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武勸說曹植並為他造勢,其實隻不過是隨手布置的小手段,原本也沒有抱多大希望,畢竟曹操這種梟雄可不是袁紹和劉表那樣的老糊塗蛋,除非曹植表現的比曹丕強太多,讓大部分人都信服。
如果曹植真是那種不世出的天才,就算他有曹操一半的本事,張武也不會暗地裏幫他一把,誰都不想有個厲害的對手。
在張武的計劃中,如果曹操真腦子進水選了曹植當接班人,那等曹操死後內亂就不可避免了,因為曹丕可是有不少擁護者,比如賈詡、司馬懿等這些人精。
如果曹操最終還是選擇了曹丕也不要緊,以後還可以繼續加深曹植與曹丕之間的矛盾,即使不能讓曹植叛變,但多少會在曹軍內部製造一些混亂,牽製他們一些精力。如果曹丕能一氣之下殺了曹植,那就更好了,一個連自己親兄弟都殺的主公,肯定會讓屬下們產生一點提防之心。
不管怎麽說,隻要曹操一死,張武的勝算就能提高不少,曆史上很多大勢力集團二代而亡的例子太多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繼任者沒有創業者那麽大的威望和能力,壓不住各方麵的矛盾。
張武派去許都朝見天子的使者為闞澤,得知曹操立曹丕為世子後,立刻派人將消息送回襄陽。
張武笑著對龐統和諸葛亮說道:“曹操果然沒有老糊塗,還是選擇了曹丕。”
諸葛亮搖著扇子笑道:“方今亂世,廢長立幼乃取禍之道,袁紹因此而滅亡,劉表因此而生禍。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以曹操之智,不可能不因此而深思。”
張武看著諸葛亮的扇子,心中卻在想,可惜諸葛亮手中的扇子隻有第一把算寶物,以自己的年齡,恐怕是看不到孔明坐上四輪車了!
要不,改天我親自做一輛送給他,然後再搶回來?
龐統則說道:“主公,曹操立下世子,或許說明他的身體不如從前了,莫非曹操病情有所加重?”
張武令廖立取來最近打探的關於曹操的情報查看,從種種跡象中可以推測出,曹操的病情至少是沒有好轉,北方各地的名醫都曾被曹操征召過。
張武想了想,對廖立說道:“令人給闞澤送信,讓他對曹操說,如果曹操願意的話,我可以讓神醫華佗為魏王診治。”
諸葛亮與龐統對視了一眼,主公真是好算計,這哪裏是要讓華佗去給曹操治病呀,這分明是在刺激曹操,讓他的病情加重啊!
果然,當曹操聽闞澤說如果魏王應允,楚候願派神醫華佗為其診治的話後,先是心中一動,隨後便拒絕了。
曹操手下也有密探組織,現在誰不知道華院長可是九星毒奶,讓他來給我看病,我看是想給我下毒的吧?張武巴不得我早死呢,哪有那麽好心,想拿一個華佗的命來換我的命?
但拒絕之後,曹操心裏還是有些難受,他這個頭疼的病實在是太要命了,每次發作的時候疼的受不了呀,真恨不得拿刀把自己的頭給劈開,看看裏麵到底怎麽了。
現在自己治下信得過的郎中都找遍了,沒有一個人能治好他的病,那華佗早年便有神醫之稱,當年孫策被刺差點身亡,也是華佗給治好的,說不定華佗真能治好自己的病。
但曹操不敢冒險,當年的太醫吉平也是想在藥裏下毒謀害他,現在給曹操診治的郎中們全家都被控製著。
誰不想讓自己的病好起來?沒有希望會讓人難受,有希望卻不敢嚐試更讓人難受,曹操就在這種煎熬中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其實張武也不是沒想過找人去刺殺曹操,死士刺客自古便有,聶政、專諸、要離、荊軻等人刺殺的都是大人物,小霸王孫策最終還是死於刺殺。
而且張武的暗衛中也有一個小隊刺殺過曹操幾次,但難度真的是太大,損失了不少人手後,張武就停止了這種事情。
曹操這家夥真的是太小心了,身邊還有不少擅長技擊的護衛,一般人很難靠近。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當然了,張武更難被刺殺,哪個穿越者不是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人員調整的事情搞完之後,張武又開始了一項大工程。
為了打破世家門閥對知識的壟斷,張武弄出來白紙和印刷術,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基本上人人都能買得起書。
