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良辰吉日,周王朱肅起了個大早,連梳洗都沒顧得上,便出帳到山間的兩塊小田地走去。如今這地裏已不是當初簡易的柵欄,遠處是一圈軍帳,然後又被黃布圍住,一群士兵時刻防守,連鳥飛過來都要搭弓射上幾箭,這裏已成了一處禁地。


    來到地頭,朱肅見平大勇和大山兄弟二人已經在地裏忙了起來,地裏的雜草早就被清除的一幹二淨,這兩兄弟在地裏轉來轉去,也不知道在幹些什麽,或許是因為被這麽多軍兵包圍有些緊張,唯有在這田地裏才能讓他們安心。


    當日官兵到達此地時,兩兄弟被嚇得不輕,卻護著田地死活不肯逃走,竟提著鋤頭對峙起來,直到高升站出來,哄他們說這些官兵是沈越請來幫忙來看護的,兩人這才放心,他倆受過沈越指導,對這些作物的種植比別人都要熟悉,於是就被留下來照料。


    “周王殿下,今天沈東家會過來嗎?這土豆和玉米差不多成熟了,紅薯不好看出來,還是請沈東家過來查看一下吧。”


    對於二人每天詢問沈越之事,朱肅也有些急切,自己雖然算得上博覽群書,但這些新奇的作物卻從沒聽說過,那個沈越也真是的,有什麽事比得上這些作物重要。


    “放心吧,你們東家今天就會過來,等會兒要是他同意收獲,你們可要小心謹慎,千萬不要傷了糧食。”這兩兄弟雖然虎頭虎腦的,但朱肅能看得出來他倆性格樸實勤勞,是種莊稼的好手。


    放眼看去,高大的玉米植株葉子已經有些泛黃,朱肅撫摸著中間飽滿的苞穀,尖頭已撐破苞皮露出飽滿的顆粒,這玉米的名字起的真是相稱,籽粒金黃如玉。不過那土豆的名字就有些粗俗了,低矮的莖葉也已完全枯黃,這作物和芋頭有些相似,糧食應該是在地下的根莖,不知長的什麽樣子,紅薯也大概類似,不過仍是鬱鬱蔥蔥的爬了滿地的秧蔓,估計要過陣子才能收獲。


    正在發愣時,遠處傳來一陣喧鬧,朱肅猜是沈越到了,顧不得自己的身份,連忙拉著兄弟二人出去迎接。


    沈越隨著沐英剛要去拜見燕王朱棣,卻見平大山兄弟尾隨著一個邋遢的書生跑了過來,也許是來得太急衣冠不整,滿身露水,但卻可以看出穿著很是華貴,難道這人就是周王朱肅?


    “你就是沈越嗎?本王等的你好苦,快隨我到地裏看看去。”邋遢書生一把抓住沈越的衣袖,拉起就走。


    沈越沒想到自己的偶像竟是這般模樣,還在納悶,也來不及行禮,隻好由著他向地裏走去。


    雖然知道這些作物大概需要四五個月成熟,但具體周期沈越卻不太清楚,不過看這些作物的樣子,除了紅薯,其他兩種應該可以收獲了。抬手就要掰下玉米,卻一下被沐英急忙叫住。


    “你小子急什麽,既然已經成熟了,還要等祭天儀式,這個還是等燕王殿下過來親自摘取。”


    沈越苦笑一下,自己確實太冒失了,忘記了關鍵時刻要給領導麵子,難怪自己後世混的不如意。


    等到正午,官兵們在附近搭起了草棚木台,沐英,常茂和所有百戶以上將官換上全身甲胄早早在草棚兩旁恭敬站立。木台上放著九尺長的香案,上擺有牛,羊,豬頭三牲祭祀,正中一個碩大的三足青銅香爐。


    沈越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麽品階,隻好領著平蘭和沈香蘊二女站在沐英身後,身穿常茂送給的一身武官服,估計是他自己的常服,還透著股濃重的汗味,一看就知他沒有洗過。


    沈越剛要扭頭找常茂問問,隻聽沐英輕咳一聲,連忙閉嘴。


    “恭迎燕王周王殿下設壇祭天。”


    一聲太監尖利的吼聲,朱棣和朱肅一前一後,頭戴通天冠,胸口盤龍,身著紫袍,踱著方步從帳中緩緩走出,登上木台在香案前站定。


    待日頭正中,沐英高聲喝道:“吉時已到,祭天開始。”


