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信君把手放在了自己的頭上,一種曆史的沉重壓在了他的頭上,萬萬想不到他把衛鞅帶到了齊國竟然還會出這樣的事情,不是離譜,而是不一般的離譜!北信君很奇怪自己竟然沒有立時把衛鞅斬於自己劍下的想法。他當然不能殺百裏老人了,那主要是沒有必要,再一個他對墨家的倚重太重要了。北信君要大大的利用墨家,這一點上不容置疑,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殺百裏老人,等於得罪了玄奇,更重要的是,這個百裏子竟然還算得上是鬼穀門,北信君可是深深知道這個鬼穀門的可怕,人才就是他最強大的武器,各種人才一出世,你有什麽算計他們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那才真叫一個離譜。
就聽百裏老人嗬嗬笑道:“秦國出了求賢令,你不知道嗎?”衛鞅不疑有它道:“身在深山,消息閉塞,衛鞅確實是不知。”玄奇對北信君道:“衛鞅不是你的朋友嗎?你為什麽沒對他說這件事?”北信君笑道:“本君要來齊國,這是正好和衛鞅一起來,卻是本君疏忽了!”
玄奇道:“你就是故意的,你是不是想要衛鞅到你的東騎去幫你?”北信君說不出話來!連衛鞅也躊躇著,不知道要怎麽說話才好。百裏老人嗬嗬笑道:“衛鞅啊,這是秦公發出的求賢令,已經有幾個月了,有沒有興趣瞧上一瞧?”衛鞅再無多想,道:“正要見識!”
玄奇得意的向北信君拋個白眼,拿出一封竹簡,在眾人麵前晃了一下子,然後打開。北信君一推手,笑道:“小兄弟雅言純真,就由你來念吧……”
玄奇展開竹簡,清了清本就無一絲雜音的嗓子,然後道:“求賢令國人列國賢士賓客: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裏,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河西失地,函關易守,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複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國人賓客賢士群臣,有能出長策奇計強秦興秦者,吾且尊官,領國政,持權柄,與寡人共治秦國。”
“好——”一聲讚歎,隻見一個青布的儒生出現,這人上了樓就聽到了玄奇的說話,因為玄奇說的是雅言,他就忍不住聽了,聽到最後,再也忍不住,讚歎出聲來。衛鞅等人回頭,卻見隔壁的男子站起來道:“弟弟!”那說話的儒生道:“哥哥!”說著,兄弟兩還見禮!
然後對衛鞅百裏等道:“雲陽趙亢,在下也是秦人,老人家也是麽?”百裏子笑道:“正是!”趙亢對衛鞅道:“這位士子,我入齊有三年,卻未見過足下,是剛剛來齊國的麽?”衛鞅道:“在下衛人!從前來過,後來回國了!”他回的是魏國,卻不是衛國,隻是此中細節,自然也不必一一明說。趙亢笑道:“足下若有心入秦,來日同殿為臣,亦未可知!”說著自己向著自己的位子去了。方一坐下,趙良就道:“弟弟,你決意回國?”
趙亢道:“哥哥,秦國窮弱,正是要我輩出力,扭轉粗野的風氣,此不是你我窮首入學的目的嗎?”那景監笑道:“說的好,秦國是老秦人的國家,自然要老秦人來建設,現在秦國窮弱,就是因為武夫多,而良臣文治之士少,此也是秦公出求賢令的原因。”
趙良搖搖頭,道:“此言非也,秦國一向喜武好戰,豈是我文學之士可入,弟弟,你要入秦,也當想想你學的是什麽,我也想大秦好,但是大秦卻未必會用你我之學,到時悔之晚矣,還不如繼續治學,也好得以清靜心。”趙亢不悅道:“哥哥,孔聖說過,學而優,當仕,你我為秦人,就仕,當然是要仕秦,豈有棄祖國而就它國哉?再說秦公發出求賢令,求賢治世之心,亙古未有,我等豈可冷了秦公的這片心意?”趙良歎道:“弟弟,哥哥是為了你好,你我都是文人,喜好文事,秦國喜武以久,血氣爭強從未有變,豈是你一人之力可以扭轉的?好弟弟,我隻怕你到時遭無妄之災,就悔之晚矣。”
趙亢揚身而起,他注視自己的哥哥,一直以來,就才學來說,哥哥一直是在他之上的,他本不以為秦國的求賢令有多真實,也沒有想過響應求賢令回到秦國,但沒有想到的是,秦國竟然專門的派出來人了,要請他們這些本出於秦國的士子回到秦國,本來,他們這些人在齊國經受了文風的熏陶,對秦國那種隻知道打仗的作風很是反感,但感覺到了秦公的誠心,趙亢的心動了,他本來以為哥哥也會和自己一樣,畢竟學而優則仕,這本就是孔子提出的主張,也是他們這些從事儒學人的向往,若然沒有這一句話,儒學者必不會有現在的人數。之所以那麽多的人從事儒學,說到底其實還不是想要當官!說治學,真正把心思放在治學上的有幾個?都是求仕不成再轉而治學的,現在大好的當官機會就在眼前,豈有錯過的道理?
