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讓安慶緒感覺到震驚的,不僅僅是李倓的這句話,更多的是李倓言語中透露出的其他意味。
這個李倓的身份雖說是“建寧王”,但是“王爺”這種頭銜在李唐實在是沒甚稀奇,可是如果連李倓都知道了這件事,是不是意味著當今聖上也已經了解了這件事呢?安慶緒一時間越想越怕,所以才連大氣也不敢出。
李倓在安慶緒耳邊到底說了什麽,荊天留等人根本聽不到,不過他們也不會在意這些。因為淩霄漢居然還有機會繼續參加文試,這足夠讓他們雀躍一陣子了。
唯有李棄歌從李倓身上感受到了一絲習武之人的內力,而且這種內力是李棄歌再熟悉不過的了。“這股內力是……‘騰龍勁’?”李棄歌心中疑惑道,“沒錯,當日摩?羅切那老兒也曾說了,騰龍勁是皇家秘傳的內力。看來這個建寧王也是個會家子呢。”
李倓看著戰戰兢兢的安慶緒,輕輕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隨後轉身說道:“你們隨本王去第三輪比試的所在吧。”說完,竟然縱身向湖麵跳去。
眾人見狀均是大吃一驚,豈料李倓並未落入湖水之中,而是使出輕功,踏著湖水向對麵的岸上躍去。同時頭也不回的高聲說道:“第三場比試的地點乃是在湖對麵,若是不想繞路的話,就隨本王直接從湖麵躍過去!”
在場的人均是允文允武之人,這件事實在算不上難題,於是一個個踏步而出,踏著湖水來到對岸站定。
李倓將袖子一揮,指著身後的一間大氣而又富麗堂皇的二層樓閣說道:“你們進去吧。”
“是!”眾人回應了一聲,紛紛朝那樓閣走去。
方一進樓閣之內,隻見四根圓柱分列樓內四角,每根柱子均是紅漆為底,表麵上盤有數條金龍,金色與紅色交相輝映之下,不僅大氣磅礴,而且使人心生畏懼。
“這是應該是一座行宮……”淩霄漢小聲對周圍的李棄歌等人說道,“當年我曾有幸見過聖上在江南的行宮,與此間布置一般無二。”
“原來如此!”李棄歌點了點頭,小聲笑道,“看來是當今聖上要見見我們了。”
果不其然,隻過了片刻的功夫,一隊隊的宮女和內侍接二連三的從樓外走入,待到這些宮女和內侍都站定了位置,三道身影成丁字形從門外走將進來,左首那人乃是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右手那人乃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林甫。
至於站在正中那人,方臉大耳,頭發花白,一派富貴之氣,身上穿著杏黃色的華服,正是當日的“黃三伯”。
李隆基笑嗬嗬的來到李棄歌麵前,頗為慈愛地說道:“你也在?不錯啊,你這小娃娃可還認得朕麽?”
“草民李棄歌,叩見吾皇萬歲!”李棄歌一撩衣衫下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其餘眾人也紛紛跪倒,連稱“萬歲”。
“唉!平身吧……”李隆基歎了一口氣說道,“朕就知道,你一旦知曉了朕的身份,就再也不會像那天似的與朕暢談了,無趣!真是無趣!”
“想必聖上就是第三輪的主試吧?那就請聖上出題吧……”李棄歌低著頭說道。
“哪有什麽第三輪……”李隆基不耐煩的搖了搖頭,“高將軍和建寧王不是已經考驗過你們了麽?如今隻留下十六個人,朕若是在出題為難,怕是省不下幾人了。”
“這……”李棄歌等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朕就是想看看,他們為朕選拔的賢才都是個什麽模樣。”此時已有內侍搬來了座椅,放在李隆基身後,李隆基走到座椅上坐下後說道,“如今看來,一個個還算斯文有禮,倒是沒有什麽粗鄙之人。”
“聖上……”站在座椅後的李林甫突然說道,“您看是不是就在此處將武試的時間和規矩說給他們?”
“哦……對!”李隆基用手一指高力士,說道,“力士,你說給他們聽。”
“遵旨!”高力士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請聽好,從龍選的武試將定於十八日後舉行,地點就在祭天大典處的登龍台,請諸位於當日辰時去往登龍台上等候,逾期之人視為放棄武試!另外,屆時將由抽簽決定你們各自的對手,可聽明白了?”
