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何去處從
接連兩個壞消息,劉虞再也坐不住了。摒退報信軍士後,他在地上焦躁不安地踱著腳步。
少頃,他停下腳步對大門叫了一聲,“來人。”
齊周和另一位從事程緒聞聲快步走入大堂,雙雙施禮,“主公。”
劉虞盯著二人久久不語,齊周和程緒相互看了看,躬身垂頭,盡量掩飾掉臉上的憂『色』。
“外邊戰況如何?”好半天,劉虞問道。
齊周忙道,“稟主公,叛軍攻城雖猛,在城中將士有力防禦之下,城池依然固若金湯。現在城中一些青壯百姓亦登城與將士並肩作戰,昌平軍民願誓死平複叛軍,保護主公安全。”
劉虞擺了擺手,“你隻須告訴本公還剩多少人馬?”
齊周遲疑著道,“主公,先前軍士來報,兵馬尚有八千之多,主公無須擔憂。”
“八千多……”
劉虞喃喃地重複了一遍,齊周說的好聽,換一種說法就是隻剩八千多,這還是以前的數字,到現在肯定不足這個數。這麽一算,一夜之間折損了一萬多人。
援兵無望,城中軍士死傷慘重,看來不能再繼續堅守下去了。想到這,劉虞又問,“叛軍尚有多少人馬?”
齊周賠著小心回道,“軍士稟告,殺傷叛軍至少有五千之數。叛軍此次有備而來,箭矢充足,故城中軍士傷亡略多些,如今對方人馬不足一萬五千。”
劉虞聽出了齊周的回答有些避重就輕,卻也無法責怪,如他這樣一介文人,隻能用嘴來為主公分憂了。
但無論他怎麽說,兵力對比在那放著,城無論如何是守不住了。或許在某一刻,某一麵城牆被突破,接下來必定是全線潰敗。
剛接到消息時他還心存僥幸,以為公孫瓚頂多是向他示示威,或者要些糧草之類的軍資,沒想到單經居然真的攻城。不用想,單經的背後肯定是公孫瓚,不然給單經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戰端已開,如不分出個勝敗生死,公孫瓚肯定不會輕易罷兵。
劉虞心思幾轉,問道,“子元與仲林(程緒的字)必定聽說援軍被叛軍半路攔截之事,不知二位可有何良策。”
齊周和程緒齊施禮道,“方才知曉。”
“主公,援軍雖被攔截,或許有走脫之人到別處再搬援兵也未可知。諒幽州之眾未必都生悖逆之心,若別處軍馬聽聞此事,必定趕來救護主公。”程緒接著道。
劉虞看了程緒一眼,把頭轉向齊周。
齊周再施禮道,“主公,非是屬下危言聳聽。城中軍民心存誓死保護主公之心,此事絕無虛言。若時間一久,援軍不至,城中軍民死傷殆盡,若再想護衛主公亦成空話。如此情形還是叛軍未破此城,未有援軍的情形之下。若方才所說二者不幸居其一,則主公危矣。依屬下之見,不若趁軍民未盡之時,我等護衛主公殺出一條血路,退往右北平。縱是我等戰死,亦要報答主公知遇之恩。”
說著話,齊周用大袖子擦了擦眼睛,左擦了一下,右擦了一下,有沒有眼淚不知道。
劉虞上前幾步,將齊周扶起,歎了一聲,“唉,身為漢室宗親,本公早將一身托付漢室。今賊子忤逆,本公又豈能眼看著眾軍民為本公死戰。”
齊周忙跪倒在地,“主公,若主公脫離險境,實為漢室之幸,黎民之幸。不然賊子當道,蒼生荼毒,百姓失所。主公此去,非是偷生之舉,乃是為漢祚挑起千斤重擔,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萬望主公不要以一己之私,而置大局於不顧,望主公聽從屬下之言,速速準備離去。”
說著話,齊周倒真伏在地上哭了幾聲。
程緒聽了齊周一番話,暗罵自己豬腦袋,這些話讓人家一說,立刻黑白顛倒,主公逃跑轉眼變成了為漢室承擔重任。
當下他也跪在地上,“主公,子元所說極是,先前屬下目光短淺,心思魯鈍,望主公以大局為重,聽從屬下之言吧!”