“趙亢此心回國,決無更改,哥哥不回秦,弟弟管不著,可是我回秦國,是回定了的!”說完這句話,趙亢向景監行了一禮,然後道:“兩位放心,我必然會遊說齊國士子入秦,稍有成,必是我趙亢回國之日!”景監道:“秦國必不會負君等!”趙亢感動的點點頭,卻是對著哥哥一拂袖子,不屑的而出。
眼見趙亢匆匆的來了,又匆匆的下樓,北信君笑道:“真是有趣,來了就走!有性格!”
玄奇道:“不要打擾衛鞅!”這時,一直沉浸在求賢令中的衛鞅回過了神來,他的眼中灼灼發光,喝道:“好一卷求賢令!”百裏老人笑道:“好在何處?”衛鞅用他那特有的抑揚頓挫的音節道:“此,誠五百年,一卷雄文也!”邊上人道:“說的好!”卻是那個黑皮的秦國公主熒玉,她現在化妝成一個黑皮小子,旁人一點也瞧不出她的性別,隻可惜她的形象太深入北信君的心了,當年一劍,北信君可是刻骨難忘!
北信君大異,一見,這小子不知怎麽回事,從隔壁跑過來說話。北信君道:“你怎麽跑過來了!”熒玉粗聲道:“我聽你們這邊說話有趣,就來聽了,這位小哥,我能坐這兒嗎?”
玄奇是一個老江湖了,她微微一瞧,就發現熒玉公主臉上那脖子下皮膚的顏色。再一**鼻子,一股女兒家才有的香氣就撲出來了。笑道:“坐好了,這個家夥不吃人!”熒玉冷笑道:“他敢吃人麽?”卻又奇道:“我記得你,你跑齊國來幹什麽?”
北信君隻當沒聽見,卻聽百裏老人微笑對衛鞅道:“你聽此文,其意若何?”
衛鞅笑道:“還不好說,不過我想到秦國去看看!”北信君道:“你真要去秦國?”衛鞅道:“還望哥哥了解我!”北信君本要說的話止住,過了一會兒,他道:“你就不想想自己的後果?”那熒玉大怒,道:“東騎……那個……秦國怎麽了?憑什麽就去不得了?”
北信君冷冷指著衛鞅對熒玉道:“你知道他是誰?”熒玉道:“想要入秦的士子,怎麽了?”
北信君搖搖頭道:“你和當年一樣,無知又幼稚!”熒玉道:“你……”北信君冷笑道:“怎麽,還想再刺我殺我?”百裏老人道:“不知北信君怎麽說?”熒玉道:“什麽北信君?”北信君道:“衛鞅是法家,他入秦國,那就是要變法,衛鞅,你說你的法學是什麽?”
衛鞅道:“我方才說了,法令歸一,法出無二,一切唯法……王,在法下!”
北信君道:“就是了,秦國法紀廢馳,法綱無繼,衛鞅,你要去了秦國,就要立法,定法,執法,刑法。你自己算一算,這意味著什麽?原本秦國之民之官無法無天,如天上之鳥,你卻把他們全都關了起來,到時,你就會給自己樹立無數的敵人,你的才學雖可強國富國,但是你的性命,卻必不可保!變法是小逆天,豈可沒有命填!到時,你的命就要填在你的法中!你此去秦國,固有機會一展你的所學,但也有很大的機會身死魂滅!”
