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情願,嘉敏也不得不陪溫姨娘走這一遭,好在要應付的是彭城長公主,不是蕭南——蕭南自有昭詡應酬。
彭城長公主這日穿的月白銀絲繡累鳳長裙——都多少年了,她都沒改了穿孝,日常用色,不是青灰,就是月白。不過今兒中秋,穿個月白,也算是應景。彭城長公主性情嚴正,嘉敏看見她,多少有些懼色。
要說蕭南兩位母親,彭城長公主還是向著她的,隻是恨鐵不成鋼,反而難過。
這時候遠遠看見,嘉敏屈膝先行一禮,喚道:“姑母!”——她封了公主之後,少不得要改口不再稱“長公主殿下”。
彭城長公主從前是瞧不上她,可是和蘇氏比,和賀蘭氏比,三娘好歹是自家孩子,正經的金枝玉葉:“年餘不見,三娘倒清減了。”她說。眼角餘光掃到溫姨娘,略點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嘉敏這會兒倒是真慶幸自己陪了溫姨娘來,不然就彭城長公主這性子……就聽見長公主漫不經心問:“賀蘭氏呢?”
溫姨娘即時看了嘉敏一眼,嘉敏應道:“表姐在準備嫁妝。”
長公主“唔”了一聲:“是該準備起來了。”
嘴裏這麽說,臉上卻絲毫沒有“該準備起來”的意思,別說嘉敏了,就是素來不擅長察言觀色的溫姨娘,心裏也一萬個不安,隻能反複絞著衣角跟在後頭,默默自我安慰:是太後賜婚,倒不是我家阿袖要高攀——話說回來,宋王這樣的女婿,哪個不想要呢。(.$>>>棉、花‘糖’小‘說’)
彭城長公主看向嘉敏,臉色又溫和了,絮絮說些家常話:“三娘這身倒穿得好……”
嘉敏這日也沒打算出門,混穿了身淺藍,鑲了銀邊,裙麵上疏疏綴幾朵雲而已,再尋常不過,不知道怎就入了這個素來孤傲的姑母的眼。
“……說起來明年春三娘就要及笄,”長公主話鋒一轉,問:“冠服可備下了?”
及笄這種事,對未出閣的小娘子,能看得比天還大,早早就該謀劃起來,冠服是一件,請人更是至關重要,誰做正賓,誰來做讚者,請哪些人來觀禮……但是嘉敏……她已經經曆過了。
這世上大多數的事,經曆過了,便再無驚喜可言,不過是敷衍而已。
當然長公主問起,嘉敏還是中規中矩低眉答道:“在準備著,什麽時候姑母得空,能指點一二就好了。”
這原是句場麵話——哪能真讓長公主指點呢,她生母雖歿,南平王妃還在呢,哪裏就輪到一個外人了。
誰料彭城長公主一口應下:“眼下不就有空?”
嘉敏:……
中秋佳節,長公主來訪,不去看未來兒媳繡嫁衣,卻來指點她的及笄冠服?想……是蕭南把不肯娶賀蘭初袖的事兒和彭城長公主通了氣?彭城長公主當初連她都看不上,何況賀蘭初袖,自然是樂見其成。
那蕭南與長公主今兒來——到底來做什麽?
嘉敏這頭想,目光一掃,就瞧見溫姨娘畏畏縮縮跟在後頭……是了,長公主要看她的及笄冠服,但是她要真領了人去畫屏閣,溫姨娘多尷尬。
嘉敏於是笑吟吟道:“竹苓,去把我前兒做的針線拿來,請姑母指教。”實則嘉敏並沒有準備什麽冠服,不過她不擔心——竹苓總會有辦法。
領著長公主請進了和風堂。
又說道:“我和姨娘在平城住了許多年,身邊婢子都擅長做平城的小食,聽聞姑母幼時也住過平城,要不要嚐嚐家鄉風味?”
彭城長公主在洛陽長到十歲,隨父兄南遷,已經過去近三十年。剛到洛陽時候,很失望過一陣子,斯時洛陽雖然氣象嚴整,論繁華卻還不及平城。她還指著有朝一日,求父親把平城劃為她的食邑。
如今,莫說父親,就連兄長……都過世好多年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已經很多年沒人提過平城,幼時那點念想被翻起,讓眼前這個清秀和畏縮的婦人,也沒那麽惹人嫌了。她瞟了溫姨娘一眼,說道:“雲岡蓬台上,可還有鶴年年來舞?”
