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詔書


    因為對這三縣勢在必得,淩雲做完部署後立即進行實施。


    他的部署從兩方麵進行,一方麵是兵力調整,另一方麵是後勤補給。現在所占領的三縣之地,除平穀縣駐有趙正和秦濤的三千五百人外,其餘兩縣均隻有一千兵馬。為了確保必要的防守力量,淩雲將漁陽城的幽州降軍分別派往三個縣城,每縣派兩千人。令三縣主將就地訓練,如遇戰事能隨時投入使用。


    公孫瓚的兵馬多集中在潞縣一帶,距離平穀較近。而平穀東南方是劉虞控製的無終縣,這個區域情況比較複雜。淩雲安排的兵馬較多,並令平穀縣的防務由趙正負責,秦濤暫任副手。


    後勤補給方麵,淩雲令燕山大營中的飛狼部校尉董君率領兩千人馬負責運送糧食至獷平、平穀、傂奚三縣。


    由於新建了十一座石場,石材的產量劇增。淩雲上次回燕山見趙雲時,大營外圍的城牆建造已接近尾聲。一待城牆全部建完,所有采石場生產出來的石材便無須消耗在城牆上,而是全部當作商品賣掉,換來大量虛擬幣。這樣一來,淩雲在經濟上的壓力便減輕了許多。


    由於那三個縣城是公孫瓚采取的戰略『性』撤出,城中的糧食都事先轉移走,淩雲的人馬進去之後,直接麵臨著缺糧的困境。


    燃眉之急解決完,淩雲又下了一道命令。讓獷平、平穀、傂奚三縣的主將按照漁陽縣的做法進行土地分配,促進農業生產。同時,他還派了一些有經驗的人員去各縣指導。說是有經驗,其實就是現抓了現賣,幹了幾天,對這事熟悉一些而已。


    不得不說淩雲的處置非常得力,不到十天的時間,三個縣城的局麵迅速穩定下來,百姓有了官方的承諾,很快投入到農業生產中。


    這段時間,淩雲經過深思熟慮出台了兩項新製度——軍餉製和俸祿製。


    這兩項製度是淩雲根據漢朝的實際情況,再結合後世的一些製度製定的。東漢的兵製中並沒有軍餉一說,大多數都采取屯田製,相當於後世的聯產承包責任製。種出來的糧食大量上交後,軍士所得隻是很少的一部分。這種製度的弊端很大,會造成軍不軍、民不民的情況出現,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而且軍隊的流動『性』很大,有時種完莊稼,而後軍隊由於各種原因調防,所付出的辛苦都付之流水。所以說,漢朝的軍製非常不科學。


    隨著將土地分給平民耕種,並且各種賦稅都采用掛單記帳的形式,使務農成為一項很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個好現象,但淩雲以前采取的製度是軍功製,有功勞的軍士可以得到賞賜,換句話說沒有功勞的人就什麽都拿不到。這與任務的分配關係很大,有些不可能建立軍功的任務是根本拿不到獎賞的。而且在大規模作戰中,軍功的核實事項非常困難,很難做到真正的公正。


    先前的軍功製是建立在隻有數百人軍隊的基礎上,而且都在他統一領導下防守大營時製定的。現在他的軍隊總數已達兩萬多人,尤其是有大量幽州的降軍,如果讓他們覺得當兵不如種地,那將會出現很嚴重的後果,所以出台軍餉製勢在必行。


    淩雲將軍餉定在每名普通軍士月餉相當於三個人一月口糧的標準。這樣一來,家中有耕地的軍士可以額外獲得一份收入,即使家在外地的軍士也可得到糧食養活家人。相比於其他軍隊來說,這個條件非常優厚,對以後收編其他軍隊和招募軍士都非常有利。


    眼下,讓淩雲每月足額拿出這些軍餉還有一些困難。對此,淩雲實施了另一項附加措施,凡不按月領餉的軍士,可按推遲時間獲得相應的利息。這樣一來,不著急用糧的軍士自然不會去按月索要軍餉。至少淩雲自兵營中購買的兵士便是如此。他們都是老哥一個,要是按月領的話,還得看管著,要防盜防鼠,要不就得天天背在身上。


    至於軍餉的缺口,淩雲準備等百姓的日子過好了些,逐漸收取掛帳的賦稅。根據估算,這些賦稅收上來之後,不但能補足軍餉的缺口,還能略有贏餘。


    而俸祿製則是相對將官製定的,在現在漢朝官員的標準上增加兩成,領取辦法參照軍餉。


    同時,原有的軍功獎勵製度並未廢除,淩雲會根據將士所立軍功的多少進行賞賜。當然,賞賜什麽,賞賜多少都由淩雲說了算,現在不製定統一標準。


    這兩個製度一出台,立即在軍中刮起一陣狂熱的風暴。一時之間,軍心大振,士氣高漲,尤其是那些幽州降軍更是歡喜異常。他們都沒想到會因禍得福,投在淩雲帳下反而揀到了天大的便宜。


