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地理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係研究 作者:孫振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來西亞在行政上由13個州和兩個聯邦直轄區組成,共有國土麵積約329758平方千米,分為西(馬來半島)、東(砂拉越和沙巴)兩部分。其中,西馬約占國土總麵積的38.6%,東馬約占61.4%,中間是南中國海,兩部分相隔為540千米。馬來西亞總的地理特征是海岸線長,山地多,平原少;熱帶雨林覆蓋麵廣;受熱帶和海洋環境影響,高溫多雨,河流密布,沼澤多,紅樹林景觀獨特;動植物、礦產和海洋資源豐富,尤其是新發現的石油和天然氣蘊藏量大。
一、西馬(馬來半島)
西馬由馬來半島及其周圍的許多大小島嶼構成,較大的島嶼,如pungkawi、pu penang(檳榔嶼島,均與玻璃市相鄰)、pu pangkor(與霹靂相鄰)、pu angsa(位於巴生港口附近)、pu tioman(在東海岸外)等。馬來半島呈狹長形狀,位於北緯1°20’至6°40’與東經99°35’至104°20’之間,地近赤道。北端與泰國接壤,南端隔柔佛海峽(the strait of johor)與新加坡為鄰,麵積約131598平方千米。
根據有關地質演變理論,今天的亞洲和澳洲本來是連在一起的,而連接它們的是一個被稱做“印度尼西亞遠古大陸”(the in-donesian pri)的地塊。早在古生代時期,該地塊開始下降,形成地槽,淹沒於海水之下。
馬來半島的形成與這一遠古大陸的變遷有密切關係,是該大陸漫長的下降、沉積及其伴隨的造山運動,最終造就了馬來半島的基本地貌。時間大概是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即約1.27億至1.52億年以前。
從地理結構上看,馬來半島原屬於古老的大陸板塊——巽他地台的一部分,該地台也在更新世結束時隨著兩極冰蓋融化,海平麵上升,大部分已被淹沒於淺海之下。
馬來半島的地貌特征是多山,縱向平行排列著一係列山脈,從西到東,有banjaran bintang(濱登山脈)、banjaran titiwangsa(主幹山脈)、banjaran gunung tahan(大漢山脈)和banjarantimur(東岸山脈)。主幹山脈及其以西諸附屬山脈,均源於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山係;大漢及東岸山脈則更為古老,乃生成於古生代結束之際。由於地處熱帶,曆經上億年的風剝雨蝕,除大漢山脈外,其餘山脈頂部原有的極厚的沉積岩早已不見,致使花崗岩岩體外裸。主幹山,顧名思義,是馬來半島的一座最主要的山脈,被稱做半島脊背,北起泰國,南至森美蘭,長約483千米(300英裏),寬約48千米至64千米(30至40英裏),有數座高峰,其中最高者為gunung chamah(哥布山),海拔2171米,是半島東、西兩部的分水嶺。馬來半島最高的山峰是gunung tahan(大漢山),海拔2 187米。
馬來半島的山脈集中在中部和北部,構成同一塊山核(themountainous core),就在其所在的高地上,有金馬侖(彭亨境內)、丁加奴等高原。位於半島中東部的丁加奴高原,包括本農(be-num)、大漢、東岸等山脈的北部山脈,呈極度切割狀態,海拔平均為2500英尺。半島的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還有許多石灰岩孤山,突兀孑立,邊緣陡峭,鮮有植被,高度幾百到幾千英尺不等,並有大量石灰岩洞。在玻璃市與泰國邊境一帶,與石灰岩山脈並存的,是許多大的盆地和地坑,底部平展,四周為石灰岩懸崖峭壁,在當地被稱做wangs,較大者被馬來人辟為居住地。吉蘭丹、丁加奴、彭亨以及柔佛東部一帶,為一係列低矮山脈,與海岸線呈大體平行走向,時而向內陸延伸達數英裏。這些海灘山脈在當地被稱做permatang。