熒玉怒道:“你胡說,秦公一意變法,豈會讓旁人去傷了他,隻要是為了秦國好,我們秦國就不會虧待了他!”北信君冷笑道:“當今的秦公也許可以容得衛鞅,但安知第二個秦公是不是也可以能?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那個時候,衛鞅當如何?”
百裏老人笑了,他道:“衛鞅,北信君說的不無道理,自古以來,凡事關變法,無不是小心翼翼兢兢業業,一個不好,身死是必然,你可要想好了,老夫答應秦公舉薦賢才,卻也不忍見賢才為吾所壞!”衛鞅笑道:“既然老先生為秦公所請必知秦公其人,請問先生,秦公是可以托付變法之君麽?”百裏老人斷然道:“秦公變法,其心誌堅,不容置疑。若君去變法,自可一觀真假!”衛鞅笑道:“說的好!”然後站了起來。
北信君已經知道不好了,他擺擺手道:“你不要說了,要去秦國,你就去吧……我就知道我的地方小,你看不上眼……”衛鞅不好意思道:“鞅豈不知二哥的好意……隻是……鞅的心裏……二哥也是擔心鞅,不過鞅可也不傻,要是真的到了那一天,鞅可還不會跑麽?”
北信君在心裏哭,在曆史上,商鞅變法成功後,本來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當時他娶了一個好老婆,秦國公主熒玉。可問題在於秦孝公已經死了,而在秦孝公死後,天知道是什麽意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秦孝公讓兒子放衛鞅,但是嬴駟要報衛鞅刑流之仇,殺了他,還分了屍。還有一種說法,是秦孝公對兒子說衛鞅已經變法成功了,你現在隻要殺了他,就可以平息那些老世族的憤怒,也可以借此認出那些老世族,然後你就可以行連環殺計,先殺衛鞅,但要維護新法,等到那些老世族再鬧事,這點時間也夠你調齊兵力殺那些老世族了,而且由於你殺了衛鞅,那也就是說,是間接的替了沒死的嬴虔報了仇,這樣的話,嬴虔就會鐵心的支持你登立君位,如此一來,你的位子也就可以穩了!
沒有人知道當時的一切是怎麽回事,也許秦孝公是不想殺衛鞅的,也許秦孝公做的和他老子秦獻公一樣。隻是秦獻公是把老公叔留下來給兒子放生的,但秦孝公卻是把衛鞅留下來給兒子殺來立自己的君威的。曆史沒有人知道,但就實來說,以功利主義算法,第二種可能性最大,因為秦孝公本人不想殺衛鞅,他不殺還可以讓自己保住清名,讓他的兒子殺,這裏麵的好處真是太多了!以秦孝公的才能來說,他是絕對可以做到這樣的算計的。
這一點就和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不殺和坤一樣。他在自己活的時候,一直的力保和坤,甚至連和坤把大清搬光了也沒有說一句廢話。他自己也是知道,他的算計就是,在自己臨死的時候,和自己的兒子嘉慶說,將來國家沒錢了,可以向和坤要。這一點很多學者都不明白。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其實很簡單。在乾隆的時候,由於乾隆的好大喜功,所以國家已經開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絕對的**,這種**是一種曆史的洪流,他如時間一樣不可抗拒!有一次乾隆自己查貪汙,最後發現自己的國家已經整片整片的爛了,如果他真的鐵了心反腐,那隻會一下子把一地的所有官員從大到小的全抓了,這簡直就等於逼自己的手下人全部起來造反。所以他把這種事情壓下來了。有一次一個清官和乾隆說要處罰所有的貪官,乾隆說了一句很明智的話,現在那地方的狼都吃的差不多了,好,我們抓光他們,然後怎麽辦?再派一群更餓的去嗎?
連所有的後備官都是如此,也就是說,當時的清朝,壞的已經不是官了,而是整個製度!
