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煐高坐龍椅,似乎是想要將文武百官的神情都看在眼裏,似乎是想要琢磨出來他們的一些心思。
這應該算不上太難,當然這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這就需要看一個皇帝的眼力了。
朱允煐很清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並不會輕鬆,說不定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肯定會有一些文武百官的去抗爭。
那也沒什麽好說的,一切都還是看看手腕吧,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看起來不隻是一些文官不太樂意遷都,很多的武勳也都是不太樂意遷都的。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相對來說江南還是更加富庶一些的,北方就要苦寒一些了。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大家不想去一些苦寒的地方,這也是人之常情了。
再者就是大家也都明白,現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怕這幾年有著一些趨勢,北方人為官的數量是在增加的。但是不管怎麽說,南方人當官的顯然是更多的。
這些都是事實,離開了自己的大本營,心裏多少也是會覺得有點不得勁。
再現實一點的來說,文官也好、武將也罷,大部分人的家族資產等等也都是在南方。這要是去了北方,他們很難顧及到自己的家族資產了,這顯然也不是什麽好事情了。
道理大家也都明白,皇帝明白這些事情,文武百官更加明白這些,畢竟這些事情也是牽涉著他們的自身利益,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此更加的關心和在意。
隻是不管這些人有什麽意見,現在看起來也是沒辦法讓皇帝改變心意,那些都是不現實的事情。因為皇帝已經做出了決議,這件事情就已經是木已成舟的事情了。
茹瑺這個文官之首來到了武英殿,朱允煐就嚴肅說道,“愛卿,想來你也知道皇爺爺駕崩,宗室、百官,也都當守孝。若是有人行那無君無父之舉,該當何罪?”
茹瑺悚然一驚,忙不迭的說道,“回陛下,朝廷自有法度,一應懲處當嚴厲。”
朱允煐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大伴,拿給茹卿看看吧。”
真以為錦衣衛和東廠是在吃素呢?這段時間他們可是在不斷地監督著,但凡有一些京官飲酒作樂,基本上都是要被記錄在桉的。
雖然不敢說所有人都被查了出來,但是這樣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大多數也都是被查了出來。
這一切也都是他們咎由自取了,持身不正,管不住口腹之欲、控製不了女色之誘,大好前途一朝葬送,那也怨不得別人了,這隻能是他們自己種的因、結的果。
不怪朱允煐這麽嚴苛,除了他和老朱的感情深厚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朱允煐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強調法治、禮儀。如果開國之君喪期的時候,一些人都不當回事,那麽這也說明了一些人對於朝廷的威嚴、法度根本不放在心上。…
這不隻是大明會強調的,曆朝曆代其實也都是一樣,絕對無法容忍文武百官在皇帝喪期的時候飲酒作樂,這就是大不敬,這樣的行為絕對是無法容忍的。
茹瑺看著名單,心裏驚了一下,但是也算得上稍微的鬆了口氣。
怎麽說呢,雖然有著這麽些人居然不尊禮法,這也是讓他惱火。可是不幸中的萬幸,並沒有一些朝廷重臣卷入其中,這也算得上不幸中的萬幸了。
看來能夠居廟堂之高,這些人也都是心裏有些分寸,也都明白爬到現在這個位置多麽的不容易,知道在這樣的時刻該有著一些分寸,沒有鬧出太過的事情。
這自然也就是好事情了,隻要沒有重臣卷入其中,那麽一切也都是在可控範圍之內,不需要擔心引起太大的波瀾。至於說一些中低層的官員,他們仕途毀於一旦,或者是要身陷囫圇,那也真的怪不得別人了。
不是茹瑺冷血,而是他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惱火,正常的儒家子弟都無法接受這些無君無父的行為。起碼在明麵上,大家是無法接受的,也是要嚴厲抨擊的。
朱允煐就看著茹瑺,平靜的說道,“既如此,這些事情還是愛卿先行處置,再報於朕。”
茹瑺自然領旨,但是他可不敢大意。雖然跟在陛下跟前也十多年了,自認為也是非常了解當今天子的性格。可是這麽兩年,他越來越感覺聖心難測。
麵對皇帝的時候,茹瑺也越來越謹慎,他現在麵對皇帝也必須要更加的小心、謹慎。踏踏實實的辦好自己的事情,絕對不能在這些個時候犯下一些錯誤,尤其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錯誤。
看到茹瑺似乎還要說些什麽,朱允煐就直接開口,“愛卿先退下吧。”
滿肚子話想要說的茹瑺這時候也隻能告退了,雖說他想要向陛下稟報一些事情,但是也不能違逆聖意。或者也是陛下根本不給他任何開口的機會,隻是等著在朝堂上在討論一些事情。
如果皇帝真的有著這般心思,茹瑺也真的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甚至覺得這才是天子的性格。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節點,陛下這麽做更是理所當然。
在茹瑺離開後,常茂也入宮了,朱允煐直接將一份折子扔給常茂,“看看,這就是世受皇恩的勳貴。皇爺爺的喪期,他們也敢飲酒作樂,也敢有大不敬之言行?!”
