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
嘉敏從西山下來,周城已經準備出發,就隻匆匆見了一麵。周城尤能笑嘻嘻與她說:“我去去就回,娘子可別在家裏給我養麵首。”
嘉敏:……
嘉敏道:“你家二郎的婚事,我會幫忙操持。”她原想說,人救不救得出來不要緊,千萬自個兒保重。到底說不出這等話。他們成親到這時候差不多半年。也是進京以來,他在洛陽呆得最久的一次。
她送他出城,煙塵滾滾,轉瞬就看不見了。嘉敏自個兒悶悶回了府。
周琛的婚期定在九月底。
周城出門,府中事一向都由周琛打理,這月餘格外忙。
從前大將軍府後宅都是羋氏在管,羋氏與尉燦搬出去之後,周城的繼母吳氏接手,卻不如羋氏能幹;後來羋氏小產,尉燦搬回大將軍府,宅子留給羋氏,尉景與尉周氏也隨之搬了回來。
然而吳氏不能盡識洛陽權貴,加個尉周氏也無濟於事。素日也就罷了,成親這樣的大事,未免慌了手腳。
何況吳氏還有孕在身。
幸而嘉敏過來坐鎮,府中才定下來。雖則嘉敏也不是太能幹,畢竟耳濡目染這麽多年,她手裏可用的人也多。
嘉敏這會兒想起來,周城問她要過侍寢婢子。這等事她不願意做主,便遣人去宜陽王府,宜陽王送了兩個美婢過來。嘉敏再叫姽嫿送她們去見周琛。當日就被退了回來。嘉敏有點懵:是這小子潔身自好呢,還是看不上?——以她看來,這兩個婢子姿色已經是不錯。這小子眼光也忒高。
次日,周琛來見,隔簾謝道:“公主好意,二郎心領了。”
嘉敏有點別扭:“……是你阿兄的意思——二郎不喜歡嗎?”
周琛沉默了片刻,深秋的陽光溫柔,照在琉璃珠簾上,折射出許多種顏色。他兄長一向不慕奢華,自上次他生辰她來過之後,卻突然得了動力,將屋子翻修了一番,添置了許多東西。如今兄長不在,她仍住他屋裏。
母親私下與父親笑說:“大郎這架勢,怕是隻有月宮才配得上他娘子。”
因了這句話,他特意多弄了些琉璃、水晶、雲母之類,鑲窗,串簾,作屏,玲瓏剔透,兄長亦誇讚他會辦事。她不會知道那是他的主意,隻道是他兄長——他兄長會留意她在月下的樣子嗎,他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她如何為他挑的兩個美人,兩個豔麗得有些俗氣的美人。
他說:“我聽說公主不喜歡人納妾。”
嘉敏有種逼良為娼的尷尬:“人是宜陽王叔送過來的,二郎是怕十七娘著惱嗎?”
周琛沒作聲。
嘉敏隻得致歉道:“是我考慮不周,二郎勿怪,我明兒就把人送回去,想必宜陽王叔心裏也是歡喜的。”她深深後悔周城在京時候沒讓他把事情辦了——大約也是他在的時候,她總不得分心。
見周琛沒有要告辭的意思,便有些奇怪:“二郎還有事?”
周琛目光黏在簾子上,他低聲道:“公主從前……見過我阿兄嗎?”
“從前?”
“……去秦州之前。”他兄長膽子是大,但是在他看來,膽子最大的還不是他兄長,而是當初那個丟下宋王妃名分不要,跟著他哥跑路的公主。她怎麽知道他兄長會幫她報仇?她怎麽信他兄長會幫她報仇?
就算他兄長有這個心,當時的蘭陵公主,怎麽相信他有這個本事?
從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世上沒有必成的事。以當時景況,便親如父子、兄弟,也不敢誇這個口。
嘉敏猜他是因婚期將近,心裏頭不自在。雖然說相看過,那也就是粗粗見過幾麵而已。說沒說過話還未可知。兩個幾近陌生的人,別人覺得合適,便要從此共度一生,不僅新婦心裏頭惴惴,就是新郎,心裏頭也是慌的。
想必如果當時她和李十一郎成親,雖然她從前有過經驗,也還是不會太輕鬆。
於是笑道:“周郎從前是我兄長親兵,我自然見過——二郎也見過十七娘吧?”她記得十七娘及笄,他還問過她送什麽禮好。
“見過兩次,”周琛道。
嘉敏回憶了一下她這個堂妹,嘉言出閣、李九娘出閣她都有出席,因說道:“十七娘性情活潑,人也好相處,二郎不必太擔心。”她雖然不記得他從前娶的哪個,但是也沒聽說感情不好。
周琛道:“羋氏能幹,人也很好。”但是還是和尉燦鬧到這個地步。
嘉敏“哦”了一聲,意識到尉燦與羋氏的婚姻給這個少年人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因放下手頭活計,與他細說道:“羋氏是心裏頭先有了人,又聽信人挑唆,後來再賭氣應了豆奴的婚事——二郎與十七娘又不一樣。”
“公主怎麽知道,十七娘心裏頭就沒有人?”
