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帝怒,朝臣俱靜,麵色恭謹肅穆,然而這一副副神情相似麵容之下,卻是截然不同的心緒。


    以楚蕭為首的寒門之臣,或是暗中扶持寒門,卻出身士族的朝臣,皆心中暗喜,隻待適當之時,落井下石,徹底借此事廢除太子劉珩。


    而以王謝為首的士族之臣,則大多心存斟酌觀望,士族雖式微,卻並非全無反戈之力,為今要,便要看看這太子,究竟值不值得他們舉族相護。


    轉瞬間,江南糧倉失竊一案,便暗中成為劉珩是否可收攏士族勢力最為重要的陽謀。


    “太子殿下覲見——”


    隨著一聲尖細的唱聲,連同孝明帝在內的一幹君臣,紛紛側眼,將目光投向敞開的殿門。


    相較於旁人沉靜的神情,劉冀眼底驚愕萬分。


    怎會?


    劉珩怎會在宮中?


    劉冀猛地抬眼,斜斜的望向與之相對而坐,略靠後方的楚廣。


    身為統領京畿城防侍衛的司隸校尉,楚廣對太子是否回宮一事最為心知肚明,他壓下眼底的驚駭,微不可查的向劉冀晃了晃頭。


    倘若太子真在東宮之中,那麽昨日清晨,出宮之人是誰?出現在沐園中之人,又是誰?


    無論劉冀與楚廣等人心中再如何猜疑,待那道修長挺拔的身影大步跨入殿門時,均怔住了眼。


    來人,正是太子劉珩。


    “兒臣見過父皇。”


    劉珩行了一禮,神色恭謹中透出一絲坦然。


    孝明帝未言,而是目光沉著的端詳眼前這個容貌俊朗,處事穩重的長子,少頃,方淡淡的哼了一聲,“你可知,朕喚你來,意欲為何?”


    “兒臣不知。”


    聽著耳旁鎮定的聲音,明孝帝十指微動,怒笑道:“好,好一個不知,你以為,朕老糊塗了不成!”話到最後,已然成了怒哮。


    劉珩抬手,深深一揖,沉聲道:“兒臣惶恐。”


    惶恐?聽聽這般不緊不慢,無慌無亂的嗓音,何來惶恐?


    明孝帝冷眼瞪著低眉順目的劉珩,坐在一側的劉冀心中狂喜不已,即便劉珩未離宮一事讓他所料未及,然而江南糧案,仍是不出所望。


    皇兄啊皇兄,你該如何抵擋父皇的滔天怒意?


    劉冀竭盡全力才勉強按捺住上翹的嘴角,繼續眼觀鼻鼻觀心的端坐於席,靜觀劉珩失勢。


    “你確該惶恐。”孝明帝伸手抓起在一旁服侍的小宦官拾回,齊擺在幾麵上的奏議,“啪”的一聲甩在劉珩腳下,森冷的道:“給朕睜大雙眼看看,這奏議上所參之人,就是朕冊立的太子?大晉的儲君?”


    麵對孝明帝的怒火,劉珩麵色微動,卻並非懼怕慌張,而是泛起的淡淡的笑容,腳旁那幾本奏議,他不必看也知曉裏頭所言為何。


    這可是“他”費勁心機方布下的大局,收網雖顯倉促了些,但也足矣。


    不過,劉珩仍是彎身拾起奏議,略翻看了幾眼,果不其然,正是江南糧倉失竊一事。他手中奏議置於一手,另一手則探入袖中,取出一封奏議與一青皮小冊,呈於手上,朗聲言道:“父皇息怒,江南糧倉一案,兒臣亦有一本,一冊,還請父皇親閱後,再行定奪。”


    孝明帝雖怒,卻仍允了劉珩辯解。


    一旁的小宦官走上前,恭敬的接過劉珩手中的奏議與青皮小冊,呈到孝明帝眼前。


    孝明帝接過奏議,略微翻了翻,原本沉冷的麵色陡然冰寒如霜,霎時便將手中的奏議擱下,執起那不起眼的青皮小冊,細細翻看。


    瞟見孝明帝此舉,劉冀心中一突,驀地升起一絲不安,劉珩呈上的奏議中究竟所載何事?竟比江南糧案重大不成?


    劉珩垂眸而立,沉聲言道:“父皇,江南腹地,膏腴之壤,沃野千裏,乃大晉糧倉之所在,然而,連年風調雨順,官倉卻是十倉九空,糧倉之中,米糧表下盡為砂石,若逢災年,整個江南,甚至大晉,定哀鴻遍野,餓殍枕藉!”


    “常氏乃受兒臣之命,以販糧為名,暗中徹查江南官盜勾串之事,實乃東陽孫氏與廣陵太守郭獻暗中謀劃,常氏曆年所查實情,均詳載於奏議之上,賬冊亦在父皇手中。”


    劉珩之言好似晴空驚雷,炸響在沉寂的大殿之內,引得朝臣紛紛側首,竊竊私語。


    原本靜待好戲的劉冀,麵色立時變了,楚廣與朝堂上個別參與其中的寒門臣子的臉色也均煞白一片。


    東陽孫氏,與楚氏乃是姻親,廣陵太守郭獻也為楚氏一手提拔而起,江南腹地,寒門暗中操持已久,此次盜糧一案甚過,無法與往常一般盡數遮掩。


    故而,事起之時,他們便將一切盡數推於當初有意牽扯入案的太子乳嬤之族常氏,便是所需之證也一一偽造備妥,萬萬料不到,常氏竟暗中截了賬冊!


    然而,劉珩之言遠不止為此,他又自袖中取出令一封奏議呈上,“除此之外,兒臣仍查及,江南鹽匪猖獗,且私鹽盈利之巨,實難言明,常氏僅差人沿山陰古道一去一回,便可入賬五千貫,更不言常年行於四道之利,堪抵一國賦稅!”


    說罷,劉珩袍角一掀,雙膝觸地,沉聲道:“常氏之舉,皆受兒臣之命,所販糧,私鹽之利,年年盡歸賦稅之中,賬冊上亦又所載,父皇可差人細查!”


    糧,錢,曆來均是國之根本,竟有人在暗中存糧籌錢,若說無造反之心,三歲稚兒都不信,更何況是高高在上的帝王。


    這連番之言,令孝明帝的臉色愈來愈黑,他顫著手,狠狠將賬冊拍在幾上,未看劉珩,也未看縮在席上的劉冀,冷喝道:“王煥!”


    “臣在。”


    王氏出身,位居太尉的王煥起身候命。


    “江南盜糧與私鹽一案,朕交予你徹查,記住,朕要的是徹查!”


    孝明帝怒了,他雖扶持寒門,打壓士族,卻不代表允許有人在他眼下,蠢蠢欲動,謀奪江山!


    一時間,剛自太子遇伏一事中平複的朝堂,再度變得風聲鶴唳。


    寒門人心惶惶,士族之氣卻是前所未有的高漲。


    崔莞不知曉這些突變風雲,輾轉一夜後,她終是下定決心,喚半夏引路,親自前往璞園,去尋劉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心應猶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華燈初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華燈初裳並收藏君心應猶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