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長年在軍伍,沒有什麽皇子的架子,軍帳中布置簡陋,隨意招呼幾人就坐。
“殿下看我當初說的沒錯吧,沈兄弟不止做生意是把好手,造火藥大炮更不在話下,文武雙全,如今獻出的這些作物又是立下一大功勞。”常茂得意洋洋的首先開口說道。
沈越見他對朱棣說話這麽隨意,想必兩人私交甚好,看來自己的事就是他提前跟朱棣溝通過,這常茂一肚子壞水,說話也沒譜,怕是沒少向他吹噓了自己的能力,怪不得朱棣對自己這般看重,雖然他是一番好意,可自己什麽有能耐心裏清楚,真是誤交損友啊。
朱棣仿佛看出沈越的尷尬,笑著說道:
“沈兄弟卻有大才,孤王之前讀你寫的《西遊記》還以為你是個說書的,後來才聽說你小小年紀隨軍北征就立下汗馬功勞,這次進獻的作物已被父皇定為我大明第一祥瑞,昭示著大明為上天庇佑,為天下正統,這才有祥瑞現世,你沈家進獻之功將載於史冊,可喜可賀啊。”
“殿下過獎了,在下區區一人哪敢居功,這些作物都是我家族用數十條性命換來的,還請殿下能奏明聖上,許我沈家將功折罪。”沈越聽他這麽一誇獎卻不敢領功,忙把沈香蘊叫來,借機了解沈家與朝廷的恩怨。
沈香蘊也跪倒在沈越旁邊,低頭不語,她是個聰慧的女子,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無欲無求的態度更能激發朱棣的同情之感。
“你是沈家現任的當家吧,這麽重的擔子壓在你這小姑娘身上確實不容易,有些人曲解父皇本意,做法委實過分,這次你家獻寶有功,父皇已經下令,不許朝廷官員再做為難,不過難免還會有一些商賈之人不肯善罷甘休,你今後持家還須當心。”
“小女子多謝殿下指點,聖上皇恩浩蕩,能對沈家的眷顧,我族中那些死去的親人也能瞑目了。”沈香蘊淒婉的抬頭答道。
見眼前少女梨花帶雨,更顯嬌美,聲音婉轉動聽,猶如天籟撥動心弦,朱棣走出座位上前扶起,
“快快請起,你家祖業在南方,我不便插手相助,不過父皇和我提過,很快就會下旨準我就藩燕京,以後你家族盡可來這北地經商,有孤王坐鎮,看誰敢難為你。”
沈越聽朱棣這意氣風發的話語,第一反應是朱棣這官二代對沈香蘊動情了,果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可惜藥商顧銘之也對她有意,怕是難以與朱棣這等器宇軒昂的皇子相爭。
“燕王殿下,現在是否可以做糧食的食用試驗,以免運到京城引起誤會。這些新糧不光產量高,做的飯菜更是美味可口。”見香蘊神色緊張,沈越連忙解圍,
雖然自己穿越過來並非想開後宮,但對沈香蘊畢竟已認作姐姐,這些日的相處也是有些感情,若真是跟了朱棣,別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就怕將來朱棣當了皇帝,那三宮六院的女人鬥起來,她如何應付得了。
“這倒不用擔心,剛才我已經嚐過啦,這玉米口味香糯,土豆有點脆甜,和芋頭的味道差不多,確實都是極佳的糧食啊。”一個沾滿的大手挑開帳簾,周王朱肅笑著走了進來。
這王爺真是大膽,不愧是個傑出的科研工作者,在地裏就已經生著嚐過了。
“既然如此,這次收獲的糧食也不多,還需做種,就不宜再浪費,就先將收獲的糧食封存,準備運往京城,晉獻給父皇。”朱棣對他這個弟弟無可奈何,隻好擺手說道。
平蘭站在沈香蘊身後卻是急了,跳出來說道,
“殿下這麽做雖然是盡職盡責,卻對這些作物的習性有失了解,它們都是比較適合北方耕種,京城遠在南方,不說一路顛簸難免有損傷,就是好好送過去也不適合在那裏生長,不如留一部分下來,交給烽火商號在這裏種植,而且剛才您也說了,不久這裏就是您的屬地,難道您不想治下的百姓早日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嗎?”
