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地處熱帶,眾多山脈構成了她的基本地貌,再加上河流密集,森林覆蓋率高,動植物資源豐富,便使之自古以來就具有適合多民族生存的一個個相對封閉的活動環境與空間,為他們提供著豐富的衣食之源。因此,經過漫長的曆史變遷,連同近代以後出現的大量移民,就形成了該國今日之特有的多民族、多語言、多宗教的人文景觀。根據《1998年馬來西亞年鑒》,該國現有族群、亞族群60餘個。這些族群被分為土著與非土著兩大類,後者是指移民族群。族群語言方麵,亦被歸為4類,這就是土著語言、移民語言、殖民語言以及各種混合語。這些語言中,占優勢的是馬來群島的主流土著語馬來語,現為馬來西亞的國語。不過,各族群差不多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還有方言。一般而言,由於若幹族群通用某種語言乃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語言往往不能隨意用來作為民族識別的標誌,但是,由於曆史上相對封閉的狀態,在馬來西亞的一些土著中,族群分界與語言分界存在著程度不同的重合情況,所以,族群分布與語言分布也在某種程度上呈現出同態性質。而在敘述上,也就方便將族群及其語言結合進行。(本節隻涉及馬來人和華人之外的族群及其語言)另外,在馬來西亞也分布著以下人群:歐亞人(eurans,分布全國)、歐洲人(europeans,分布全國)、菲律賓人(filipino,僅在沙巴分布)、泰國人(thai,僅在馬來亞分布)、越南人(vietnamese,僅在馬來亞分布)等。


    一、馬來半島的土著及其語言在馬來半島,除馬來人外,還存在3個土著族群。1997年,他們共有106131人,占當時全國人口的0.5%,被通稱做orangasli,共由18個部落組成。


    矮黑人(negrito)。又名semang人,是半島最古老(據說有25000年;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們是公元前8000至公元前1000年的hoabinhians人的後裔)、人口最少的土著,主要靠近東、西海岸分布,如吉打、霹靂、吉蘭丹等,由kensiu、kintak、ja-hainoh、mendreq和bateq等部落組成。在體質特征方麵,他們與馬來人不同,而與安達曼島、菲律賓、新幾內亞土著相似。根據有關介紹,成年人身高一般為1.5米左右,婦女較矮;膚色為深朱古力色,稍帶光澤;毛色棕黑,頭發短而卷曲;闊鼻,圓眼,低顴骨;有將上顎前端牙齒銼凹的習俗。矮黑人有自己的語言,屬於孟一高棉語係亞洲語族北亞語支,各部落都有自己的方言。


    西諾伊(senoi)人。為半島人口最多的土著,又名sakai人,但因該名含有貶義(“奴隸”之義),現已不主張使用。西諾伊人屬於蒙古人種,為hoabinhians人與新石器時代的耕種人(公元前2000年前後由北方進入馬來半島)的後裔,主要由temiar、se-mai、ja hut、che wong.mah meri(陸達雅克的一支)和semoq beri等部落組成,居住於主幹山兩側的山嶺之間。身材較矮黑人稍高,膚色稍淺,頭發呈波形。語言屬於孟一高棉語係澳亞語族。


    原始馬來人( yu asli)。又名jakun(惹昆人),或“未開化的馬來人”,主要居住於半島南部的雪蘭莪、森美蘭、彭亨、柔佛等州,由ses、te kanaq、orangku和orang seletar等部落組成。一般認為,約在2000至3000年之間,他們與來自婆羅洲和印度尼西亞島嶼的航海人相遇,發生貿易,受其澳亞語同化,因此具有了“原始馬來人”這一稱號。例外的是orang ku部落,他們是500年前由蘇門答臘島遷來的。原始馬來人族群在體質上都有混血特征,所操語言則為古代馬來語,據說sei和temoq語有所不同,它們更與西諾伊語有某種聯係。


    二、東馬的族群及其語言東馬的兩個州砂拉越和沙巴的族群及其語言情況都十分複雜,迄今為止似乎尚未得到徹底的研究,以至族群歸屬及其名稱難得統一。各族群的社會發展更是不平衡,有的已開始了現代化和城市化進程,有的則還堅持叢林生活,保留遊居的生計方式,一些古老的習俗如住長屋、吃碩莪、用吹筒、穿耳洞等,還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保留,或剛剛放棄不久。


    伊班(lban)人。是砂拉越人口最多的族群,又名海達雅克人(sea dayak),據說這一名稱與他們善於用船和曾在海上搶劫有關,但他們不是漁民。伊班人過去有令人恐怖的習俗——獵頭。砂拉越的伊班人是曆史上由印尼加裏曼丹的kapuas穀地遷人的,對開發拉讓河流域做出過貢獻,其人口已廣泛分布於州境內,但以第二省及沿海地區居多。伊班人“向以稻米為生”,現大多家庭擁有橡膠園丘。典型的伊班人的體質特征是身材矮小,頭顱呈圓形,頭發平直而黑,皮膚一般光滑無毛,膚色不一:有咖啡色、淺褐色、黃褐色等,居住內陸者則為白色。伊班語是尚未受到伊斯蘭教影響的馬來語,他們與馬來人之間通過馬來語可以勉強進行交流。基督教在伊班人中獲得了很大的傳播。


