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四更送到!】
戰車營的戰鬥力形成,最關鍵的因素,其實不是武器,而是人的素質。(網)戰車營不是簡單的肉搏兵種,不是頭腦發熱,將帽子一甩,拿著大砍刀就衝上去的兵種。它最核心的內容,還是相互間的配合,必須做到不同兵種之間的無縫連接。
後世的坦j克裝甲部隊,還要求戰士文化水平比較高呢,這個年頭,認字的大頭兵幾乎沒有,隻有盡量找一些精明一點,領悟能力強一點的戰士,以求盡可能的適應戰車營的要求。
對於戰車營的訓練運作,更重要的是,必須令行禁止,一切聽從指揮。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事實上,要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戰車營裏麵,負責不同崗位的人員,有不同的崗位職責。不是你隨便大減一聲,他們就能進入狀態的。
唯一可以參考的兵書,就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隻可惜,古人寫書的時候,都太精簡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你必須仔細的琢磨,才能從裏麵體會到自己需要的。萬一理解差了,就是一條歧路了。況且,紀效新書上的某些描述,和實際情況出入太大。比如說,動輒一炮擊發,糜爛十裏的詞語,讓人很是無語。大炮真的那麽厲害,野豬皮早就被轟上天了。
沒辦,一切都要重頭開始。徐興夏靜下心來,根據自己在後世掌握的學識,先列好戰車營的基本訓練大綱,然後細細的完善。顯然,這樣的水磨工夫,是很考究人的。要白手起家,編寫一本訓練大綱,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徐興夏是用毛筆來書寫的,後來覺得毛筆字太難受了還是硬體字來得好。鵝毛筆之類的,徐興夏還是知道的。他隻要提出一個建議,自然會有工匠幫他完成。劉廣梁本身就是大工匠頭子不是?在鵝毛筆的幫助下,這本訓練大綱總算是有了雛形。至於怎安完善,那就是日後的事情了。
訓練大綱的開篇,就是強調紀律。戰車營最重要的是什麽呢?當然是紀律,是令行禁止,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戰車營內部,有戰士,有車夫,有後勤有工匠。戰士裏麵又有火槍j手和炮手之分。不同的人互相擁雜在一起,要是沒有鐵一般的紀律,戰車營肯定運轉不起來。但是,這個鐵的紀律,又不能一刀切。
你不能要求作戰的士兵,和負責維護保養的工匠,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你也不可能要求火槍j手和操炮手,采取同樣的行為規範。就是工匠和車夫兩者的職責,也是完全不同的。你必須將每個崗位,每個兵種的不同之處要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都仔細的列出來,才能對症下j藥,有的放矢。
作為穿越者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充分的體現出來了。如果是這個時代的人,想能超前二j十j年,已經是很不錯了,何況是超前四百年?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不是?機動部隊,裝甲部隊,到底應該是什麽樣子的,應該怎麽發展,這個年代,除了徐興夏,沒有其他人有更清晰的認識。
後世的坦j克裝甲部隊,在運用上,總結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卓:快、猛。速度快,火力凶猛,突擊能力超強,是真正的陸戰之王。白衣軍的戰車營,顯然是做不到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暫時還是騎兵的強項。要讓戰車的速度比戰馬還快,隻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的時候才能實現。但是,第二個字,卻是可以做到的。
猛,簡而言之,就是擁有超強的殺傷力。務求一次的打擊,就讓敵人折斷脊梁骨,讓敵人徹底的怕不起來。怎麽才能做到猛呢?當然是凶狠的火力啊!在後世,有個投放火力的詞語,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裏,將最多的彈j藥,傾瀉到敵人的頭上。
白衣軍的戰車營,要努力做到的,正是這一點。徐興夏的建軍理念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隻要戰鬥展開,各種槍炮,立刻鋪天蓋地的投放過去,直接一下子就將敵人打蒙掉。等敵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它的主力,已經遭受重創了。
你丫的遊牧民j族的騎兵,不是很牛叉嗎?不是經常悍不畏死的衝上來嗎?那我就成全你好了。
你上來多少,我就撂倒你多少。你衝擊的力度越強,遭受的傷亡就越大。你衝擊的時間越長,戰鬥持續的時間越長,損失們樣越大。
按照這樣的思路,徐興夏準備將戰車營,武裝到牙齒。每台投石機,至少有配備三十個的炸j藥包。每個火槍j手,都至少配祭二百發的米尼彈。在炸j藥包和米尼彈之外,還要配備攔馬索、拒馬樁、三腳架之類的輔助裝備。總而言之,敵人的騎兵想要衝上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瓢潑的彈雨,凶殘的火力,直接將其擊倒。
折騰了半個月的時間以後,各式裝備,總算是基本齊全了。白衣軍的第一個戰車營,算是正式出現了。為了檢驗部隊的戰鬥力,徐興夏特意準備了五十匹的木馬。嗯,是真正的木頭做到的馬匹模型,和真正的戰馬大小一模一樣。
“預備!”
