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趙雲可是數年前黃巾之亂的親曆者,如今回想起來,那蠱惑人心的遺音猶在耳邊回蕩——


    天公將軍張角一聲令下,叛軍揭竿而起,如過境蝗蟲一般席卷天下,短短一個月內,全國八州二十八郡都有戰事發生,聲勢之浩大,舉世罕見。


    當時,沿途的百姓或主動追隨,或被裹挾,一同跟著造反,人數多時足有百萬。


    坦白來說,若非親眼所見,趙雲都不敢相信平日裏治病救人的太平道,竟有如此煽動力。


    也正因為如此,當聽陸離提到黃巾餘孽扯旗造反時,他有一瞬間的失神,心中愈發擔憂並州局勢。


    可實際情況如何?


    匈奴之圍已解,所謂的十五萬大軍,能有兩萬活著逃回草原,那羌渠單於都得感謝天地保佑。


    而他們寄予厚望的盟友休屠各胡,大概率也是不堪一擊,隻待主公率大軍轉向,即可頃刻滅之。


    至於黃巾餘孽……


    由於親自交過手,陸離就更有發言權了,那些黃巾老卒自然不容小覷,但他們人數有限,還是以裹挾、煽動流民為主,也就趁勢圍攻一下縣城,一旦遇到成建製的正規軍,就蹦躂不起來了。


    事實上,如果不是主公丁原下了死命令,要求眾將堅壁清野、避戰不出,僅憑呂布一人,率領萬餘狼騎,就可以將其輕鬆剿滅。


    但這些消息隻有並州軍高層將領知道,趙雲一介白身,又能從何處知曉?


    眼下,聽到陸離這個知情人士的描述之後,趙雲內心焦急萬分,一個念頭反複在腦海中浮現:


    並州危矣!


    百姓危矣!


    而這,正是陸離打的如意算盤。


    殺賊途中,恰好碰上前去投軍的趙雲,要是不想辦法嚐試一下,能否將其拐走,那可真是太遺憾了。


    長阪坡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如此,最終還搶走了曹操的佩劍青釭劍。


    這等勇力與膽魄,天下哪個梟雄不想將其招至麾下聽用?


    與其便宜了別人,倒不如率先截走,不,應該叫良禽擇木而棲。


    別看並州處於苦寒之地,等到了亂世,戰爭潛力巨大。


    說一句猛將如雲,真不過分——


    呂布、張遼、八健將,若是再加上趙雲!


    縱使陸離見過不少大場麵,但一想到這裏,他心中依舊燃起一片火熱,差點激動到難以自持。


    老子要幹票大的!


    十八路諸侯討董?


    往後稍稍。


    再不濟,這盟主之位也輪不到袁紹來做,因為,陸離敢斷言:


    隻要並州軍內部不出亂子,後勤補給跟得上,打誰都不虛。


    鬥將,有呂布、張遼、趙雲!


    鬥兵,並州狼騎縱橫天下!


    一念至此,陸離恨不得立刻就將事情給定下來,送主公丁原一個天大的驚喜,但他又十分清楚,飯要一口一口吃,何況招募頂尖武將。


    畢竟趙雲並非沒有主見之人,所以這件事根本急不得,要慢慢來。


    先送其拜別兄長,再帶其去中軍大營,親身感受一下並州軍的威勢,最終,引薦一下兄長張遼以及飛將呂布。


    常人道,英雄惜英雄。


    數日之前,陸離初來投靠丁原,便被主公委以重任,軍中諸將不僅沒有排擠他,反而熱情相待。


    由此觀之,趙雲去了並州,肯定然會備受禮遇,久而久之,並州軍內必將再添一員猛將。


    計策初定。


    陸離抖了抖韁繩,示意黑鬃馬跑快些,盡早回並州,以免出現什麽變故:比如半路殺出個公孫瓚。


    “子龍,你我意氣相投,從今往後,便以兄弟相稱,如何?”


    這話並不突兀,古人相見有敘齒一說,即,以年齡長幼而定坐席次。


    同理,若是聊得投機,亦會如此,想當初,陸離與張遼相遇時就是這樣,隻不過現在換做了趙雲。


    幾乎是同一時間,清朗的聲音自身後傳來:“雲生於建寧元年,敢問將軍貴庚?”


    “哈哈哈,愚兄生於延熹十年,癡長你一歲,往後別再稱什麽將軍,顯得生分了。”


    陸離心中暗爽,笑道:“往後叫我兄長即可。”


    聞言,趙雲點了點頭,理所當然地喚了一聲兄長。


    霎時間,陸離心中一陣舒坦。


    張遼是吾兄,趙雲是吾弟,呂布是吾友,試問天下,還有誰?


    與此同時,察覺到自己剛結交的兄長心情大好,趙雲亦是歡喜:


    自己不過一介白身,竟與軍中將領約為兄弟,而且還是千裏跨境追敵的忠勇之輩,自然是喜不自勝。


    不知不覺,已到了午時。


    村落之間飄起了炊煙。


    在趙雲的指點下,陸離七拐八折,在鄉間小道上來回穿行,終於停在了一處裏外。


    亭長,管轄十裏之地,治下肯定會有更小的單位——


    裏。


    眼前這個裏規模不小,陸離下馬時,抬眸隨意打量了一下,粗略估摸,至少住著百十戶人家。


    而裏門略顯氣派,足有一丈高,瓦當上以飛雲為紋,中間刻著兩字:趙裏。


    以姓為裏名,並不罕見,說明這是聚族而居,裏中皆為趙姓。


    “子龍?”


    二人剛下馬,一個裹著黑色嘖巾,服飾與普通黔首無異的中年男人便快步迎上來:“你不是外出遊曆了嗎?”


    “路遇友人,邀其還家。”


    趙雲不欲多言,以免泄露陸離的身份,惹得都亭侯公孫瓚懷疑。


    但裏長很負責任,仔細打量陸離,見他身披甲胄,腰間又掛有異族首級,追問道:“閣下是行伍出身?”


    不待陸離回答,趙雲直接招呼道:“裏長莫要多問,今日隻當什麽都不曾看見,雲在此謝過了。”


    說完,拱手行了一禮,便徑自引著陸離往裏麵走去。


    望著兩人遠去的背影,中年男子默默搖了搖頭,將手中的紙筆放下,顯然是心中有了數。


    “兄長勿憂,放心在此歇息,雲在周邊略有薄名,定不會有官府中人上門打擾。”


    陸離牽著黑鬃馬入裏中,聽了一旁趙雲的話,微微搖頭:“待回了並州,公孫瓚又能如何?隻怕連累了賢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行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行星並收藏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