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人稱“沙漠中的大畫廊”,來到敦煌一定要看莫高窟,就像到北京一定要到長城一樣。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裏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麵向東,南北長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錯落、鱗次櫛比,上,下最多有五層。莫高窟經過連續近千年的不斷開鑿,使莫高窟為集各時期建築、石刻、壁畫、彩塑藝術為一體,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曆史最悠久的佛教藝術寶庫。
據史書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隻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麵等。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製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麵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豔,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裏的畫廊。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遊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裏,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象力量吧!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莫高窟的主要藝術成就是塑像和繪畫。這裏的塑像是泥塑,不同於雲岡和龍門的石像。這主要是因為三危山石質較粗,不能鑿成佛像,所以工匠們才用泥塑。此後曆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曆代藝術家和能工巧匠累積完成,因而也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風格。北魏時期的塑像,體格高大,額部寬廣,鼻梁高隆,眉眼細長,頭發呈波浪狀,袒露著上身,留下了印度藝術的濃重印記。隋代的塑像,麵相豐滿,鼻梁相對稍低,耳朵相對加大,臉部線條柔和了,整個身體比例雖然還不盡相稱,但已中國化了,體現出一定的民族風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達到了頂峰。這些雕塑完全拋棄了模仿痕跡,麵容溫和慈祥,神情莊嚴從容,服飾華美。天王像表現了男子的健美,讓人感到威嚴、正直、勇猛、堅毅;菩薩像身段秀美,麵龐圓潤,嘴角帶著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輕薄,形象酷似現實中的婦女。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綜合構成。洞窟建築形式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畫內容豐富博大,分為佛教尊像畫、佛經故事畫、佛教史故事畫、經變畫、神怪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等七類,是古代社會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與壁畫係統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具有珍貴的曆史、藝術、科技價值。美景讓黃玉等人是看得發呆。
據史書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僔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岩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北魏、西魏和北周時,統治者崇信佛教,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持,發展較快。隋唐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更是興盛,在武則天時有洞窟千餘個。莫高窟現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南區是莫高窟的主體,為僧侶們從事宗教活動的場所,有487個洞窟,均有壁畫或塑像。北區有248個洞窟,其中隻有5個存在壁畫或塑像,而其它的都是僧侶修行、居住和死亡後掩埋的場所,有土炕、灶炕、煙道、壁龕、台燈等生活設施。兩區共計492個洞窟存在壁畫和塑像,有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石窟壁畫富麗多彩,各種各樣的佛經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樓閣等建築畫、山水畫、花卉圖案、飛天佛像以及當時勞動人民進行生產的各種場麵等。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築藝術於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製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槃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遠,最大的第16窟達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有木造殿宇,並有走廊、棧道等相連。莫高窟壁畫繪於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內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變、神怪、供養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此外還有很多表現當時狩獵、耕作、紡織、交通、戰爭、建設、舞蹈、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各方麵的畫作。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豔,體現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據計算,這些壁畫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長達25公裏的畫廊。莫高窟的壁畫上,處處可見漫天飛舞的美麗飛天。飛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釋天的神,能歌善舞。牆壁之上,飛天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中飄舞,有的手捧蓮蕾,直衝雲霄;有的從空中俯衝下來,勢若流星;有的穿過重樓高閣,宛如遊龍;有的則隨風悠悠漫卷。畫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長線、舒展和諧的意趣,為人們打造了一個優美而空靈的想象世界。熾熱的色彩,飛動的線條,在這些西北的畫師對理想天國熱烈和動情的描繪裏,我們似乎感受到了他們在大漠荒原上縱騎狂奔的不竭激情,或許正是這種激情,才孕育出壁畫中那樣張揚的想象力量吧!莫高窟所處山崖的土質較鬆軟,並不適合製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餘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單身像和群像等多種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兩側侍立弟子、菩薩、天王、力士等,少則3身,多則達11身。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莫高窟的主要藝術成就是塑像和繪畫。這裏的塑像是泥塑,不同於雲岡和龍門的石像。這主要是因為三危山石質較粗,不能鑿成佛像,所以工匠們才用泥塑。此後曆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至元,由曆代藝術家和能工巧匠累積完成,因而也呈現出不同時代的風格。北魏時期的塑像,體格高大,額部寬廣,鼻梁高隆,眉眼細長,頭發呈波浪狀,袒露著上身,留下了印度藝術的濃重印記。隋代的塑像,麵相豐滿,鼻梁相對稍低,耳朵相對加大,臉部線條柔和了,整個身體比例雖然還不盡相稱,但已中國化了,體現出一定的民族風格。唐代,莫高窟的雕塑達到了頂峰。這些雕塑完全拋棄了模仿痕跡,麵容溫和慈祥,神情莊嚴從容,服飾華美。天王像表現了男子的健美,讓人感到威嚴、正直、勇猛、堅毅;菩薩像身段秀美,麵龐圓潤,嘴角帶著微笑,胸臂袒露,衣裙輕薄,形象酷似現實中的婦女。
莫高窟各窟均由洞窟建築、彩塑和壁畫綜合構成。洞窟建築形式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佛龕窟、佛壇窟、大像窟等。塑繪結合的彩塑主要有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壁畫內容豐富博大,分為佛教尊像畫、佛經故事畫、佛教史故事畫、經變畫、神怪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等七類,是古代社會曆史形象的反映。精美的彩塑與壁畫係統地反映了各個時代的藝術風格及其傳承演變。具有珍貴的曆史、藝術、科技價值。美景讓黃玉等人是看得發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