常茂心裏一慌,他倒是可以保證開平王一脈肯定沒有任何的問題,大家都是恪守本分。可是其他的一些武勳要是私下裏飲酒,好像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總有一些人腦子不清醒。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就是因為出身武勳,或者也是自己比較紈絝,常茂更加清楚一些武勳的做法,更加清楚一些武勳要是紈絝起來是多麽的不可理喻。
朱允煐長歎了一口氣,說道,“朕一直想著要有君臣相得的佳話,隻是好些人怕是不這般想。他們這般做,也是讓朕為難啊!”…
常茂這個時候就趕緊表明立場,“陛下,此等惡跡實乃罪大惡極,怨不得旁人。”
朱允煐有些沉痛的樣子,說道,“話雖如此,好些都是開國功勳之後,祖輩的功勞就這般被這些不肖子孫揮霍,想想看也是令人心痛。重罰他們吧,朕於心不忍。不罰,朝廷法度無法交代,更無法向皇爺爺交代。”
常茂自然也就明白了,陛下肯定是想要重罰了,這件事情沒有那麽容易就湖弄過去。
很多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心裏有數的,陛下這段時間其實一直都沒少找一些武勳的麻煩,被削去爵位的武勳,也不是一個兩個。
看似沒有太多的腥風血雨,可是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必然也就意味著不會那麽的輕巧。
或許是沒有當年胡惟庸桉那般讓人心有餘季、朝不保夕,隻是現如今犯下一些錯誤,原本高高在上的武勳瞬間被大落凡塵,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也算是英示天子的手段。
洪武皇帝處置武勳那叫一個狠辣,英示皇帝也非常果決。這兩位天子的共同特點,那就是一旦他們對一些人不滿意,那自然也就會顯得有那麽一些刻薄了。
刻薄一點也沒什麽不好,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大明朝的武勳確實太多了一些,是需要稍微的收拾一下。老朱給朱允煐留下的武人班底可不差,但是在開國勳貴的班底當中,也是良莠不齊。
這些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需要做些取舍了,很多的事情他確實要做出決斷了。
常茂自然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麽,或者說現在的他更加清楚在這樣的時候,他根本不指望著去勸皇帝改變主意,或者是為一些犯事的武勳求情,他要做的就是緊跟皇帝的腳步。
這倒不一定就是因為皇帝是他的外甥,單純的就是那些武勳做的事情上不得台麵,就算是想要為他們求情,也一個個的會有些顏麵無光,那些人做的事情也確實是讓人惱火。
至於說自己這個武勳之首不能護著人,常茂對於這些個事情實際上也算不上特別的在意。
本身他現在也就是一個空架子,誰不知道他開平公就是仗著皇帝舅舅、開平王之子的身份,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根本沒什麽好說的。
護不住人也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事情,這些年常家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降低影響,這樣才是真正的傳家之道。常家到底身份不同,有些事情不爭,那才是最好的做法。
既然常茂如此的懂事,朱允煐也露出些許笑容,“大舅,此事怪不得咱刻薄,也怨不得大舅不念袍澤之情、父祖情義,隻是那些人怕是早就在富貴鄉裏無視君父了。”
常茂有些尷尬,隨即說道,“陛下,這些理臣也知曉。如今應天府裏,多是一些紈絝子弟,多半也都是出自勳貴人家。和臣平輩的倒有不少有些能耐的,咱這幾個也是在開國前出生、長大,早年也多半是有著軍伍經曆。”…
這些也是實話,基本上武勳二代,大部分都是在開國之前出生,也算得上生於憂患。這一個個的,也普遍都有從軍的經曆。不說一個個的都是軍功卓著,好歹也是有些能耐的,不算是完全的繡花枕頭。
但是很多的武勳三代,那就有些難說了,這一個個的也都算得上含著金鑰匙出生了,很多也確實有那麽點安於享樂,好些人也確實有些紈絝,沒有太多的才華本事。
武勳當中有著一些紈絝,這些還真的不是什麽秘密,這些也算得上人所共知的事實。
這些也算得上朱允煐想要清理一些勳貴的原因,他當然希望武勳集團保持著一定的活力,需要有著那麽一些新鮮的血液,而不是說武勳霸占著五軍都督府,或者武勳集團一副躺在功勞簿上高枕無憂的樣子,那是朱允煐絕對無法容忍的。
