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譯詩】傍晚,漁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拂曉,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煙消雲散旭日初升,不見他的人影;聽得一聲木櫓聲響,忽見青山綠水。回身一看,他已駕舟行至天際中流;山岩頂上,隻有無心白雲相互追逐。


    【賞析】柳宗元被貶永州後,不但寫出了流傳千載的山水散文名篇,也寫出了足以比肩王、孟的山水詩。此詩可視作他的山水詩的代表作。


    湘江上的漁翁晚上在西岩下泊舟休息,早上打起清澈的湘江之水作炊。開始時湘江上煙霧漾漾,待太陽出來之後,清秀的山水即朗然在漁翁的眼前了。但卻再也找不到其他的漁舟,漁翁隻能麵對此清寂的山水了。正當漁翁信舟蕩漾在這秀麗的山水中時,搖櫓聲欸乃,再看近水遠山,但見一片蔥綠。漁翁駕舟向中流行去,回看天際,發現岩上繚繞舒展的白雲仿佛追隨著漁舟。


    這是一幅恬和散淡的山水畫,畫中的漁翁的生活是那樣隨意,山水與他的結合是那樣融洽。柳宗元畫了這樣一幅清秀的山水畫,並將自己苦悶的心情寄托在山水中,以山水之美稀釋之。因此,這首詩就不是純然的寫景之作了。


    有人說,去掉此詩的五、六兩句,詩歌就言有盡而意無窮了。此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下邽(今陝西渭南縣)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後又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曆官翰林學士,左拾遺,太子左讚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刺身死,上疏請緝凶手,以越職言事罪被貶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自此遠禍避嫌,不複直言。後曆任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主客郎中知製誥、杭州刺史、蘇州刺史、秘書監、刑部侍郎等職。在杭、蘇期間興修水利,體恤百姓,頗受民眾愛戴。大和三年(829)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從此定居洛陽。後升任太子少傅,進封馮翊縣侯。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白居易晚年好佛,詩酒自娛。自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白居易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並將這一主張付諸自己的詩歌創作實踐。他的早期政治諷諭詩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寄予了對人民苦難的深切同情。用辭尖銳,主題鮮明,其代表作《秦中吟》十首、《新樂府》五十首影響尤大。以《長恨歌》、《琵琶行》為代表的長篇敘事詩,敘事曲折宛轉,首尾相互照應,人物鮮明生動,聲調流暢和諧,語言優美易懂,被稱為“元和體”,又被稱為“千字律詩”,在當時流傳基廣,形成“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的盛況,被後人推為“古今長歌第一人”。白居易的詩歌成就還體現在一些寓情於景、活潑灑脫的雜律詩裏,如《錢塘湖春行》、《問劉十九》等,今存詩近三千首,為唐代詩人之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劍並收藏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