馬來半島沒有大片平原,隻是在山地和海岸之間有一些麵積不等的海岸平原,坡度平緩,與陡峭的山脈有明顯的分界線,亦有人將之稱做低地。半島東部和西部的海岸平原有很大不同;西部的海岸平原較為開闊,平均寬度為20英裏,最寬處如霹靂河與波南河下遊一帶約達40英裏。衝積層多為黏土,沿岸從前分布著大片紅樹林沼澤地。東部的則相對狹隘,未能綴連成片,沿岸多為沙灘。這與半島東部整個海岸完全暴露在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有關,不像半島西部有蘇門答臘島將其與印度洋隔開而得以保護。
馬來半島降雨充沛,河道密布,河流基本以主幹山脈為分水嶺,分別注入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較大的河流有sungei pa-hang(彭亨河),源於彭亨西北部主幹山脈以西,長475千米,注入南中國海;sungei perak(霹靂河),源於霹靂北部與泰國交界處的高山,長400千米,注入馬六甲海峽;sungei kntan(吉蘭丹河),源於丁加奴高原,注入南中國海。此外還有注入南中國海的sungei trengganu(丁加奴河)、sungei dungun(龍運河)、sungeirompin(羅賓河)和sungei endau(興樓河),注人馬六甲海峽的sungei ng(巴生河)、sungei bernam(波南河)、sungei muda(穆達河)、sungei kedah(吉達河),以及注入柔佛海峽的sungei johor(柔佛河)等。
馬來半島地近赤道,位於季風區內,屬於赤道雨林氣候季風型,或熱帶雨林氣候季風型,受海洋調節力度較大,特征是終年高溫、多雨(年降雨量為2500mm以上),夏季(約5月至9月)受西南季風影響,冬季(約11月中旬至3月)受東北季風影響。包括馬來半島和東馬在內的整個馬來西亞一年分兩季,即濕季和非常濕季,終年濕度高達約80%。全年平均氣溫為26°c,平均溫差為7°c。
溫度和降雨量也隨地形不同而有所區別,如金馬侖高原的平均低氣溫為18°c,降雨量為2500mm以上;吉隆坡則分別為27°c和2410mm。夜間多涼爽,人們常用“全年都是夏,一雨便成秋”來形容當地氣候變化狀況,可謂貼切也。
二、東馬(砂拉越和沙巴)
東馬由砂拉越和沙巴(北婆羅洲)兩個州組成,與文萊蘇丹國和印尼加裏曼丹省接壤,共有國土麵積約198 069平方千米(砂拉越124 449平方千米,沙巴73 620平方千米)。東馬與印度尼西亞之間以連綿不斷的山脈為天然分界,在砂拉越境內,有banjaran kapuas(卡浦山脈)、banjaran kelingkang(吉令康山脈)和banjaran iran(伊朗山脈),在沙巴境內有ban-jaran crocker(科洛克山脈)、banjaran nd(麥特蘭山脈)和banjaran brassey(布拉賽山脈)。科洛克山脈(南部)也是砂拉越與沙巴的天然分界,其走向大致與州西海岸平行,最高的山峰即有名的金那巴魯山(kinabalu,俗稱“中國寡婦山”),海拔4101米,為東南亞之最高。該山由大塊火成岩構成,邊緣陡峻,頂部平坦。
sungei padas(巴打斯河)發源於山的東側,在丹南(tenam)附近切斷山脈,構成橫穀,向西注入南中國海,人海處形成巴打斯河三角洲衝積平原,其上多沼澤森林。
