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女人,裴子慧就不得不想到自己的母親段香瑤了。
雖然農家女子沒什麽學問,但用通情達禮,溫柔賢惠來形容她是一點都不為過的。何況她還長得柳葉彎目,花容月貌。雖然衣著破舊無光,但卻絲毫不能掩飾她眼中那種熠熠生輝的神韻。
孝敬公婆,和睦妯娌。
與裴逸之更是琴瑟和諧,舉案齊眉。
對幾個孩子,包括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楚牧在內,同樣舐犢情深,含辛茹苦。
所以說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不能不說她是一個好女人。
可是讓裴子慧奇怪的是,事到如今,她也穿過來有四個月之久,不知道為什麽從沒去過外婆家,也沒見外婆家來過人,甚至父親和母親包括那兩個哥哥對於母親的娘家似乎連提都沒有提過,至少在她的印象中是沒有的。
這究竟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有好多次她都想對段氏問及此事,但又覺得不妥。就思慮著找個機會從側麵問一下大哥或二哥算了,以免若是真有什麽不妥的事,惹了懷孕中的段氏心裏不痛快,那當真是不值得了。
不過還不待她找大哥和二哥問出口,他們的大姑裴逸華便抱著一隻大母雞回來了。
裴逸華是葉氏嫁到裴家後生的第一個孩子,是裴家的長女,後來嫁到了距蘭家溝五裏路的丁家窯,夫家是丁家窯的落地戶姓丁,祖上積了那麽幾十畝的田產,所以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對這個娘家也算沒少幫襯的。
當年裴逸華訂親的時候,是葉氏做的主。所以這就成了她後來炫耀的資本,常常瞪著眼睛對大夥道:“當年逸華的親事就是我親自給定的,瞧瞧現在人家過得好不好?再過兩年就要蓋瓦房了。”
就連那肖氏也常常在兩個女兒麵前嘮叨道:“將來你們能嫁得像你大姑母一樣好就行了!雖然也是農家,但終歸衣食不愁,寬裕的時候還能幫一幫娘家。”
日子久了,這位大姑母在幾個孩子心目中似乎就成了那種“幸福女人”的象征。再者她一次次送回的糧食種子,磨好的細糧,在鎮上提回的二斤豬肉……所以,漸漸的她也就在裴家人心目中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不過肖氏的心裏還打著另一個如意算盤。
裴逸華嫁到丁家後一共生養了一兒一女,兒子十歲叫大春,女兒六歲叫小麥。她有心將自己的女兒許配一個給丁家的大春,可是子芙大人家整整四歲,她有些說不出口。子蓉雖然與大春的年齡相當,但是裴逸華和葉氏沒吐這個口,她自是也不好主動提及,而且畢竟長幼有序,大女兒子芙和兒子子橋這親事還沒著落,總不能把最小的,隻有八歲的子蓉給定出去吧。傳出去了也要被鄉裏鄉親們笑話,
會說她巴望著人家丁家日子過得紅火,抬著臉往上貼。
子橋也就罷了,是個男娃。而且年齡還小,還不急。