“我這義女沒有規矩,還望殿下恕罪。”沐英連忙站出來,嘴上雖然道罪,但一雙大手卻撫摸著平蘭的小腦袋,滿眼都是喜愛,顯然對這個義女十分支持。
“還是沐將軍慧眼如炬,能收下這麽聰慧的義女,童言無忌,再說她所言也有道理,這些糧食萬萬不可出差錯,就分出一半,交給沈兄弟種植吧,不過烽火商號今後種子的售價當參考五穀,不可從中牟取暴利。”
平蘭所說雖然駁了朱棣的麵子,但朱棣心裏卻樂開了花,自己確有私心,但不好明言,而且作為一方諸侯不方便求人幫忙種植,她這麽一說正中下懷,也就順水推舟,成全了烽火商號。
出了營帳,沈越帶著平蘭二女去挑選糧食,這一半卻也沒有多少,玉米有二十來個大棒子,估計能種上一畝地,土豆也才分了五十來個,萬事開頭難,有了這些種子,過不了幾年,這荒蕪的北地定會重新煥發生機。
“沈兄弟這次可要感謝咱啊,若不是咱當初帶你出城抗敵,哪裏會有這番聖眷?”常茂壞笑著湊了上來。
謝你個大頭鬼啊,你這哪裏是幫忙,明明是把我往火坑裏推啊,沈越心中氣惱,對他不理不睬。
常茂卻是個賴皮性子,擠著一雙雌雄眼,不依不饒的說道,
“你看這是什麽?為兄對你剛才說的美味十分向往,不如給兄弟露兩手,讓咱嚐嚐鮮。”
說著,從袖子裏伸出手來,竟是兩個拳頭大的土豆,
“這可不是偷得啊,剛才你們收獲完後,是我找手下挖地三尺,從土裏刨出來的。糧食就由你們去種吧,為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咱們等夜裏吃著你的好菜,再喝上幾杯。”
沈越對他這憊懶性子有些無語,不過自己確實有打算把土豆做個菜讓他們嚐嚐,這樣更有利於今後的推廣,於是便答應下來。
初秋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吹來的寒流帶著些涼意,依戀在樹枝上的片片黃葉漸漸剝離,在寒風中飄蕩。大青山外圍的一處山穀裏,兩個身影行色匆匆,領頭的是一個白麵無須的青年,後麵跟著個文弱的書生。來到山崖邊一處灌木叢,青年學了幾聲山雞叫聲,尖利的嗓音惟妙惟肖。
灌木叢忽然從裏邊打來,露出黑黢黢的洞口,一個頭戴紅巾的漢子鑽出來,
“右使等你們多時了,快些進來。”
進到山洞,裏麵卻十分寬闊,數百個同樣頭戴紅巾的壯漢分立兩旁,中間一位儒衫打扮的中年人負手而立。
“小桂子參見右使大人,這位便是沐英軍中的文書周康。”青年恭敬的向中年人拜倒,從聲音能聽出顯然是個太監。
叫周康的書生卻沒有跪下,挺著脖子問道,
“你們裝神弄鬼的要做什麽,別以為抓住了我的把柄就想讓我聽你們行事。”
被稱為右使的中年人轉過身來,抬手扔出一封信,
“剛見麵別這麽生分,你以為沐英之前抓奸細時漏掉你是走運,若不是我們在軍中也有人幫你遮掩,你早就和你那些同黨一樣掉腦袋了,你先看看這封信再說。”
周康撿起信件,疑惑的看了起來:可與此人合作,務必誅殺沈越,周泰。
右使走到近前,一雙如毒蛇般的眼睛緊盯著周康,
“你們少主已同意和我教共謀大業,現在朱元璋的兩個皇子都來了,若讓他們得了祥瑞,怕是以後朝廷更難對付,正好你們要的沈越也進了山,咱們雖道不同,但卻是同樣的敵人,何不趁此機會將他們一鍋端掉。”
“殿下看我當初說的沒錯吧,沈兄弟不止做生意是把好手,造火藥大炮更不在話下,文武雙全,如今獻出的這些作物又是立下一大功勞。”常茂得意洋洋的首先開口說道。