東馬境內的河流,在砂拉越州內,由於受地勢影響,大多為東南一西北走向,注入南中國海,主要有batang sarawak(砂拉越河)、砂當河、batang lupar(魯巴河)、batang jarang(拉讓河)、batang baram(峇南河)等,其中,拉讓河是州內最長的河流,長563公裏;沙巴州內最長的河流是sungei kinabatangan(基那巴丹安河),長350英裏,大致為西南一東北走向,注入蘇祿海,其他主要河流還有sungei sugut(蘇古河,注入蘇祿海)、sungeibuk(拉卜河,注入瀕蘇祿海的拉卜灣)、sungei segama(實加馬河,注入蘇祿海)、sungei kalubakan(加魯巴幹河,注入瀕蘇拉威西海的聖路西亞灣)等。主要河流人海口多沿海岸形成三角洲衝積平原。
一、西馬(馬來半島)
西馬由馬來半島及其周圍的許多大小島嶼構成,較大的島嶼,如pungkawi、pu penang(檳榔嶼島,均與玻璃市相鄰)、pu pangkor(與霹靂相鄰)、pu angsa(位於巴生港口附近)、pu tioman(在東海岸外)等。馬來半島呈狹長形狀,位於北緯1°20’至6°40’與東經99°35’至104°20’之間,地近赤道。北端與泰國接壤,南端隔柔佛海峽(the strait of johor)與新加坡為鄰,麵積約131598平方千米。
根據有關地質演變理論,今天的亞洲和澳洲本來是連在一起的,而連接它們的是一個被稱做“印度尼西亞遠古大陸”(the in-donesian pri)的地塊。早在古生代時期,該地塊開始下降,形成地槽,淹沒於海水之下。
馬來半島的形成與這一遠古大陸的變遷有密切關係,是該大陸漫長的下降、沉積及其伴隨的造山運動,最終造就了馬來半島的基本地貌。時間大概是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即約1.27億至1.52億年以前。
從地理結構上看,馬來半島原屬於古老的大陸板塊——巽他地台的一部分,該地台也在更新世結束時隨著兩極冰蓋融化,海平麵上升,大部分已被淹沒於淺海之下。
馬來半島的地貌特征是多山,縱向平行排列著一係列山脈,從西到東,有banjaran bintang(濱登山脈)、banjaran titiwangsa(主幹山脈)、banjaran gunung tahan(大漢山脈)和banjarantimur(東岸山脈)。主幹山脈及其以西諸附屬山脈,均源於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山係;大漢及東岸山脈則更為古老,乃生成於古生代結束之際。由於地處熱帶,曆經上億年的風剝雨蝕,除大漢山脈外,其餘山脈頂部原有的極厚的沉積岩早已不見,致使花崗岩岩體外裸。主幹山,顧名思義,是馬來半島的一座最主要的山脈,被稱做半島脊背,北起泰國,南至森美蘭,長約483千米(300英裏),寬約48千米至64千米(30至40英裏),有數座高峰,其中最高者為gunung chamah(哥布山),海拔2171米,是半島東、西兩部的分水嶺。馬來半島最高的山峰是gunung tahan(大漢山),海拔2 187米。
馬來半島的山脈集中在中部和北部,構成同一塊山核(themountainous core),就在其所在的高地上,有金馬侖(彭亨境內)、丁加奴等高原。位於半島中東部的丁加奴高原,包括本農(be-num)、大漢、東岸等山脈的北部山脈,呈極度切割狀態,海拔平均為2500英尺。半島的中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區還有許多石灰岩孤山,突兀孑立,邊緣陡峭,鮮有植被,高度幾百到幾千英尺不等,並有大量石灰岩洞。在玻璃市與泰國邊境一帶,與石灰岩山脈並存的,是許多大的盆地和地坑,底部平展,四周為石灰岩懸崖峭壁,在當地被稱做wangs,較大者被馬來人辟為居住地。吉蘭丹、丁加奴、彭亨以及柔佛東部一帶,為一係列低矮山脈,與海岸線呈大體平行走向,時而向內陸延伸達數英裏。這些海灘山脈在當地被稱做permatang。
