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冉閔隨手一擊,以楊繼業的武藝,與年邁的體質,也不好受。
楊繼業捂著血氣上湧的胸口,等氣息平靜下來,才說道:“不要在打了,二位都是頂尖高手,若是損傷,可是天大的損失啊。”
冉閔冷哼道:“哼,區區一個毛頭孩子,我還不放在眼裏,又豈能傷我。”
“爺爺給你的教訓還不夠嗎?”裴元慶聞言頓時大怒,揮舞著雙錘冷喝道。
冉閔頓時虎目怒張,冷喝道:“你找死不成?”
“我……”
裴元慶作勢要還嘴,楊繼業冷喝道:“元慶還不住口?”
喝止了裴元慶,楊繼業向冉閔告罪道:“冉將軍,元慶年幼不懂事,還請你不要跟他計較。”
“哼,楊繼業,我免你年邁故不殺你,你還是速速返回雁門去吧,本將不想與你多說。”冉閔看了看楊繼業,便要催馬返回城中。
“冉將軍,楊某來的都來了,你現在也出來了,難道便不能聽我說幾句話嗎?”楊繼業看著冉閔的背影叫道。
冉閔勒馬而立,回頭望著楊繼業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冉閔一生與胡人為敵。你大漢先後接納數十萬胡人,又與蒙古交易,就注定我們不會成為朋友。”
楊繼業反駁道:“我們大漢與蒙古合作,也有自己的苦衷,前幾年蒙古不斷近犯涼州,西域,導致兩地深受戰亂之苦。且國內又不安定,若是長期如此下去,驅逐蒙古的時間隻會越來越遠。議和,也隻是為了休養生息,好圖盡快平定國內諸侯,以便日後集中實力掃平蒙古。想必這一天,已經不會遙遠。”
“與蒙古議和是情有可原,但收留胡人百姓又怎麽說?”冉閔怒視楊繼業,說道:“當年漢武帝平定河套,遷移百姓進入河套居住。後來南匈奴歸降,你們又將他們安置在河套,上郡一帶,以至於後來我們河套百姓深受異族奴役。
有史在前,你們居然又收留胡人,將其安置在上郡,西河一帶。我冉閔好不容易驅逐了河套異族,爾等現在又希望我冉閔歸降,你們這麽做,是又想我河套百姓受到異族奴役嗎?”
楊繼業沉聲說道:“如今陛下聖明,已經妥善處理了胡人百姓,絕對不會在出現以前的情況。”
冉閔擺了擺手道:“我已經對大漢朝廷失去信心了,你不必多說,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否則休怪我戟下無情。”
楊繼業大聲說道:“可如今蒙古控弦之士數十萬,今十萬鐵騎南下,兵力還會增加。將軍隻有五萬騎兵,河套戰線千裏,將軍自己武藝高強,能夠使自己駐守的一方穩如泰山,但蒙古若是分兵攻打,便能保證其他地區也能如此嗎?
河套乃是北部屏障,一但有失,並州西部,涼州東部,甚至我大漢兩都,都時刻受到蒙古鐵騎的威脅。若真有那麽一天,不僅你河套百姓,便是我大漢百姓,也會受到蒙古鐵騎的屠殺。
將軍不願與我大漢為友,難道不替河套百姓,並涼百姓考慮考慮嗎?”
“嗯?”冉閔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誠如楊繼業所說,河套站線長達數百裏,有東西兩座陰山為屏障。
如今蒙古十萬鐵騎抵達西陰山以北,也就是朔方郡的北部,他冉閔要親自領軍前去迎戰蒙古。但如果蒙古還出動更多的騎兵嗎,分兵攻打東陰山呢?沒有他冉閔親自鎮守,隻怕蒙古騎兵會突破東部陰山,殺去雲中,定襄。
一但東部陰山有失,哪怕他冉閔親自鎮守西部陰山,防禦穩如泰山,河套也算是失守了。
蒙古在從後方包抄,隻怕冉閔在勇猛,也會死於蒙古鐵蹄之下。如此一來,河套百姓,便會跟著喪生在蒙古騎兵的屠刀之下。
冉閔神色不斷變幻,過了一會兒,沉聲說道:“以五原為界,五原以西由我駐守,五原西東由你們駐守,蒙古退兵之後,你們在退出河套。”
楊繼業聞言大喜道:“多謝將軍深明大義,我待大漢百姓謝過將軍了。”
“我隻是為了河套百姓而已,你快回雁門調兵駐防禦吧!”冉閔擺了擺手,催馬返回城中。
“回去!”冉閔能夠讓漢軍進入定襄,雲中二郡鎮守東部陰山,楊繼業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不在臨戎逗留,當即調轉馬頭返回雁門。
數日之後,楊繼業帶兵返回雁門陰館。
然而此刻陰館城下,漢軍兵馬絡繹不絕,往來運送糧草,好似有大行動一般。
“怎麽回事?”楊繼業見此情況,大叫不妙連忙催馬進入城中。
城內都督府,李靖正召集眾將議事。
楊繼業帶著裴元慶進入殿中,向著李靖詢問道:“都督,我進城時見有大股兵馬在押運糧草,是怎麽回事?”
