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錨入海,固定戰艦】


    【集中各式艦炮哥,猛轟日艦】


    傍晚之前,徹底與來援倭軍水師碰上麵的李舜臣,下達了兩個簡單命令。


    雖然是李朝艦隊的大將,但通過接觸與學習,他深諳如何發揮明軍戰船的優勢,選擇停船作戰。


    一,明軍艦船停止極速前進,靜止下來,會提高命中率。


    二,能夠吸引更多倭軍來攻大船,為相對有缺陷的本國戰船減輕壓力。


    後者並不是他通過故意犧牲明軍水兵的方式,來保存己方實力。


    要知道,戰線是由聯軍組成,要是薄弱點被突破,明軍打得再好,也沒有太大用,他得為攻打順天倭城、全殲被圍之敵,爭取更多時間。


    對此,老將軍鄧子龍欣然同意。


    畢竟他作戰經驗不比李舜臣少,一眼能夠看出敵我優劣,倭軍不管是攀爬,還是使用小口徑鐵炮射擊,都是羊攻的那一方,隻要明艦防禦得法,敵人很難攻上來。


    無防盜


    果不其然,突然停下來的大艦,很快便成功吸引日軍水師來攻擊,這群從關東而來,並未經曆太多水戰的家夥,好似聞到蜜糖的螞蟻,蜂擁而至。


    隨後,就得到了教訓。


    有數量可觀的一部分,在中途便被炮火打沉。


    但終歸是沒有吃過大虧,再加上順天那邊戰況緊急,越來越多的戰船衝過來,顯得不屈不撓。


    靠近以後,大量鐵炮兵站在甲板上,對著附近的大明戰艦展開一輪又一輪攢射。


    彈丸如雨,期間還夾雜著幾聲筒炮聲,可惜隻是嵌入船體而已。


    這時候,李舜臣又不緊不慢下達了第三道作戰命令:


    戰鬥人員能上甲板的戰鬥人員,人手一柄三眼銃,爬在船舷兩側的挨牌下等待。


    關東水師抵近射擊了一陣,發現自身鐵炮雖無法對船體造成傷害,卻能把站在甲板上的明軍給打跑。


    機不可失!


    各艦隊長不約而同作出決斷,立刻安排近千名倭寇,搭乘隱蔽小船,朝著明軍宛若堡壘的大艦進軍。


    接著……這幫不熟悉戰法的家夥,野心勃勃,爬上了船舷,結果剛冒一頭,就聽到火銃聲。


    三發打完,手中的三眼銃直接變成大鐵錘,把本就缺乏防備的第一波倭軍士兵砸下海。


    一波結束後,訓練有素的水師士兵迅速矮下身,躲避下一陣來自遠處的槍林彈雨。


    這個戰法屬實簡單,奈何倭人火器不行,戰船又幾乎都是矮趴趴,隻能幹瞪眼,根本無法破解。


    因為明艦很高,而日本近百年下來,潛意識裏已經培養出一套名為跳船攻擊的戰法,可沒有用武之地,又有何用呢?爬上來就是三眼銃伺候,輕輕扣動扳機,亦或者奮力一砸,經過千辛萬苦的倭寇就去見那什麽日照大神了。


    如此往複,幾輪下來,千餘名試圖登船的日軍,全部墜入大海,有些已命喪黃泉,有些隨著時間推移,也命不久矣。


    最終形成了一種類似亂燉的戰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戰團外圍,擁有優勢兵力的聯軍圍著倭人窮追猛打,力求打開局麵,讓它們無力向西支援。


    而內部,一群突入進來的倭軍戰艦,圍著李舜臣、鄧子龍所在艦隊進行強攻,堪稱不計傷亡,妄圖搶在己方被重挫前將敵軍指揮官斬首。


    通過信息差、裝備代差,聯軍一點點占據並擴大優勢。


    為何以絕對兵力優勢,發起這般瘋狂的進攻,卻一點成效都沒有?


    鐵炮打不動。


    武士爬不上去,怎麽辦?


    倭人自上而下都茫然。


    唯有鄧子龍知道,老將軍覺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自己沒能上岸廝殺,結果卻能在海上酣戰,再過一把癮!


    此刻,他又一次成功打退圍攻,並扭頭一看:


    一隊綴在後麵的大船非常隱蔽地靠近此地。


    鄧子龍當即大喜過望,催促李舜臣下命令,隨後,艦隊紛紛拔錨,全體撤下甲板。


    不打了?


    怎麽回事?


    倭軍屢次遇到超乎固有認知的事物,腦子在短時間內有點懵,其實這哪裏是不打,而是明軍水師的殺手鐧來了。


    那些突然頂上來的大船上,士兵們個個身披重甲,手中握著一種奇怪物件,這是銅製大圓筒,筒前有口,後方設置推柄,陸離初見時,感覺它們很像原始版滋水槍。


    在大明,它們有個官方稱呼:


    噴筒。


    原理跟陸離的認知沒有出入,就是噴東西出來,但卻不是水,而是猛火油。


    初見此物時,陸離不禁感慨明朝火器確實充滿奇思妙想,顯然已經有了現代武器的影子。


    為什麽會開倒車,在數百年後被各國入侵?問題值得思索。


    猛火油櫃,即,一個大銅櫃子,裏麵安插著數根直筒,側麵為注油孔,後方則時推進活塞。


    故而,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沿著注油孔往裏麵添加猛火油,然後推動活塞,助燃液體便會先沿著直筒噴射而出。


    在最前端,有一個名為藥樓的部件,當有液體從中經過,推力就會引燃火藥,如此,猛火油就變成了一條噴射狀火舌。


    據此原理,明軍開發出了一係列噴筒,有大型,有便攜式,不拘泥於噴射火焰,還能夠射出毒氣、或兩者兼而有之。


    誠然,倭人見識短,大明水師也是初次遠征半島,它們根本不識得此物,但短短一次交鋒,就吃了這麽多虧,眼下又看到如此景象——


    陌生物件登場。


    整個甲板上的士卒全部偃旗息鼓。


    倭軍眾將忍不住驚疑,都不敢上前,生怕聯軍又要出現什麽新花樣。


    就在這幫人驚疑不定的時候,火焰兵沒有任何猶豫,旋即撲了上來,他們可沒有需要顧忌的地方。


    高高的甲板上,一道道火龍,居高臨下向附近所有敵艦噴射而去,哪怕那些隨軍出征的神官能夠改變天象,也無法在短時間內作出反應。


    況且猛火油不耗費什麽國運,噴光了?矮身躲在挨牌下麵,繼續灌一大桶就行,循環往複。


    再說倭人有神官,明軍這邊就沒有龍虎山道人了?


    全程保駕護航,與神官遠遠對峙,形成了一種另類的默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行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行星並收藏從倫敦開始的詭異劇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