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胖子一直都很好奇,在穀教授家裏帶著這麽久,居然隻字未提古通的事。(.$>>>棉、花‘糖’小‘說’)心中納悶卻也沒當回事。
吃過晚飯回到旅店後,在我們的追問下毒眼龍道出了他這次來北京的意圖。
毒眼龍最近倒騰了一筆不錯的買賣,在江門盤了個鋪子,自己在家一合計,自己在北京認識不少同行,都說北京的生意好做,打算同時北上來撈金,來個南北通吃。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麵找鋪麵,卻始終沒找到好的地方。
胖子一聽,感歎道:“哎呀...想不到,這麽些日子沒見,你這生意頭腦越發的靈敏了,不錯,這是條好路子,我們倆也如一股,有個鋪子我們可以邊收邊賣,倒鬥這活太******難做了,這樣還省了不少的麻煩。”
我點頭道:“嗯,這主意不錯。咱們幸幸苦苦幹這麽一趟,東西雖然沒撈著,但資金還是有的,順便跟泗哥學學古玩鑒賞,以後說不定還能靠這手藝吃飯呢。”
對於我們倆入夥的事,他倒是沒什麽一件,隻是這些日子毒眼龍成天在外麵跑鋪子的事兒,要不是地段不好,就是房租太貴,在沒得到我們倆點頭之前,他那點兒錢都得算著來的,今天要不是胖子提到這事兒,怕是他還不打算說。
第二天我們一塊兒在北京城裏開始轉悠起來,一連轉了三四天,最終我們把地方選在了潘家園。
潘家園地方大,卻始終沒找到合適的好鋪子,後來一想,幹脆也別找鋪子了,先弄點東西擺個地攤,反正以前也是這麽幹的。
潘家園的特點就是雜,古今中外飛禽走獸,衣食住行,隻要是跟人能有點關係的玩意兒在這都能找到,隻是那些比較貴重的名器,見不得光的鬼器卻都比較少見,一般都是在私下裏交易,很少擺上市麵。
在毒眼龍的打點下,我們的生意倒是還過得去,毒眼龍常帶著我們往郊區去收點前朝留下的老錢兒、鼻煙壺、衣服之類的小物件,拿回來擺在地攤上賣。
不過也有走眼的時候,我和胖子就常幹這種事兒,往往沒有毒眼龍同行,我們這一趟下來就在賠本兒。我們倆眼光不行,常把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當寶貝收了,走寶的事兒也時常發生。賺錢的活計基本上都是毒眼龍包辦了,我們倆到成了賠錢的角兒。
不過我們心裏都有個底,不管什麽時候收什麽東西,價錢都不能越過底線,要不然就是金山銀山也不夠賠的,遇上些拿不準的東西,就得靠毒眼龍出馬,一來二去我們到也長了些學問。潘家園混的時間長了,有些東西也就耳濡目染了,古玩行當的水深了去了,毒眼龍這本事也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
話說這一日,剛過晌午,潘家園顯得格外的冷清,站在大街上都看不見幾個人,我和胖子、毒眼龍正在鬥地主。
正打得來勁,前邊來了個人,站在我們的攤位前轉悠來轉悠去不走,胖子以為是看玩意兒的,正準備發問,毒眼龍拉住他,笑笑問道:“怎麽著,這位爺,您是有什麽玩意兒要出手嗎?”
那人四下瞧了瞧,吞吞吐吐的說道:“你麽樣知道的?你這裏收不收?”
