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餘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三載,餘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餘白首,今茲弟子,亦匪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件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或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洞昏王室。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塘石城草蕭瑟。玳筵急管曲複終,樂極哀來月出東。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譯詩】唐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我在夔府別駕元持家裏,觀看臨潁李十二娘跳劍器舞,覺得舞姿矯健多變非常壯觀,就問她是向誰學習的?她說:“我是公孫大娘的學生。”玄宗開元三年,當時我還年幼,記得在郾城看過公孫大娘跳《劍器》和《渾脫》舞,武舞流暢飄逸而且節奏明朗,超群出眾,當代第一,從皇宮內的宜春、梨園弟子到宮外供奉的舞女中,懂得此舞的,在唐玄宗初年,隻有公孫大娘一人而已。當年她服飾華美,容貌漂亮,如今我已是白首老翁,眼前她的弟子李十二娘,也已經不是年輕女子了。既然知道了她舞技的淵源,看來她們師徒的舞技一脈相承,撫今追昔,心中無限感慨,姑且寫了《劍器行》這首詩。聽說過去吳州人張旭,他擅長書寫草書字帖,在鄴縣經常觀看公孫大娘跳一種《西河劍器》舞,從此草書書法大有長進,豪放激揚,放蕩不羈,由此可知公孫大娘舞技之高超了。


    從前有個漂亮女人,名叫公孫大娘,每當她跳起劍舞來,就要轟動四方。觀看人群多如山,心驚魄動臉變色,天地也被她的舞姿感染,起伏震蕩。劍光璀璨奪目,有如後羿射落九日,舞姿矯健敏捷,恰似天神駕龍飛翔,起舞時劍勢如雷霆萬鈞,令人屏息,收舞時平靜,好像江海凝聚的波光。


    鮮紅的嘴唇綽約的舞姿,都已逝去,到了晚年,有弟子把藝術繼承發揚。臨潁美人李十二娘,在白帝城表演,她和此曲起舞,精妙無比神采飛揚。她和我談論好久,關於劍舞的來由,我憶昔撫今,更增添無限惋惜哀傷。當年玄宗皇上的侍女,約有八千人,劍器舞姿數第一的,隻有公孫大娘。


    五十年的光陰,真好比翻一下手掌,連年戰亂烽煙彌漫,朝政昏暗無常。那些梨園子弟,一個個地煙消雲散,隻留李氏的舞姿,掩映冬日的寒光。金粟山玄宗墓前的樹木,已經合抱,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荒涼。玳筵弦琴瑟急促的樂曲,又一曲終了,明月初出樂極生悲,我心中惶惶。我這老夫,真不知哪是要去的地方,荒山裏邁步艱難,越走就越覺淒傷。


    【賞析】此詩寫觀舞後之感,並由此產生身世、家國感慨。


    杜甫童稚之年時曾見過公孫大娘舞劍器,如今垂老之年杜甫在夔州複見其弟子舞劍器。公孫大娘的劍器之舞,其劍光明亮閃爍好像後羿射落九日,舞姿矯健輕捷猶如群神駕龍飛翔;始舞時,鼓聲暫歇,好像雷霆停止了震怒;罷舞時,手中的劍影,猶如江海上平靜下來的波光。公孫既逝,幸有李氏猶存其技,杜甫與李氏攀談之後,才得知一些情況。五十年的時光倏忽過去了,國家也由開元盛世轉為安史之亂後衰微局麵,原來的梨園子弟如今煙消雲散,隻有李氏的舞蹈尚有一些開元盛世留下來的風姿。玄宗去世已多年、墓木已拱,杜甫和李氏如今一起淪落在蕭瑟荒涼的夔州城裏。原來滿懷宏圖的杜甫如今垂垂老矣,見到李氏猶如見到故人,不勝人生、家國的感慨。老杜自言足生厚繭,遲行荒山,不禁百憂交集,去處惘然。


    此詩寫公孫氏舞劍之語固然俊逸勁利,但重心顯然是在對人生、對國事變幻的感慨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劍並收藏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