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淄,稷下學宮所在,百家爭鳴之地,古來便是天下賢人學士向往的歸處,無論是儒、道、名、法、墨、兵、農、陰陽、縱橫諸家,均可在學宮林立並存,朝夕爭輝。
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亦無言責,在稷下學宮中,非但不問學術派別,便是國別家世,年貌資曆也均不過問。
隻是,天下賢士何其多,而今年年學宮開講之時,能進入聽講爭辯者,不過百人。
但凡自稷下學宮中走出的大儒,世人皆讚譽為稷下先生,其門下之徒,則為稷下學士。
一旦成為稷下學士,便為世家王侯座上賓,於天下人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一言之鏗。
可惜,這般風采絕倫的人物,百不獲一。
而崔莞所迫切的,便是成為那人之徒,成為稷下學士。
順順利利的入了城,聽聞耳旁一陣陣喧嘩,崔莞心中抑製不住微微激蕩,到底是來到臨淄了,隻要能在此呆到明年春暖花開之際,她便可想法子進入稷下學宮。
不過,這一切,仍舊取決於眼前這人。
仿若察覺到崔莞投來的目光,閉目小歇的劉珩陡然睜開眼,一雙眸子幽然深邃,哪有一絲初醒之人的迷蒙。
崔莞下意識垂眸斂目,避開了劉珩似笑非笑的眼神。
見此,劉珩不由低低笑了起來,“孤原以為幾日同車,卿卿早已不臊了。”
磁沉的嗓音,緩緩回蕩在車廂中,若是別的小姑子,怕是會被這靡蕩的惑言勾得滿麵緋紅,可惜坐在車廂中的人,是崔莞。
她木著一張臉,頭未抬,眼未掀,端端坐在原地,靜靜的說道:“殿下錯矣,實是阿挽不好男色也。”
一言出口,四下的氣氛陡然沉凝如冰。
然而這幾日近身服侍,令崔莞或多或少掌握了幾分劉珩的心思,至少此時此刻,她心中甚明,劉珩的底線究竟在何處,不越,便可相安無事。
劉珩深深的盯了崔莞緊抿的唇角一眼,眸中隱隱流轉著一絲莫名的光芒。
少頃,他身子一歪,斜斜地倚在著軟錦的車廂內壁上,低沉的聲音再度悠然而起,“阿莞。”
“諾。”崔莞輕應,麵不改色。
“滾。”
仍是溫和的語氣,卻透出一絲森然之意,此話一落,馭車的墨十三,駕輕就熟的停下馬車,非但墨十三,整支行隊忽的盡數停下了。
一路上,這般戲碼已不知上演了幾回,他早已見怪不怪,若每日不來個兩三回,隻怕他自己也不甚習慣罷。
“諾。”崔莞再度輕應一聲,膝行挪至門簾前,抬手一掀,對上墨十三與眾侍衛仿若看好戲一般的眼神。
她未在意,橫豎見多了不是?眨了眨眼,她衝墨十三輕輕頷首,接著靈巧的躍下馬車,慢慢渡步走向最後一輛,也就是岑娘所乘坐的馬車。
“我猜,你也該回了。”岑娘瞟了一眼慢慢爬入車中的人影,淡淡的道:“今日比昨日又遲了一些。”
“落荒而逃與閑庭漫步,總是有區別的。”崔莞坐穩身子,取盞斟茶,一連飲了兩盞方緩緩回道。
岑娘搖了搖頭,臉上神情漠然,心中卻是一片無奈,自驛站一夜後,這小姑子的性情一改以往的怯弱懼怕,一日一日的,行事愈發大膽從容了,也不知這般改變,是好是壞。
車隊不緊不慢,朝臨淄城東行去,東門之外,是一片起伏山林,而山林腳下,則是覆在皚皚白雪之下,靜待開春的農田,介於山林與農田之間,有一個莊子,這是劉珩在臨淄的落腳之處。
不過,出城之前,車隊停在了一間客店門前,劉珩率先下車,在眾人的擁簇下步入客店內,崔莞與岑娘則慢慢跟隨在後。
入城後,原本的百人車隊一分為二,隨在劉珩身旁的侍衛,頓時銳減為原先的二三十人。不過,縱然這般,這間小小的客店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人。