溫姨娘料不到長公主竟肯紆尊降貴與她說話,很吃了一嚇,幾乎是驚慌失措地說道:“蓬台……已經沒有蓬台了。”
這不清不楚的,長公主眉頭一擰。
幸得嘉敏前世就愛看些雜記,忙解釋道:“孝文帝南遷之後不久,平城就開始地動。有說是龍脈跟著天子南下,那龍脈原是深藏於地下,龍脈一動,可不就引發地動山搖……蓬台也在這地動中被毀了。”
——若非大大小小的地動持續十餘年,平城也不會衰落這麽快。
長公主這才麵色稍霽,這說話間,蘇木蘇葉已經送了小食過來,陸陸續續,竟有十餘碟,顏色鮮明,錯落擺置,煞是好看。
嘉敏陪著長公主說笑,指指點點說哪種酥軟,哪種鬆脆,哪種如今平城也不多見了,又時不時給溫姨娘遞台階,溫姨娘開過兩三次口之後,神態漸漸自然了,說話也流暢了。
又過了片刻,竹苓也回來了,抱了件深紅袍服,衣緣繡了一半,繡的蕙草與萱草,料子是極好的,從手背上流過去,如水一般柔軟,針腳也精致,長公主看了幾眼,挑了幾個配色上的小問題。
嘉敏自然一一都應了。
心裏隻是納罕——長公主這樣雞蛋裏挑骨頭,像是話裏有話?她思忖片刻,起身道:“說起來今兒早上園子裏開了金花茶,三娘原本還在奇怪,想著莫非是有貴人來——卻原來應在姑母身上——三娘這就去摘來插上?”
她料想彭城長公主是有話要與她說,但是礙著溫姨娘——嘉敏絕不想拋下溫姨娘,那實在太難堪了。隻得出此下策,果然,她前腳才進園子裏,長公主的婢子喚作蘭英的後腳就跟了過來,斂衣行禮道:“公主!”
嘉敏摘一朵帶露的花,金燦燦擎在手上,轉眸看住她。
蘭英從前聽說過這個南平王府的三娘子,這近一年聽得就更多了,京裏沸沸揚揚的話本,據說影射的不是賀蘭氏,卻是三娘子。但是聽說歸聽說,如今人活生生站在眼前,觀感又大不一樣。
元家多美人,三娘子姿容不算出色,眼睛倒是生得好,寶光儼然。就她這個年紀,有這麽輕佻的名聲,氣度卻這樣沉穩,也算是意料之外了。
蘭英道:“我家殿下,托我來問公主一句話。”
嘉敏揚了揚眉。
“公主在永寧寺裏說過的話,算不算數?”她並不知道蕭南和嘉敏有什麽約定——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這些貴人的陰私,知道得越少,活得越久,她隻是一個傳聲筒,有耳朵沒嘴。
永寧寺說過的,那自然是她答應做的三件事,嘉敏目色一沉:原來是婚期將近,蕭南擔心賀蘭初袖會如約出閣麽。
如果周城沒有殺掉賀蘭初袖,這確實是她該考慮的問題了。嘉敏點了點頭,促成一段婚約,需要運氣,毀掉就容易多了。
蘭英得了回複,屈膝行過禮,默默退了下去。
嘉敏指尖慢慢撥著金花茶的花瓣,想道:卻不知,賀蘭初袖如今人在哪裏。
長公主並沒有坐多久,畢竟中秋,蕭南是上門給嶽家送禮,事了,還是要回家團圓。所以嘉敏陪長公主和溫姨娘又說了一會兒話,蕭南就過來接人了。
中秋的晚上,皓月千裏,南平王府幾個主子在九華堂裏熱熱鬧鬧吃過晚飯,又在畫舫上賞了一回月,賀蘭初袖一直沒有回來,不回來才好,嘉敏瞧著酒杯裏浮動的月華碎片,默默地想。
昭詢在王妃懷裏手舞足蹈,呀呀說個不停。
溫姨娘落寞的全程無語。
賀蘭初袖覺得自己是做了極長的一個夢,夢裏跋涉了千裏萬裏,苦痛不堪,然後她終於從夢裏醒了過來,一動,周身都痛,痛得像是骨頭碎掉了。
有個年輕男子的聲音從邊上傳來:“小娘子受傷不輕,且勿動!”