隻是這子芙都十四歲了,倒是該找一戶好人家配出去了。她一旦嫁了人,那麽張羅著給子蓉訂個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這裴逸華雖然離娘家隻有五裏路,但並不是常常回來的。有個什麽事兒,或是捎點什麽東西回來,也都是托給來回走動的同村人,或是交給大春來跑腿。因為裴逸華的丈夫是個極為老實的人,但凡家裏有什麽事都是她裏裏外外一把手的張羅著,所以不是逢年過節,她也很少回娘家來。
這次回來,也是因為葉氏過生辰。
“娘!”裴逸華笑得親善,將抱著的大母雞放在了院中,“您過生日,我也沒什麽好孝敬您的,就把這隻大母雞抱來了,您若想吃雞蛋,就養下來。若是想吃雞肉,那就一刀殺了。”
葉氏麵上是瞪了裴逸華一眼,其實心裏高興著呢,謙虛道:“拿這幹啥?我這兒也養著六隻母雞,天天下著雞蛋呢。”
“您的是您的,這是我孝敬您的,您若不缺雞蛋吃,就殺了吃雞肉吧,養養身子。”裴逸華笑著說道。
“這孩子!”葉氏笑瞪她一眼,說道:“這個時候正是母雞下蛋的好時候,哪能隨便殺了。要殺也得等到冬天了,母雞隻吃食不下蛋的時候才能殺。”
“好,好,好!”裴逸華笑道:“反正這雞我是給您了,想怎麽辦你自己決定就是了。”
葉氏也笑,轉身張羅著安排飯食去了。
在葉氏眼中,這閨女和兒媳婦就是不一樣。就說裴逸靜吧,她處處護著,一直長到十五歲,就那麽如小姐一般養著,過著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日子。日子一久,裴逸靜自己竟也覺得自己與其它人不一樣了,總是學著葉氏的樣子,見人連眼皮都懶得抬一眼,似乎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而這位大姑裴逸華,雖然葉氏待她也一樣親厚,看著她的笑,那是直到眼底的,與平時和兒媳婦們相處,那是完全兩樣的。且不說肖氏和段氏並不是她的親兒媳婦,就說那宋氏這位親生的兒媳婦,在葉氏的心目中,那與她的兩位閨女也是無法比的。
不過裴逸華與裴逸靜倒是不同。她不但見人麵上就帶笑,與哥嫂弟妹,甚至這些侄子侄女們之間,根本就看不出與哪個親與哪個疏,似乎個個都一樣,這讓人不由就對她生出幾分好感來。
午飯後,男孩子們都出去玩去了。
葉氏帶著幾個兒媳婦和兩個閨女坐在院中的大槐樹下乘涼。裴逸華和裴逸靜圍坐在葉氏身邊,裴子芙和裴子蓉則圍在肖氏身邊,裴子慧坐在段氏身旁,唯有宋氏孤身一人坐在那裏,顯得有幾分落寞。
裴逸華笑望著段氏越來越大的肚子,笑道:“二嫂這肚子真是不小,我懷小麥的那會兒,到生的時候肚子也沒這麽大,你這是還有多久才生?”
段氏笑道:“還要一個月。”
裴逸華的目光就圍著段氏的肚子前後左右看了一遍,不由笑出聲音:“依我看啊,二嫂這胎是個小子。”說著又望向葉氏,“娘,您說呢?您看二嫂懷的是不是小子?”
葉氏用鼻子“哼”了一聲,晴蜓點水般瞟了一眼段氏的肚子,道:“肚子不尖,反而扁平發大,後腰也泛粗,是小子的胎象。”
段氏就笑了起來,“我倒是希望再生個閨女給子慧做伴呢!”
“生什麽,這可由不得你。”裴逸華笑得爽朗。看著裴三裴逸澗的媳婦宋玉梅,孤單單地坐在那裏不說話,於是欠了欠身,一把抓住宋氏的手,緩聲道:“三弟妹你還是沒懷上嗎?”