馬來半島沒有大片平原,隻是在山地和海岸之間有一些麵積不等的海岸平原,坡度平緩,與陡峭的山脈有明顯的分界線,亦有人將之稱做低地。半島東部和西部的海岸平原有很大不同;西部的海岸平原較為開闊,平均寬度為20英裏,最寬處如霹靂河與波南河下遊一帶約達40英裏。衝積層多為黏土,沿岸從前分布著大片紅樹林沼澤地。東部的則相對狹隘,未能綴連成片,沿岸多為沙灘。這與半島東部整個海岸完全暴露在一望無際的南中國海有關,不像半島西部有蘇門答臘島將其與印度洋隔開而得以保護。
馬來半島降雨充沛,河道密布,河流基本以主幹山脈為分水嶺,分別注入南中國海和馬六甲海峽。較大的河流有sungei pa-hang(彭亨河),源於彭亨西北部主幹山脈以西,長475千米,注入南中國海;sungei perak(霹靂河),源於霹靂北部與泰國交界處的高山,長400千米,注入馬六甲海峽;sungei kntan(吉蘭丹河),源於丁加奴高原,注入南中國海。此外還有注入南中國海的sungei trengganu(丁加奴河)、sungei dungun(龍運河)、sungeirompin(羅賓河)和sungei endau(興樓河),注人馬六甲海峽的sungei ng(巴生河)、sungei bernam(波南河)、sungei muda(穆達河)、sungei kedah(吉達河),以及注入柔佛海峽的sungei johor(柔佛河)等。
馬來半島地近赤道,位於季風區內,屬於赤道雨林氣候季風型,或熱帶雨林氣候季風型,受海洋調節力度較大,特征是終年高溫、多雨(年降雨量為2500mm以上),夏季(約5月至9月)受西南季風影響,冬季(約11月中旬至3月)受東北季風影響。包括馬來半島和東馬在內的整個馬來西亞一年分兩季,即濕季和非常濕季,終年濕度高達約80%。全年平均氣溫為26°c,平均溫差為7°c。
溫度和降雨量也隨地形不同而有所區別,如金馬侖高原的平均低氣溫為18°c,降雨量為2500mm以上;吉隆坡則分別為27°c和2410mm。夜間多涼爽,人們常用“全年都是夏,一雨便成秋”來形容當地氣候變化狀況,可謂貼切也。
二、東馬(砂拉越和沙巴)
東馬由砂拉越和沙巴(北婆羅洲)兩個州組成,與文萊蘇丹國和印尼加裏曼丹省接壤,共有國土麵積約198 069平方千米(砂拉越124 449平方千米,沙巴73 620平方千米)。東馬與印度尼西亞之間以連綿不斷的山脈為天然分界,在砂拉越境內,有banjaran kapuas(卡浦山脈)、banjaran kelingkang(吉令康山脈)和banjaran iran(伊朗山脈),在沙巴境內有ban-jaran crocker(科洛克山脈)、banjaran nd(麥特蘭山脈)和banjaran brassey(布拉賽山脈)。科洛克山脈(南部)也是砂拉越與沙巴的天然分界,其走向大致與州西海岸平行,最高的山峰即有名的金那巴魯山(kinabalu,俗稱“中國寡婦山”),海拔4101米,為東南亞之最高。該山由大塊火成岩構成,邊緣陡峻,頂部平坦。
sungei padas(巴打斯河)發源於山的東側,在丹南(tenam)附近切斷山脈,構成橫穀,向西注入南中國海,人海處形成巴打斯河三角洲衝積平原,其上多沼澤森林。
東馬境內的河流,在砂拉越州內,由於受地勢影響,大多為東南一西北走向,注入南中國海,主要有batang sarawak(砂拉越河)、砂當河、batang lupar(魯巴河)、batang jarang(拉讓河)、batang baram(峇南河)等,其中,拉讓河是州內最長的河流,長563公裏;沙巴州內最長的河流是sungei kinabatangan(基那巴丹安河),長350英裏,大致為西南一東北走向,注入蘇祿海,其他主要河流還有sungei sugut(蘇古河,注入蘇祿海)、sungeibuk(拉卜河,注入瀕蘇祿海的拉卜灣)、sungei segama(實加馬河,注入蘇祿海)、sungei kalubakan(加魯巴幹河,注入瀕蘇拉威西海的聖路西亞灣)等。主要河流人海口多沿海岸形成三角洲衝積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