皓壓著,但明麵上不敢,私底下也不會輕易讓他好受了去。
從進戶部開始,整整三天,除了必要的公事交接,居然沒有一個人跟賀文麒說話,這足以證明,賀文麒如今受到了多大的排擠。賀文麒倒是也不急,反倒是讓知道消息暴怒的朱成皓稍安勿躁,他要在朝堂之上立足,隻靠著朱成皓的扶持卻是不成的。
賀文麒有的是耐心,該幹嘛就幹嘛,遇到事情就抓著一個人問,通常礙於他是皇帝的親信,這些人也不敢直接甩臉子。伸手不打笑麵人,賀文麒笑起來的時候,要多和善就都和善,不得不說,長得好的人,不管到哪裏都是吃香,別人見他一直都是這副模樣,倒是顯得自己小肚雞腸,慢慢的便也不再冷冰冰的。
戶部上下也不是一塊鐵板,而賀文麒觀察了三天,便開始找到了突破點。如今的戶部,戶部尚書黃立黃玉衡,是先帝任命下來的,在朱成皓還是皇子的時候便早早的投靠了他,暗地裏為他辦事兒,所以新帝上位,他的位置照舊是做得穩穩當當,麵對賀文麒的時候,他卻是客氣有餘,照顧不足。
而再往下,朱成皓上位的時候便經過了一次大清洗,還能留下來的,不是他的人,就是重新任命的,老一派的官員,大部分都跟黃立抱成一團,對賀文麒冷眼旁觀。而新一派的,卻看一步登天的賀文麒十分不耐煩,明裏暗裏的為難。
隻是賀文麒如今的職位,上頭就一個尚書大人,除了黃立之外,其他人見到他還要行禮,這個為難,也不過是不跟他打交道,布置下去的任務拖延之類的。隻是賀文麒的官職高,他要拉著某一位下屬問話,他們也不敢明目張膽的不答應,不然一個失職之罪,就夠他們受的了,到時候被趕出戶部,那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弄清楚流派之後,賀文麒便把心思落到了新人這一派上,老一派的官員是新帝的人,不好拉攏,在戶部也紮根已久,他想要有任何的動作都困難,但這些新人卻不同,說到底,他們跟自己有幾分相似,如今這般冷淡,還是因為朱成皓做事情不地道,自己這個空降兵讓他們羨慕嫉妒恨了。
等第四天開始,賀文麒一聲令下,將這些人留下來一起盤查這幾年的賬本,為此賀文麒還恭恭敬敬的找黃大人稟告了一番,但這位黃大人還以為是皇帝暗地裏吩咐的呢,哪裏敢阻攔,隻心中暗暗算著,自己手底下的賬冊有沒有漏洞。
賀文麒這般大張旗鼓的盤查,自然不是為了揪出戶部的蛀蟲之類的,哪個部門的人要是一點兒不貪,那才是奇怪的事情。隻是他看著曆年來的賬本有些混亂不清,戶部到底還有多少東西,居然也不能一目了然,這才有了這次的盤查。
這番動作,自然苦了下頭的人,渾水摸魚的日子沒了,每天都得跟賬冊較勁,一個弄得不好,還得挨批。這些人對賀文麒自然有了怨念,賀文麒隻當是不知道,照舊該盤查的時候盤查,每天卻讓家裏頭送不少的好吃好喝的過來,請了整一個戶部的人。
一個棒子一個甜棗,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一日日過去,下麵的人也不好再說賀文麒的不好。等賬冊全部統計出來,清清楚楚的賬目,居然得到了朱成皓的一句誇讚,雖然大部分的誇獎都對著賀文麒去了,但自從新帝上位以來,他們還是第一次聽見這位的誇獎,心中自然也激動的很。
朱成皓的賞賜並不多,但皇帝的賞賜,有時候重要的不是東西,而是一個態度,讓別人知道,他們是受到皇帝重任的。這般一來,得到了實惠的戶部眾人,對賀文麒倒是多了幾分佩服,再有事情布置下去,也會勤勤懇懇一絲不差的完成。
等看見這樣的場麵,黃立心中也是暗叫不妙,他原本以為,賀文麒備受排擠,到時候有力無處使,自然會向自己求救,到時候自己這個戶部尚書出麵疏通,賀文麒也會記著自己的好,在戶部之內,還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黃立自然知道,賀文麒是新帝的親信,比起自己來更有重量,正因為如此,他才害怕這位早晚會取代了自己的位置。
隻可惜,黃立的計劃沒有成功,不知不覺三個月過去,原本怨氣升天的那些下屬,居然一個個對賀文麒佩服起來。再看見皇帝的賞賜,他還有什麽不明白的,賀文麒的辦法有些強硬,但勝在皇帝願意給他臉麵,這樣一來,恐怕在戶部之中,賀文麒的地位也是水漲船高,早知道會如此,他當時便該早早的站出來。
隻是如今後悔已經無用,黃立心中倒是也有些佩服這個賀文麒,雖然是賀家出生,但據說從小寡母長大,老師也不過是個從未出仕的進士罷了,卻能一步步走到今日,這可不是僅憑著皇帝的寵信就可以的。
