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楊國忠這麽一鬧,李隆基氣得不輕,馬璘謝恩過後,李隆基擺手示意群臣都起身,然後轉頭看著中書舍人賈至道:“賈卿擬旨吧。求書網.qiushu</a>除了剛才我說的那些,還要加上幾條。”


    這還沒完?公卿們皆是神色怪異,馬璘也有些不明白天子還想要說什麽。


    這已經是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了,現在就該自己擔心功高震主了,難道還有別的封賞不成?


    賈至快速的做好了準備,李隆基也基本調整好了情緒,肅容沉聲道:“以扶風郡王馬璘為安西大都護,安西、北庭二鎮節度使,流沙以西一應事務,皆歸安西大都護節製。!安西路遠,著安西大都護馬璘和戰皆可便宜行事,事前不必請命,事後報捷即可。安西四鎮原有漢兵兩萬四千,恐不夠用,今賜予馬璘自行募兵之權,十萬眾之內,無須稟報長安。”


    群臣大驚,馬璘也是心頭一震。這等權力,幾乎等同於安史之亂後割據的藩鎮了。


    身兼安西北庭二鎮節度使還好說,畢竟前麵有王忠嗣、安祿山這樣的例子,在原本的曆史之上,北庭都護程千裏以擒拿同羅酋長阿布思的功勞入朝拜將後,封常清便是一身兼領安西北庭兩道節度使。


    甚至由安西副大都護晉升為大都護也沒什麽,原來遙領安西大都護的權相李林甫已經死了,安西大都護府的大都護空了快一年了,馬璘如今也有宰相的頭銜,足以擔當這個職位。


    自行募兵……這件事情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眼下安西漢軍的數量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三萬,之前駐紮歸仁軍的六千士卒都不在都護府的名冊之上。十萬的數量安西根本承受不住,也養不起。三五萬就是極限了。就算天子讓他募兵十萬,他也無法做到。


    最讓他震撼的,便是和戰皆可自主這一條。有了這一條。出兵放馬自然是方便不少,不用再受長安的約束。


    而反過來說。長安城對於磧西便等同於是放棄了控製。再加上那些四品以上將軍的空白告身,磧西幾乎可以說就成了一個獨立王國了。


    幸好主邊安西的是他,一心隻為了整個漢民族拓展空間,沒有絲毫個人野心,若是得到這等權力的是一個野心勃勃的家夥,對於大唐帝國來說將是噩夢的開始。[]


    這樣的權力,和造反前河北三鎮的安祿山有什麽區別?甚至比安祿山當時擁有的權力還要高!


    “天子真是老糊塗了!”


    這是馬璘心中湧現的第一個念頭。


    侍禦史李宓第一個站了出來,大聲道:“陛下!此事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滾下去!”李隆基本來就被楊國忠惹得有些煩躁,立馬就火了,指著李宓大聲喝道。


    中官不敢怠慢,上去抓著李宓就往樓下拖,李宓抓著柱子不肯鬆手,腦袋奮力在柱子上撞得梆梆響,大聲叫道:“求陛下收回成命,不然大唐危矣!”


    畢竟還是有忠臣的,當下又有幾位大臣站了出來,跪下叩首求天子收回成命。把李隆基氣得臉色鐵青。


    馬璘隻好也跟著跪下,心道老子又不是奸臣,你們犯得著整這麽一出麽?


    “馬璘!你這奸賊!你不求陛下收回成命。可見是狼子野心!”一位老臣轉過頭來瞪著馬璘,額頭上已經磕得青紅一片,目眥欲裂大聲喝道。


    這個帽子扣上來,馬璘立馬就火了。他娘的,老子在邊境出兵放馬毫無私心,剛剛為大唐立下大功,允許老子自行決定和戰的是李隆基,憑什麽給老子安上奸賊的稱號?這頂帽子是好戴的麽?


    他這是第一次麵聖,也不知道這個老家夥到底是誰。昂首道:“吾之所願,乃是為我大唐開疆拓土。以大唐之劍為大唐之犁開辟土地!陛下信任我委我以重任,我隻知道以這腔子熱血回報陛下。必將不負陛下所托!我自認問心無愧,至於你們如何想我管不著,上對得起天子,下對得起萬民足矣!”


    李隆基聽了連連點頭,滿腔怒火登時消了大半。


    還抱在柱子上的李宓大聲叫道:“這般蒙蔽聖上,你還說你不是奸賊!什麽以大唐之劍為大唐之犁開辟土地,如今天下承平萬國來朝,合該偃武修文將養民力,豈能再開戰端!你一心隻為自己求取功勞,置漢家兒郎生死於不顧,你已身為郡王,兼又拜相位極人臣,你還要功勞來做什麽?你還想升到什麽位置?你說!你說!”


    當真是賊咬一口入骨三分,馬璘登時也是怒了,看著李宓冷冷道:“閣下何人?我和閣下有何仇怨,竟要這般誣陷於我,一定要置我於死地麽?”