“放!”
徐興夏親自下令。
戰車營的所有火力,立刻開火。
十架的投石機,在第一時間將十個炸j藥包投放出去,距離是一百丈到一百三十丈之間,正好是那些木馬所在的位置。上百支的日月統,也同時開火,向那些木馬橫掃過去。結果,第一輪的火力投放過後,五十匹木馬,就被基本摧殘完畢。即使有活著的,估計也是要受傷的。在這個移動的戰鬥堡壘麵前,韃靼騎兵絕對不可能討得了好去。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個問心…“徐興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戰車營的移動能力問題了。這的確不好解決。標準的偏廂車,是使用兩匹戰馬來拉拽的,行進的速度,每天大概八十裏左右。比騎兵的速度慢的太多。速度快的騎兵,一天能跑兩百裏。當然,比步兵要快一些。
這樣的行進速度,意味著對於戰車營的使用,必須是在大戰的期間,重點用來對付敵人的主力部隊。簡單的說來,就是在決戰的時候使用。遊擊戰,麻雀戰,破襲戰之類的戰鬥,都是不適合戰車的。同時,戰車還要時刻防止遭受到零星的韃靼騎兵的破壞。
“慢慢來吧!”徐興夏隻能是這樣安慰自己。一口吃不成熱豆腐,真的要將戰車營完善,還得不斷的努力。反正,他有足夠的時間。現在才是萬曆四十四年,距離天啟皇帝登基,還有四年的時間呢。
後世的徐興夏,一直覺得,天啟時期,是明朝最後一個挽救自己的機會。天啟時期,明朝還有自上而下改革的機會,遼東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陝西的農民起j義,也還沒有全麵爆發。如果沒有魏忠賢,沒有東林黨,沒有黨爭,沒有皇帝的太不給力,明朝是有機會崛起的。
天啟初年,有才幹的大臣,還是相當不少的。熊廷弼、孫承宗、徐光啟、朱樊元、畢自嚴、李長庚等人,都是有才華的。孫傳庭、盧象升、宋應星、楊嗣昌、陳新甲等人,也開始嶄露頭角。這些人如果用好了,中興大明,絕對不是難事。
七月份很快過去,八月份很快到來。
期間,徐興夏基本上都是在折騰戰車營。中間,他偶爾間抽時間,給朱蘅芷寫了一封信。沒有什麽內容,就是將最近威鎮堡發生的大小事情,簡單的羅列了一遍。將信箋封好以後,他就交給了王啟年。至於她能不能收到,徐興夏就不管了。
威鎮堡外麵的情況,有如一潭死水,奄奄一息。在過去的一個月,韃靼騎兵襲擾了寧夏鎮的南部地區,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永康堡、宣和堡、石空寺堡、寧安堡等地,都被韃j子攻陷,大量的民眾要麽被殺死,要麽被擄走。基本上,整個寧夏左衛,都被毀於一旦。有傳言,說黃河水都被染紅了。
整個寧夏鎮,都為之震動。朝廷也為之震動。出了這麽大的紕漏,誰也不知道,朝廷對寧夏鎮,會有什麽處置措施,反正,寧夏鎮的內部,已經是人心惶惶,暗流湧動了。各方高官,都忙著走人情,打探消息。陝西的三邊總督大人,據說也親自到來寧夏鎮。看起來,寧夏鎮似乎要刮一場大風,吹落不少人的官帽子。
明軍就算內部再腐j敗,出現這樣的大事,還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至於是巡撫大人還是總兵官大人,就看背後的博弈了。寧夏鎮比較古怪,它原來是純粹的軍鎮,是沒有巡撫的。後來,遷居寧夏鎮的民戶數量不斷的增加,民戶和軍戶的矛盾增加,才多設置了一個巡撫,卻又隸屬於陝西總督的管轄之下,和其他各省的巡撫有點區別。否則,幕兵官根本拗不過巡撫。h
戰車營的戰鬥力形成,最關鍵的因素,其實不是武器,而是人的素質。(網)戰車營不是簡單的肉搏兵種,不是頭腦發熱,將帽子一甩,拿著大砍刀就衝上去的兵種。它最核心的內容,還是相互間的配合,必須做到不同兵種之間的無縫連接。
後世的坦j克裝甲部隊,還要求戰士文化水平比較高呢,這個年頭,認字的大頭兵幾乎沒有,隻有盡量找一些精明一點,領悟能力強一點的戰士,以求盡可能的適應戰車營的要求。
對於戰車營的訓練運作,更重要的是,必須令行禁止,一切聽從指揮。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事實上,要做到這一點,真的不容易。戰車營裏麵,負責不同崗位的人員,有不同的崗位職責。不是你隨便大減一聲,他們就能進入狀態的。