好在現在的武勳集團也有新鮮的血液,北伐之戰,以及對高麗的戰事,也確實湧現出來了一些新鮮的血液,這些人也可以給武勳集團帶來一些活力,給開國勳貴一定的壓力。
想要真正的高枕無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總有辦法讓那些人不斷的前進,要不斷的鞭策他們,想要一直紈絝、安享富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武勳有著武勳的職責和定義。
實話實說,如果武勳有著一些想要安享富貴,這些其實也沒什麽問題,朱允煐其實不介意武勳人家安享富貴,或者是有些時候行事比較猖狂,這都不是問題。
但是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武勳人家,到了關鍵的時刻要派上用場。他們可以安於享樂,可以一副飛揚跋扈的樣子。而一旦到了打仗的時候,這些武勳人家就要嗷嗷叫著披掛上陣。
這就是武勳的定義,一旦他們連這些都做不到,那就要做好被淘汰的準備。
現在的天子看起來也就是有意在收拾一些人了,要清理一部分武勳了,必須要這麽做。
朱允煐明白這些道理,常茂大概也是明白這些道理,很多的武勳其實也都是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能不能認識到這些事情之後再去做好應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很多人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不會去改變,依然會我行我素。
連續的在召見一些重臣,這也算得上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了,或許有些人也該知道要發生一些事情了,或許有些人也該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很多人的日子大概不會那麽好過了。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大明天子決議作出一些改變,很多人顯然也就是無力抗爭的,這就是事實。畢竟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年輕、有雄心的皇帝,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天子。
想要和這樣的一個皇帝去抗爭,那多少就有些不自量力的感覺了。
朱允煐顯然也明白這些道理,不過他也明白,肯定還是會有一些人想要去抗爭,或許會有一些人想著要螳臂當車吧。
這應該算不上太難,當然這也不是那麽簡單的事情,這就需要看一個皇帝的眼力了。
朱允煐很清楚,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並不會輕鬆,說不定會有很多的事情發生,肯定會有一些文武百官的去抗爭。
那也沒什麽好說的,一切都還是看看手腕吧,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看起來不隻是一些文官不太樂意遷都,很多的武勳也都是不太樂意遷都的。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相對來說江南還是更加富庶一些的,北方就要苦寒一些了。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大家不想去一些苦寒的地方,這也是人之常情了。
再者就是大家也都明白,現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哪怕這幾年有著一些趨勢,北方人為官的數量是在增加的。但是不管怎麽說,南方人當官的顯然是更多的。
這些都是事實,離開了自己的大本營,心裏多少也是會覺得有點不得勁。
再現實一點的來說,文官也好、武將也罷,大部分人的家族資產等等也都是在南方。這要是去了北方,他們很難顧及到自己的家族資產了,這顯然也不是什麽好事情了。
道理大家也都明白,皇帝明白這些事情,文武百官更加明白這些,畢竟這些事情也是牽涉著他們的自身利益,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此更加的關心和在意。
隻是不管這些人有什麽意見,現在看起來也是沒辦法讓皇帝改變心意,那些都是不現實的事情。因為皇帝已經做出了決議,這件事情就已經是木已成舟的事情了。
茹瑺這個文官之首來到了武英殿,朱允煐就嚴肅說道,“愛卿,想來你也知道皇爺爺駕崩,宗室、百官,也都當守孝。若是有人行那無君無父之舉,該當何罪?”
