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


    明知無用,馬璘還是忍不住多問一句。<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


    李隆基笑道:“幼娘那丫頭求到貴妃那裏,貴妃又求到朕的麵前,這才有了這樁姻緣。朕若允了你,貴妃麵前須無法交待。怪就怪你在河中之地立下堪比班超陳湯之功業,惹得人家丫頭動了心思。解除婚約之事再也休提,等朕找個合適的日子你們就完婚吧。”


    “楊卿今日失態了些,不過事出有因,你拜相之時他事先並不知曉,今日失了度量也是情有可原。楊卿也是忠心為國之人,你們翁婿二人一同為相,此乃佳話一段,馬卿,今日之事你勿要記恨,其實在朕沒說讓你拜相之前,楊卿很是為你說了不少好話。”


    “等你和幼娘那丫頭成親了,你和楊卿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就要好好相處,勿要生什麽嫌隙。馬卿,完婚之事不可推辭,怎麽說你也三十的人了,再不成家就對不起父祖了。”


    李隆基溫言相勸,情意真摯態度和善,馬璘見天子如此,不由得咧了咧嘴角,無奈的點了點頭。


    天子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多說就是上臉了。也是,在這個時代男人三十不成家的確是異類。


    看樣子今日是無法解除婚約了,隻能是另想法子。


    他這是第一次站在朝堂之上,也是第一次感受朝堂上的風雲激蕩。天子的超規格的封賞和楊國忠一黨不顧一切的阻攔都是他未曾想到的,當楊國忠說起長安遊俠之事時,他差點兒就想從勤政樓上逃出去,卻沒想到天子輕輕的一句話,便解決了他所有的問題。


    在朝堂之上,楊國忠包括以前的李林甫都是浮雲。所有人的榮辱興衰。都隻取決於這位老人。自始至終皇權都牢牢地掌握在他的手上,一直沒有旁落過。


    “啟稟陛下,微臣還有要事上奏!”趁著現在天子高興。馬璘準備把最重要的事情說出來。


    “說吧。隻要不是解除婚約這事,其他的朕都能允你。”李隆基看著馬璘溫和笑道。


    馬璘自懷裏掏出一封奏章。雙手恭敬地捧著。中書舍人賈至快步走了過來,拿過奏章呈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展開奏章看著,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a>


    看完之後,李隆基哈哈大笑道:“好!很好!馬卿,持盈說得不錯,你果真是朕的福將!準了!朕都準了!”


    “多謝陛下!”馬璘大喜,心中最後的一塊石頭終於放下。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什麽是國之棟梁?這才叫國之棟梁!”李隆基暢快大笑。“賈卿,把馬卿的奏章念一念!各位愛卿,你們都好好聽著!朕要讓你們明白,為何馬卿能夠拜相,成為朕的股肱之臣!”


    馬璘看著李隆基,明白這位天子開疆拓土的野望一直沒有停止,所以看到這封奏章才會這麽高興。


    這封奏章的內容他在安西時和封常清斟酌過多次,把河中的現狀和移民的具體計劃全部包括在內。由於移民的對象是天下十道有軍功的士卒和失去土地的關中百姓,所以得到天子的支持是首要的。


    賈至拿過奏章朗聲念著,朝臣們這才明白發生了什麽。奏章裏的內容在這些當朝重臣們聽來。不啻是驚雷一般,震蕩著每個人的心神。


    敢情馬璘這廝已經把大軍開入河中,正在河中開設軍鎮!


    從高宗朝開始。烏滸水以東蔥山以西已經是納入了大唐版圖之內,不過基本上是名義上的,大唐鐵騎從未長期在河中之地駐紮。在河中之地開設軍鎮,這可又是一樁天大的功勞!


    封常清親筆的這封奏章極具煽動性,中書舍人賈至念得極為投入,不少還有著些許熱血的朝臣被奏章裏描述的前景感染,一個個變得極為激動。


    賈至宣讀完畢,勤政樓上的氣氛已經變得頗為熱切。李隆基哈哈大笑道:“馬卿,朕全準了!邊軍健兒浴血苦戰立下功勳。成為勳官卻無法申領勳田,說起來是朕對不住他們。河中之地果如馬卿所言那般富庶。可容天下十道有功健兒申領勳田,馬卿便是替朕解決了一大難題。關內道地狹人稠。均田之令已經無法實施,若能有部分百姓移居河中,不僅可以助大軍守土,亦能緩解關內道丁口過多之弊。賈卿,你這就草擬製書發往各地邊軍和關內道各郡縣,就按照馬卿奏章裏所言就是。”


    馬璘心中大喜,沒想到事情解決得這般輕易。天子對於自己的信任,幾乎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