唯一可以參考的兵書,就是戚繼光的《紀效新書》。隻可惜,古人寫書的時候,都太精簡了。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就包含了太多的意思。你必須仔細的琢磨,才能從裏麵體會到自己需要的。萬一理解差了,就是一條歧路了。況且,紀效新書上的某些描述,和實際情況出入太大。比如說,動輒一炮擊發,糜爛十裏的詞語,讓人很是無語。大炮真的那麽厲害,野豬皮早就被轟上天了。
沒辦,一切都要重頭開始。徐興夏靜下心來,根據自己在後世掌握的學識,先列好戰車營的基本訓練大綱,然後細細的完善。顯然,這樣的水磨工夫,是很考究人的。要白手起家,編寫一本訓練大綱,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剛開始的時候,徐興夏是用毛筆來書寫的,後來覺得毛筆字太難受了還是硬體字來得好。鵝毛筆之類的,徐興夏還是知道的。他隻要提出一個建議,自然會有工匠幫他完成。劉廣梁本身就是大工匠頭子不是?在鵝毛筆的幫助下,這本訓練大綱總算是有了雛形。至於怎安完善,那就是日後的事情了。
訓練大綱的開篇,就是強調紀律。戰車營最重要的是什麽呢?當然是紀律,是令行禁止,是一切行動聽指揮。戰車營內部,有戰士,有車夫,有後勤有工匠。戰士裏麵又有火槍j手和炮手之分。不同的人互相擁雜在一起,要是沒有鐵一般的紀律,戰車營肯定運轉不起來。但是,這個鐵的紀律,又不能一刀切。
你不能要求作戰的士兵,和負責維護保養的工匠,都在同一條水平線上。你也不可能要求火槍j手和操炮手,采取同樣的行為規範。就是工匠和車夫兩者的職責,也是完全不同的。你必須將每個崗位,每個兵種的不同之處要做什麽,不能做什麽,都仔細的列出來,才能對症下j藥,有的放矢。
作為穿越者的優勢,在這個時候,就充分的體現出來了。如果是這個時代的人,想能超前二j十j年,已經是很不錯了,何況是超前四百年?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不是?機動部隊,裝甲部隊,到底應該是什麽樣子的,應該怎麽發展,這個年代,除了徐興夏,沒有其他人有更清晰的認識。
後世的坦j克裝甲部隊,在運用上,總結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卓:快、猛。速度快,火力凶猛,突擊能力超強,是真正的陸戰之王。白衣軍的戰車營,顯然是做不到第一個字的。第一個字,暫時還是騎兵的強項。要讓戰車的速度比戰馬還快,隻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到來的時候才能實現。但是,第二個字,卻是可以做到的。
猛,簡而言之,就是擁有超強的殺傷力。務求一次的打擊,就讓敵人折斷脊梁骨,讓敵人徹底的怕不起來。怎麽才能做到猛呢?當然是凶狠的火力啊!在後世,有個投放火力的詞語,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裏,將最多的彈j藥,傾瀉到敵人的頭上。
白衣軍的戰車營,要努力做到的,正是這一點。徐興夏的建軍理念非常的簡單,那就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隻要戰鬥展開,各種槍炮,立刻鋪天蓋地的投放過去,直接一下子就將敵人打蒙掉。等敵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它的主力,已經遭受重創了。
你丫的遊牧民j族的騎兵,不是很牛叉嗎?不是經常悍不畏死的衝上來嗎?那我就成全你好了。
你上來多少,我就撂倒你多少。你衝擊的力度越強,遭受的傷亡就越大。你衝擊的時間越長,戰鬥持續的時間越長,損失們樣越大。
按照這樣的思路,徐興夏準備將戰車營,武裝到牙齒。每台投石機,至少有配備三十個的炸j藥包。每個火槍j手,都至少配祭二百發的米尼彈。在炸j藥包和米尼彈之外,還要配備攔馬索、拒馬樁、三腳架之類的輔助裝備。總而言之,敵人的騎兵想要衝上來,那是絕對不可能的。瓢潑的彈雨,凶殘的火力,直接將其擊倒。
折騰了半個月的時間以後,各式裝備,總算是基本齊全了。白衣軍的第一個戰車營,算是正式出現了。為了檢驗部隊的戰鬥力,徐興夏特意準備了五十匹的木馬。嗯,是真正的木頭做到的馬匹模型,和真正的戰馬大小一模一樣。
“預備!”
