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前去顧銘之家裏指導工作的一群女人被接了回來,因胡家之事被朱棣火解決,她們仍不知情,喜笑顏開的拿著些顧銘之贈送的樣品回到家來,頗有後世女子逛街街血拚之後的快意,紛紛疲憊的坐在椅子上分享戰果。 ≥


    聽聞沈越說要明日進山收獲作物,平蘭如獲重生,拉著沈越的胳膊撒嬌道,


    “沈大哥,帶我也一起去吧,當初耕種時我可是出了大力氣的,不能白白讓官府都收了去,我幫你向他們討回一些來,咱們以後也要自己種。”


    “恩,由蘭兒出麵去說確實不錯,我們小蘭這麽聰慧可人,他們怎麽敢不給麵子。”沈香蘊在旁笑道。


    柳若水也站出來助威,“就是,他們要敢欺負你,姐姐幫你收拾他們。”


    沈越被這幾個姐妹團結一致磨得沒有辦法,隻好答應下來,除了平蘭,沈香蘊是必須要跟去的,畢竟這次是以沈家名義獻寶,但柳若水因舊明教的身份不便前往,被她好一陣白眼埋怨。


    第二天一大早,一行人趕著馬車,到縣衙會合了官府眾人,浩浩蕩蕩的隊伍便向大青山行去。


    剛到山腳,遠遠看見山下旌旗招展,一座座營盤將此處圍得水泄不通,來往的兵丁四處巡邏,防守十分嚴密。守路的官兵是沐英的手下,對沈越已是見過,引領他們進到營中。


    “你小子倒過得舒服,拉家帶口的這是要來秋遊不成。咱們兄弟們替你在這山裏守了這麽多天,都快悶出鳥來了。”常茂得了手下通知,笑嗬嗬的趕了過來,他與沈越也算一起扛槍上過戰場的戰友,說話十分隨意。


    “常大哥見笑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等收獲之後,一定好好犒勞兄弟們。”


    “別閑著了,快去看看沐將軍吧,自你走後他一直念叨你,我跟他十幾年交情了都沒跟我客氣過,你說做人的差距咋就這麽大呢?”


    提起沐英,沈越心裏有些感動,多虧他暗中派出趙猛等人相助,否則光憑自己難以應付周彬父子的算計。自己雖與沐英相處不多,但對這個麵冷心善的長輩卻非常敬服。


    來到帥帳門口,親衛士兵正端了粟米粥過來,沈越攔下輕聲問道,


    “沐將軍怎麽每日都吃這點東西嗎?”


    “將軍他常奔波在外,脾胃不好,軍中夥食大多粗劣,而且將軍常說聖上在京城都是粗茶淡飯,自己也不能開小灶,要與士兵同食,夥夫們不忍心他太勞累,所以私下準備些粟米粥進補。”


    沈越心中動容,一個堂堂的國公大將,連吃碗粟米粥都是例外,這讓後世那些大魚大肉的官員們情何以堪。


    連忙從親衛手中接過碗來,走了進去。現在並非戰時,倒無需門前通報,沐英沒有察覺進來的是沈越,依然聚精會神伏在案前查看地圖,伸手接過碗來放在案邊。


    “將軍歇一下吧,不要太過勞累。”沈越於心不忍的說道。


    沐英這才反應過來,抬頭一看,身邊的是沈越,立馬表情變得嚴肅,


    “你這孩子真不知輕重,有這等高產作物為何不提前匯報,不好好看護,還跑去打什麽仗,幸好那些元兵意不在此,否則讓他們奪去,如何向天下百姓交待?”


    “將軍教訓的是,這些作物都是我家族數人,曆盡千辛萬苦從海外尋得,歸來時海船突遇風浪,就隻剩我一人上岸,我無顏麵對家族中人,所以才想要在此創一番事業之後再回家。”


    沐英聽沈越說的淒苦,神色稍緩,娓娓說道,


    “你也是個苦命的孩子啊,想我年少之時,正是兵荒馬亂,天災頻,家父又早早撒手人寰,隻能與母親相依為命,那年我才八歲,莊稼顆粒無收,縣裏餓殍遍野,母親帶著我四處逃荒,把乞討來的飯都分與我吃,她自己最後卻餓死途中,當初若有你這些高產的糧食,何至於當年餓死那麽多人。後來我討飯到了濠州城,有幸被聖上和皇後收留,就是為了天下人都能有口飽飯吃,這才追隨聖上南征北戰,創下大明基業。”


    提起童年悲慘的遭遇,沐英堅毅的臉上淌下熱淚,周圍的兵士聽了也都潸然淚下,他們都是從那段艱苦歲月中熬過來的,哪一個不是有親人被活活餓死,誰不想過安生的日子,如果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何至與揭竿造反。


    沈越被帳中的悲傷氣氛感染,哽咽安慰道,


    “將軍請放心,現在有了這些高產作物,我大明百姓一定會豐衣足食,再也不會受饑寒交迫之苦。”


    沐英自覺有些失態,擦幹眼淚,將眾人屏退,小心查看門外無人後,把沈越拉到一旁,低聲問道,


    “剛才雖然埋怨你沒早日上報,但你能不急於求功,先將它們種下,此舉確實穩重。不過哪些作物是否真如你說的高產?當年罪臣楊憲治理揚州市,曾用海外買來的幾棵稻子冒充他治下長出的祥瑞,後來被人告,惹得龍顏大怒以致身死,你可不要為了沈家脫罪,鑄成大錯,現在我還能冒險保你,若其中有隱情,你快些離去。”


    聽沐英如此語重心長的關切,沈越感激說道,


    “多謝沐伯伯關心,我曉得其中的厲害,不會造假,這些作物確實能獲得每畝三百斤以上的產量,之前未敢直接上交,也是擔心朝廷不信任,現在馬上就要收獲,一驗便知。”


    “這就好,另外我聽說你將火器作坊和技術都交給了燕王殿下,雖然我行軍打仗需要你的火器,但心底裏還是希望你能過些平安生活,打仗的事少再參與的好,不要對燕王行事心有抵觸,他也是為你好,據說當初朝廷知道這些作物時,有言官進言,說這些東西出於荒山野嶺,若歸於上天自然所賜,比歸功沈家更有利於大明統治,最終是燕王力爭,才把這個名頭給你家保住。”


    沈越沒想到其中還有這麽多周折,自己之前確實對朱棣巧取豪奪之舉有些非議,但聽此一說,心裏對他生出些好感,雖然不確定這些內幕是不是朱棣暗示沐英告知自己,但從他人口中說出來,確實比朱棣親自講要更能打動人心,怪不得最後他能當上皇帝,這份胸襟和心機遠常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初放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所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所之並收藏明初放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