對於毒眼龍的眼力我是見識過的,已經沒什麽可驚奇的了,舉頭打量了一番,來人三十五六歲,皮膚黝黑,一雙手布滿了老繭,看樣子應該是個常年體力活的;穿得土裏土氣的,背後背了一個破布包,滿嘴的荊楚口音。(.無彈窗廣告)
我心想這麽一個土了吧唧的人能有什麽好東西,就看了一眼毒眼龍。毒眼龍是個大行家,這行當裏摸爬滾打多年,看人的本事比我要強多了,這老鄉雖然土,卻沒敢小瞧他,滿臉堆笑的衝我點點頭,示意我先探聽一下虛實,問明白了在說話。
我掏出煙來遞給老鄉一隻,給他點上煙,請他坐下說話。
老鄉顯然沒見過什麽世麵,不太懂得應酬,坐在我遞給他的馬紮上,緊張的四下打量著,什麽也不說。
我看看了看他,目光落在了他掛在懷裏的破布包,心想這哥們兒不會是咱們倒鬥的同行吧,怎麽跟做了虧心事似的,再要不他這包裏有什麽驚世駭俗的寶貝?我抽了一口煙,笑了笑道:“老哥,來來,別客氣,抽煙啊,聽您的口音應該是湖北的吧?我們是老鄉呢。”
老鄉說:“啊?你也是湖北的?我是恩施的,你是哪的?”可能是坐不慣馬紮,也有可能是聽說我是老鄉,那點兒拘束也要好了許多,把馬紮推到一邊,盤腿就坐在了地上,吧嗒吧嗒的抽了幾口煙。
胖子和毒眼龍兩人在一邊假裝打牌。不管什麽行當都是這樣,有點兒值錢的東西想要出手,都不希望這麽多人來圍觀。古董這行當更是如此,一來避免人多嘴雜影響判斷,二來是怕人多了把顧主嚇跑了。
我一邊抽煙,一邊笑著用武漢話說:“我是武漢的,我姓鄒,你叫我小鄒就行,你是不是有什麽明器要出手?”
“哦...我叫劉甲午。”劉甲午不解的問道:“什麽明器?”
我一看原來是個菜頭,於是直接問他:“原來是甲午哥,你是不是有什麽古董之類的東西想出手?能不能拿出來我們看看?”
劉甲午左右看了看,小聲說:“我有個黑石頭塊塊,你們能給好多錢?”
一聽這話,差點兒給我氣樂了,黑石頭塊塊還想賣錢,哪兒不能撿到三五十塊的,這玩意兒人家都是論噸賣的。不過隨即一想,這事可說不好,萬一真是個東西呢,耐著性子繼續問:“什麽石頭?哪來的?”
劉甲午見我為人比較和善,便壯起膽子,把胸前的包拉開了,從裏麵又打開了一個包,一連打開了十多層,透出一條細縫,讓我往裏看,我伸脖子一瞧,黑咕隆咚的布包裏在陽光的照映下,一塊黑漆漆的石頭反著光,比我們常規意義上的黑還要透亮一些。
劉甲午還沒等我細看,就趕緊把東西往裏一按,一層一層的又重新關上了,好像我多看一眼,這東西就到了我手裏來似的。
我說您至於嗎,您拿出來讓我瞧瞧,我都沒看明白呢,這東西是哪兒來的?
劉甲午說:“兄弟,你就說個價錢,哪裏來的你就不用管了。”
我說:“甲午哥,您得讓我瞧明白了,要不然我真不好給您開價,咱就算是老鄉,買賣還得明的來不是。”我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您是不是怕這人多眼雜?要不我請你去吃頓餃子,這北京城的餃子比我們那兒的可好吃多了。咱們邊吃邊談,要是您這真是個好玩意兒,那價錢好商量,怎麽樣?”
劉甲午一聽說吃餃子,不爭氣的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兩聲,估計是在潘家園裏轉了一整天,沒敢找人問,也沒來得及吃口東西,趁著晌午人少溜達到我們這兒才開口說話:“行,太陽曬死人的,逮完餃子涼快哈子,我們再說。”
我對胖子和毒眼龍使了個眼色,便帶著劉甲午去了附近的一間餃子館。餃子館不大,生意卻異常的火爆,老板是兩口子,都是比較忠厚本分的生意人,餃子包的皮薄餡兒大,味道也很好,不大的小館子被打掃得幹幹淨淨,看著就舒心。
此時雖已過晌午,館子裏的人卻依舊很多。我們常到這裏來吃飯,跟店主打了個招呼,餃子館的老板娘就把我們帶到了後門的一塊空地上,四下無人很是清靜,給我們支了張桌子,擺上碗筷和椅子就進去了。
館子後門是一個小院兒,說是小院兒,其實就是被周圍房子圍起來的一塊小空地,進來出去隻有這一扇小門,平時有什麽生意,我們也都跟著在這兒來談。
我對劉甲午說:“甲午哥,這地方怎麽樣,除了這門兒就沒別的地方進出,現在可以給我看看你那東西了吧?”