    陸達雅克( bidayuh)人。陸達雅克人為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跨境民族,其大部分分布在印尼境內,在砂拉越者,據20世紀60年代資料稱,主要聚居在婆羅洲西北山地一帶,以種稻為生,兼種碩莪(西殼椰子的俗稱)。陸達雅克人分為5個集團,各有自己的方言,但彼此可以交流,沿sadong、samarahan、sarawak和lundu等河流域分布。陸達雅克語又被稱做bedayuh語,其中吸收有伊班人和馬來人語言的許多成分。陸達雅克人與海達雅克人相比,身材稍矮,臉稍圓。也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


    美蘭諾(u,20世紀50、60年代,居住在rejang河口沿岸寬約20英裏地區內,直至baram河流域。美蘭諾人與陸達雅克人共用詞匯很多,並且能懂rejang河上遊sekapan人的話。其內部亦有方言之分,尤其是bindulu一帶的方言差別較大,據說他們不用m這一詞匯來指稱“夜晚”。美蘭諾人的外表與馬來人有些相似,大部分人也都皈依了伊斯蘭教。美蘭諾人善於種植sago palm。


    比沙耶( bisayah)人。比沙耶人是馬來西亞與文萊的跨境民族,在砂拉越(主要居住在limbang河穀)和沙巴均有分布,信仰伊斯蘭教。20世紀50、60年代分布在靠近文萊邊境一帶:砂拉越境內的居住在limbang河下遊等地,沙巴境內的聚居在padas河和kelias河盆地。菲律賓亦有同名民族存在,但相互之間語言差異較大。比沙耶人皮膚白皙,曆史上文萊王宮裏的宮女據說多來自該族。比沙耶人種植水稻,但亦喜食碩莪。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內部亦稍有差異。據說一些語言特征與馬蘭諾和沙巴的卡達山人的語言有相似。


    摩祿(murut)人。摩祿人大多居住於內陸如tenom、rundu、pensiangan等地,少數人還住長屋,甚至過著遊居生活。砂拉越的摩祿人又稱lun bawang人或lun dayeh人,他們住在trusan穀地。砂拉越還有一支tagal人,在沙巴被稱為摩祿人。摩祿語有兩種,一種是砂拉越摩祿語,一種是印尼北婆羅洲摩祿語,後者與菲律賓摩祿語屬於同一種語言。東馬的摩祿人主要講砂拉越摩祿語。沙巴的摩祿人嗜釀一種名tapai的米酒。亦曾有獵頭習俗。有資料講沙巴州的摩祿人是由kolod/okolo、gana、kbakan、sebangkung、serudung、tagal/sumambu、baukan、nabay、timugon等亞族群組成的。


    加拉必(kbit)人。他們與砂拉越摩祿人毗鄰而居,主要分布在baram河和rejang河流域,其最著名的村莊位於bario(婆羅洲最高的內地,達3700英尺),仍有部分人住長屋,而且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特殊和最有趣的住所”,即根據20世紀50、60年代的資料,它們不像其他長屋那樣分隔成許多適合單個家庭居住的房間,而是居住的一麵也像走廊一樣是敞通的。加拉必人身材較高,他們亦有自己的語言。


    kedayan人。據說有爪哇人血統,在砂拉越主要居住在第四、五省,傳說稱他們是由早期的文萊蘇丹帶入婆羅洲的,因此文萊現有他們許多同族人。他們現在都是穆斯林。


    kayan人。居住在砂拉越與印尼加裏曼丹省的各大河的上、中遊一帶,為山居民族。其中,砂拉越境內居住在baram河穀地和rejang河上遊者自稱來自加裏曼丹的kayan河穀地,分布很廣,有許多部落。kayan人身材中等,膚色淡褐色。有自己的語言,各部落之間差異不大。


    kenyah人。kenyah人也是來自印尼,與kayan人雜居,或兩者的居住地相連成片,但不如後者分布廣。亦有自己的語言。


    kenyah人有sebup及sipeng兩個亞族群。


    penan人。penan人也居住在kayan和kenyah人地區,多數人還過著遊居生活。由於長期生活在熱帶雨林中,他們非常怕曬太陽,皮膚白皙。語言與kenyah人關係相近。


    dusun-kadazan人。dusun-kadazan人是沙巴州最大的族群,來自印尼加裏曼丹,散居於沙巴西海岸內陸地區,主要聚居於ranau和tambunan穀地,以農為主,是該州主要的糧食生產者。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在dusun-kadazan人中都有傳播,若細加區別,據說kadazan人傾向於成為基督教徒,dusun人則一般為穆斯林。有資料講,dusun-kadazan人是由dusun、coastalkadazan、kibuk、kadazan、lotud、kuijau( kwi -iau)、tatana、tengara、bisaya、rungus、dumpas等亞族群組成的。


    bajau人。bajau人來自棉蘭老島和蘇祿島,善於航海,多居住在沙巴州的semporna、kota belud和sandakan灣的timbang島等地區,為有名的牧人和騎師。曆史上曾做過海盜,現在已是漁民和農民了。bajau人分為bajau與inun兩個分支。