官壞了,換一個就行了,但是製度不好,能怎麽辦?最離譜的是,大清就是這個製度的主人,如果換製度,也就是自殺。乾隆以一個人的心理看著自己的國家,他留下的和坤是大清國回光返照的最後一抹金黃。結果不出所料,在此後,出現了大規模的造反,嘉慶得來的錢基本上打白蓮教打光光了,沒剩下多少。其後道光,也是一個守成的,並無半點出息,死後,是鹹豐,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如果不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的湘勇、楚勇、淮勇出現,大清就真的完了。其後,湘勇自散軍力,楚勇隨著左宗棠平定了新疆之後,也是沒了,隻有淮軍,最後成了清末的怪胎,北洋集團!
曆史上,商鞅在知道嬴駟要殺他後,他不是和電視劇裏那樣的自尋死路!他先一步的逃到了商地,在自己的封地裏組織力量自保,可惜他的力量有限,根本不可能和龐大的國家力量對比,最後兵敗是必然的。兵敗之後,商鞅逃到了魏國,他向魏王說我可以強大秦國,也同樣可以強大魏國,隻要你用我,我就可以在二十年後讓魏國再度的打敗秦國,你看怎麽樣?
但在當時,商鞅於此之前做了一件讓魏人無法原諒的事情,就是他誘騙了大魏國公忠體國的丞相公子卬,公子卬在魏國的時候,魏國連敗,而國力不倒,竟然還能保存,要知道當時的魏國是在同時和秦、齊、趙、韓開戰,自陷於絕地,可它竟然能挺過,這裏麵不僅有著龐涓的功勞,真正的大功臣是公子卬。甚至在秦國連敗魏國的時候,也是他出馬,打得秦國說不出話來。當時的秦國沒有了辦法,為了對付公子卬,所以才出動了商鞅。
商鞅用極不光彩的誘騙手段抓了公子卬,老實人吃虧麽,再行詐計襲擊魏國,把安邑都打下來了,商鞅是用這個軍功讓自己由衛鞅達成了商鞅的轉換。可正是這一點,也是魏人絕對不能容忍的,雖然公子卬得罪了魏國的很多臣子,但在當時,魏國是他一人支持,身下帶起來了多少手下臣子,在他們的說服下,魏王把商鞅交到了秦國。
就聽百裏老人嗬嗬笑道:“秦國出了求賢令,你不知道嗎?”衛鞅不疑有它道:“身在深山,消息閉塞,衛鞅確實是不知。”玄奇對北信君道:“衛鞅不是你的朋友嗎?你為什麽沒對他說這件事?”北信君笑道:“本君要來齊國,這是正好和衛鞅一起來,卻是本君疏忽了!”
玄奇道:“你就是故意的,你是不是想要衛鞅到你的東騎去幫你?”北信君說不出話來!連衛鞅也躊躇著,不知道要怎麽說話才好。百裏老人嗬嗬笑道:“衛鞅啊,這是秦公發出的求賢令,已經有幾個月了,有沒有興趣瞧上一瞧?”衛鞅再無多想,道:“正要見識!”
玄奇得意的向北信君拋個白眼,拿出一封竹簡,在眾人麵前晃了一下子,然後打開。北信君一推手,笑道:“小兄弟雅言純真,就由你來念吧……”
玄奇展開竹簡,清了清本就無一絲雜音的嗓子,然後道:“求賢令國人列國賢士賓客: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間,修德行武,東平晉亂,以河為界,西霸戎翟,廣地千裏,天子致伯,諸侯畢賀,為後世開業,甚光美。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寧,國家內憂,未遑外事,河西失地,函關易守,諸侯卑秦,醜莫大焉。獻公即位,鎮撫邊境,徙治櫟陽,且欲東伐,複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國人賓客賢士群臣,有能出長策奇計強秦興秦者,吾且尊官,領國政,持權柄,與寡人共治秦國。”
“好——”一聲讚歎,隻見一個青布的儒生出現,這人上了樓就聽到了玄奇的說話,因為玄奇說的是雅言,他就忍不住聽了,聽到最後,再也忍不住,讚歎出聲來。衛鞅等人回頭,卻見隔壁的男子站起來道:“弟弟!”那說話的儒生道:“哥哥!”說著,兄弟兩還見禮!
