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洛陽的大街除了宵衛,就是城衛在街上巡遊,除了有通行令之外,整個大隋就隻有楊炎可以隨意在夜間走動。


    夜裏八點左右,楊炎帶著二十名護衛以及親衛統領烏勇離開了秦王府,朝著東郊的秦王莊走去。


    那裏,是楊炎苦心經營的地方,表麵上是一個大型的農莊,除了種田之外就是養殖,可是這裏幫他務農的三千人,卻有著不凡的背景。


    這三千人,全都是來自軍中,來自左翊衛以及邊疆戍衛,也是楊炎給大隋留下的最後一道防線。


    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亂,可以被攻占,但是洛陽不行。這裏匯集了天下的糧食,所儲藏的糧食唐朝都用了好久。


    糧食是古代的根基,特別是在亂世,有糧就等於有兵。


    曆史會怎麽樣發展,楊炎越來越不敢肯定了。為了保證他最終能守住洛陽,所以他才會早早就準備。


    不僅如此,他還一直讓烏勇去左翊營挑兵,讓他領兵去各地剿匪。剿匪的過程往往有大量的傷亡,當然他們不是真的‘亡’了,隻是名義上死了,被安插在他暗中控製的田莊裏。


    四年以來,一共聚集了三千人,秦王府的幾個心腹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


    李靖還動用了李家的力量,在邊疆也這麽幹,同樣拉攏了不少軍中精銳。


    現在秦王莊儼然是一座小城,王莊周邊都築起了城牆,和不夜城緊挨著,連成了一片。


    明麵上,楊炎手握三千秦虎衛,一千王府守衛,三千王府內的番號為中華軍娃娃兵,加上這六千大隋精銳,這是楊炎在洛陽所有的力量,也是他現在能動用的最大力量。


    一萬多人,配合洛陽原本的守軍,李淵在日後想要攻占下來那就沒那麽容易了。


    為了養活這一萬多人,楊炎可謂花了許多心思,特別是隱藏的三千多人,幾乎是靠著不夜城現的暗賬養活的。


    進入了王莊,隨處可見十來歲的中華軍守衛。這是楊炎把秦王府的中華軍裏抽調過來的一千人,美曰齊名是為了守護楊炎的寶庫。


    從一開始,楊炎就把秦王府的糧庫和銀庫設在王莊,就是為了方便在此地駐軍。


    中華軍在城裏楊廣可能還不放心,但是要全都搬到王莊那他就省心多了。


    不管楊炎手下的是不是一群沒有戰鬥力的孤兒,就這麽多人數要是衝擊皇宮也極有可能成事的。


    除著楊炎年齡的增長,楊廣對他的提防也越來越明顯了。這一次他雖為留守,可是調動兵馬卻需要三個輔臣同時出示虎符才行。由此可見,楊廣對楊炎已經開始有所保留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楊廣,畢竟皇族向來多疑。而且楊廣又是領軍在外,要是楊炎順勢起事,來個皇袍加身,占據皇宮發號施令。就算最終楊廣能滅了楊炎,可是也不能忍受這樣的事情發生。


    王莊的情況楊廣大體也了解一些,也十分詫異楊炎憑借著養殖竟然比基他同樣大小的莊園的收入高了整整三十幾倍。現在王莊出產的牛、羊、豬、狗、魚全都是供給秦王府和不夜城的食店。


    而秦王府和不夜城食鋪的剩菜殘羹又全都運到王莊給六畜當成食物。特別是豬肉,現在整個洛陽城已經開始慢慢風靡起來。主要還是得益於楊炎的飼養方法和烹飪技術都對民間開放。


    楊廣在償過一次之後,就要求楊炎每日給皇宮進供五頭豬,頓頓都有肉。


    除此之外,每個月都會有一批來自張掖的牛羊趕到洛陽,為皇族和軍中源源不斷的提供肉食。


    不得不說,楊廣對當初楊炎舉薦房玄穎這個建議越來越滿意,因為冊丹牧產運過來的六畜品質優良,而且數量非常大,占了整個大隋牧場的一半以上。


    如今整個大隋擁有戰馬十三萬,盡七成都是冊丹馬場出產的。照此下去,十年後大隋很有可能給每一個士兵都配上一匹戰馬。


    其實原本冊丹一下子也產不了這麽多馬,可是頂不住楊炎讓房玄穎實行的金錢攻勢,他在張掖廣布官告,隻要捕得一匹野馬就能夠得到高額的賞錢。


    現在張掖匯集了天下大量遊俠、馬賊、異族勇士,他們以捕馬為生,經常出入各大草原。為了錢,這些人甘冒大險,哪怕是突厥、韋室等地也經常能看到這些人的蹤跡。


    這些撒出去的錢,幾乎是楊炎私人的馬場出產的六畜換來的。可以說,楊炎為了大隋的戰馬是用了自己的錢財。


    這一點,楊廣也很清楚,但是卻沒有什麽表示,連褒獎都沒有。


    這兩年,楊廣對楊炎恐怖的賺錢能力有了極深刻的認識。原本張掖是西域遊商掠奪大隋錢財的一個地方,可是現在這個局勢給楊炎扭轉過來了。


    張掖的不夜城裏匯聚了大量了的西域各國富人,有些是皇族,有些是豪商,他們似乎流連忘返,壓送著一車車的白銀進入由楊炎一手打造的張掖不夜城縱情揮灑,換回了部份的絲綢和茶葉,卻源源不斷把白銀流入大隋。


    楊炎不喜歡銀器,金器,而是喜歡銀元和金幣,比起那些工藝品這些硬通貨才是楊炎最看中了。


    中原之地銀礦少,品質也不如西域各國。大隋是以銅錢為基本貨幣的,可是楊炎知道金、銀才該做為貨幣基礎,然後再推行紙幣。


    不過這都需要一步一步來,畢竟步子扯太大了容易扯著蛋。而且楊炎手上也沒有那麽大的權利。


    一想到如今的張掖,楊炎都感覺豪情萬丈。經過這兩年的發展,張掖的人口有了爆發式的增長。不僅是從全國各郡遷來的,還有新生的人口。


    因為長孫晟得了楊炎的授意,在張掖下了一條政令,但凡是一家之中第三口嬰兒起,每生一個嬰兒不論男女賞一貫、並每月予以一鬥糧的補助。


    現在張掖人口已經有了近六十萬,比起原來不知道增加了多少,而且還在持續增加當中。


    三年免徭役和稅賦,張掖的財政要是沒有不夜城的存在恐怕都要赤字了。就算如此,靠著不夜城的支持也是隻能維持正常。


    但是長孫晟卻感覺這些花出去一點都不心疼,他可以預見張掖在這三年之後就會迎來大量的收入,到時就不需要靠著不夜城堅難渡日,也可以給楊炎提供大量的兵源。


    現今,哪個張掖人提起楊炎不拍手叫好,而且家家都給楊炎和長孫晟立了長生牌,時時念著這兩個人的好。如此深得民心,長孫晟不僅沒有辜負楊炎的信任,而且做極為完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崛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若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若焰並收藏大隋崛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