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翃
仙台初見五城樓,風物淒淒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譯詩】宿雨初收,風物淒清,我來到仙遊觀,我看到五城樓。遠處,山色與樹影連綿;是搗衣的砧聲劃破黃昏的寧靜。秋天已經來臨。鬆影疏落,道壇空寂,細草散發芳香小洞多麽幽深。何必尋求,超越人間的方外之境,人間自有,人間的仙境。
【賞析】此詩是寫遊道家官宮觀的。
詩的前三聯描繪了仙遊觀內外遠近的景物:作者第一次見到仙遊觀,正是宿雨初收、風物淒清的時候。暮靄中,山色與秦地的樹影遙遙相連,搗衣的砧聲,似在報告著漢宮進入了秋天。這兩句寫聲寫色凝煉開闊。詩的第三聯寫道觀的幽靜:疏疏落落的青鬆投下縱橫的樹影,道壇上空寂寧靜,細草生香,洞府幽深。這是一處遠離塵囂的所在。
詩的末聯寫作者遊覽道觀的感想:何必再去尋找方外之地,人世間本來就有這樣的仙境!整首詩,有遠景,有近景,著力刻畫的是道觀幽靜的景物。
皇甫冉(717?-770?),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縣)人,郡望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天寶十五載(756)中進士,授無錫尉。安史之亂中,避居陽羨。廣德三年(764),被河南元帥王縉召入幕府,為掌書記。大曆二年(767)官左拾遺,後轉左補闕。其詩多為應酬、寫景之作。長於五七律。
仙台初見五城樓,風物淒淒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鬆影落空壇靜,細草香生小洞幽。何用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丘。
【譯詩】宿雨初收,風物淒清,我來到仙遊觀,我看到五城樓。遠處,山色與樹影連綿;是搗衣的砧聲劃破黃昏的寧靜。秋天已經來臨。鬆影疏落,道壇空寂,細草散發芳香小洞多麽幽深。何必尋求,超越人間的方外之境,人間自有,人間的仙境。
【賞析】此詩是寫遊道家官宮觀的。
詩的前三聯描繪了仙遊觀內外遠近的景物:作者第一次見到仙遊觀,正是宿雨初收、風物淒清的時候。暮靄中,山色與秦地的樹影遙遙相連,搗衣的砧聲,似在報告著漢宮進入了秋天。這兩句寫聲寫色凝煉開闊。詩的第三聯寫道觀的幽靜:疏疏落落的青鬆投下縱橫的樹影,道壇上空寂寧靜,細草生香,洞府幽深。這是一處遠離塵囂的所在。
詩的末聯寫作者遊覽道觀的感想:何必再去尋找方外之地,人世間本來就有這樣的仙境!整首詩,有遠景,有近景,著力刻畫的是道觀幽靜的景物。
皇甫冉(717?-770?),字茂政,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縣)人,郡望安定(今甘肅涇川縣)。天寶十五載(756)中進士,授無錫尉。安史之亂中,避居陽羨。廣德三年(764),被河南元帥王縉召入幕府,為掌書記。大曆二年(767)官左拾遺,後轉左補闕。其詩多為應酬、寫景之作。長於五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