然後對衛鞅百裏等道:“雲陽趙亢,在下也是秦人,老人家也是麽?”百裏子笑道:“正是!”趙亢對衛鞅道:“這位士子,我入齊有三年,卻未見過足下,是剛剛來齊國的麽?”衛鞅道:“在下衛人!從前來過,後來回國了!”他回的是魏國,卻不是衛國,隻是此中細節,自然也不必一一明說。趙亢笑道:“足下若有心入秦,來日同殿為臣,亦未可知!”說著自己向著自己的位子去了。方一坐下,趙良就道:“弟弟,你決意回國?”
趙亢道:“哥哥,秦國窮弱,正是要我輩出力,扭轉粗野的風氣,此不是你我窮首入學的目的嗎?”那景監笑道:“說的好,秦國是老秦人的國家,自然要老秦人來建設,現在秦國窮弱,就是因為武夫多,而良臣文治之士少,此也是秦公出求賢令的原因。”
趙良搖搖頭,道:“此言非也,秦國一向喜武好戰,豈是我文學之士可入,弟弟,你要入秦,也當想想你學的是什麽,我也想大秦好,但是大秦卻未必會用你我之學,到時悔之晚矣,還不如繼續治學,也好得以清靜心。”趙亢不悅道:“哥哥,孔聖說過,學而優,當仕,你我為秦人,就仕,當然是要仕秦,豈有棄祖國而就它國哉?再說秦公發出求賢令,求賢治世之心,亙古未有,我等豈可冷了秦公的這片心意?”趙良歎道:“弟弟,哥哥是為了你好,你我都是文人,喜好文事,秦國喜武以久,血氣爭強從未有變,豈是你一人之力可以扭轉的?好弟弟,我隻怕你到時遭無妄之災,就悔之晚矣。”
趙亢揚身而起,他注視自己的哥哥,一直以來,就才學來說,哥哥一直是在他之上的,他本不以為秦國的求賢令有多真實,也沒有想過響應求賢令回到秦國,但沒有想到的是,秦國竟然專門的派出來人了,要請他們這些本出於秦國的士子回到秦國,本來,他們這些人在齊國經受了文風的熏陶,對秦國那種隻知道打仗的作風很是反感,但感覺到了秦公的誠心,趙亢的心動了,他本來以為哥哥也會和自己一樣,畢竟學而優則仕,這本就是孔子提出的主張,也是他們這些從事儒學人的向往,若然沒有這一句話,儒學者必不會有現在的人數。之所以那麽多的人從事儒學,說到底其實還不是想要當官!說治學,真正把心思放在治學上的有幾個?都是求仕不成再轉而治學的,現在大好的當官機會就在眼前,豈有錯過的道理?
“趙亢此心回國,決無更改,哥哥不回秦,弟弟管不著,可是我回秦國,是回定了的!”說完這句話,趙亢向景監行了一禮,然後道:“兩位放心,我必然會遊說齊國士子入秦,稍有成,必是我趙亢回國之日!”景監道:“秦國必不會負君等!”趙亢感動的點點頭,卻是對著哥哥一拂袖子,不屑的而出。
眼見趙亢匆匆的來了,又匆匆的下樓,北信君笑道:“真是有趣,來了就走!有性格!”
玄奇道:“不要打擾衛鞅!”這時,一直沉浸在求賢令中的衛鞅回過了神來,他的眼中灼灼發光,喝道:“好一卷求賢令!”百裏老人笑道:“好在何處?”衛鞅用他那特有的抑揚頓挫的音節道:“此,誠五百年,一卷雄文也!”邊上人道:“說的好!”卻是那個黑皮的秦國公主熒玉,她現在化妝成一個黑皮小子,旁人一點也瞧不出她的性別,隻可惜她的形象太深入北信君的心了,當年一劍,北信君可是刻骨難忘!
北信君大異,一見,這小子不知怎麽回事,從隔壁跑過來說話。北信君道:“你怎麽跑過來了!”熒玉粗聲道:“我聽你們這邊說話有趣,就來聽了,這位小哥,我能坐這兒嗎?”