    李宓冷笑道:“我乃侍禦史李宓是也!我和你並無仇怨,所言不過是為了大唐江山社稷!你不肯求陛下收回成命,分明就是心懷不軌,就是奸賊!”


    馬璘點了點頭。


    原來這位就是楊國忠的黨羽,就是那位明年被楊國忠派去劍南征討南詔,然後兵敗投了洱海的家夥。


    這麽說來,他這般發難也是替他的主子出頭,而不是真的為大唐江山社稷著想了。


    “偃武修文,說得輕巧!”知道這廝是楊國忠一黨,馬璘便不準備給他麵子,看著李宓冷冷一笑,“不知你說的偃武修文,能不能讓吐蕃讚普自己把人頭送到長安來。不知道你說的偃武修文,能不能讓閣羅鳳下跪求饒!天子聖明,奈何有你這種小人掣肘!我為國之大將,就是要以大唐之劍為大唐之犁開辟土地,此乃為將者本分。今日我無端被你誣陷,天子自會給我一個公道!”


    “奸賊休要逞口舌之利!”


    李宓冷笑一聲還要說話,李隆基猛然一拍椅背:“夠了!李宓,朕知道你和楊釗親厚,想要為楊釗出頭,可馬卿剛位國家立下大功,豈容你等詆毀!令他在西邊便宜行事的是朕,為何要讓他代人受過!”


    這樣的話已經是不留一點餘地,李宓臉色瞬間慘白,大聲道:“陛下明鑒!微臣是為了國家,跟楊公可沒有關係。”


    “算了吧!”李隆基冷哼一聲擺了擺手,“朕是老了,可沒有糊塗,忠奸真偽還能看得清楚。楊釗為相,你們和他親厚些沒什麽,可做事不要太過分,否則朕便容不得你們。”


    話說到這個地步已是極致,李宓慘笑一聲鬆開了柱子,被兩個中官拖著下了勤政樓。其餘幾位跪下求天子收回成命的大臣也是連連叩首,求天子饒恕自己罪過。


    馬璘見這些家夥這個樣子,立馬就明白了這是楊國忠的黨羽。敢情這些家夥不是為了大唐社稷,而純粹是為楊國忠出頭。剛才還在心裏稱讚這都是社稷之臣,現在馬璘對於這些家夥卻是極為不齒。


    李隆基長出了一口氣,擺了擺手示意幾人起來,繼續道:“大唐之劍為大唐之犁開辟土地,賈卿,這句話你也記下來。馬卿父祖皆是朝廷重臣,可謂忠良之後,安祿山、哥舒翰朕都能放膽任用,豈能懷疑馬卿!這件事情就這麽定了,誰要再多嘴,朕便將他趕下樓去!”


    馬璘叩首謝恩,見樓上群臣在無人出一言反對,心中不由得歎息一聲。


    剛才這些家夥出頭是因為楊國忠今天失了麵子,如今竟無一人當真為了大唐社稷反對此事,這個朝堂之上,還真的是隻剩下蠅營狗苟之輩了。


    中書舍人賈至快速的草擬好了詔書,恭敬地逞到了李隆基麵前,李隆基看完,笑著點了點頭,命賈至拿到馬璘身邊,笑道:“馬卿,你看如何?若是沒什麽問題,這就要昭告天下了。”


    馬璘匆匆看了一遍,點了點頭道;“多謝陛下!微臣蒙陛下重托,定然盡心竭力不辱使命!”


    李隆基放聲大笑:“好!很好!朕就在這長安城裏等著,看你能用大唐之劍為大唐之犁開辟多少土地!”


    馬璘看向天子,從這位老人臉上看到的是徹底的信任,心中不由得也是有點兒感動。


    詔書上寫的這些,可謂是亂命。這位年邁的大唐天子似乎已經忘記了帝王心術,這完全不是一個上位者正常的姿態。


    然而這份信任是真實的。


    顯然自己立下的這份大功,對於他來說極為重要,所以他才會做出這種不同尋常的決定。


    自己委實沒有什麽野心,隻是想要讓漢民族徹底占據河中之地,阻斷胡大勢力向河中的擴張而已。其它的地方早晚都在中國疆域之中,並不在自己的目標之內。


    不過既然天子對自己這般信任,自己也許應該為他多做一些事情。


    根據原來的曆史推斷,天子的壽命至少還有九年。九年的時間,足夠自己建立不少的功勳了吧。


    ……


    李隆基一臉色笑容,看著馬璘便如同看著一個子侄輩一般。馬璘心中一動,跪下叩首道:“陛下,微臣有一事相求!”


    “說吧!”李隆基溫和一笑道。


    “國公為相,我蒙陛下賜婚,乃是國公的女婿。翁婿二人一同為相,於理不合,是以微臣鬥膽想求陛下恩準,讓我和楊氏解除婚姻之約。”


    “不允!”李隆基搖頭笑道,“此事萬萬不可!”(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蔥山跳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蔥山跳蕩並收藏邊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