語氣裏雖然滿是關心,並沒有半分責怪的意思。
但宋玉梅聞聽此話,臉上卻是不大好看了。本來看著人家懷胎,心裏想著自己多年不孕,已經夠不舒服的了。現在又被人這麽直接了當的一問,那臉上早已是白一陣青一陣的不好看,結巴道:“大姐,還,還沒。”
“不急,不急。”裴逸華拍拍她的手,一臉和氣,“你和三弟都還年輕,也不急著要孩子。二嫂這邊快生了,你若是也緊跟著生,兩個娃還不要打架了,所以你們緩兩年也好。”
葉氏就把煙袋鍋子從嘴上移開了,瞅著宋玉梅哼了一聲,“緩兩年?這都緩了多少個兩年了。雖說我們裴家還沒斷了香火,老大那有一個小子,老二那有兩個,可那畢竟……”
話沒說完,葉氏卻被裴逸華的一聲“娘”給喊得噎了回去,沒有再說出來。
但大家都聽得明白了,老大和老二畢竟不是她親生,老四又在讀書,可這葉氏若想抱親孫子,可不還就指望宋玉梅這肚皮了不是。
宋氏低頭不再說話,臉色卻是一陣比一陣難看。
裴逸華趕緊笑道:“娘,瞧您真是不知足,這孫子孫女的都一大群了,還想要多少個啊?”說著她輕輕捏了一下裴子慧的臉蛋,嬌寵地道:“瞧瞧這子慧,大姑母半年沒見到,竟出落得越發好看了。”
裴子慧不動聲色,抿嘴笑了笑。
對於這位初次見麵的大伯母,她還是蠻有好感的,至少她與葉氏還有裴逸靜都不同,有一種讓人願意親近的感覺。
段氏見她不語,忙說道:“好看什麽,整天和子唐還有小牧子到處野去,沒有個小姑娘的樣子。”
“不怕,大了自然就好了。”裴逸華說著,又看向裴逸靜,緩聲道:“小妹這半年的繡技練得如何,快給大姐拿來瞧瞧。”
“好!”裴逸靜嬌滴滴地笑了笑,起身進屋去拿繡品。
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拿出來攤在了裴逸華麵前。幾樣繡好的成品,還有一大疊用紙描的花樣子,別人都看向了那繡花的成品,但裴子慧卻隻關注那紙上的花樣子。
裴逸華將成品拿到眼前端祥了好一會兒,嘖嘖讚道:“嗯!繡工大有精進,針法細密了不少,針腳也工整了許多,小妹這半年真是沒白練。”說著又將繡品拿給段氏看,“二嫂,你看呢?”
段氏接過繡品,看了兩眼,笑著說:“繡的確實很好。”
雖然農家女子沒什麽學問,但用通情達禮,溫柔賢惠來形容她是一點都不為過的。何況她還長得柳葉彎目,花容月貌。雖然衣著破舊無光,但卻絲毫不能掩飾她眼中那種熠熠生輝的神韻。
孝敬公婆,和睦妯娌。
與裴逸之更是琴瑟和諧,舉案齊眉。
對幾個孩子,包括不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楚牧在內,同樣舐犢情深,含辛茹苦。
所以說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不能不說她是一個好女人。
可是讓裴子慧奇怪的是,事到如今,她也穿過來有四個月之久,不知道為什麽從沒去過外婆家,也沒見外婆家來過人,甚至父親和母親包括那兩個哥哥對於母親的娘家似乎連提都沒有提過,至少在她的印象中是沒有的。
這究竟又是怎麽一回事呢?