隔著一道門,劉甲午都能聞到裏麵飄來的餃子香,肚子裏的饞蟲早就被勾了出來,對我的文化充耳不聞,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小木門,隻等著開吃。
我見狀也隻得無奈的苦笑著,推了推他的胳膊,遞上了一支煙:“別著急,這餃子皮薄餡兒大,得多煮一會兒,煮好了老板娘就會給咱端上來的。你那東西要能賣個好價錢,天天在這吃餃子也不是問題。”
劉甲午被我一推,忙接過我遞來的煙,聽了我的話,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東西不是我一個人的,等換了錢還要拿回去跟別個分。”
我疑道:“哦?這東西不是你一個人的?難不成是你祖上傳下來的?兄弟分家要把這玩意兒賣了?”
劉甲午吧嗒這煙卷兒,四下無人,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拘謹了,聽我這麽問,便回答說:“那到不是,是我幾個玩伴兒找到的,都沒有出過遠門,隻有我一個人到過武漢。所以讓我來問問價錢,要是可以就把它賣咯。”
說話間,老板娘也已經把餃子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水餃,加上冰鎮啤酒,劉甲午再也顧不上說話,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開始,把水餃一個一個的往嘴裏送。
我一看這架勢,我的天,這何止是一天沒吃飯,就算是三天沒吃,也架不住這樣塞的,趕緊又叫老板娘再煮二斤,又用碟子裝了一碟辣椒,對他說:“老哥,北方的辣椒沒有我們那兒辣,您可能吃不慣,就用著個湊合一下,這還有醋和啤酒。”
劉甲午滿嘴裏塞滿了餃子,一盤下肚,又喝了一瓶啤酒,一直也未言語,在等第二盤餃子上來之前,這才和我談起他包裏那塊黑石頭。
劉甲午這時候對我已經很是信任了,把那隻抱在胸前的破布包放到了桌上,讓我自己看看。
我接過劉甲午遞來的包,費了老半天的勁總算是打開了這破布包的最後一層。這段時間下來,跟著毒眼龍耳濡目染,沒少接觸過古董明器,已經算得上是半個玩家了,之所以是玩家,因為接觸麵有限,離行家差得還很遠。我把那塊黑色的石頭那在手裏仔細的端詳著,整個石塊的大小足有一個飯碗大小,在這開闊地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格外的亮眼。
看似不規則的石塊,似乎又隱藏著某些規則,但重量卻和石塊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看似不到三四斤重的東西,拿在手裏少說也有十多斤。看上去顯得極不尋常。
我心裏暗自驚奇的同時又有些後悔,早知道就該剛毒眼龍來的,用穀教授的話來說,他隻要用鼻子聞一聞就知道這東西的來曆,我自然是比不得他,吃不太準。不過看這東西的成色似乎不是件俗物。像這種東西相對偏門,若是沒有個正經的來曆,怕是沒人會收。可話又說回來了,這樣的東西要想有個正經來曆也不容易。
我問劉甲午這東西從何而來,劉甲午也不隱瞞,一五一十的道出了來曆。
湖北恩施,地處鄂西,與四川、湖南交接,屬於大山區,交通非常不便。老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話在他們那兒更加的明顯。
山區裏最常見的就是天災,一連下上一個禮拜的雨都是正常的,今年夏天比往常來得要晚上許多,一場大雨一直從立夏下到了小滿,整整十五天,到處都是泥石流、山體滑坡,逼得村裏人都不敢出門。