“我軍有斥候從草原探知,有大股蒙古騎兵駐紮在雁門以北,兵馬不下十萬。隻怕蒙古騎兵不止是要進攻河套,還要進攻我雁門郡。我決定派兵前往雁門,抵禦蒙古!”
楊繼業聞言大驚道:“蒙古居然要幾路出兵嗎?這可如何是好,我已經勸說冉閔,冉閔已經同意讓我軍入駐雲中,定襄二郡,將此二郡交由我軍駐防禦。如今蒙古陳兵雁門以北,那雲中,定襄一線的防禦可就不足了啊。”
“這……”李靖聞言,頓時也皺起了眉頭。
原本李靖也不指望楊繼業能說服冉閔,雁門以北的蒙古騎兵未露頭之前。他原本打算若是冉閔不敵,在出兵相助。
可如今蒙古又分出一支騎兵前來攻打雁門,李靖便打算先率兵前去迎戰蒙古。暫時不管冉閔,等擊退雁門以北的蒙古兵馬,在出兵幫助冉閔。
可如今楊繼業居然成功說服了冉閔,冉閔讓出了雲中,定襄二郡,交給漢軍駐防。可蒙古此刻卻分兵攻打雁門,若是不管雲中,定襄,肯定是不行的。向冉閔反悔,隻怕會徹底將其惹怒,跟大漢老死不相往來。若是分兵防禦,李靖又擔心兵力不足。
李靖沉聲道:“我本來打算將軍不能說服冉閔,誰知將軍成功了,冉閔將雲中,定襄交給我軍駐防那是好事,可如今又有一支騎兵近犯雁門以北,這下可讓我犯難了。”
裴元慶說道:“既然蒙古出兵十萬近犯雁門以北,又有一支騎兵攻打西部陰山朔方郡。那雲中,定襄所在的東部陰山肯定就沒有蒙古騎兵來犯了啊,雁門不必去管就是了。最多也隻派一偏師駐守。”
李靖連忙搖頭道:“如此怎麽可行,蒙古如今占據北部草原,縱橫萬裏之廣。單單是幽州,並州,涼州以北的控弦之士便多達四十萬。除此之外,還有西域,康居以北的騎兵,也有二十餘萬。
西域康居以北的兵馬,鐵木真應該不會將其調來並州以北,但涼州,幽州,並州以北的蒙古兵馬,可用之士有四十萬。如今出現蹤跡的還隻有二十萬,尚有二十萬動向不明,卻是我軍不管定襄,雲中,蒙古其他兵馬前去攻打又該如何?”
“不如分兵駐守吧!”林禦聞言提議道。
李靖負手而立,沉吟道:“我並州編製內的戰兵有十五萬,其中四萬常年駐守於西河,上郡,由兩位夏侯將軍執掌,短時間無法調用。
太原,上黨兩郡位於內地,乃是郡兵駐守,無需戰兵駐紮。其餘十一萬兵馬皆駐紮於雁門,有騎兵八萬,步卒三萬。若是分兵駐防,每地可得兵馬六萬,本將自己獨領一軍,可剩下一軍由誰……”
李靖言外之意,便是他率領一軍,但剩下一軍,卻無人可領。
“都督欺我年邁麽?”楊繼業聞言站了出來。
李靖遲疑道:“將軍如今已經年近花甲,若是在年輕十歲,我自然毫不猶豫讓您帶領一軍。可如今……”
“哼,廉頗八十,尚能領軍,我不過花甲之齡,刀馬嫻熟,為何不能領軍?”楊繼業不悅道。[.]