有好多次她都想對段氏問及此事,但又覺得不妥。就思慮著找個機會從側麵問一下大哥或二哥算了,以免若是真有什麽不妥的事,惹了懷孕中的段氏心裏不痛快,那當真是不值得了。
不過還不待她找大哥和二哥問出口,他們的大姑裴逸華便抱著一隻大母雞回來了。
裴逸華是葉氏嫁到裴家後生的第一個孩子,是裴家的長女,後來嫁到了距蘭家溝五裏路的丁家窯,夫家是丁家窯的落地戶姓丁,祖上積了那麽幾十畝的田產,所以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對這個娘家也算沒少幫襯的。
當年裴逸華訂親的時候,是葉氏做的主。所以這就成了她後來炫耀的資本,常常瞪著眼睛對大夥道:“當年逸華的親事就是我親自給定的,瞧瞧現在人家過得好不好?再過兩年就要蓋瓦房了。”
就連那肖氏也常常在兩個女兒麵前嘮叨道:“將來你們能嫁得像你大姑母一樣好就行了!雖然也是農家,但終歸衣食不愁,寬裕的時候還能幫一幫娘家。”
日子久了,這位大姑母在幾個孩子心目中似乎就成了那種“幸福女人”的象征。再者她一次次送回的糧食種子,磨好的細糧,在鎮上提回的二斤豬肉……所以,漸漸的她也就在裴家人心目中變得舉足輕重起來。
不過肖氏的心裏還打著另一個如意算盤。
裴逸華嫁到丁家後一共生養了一兒一女,兒子十歲叫大春,女兒六歲叫小麥。她有心將自己的女兒許配一個給丁家的大春,可是子芙大人家整整四歲,她有些說不出口。子蓉雖然與大春的年齡相當,但是裴逸華和葉氏沒吐這個口,她自是也不好主動提及,而且畢竟長幼有序,大女兒子芙和兒子子橋這親事還沒著落,總不能把最小的,隻有八歲的子蓉給定出去吧。傳出去了也要被鄉裏鄉親們笑話,
會說她巴望著人家丁家日子過得紅火,抬著臉往上貼。
子橋也就罷了,是個男娃。而且年齡還小,還不急。
隻是這子芙都十四歲了,倒是該找一戶好人家配出去了。她一旦嫁了人,那麽張羅著給子蓉訂個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不過這裴逸華雖然離娘家隻有五裏路,但並不是常常回來的。有個什麽事兒,或是捎點什麽東西回來,也都是托給來回走動的同村人,或是交給大春來跑腿。因為裴逸華的丈夫是個極為老實的人,但凡家裏有什麽事都是她裏裏外外一把手的張羅著,所以不是逢年過節,她也很少回娘家來。
這次回來,也是因為葉氏過生辰。
“娘!”裴逸華笑得親善,將抱著的大母雞放在了院中,“您過生日,我也沒什麽好孝敬您的,就把這隻大母雞抱來了,您若想吃雞蛋,就養下來。若是想吃雞肉,那就一刀殺了。”
葉氏麵上是瞪了裴逸華一眼,其實心裏高興著呢,謙虛道:“拿這幹啥?我這兒也養著六隻母雞,天天下著雞蛋呢。”
“您的是您的,這是我孝敬您的,您若不缺雞蛋吃,就殺了吃雞肉吧,養養身子。”裴逸華笑著說道。
“這孩子!”葉氏笑瞪她一眼,說道:“這個時候正是母雞下蛋的好時候,哪能隨便殺了。要殺也得等到冬天了,母雞隻吃食不下蛋的時候才能殺。”
“好,好,好!”裴逸華笑道:“反正這雞我是給您了,想怎麽辦你自己決定就是了。”
葉氏也笑,轉身張羅著安排飯食去了。
在葉氏眼中,這閨女和兒媳婦就是不一樣。就說裴逸靜吧,她處處護著,一直長到十五歲,就那麽如小姐一般養著,過著十指不沾陽春水的日子。日子一久,裴逸靜自己竟也覺得自己與其它人不一樣了,總是學著葉氏的樣子,見人連眼皮都懶得抬一眼,似乎永遠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而這位大姑裴逸華,雖然葉氏待她也一樣親厚,看著她的笑,那是直到眼底的,與平時和兒媳婦們相處,那是完全兩樣的。且不說肖氏和段氏並不是她的親兒媳婦,就說那宋氏這位親生的兒媳婦,在葉氏的心目中,那與她的兩位閨女也是無法比的。
不過裴逸華與裴逸靜倒是不同。她不但見人麵上就帶笑,與哥嫂弟妹,甚至這些侄子侄女們之間,根本就看不出與哪個親與哪個疏,似乎個個都一樣,這讓人不由就對她生出幾分好感來。
午飯後,男孩子們都出去玩去了。
葉氏帶著幾個兒媳婦和兩個閨女坐在院中的大槐樹下乘涼。裴逸華和裴逸靜圍坐在葉氏身邊,裴子芙和裴子蓉則圍在肖氏身邊,裴子慧坐在段氏身旁,唯有宋氏孤身一人坐在那裏,顯得有幾分落寞。
裴逸華笑望著段氏越來越大的肚子,笑道:“二嫂這肚子真是不小,我懷小麥的那會兒,到生的時候肚子也沒這麽大,你這是還有多久才生?”