“放!”
徐興夏親自下令。
戰車營的所有火力,立刻開火。
十架的投石機,在第一時間將十個炸j藥包投放出去,距離是一百丈到一百三十丈之間,正好是那些木馬所在的位置。上百支的日月統,也同時開火,向那些木馬橫掃過去。結果,第一輪的火力投放過後,五十匹木馬,就被基本摧殘完畢。即使有活著的,估計也是要受傷的。在這個移動的戰鬥堡壘麵前,韃靼騎兵絕對不可能討得了好去。
“現在,隻剩下最後一個問心…“徐興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的說道。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戰車營的移動能力問題了。這的確不好解決。標準的偏廂車,是使用兩匹戰馬來拉拽的,行進的速度,每天大概八十裏左右。比騎兵的速度慢的太多。速度快的騎兵,一天能跑兩百裏。當然,比步兵要快一些。
這樣的行進速度,意味著對於戰車營的使用,必須是在大戰的期間,重點用來對付敵人的主力部隊。簡單的說來,就是在決戰的時候使用。遊擊戰,麻雀戰,破襲戰之類的戰鬥,都是不適合戰車的。同時,戰車還要時刻防止遭受到零星的韃靼騎兵的破壞。
“慢慢來吧!”徐興夏隻能是這樣安慰自己。一口吃不成熱豆腐,真的要將戰車營完善,還得不斷的努力。反正,他有足夠的時間。現在才是萬曆四十四年,距離天啟皇帝登基,還有四年的時間呢。
後世的徐興夏,一直覺得,天啟時期,是明朝最後一個挽救自己的機會。天啟時期,明朝還有自上而下改革的機會,遼東還沒有糜爛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陝西的農民起j義,也還沒有全麵爆發。如果沒有魏忠賢,沒有東林黨,沒有黨爭,沒有皇帝的太不給力,明朝是有機會崛起的。
天啟初年,有才幹的大臣,還是相當不少的。熊廷弼、孫承宗、徐光啟、朱樊元、畢自嚴、李長庚等人,都是有才華的。孫傳庭、盧象升、宋應星、楊嗣昌、陳新甲等人,也開始嶄露頭角。這些人如果用好了,中興大明,絕對不是難事。
七月份很快過去,八月份很快到來。
期間,徐興夏基本上都是在折騰戰車營。中間,他偶爾間抽時間,給朱蘅芷寫了一封信。沒有什麽內容,就是將最近威鎮堡發生的大小事情,簡單的羅列了一遍。將信箋封好以後,他就交給了王啟年。至於她能不能收到,徐興夏就不管了。
威鎮堡外麵的情況,有如一潭死水,奄奄一息。在過去的一個月,韃靼騎兵襲擾了寧夏鎮的南部地區,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永康堡、宣和堡、石空寺堡、寧安堡等地,都被韃j子攻陷,大量的民眾要麽被殺死,要麽被擄走。基本上,整個寧夏左衛,都被毀於一旦。有傳言,說黃河水都被染紅了。
整個寧夏鎮,都為之震動。朝廷也為之震動。出了這麽大的紕漏,誰也不知道,朝廷對寧夏鎮,會有什麽處置措施,反正,寧夏鎮的內部,已經是人心惶惶,暗流湧動了。各方高官,都忙著走人情,打探消息。陝西的三邊總督大人,據說也親自到來寧夏鎮。看起來,寧夏鎮似乎要刮一場大風,吹落不少人的官帽子。
明軍就算內部再腐j敗,出現這樣的大事,還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至於是巡撫大人還是總兵官大人,就看背後的博弈了。寧夏鎮比較古怪,它原來是純粹的軍鎮,是沒有巡撫的。後來,遷居寧夏鎮的民戶數量不斷的增加,民戶和軍戶的矛盾增加,才多設置了一個巡撫,卻又隸屬於陝西總督的管轄之下,和其他各省的巡撫有點區別。否則,幕兵官根本拗不過巡撫。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