嘉敏:……
嘉敏心道這兩人訂親有一年多了,到這當口哪裏還能反悔。何況周城出征在外。周城與宜陽王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早年他在洛陽混日子的時候。這大約也是周城給弟弟訂下這門親事的原因。
周城對家裏人好說話,對這個弟弟卻是嚴厲,大概因了這個緣故,他心裏可能不滿意這樁親事,也不敢說出來。嘉敏猶豫了一下。羋氏與尉燦的事於她未嚐不是個教訓。她從前就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了。一方有意,一方勉強,長久下來,對雙方都是折磨。成親隻是個開始,以後過日子才是難題。
她前後尋思了半晌,終於說道:“宜陽王叔膝下女兒甚多,與二郎年歲相仿的,也不止十七娘一個,結親不是結仇,如果十七娘心裏頭有人,想必宜陽王也不敢應了這樁親事。二郎要實在放心不下,再過幾日就是重陽節。我與宜陽王叔家的姐妹也很久沒有見過了,如是二郎有暇,就勞煩二郎送我們去龍門山登高臨遠,也可以親口問問十七娘——可別把十七娘嚇壞了。”
她也聽說,龍門山上新建了座積善寺,不知是何人供養,手筆很大,雖不能與永寧寺、瑤光寺比,勝在依山傍水,別有風光。在權貴中頗得名聲。之前周城也想帶她上去賞玩,一直不得空。
她心裏盤算,這人走了三四天,該是快要渡河了,到佛前求個順利也好。
周琛聞言喜道:“那就多謝公主了。”
嘉敏笑道:“二郎不必與我這樣客氣。”
到下午,周琛忽遣人送了張鹿皮過來,說是謝禮。嘉敏想了想,猜多半是周城惦記鹿皮靴子,言語之間提起過——這人心思倒是真細。
過幾日重陽,嘉敏便派車去宜陽王府接人。宜陽王府會意,單送了十七娘和二十三娘過來。二十三娘才十歲出頭。嘉敏心裏咂舌:她的這個王叔,被太後晾著的那幾年,就可勁兒在家裏生孩子。
她橫豎是認不全,也不勉強自己了。
十七娘雖然是馮翊的妹子,長得卻不像。她是個小圓臉,眼睛也圓,鼻頭也圓,看上去粉嘟嘟的可愛。
卻摸著自己的臉抱怨道:“……全是肉。”
嘉敏失笑。這麽個小人兒,光看臉也知道心無城府。又偷偷兒掀起簾子往外看。起初裝作看風景,後來被嘉敏笑得不自在了,便隻低頭,撚著衣角道:“公主知道……知道她為什麽把人退回來嗎?”
她家裏姐妹極多。這世上的人和東西一樣,一旦多了就不值錢。馮翊運氣好,生得早,她阿爺看重,給弄了個公主頭銜。她們底下這些,也就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在她阿爺麵前露個臉。
露了臉他也記不得誰是誰。
她娘也就是個妾,還不得寵。也就是大將軍要與他家結親,才想起來還有女兒要及笄——她估計如果不是與大將軍的弟弟訂了親,也不會特意給她操辦笄禮。就像她上頭幾個姐姐一樣。
她記得那天嫡母把她們姐妹幾個喊了去,跟前站成一排,指著她說了句:“這個瞧著福氣。”她也希望自己是個有福氣的,雖然不能如身旁這位堂姐一般,她聽說南平王當初膝下就兩個女兒,疼得如珍似寶。
有時候人就隻能仰仗這點渺不可知的福氣。
就聽她堂姐說道:“這個話,十七娘一會兒可以親口問他。”
她也知道這回出來,多半是未婚夫想要見她,隻借了公主的名義。他該是……喜歡她的吧,她想。她娘操心了整晚,從頭飾到鞋,再到妝容,換了好幾樣,皮都差點擦破了。最後抹著眼淚說:“……怪娘沒用,就沒能給十七娘攢點好東西。”
她心裏想,已經比從前好多了——自與大將軍府結親以來,衣食住行,婢仆殷勤,都不是從前可比。
然而心裏頭的恐懼,也不是從前可比。
嘉敏從西山下來,周城已經準備出發,就隻匆匆見了一麵。周城尤能笑嘻嘻與她說:“我去去就回,娘子可別在家裏給我養麵首。”
嘉敏:……
嘉敏道:“你家二郎的婚事,我會幫忙操持。”她原想說,人救不救得出來不要緊,千萬自個兒保重。到底說不出這等話。他們成親到這時候差不多半年。也是進京以來,他在洛陽呆得最久的一次。