劉虞把二人一並扶起,道,“二位所說令本公茅塞頓開,如此就依了二位。今日我等為漢室殺出一條血路,等來日子元與仲林亦要不辭辛勞,為漢室江山多多『操』勞。”
說了半天,他等的就是這些話,想跑出去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如沒有軍士死命掩護,要安然離開昌平難於登天。想要軍士拚命得人家自願,若軍士不心甘情願,於『亂』軍之中根本無法約束。
於是他就著齊周和程緒的話來了一個順水推舟,順便許諾他們來日予以重用。
齊周和程緒道謝之後,站了起來。劉虞吩咐二人幾句,便讓他們到外麵進行突圍準備。
隨後。劉虞將親兵叫了進來,和對方換了衣服,出了大堂飛身上馬,帶著親兵直奔昌平北門。平穀和潞縣均位於昌平的東方,李甘與魏辰在半路攔截,他們的人馬肯定在東麵。若去右北平郡,惟有走北門可行。
這還幸虧當初離開薊縣時,劉虞讓從事鮮於輔將其家眷護送去了右北平,否則突圍更多了許多困難。
此時天『色』已經大明,一夜未睡的劉虞坐在馬上感覺有些輕飄飄的。但生死攸關之際,他卻毫無睡意。
昌平城不大,快馬加鞭,用不多時一行人來到北門。
齊周、程緒已先一步來到此處,他們現身說法向軍士們做了思想工作,因為他們的精彩演說,軍士們的情緒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要不說文官動動嘴,武將跑斷腿,在此完全可以得到驗證。
鮮於銀是劉虞的嫡係,他的忠心自不必說,齊周和程緒來了之後,他便開始謀劃突圍之策。
單經的人馬經過一夜的攻城,現在已疲憊不堪,暫時退了下去在城外埋鍋造飯。
鮮於銀的計劃是等對方飯將熟之時再實施突圍計劃,那時的叛軍剛好歇息了一點時間,卻又沒歇好。懨懨欲睡之時,很難爆發出戰鬥力,他這邊的人馬趁此時間做好準備,然後一舉突圍。
僅存的四千軍士分兩部,每部各兩千人,一部由鮮於銀帶領,掩護那名扮做劉虞的軍士由東門突圍。另一部由齊周和程緒隨同劉虞從北門實施突圍。兩部人馬各自突圍之後根據各自情況撤往右北平。
在順序上,劉虞這邊先打開城門行動,隨後東門開始動作。所謂虛而實之,實而虛之,到時後出發的那夥肯定被對方重點攔截,就會給劉虞一部減輕壓力。
鮮於銀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然而計劃總沒有變化快。
單經那邊的軍灶剛剛冒出炊煙,北麵城牆上的劉虞便看到遠處來了數千步軍。起初他還以為是他的援軍,等那支人馬和單經的人合兵一處後,劉虞才暗暗叫苦。
經過仔細辨認,從軍旗上他看出來了,正是平原相劉備的人馬。
知道劉備前來相助判軍,劉虞恨得直跺腳。他指著劉備大軍方向對齊周說道,“若早知此子是反複無常之小人,心存大逆之『奸』賊,本公必早殺之。可惜昔日此賊投入本公帳下,本公念在同為漢室宗親,極盡禮遇,待之甚厚,當真是養虎為患啊!”