沈越見他對朱棣說話這麽隨意,想必兩人私交甚好,看來自己的事就是他提前跟朱棣溝通過,這常茂一肚子壞水,說話也沒譜,怕是沒少向他吹噓了自己的能力,怪不得朱棣對自己這般看重,雖然他是一番好意,可自己什麽有能耐心裏清楚,真是誤交損友啊。
朱棣仿佛看出沈越的尷尬,笑著說道:
“沈兄弟卻有大才,孤王之前讀你寫的《西遊記》還以為你是個說書的,後來才聽說你小小年紀隨軍北征就立下汗馬功勞,這次進獻的作物已被父皇定為我大明第一祥瑞,昭示著大明為上天庇佑,為天下正統,這才有祥瑞現世,你沈家進獻之功將載於史冊,可喜可賀啊。”
“殿下過獎了,在下區區一人哪敢居功,這些作物都是我家族用數十條性命換來的,還請殿下能奏明聖上,許我沈家將功折罪。”沈越聽他這麽一誇獎卻不敢領功,忙把沈香蘊叫來,借機了解沈家與朝廷的恩怨。
沈香蘊也跪倒在沈越旁邊,低頭不語,她是個聰慧的女子,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無欲無求的態度更能激發朱棣的同情之感。
“你是沈家現任的當家吧,這麽重的擔子壓在你這小姑娘身上確實不容易,有些人曲解父皇本意,做法委實過分,這次你家獻寶有功,父皇已經下令,不許朝廷官員再做為難,不過難免還會有一些商賈之人不肯善罷甘休,你今後持家還須當心。”
“小女子多謝殿下指點,聖上皇恩浩蕩,能對沈家的眷顧,我族中那些死去的親人也能瞑目了。”沈香蘊淒婉的抬頭答道。
見眼前少女梨花帶雨,更顯嬌美,聲音婉轉動聽,猶如天籟撥動心弦,朱棣走出座位上前扶起,
“快快請起,你家祖業在南方,我不便插手相助,不過父皇和我提過,很快就會下旨準我就藩燕京,以後你家族盡可來這北地經商,有孤王坐鎮,看誰敢難為你。”
沈越聽朱棣這意氣風發的話語,第一反應是朱棣這官二代對沈香蘊動情了,果然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可惜藥商顧銘之也對她有意,怕是難以與朱棣這等器宇軒昂的皇子相爭。
“燕王殿下,現在是否可以做糧食的食用試驗,以免運到京城引起誤會。這些新糧不光產量高,做的飯菜更是美味可口。”見香蘊神色緊張,沈越連忙解圍,
雖然自己穿越過來並非想開後宮,但對沈香蘊畢竟已認作姐姐,這些日的相處也是有些感情,若真是跟了朱棣,別說一入侯門深似海,就怕將來朱棣當了皇帝,那三宮六院的女人鬥起來,她如何應付得了。
“這倒不用擔心,剛才我已經嚐過啦,這玉米口味香糯,土豆有點脆甜,和芋頭的味道差不多,確實都是極佳的糧食啊。”一個沾滿的大手挑開帳簾,周王朱肅笑著走了進來。
這王爺真是大膽,不愧是個傑出的科研工作者,在地裏就已經生著嚐過了。
“既然如此,這次收獲的糧食也不多,還需做種,就不宜再浪費,就先將收獲的糧食封存,準備運往京城,晉獻給父皇。”朱棣對他這個弟弟無可奈何,隻好擺手說道。
平蘭站在沈香蘊身後卻是急了,跳出來說道,
“殿下這麽做雖然是盡職盡責,卻對這些作物的習性有失了解,它們都是比較適合北方耕種,京城遠在南方,不說一路顛簸難免有損傷,就是好好送過去也不適合在那裏生長,不如留一部分下來,交給烽火商號在這裏種植,而且剛才您也說了,不久這裏就是您的屬地,難道您不想治下的百姓早日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嗎?”