她送他出城,煙塵滾滾,轉瞬就看不見了。嘉敏自個兒悶悶回了府。
周琛的婚期定在九月底。
周城出門,府中事一向都由周琛打理,這月餘格外忙。
從前大將軍府後宅都是羋氏在管,羋氏與尉燦搬出去之後,周城的繼母吳氏接手,卻不如羋氏能幹;後來羋氏小產,尉燦搬回大將軍府,宅子留給羋氏,尉景與尉周氏也隨之搬了回來。
然而吳氏不能盡識洛陽權貴,加個尉周氏也無濟於事。素日也就罷了,成親這樣的大事,未免慌了手腳。
何況吳氏還有孕在身。
幸而嘉敏過來坐鎮,府中才定下來。雖則嘉敏也不是太能幹,畢竟耳濡目染這麽多年,她手裏可用的人也多。
嘉敏這會兒想起來,周城問她要過侍寢婢子。這等事她不願意做主,便遣人去宜陽王府,宜陽王送了兩個美婢過來。嘉敏再叫姽嫿送她們去見周琛。當日就被退了回來。嘉敏有點懵:是這小子潔身自好呢,還是看不上?——以她看來,這兩個婢子姿色已經是不錯。這小子眼光也忒高。
次日,周琛來見,隔簾謝道:“公主好意,二郎心領了。”
嘉敏有點別扭:“……是你阿兄的意思——二郎不喜歡嗎?”
周琛沉默了片刻,深秋的陽光溫柔,照在琉璃珠簾上,折射出許多種顏色。他兄長一向不慕奢華,自上次他生辰她來過之後,卻突然得了動力,將屋子翻修了一番,添置了許多東西。如今兄長不在,她仍住他屋裏。
母親私下與父親笑說:“大郎這架勢,怕是隻有月宮才配得上他娘子。”
因了這句話,他特意多弄了些琉璃、水晶、雲母之類,鑲窗,串簾,作屏,玲瓏剔透,兄長亦誇讚他會辦事。她不會知道那是他的主意,隻道是他兄長——他兄長會留意她在月下的樣子嗎,他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她如何為他挑的兩個美人,兩個豔麗得有些俗氣的美人。
他說:“我聽說公主不喜歡人納妾。”
嘉敏有種逼良為娼的尷尬:“人是宜陽王叔送過來的,二郎是怕十七娘著惱嗎?”
周琛沒作聲。
嘉敏隻得致歉道:“是我考慮不周,二郎勿怪,我明兒就把人送回去,想必宜陽王叔心裏也是歡喜的。”她深深後悔周城在京時候沒讓他把事情辦了——大約也是他在的時候,她總不得分心。
見周琛沒有要告辭的意思,便有些奇怪:“二郎還有事?”
周琛目光黏在簾子上,他低聲道:“公主從前……見過我阿兄嗎?”
“從前?”
“……去秦州之前。”他兄長膽子是大,但是在他看來,膽子最大的還不是他兄長,而是當初那個丟下宋王妃名分不要,跟著他哥跑路的公主。她怎麽知道他兄長會幫她報仇?她怎麽信他兄長會幫她報仇?
就算他兄長有這個心,當時的蘭陵公主,怎麽相信他有這個本事?
從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這世上沒有必成的事。以當時景況,便親如父子、兄弟,也不敢誇這個口。
嘉敏猜他是因婚期將近,心裏頭不自在。雖然說相看過,那也就是粗粗見過幾麵而已。說沒說過話還未可知。兩個幾近陌生的人,別人覺得合適,便要從此共度一生,不僅新婦心裏頭惴惴,就是新郎,心裏頭也是慌的。
想必如果當時她和李十一郎成親,雖然她從前有過經驗,也還是不會太輕鬆。
於是笑道:“周郎從前是我兄長親兵,我自然見過——二郎也見過十七娘吧?”她記得十七娘及笄,他還問過她送什麽禮好。
“見過兩次,”周琛道。
嘉敏回憶了一下她這個堂妹,嘉言出閣、李九娘出閣她都有出席,因說道:“十七娘性情活潑,人也好相處,二郎不必太擔心。”她雖然不記得他從前娶的哪個,但是也沒聽說感情不好。
周琛道:“羋氏能幹,人也很好。”但是還是和尉燦鬧到這個地步。
嘉敏“哦”了一聲,意識到尉燦與羋氏的婚姻給這個少年人帶來了多大的心理陰影。因放下手頭活計,與他細說道:“羋氏是心裏頭先有了人,又聽信人挑唆,後來再賭氣應了豆奴的婚事——二郎與十七娘又不一樣。”
“公主怎麽知道,十七娘心裏頭就沒有人?”