“是!”眾人齊聲應答道。
李隆基隨後說道:“嗯,記牢了之後就散了吧!林甫,你帶他們離去。”
“臣尊旨!”李林甫應了一聲,隨即對眾人說道,“隨我出園吧。”此時,從眾人進入此間,直到李隆基要求眾人離開,不過也才片刻的功夫。
李棄歌一邊抱怨著唐玄宗多此一舉,一邊跟在眾人最後,忽聽李隆基開口道:“李棄歌!你留下,朕有事和你說。”
“啊?!”李棄歌聽後微微一呆,隻好點頭稱是。隨後回頭朝荊天留等人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不用擔心。
待到李林甫領著眾人離去,李隆基又對高力士說道:“你們也下去吧,朕想和棄歌單獨聊聊。”
“是!”高力士說完,也帶著眾多宮女和內侍離開了行宮。
李隆基將現在人等盡皆離開,朝李棄歌一笑,說道:“你應該有好多疑惑吧?朕今日就為你解答一番,如何?”
“多謝聖上……”李棄歌躬身說道,“其實草民的疑惑也不算甚多,隻有兩個而已。”
“哦?朕還以為你有很多的疑惑呢!”李隆基奇道,“朕知道當日你去了相府,但是李林甫他應該不敢跟你說這些的。”
“宰相大人的確什麽都沒說……”李棄歌解釋道,“但是草民隱隱約約能猜到一些,隻要聖上您能解答草民的兩個問題,草民應該可以猜透事情的來龍去脈。”
“好,你將那兩個問題說給朕聽聽吧?。”李隆基道。
“第一,草民的父親李冀。李望北,到底與聖上您有什麽關係;第二,草民想知道家母的具體身份……”
“嘿嘿,”李隆基聽後,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越笑越開心,而後居然開始仰天大笑。
“聖上……”李棄歌試探的問道,“可是草民的問題又哪裏不妥?”
“哈哈哈……”李隆基笑聲漸歇,說道,“你可真是個滑頭的小子,你這兩個問題切中要害,朕若是要給你解答了,怕是要費好大的功夫呢。”
“皇上您莫不是要食言吧?”李棄歌說道,“君無戲言,您方才可識應允了草民的!”
“當然不會食言!”李隆基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朕想給你講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朕宮中的故事”
“故事?”李棄歌心道,“這個黃三伯又要故弄玄虛了,也罷,我就聽一聽。”想到這裏,便開口笑道,“聖上既然有此雅興,草民就聽上一聽!”
“好!”李隆基說道,“朕先問你,你可知道朕當年是怎麽坐上這皇位的麽?”
“這……”李棄歌有些猶豫,說道,“說出來怕是有些不敬吧?”
“無妨,無妨!”李隆基絲毫不在意地說道,“你就說說你所知道的事情就好!”
“那好,請聖上恕草民冒昧了。”李棄歌頓了頓,說道:“據草民聽聞,聖上當時也隻是個楚王,後因手下之人泄密,您隻好提前發動宮變,鏟除了當時太平公主手下的亂黨,先皇這才禪讓與您。”
“遮遮掩掩的……”李隆基說道,“朕不僅僅是鏟除了太平一黨,朕也利用那次宮變,逼迫先皇讓位。這些事你應該知曉的吧?為何不說出來?”
“草民……”李棄歌猶豫道,“草民覺得那不過是坊間謠傳,作不得數的。”
“唉!謠傳?”李隆基若有所思地歎道,“這世上很多的謠傳,卻比所謂的‘事實’還要可信……”
李棄歌又問道:“聖上,您提起這段往事做什麽?”
“別急……”李隆基微微抬起頭,似是在回憶當初那段往事,緩緩說道,“朕當時有一個弟弟,雖然年未及弱冠,但卻英明果敢,而且智謀過人。是他幫朕下定決心,提前發動了那場宮變,這才有了朕今日的九五之位。”
<!-- 雙倍活動在活動期間 -->
<h4>月票雙倍計算</h4>
如果覺得本章寫的精彩,捧場支持一下吧~投月票也可以哦!