“我這義女沒有規矩,還望殿下恕罪。”沐英連忙站出來,嘴上雖然道罪,但一雙大手卻撫摸著平蘭的小腦袋,滿眼都是喜愛,顯然對這個義女十分支持。
“還是沐將軍慧眼如炬,能收下這麽聰慧的義女,童言無忌,再說她所言也有道理,這些糧食萬萬不可出差錯,就分出一半,交給沈兄弟種植吧,不過烽火商號今後種子的售價當參考五穀,不可從中牟取暴利。”
平蘭所說雖然駁了朱棣的麵子,但朱棣心裏卻樂開了花,自己確有私心,但不好明言,而且作為一方諸侯不方便求人幫忙種植,她這麽一說正中下懷,也就順水推舟,成全了烽火商號。
出了營帳,沈越帶著平蘭二女去挑選糧食,這一半卻也沒有多少,玉米有二十來個大棒子,估計能種上一畝地,土豆也才分了五十來個,萬事開頭難,有了這些種子,過不了幾年,這荒蕪的北地定會重新煥發生機。
“沈兄弟這次可要感謝咱啊,若不是咱當初帶你出城抗敵,哪裏會有這番聖眷?”常茂壞笑著湊了上來。
謝你個大頭鬼啊,你這哪裏是幫忙,明明是把我往火坑裏推啊,沈越心中氣惱,對他不理不睬。
常茂卻是個賴皮性子,擠著一雙雌雄眼,不依不饒的說道,
“你看這是什麽?為兄對你剛才說的美味十分向往,不如給兄弟露兩手,讓咱嚐嚐鮮。”
說著,從袖子裏伸出手來,竟是兩個拳頭大的土豆,
“這可不是偷得啊,剛才你們收獲完後,是我找手下挖地三尺,從土裏刨出來的。糧食就由你們去種吧,為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咱們等夜裏吃著你的好菜,再喝上幾杯。”
沈越對他這憊懶性子有些無語,不過自己確實有打算把土豆做個菜讓他們嚐嚐,這樣更有利於今後的推廣,於是便答應下來。
初秋從遙遠的西伯利亞吹來的寒流帶著些涼意,依戀在樹枝上的片片黃葉漸漸剝離,在寒風中飄蕩。大青山外圍的一處山穀裏,兩個身影行色匆匆,領頭的是一個白麵無須的青年,後麵跟著個文弱的書生。來到山崖邊一處灌木叢,青年學了幾聲山雞叫聲,尖利的嗓音惟妙惟肖。
灌木叢忽然從裏邊打來,露出黑黢黢的洞口,一個頭戴紅巾的漢子鑽出來,
“右使等你們多時了,快些進來。”
進到山洞,裏麵卻十分寬闊,數百個同樣頭戴紅巾的壯漢分立兩旁,中間一位儒衫打扮的中年人負手而立。
“小桂子參見右使大人,這位便是沐英軍中的文書周康。”青年恭敬的向中年人拜倒,從聲音能聽出顯然是個太監。
叫周康的書生卻沒有跪下,挺著脖子問道,
“你們裝神弄鬼的要做什麽,別以為抓住了我的把柄就想讓我聽你們行事。”
被稱為右使的中年人轉過身來,抬手扔出一封信,
“剛見麵別這麽生分,你以為沐英之前抓奸細時漏掉你是走運,若不是我們在軍中也有人幫你遮掩,你早就和你那些同黨一樣掉腦袋了,你先看看這封信再說。”
周康撿起信件,疑惑的看了起來:可與此人合作,務必誅殺沈越,周泰。
右使走到近前,一雙如毒蛇般的眼睛緊盯著周康,
“你們少主已同意和我教共謀大業,現在朱元璋的兩個皇子都來了,若讓他們得了祥瑞,怕是以後朝廷更難對付,正好你們要的沈越也進了山,咱們雖道不同,但卻是同樣的敵人,何不趁此機會將他們一鍋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