故而,外頭仍餘下莫約十數侍衛,守在客店門前。
此景對臨淄的百姓而言,並非什麽大驚小怪之事,年年臨近稷下學宮開講這數月內,似這般遠行而至的車隊數不勝數,甚至堂而皇之攜著百餘護衛招搖過市的世家子弟,也時常目睹。
由此可見,劉珩所帶之人還算是少的,根本引不來絲毫矚目。
入了客店後,崔莞自覺走向已然落座的劉珩身旁,捧碗遞箸,添粥布菜,均是她當做之事。
掃了一眼崔莞忙忙碌碌的身影,劉珩臉上怒意全無,不過今日一言,顯然令他頗為不虞,至少眼底的冷色尚未盡褪。
“候著。”他慢條斯理的甩出一句,便優雅的用起膳來。
聞言,崔莞剛打算轉動的身子一頓,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一旁,眼眸低垂,也不看幾上噴香誘人的佳肴。
此時正好是用膳的時辰,客店雖不起眼,也有幾位零散的食客,不過皆是埋頭苦吃,未敢多看一眼,畢竟隨在劉珩身旁的侍衛,各個人高馬大,建碩威武,非尋常人家所出。
少頃,大部分零散的食客均迅速用完膳,結賬匆匆離去,客店內便隻餘下劉珩與崔莞一行人,以及角落裏的兩名大漢。
崔莞略掃了兩眼便收回了目光,並未放在心上,豈料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砰”的一下,一聲刺耳的破裂音驀然在安靜的客店中乍響,驚得崔莞心中一突,她下意識循聲望去,卻見一道小小的青影自那兩名大漢所在的角落中急急奔來!
“阿兄,阿兄,阿謹總算等到你了!”
那道小小的青影飛奔至崔莞身旁,一把抱住她的大腿,張口便哇哇大哭,“阿兄你怎麽現在才來!”
這一幕,非但驚住了那兩名大漢,便是崔莞也呆若木雞,目光怔怔的看著正緊緊摟著她大腿,哭得撕心裂肺的孩童。
“這……”她下意識要問出聲,卻被一聲愈加高昂的哭嚎打斷了話,“阿兄,嗚嗚……你也不要阿謹了麽?”
邊哭嚷,那孩童邊抬起頭,浸滿淚水的圓瞳中又驚又懼,哀求的目光直直的望向崔莞。
不任職而論國事,不治而議論,無官守亦無言責,在稷下學宮中,非但不問學術派別,便是國別家世,年貌資曆也均不過問。
隻是,天下賢士何其多,而今年年學宮開講之時,能進入聽講爭辯者,不過百人。
但凡自稷下學宮中走出的大儒,世人皆讚譽為稷下先生,其門下之徒,則為稷下學士。
一旦成為稷下學士,便為世家王侯座上賓,於天下人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一言之鏗。
可惜,這般風采絕倫的人物,百不獲一。
而崔莞所迫切的,便是成為那人之徒,成為稷下學士。
順順利利的入了城,聽聞耳旁一陣陣喧嘩,崔莞心中抑製不住微微激蕩,到底是來到臨淄了,隻要能在此呆到明年春暖花開之際,她便可想法子進入稷下學宮。
不過,這一切,仍舊取決於眼前這人。
仿若察覺到崔莞投來的目光,閉目小歇的劉珩陡然睜開眼,一雙眸子幽然深邃,哪有一絲初醒之人的迷蒙。
崔莞下意識垂眸斂目,避開了劉珩似笑非笑的眼神。
見此,劉珩不由低低笑了起來,“孤原以為幾日同車,卿卿早已不臊了。”
磁沉的嗓音,緩緩回蕩在車廂中,若是別的小姑子,怕是會被這靡蕩的惑言勾得滿麵緋紅,可惜坐在車廂中的人,是崔莞。
她木著一張臉,頭未抬,眼未掀,端端坐在原地,靜靜的說道:“殿下錯矣,實是阿挽不好男色也。”
一言出口,四下的氣氛陡然沉凝如冰。
然而這幾日近身服侍,令崔莞或多或少掌握了幾分劉珩的心思,至少此時此刻,她心中甚明,劉珩的底線究竟在何處,不越,便可相安無事。
劉珩深深的盯了崔莞緊抿的唇角一眼,眸中隱隱流轉著一絲莫名的光芒。
少頃,他身子一歪,斜斜地倚在著軟錦的車廂內壁上,低沉的聲音再度悠然而起,“阿莞。”