嘉敏:……
嘉敏心道這兩人訂親有一年多了,到這當口哪裏還能反悔。何況周城出征在外。周城與宜陽王的交情,可以追溯到早年他在洛陽混日子的時候。這大約也是周城給弟弟訂下這門親事的原因。
周城對家裏人好說話,對這個弟弟卻是嚴厲,大概因了這個緣故,他心裏可能不滿意這樁親事,也不敢說出來。嘉敏猶豫了一下。羋氏與尉燦的事於她未嚐不是個教訓。她從前就知道強扭的瓜不甜了。一方有意,一方勉強,長久下來,對雙方都是折磨。成親隻是個開始,以後過日子才是難題。
她前後尋思了半晌,終於說道:“宜陽王叔膝下女兒甚多,與二郎年歲相仿的,也不止十七娘一個,結親不是結仇,如果十七娘心裏頭有人,想必宜陽王也不敢應了這樁親事。二郎要實在放心不下,再過幾日就是重陽節。我與宜陽王叔家的姐妹也很久沒有見過了,如是二郎有暇,就勞煩二郎送我們去龍門山登高臨遠,也可以親口問問十七娘——可別把十七娘嚇壞了。”
她也聽說,龍門山上新建了座積善寺,不知是何人供養,手筆很大,雖不能與永寧寺、瑤光寺比,勝在依山傍水,別有風光。在權貴中頗得名聲。之前周城也想帶她上去賞玩,一直不得空。
她心裏盤算,這人走了三四天,該是快要渡河了,到佛前求個順利也好。
周琛聞言喜道:“那就多謝公主了。”
嘉敏笑道:“二郎不必與我這樣客氣。”
到下午,周琛忽遣人送了張鹿皮過來,說是謝禮。嘉敏想了想,猜多半是周城惦記鹿皮靴子,言語之間提起過——這人心思倒是真細。
過幾日重陽,嘉敏便派車去宜陽王府接人。宜陽王府會意,單送了十七娘和二十三娘過來。二十三娘才十歲出頭。嘉敏心裏咂舌:她的這個王叔,被太後晾著的那幾年,就可勁兒在家裏生孩子。
她橫豎是認不全,也不勉強自己了。
十七娘雖然是馮翊的妹子,長得卻不像。她是個小圓臉,眼睛也圓,鼻頭也圓,看上去粉嘟嘟的可愛。
卻摸著自己的臉抱怨道:“……全是肉。”
嘉敏失笑。這麽個小人兒,光看臉也知道心無城府。又偷偷兒掀起簾子往外看。起初裝作看風景,後來被嘉敏笑得不自在了,便隻低頭,撚著衣角道:“公主知道……知道她為什麽把人退回來嗎?”
她家裏姐妹極多。這世上的人和東西一樣,一旦多了就不值錢。馮翊運氣好,生得早,她阿爺看重,給弄了個公主頭銜。她們底下這些,也就逢年過節,才有機會在她阿爺麵前露個臉。
露了臉他也記不得誰是誰。
她娘也就是個妾,還不得寵。也就是大將軍要與他家結親,才想起來還有女兒要及笄——她估計如果不是與大將軍的弟弟訂了親,也不會特意給她操辦笄禮。就像她上頭幾個姐姐一樣。
她記得那天嫡母把她們姐妹幾個喊了去,跟前站成一排,指著她說了句:“這個瞧著福氣。”她也希望自己是個有福氣的,雖然不能如身旁這位堂姐一般,她聽說南平王當初膝下就兩個女兒,疼得如珍似寶。
有時候人就隻能仰仗這點渺不可知的福氣。
就聽她堂姐說道:“這個話,十七娘一會兒可以親口問他。”
她也知道這回出來,多半是未婚夫想要見她,隻借了公主的名義。他該是……喜歡她的吧,她想。她娘操心了整晚,從頭飾到鞋,再到妝容,換了好幾樣,皮都差點擦破了。最後抹著眼淚說:“……怪娘沒用,就沒能給十七娘攢點好東西。”
她心裏想,已經比從前好多了——自與大將軍府結親以來,衣食住行,婢仆殷勤,都不是從前可比。
然而心裏頭的恐懼,也不是從前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