    勤政樓上一片歡騰,多少朝臣皆是顯得極為振奮。也有些許朝臣對於移民河中心存疑慮,可是天子已經表明了態度,又有楊國忠一黨的例子在前,當下也沒人敢表態反對,一個個隻是高呼天子聖明。


    製書很快草擬完畢,連同之前封賞馬璘的製書一並帶下了勤政樓發了出去,竟然是絲毫不帶停留。看到這一幕,馬璘也明白這位天子開疆拓土的願望是如何的熱切。


    這樣的一個天子,正是他所需要的。雖然不信鬼神,這一刻馬璘卻也在心裏祈禱李隆基能多活幾年,好讓他有時間做完想做的事情。


    ……


    封賞完畢,便是賜宴了。馬璘心中極為高興,雖然是在天子麵前,這一頓飯卻也吃得極為痛快。其他的朝臣都是選擇性的吃一點兒,李隆基自己也沒有吃多少,一直笑著看馬璘大快朵頤。


    等到吃完了飯,對於安西軍其他健兒的封賞也已經決定好了,賈至把名單拿過來讓馬璘看了,馬璘看了一下也極為滿意。


    禦史大夫封常清以勞苦功高,功勞為第一等,被天子封為交河郡侯。都虞候段秀實被封為通川縣伯,杜環由藍田縣子晉升為藍田縣伯,高昌縣子李正德晉升高昌縣伯,岑參也得了個蒲類縣子的封爵。除了這幾位心腹,戰將之中田名遠馬勇馬強等十幾人也都成了縣子,初步步入了貴族的行列。


    雖然是以縣子為主,然而都是實封,這樣大規模的封爵,絕對是開元以來第一次。這同樣說明了李隆基對於擊敗吐蕃這一樁功勞的看重,和對於馬璘的絕對信任。


    這樣的封爵結果一出,朝臣們頓時又是一片嘩然。


    爵位不比官職,可不是那麽容易得到的。有資格坐在這裏的都是朝中重臣,一個個可以說是位高權重,可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沒有爵位的。


    李隆基看著眾人震驚的神色,嘴角現出一絲笑意。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就是要這些蠅營狗苟之輩知道功名是要馬上取的。


    馬璘自身的封賞已經到了極限,連帶父祖也是備極哀榮,這已經是賞無可賞了,自然是隻能封賞他的部下。


    飲宴完畢,已經是到了傍晚。馬璘再次叩拜了天子,在中官的引領之下下了勤政樓。


    帶來的士卒們此時也都是酒足飯飽,這麽多人在興慶宮內大吃大喝也是頭一遭,這同樣是天子特別給予安西軍的恩遇。


    臨走之時天子說了,明天還要看安西新軍演武,今日天色已晚,已經不是時候。是以大多健兒在龍武軍騎兵的引領之下去龍武軍軍營內安置,馬璘則是帶著百餘名親兵馳向了延康坊。


    允許馬璘隨身帶著這麽多親兵,這是天子金口玉言特別允許的。用天子的話來說,就是要讓長安人們看看安西鐵騎的威風,要讓長安人們知道去安西取功名的好處。


    多餘的戰馬都被牽去了龍武軍,馬璘帶著百餘名全副武裝的親兵出了興慶宮之後,也就放開了一些速度。戰馬蹄鐵整齊的敲打在長街之上,雖然隻有百餘騎,聲勢也是極為駭人。


    道旁的人們看到安西軍的旗幟,都是大聲的歡呼,兩邊樓上和道旁都有荷包香囊亂紛紛的拋了過來。


    看著這一幕,馬璘也是有些誌得意滿。誰能想到,半日之前他還隻是個小小的扶風郡侯,半日之後卻已經位極人臣!


    扶風郡王,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這已經是人臣能夠達到的極限了,縱然是李林甫楊國忠之輩也無法相比。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雖然現在是十月,天氣有些寒冷,馬璘卻感覺如同在春風中一般。


    進入了延康坊,為了不驚擾居民,馬隊的速度慢了下來。扶風郡侯府就在延康坊深處,不過明日起就要改作扶風郡王府了。


    這座住宅是他少年時的住處,承載了太多的往日記憶,後來父親去世家道中落,這座宅子被賣了出去。在他封侯被賜婚之後,這座宅子又被楊家買了回來,成為了扶風郡侯的府邸。


    馬璘今晚不去軍營,而是來到這裏,不為別的,就是要找找楊家那小丫頭的麻煩。


    楊國忠白日裏惹怒了他,這筆賬少不得要算在這丫頭身上了。


    進入延康坊不久,柳樹後邊轉出一個人影,輕輕拍了拍手,馬璘看清了來人,立馬勒馬跳了下去。(未完待續)


    ps:建了個書友群:148244045,歡迎兄弟們有空來坐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邊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蔥山跳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蔥山跳蕩並收藏邊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