若說別人叛『亂』,還有情可原,那些人都是公孫瓚的嫡係,其官職也是公孫瓚任命的。可劉虞對劉備的確不薄,見此時他不思相救,反倒落井下石,怎能不心生氣憤。
這件事劉虞倒是有些冤枉了劉備,劉備心中確有些感念劉虞的恩德,當初他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之時,便是來投了劉虞。
他所看中的不僅僅是劉虞的地位和權勢,更看重劉虞的漢室宗親身份。
在漁陽接到單經的軍令,劉備知是公孫瓚的意思,不敢違背。卻在行動上故意慢了一些。本來他帶著近四千騎軍,擔心騎軍趕路太快,便讓關羽張飛各領兩千分別支援李甘和魏辰。
而後他帶著四千步軍慢慢趕路,隻希望抵達昌平之時,單經已經破城。那樣他便不用擔下圍殺劉虞的名聲。
劉虞在幽州威望極高,又是漢室宗親。對他動手,公孫瓚有顧忌,劉備的顧忌更大,弄不好便是毀滅『性』的打擊,從此以後為世人所唾棄,再難成大事。
但偏偏單經一夜之間竟未能破城,劉備磨磨蹭蹭挪到這兒還是趕上了這鍋燙手的山芋。
從漁陽到昌平路途並不遠,別說是步軍,一白天帶一晚上的時間,就是爬也能爬到了。
見到劉備,劉虞是心中怒極。而見到昌平尚未攻破,劉備則是心中著急,此刻他已到此,騎虎之勢已成,上不去下不來,一時間腦袋都大了。
劉虞不知道劉備心中所想,所以才有了誤解。既然人家增兵了,城破更是近在眼前,突圍的事不能更改,要死也得死在突圍的路上,一切聽天由命吧!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劉虞通知鮮於銀,火光為號,見火光,東門突圍。又派人分別到西城和南城,調集軍士快馬趕奔北門和東門。
而後,劉虞走下城牆,翻身上馬,準備到齊後便讓人打開城門突圍。
時間不長,其他兩麵的軍士接到軍令,火速馳來。就在劉虞閉上眼睛,準備把心一橫下令時,忽然城牆上有軍士喊道,“主公,北麵又來了一哨人馬。”
接連兩個壞消息,劉虞再也坐不住了。摒退報信軍士後,他在地上焦躁不安地踱著腳步。
少頃,他停下腳步對大門叫了一聲,“來人。”
齊周和另一位從事程緒聞聲快步走入大堂,雙雙施禮,“主公。”
劉虞盯著二人久久不語,齊周和程緒相互看了看,躬身垂頭,盡量掩飾掉臉上的憂『色』。
“外邊戰況如何?”好半天,劉虞問道。
齊周忙道,“稟主公,叛軍攻城雖猛,在城中將士有力防禦之下,城池依然固若金湯。現在城中一些青壯百姓亦登城與將士並肩作戰,昌平軍民願誓死平複叛軍,保護主公安全。”
劉虞擺了擺手,“你隻須告訴本公還剩多少人馬?”
齊周遲疑著道,“主公,先前軍士來報,兵馬尚有八千之多,主公無須擔憂。”
“八千多……”
劉虞喃喃地重複了一遍,齊周說的好聽,換一種說法就是隻剩八千多,這還是以前的數字,到現在肯定不足這個數。這麽一算,一夜之間折損了一萬多人。
援兵無望,城中軍士死傷慘重,看來不能再繼續堅守下去了。想到這,劉虞又問,“叛軍尚有多少人馬?”