茹瑺悚然一驚,忙不迭的說道,“回陛下,朝廷自有法度,一應懲處當嚴厲。”
朱允煐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即說道,“大伴,拿給茹卿看看吧。”
真以為錦衣衛和東廠是在吃素呢?這段時間他們可是在不斷地監督著,但凡有一些京官飲酒作樂,基本上都是要被記錄在桉的。
雖然不敢說所有人都被查了出來,但是這樣抱有僥幸心理的人,大多數也都是被查了出來。
這一切也都是他們咎由自取了,持身不正,管不住口腹之欲、控製不了女色之誘,大好前途一朝葬送,那也怨不得別人了,這隻能是他們自己種的因、結的果。
不怪朱允煐這麽嚴苛,除了他和老朱的感情深厚之外,更重要的還是朱允煐必須要在這個時候強調法治、禮儀。如果開國之君喪期的時候,一些人都不當回事,那麽這也說明了一些人對於朝廷的威嚴、法度根本不放在心上。…
這不隻是大明會強調的,曆朝曆代其實也都是一樣,絕對無法容忍文武百官在皇帝喪期的時候飲酒作樂,這就是大不敬,這樣的行為絕對是無法容忍的。
茹瑺看著名單,心裏驚了一下,但是也算得上稍微的鬆了口氣。
怎麽說呢,雖然有著這麽些人居然不尊禮法,這也是讓他惱火。可是不幸中的萬幸,並沒有一些朝廷重臣卷入其中,這也算得上不幸中的萬幸了。
看來能夠居廟堂之高,這些人也都是心裏有些分寸,也都明白爬到現在這個位置多麽的不容易,知道在這樣的時刻該有著一些分寸,沒有鬧出太過的事情。
這自然也就是好事情了,隻要沒有重臣卷入其中,那麽一切也都是在可控範圍之內,不需要擔心引起太大的波瀾。至於說一些中低層的官員,他們仕途毀於一旦,或者是要身陷囫圇,那也真的怪不得別人了。
不是茹瑺冷血,而是他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惱火,正常的儒家子弟都無法接受這些無君無父的行為。起碼在明麵上,大家是無法接受的,也是要嚴厲抨擊的。
朱允煐就看著茹瑺,平靜的說道,“既如此,這些事情還是愛卿先行處置,再報於朕。”
茹瑺自然領旨,但是他可不敢大意。雖然跟在陛下跟前也十多年了,自認為也是非常了解當今天子的性格。可是這麽兩年,他越來越感覺聖心難測。
麵對皇帝的時候,茹瑺也越來越謹慎,他現在麵對皇帝也必須要更加的小心、謹慎。踏踏實實的辦好自己的事情,絕對不能在這些個時候犯下一些錯誤,尤其是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錯誤。
看到茹瑺似乎還要說些什麽,朱允煐就直接開口,“愛卿先退下吧。”
滿肚子話想要說的茹瑺這時候也隻能告退了,雖說他想要向陛下稟報一些事情,但是也不能違逆聖意。或者也是陛下根本不給他任何開口的機會,隻是等著在朝堂上在討論一些事情。
如果皇帝真的有著這般心思,茹瑺也真的不覺得有什麽好奇怪的,甚至覺得這才是天子的性格。尤其是在這樣的一個節點,陛下這麽做更是理所當然。
在茹瑺離開後,常茂也入宮了,朱允煐直接將一份折子扔給常茂,“看看,這就是世受皇恩的勳貴。皇爺爺的喪期,他們也敢飲酒作樂,也敢有大不敬之言行?!”
常茂心裏一慌,他倒是可以保證開平王一脈肯定沒有任何的問題,大家都是恪守本分。可是其他的一些武勳要是私下裏飲酒,好像也沒有什麽好奇怪的,總有一些人腦子不清醒。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就是因為出身武勳,或者也是自己比較紈絝,常茂更加清楚一些武勳的做法,更加清楚一些武勳要是紈絝起來是多麽的不可理喻。
朱允煐長歎了一口氣,說道,“朕一直想著要有君臣相得的佳話,隻是好些人怕是不這般想。他們這般做,也是讓朕為難啊!”…
常茂這個時候就趕緊表明立場,“陛下,此等惡跡實乃罪大惡極,怨不得旁人。”
朱允煐有些沉痛的樣子,說道,“話雖如此,好些都是開國功勳之後,祖輩的功勞就這般被這些不肖子孫揮霍,想想看也是令人心痛。重罰他們吧,朕於心不忍。不罰,朝廷法度無法交代,更無法向皇爺爺交代。”
常茂自然也就明白了,陛下肯定是想要重罰了,這件事情沒有那麽容易就湖弄過去。
很多的事情大家也都是心裏有數的,陛下這段時間其實一直都沒少找一些武勳的麻煩,被削去爵位的武勳,也不是一個兩個。
看似沒有太多的腥風血雨,可是一旦發生這樣的事情,必然也就意味著不會那麽的輕巧。
或許是沒有當年胡惟庸桉那般讓人心有餘季、朝不保夕,隻是現如今犯下一些錯誤,原本高高在上的武勳瞬間被大落凡塵,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這也算是英示天子的手段。
洪武皇帝處置武勳那叫一個狠辣,英示皇帝也非常果決。這兩位天子的共同特點,那就是一旦他們對一些人不滿意,那自然也就會顯得有那麽一些刻薄了。
刻薄一點也沒什麽不好,主要還是因為現在大明朝的武勳確實太多了一些,是需要稍微的收拾一下。老朱給朱允煐留下的武人班底可不差,但是在開國勳貴的班底當中,也是良莠不齊。
這些自然也就意味著朱允煐需要做些取舍了,很多的事情他確實要做出決斷了。