但是書上的內容有些深奧,沒有老師教導講解的話,看不懂什麽意思,不知道書中講的是什麽人生道理,有什麽治國理政的理念。
因此張武便印製了帶有注釋的書本,這樣一來,沒有老師講解也能讀懂。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光有書不識字怎麽辦?連字都不認識有書也沒法讀,這時代的識字率太低了,老百姓哪有幾個識字的。
正常來說,中文是比較難學的,兒童至少要學習三到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看書、寫信的地步,這三四年時間的花費可不小,一般的百姓家庭哪有閑錢去讓孩子上學。這幾年荊州比較安定,張武又想盡辦法減輕地租,所以荊州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飽穿暖,這要是往前數幾年,連荊州這樣比較富庶的地方都有人餓死,更別說北方戰亂頻繁的地方了。
由於張武大力發展商貿,施行了很多措施來限製土地兼並和鼓勵各大世家減輕地租,張武治下的幾個州裏,百姓的生活普遍提高了不少。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和貿易的發達,很多百姓到作坊裏打工還攢了點錢。
因此,張武決定進行打破知識壟斷的最後一步,提高百姓的識字率。
想全員脫盲是不可能的,後世直到建國的時候,全國識字率才不到百分之二十。再說了,不論到了什麽時候,社會上總是需要大量的幹苦力活的人,張武也不是真正的聖人,他所做的這一切還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在張武的計劃中,除了世家豪門與寒門學子之外,那些普通的百姓之中,隻要能有百分之五的人能識字讀書,憑借那龐大的人口基數,便足以打破世家豪門對知識的壟斷,繼而漸漸打破他們對官場的壟斷。
隻要能讓百姓吃上飯,天下就不會有叛亂,隻要能給普通人一個向上爬的途徑,就不會出現黃巢之類的野心家。官場中能有一半的人出身寒門或普通百姓,足以維持政治上的穩定,張武打下來的江山就不至於很快就滅亡。
張武也沒指望自己建立的新王朝能維持上千年,隻要能存在個幾百年就夠了,至少也不能像魏晉那麽短命,還給華夏民族帶來了那麽大的損害。
如果曹植真是那種不世出的天才,就算他有曹操一半的本事,張武也不會暗地裏幫他一把,誰都不想有個厲害的對手。
在張武的計劃中,如果曹操真腦子進水選了曹植當接班人,那等曹操死後內亂就不可避免了,因為曹丕可是有不少擁護者,比如賈詡、司馬懿等這些人精。
如果曹操最終還是選擇了曹丕也不要緊,以後還可以繼續加深曹植與曹丕之間的矛盾,即使不能讓曹植叛變,但多少會在曹軍內部製造一些混亂,牽製他們一些精力。如果曹丕能一氣之下殺了曹植,那就更好了,一個連自己親兄弟都殺的主公,肯定會讓屬下們產生一點提防之心。
不管怎麽說,隻要曹操一死,張武的勝算就能提高不少,曆史上很多大勢力集團二代而亡的例子太多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繼任者沒有創業者那麽大的威望和能力,壓不住各方麵的矛盾。
張武派去許都朝見天子的使者為闞澤,得知曹操立曹丕為世子後,立刻派人將消息送回襄陽。
張武笑著對龐統和諸葛亮說道:“曹操果然沒有老糊塗,還是選擇了曹丕。”
諸葛亮搖著扇子笑道:“方今亂世,廢長立幼乃取禍之道,袁紹因此而滅亡,劉表因此而生禍。前車之覆,後車之鑒,以曹操之智,不可能不因此而深思。”
張武看著諸葛亮的扇子,心中卻在想,可惜諸葛亮手中的扇子隻有第一把算寶物,以自己的年齡,恐怕是看不到孔明坐上四輪車了!
要不,改天我親自做一輛送給他,然後再搶回來?
龐統則說道:“主公,曹操立下世子,或許說明他的身體不如從前了,莫非曹操病情有所加重?”
張武令廖立取來最近打探的關於曹操的情報查看,從種種跡象中可以推測出,曹操的病情至少是沒有好轉,北方各地的名醫都曾被曹操征召過。
張武想了想,對廖立說道:“令人給闞澤送信,讓他對曹操說,如果曹操願意的話,我可以讓神醫華佗為魏王診治。”
諸葛亮與龐統對視了一眼,主公真是好算計,這哪裏是要讓華佗去給曹操治病呀,這分明是在刺激曹操,讓他的病情加重啊!