楊繼業捂著血氣上湧的胸口,等氣息平靜下來,才說道:“不要在打了,二位都是頂尖高手,若是損傷,可是天大的損失啊。”
冉閔冷哼道:“哼,區區一個毛頭孩子,我還不放在眼裏,又豈能傷我。”
“爺爺給你的教訓還不夠嗎?”裴元慶聞言頓時大怒,揮舞著雙錘冷喝道。
冉閔頓時虎目怒張,冷喝道:“你找死不成?”
“我……”
裴元慶作勢要還嘴,楊繼業冷喝道:“元慶還不住口?”
喝止了裴元慶,楊繼業向冉閔告罪道:“冉將軍,元慶年幼不懂事,還請你不要跟他計較。”
“哼,楊繼業,我免你年邁故不殺你,你還是速速返回雁門去吧,本將不想與你多說。”冉閔看了看楊繼業,便要催馬返回城中。
“冉將軍,楊某來的都來了,你現在也出來了,難道便不能聽我說幾句話嗎?”楊繼業看著冉閔的背影叫道。
冉閔勒馬而立,回頭望著楊繼業說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冉閔一生與胡人為敵。你大漢先後接納數十萬胡人,又與蒙古交易,就注定我們不會成為朋友。”
楊繼業反駁道:“我們大漢與蒙古合作,也有自己的苦衷,前幾年蒙古不斷近犯涼州,西域,導致兩地深受戰亂之苦。且國內又不安定,若是長期如此下去,驅逐蒙古的時間隻會越來越遠。議和,也隻是為了休養生息,好圖盡快平定國內諸侯,以便日後集中實力掃平蒙古。想必這一天,已經不會遙遠。”
“與蒙古議和是情有可原,但收留胡人百姓又怎麽說?”冉閔怒視楊繼業,說道:“當年漢武帝平定河套,遷移百姓進入河套居住。後來南匈奴歸降,你們又將他們安置在河套,上郡一帶,以至於後來我們河套百姓深受異族奴役。
有史在前,你們居然又收留胡人,將其安置在上郡,西河一帶。我冉閔好不容易驅逐了河套異族,爾等現在又希望我冉閔歸降,你們這麽做,是又想我河套百姓受到異族奴役嗎?”
楊繼業沉聲說道:“如今陛下聖明,已經妥善處理了胡人百姓,絕對不會在出現以前的情況。”
冉閔擺了擺手道:“我已經對大漢朝廷失去信心了,你不必多說,從哪裏來,回哪裏去,否則休怪我戟下無情。”
楊繼業大聲說道:“可如今蒙古控弦之士數十萬,今十萬鐵騎南下,兵力還會增加。將軍隻有五萬騎兵,河套戰線千裏,將軍自己武藝高強,能夠使自己駐守的一方穩如泰山,但蒙古若是分兵攻打,便能保證其他地區也能如此嗎?
河套乃是北部屏障,一但有失,並州西部,涼州東部,甚至我大漢兩都,都時刻受到蒙古鐵騎的威脅。若真有那麽一天,不僅你河套百姓,便是我大漢百姓,也會受到蒙古鐵騎的屠殺。
將軍不願與我大漢為友,難道不替河套百姓,並涼百姓考慮考慮嗎?”
“嗯?”冉閔聞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誠如楊繼業所說,河套站線長達數百裏,有東西兩座陰山為屏障。
如今蒙古十萬鐵騎抵達西陰山以北,也就是朔方郡的北部,他冉閔要親自領軍前去迎戰蒙古。但如果蒙古還出動更多的騎兵嗎,分兵攻打東陰山呢?沒有他冉閔親自鎮守,隻怕蒙古騎兵會突破東部陰山,殺去雲中,定襄。
一但東部陰山有失,哪怕他冉閔親自鎮守西部陰山,防禦穩如泰山,河套也算是失守了。
蒙古在從後方包抄,隻怕冉閔在勇猛,也會死於蒙古鐵蹄之下。如此一來,河套百姓,便會跟著喪生在蒙古騎兵的屠刀之下。
冉閔神色不斷變幻,過了一會兒,沉聲說道:“以五原為界,五原以西由我駐守,五原西東由你們駐守,蒙古退兵之後,你們在退出河套。”
楊繼業聞言大喜道:“多謝將軍深明大義,我待大漢百姓謝過將軍了。”
“我隻是為了河套百姓而已,你快回雁門調兵駐防禦吧!”冉閔擺了擺手,催馬返回城中。
“回去!”冉閔能夠讓漢軍進入定襄,雲中二郡鎮守東部陰山,楊繼業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不在臨戎逗留,當即調轉馬頭返回雁門。
數日之後,楊繼業帶兵返回雁門陰館。
然而此刻陰館城下,漢軍兵馬絡繹不絕,往來運送糧草,好似有大行動一般。
“怎麽回事?”楊繼業見此情況,大叫不妙連忙催馬進入城中。
城內都督府,李靖正召集眾將議事。
楊繼業帶著裴元慶進入殿中,向著李靖詢問道:“都督,我進城時見有大股兵馬在押運糧草,是怎麽回事?”