<ul>
<li>
捧場100縱橫幣抽月票
</li>
<li>
捧場500縱橫幣
</li>
<li>
捧場10000縱橫幣
</li>
<li>
捧場100000縱橫幣當盟主
</li>
</ul>
這個李倓的身份雖說是“建寧王”,但是“王爺”這種頭銜在李唐實在是沒甚稀奇,可是如果連李倓都知道了這件事,是不是意味著當今聖上也已經了解了這件事呢?安慶緒一時間越想越怕,所以才連大氣也不敢出。
李倓在安慶緒耳邊到底說了什麽,荊天留等人根本聽不到,不過他們也不會在意這些。因為淩霄漢居然還有機會繼續參加文試,這足夠讓他們雀躍一陣子了。
唯有李棄歌從李倓身上感受到了一絲習武之人的內力,而且這種內力是李棄歌再熟悉不過的了。“這股內力是……‘騰龍勁’?”李棄歌心中疑惑道,“沒錯,當日摩?羅切那老兒也曾說了,騰龍勁是皇家秘傳的內力。看來這個建寧王也是個會家子呢。”
李倓看著戰戰兢兢的安慶緒,輕輕的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隨後轉身說道:“你們隨本王去第三輪比試的所在吧。”說完,竟然縱身向湖麵跳去。
眾人見狀均是大吃一驚,豈料李倓並未落入湖水之中,而是使出輕功,踏著湖水向對麵的岸上躍去。同時頭也不回的高聲說道:“第三場比試的地點乃是在湖對麵,若是不想繞路的話,就隨本王直接從湖麵躍過去!”
在場的人均是允文允武之人,這件事實在算不上難題,於是一個個踏步而出,踏著湖水來到對岸站定。
李倓將袖子一揮,指著身後的一間大氣而又富麗堂皇的二層樓閣說道:“你們進去吧。”
“是!”眾人回應了一聲,紛紛朝那樓閣走去。
方一進樓閣之內,隻見四根圓柱分列樓內四角,每根柱子均是紅漆為底,表麵上盤有數條金龍,金色與紅色交相輝映之下,不僅大氣磅礴,而且使人心生畏懼。
“這是應該是一座行宮……”淩霄漢小聲對周圍的李棄歌等人說道,“當年我曾有幸見過聖上在江南的行宮,與此間布置一般無二。”
“原來如此!”李棄歌點了點頭,小聲笑道,“看來是當今聖上要見見我們了。”
果不其然,隻過了片刻的功夫,一隊隊的宮女和內侍接二連三的從樓外走入,待到這些宮女和內侍都站定了位置,三道身影成丁字形從門外走將進來,左首那人乃是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右手那人乃是當朝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李林甫。
至於站在正中那人,方臉大耳,頭發花白,一派富貴之氣,身上穿著杏黃色的華服,正是當日的“黃三伯”。
李隆基笑嗬嗬的來到李棄歌麵前,頗為慈愛地說道:“你也在?不錯啊,你這小娃娃可還認得朕麽?”
“草民李棄歌,叩見吾皇萬歲!”李棄歌一撩衣衫下擺,“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其餘眾人也紛紛跪倒,連稱“萬歲”。
“唉!平身吧……”李隆基歎了一口氣說道,“朕就知道,你一旦知曉了朕的身份,就再也不會像那天似的與朕暢談了,無趣!真是無趣!”
“想必聖上就是第三輪的主試吧?那就請聖上出題吧……”李棄歌低著頭說道。
“哪有什麽第三輪……”李隆基不耐煩的搖了搖頭,“高將軍和建寧王不是已經考驗過你們了麽?如今隻留下十六個人,朕若是在出題為難,怕是省不下幾人了。”
“這……”李棄歌等人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朕就是想看看,他們為朕選拔的賢才都是個什麽模樣。”此時已有內侍搬來了座椅,放在李隆基身後,李隆基走到座椅上坐下後說道,“如今看來,一個個還算斯文有禮,倒是沒有什麽粗鄙之人。”
“聖上……”站在座椅後的李林甫突然說道,“您看是不是就在此處將武試的時間和規矩說給他們?”
“哦……對!”李隆基用手一指高力士,說道,“力士,你說給他們聽。”
“遵旨!”高力士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請聽好,從龍選的武試將定於十八日後舉行,地點就在祭天大典處的登龍台,請諸位於當日辰時去往登龍台上等候,逾期之人視為放棄武試!另外,屆時將由抽簽決定你們各自的對手,可聽明白了?”