果然,當曹操聽闞澤說如果魏王應允,楚候願派神醫華佗為其診治的話後,先是心中一動,隨後便拒絕了。
曹操手下也有密探組織,現在誰不知道華院長可是九星毒奶,讓他來給我看病,我看是想給我下毒的吧?張武巴不得我早死呢,哪有那麽好心,想拿一個華佗的命來換我的命?
但拒絕之後,曹操心裏還是有些難受,他這個頭疼的病實在是太要命了,每次發作的時候疼的受不了呀,真恨不得拿刀把自己的頭給劈開,看看裏麵到底怎麽了。
現在自己治下信得過的郎中都找遍了,沒有一個人能治好他的病,那華佗早年便有神醫之稱,當年孫策被刺差點身亡,也是華佗給治好的,說不定華佗真能治好自己的病。
但曹操不敢冒險,當年的太醫吉平也是想在藥裏下毒謀害他,現在給曹操診治的郎中們全家都被控製著。
誰不想讓自己的病好起來?沒有希望會讓人難受,有希望卻不敢嚐試更讓人難受,曹操就在這種煎熬中感覺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其實張武也不是沒想過找人去刺殺曹操,死士刺客自古便有,聶政、專諸、要離、荊軻等人刺殺的都是大人物,小霸王孫策最終還是死於刺殺。
而且張武的暗衛中也有一個小隊刺殺過曹操幾次,但難度真的是太大,損失了不少人手後,張武就停止了這種事情。
曹操這家夥真的是太小心了,身邊還有不少擅長技擊的護衛,一般人很難靠近。
<a id="wzsy" href="https://www.yyxs.la">yyxs.la</a>
當然了,張武更難被刺殺,哪個穿越者不是把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人員調整的事情搞完之後,張武又開始了一項大工程。
為了打破世家門閥對知識的壟斷,張武弄出來白紙和印刷術,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基本上人人都能買得起書。
但是書上的內容有些深奧,沒有老師教導講解的話,看不懂什麽意思,不知道書中講的是什麽人生道理,有什麽治國理政的理念。
因此張武便印製了帶有注釋的書本,這樣一來,沒有老師講解也能讀懂。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光有書不識字怎麽辦?連字都不認識有書也沒法讀,這時代的識字率太低了,老百姓哪有幾個識字的。
正常來說,中文是比較難學的,兒童至少要學習三到四年的時間才能達到看書、寫信的地步,這三四年時間的花費可不小,一般的百姓家庭哪有閑錢去讓孩子上學。這幾年荊州比較安定,張武又想盡辦法減輕地租,所以荊州的百姓基本上都能吃飽穿暖,這要是往前數幾年,連荊州這樣比較富庶的地方都有人餓死,更別說北方戰亂頻繁的地方了。
由於張武大力發展商貿,施行了很多措施來限製土地兼並和鼓勵各大世家減輕地租,張武治下的幾個州裏,百姓的生活普遍提高了不少。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和貿易的發達,很多百姓到作坊裏打工還攢了點錢。
因此,張武決定進行打破知識壟斷的最後一步,提高百姓的識字率。
想全員脫盲是不可能的,後世直到建國的時候,全國識字率才不到百分之二十。再說了,不論到了什麽時候,社會上總是需要大量的幹苦力活的人,張武也不是真正的聖人,他所做的這一切還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在張武的計劃中,除了世家豪門與寒門學子之外,那些普通的百姓之中,隻要能有百分之五的人能識字讀書,憑借那龐大的人口基數,便足以打破世家豪門對知識的壟斷,繼而漸漸打破他們對官場的壟斷。
隻要能讓百姓吃上飯,天下就不會有叛亂,隻要能給普通人一個向上爬的途徑,就不會出現黃巢之類的野心家。官場中能有一半的人出身寒門或普通百姓,足以維持政治上的穩定,張武打下來的江山就不至於很快就滅亡。
張武也沒指望自己建立的新王朝能維持上千年,隻要能存在個幾百年就夠了,至少也不能像魏晉那麽短命,還給華夏民族帶來了那麽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