    文萊( brunei)人。為文萊移民,現聚居在沙巴州的beaufort、kimanis和papar等地。


    蘇祿(sulu)人。係蘇祿群島移民,現主要居住在沙巴州的sungai sugut河流域。


    除以上外,砂拉越州還有kajang人(由sekapan、kejanan、punan、tanjong及kanowit等亞族群組成),沙巴州有maragang.paitan(由tambanua、upper kinabatangan、sinabu、lobuu/rumanau、(abai)sungai、lingkabau等亞族群構成)、idahan、minokok、rumanau、 sungai、tidong.cocos inders、sino-native、dumpas、lotud、rungus、tayeh、bonggi、bugis人等。


    三、印度族群及其語言印度是最早影響馬來半島的文明古國之一,其商業和宗教(佛教和印度教、錫克教等)在不同時期都曾大量傳人,近代以來,英屬東印度公司則是英國政府在半島推行殖民主義政策的主要代表機構,所以,印度族群現在構成了馬來西亞的第三大族群,對該國的社會發展起著全麵的影響作用。


    泰米爾人。來自印度泰米爾納德邦( tadu),為馬來亞印度族群中最大的亞群(占人口的80%),操泰米爾語,大部分在橡膠園丘和油棕園丘工作,其餘為政府公務員。泰米爾語還是馬來西亞泰米爾學校的教學媒介語。


    lee人。來自印度西南部的馬拉巴爾海岸,又稱馬拉巴爾人,占印度族群人口的70%,主要從事園丘和職員工作,亦為職業人士,還以開餐館聞名。操m方言。


    泰盧固(telegu)人。來自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andhrapradesh),操泰盧固語,占印度族群人口的4%,大多為園丘勞工。


    旁遮普( punjabi)人。來自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操旁遮普語,大多為警察、鐵路車站官員、保安人員,20世紀20年代開始,亦有從事商業和自由職業,以及以養牛為生的人。據說他們的牛車一度是錫礦的重要交通工具。信仰錫克教。


    根據《馬來西亞信息:1998年鑒》的統計,印度族群包括bandeshi、jaffna talee、pakistani、sikh、tamil、telegu和sinhalese等亞族群,其語言除前文所述外,還保留有印地語、烏爾都語、僧伽羅語等。


    馬來西亞的移民族群除華人和印度人外,還有泰國人和阿拉伯人等。馬來半島與泰國為近鄰,曆史上長期受暹羅王國影響,所以,至今在馬來亞北部的玻璃市、吉達、吉蘭丹等州還分布著數萬名泰國人,他們仍舊保留著屬於漢藏語係漢藏語族的泰語。阿拉伯商人的商業活動和伊斯蘭教的傳播則把阿拉伯人和阿拉伯語傳人該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阿拉伯語盡管隻是一種移民語言,但是它對馬來人似乎卻有很大影響。與其他移民族群比較(當然,蘇門答臘和印度尼西亞島嶼的馬來移民的語言除外),阿拉伯人由於通婚全部或幾乎全部同化於馬來人,其中,大多數人把馬來語當做第一語言,似乎忘記了原來的語言。這或許是統一的宗教信仰使然的。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阿拉伯語卻不是由阿拉伯移民而是由土著人——馬來人得以永久保留的。馬來人主辦的阿拉伯語學校裏,不僅有教阿拉伯語,還以之為教學媒介語,目前,已有高等學府如伊斯蘭學院就是以阿拉伯語為教學媒介語,並將很快被升格為大學。”其實,阿拉伯語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與伊斯蘭教有關的宗教語言。


    馬來西亞語言的複雜性,還體現在以下方麵,如在馬六甲,其人口為數不多的當年殖民者葡萄牙人後裔,盡管在文化等方麵已經被同化,但還是保留著其結構已發生變化並混入了大量馬來語詞匯的古代葡萄牙語。這種語言在學術界被稱做“克裏奧爾語言”


    (creolenguage)。此外,馬來西亞還有被稱做“集市語言”(ba-hasa pasar),即學術界所謂的“洋涇浜語”(pidgin)的語言。這種語言一種情況是以馬來語為基本語言,同時吸收了英語、華語、泰米爾語等詞匯而構成;另一種情況是以華人中的粵語(如檳城)和閩南語(如吉隆坡)為基礎,同時吸收其他不同華語方言而構成的語言。再有就是所謂的馬來英語( y english)。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係研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孫振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孫振玉並收藏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係研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