“是!”眾人齊聲應答道。
李隆基隨後說道:“嗯,記牢了之後就散了吧!林甫,你帶他們離去。”
“臣尊旨!”李林甫應了一聲,隨即對眾人說道,“隨我出園吧。”此時,從眾人進入此間,直到李隆基要求眾人離開,不過也才片刻的功夫。
李棄歌一邊抱怨著唐玄宗多此一舉,一邊跟在眾人最後,忽聽李隆基開口道:“李棄歌!你留下,朕有事和你說。”
“啊?!”李棄歌聽後微微一呆,隻好點頭稱是。隨後回頭朝荊天留等人使了個眼色,示意他們不用擔心。
待到李林甫領著眾人離去,李隆基又對高力士說道:“你們也下去吧,朕想和棄歌單獨聊聊。”
“是!”高力士說完,也帶著眾多宮女和內侍離開了行宮。
李隆基將現在人等盡皆離開,朝李棄歌一笑,說道:“你應該有好多疑惑吧?朕今日就為你解答一番,如何?”
“多謝聖上……”李棄歌躬身說道,“其實草民的疑惑也不算甚多,隻有兩個而已。”
“哦?朕還以為你有很多的疑惑呢!”李隆基奇道,“朕知道當日你去了相府,但是李林甫他應該不敢跟你說這些的。”
“宰相大人的確什麽都沒說……”李棄歌解釋道,“但是草民隱隱約約能猜到一些,隻要聖上您能解答草民的兩個問題,草民應該可以猜透事情的來龍去脈。”
“好,你將那兩個問題說給朕聽聽吧?。”李隆基道。
“第一,草民的父親李冀。李望北,到底與聖上您有什麽關係;第二,草民想知道家母的具體身份……”
“嘿嘿,”李隆基聽後,情不自禁的笑了起來,越笑越開心,而後居然開始仰天大笑。
“聖上……”李棄歌試探的問道,“可是草民的問題又哪裏不妥?”
“哈哈哈……”李隆基笑聲漸歇,說道,“你可真是個滑頭的小子,你這兩個問題切中要害,朕若是要給你解答了,怕是要費好大的功夫呢。”
“皇上您莫不是要食言吧?”李棄歌說道,“君無戲言,您方才可識應允了草民的!”
“當然不會食言!”李隆基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朕想給你講一個故事,一個發生在朕宮中的故事”
“故事?”李棄歌心道,“這個黃三伯又要故弄玄虛了,也罷,我就聽一聽。”想到這裏,便開口笑道,“聖上既然有此雅興,草民就聽上一聽!”
“好!”李隆基說道,“朕先問你,你可知道朕當年是怎麽坐上這皇位的麽?”
“這……”李棄歌有些猶豫,說道,“說出來怕是有些不敬吧?”
“無妨,無妨!”李隆基絲毫不在意地說道,“你就說說你所知道的事情就好!”
“那好,請聖上恕草民冒昧了。”李棄歌頓了頓,說道:“據草民聽聞,聖上當時也隻是個楚王,後因手下之人泄密,您隻好提前發動宮變,鏟除了當時太平公主手下的亂黨,先皇這才禪讓與您。”
“遮遮掩掩的……”李隆基說道,“朕不僅僅是鏟除了太平一黨,朕也利用那次宮變,逼迫先皇讓位。這些事你應該知曉的吧?為何不說出來?”
“草民……”李棄歌猶豫道,“草民覺得那不過是坊間謠傳,作不得數的。”
“唉!謠傳?”李隆基若有所思地歎道,“這世上很多的謠傳,卻比所謂的‘事實’還要可信……”
李棄歌又問道:“聖上,您提起這段往事做什麽?”
“別急……”李隆基微微抬起頭,似是在回憶當初那段往事,緩緩說道,“朕當時有一個弟弟,雖然年未及弱冠,但卻英明果敢,而且智謀過人。是他幫朕下定決心,提前發動了那場宮變,這才有了朕今日的九五之位。”
<!-- 雙倍活動在活動期間 -->
<h4>月票雙倍計算</h4>
如果覺得本章寫的精彩,捧場支持一下吧~投月票也可以哦!
<ul>
<li>
捧場100縱橫幣抽月票
</li>
<li>
捧場500縱橫幣
</li>
<li>
捧場10000縱橫幣
</li>
<li>
捧場100000縱橫幣當盟主
</li>
</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