往年都會鬧上一陣旱災,今年卻連下了十多天的大雨,正當村裏人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接下來的日子更不好過了,連著一個月的時間,滴水未降,眼看著前麵十多天的雨水被太陽烤幹了,村裏人都束手無策。為了留住一些水,村裏人想盡了歪點子。
各種求雨的法子都用盡了,老天爺就像睡著了一樣,根本不予理會。大夥也找了各路的“神仙”來幫忙,都沒有什麽起色,這時候有個上山下套的娃兒回來說,山裏有一片林子都倒了,地上都冒出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村裏有個算卦的先生,聽了這話,掐指算了算說壞事的就是那片林子裏的東西。(未完待續。)
吃過晚飯回到旅店後,在我們的追問下毒眼龍道出了他這次來北京的意圖。
毒眼龍最近倒騰了一筆不錯的買賣,在江門盤了個鋪子,自己在家一合計,自己在北京認識不少同行,都說北京的生意好做,打算同時北上來撈金,來個南北通吃。這段時間一直在外麵找鋪麵,卻始終沒找到好的地方。
胖子一聽,感歎道:“哎呀...想不到,這麽些日子沒見,你這生意頭腦越發的靈敏了,不錯,這是條好路子,我們倆也如一股,有個鋪子我們可以邊收邊賣,倒鬥這活太******難做了,這樣還省了不少的麻煩。”
我點頭道:“嗯,這主意不錯。咱們幸幸苦苦幹這麽一趟,東西雖然沒撈著,但資金還是有的,順便跟泗哥學學古玩鑒賞,以後說不定還能靠這手藝吃飯呢。”
對於我們倆入夥的事,他倒是沒什麽一件,隻是這些日子毒眼龍成天在外麵跑鋪子的事兒,要不是地段不好,就是房租太貴,在沒得到我們倆點頭之前,他那點兒錢都得算著來的,今天要不是胖子提到這事兒,怕是他還不打算說。
第二天我們一塊兒在北京城裏開始轉悠起來,一連轉了三四天,最終我們把地方選在了潘家園。
潘家園地方大,卻始終沒找到合適的好鋪子,後來一想,幹脆也別找鋪子了,先弄點東西擺個地攤,反正以前也是這麽幹的。
潘家園的特點就是雜,古今中外飛禽走獸,衣食住行,隻要是跟人能有點關係的玩意兒在這都能找到,隻是那些比較貴重的名器,見不得光的鬼器卻都比較少見,一般都是在私下裏交易,很少擺上市麵。
在毒眼龍的打點下,我們的生意倒是還過得去,毒眼龍常帶著我們往郊區去收點前朝留下的老錢兒、鼻煙壺、衣服之類的小物件,拿回來擺在地攤上賣。
不過也有走眼的時候,我和胖子就常幹這種事兒,往往沒有毒眼龍同行,我們這一趟下來就在賠本兒。我們倆眼光不行,常把一些不值錢的玩意兒當寶貝收了,走寶的事兒也時常發生。賺錢的活計基本上都是毒眼龍包辦了,我們倆到成了賠錢的角兒。
不過我們心裏都有個底,不管什麽時候收什麽東西,價錢都不能越過底線,要不然就是金山銀山也不夠賠的,遇上些拿不準的東西,就得靠毒眼龍出馬,一來二去我們到也長了些學問。潘家園混的時間長了,有些東西也就耳濡目染了,古玩行當的水深了去了,毒眼龍這本事也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
話說這一日,剛過晌午,潘家園顯得格外的冷清,站在大街上都看不見幾個人,我和胖子、毒眼龍正在鬥地主。
正打得來勁,前邊來了個人,站在我們的攤位前轉悠來轉悠去不走,胖子以為是看玩意兒的,正準備發問,毒眼龍拉住他,笑笑問道:“怎麽著,這位爺,您是有什麽玩意兒要出手嗎?”
那人四下瞧了瞧,吞吞吐吐的說道:“你麽樣知道的?你這裏收不收?”