玄奇是一個老江湖了,她微微一瞧,就發現熒玉公主臉上那脖子下皮膚的顏色。再一**鼻子,一股女兒家才有的香氣就撲出來了。笑道:“坐好了,這個家夥不吃人!”熒玉冷笑道:“他敢吃人麽?”卻又奇道:“我記得你,你跑齊國來幹什麽?”
北信君隻當沒聽見,卻聽百裏老人微笑對衛鞅道:“你聽此文,其意若何?”
衛鞅笑道:“還不好說,不過我想到秦國去看看!”北信君道:“你真要去秦國?”衛鞅道:“還望哥哥了解我!”北信君本要說的話止住,過了一會兒,他道:“你就不想想自己的後果?”那熒玉大怒,道:“東騎……那個……秦國怎麽了?憑什麽就去不得了?”
北信君冷冷指著衛鞅對熒玉道:“你知道他是誰?”熒玉道:“想要入秦的士子,怎麽了?”
北信君搖搖頭道:“你和當年一樣,無知又幼稚!”熒玉道:“你……”北信君冷笑道:“怎麽,還想再刺我殺我?”百裏老人道:“不知北信君怎麽說?”熒玉道:“什麽北信君?”北信君道:“衛鞅是法家,他入秦國,那就是要變法,衛鞅,你說你的法學是什麽?”
衛鞅道:“我方才說了,法令歸一,法出無二,一切唯法……王,在法下!”
北信君道:“就是了,秦國法紀廢馳,法綱無繼,衛鞅,你要去了秦國,就要立法,定法,執法,刑法。你自己算一算,這意味著什麽?原本秦國之民之官無法無天,如天上之鳥,你卻把他們全都關了起來,到時,你就會給自己樹立無數的敵人,你的才學雖可強國富國,但是你的性命,卻必不可保!變法是小逆天,豈可沒有命填!到時,你的命就要填在你的法中!你此去秦國,固有機會一展你的所學,但也有很大的機會身死魂滅!”
熒玉怒道:“你胡說,秦公一意變法,豈會讓旁人去傷了他,隻要是為了秦國好,我們秦國就不會虧待了他!”北信君冷笑道:“當今的秦公也許可以容得衛鞅,但安知第二個秦公是不是也可以能?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那個時候,衛鞅當如何?”
百裏老人笑了,他道:“衛鞅,北信君說的不無道理,自古以來,凡事關變法,無不是小心翼翼兢兢業業,一個不好,身死是必然,你可要想好了,老夫答應秦公舉薦賢才,卻也不忍見賢才為吾所壞!”衛鞅笑道:“既然老先生為秦公所請必知秦公其人,請問先生,秦公是可以托付變法之君麽?”百裏老人斷然道:“秦公變法,其心誌堅,不容置疑。若君去變法,自可一觀真假!”衛鞅笑道:“說的好!”然後站了起來。
北信君已經知道不好了,他擺擺手道:“你不要說了,要去秦國,你就去吧……我就知道我的地方小,你看不上眼……”衛鞅不好意思道:“鞅豈不知二哥的好意……隻是……鞅的心裏……二哥也是擔心鞅,不過鞅可也不傻,要是真的到了那一天,鞅可還不會跑麽?”
北信君在心裏哭,在曆史上,商鞅變法成功後,本來是沒有問題的,因為當時他娶了一個好老婆,秦國公主熒玉。可問題在於秦孝公已經死了,而在秦孝公死後,天知道是什麽意思,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秦孝公讓兒子放衛鞅,但是嬴駟要報衛鞅刑流之仇,殺了他,還分了屍。還有一種說法,是秦孝公對兒子說衛鞅已經變法成功了,你現在隻要殺了他,就可以平息那些老世族的憤怒,也可以借此認出那些老世族,然後你就可以行連環殺計,先殺衛鞅,但要維護新法,等到那些老世族再鬧事,這點時間也夠你調齊兵力殺那些老世族了,而且由於你殺了衛鞅,那也就是說,是間接的替了沒死的嬴虔報了仇,這樣的話,嬴虔就會鐵心的支持你登立君位,如此一來,你的位子也就可以穩了!