賀文麒也察覺黃立對自己的態度似乎更加親切起來,不過這時候他卻考慮不了這麽多,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發現,原來戶部的賬戶裏頭,銀兩確實是不多了。想想也是,這幾年又是天災又是*不斷,等朱成皓上位,又免了災區好幾年的賦稅,這樣隻出不進,戶部能寬裕才怪了。
若一直是太平年間,過幾年戶部也會充盈起來,但這種事情誰也說不準,若是這會兒再出一個亂子,皇子很可能麵對無銀可用的境地。賀文麒不由思考起來,在曆朝,要增加戶部的存銀,還有什麽樣的辦法。
等賀文麒將這等情況與黃立一說,後者倒是不在意的說道:“戶部慣來如此,如今還未到秋收的時候,等秋收過去,戶部便能充盈一些。”
賀文麒聽了這話卻不能讚同,秋收不過是農民辛辛苦苦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賦稅的重頭戲在商。
聽了賀文麒的話,黃立倒是看了他一眼,淡淡說道:“如今商人的賦稅已經夠重了,若是再增加,怕是以後無人再從商。”
在曆朝,商人的地位雖然不至於低賤,但士農工商,也是不被人看好的,若是一味的增加賦稅,顯然對商人十分不利。
賀文麒自然不會做殺雞取卵的事情,當下笑著說道:“下官自然不是這個意思,隻是開源節流,想要增加賦稅,還得從源頭開始,農民一年辛辛苦苦,除了養家糊口的,又能得到多少,而鹽礦,銀礦那些,又不是說增加就能增加的。”
黃立聽了這話,倒是不知道他究竟是什麽主意,但想到這位好歹是皇帝的親信,倒是也沒有不耐煩,隻是問道:“那不知道,賀大人的意思到底是?”
賀文麒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先帝時期開始的海禁,距今也該有二十多年了吧。”
黃立聽了這話臉色微微一變,在□□時期,海上交易確實是十分熱鬧,那時候商人們冒著風險,卻也能獲得極大的利益。隻是在先帝時期,海盜成亂,甚至侵襲沿海百姓,先帝一怒之下,直接封鎖了海禁,這些年下來,雖然還有私船出海,但也是十不存一,這般下來,使得人對大海越發畏懼。
海禁原本就是不合理的存在,閉關鎖國,帶來的隻會是封閉和後退,賀文麒對老皇帝的政治眼光保持懷疑,□□若是知道,自己的好政策全被後代子孫毀了,不知道會不會氣得跳出來:“聽說當年海上交易,每次回來的商船,一艘都抵得上一年的稅收。”
黃立心中一跳,忍不住在想,莫非開海禁的主意是皇帝想出來的,但看了一眼賀文麒,心中也有些拿不準,便隻是說道:“年輕人,你怕是不知道,出海的風險極大,每一次都會死傷過半,雖然回來的一夜暴富,但多少人就死在了海上,更別說如今海盜猖獗,出海更是沒了保障。”
賀文麒自然也考慮到這一點,他更加知道,一個國家海軍的重要性,便將自己的主意一一道來。
黃立沒有想到,這位不但想要開海禁,還要打造海軍,天知道這話一出去,會引起多大的波瀾,黃立眼神一閃,卻是有些拿不準主意,猶豫了半晌才說道:“隻是那時候先帝有令,曆朝永不開海禁。”
賀文麒也不指望黃立能立刻決定下來,開海禁的事情,他也得先跟皇帝通通氣,看看朱成皓的意思,不過在他看來,朱成皓可並不關心先帝的指令。再有一個,並不是海禁不開,沿海就能平穩的,這些年沿海地帶一直有小打小鬧,隻是曆朝內部不穩,所以才騰不出手來收拾罷了。
賀文麒想做便做,當天便拿著奏折求見了皇帝,朱成皓見到他倒是高興的很,拉著一同坐在榻上,才慢慢看完了奏折。等看完海禁事宜,朱成皓卻是皺眉說道:“開放海禁,對沿海百姓固然是好事兒,但提出這件事的人,怕是會受到百官責難。”
想要做一件事兒,哪有人人都會讚同的時候,賀文麒倒是想得通的很,笑著說道:“不過是被罵幾句,真要動手的話,那些大人可不是我的對手。”
朱成皓聽了這話忍不住一笑,顯然也是想到,當初在朝堂之上圍毆,賀文麒的伸手確實是十分不錯的事情了。
賀文麒也不兜圈子,隻是問道:“皇上心中是怎麽想的?”
他越是直接,朱成皓越是喜歡,若是賀文麒哪一日客氣了,朱成皓還得覺得不自在,聽了這話便說道:“朕自然是看好的,不過要如何實行,還得從長計議。”
賀文麒點了點頭,有皇帝這句話就夠了,這件事確實還得好好商議才行。隻是沒等他走出宮門,便見陸公公臉色慘白的躬身進來,伏地稟告道:“皇上,南邊有加急的戰報,如今人帶到。”
作者有話要說:終於開始上公了~~是公不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