她順著那聲音看過去,那人的眉目在月的微光裏,看起來有些模糊,剛正的眉目,她在哪裏見過,她想,她一定是在哪裏見過。
彭城長公主這日穿的月白銀絲繡累鳳長裙——都多少年了,她都沒改了穿孝,日常用色,不是青灰,就是月白。不過今兒中秋,穿個月白,也算是應景。彭城長公主性情嚴正,嘉敏看見她,多少有些懼色。
要說蕭南兩位母親,彭城長公主還是向著她的,隻是恨鐵不成鋼,反而難過。
這時候遠遠看見,嘉敏屈膝先行一禮,喚道:“姑母!”——她封了公主之後,少不得要改口不再稱“長公主殿下”。
彭城長公主從前是瞧不上她,可是和蘇氏比,和賀蘭氏比,三娘好歹是自家孩子,正經的金枝玉葉:“年餘不見,三娘倒清減了。”她說。眼角餘光掃到溫姨娘,略點一點頭,算是打過招呼。
嘉敏這會兒倒是真慶幸自己陪了溫姨娘來,不然就彭城長公主這性子……就聽見長公主漫不經心問:“賀蘭氏呢?”
溫姨娘即時看了嘉敏一眼,嘉敏應道:“表姐在準備嫁妝。”
長公主“唔”了一聲:“是該準備起來了。”
嘴裏這麽說,臉上卻絲毫沒有“該準備起來”的意思,別說嘉敏了,就是素來不擅長察言觀色的溫姨娘,心裏也一萬個不安,隻能反複絞著衣角跟在後頭,默默自我安慰:是太後賜婚,倒不是我家阿袖要高攀——話說回來,宋王這樣的女婿,哪個不想要呢。(.$>>>棉、花‘糖’小‘說’)
彭城長公主看向嘉敏,臉色又溫和了,絮絮說些家常話:“三娘這身倒穿得好……”
嘉敏這日也沒打算出門,混穿了身淺藍,鑲了銀邊,裙麵上疏疏綴幾朵雲而已,再尋常不過,不知道怎就入了這個素來孤傲的姑母的眼。
“……說起來明年春三娘就要及笄,”長公主話鋒一轉,問:“冠服可備下了?”
及笄這種事,對未出閣的小娘子,能看得比天還大,早早就該謀劃起來,冠服是一件,請人更是至關重要,誰做正賓,誰來做讚者,請哪些人來觀禮……但是嘉敏……她已經經曆過了。
這世上大多數的事,經曆過了,便再無驚喜可言,不過是敷衍而已。
當然長公主問起,嘉敏還是中規中矩低眉答道:“在準備著,什麽時候姑母得空,能指點一二就好了。”
這原是句場麵話——哪能真讓長公主指點呢,她生母雖歿,南平王妃還在呢,哪裏就輪到一個外人了。
誰料彭城長公主一口應下:“眼下不就有空?”
嘉敏:……
中秋佳節,長公主來訪,不去看未來兒媳繡嫁衣,卻來指點她的及笄冠服?想……是蕭南把不肯娶賀蘭初袖的事兒和彭城長公主通了氣?彭城長公主當初連她都看不上,何況賀蘭初袖,自然是樂見其成。
那蕭南與長公主今兒來——到底來做什麽?
嘉敏這頭想,目光一掃,就瞧見溫姨娘畏畏縮縮跟在後頭……是了,長公主要看她的及笄冠服,但是她要真領了人去畫屏閣,溫姨娘多尷尬。
嘉敏於是笑吟吟道:“竹苓,去把我前兒做的針線拿來,請姑母指教。”實則嘉敏並沒有準備什麽冠服,不過她不擔心——竹苓總會有辦法。
領著長公主請進了和風堂。
又說道:“我和姨娘在平城住了許多年,身邊婢子都擅長做平城的小食,聽聞姑母幼時也住過平城,要不要嚐嚐家鄉風味?”
彭城長公主在洛陽長到十歲,隨父兄南遷,已經過去近三十年。剛到洛陽時候,很失望過一陣子,斯時洛陽雖然氣象嚴整,論繁華卻還不及平城。她還指著有朝一日,求父親把平城劃為她的食邑。
如今,莫說父親,就連兄長……都過世好多年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已經很多年沒人提過平城,幼時那點念想被翻起,讓眼前這個清秀和畏縮的婦人,也沒那麽惹人嫌了。她瞟了溫姨娘一眼,說道:“雲岡蓬台上,可還有鶴年年來舞?”