“諾。”崔莞輕應,麵不改色。
“滾。”
仍是溫和的語氣,卻透出一絲森然之意,此話一落,馭車的墨十三,駕輕就熟的停下馬車,非但墨十三,整支行隊忽的盡數停下了。
一路上,這般戲碼已不知上演了幾回,他早已見怪不怪,若每日不來個兩三回,隻怕他自己也不甚習慣罷。
“諾。”崔莞再度輕應一聲,膝行挪至門簾前,抬手一掀,對上墨十三與眾侍衛仿若看好戲一般的眼神。
她未在意,橫豎見多了不是?眨了眨眼,她衝墨十三輕輕頷首,接著靈巧的躍下馬車,慢慢渡步走向最後一輛,也就是岑娘所乘坐的馬車。
“我猜,你也該回了。”岑娘瞟了一眼慢慢爬入車中的人影,淡淡的道:“今日比昨日又遲了一些。”
“落荒而逃與閑庭漫步,總是有區別的。”崔莞坐穩身子,取盞斟茶,一連飲了兩盞方緩緩回道。
岑娘搖了搖頭,臉上神情漠然,心中卻是一片無奈,自驛站一夜後,這小姑子的性情一改以往的怯弱懼怕,一日一日的,行事愈發大膽從容了,也不知這般改變,是好是壞。
車隊不緊不慢,朝臨淄城東行去,東門之外,是一片起伏山林,而山林腳下,則是覆在皚皚白雪之下,靜待開春的農田,介於山林與農田之間,有一個莊子,這是劉珩在臨淄的落腳之處。
不過,出城之前,車隊停在了一間客店門前,劉珩率先下車,在眾人的擁簇下步入客店內,崔莞與岑娘則慢慢跟隨在後。
入城後,原本的百人車隊一分為二,隨在劉珩身旁的侍衛,頓時銳減為原先的二三十人。不過,縱然這般,這間小小的客店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人。
故而,外頭仍餘下莫約十數侍衛,守在客店門前。
此景對臨淄的百姓而言,並非什麽大驚小怪之事,年年臨近稷下學宮開講這數月內,似這般遠行而至的車隊數不勝數,甚至堂而皇之攜著百餘護衛招搖過市的世家子弟,也時常目睹。
由此可見,劉珩所帶之人還算是少的,根本引不來絲毫矚目。
入了客店後,崔莞自覺走向已然落座的劉珩身旁,捧碗遞箸,添粥布菜,均是她當做之事。
掃了一眼崔莞忙忙碌碌的身影,劉珩臉上怒意全無,不過今日一言,顯然令他頗為不虞,至少眼底的冷色尚未盡褪。
“候著。”他慢條斯理的甩出一句,便優雅的用起膳來。
聞言,崔莞剛打算轉動的身子一頓,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一旁,眼眸低垂,也不看幾上噴香誘人的佳肴。
此時正好是用膳的時辰,客店雖不起眼,也有幾位零散的食客,不過皆是埋頭苦吃,未敢多看一眼,畢竟隨在劉珩身旁的侍衛,各個人高馬大,建碩威武,非尋常人家所出。
少頃,大部分零散的食客均迅速用完膳,結賬匆匆離去,客店內便隻餘下劉珩與崔莞一行人,以及角落裏的兩名大漢。
崔莞略掃了兩眼便收回了目光,並未放在心上,豈料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砰”的一下,一聲刺耳的破裂音驀然在安靜的客店中乍響,驚得崔莞心中一突,她下意識循聲望去,卻見一道小小的青影自那兩名大漢所在的角落中急急奔來!
“阿兄,阿兄,阿謹總算等到你了!”
那道小小的青影飛奔至崔莞身旁,一把抱住她的大腿,張口便哇哇大哭,“阿兄你怎麽現在才來!”
這一幕,非但驚住了那兩名大漢,便是崔莞也呆若木雞,目光怔怔的看著正緊緊摟著她大腿,哭得撕心裂肺的孩童。
“這……”她下意識要問出聲,卻被一聲愈加高昂的哭嚎打斷了話,“阿兄,嗚嗚……你也不要阿謹了麽?”
邊哭嚷,那孩童邊抬起頭,浸滿淚水的圓瞳中又驚又懼,哀求的目光直直的望向崔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