常茂自然也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麽,或者說現在的他更加清楚在這樣的時候,他根本不指望著去勸皇帝改變主意,或者是為一些犯事的武勳求情,他要做的就是緊跟皇帝的腳步。
這倒不一定就是因為皇帝是他的外甥,單純的就是那些武勳做的事情上不得台麵,就算是想要為他們求情,也一個個的會有些顏麵無光,那些人做的事情也確實是讓人惱火。
至於說自己這個武勳之首不能護著人,常茂對於這些個事情實際上也算不上特別的在意。
本身他現在也就是一個空架子,誰不知道他開平公就是仗著皇帝舅舅、開平王之子的身份,他就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子弟,根本沒什麽好說的。
護不住人也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事情,這些年常家需要做的就是慢慢的降低影響,這樣才是真正的傳家之道。常家到底身份不同,有些事情不爭,那才是最好的做法。
既然常茂如此的懂事,朱允煐也露出些許笑容,“大舅,此事怪不得咱刻薄,也怨不得大舅不念袍澤之情、父祖情義,隻是那些人怕是早就在富貴鄉裏無視君父了。”
常茂有些尷尬,隨即說道,“陛下,這些理臣也知曉。如今應天府裏,多是一些紈絝子弟,多半也都是出自勳貴人家。和臣平輩的倒有不少有些能耐的,咱這幾個也是在開國前出生、長大,早年也多半是有著軍伍經曆。”…
這些也是實話,基本上武勳二代,大部分都是在開國之前出生,也算得上生於憂患。這一個個的,也普遍都有從軍的經曆。不說一個個的都是軍功卓著,好歹也是有些能耐的,不算是完全的繡花枕頭。
但是很多的武勳三代,那就有些難說了,這一個個的也都算得上含著金鑰匙出生了,很多也確實有那麽點安於享樂,好些人也確實有些紈絝,沒有太多的才華本事。
武勳當中有著一些紈絝,這些還真的不是什麽秘密,這些也算得上人所共知的事實。
這些也算得上朱允煐想要清理一些勳貴的原因,他當然希望武勳集團保持著一定的活力,需要有著那麽一些新鮮的血液,而不是說武勳霸占著五軍都督府,或者武勳集團一副躺在功勞簿上高枕無憂的樣子,那是朱允煐絕對無法容忍的。
好在現在的武勳集團也有新鮮的血液,北伐之戰,以及對高麗的戰事,也確實湧現出來了一些新鮮的血液,這些人也可以給武勳集團帶來一些活力,給開國勳貴一定的壓力。
想要真正的高枕無憂,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總有辦法讓那些人不斷的前進,要不斷的鞭策他們,想要一直紈絝、安享富貴,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武勳有著武勳的職責和定義。
實話實說,如果武勳有著一些想要安享富貴,這些其實也沒什麽問題,朱允煐其實不介意武勳人家安享富貴,或者是有些時候行事比較猖狂,這都不是問題。
但是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武勳人家,到了關鍵的時刻要派上用場。他們可以安於享樂,可以一副飛揚跋扈的樣子。而一旦到了打仗的時候,這些武勳人家就要嗷嗷叫著披掛上陣。
這就是武勳的定義,一旦他們連這些都做不到,那就要做好被淘汰的準備。
現在的天子看起來也就是有意在收拾一些人了,要清理一部分武勳了,必須要這麽做。
朱允煐明白這些道理,常茂大概也是明白這些道理,很多的武勳其實也都是明白這個道理。
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能不能認識到這些事情之後再去做好應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畢竟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很多人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不會去改變,依然會我行我素。
連續的在召見一些重臣,這也算得上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了,或許有些人也該知道要發生一些事情了,或許有些人也該知道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很多人的日子大概不會那麽好過了。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大明天子決議作出一些改變,很多人顯然也就是無力抗爭的,這就是事實。畢竟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年輕、有雄心的皇帝,是一個大權在握的天子。
想要和這樣的一個皇帝去抗爭,那多少就有些不自量力的感覺了。
朱允煐顯然也明白這些道理,不過他也明白,肯定還是會有一些人想要去抗爭,或許會有一些人想著要螳臂當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