齊周賠著小心回道,“軍士稟告,殺傷叛軍至少有五千之數。叛軍此次有備而來,箭矢充足,故城中軍士傷亡略多些,如今對方人馬不足一萬五千。”
劉虞聽出了齊周的回答有些避重就輕,卻也無法責怪,如他這樣一介文人,隻能用嘴來為主公分憂了。
但無論他怎麽說,兵力對比在那放著,城無論如何是守不住了。或許在某一刻,某一麵城牆被突破,接下來必定是全線潰敗。
剛接到消息時他還心存僥幸,以為公孫瓚頂多是向他示示威,或者要些糧草之類的軍資,沒想到單經居然真的攻城。不用想,單經的背後肯定是公孫瓚,不然給單經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戰端已開,如不分出個勝敗生死,公孫瓚肯定不會輕易罷兵。
劉虞心思幾轉,問道,“子元與仲林(程緒的字)必定聽說援軍被叛軍半路攔截之事,不知二位可有何良策。”
齊周和程緒齊施禮道,“方才知曉。”
“主公,援軍雖被攔截,或許有走脫之人到別處再搬援兵也未可知。諒幽州之眾未必都生悖逆之心,若別處軍馬聽聞此事,必定趕來救護主公。”程緒接著道。
劉虞看了程緒一眼,把頭轉向齊周。
齊周再施禮道,“主公,非是屬下危言聳聽。城中軍民心存誓死保護主公之心,此事絕無虛言。若時間一久,援軍不至,城中軍民死傷殆盡,若再想護衛主公亦成空話。如此情形還是叛軍未破此城,未有援軍的情形之下。若方才所說二者不幸居其一,則主公危矣。依屬下之見,不若趁軍民未盡之時,我等護衛主公殺出一條血路,退往右北平。縱是我等戰死,亦要報答主公知遇之恩。”
說著話,齊周用大袖子擦了擦眼睛,左擦了一下,右擦了一下,有沒有眼淚不知道。
劉虞上前幾步,將齊周扶起,歎了一聲,“唉,身為漢室宗親,本公早將一身托付漢室。今賊子忤逆,本公又豈能眼看著眾軍民為本公死戰。”
齊周忙跪倒在地,“主公,若主公脫離險境,實為漢室之幸,黎民之幸。不然賊子當道,蒼生荼毒,百姓失所。主公此去,非是偷生之舉,乃是為漢祚挑起千斤重擔,拯救黎民於水火之中。萬望主公不要以一己之私,而置大局於不顧,望主公聽從屬下之言,速速準備離去。”
說著話,齊周倒真伏在地上哭了幾聲。
程緒聽了齊周一番話,暗罵自己豬腦袋,這些話讓人家一說,立刻黑白顛倒,主公逃跑轉眼變成了為漢室承擔重任。
當下他也跪在地上,“主公,子元所說極是,先前屬下目光短淺,心思魯鈍,望主公以大局為重,聽從屬下之言吧!”
劉虞把二人一並扶起,道,“二位所說令本公茅塞頓開,如此就依了二位。今日我等為漢室殺出一條血路,等來日子元與仲林亦要不辭辛勞,為漢室江山多多『操』勞。”
說了半天,他等的就是這些話,想跑出去靠他自己肯定不行。如沒有軍士死命掩護,要安然離開昌平難於登天。想要軍士拚命得人家自願,若軍士不心甘情願,於『亂』軍之中根本無法約束。
於是他就著齊周和程緒的話來了一個順水推舟,順便許諾他們來日予以重用。
齊周和程緒道謝之後,站了起來。劉虞吩咐二人幾句,便讓他們到外麵進行突圍準備。
隨後。劉虞將親兵叫了進來,和對方換了衣服,出了大堂飛身上馬,帶著親兵直奔昌平北門。平穀和潞縣均位於昌平的東方,李甘與魏辰在半路攔截,他們的人馬肯定在東麵。若去右北平郡,惟有走北門可行。
這還幸虧當初離開薊縣時,劉虞讓從事鮮於輔將其家眷護送去了右北平,否則突圍更多了許多困難。
此時天『色』已經大明,一夜未睡的劉虞坐在馬上感覺有些輕飄飄的。但生死攸關之際,他卻毫無睡意。
昌平城不大,快馬加鞭,用不多時一行人來到北門。