對於毒眼龍的眼力我是見識過的,已經沒什麽可驚奇的了,舉頭打量了一番,來人三十五六歲,皮膚黝黑,一雙手布滿了老繭,看樣子應該是個常年體力活的;穿得土裏土氣的,背後背了一個破布包,滿嘴的荊楚口音。(.無彈窗廣告)
我心想這麽一個土了吧唧的人能有什麽好東西,就看了一眼毒眼龍。毒眼龍是個大行家,這行當裏摸爬滾打多年,看人的本事比我要強多了,這老鄉雖然土,卻沒敢小瞧他,滿臉堆笑的衝我點點頭,示意我先探聽一下虛實,問明白了在說話。
我掏出煙來遞給老鄉一隻,給他點上煙,請他坐下說話。
老鄉顯然沒見過什麽世麵,不太懂得應酬,坐在我遞給他的馬紮上,緊張的四下打量著,什麽也不說。
我看看了看他,目光落在了他掛在懷裏的破布包,心想這哥們兒不會是咱們倒鬥的同行吧,怎麽跟做了虧心事似的,再要不他這包裏有什麽驚世駭俗的寶貝?我抽了一口煙,笑了笑道:“老哥,來來,別客氣,抽煙啊,聽您的口音應該是湖北的吧?我們是老鄉呢。”
老鄉說:“啊?你也是湖北的?我是恩施的,你是哪的?”可能是坐不慣馬紮,也有可能是聽說我是老鄉,那點兒拘束也要好了許多,把馬紮推到一邊,盤腿就坐在了地上,吧嗒吧嗒的抽了幾口煙。
胖子和毒眼龍兩人在一邊假裝打牌。不管什麽行當都是這樣,有點兒值錢的東西想要出手,都不希望這麽多人來圍觀。古董這行當更是如此,一來避免人多嘴雜影響判斷,二來是怕人多了把顧主嚇跑了。
我一邊抽煙,一邊笑著用武漢話說:“我是武漢的,我姓鄒,你叫我小鄒就行,你是不是有什麽明器要出手?”
“哦...我叫劉甲午。”劉甲午不解的問道:“什麽明器?”
我一看原來是個菜頭,於是直接問他:“原來是甲午哥,你是不是有什麽古董之類的東西想出手?能不能拿出來我們看看?”
劉甲午左右看了看,小聲說:“我有個黑石頭塊塊,你們能給好多錢?”
一聽這話,差點兒給我氣樂了,黑石頭塊塊還想賣錢,哪兒不能撿到三五十塊的,這玩意兒人家都是論噸賣的。不過隨即一想,這事可說不好,萬一真是個東西呢,耐著性子繼續問:“什麽石頭?哪來的?”
劉甲午見我為人比較和善,便壯起膽子,把胸前的包拉開了,從裏麵又打開了一個包,一連打開了十多層,透出一條細縫,讓我往裏看,我伸脖子一瞧,黑咕隆咚的布包裏在陽光的照映下,一塊黑漆漆的石頭反著光,比我們常規意義上的黑還要透亮一些。
劉甲午還沒等我細看,就趕緊把東西往裏一按,一層一層的又重新關上了,好像我多看一眼,這東西就到了我手裏來似的。
我說您至於嗎,您拿出來讓我瞧瞧,我都沒看明白呢,這東西是哪兒來的?
劉甲午說:“兄弟,你就說個價錢,哪裏來的你就不用管了。”
我說:“甲午哥,您得讓我瞧明白了,要不然我真不好給您開價,咱就算是老鄉,買賣還得明的來不是。”我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說:“您是不是怕這人多眼雜?要不我請你去吃頓餃子,這北京城的餃子比我們那兒的可好吃多了。咱們邊吃邊談,要是您這真是個好玩意兒,那價錢好商量,怎麽樣?”
劉甲午一聽說吃餃子,不爭氣的肚子咕嚕咕嚕的叫了兩聲,估計是在潘家園裏轉了一整天,沒敢找人問,也沒來得及吃口東西,趁著晌午人少溜達到我們這兒才開口說話:“行,太陽曬死人的,逮完餃子涼快哈子,我們再說。”
我對胖子和毒眼龍使了個眼色,便帶著劉甲午去了附近的一間餃子館。餃子館不大,生意卻異常的火爆,老板是兩口子,都是比較忠厚本分的生意人,餃子包的皮薄餡兒大,味道也很好,不大的小館子被打掃得幹幹淨淨,看著就舒心。
此時雖已過晌午,館子裏的人卻依舊很多。我們常到這裏來吃飯,跟店主打了個招呼,餃子館的老板娘就把我們帶到了後門的一塊空地上,四下無人很是清靜,給我們支了張桌子,擺上碗筷和椅子就進去了。
館子後門是一個小院兒,說是小院兒,其實就是被周圍房子圍起來的一塊小空地,進來出去隻有這一扇小門,平時有什麽生意,我們也都跟著在這兒來談。
我對劉甲午說:“甲午哥,這地方怎麽樣,除了這門兒就沒別的地方進出,現在可以給我看看你那東西了吧?”