沒有人知道當時的一切是怎麽回事,也許秦孝公是不想殺衛鞅的,也許秦孝公做的和他老子秦獻公一樣。隻是秦獻公是把老公叔留下來給兒子放生的,但秦孝公卻是把衛鞅留下來給兒子殺來立自己的君威的。曆史沒有人知道,但就實來說,以功利主義算法,第二種可能性最大,因為秦孝公本人不想殺衛鞅,他不殺還可以讓自己保住清名,讓他的兒子殺,這裏麵的好處真是太多了!以秦孝公的才能來說,他是絕對可以做到這樣的算計的。
這一點就和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不殺和坤一樣。他在自己活的時候,一直的力保和坤,甚至連和坤把大清搬光了也沒有說一句廢話。他自己也是知道,他的算計就是,在自己臨死的時候,和自己的兒子嘉慶說,將來國家沒錢了,可以向和坤要。這一點很多學者都不明白。不知道這是怎麽回事。其實很簡單。在乾隆的時候,由於乾隆的好大喜功,所以國家已經開始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絕對的**,這種**是一種曆史的洪流,他如時間一樣不可抗拒!有一次乾隆自己查貪汙,最後發現自己的國家已經整片整片的爛了,如果他真的鐵了心反腐,那隻會一下子把一地的所有官員從大到小的全抓了,這簡直就等於逼自己的手下人全部起來造反。所以他把這種事情壓下來了。有一次一個清官和乾隆說要處罰所有的貪官,乾隆說了一句很明智的話,現在那地方的狼都吃的差不多了,好,我們抓光他們,然後怎麽辦?再派一群更餓的去嗎?
連所有的後備官都是如此,也就是說,當時的清朝,壞的已經不是官了,而是整個製度!
官壞了,換一個就行了,但是製度不好,能怎麽辦?最離譜的是,大清就是這個製度的主人,如果換製度,也就是自殺。乾隆以一個人的心理看著自己的國家,他留下的和坤是大清國回光返照的最後一抹金黃。結果不出所料,在此後,出現了大規模的造反,嘉慶得來的錢基本上打白蓮教打光光了,沒剩下多少。其後道光,也是一個守成的,並無半點出息,死後,是鹹豐,太平天國轟轟烈烈的開始了,如果不是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的湘勇、楚勇、淮勇出現,大清就真的完了。其後,湘勇自散軍力,楚勇隨著左宗棠平定了新疆之後,也是沒了,隻有淮軍,最後成了清末的怪胎,北洋集團!
曆史上,商鞅在知道嬴駟要殺他後,他不是和電視劇裏那樣的自尋死路!他先一步的逃到了商地,在自己的封地裏組織力量自保,可惜他的力量有限,根本不可能和龐大的國家力量對比,最後兵敗是必然的。兵敗之後,商鞅逃到了魏國,他向魏王說我可以強大秦國,也同樣可以強大魏國,隻要你用我,我就可以在二十年後讓魏國再度的打敗秦國,你看怎麽樣?
但在當時,商鞅於此之前做了一件讓魏人無法原諒的事情,就是他誘騙了大魏國公忠體國的丞相公子卬,公子卬在魏國的時候,魏國連敗,而國力不倒,竟然還能保存,要知道當時的魏國是在同時和秦、齊、趙、韓開戰,自陷於絕地,可它竟然能挺過,這裏麵不僅有著龐涓的功勞,真正的大功臣是公子卬。甚至在秦國連敗魏國的時候,也是他出馬,打得秦國說不出話來。當時的秦國沒有了辦法,為了對付公子卬,所以才出動了商鞅。
商鞅用極不光彩的誘騙手段抓了公子卬,老實人吃虧麽,再行詐計襲擊魏國,把安邑都打下來了,商鞅是用這個軍功讓自己由衛鞅達成了商鞅的轉換。可正是這一點,也是魏人絕對不能容忍的,雖然公子卬得罪了魏國的很多臣子,但在當時,魏國是他一人支持,身下帶起來了多少手下臣子,在他們的說服下,魏王把商鞅交到了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