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猗今天不在學員營。


    演習結束,全員放假一天,黃猗回到袁衡所住的大營,與袁權、袁衡團聚,說些閑話。


    黃猗今天也參加了演習。在薑冏分兵後,他在左翼,遭韓少英、呂小環衝擊落馬,險些被戰馬踩中。好在他反應快,一個就地打滾,隨即起身,被同伴拽上了戰馬。


    當時嚇出一身冷汗,此刻說起來,卻是一樁很得意的事。


    他也沒想到自己會有那麽敏捷的身手,幾乎是下意識地反應,等他清醒過來,人已經坐在馬背上了。袁權、袁衡也大感驚訝。黃猗曾經是一個謙謙君子,遵循著溫潤如玉的禮儀,從來沒想到過他有一天會成為一個能跳上奔騰戰馬的騎士。


    當然,也可以想見,這幾個月他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傷,才能練出這一身不俗的武藝。


    袁權對他刮目相看,眼神中多了幾分溫情。


    一家人說著話,直到夜色已深,才各回營帳休息。


    剛脫了衣服,散騎侍郎曹昂找來了,傳達了天子的口諭,命黃猗立刻覲見。


    黃猗還有些猶豫。他在學員營裏苦熬了那麽久,今天難得休息半天,明天早上便要回營,這時被天子招去,豈不影響夫妻感情。


    袁權反應極快,立刻幫黃猗穿上衣服,又囑咐了幾句,便推他出帳。


    “小心應對,或許是你的機會來了。”出帳的時候,袁權在黃猗耳邊低語了幾句。


    黃猗也反應過來,打起精神,跟著曹昂出了大營。兩人算是舊相識,一路走,一路聊了幾句。雖然曹昂不能說天子為什麽招黃猗,卻能讓黃猗明白不是什麽壞事,心中安定了許多。


    來到大帳,報名請見,來到天子麵前。


    蔡琰遞了一個眼神過來,黃猗心領神會,上前施禮。


    劉協賜了座,問了黃猗最近的情況,隨即說起了當前形勢。


    黃猗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侃侃而談。


    賈詡招收的這些學員並不隻是統兵作戰的將領,而且是身兼教化責任的將領,所以教授的內容並不僅限於兵法和戰術,還有大量的戰略層麵的內容。這些原本是讓涼州人認識到當前形勢對涼州的意義,讓涼州人建立起身為大漢根基的自覺,但受益最深的反而是黃猗這個關東人。


    黃猗從小學習的就是儒家經典,向往的就是教化蒼生,而江夏黃氏又與汝潁士族不同,更加務實,是典型的事功派。黃猗之前還沒入仕,想法便與那些尚清談的讀書人不太一樣。如今受袁術之累,成了人質,無路可退,更能感受到武力的重要性。


    在他看來,將並涼悍卒教化成為朝廷而戰的精銳,征伐天下,才是王師正確的打開模式。


    聖人說過,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但很多人都把教局限於軍事技術,而不教禮義道德,如今天子教並涼戰士,不僅教如何戰,還教為何戰,無疑是更貼近聖人的本意。


    這樣的王師才有可能是周武王率領的仁義之師,而不隻是秦王率領的虎狼之師。


    黃猗開始說得還有些謹慎,後來說得投入了,便有些激動起來,露出幾分原有的書生意氣。蔡琰看在眼中,心裏著急,卻不敢出言提醒,隻能奮筆急書。


    劉協卻非常滿意,甚至有些意外之喜。


    黃猗的觀點和他有暗合之處,黃猗這樣的轉變,也正是他期望的轉變。


    隻是很可惜,黃猗的際遇有其特殊性,很難複製,無法在短時間內成為主流。


    但是作為榜樣足夠了。


    劉協隨即提出了自己的計劃,問黃猗的態度。


    得知天子有意讓自己隨呂布出征狼居胥山,黃猗先是一陣驚訝,隨即又心生疑惑。


    “陛下,臣冒昧,有一不解。”


    劉協鼓勵道:“言者無罪。”


    “為何是狼居胥山,而不是燕然山?燕然山在西,更接近河西四郡。若能掃蕩幹淨,有利於重開西域。狼居胥山遠在龍城之東,大漠之北,似乎不太可能影響到北疆。”


    劉協微微頜首。


    黃猗能考慮到燕然山對河西四郡的掩護作用,可見賈詡的誇獎並非空穴來風。這是一個已經有一定戰略眼光的讀書人,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一小片地方。


    但他隻看到了涼州,沒看到全局。


    “選狼居胥山,而不是燕然山,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霍去病封狼居胥,是為安定邊疆,而竇憲勒銘燕然,是為個人富貴。此其一也。狼居胥山近鮮卑山,遠征狼居胥山,可以威懾鮮卑,而燕然山雖有鮮卑,卻是鮮卑支族,影響不大。此其二也。至於戰術上的考慮,我想你也能明白其中的差別。”


    黃猗豁然開朗。“陛下用意深遠,臣明白了。臣願行。”


    “那你就先回去吧,明天去向賈侍中辭行,再休息兩日,做些準備。”


    “唯。”黃猗躬身再拜,退出禦帳。


    劉協滿意地說道:“令史推薦了一個很不錯的人選,希望他能不負所望。”


    蔡琰掩唇笑道:“這可是陛下說的,若是名不符實,臣可不擔責任。”


    “我見過了,自然是我擔責任。”劉協笑了笑,又皺起眉頭。“不過這樣的選擇終究還是有些撞大運,萬一你不推薦,或者我看走了眼,就很難及時找到合適的人材。如果能有一種辦法,不依賴個人,相對公平,那就更好了。”


    “還有這樣的辦法?”蔡琰放下了筆,一邊搓著手指,一邊好奇的看著劉協。


    劉協笑笑。“我覺得賈侍中選學員的辦法就不錯,可以形成製度,隔一段時間就招一次生,隻要符合條件,能通過考試,就可以入學。”


    蔡琰眨眨眼睛。“不需要推薦?”


    “不需要,隻要能通過考試就行。”


    蔡琰輕聲笑道:“好是好,隻怕州牧、刺史和各郡國守相不願意。”


    劉協也笑了。


    他當然知道州牧、刺史和各郡國守相不願意,這等於剝奪了他們舉薦人才的權力。可這正是他想做的,漢代的舉薦製度積弊已深,對世家的形成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到了該改革的時候。


    不改革這個製度,世家大族的壯大就無法阻止。


    而且現在正是改革的好機會,錯過了,也許就真的錯過了。


    “既然好,就不能因為他們不願意而放棄。”劉協淡淡地說道:“先從軍中開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道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漢道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