    朱肅從香案上拿起三根粗大的檀香在蠟燭上點燃,轉身交給朱棣,躬身退到一旁。


    朱棣接過香火,三下跪拜後插香入爐,台下眾人紛紛下跪拜天。朱棣進香完畢,轉身又從朱肅手中接過一軸黃綾展開,用高亢的聲音念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皇帝謹遣皇子燕王朱棣,敢昭告於炎帝神農氏:


    朕生後世,為民於草野之間;當有元失馭,天下紛紜,乃乘群雄大亂之秋,集眾用武。荷皇天後土眷,遂平暴亂,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十二年矣。雖切慕於心,奈稟生之愚,百挫千折,豪氣更振,困頓踵仆,鬥誌尤宏;自強不息,砥礪發奮。


    君生上古,繼天立極,作民主;神功聖德,垂法至今。赫赫始祖,炎帝神農;感生常羊,沐浴九龍。長於薑水,唯勞唯勤;率我先民,開拓創新。始製耒耜,嘉禾粒民;憐我世人,憂患苦多,借由沈氏,賜我大明玉米、土豆、紅薯三寶,感恩聖神,萬世所法,炎黃子孫,德同心誠,統一大業,勢在必成,特遣皇子奠祀上天,聖靈不昧,其鑒納焉!尚饗。”


    冗長的祭文讓沈越心中叫苦,不過聽其中提到沈氏一族的功績,又歡喜起來,看來朱元璋還是有些人情味的。


    “沈兄弟,你對祥瑞最為熟悉,就由你動手采收吧。”朱棣收起聖旨,走下木台。


    沈越這次卻不敢上手了,恭敬地向朱棣等人說明玉米和土豆的收獲方法,請兩位皇子先親自采摘。


    朱肅早就等不及了,看朱棣去摘玉米,轉身就走向土豆的秧子,伸手揪住上麵的莖葉,一用力就拔了起來。


    眾人緊張的看著朱肅手中的土豆,吸了一口涼氣,隻見土豆根上帶著四個成人拳頭大小的土豆,沐英急切的上前捧起,足有兩斤多重,這還了得,一株就產兩斤,看著地裏種植的情況,若是一畝地種足足可以種下一千多株,那豈不是就有兩千斤。雖然這土豆帶些水分,不比粟米等幹糧,但這產量卻是驚人。


    再看一旁的朱棣,已掰下一個碩大的玉米,撕開層層苞穀皮,密密麻麻的玉米粒飽滿充盈,雖然產量不如土豆,卻是實實在在的穀物糧食。


    沐英一拳錘在沈越的肩膀上,微笑著說道。“你這小子倒是謹慎,害的我白白擔心一場,這產量怕是遠超三百斤了。”


    沈越暗中叫屈,畢竟這明朝還沒有什麽化肥和精細管理,自己也不確定能收獲多少,看來這山中土地還算肥沃,產量雖不及後世,卻遠遠超過現今其他作物。轉頭向平蘭沈香蘊二人使了眼色,二女從馬車上取下釘鋤,走到土豆地裏刨起土來,


    眾人齊齊往前湊打算看這兩個小姑娘要做什麽,卻見在剛才朱肅拉出的土豆秧下,又被二人刨出三個更大的土豆,沐英再也淡定不下來了,


    “天哪,這土豆怕是每畝能產三四千斤啊!”


    朱肅更是瘋狂的不行,也不顧身邊太監的勸止,擼起袖子將土豆的秧苗一一拔起,看著漸漸填滿竹筐的土豆塊,欣喜地手舞足蹈,見皇兄朱棣仍風度翩翩的掰著玉米,又忙上前奪過他的竹筐,興致勃勃的采摘起來。


    朱棣對這胞弟的性情十分了解,也不在意,轉身走到沈越麵前,笑道,


    “沈兄弟這次功勞匪淺啊,有了這些高產作物,我大明何愁不興,走,隨我到賬中暢飲幾杯,咱們好好慶賀一番。”


    之前對朱棣的誤會已被沐英開解,沈越對他這等從容不迫的氣度心生敬佩,估計下麵就是要說一下朝廷的封賞了,不知對自己有什麽安排,便隨朱棣一同走回帳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初放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所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所之並收藏明初放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