“我軍有斥候從草原探知,有大股蒙古騎兵駐紮在雁門以北,兵馬不下十萬。隻怕蒙古騎兵不止是要進攻河套,還要進攻我雁門郡。我決定派兵前往雁門,抵禦蒙古!”
楊繼業聞言大驚道:“蒙古居然要幾路出兵嗎?這可如何是好,我已經勸說冉閔,冉閔已經同意讓我軍入駐雲中,定襄二郡,將此二郡交由我軍駐防禦。如今蒙古陳兵雁門以北,那雲中,定襄一線的防禦可就不足了啊。”
“這……”李靖聞言,頓時也皺起了眉頭。
原本李靖也不指望楊繼業能說服冉閔,雁門以北的蒙古騎兵未露頭之前。他原本打算若是冉閔不敵,在出兵相助。
可如今蒙古又分出一支騎兵前來攻打雁門,李靖便打算先率兵前去迎戰蒙古。暫時不管冉閔,等擊退雁門以北的蒙古兵馬,在出兵幫助冉閔。
可如今楊繼業居然成功說服了冉閔,冉閔讓出了雲中,定襄二郡,交給漢軍駐防。可蒙古此刻卻分兵攻打雁門,若是不管雲中,定襄,肯定是不行的。向冉閔反悔,隻怕會徹底將其惹怒,跟大漢老死不相往來。若是分兵防禦,李靖又擔心兵力不足。
李靖沉聲道:“我本來打算將軍不能說服冉閔,誰知將軍成功了,冉閔將雲中,定襄交給我軍駐防那是好事,可如今又有一支騎兵近犯雁門以北,這下可讓我犯難了。”
裴元慶說道:“既然蒙古出兵十萬近犯雁門以北,又有一支騎兵攻打西部陰山朔方郡。那雲中,定襄所在的東部陰山肯定就沒有蒙古騎兵來犯了啊,雁門不必去管就是了。最多也隻派一偏師駐守。”
李靖連忙搖頭道:“如此怎麽可行,蒙古如今占據北部草原,縱橫萬裏之廣。單單是幽州,並州,涼州以北的控弦之士便多達四十萬。除此之外,還有西域,康居以北的騎兵,也有二十餘萬。
西域康居以北的兵馬,鐵木真應該不會將其調來並州以北,但涼州,幽州,並州以北的蒙古兵馬,可用之士有四十萬。如今出現蹤跡的還隻有二十萬,尚有二十萬動向不明,卻是我軍不管定襄,雲中,蒙古其他兵馬前去攻打又該如何?”
“不如分兵駐守吧!”林禦聞言提議道。
李靖負手而立,沉吟道:“我並州編製內的戰兵有十五萬,其中四萬常年駐守於西河,上郡,由兩位夏侯將軍執掌,短時間無法調用。
太原,上黨兩郡位於內地,乃是郡兵駐守,無需戰兵駐紮。其餘十一萬兵馬皆駐紮於雁門,有騎兵八萬,步卒三萬。若是分兵駐防,每地可得兵馬六萬,本將自己獨領一軍,可剩下一軍由誰……”
李靖言外之意,便是他率領一軍,但剩下一軍,卻無人可領。
“都督欺我年邁麽?”楊繼業聞言站了出來。
李靖遲疑道:“將軍如今已經年近花甲,若是在年輕十歲,我自然毫不猶豫讓您帶領一軍。可如今……”
“哼,廉頗八十,尚能領軍,我不過花甲之齡,刀馬嫻熟,為何不能領軍?”楊繼業不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