齊周、程緒已先一步來到此處,他們現身說法向軍士們做了思想工作,因為他們的精彩演說,軍士們的情緒被極大地調動起來。要不說文官動動嘴,武將跑斷腿,在此完全可以得到驗證。
鮮於銀是劉虞的嫡係,他的忠心自不必說,齊周和程緒來了之後,他便開始謀劃突圍之策。
單經的人馬經過一夜的攻城,現在已疲憊不堪,暫時退了下去在城外埋鍋造飯。
鮮於銀的計劃是等對方飯將熟之時再實施突圍計劃,那時的叛軍剛好歇息了一點時間,卻又沒歇好。懨懨欲睡之時,很難爆發出戰鬥力,他這邊的人馬趁此時間做好準備,然後一舉突圍。
僅存的四千軍士分兩部,每部各兩千人,一部由鮮於銀帶領,掩護那名扮做劉虞的軍士由東門突圍。另一部由齊周和程緒隨同劉虞從北門實施突圍。兩部人馬各自突圍之後根據各自情況撤往右北平。
在順序上,劉虞這邊先打開城門行動,隨後東門開始動作。所謂虛而實之,實而虛之,到時後出發的那夥肯定被對方重點攔截,就會給劉虞一部減輕壓力。
鮮於銀的計劃不可謂不周密,然而計劃總沒有變化快。
單經那邊的軍灶剛剛冒出炊煙,北麵城牆上的劉虞便看到遠處來了數千步軍。起初他還以為是他的援軍,等那支人馬和單經的人合兵一處後,劉虞才暗暗叫苦。
經過仔細辨認,從軍旗上他看出來了,正是平原相劉備的人馬。
知道劉備前來相助判軍,劉虞恨得直跺腳。他指著劉備大軍方向對齊周說道,“若早知此子是反複無常之小人,心存大逆之『奸』賊,本公必早殺之。可惜昔日此賊投入本公帳下,本公念在同為漢室宗親,極盡禮遇,待之甚厚,當真是養虎為患啊!”
若說別人叛『亂』,還有情可原,那些人都是公孫瓚的嫡係,其官職也是公孫瓚任命的。可劉虞對劉備的確不薄,見此時他不思相救,反倒落井下石,怎能不心生氣憤。
這件事劉虞倒是有些冤枉了劉備,劉備心中確有些感念劉虞的恩德,當初他想要成就一番事業之時,便是來投了劉虞。
他所看中的不僅僅是劉虞的地位和權勢,更看重劉虞的漢室宗親身份。
在漁陽接到單經的軍令,劉備知是公孫瓚的意思,不敢違背。卻在行動上故意慢了一些。本來他帶著近四千騎軍,擔心騎軍趕路太快,便讓關羽張飛各領兩千分別支援李甘和魏辰。
而後他帶著四千步軍慢慢趕路,隻希望抵達昌平之時,單經已經破城。那樣他便不用擔下圍殺劉虞的名聲。
劉虞在幽州威望極高,又是漢室宗親。對他動手,公孫瓚有顧忌,劉備的顧忌更大,弄不好便是毀滅『性』的打擊,從此以後為世人所唾棄,再難成大事。
但偏偏單經一夜之間竟未能破城,劉備磨磨蹭蹭挪到這兒還是趕上了這鍋燙手的山芋。
從漁陽到昌平路途並不遠,別說是步軍,一白天帶一晚上的時間,就是爬也能爬到了。
見到劉備,劉虞是心中怒極。而見到昌平尚未攻破,劉備則是心中著急,此刻他已到此,騎虎之勢已成,上不去下不來,一時間腦袋都大了。
劉虞不知道劉備心中所想,所以才有了誤解。既然人家增兵了,城破更是近在眼前,突圍的事不能更改,要死也得死在突圍的路上,一切聽天由命吧!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劉虞通知鮮於銀,火光為號,見火光,東門突圍。又派人分別到西城和南城,調集軍士快馬趕奔北門和東門。
而後,劉虞走下城牆,翻身上馬,準備到齊後便讓人打開城門突圍。
時間不長,其他兩麵的軍士接到軍令,火速馳來。就在劉虞閉上眼睛,準備把心一橫下令時,忽然城牆上有軍士喊道,“主公,北麵又來了一哨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