    這股風暴不但在淩雲軍刮了起來,而且還蔓延到周邊各地,蔓延到了劉虞和公孫瓚的軍中。一些負麵情緒因為這個消息的到來開始在他們二人的軍中悄悄滋生。


    回到漁陽城的第十天,淩雲接到探子的稟告,趙雲被公孫瓚派到了潞縣,在單經帳下聽用。


    這個消息,他並未感到意外。趙雲輕易將劉真一家救了回去,公孫瓚絕不會沒有任何想法,否則他就不是公孫瓚了。


    事實正是這樣,公孫瓚讓人去範陽郡找趙雲索要那張截獲的信件。趙雲早將那塊素絹燒掉,如何能拿得出來。他推說信件遺失,把來人打發回去。


    公孫瓚聽完稟告,對趙雲更是生疑。經過詢問劉夫人,又牽扯出魏辰,公孫瓚聯想到魏辰與劉備在昌平大敗一事,這二人敗得最快,而傷亡又最小。而且劉備曾在劉虞帳下任職,趙雲又在劉備帳下掌管騎兵。這麽多事情相互印證,公孫瓚對這幾人皆生了疑心,甚至連劉真也懷疑上了。畢竟被人家擄去那麽長時間又毫發無損地回來,誰能保證他們之間沒有什麽貓膩。因而公孫瓚以保護劉真為名將其調離上穀郡,隨便給了他一個閑職安置。


    更巧的是,劉備恰在此時派人求見公孫瓚,說平原縣戰事緊張,讓公孫瓚派趙雲回去支援。


    公孫瓚由此更加生疑,當即駁回了劉備的請求,同樣以戰事吃緊為由將趙雲派到潞縣。


    他懷疑這些人都是因為他們身上所發生的事情不合常理,卻沒有掌握任何證據,他便想把趙雲派到戰場上進行試探。


    聽到趙雲的消息,淩雲便下令讓軍士準備,他要親自前往平穀。


    然而,當他剛要啟程時,卻接到軍士的稟告,劉虞派齊周來訪。


    淩雲不得不暫緩行程,在太守府接見了齊周。


    見到淩雲,齊周先是獻上一份禮單,說是劉州牧為了感謝淩雲上次相救,以及這次策應劉州牧打擊公孫瓚而送上的薄禮。


    淩雲打開禮單看了一眼,便放到了案幾上。禮單還算豐厚,有五百金,綢緞和美酒的數量也很可觀。


    淩雲對這些東西很滿意,但他知道若隻是送禮,來的人應該是鮮於輔。既然他沒派鮮於輔而是派了齊周,肯定還有別的事。


    果然如淩雲所料,齊周此來並非隻是送禮一件事,而且另外的事情也不隻一件。


    感謝的話說完了,齊周讓人捧出了一樣東西,正是當今天子的詔書。按齊周的想法,是讓淩雲跪接詔書。


    可是淩雲根本不理會他那個茬,讓護衛把詔書給他拿了過來。齊周見到此舉,想說什麽,卻又忍住了沒說,隻呆呆地看著護衛拿著詔書遞給淩雲,不知道如何是好。


    淩雲大大咧咧地打開詔書一看,是劉虞給他討的封官詔書。這個官職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卻十分有意思。劉虞給他討封的官職是幽州上穀郡太守之職。


    看完內容,淩雲沉『吟』不語,隻拿著詔書翻來覆去地看。看看做工,看看材料,再看看後麵的玉璽大印。這玩意都是在電視裏看到公鴨嗓一本正經地念過,卻沒想到他淩雲也能接到這玩意。m的,老子以前應聘時盼個錄用通知都差點望穿秋水,到了這兒,隻動動嘴,太守的聘用通知就下來了。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哪裏黃土不埋人啊,呸……呸……


    淩雲胡思『亂』想了一陣又收回心思,齊周被淩雲的舉動嚇得不輕,那些動作落在他眼裏,卻是對當今天子的大不敬。按禮數,接詔書之前要焚香洗手,行跪拜之禮,接完之後還要將詔書供起來。


    這淩將軍倒好,不遵禮數不必說了,拿了詔書就象拿著女人肚兜似的,又『摸』又看,又聞又搓的。


    齊周見淩雲終於停止了動作,忙施禮問道,“淩將軍可是對此官職不滿意?”


    淩雲板起臉反問道,“子元,你說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超級霸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儒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儒刀並收藏三國之超級霸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