溫姨娘料不到長公主竟肯紆尊降貴與她說話,很吃了一嚇,幾乎是驚慌失措地說道:“蓬台……已經沒有蓬台了。”
這不清不楚的,長公主眉頭一擰。
幸得嘉敏前世就愛看些雜記,忙解釋道:“孝文帝南遷之後不久,平城就開始地動。有說是龍脈跟著天子南下,那龍脈原是深藏於地下,龍脈一動,可不就引發地動山搖……蓬台也在這地動中被毀了。”
——若非大大小小的地動持續十餘年,平城也不會衰落這麽快。
長公主這才麵色稍霽,這說話間,蘇木蘇葉已經送了小食過來,陸陸續續,竟有十餘碟,顏色鮮明,錯落擺置,煞是好看。
嘉敏陪著長公主說笑,指指點點說哪種酥軟,哪種鬆脆,哪種如今平城也不多見了,又時不時給溫姨娘遞台階,溫姨娘開過兩三次口之後,神態漸漸自然了,說話也流暢了。
又過了片刻,竹苓也回來了,抱了件深紅袍服,衣緣繡了一半,繡的蕙草與萱草,料子是極好的,從手背上流過去,如水一般柔軟,針腳也精致,長公主看了幾眼,挑了幾個配色上的小問題。
嘉敏自然一一都應了。
心裏隻是納罕——長公主這樣雞蛋裏挑骨頭,像是話裏有話?她思忖片刻,起身道:“說起來今兒早上園子裏開了金花茶,三娘原本還在奇怪,想著莫非是有貴人來——卻原來應在姑母身上——三娘這就去摘來插上?”
她料想彭城長公主是有話要與她說,但是礙著溫姨娘——嘉敏絕不想拋下溫姨娘,那實在太難堪了。隻得出此下策,果然,她前腳才進園子裏,長公主的婢子喚作蘭英的後腳就跟了過來,斂衣行禮道:“公主!”
嘉敏摘一朵帶露的花,金燦燦擎在手上,轉眸看住她。
蘭英從前聽說過這個南平王府的三娘子,這近一年聽得就更多了,京裏沸沸揚揚的話本,據說影射的不是賀蘭氏,卻是三娘子。但是聽說歸聽說,如今人活生生站在眼前,觀感又大不一樣。
元家多美人,三娘子姿容不算出色,眼睛倒是生得好,寶光儼然。就她這個年紀,有這麽輕佻的名聲,氣度卻這樣沉穩,也算是意料之外了。
蘭英道:“我家殿下,托我來問公主一句話。”
嘉敏揚了揚眉。
“公主在永寧寺裏說過的話,算不算數?”她並不知道蕭南和嘉敏有什麽約定——不知道,也不打算知道,這些貴人的陰私,知道得越少,活得越久,她隻是一個傳聲筒,有耳朵沒嘴。
永寧寺說過的,那自然是她答應做的三件事,嘉敏目色一沉:原來是婚期將近,蕭南擔心賀蘭初袖會如約出閣麽。
如果周城沒有殺掉賀蘭初袖,這確實是她該考慮的問題了。嘉敏點了點頭,促成一段婚約,需要運氣,毀掉就容易多了。
蘭英得了回複,屈膝行過禮,默默退了下去。
嘉敏指尖慢慢撥著金花茶的花瓣,想道:卻不知,賀蘭初袖如今人在哪裏。
長公主並沒有坐多久,畢竟中秋,蕭南是上門給嶽家送禮,事了,還是要回家團圓。所以嘉敏陪長公主和溫姨娘又說了一會兒話,蕭南就過來接人了。
中秋的晚上,皓月千裏,南平王府幾個主子在九華堂裏熱熱鬧鬧吃過晚飯,又在畫舫上賞了一回月,賀蘭初袖一直沒有回來,不回來才好,嘉敏瞧著酒杯裏浮動的月華碎片,默默地想。
昭詢在王妃懷裏手舞足蹈,呀呀說個不停。
溫姨娘落寞的全程無語。
賀蘭初袖覺得自己是做了極長的一個夢,夢裏跋涉了千裏萬裏,苦痛不堪,然後她終於從夢裏醒了過來,一動,周身都痛,痛得像是骨頭碎掉了。
有個年輕男子的聲音從邊上傳來:“小娘子受傷不輕,且勿動!”
她順著那聲音看過去,那人的眉目在月的微光裏,看起來有些模糊,剛正的眉目,她在哪裏見過,她想,她一定是在哪裏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