隔著一道門,劉甲午都能聞到裏麵飄來的餃子香,肚子裏的饞蟲早就被勾了出來,對我的文化充耳不聞,兩眼直勾勾的盯著小木門,隻等著開吃。
我見狀也隻得無奈的苦笑著,推了推他的胳膊,遞上了一支煙:“別著急,這餃子皮薄餡兒大,得多煮一會兒,煮好了老板娘就會給咱端上來的。你那東西要能賣個好價錢,天天在這吃餃子也不是問題。”
劉甲午被我一推,忙接過我遞來的煙,聽了我的話,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這東西不是我一個人的,等換了錢還要拿回去跟別個分。”
我疑道:“哦?這東西不是你一個人的?難不成是你祖上傳下來的?兄弟分家要把這玩意兒賣了?”
劉甲午吧嗒這煙卷兒,四下無人,已經不像之前那樣拘謹了,聽我這麽問,便回答說:“那到不是,是我幾個玩伴兒找到的,都沒有出過遠門,隻有我一個人到過武漢。所以讓我來問問價錢,要是可以就把它賣咯。”
說話間,老板娘也已經把餃子端上來了,熱氣騰騰的水餃,加上冰鎮啤酒,劉甲午再也顧不上說話,拿起筷子狼吞虎咽的開始,把水餃一個一個的往嘴裏送。
我一看這架勢,我的天,這何止是一天沒吃飯,就算是三天沒吃,也架不住這樣塞的,趕緊又叫老板娘再煮二斤,又用碟子裝了一碟辣椒,對他說:“老哥,北方的辣椒沒有我們那兒辣,您可能吃不慣,就用著個湊合一下,這還有醋和啤酒。”
劉甲午滿嘴裏塞滿了餃子,一盤下肚,又喝了一瓶啤酒,一直也未言語,在等第二盤餃子上來之前,這才和我談起他包裏那塊黑石頭。
劉甲午這時候對我已經很是信任了,把那隻抱在胸前的破布包放到了桌上,讓我自己看看。
我接過劉甲午遞來的包,費了老半天的勁總算是打開了這破布包的最後一層。這段時間下來,跟著毒眼龍耳濡目染,沒少接觸過古董明器,已經算得上是半個玩家了,之所以是玩家,因為接觸麵有限,離行家差得還很遠。我把那塊黑色的石頭那在手裏仔細的端詳著,整個石塊的大小足有一個飯碗大小,在這開闊地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格外的亮眼。
看似不規則的石塊,似乎又隱藏著某些規則,但重量卻和石塊的大小完全不成比例,看似不到三四斤重的東西,拿在手裏少說也有十多斤。看上去顯得極不尋常。
我心裏暗自驚奇的同時又有些後悔,早知道就該剛毒眼龍來的,用穀教授的話來說,他隻要用鼻子聞一聞就知道這東西的來曆,我自然是比不得他,吃不太準。不過看這東西的成色似乎不是件俗物。像這種東西相對偏門,若是沒有個正經的來曆,怕是沒人會收。可話又說回來了,這樣的東西要想有個正經來曆也不容易。
我問劉甲午這東西從何而來,劉甲午也不隱瞞,一五一十的道出了來曆。
湖北恩施,地處鄂西,與四川、湖南交接,屬於大山區,交通非常不便。老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話在他們那兒更加的明顯。
山區裏最常見的就是天災,一連下上一個禮拜的雨都是正常的,今年夏天比往常來得要晚上許多,一場大雨一直從立夏下到了小滿,整整十五天,到處都是泥石流、山體滑坡,逼得村裏人都不敢出門。
往年都會鬧上一陣旱災,今年卻連下了十多天的大雨,正當村裏人鬆了一口氣的時候,接下來的日子更不好過了,連著一個月的時間,滴水未降,眼看著前麵十多天的雨水被太陽烤幹了,村裏人都束手無策。為了留住一些水,村裏人想盡了歪點子。
各種求雨的法子都用盡了,老天爺就像睡著了一樣,根本不予理會。大夥也找了各路的“神仙”來幫忙,都沒有什麽起色,這時候有個上山下套的娃兒回來說,山裏有一片林子都倒了,地上都冒出了一些奇怪的東西,村裏有個算卦的先生,聽了這話,掐指算了算說壞事的就是那片林子裏的東西。(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