段氏笑道:“還要一個月。”
裴逸華的目光就圍著段氏的肚子前後左右看了一遍,不由笑出聲音:“依我看啊,二嫂這胎是個小子。”說著又望向葉氏,“娘,您說呢?您看二嫂懷的是不是小子?”
葉氏用鼻子“哼”了一聲,晴蜓點水般瞟了一眼段氏的肚子,道:“肚子不尖,反而扁平發大,後腰也泛粗,是小子的胎象。”
段氏就笑了起來,“我倒是希望再生個閨女給子慧做伴呢!”
“生什麽,這可由不得你。”裴逸華笑得爽朗。看著裴三裴逸澗的媳婦宋玉梅,孤單單地坐在那裏不說話,於是欠了欠身,一把抓住宋氏的手,緩聲道:“三弟妹你還是沒懷上嗎?”
語氣裏雖然滿是關心,並沒有半分責怪的意思。
但宋玉梅聞聽此話,臉上卻是不大好看了。本來看著人家懷胎,心裏想著自己多年不孕,已經夠不舒服的了。現在又被人這麽直接了當的一問,那臉上早已是白一陣青一陣的不好看,結巴道:“大姐,還,還沒。”
“不急,不急。”裴逸華拍拍她的手,一臉和氣,“你和三弟都還年輕,也不急著要孩子。二嫂這邊快生了,你若是也緊跟著生,兩個娃還不要打架了,所以你們緩兩年也好。”
葉氏就把煙袋鍋子從嘴上移開了,瞅著宋玉梅哼了一聲,“緩兩年?這都緩了多少個兩年了。雖說我們裴家還沒斷了香火,老大那有一個小子,老二那有兩個,可那畢竟……”
話沒說完,葉氏卻被裴逸華的一聲“娘”給喊得噎了回去,沒有再說出來。
但大家都聽得明白了,老大和老二畢竟不是她親生,老四又在讀書,可這葉氏若想抱親孫子,可不還就指望宋玉梅這肚皮了不是。
宋氏低頭不再說話,臉色卻是一陣比一陣難看。
裴逸華趕緊笑道:“娘,瞧您真是不知足,這孫子孫女的都一大群了,還想要多少個啊?”說著她輕輕捏了一下裴子慧的臉蛋,嬌寵地道:“瞧瞧這子慧,大姑母半年沒見到,竟出落得越發好看了。”
裴子慧不動聲色,抿嘴笑了笑。
對於這位初次見麵的大伯母,她還是蠻有好感的,至少她與葉氏還有裴逸靜都不同,有一種讓人願意親近的感覺。
段氏見她不語,忙說道:“好看什麽,整天和子唐還有小牧子到處野去,沒有個小姑娘的樣子。”
“不怕,大了自然就好了。”裴逸華說著,又看向裴逸靜,緩聲道:“小妹這半年的繡技練得如何,快給大姐拿來瞧瞧。”
“好!”裴逸靜嬌滴滴地笑了笑,起身進屋去拿繡品。
速度很快,不一會兒就拿出來攤在了裴逸華麵前。幾樣繡好的成品,還有一大疊用紙描的花樣子,別人都看向了那繡花的成品,但裴子慧卻隻關注那紙上的花樣子。
裴逸華將成品拿到眼前端祥了好一會兒,嘖嘖讚道:“嗯!繡工大有精進,針法細密了不少,針腳也工整了許多,小妹這半年真是沒白練。”說著又將繡品拿給段氏看,“二嫂,你看呢?”
段氏接過繡品,看了兩眼,笑著說:“繡的確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