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微熱,北市中行人寥寥。
卻說李長源目送葉三秋出了食肆,又略吃了些茶湯,少坐片刻,便即起身。出了北市往東,徑直走入立行坊、來到聖真觀門前。
待知客道士通傳接引,幾盞茶後,李長源已同聖真觀觀主毛慶元、在某間靖室中坐定。一番寒暄,自不消多言,李長源才笑著說明來意:“慶元道友,一別五載!本該烹茶焚香、坐而論道,豈料俗務纏身、不得清淨。今日偶行至此,卻是要借貴觀會幾位朋友、辦一樁事情。”
毛慶元亦含笑拱手道:“長源真人客套了!想我等自翠雲丹會一別,不覺鬢華已生。然幾位道兄振聾發聵之語、猶然在耳,恍如昨日。如今我觀中新一輩弟子,皆是內丹、外丹兼修,那部《道門內丹說》,實是革故鼎新、繼往開來,妙不可言!此處靖室偏僻、少有香客攪擾,真人自便即可。”
李長源見毛慶元談性不高,似還約了功德主講道,便忙拱手行禮:“《道門內丹說》雖是公孫真人、吳天師二人撰著,卻也有諸位道友同台論辯之功。修丹道、慕長生,自是須一代接一代道門中人,接續求索體悟,才能窺得真法。慶元道友如還有要務,便請速去。隻是還須向道友借幾位弟子,代為出觀傳話。”
毛慶元起身笑道:“長源真人見諒!貧道確是約了兩位功德主,已在前殿等候。真人有何差遣,隻管叫我這個弟子去便可!”
說罷,向身邊一個身形壯碩、謙恭溫和的年輕道士交代了幾句,便告辭而去。卻見這年輕道士稽首道:“淩川子廖海謙,拜見長源真人!不知真人有何教誨?”
李長源捋須笑道:“今日便有勞小道友奔波一番啦!你先持我這拂塵、至敦化坊麟跡觀,請公孫真人並弟子來此一敘。再出上東門、至洛城行營,請譚令德譚校尉派‘飛蛟隊’隊正正來此,有事相商。”
廖海謙聚精會神、逐一記下,雖心頭不解,卻也不便多言。忙又行了一禮,轉頭出了觀門。
盛朝律令有載,非官宦世族不得騎馬。立行坊距敦化坊總有十二三裏腳程,若徒步奔去、隻恐誤事。廖海謙腦筋一轉,便先鑽進北市、雇了架驢車。才揮鞭趕驢,往麟跡觀奔去。
公孫玄同恰與弟子在麟跡觀掛單,聽聞李長源竟在聖真觀等他,猜測事出必有因。才暫別了吳正節、尉遲淵等人,帶著一眾弟子就往立行坊趕。
五年前太微宮中齋壇演武,廖海謙與黃碩可謂不打不相識,與卓鬆燾也算熟識。此時見麵,自是熱絡非凡,三人一路擠在驢車上有說有笑,倒看得孫胡念等人驚詫不已。
三人從齋壇演武中嶄露頭角的方七鬥、唐娟、肖湛說起,又聊到眼見耳聞的一些近況,又是感慨又是唏噓,頗有幾分老友重逢之感。便是坐在車前的公孫玄同、韓奉樵,都不禁莞爾。
廖海謙忽然笑道:“黃師弟,我記得還有個衝靈子師弟,那年拿了我的木刀,一下便斬中花希子屁股……哈哈哈!不知為何此番沒有下山?”
黃碩一時啞然,正不知該如何回答,卻聽卓鬆燾笑道:“你是說楊師弟吧?他也在洛陽呢!近來也算風頭無兩,難道你竟不知?楊師弟那日在通遠渠……”
“天時轉熱了。暝靈子,前麵便是洛水,你去水邊把這方手巾涮濕了拿來、給觀主擦汗用。”承虛子韓奉樵見卓鬆燾有些口沒遮攔,忙岔開話頭,順手將一方細麻布手巾塞給他。
卓鬆燾自知多嘴、忙吐了吐舌頭,接過手巾便跳下車去。話說楊師弟近來所為,屢屢與太微宮所求相悖,自家師兄弟私下欽佩、讚賞便罷了。若出門在外,還大肆談論、引以為榮,豈不是徒惹太微宮記恨?
驢車過了浮橋,不多時便回到聖真觀。
公孫玄同一幹人見了李長源,才知是要上清觀道士換上常服,沿洛水找一找祆教畫舫的蹤跡。待尋到畫舫位置,再向周邊發散開來,將附近坊市結構、街衢分布、不良衛巡街、城門衛換防、水閘開合頻次等情況,逐一摸清楚,再報回李長源。
有些像細作,卻非難事。
公孫玄同自是一口應下。當即便令韓奉樵與一眾弟子換上常服、解了佩劍,去洛水沿岸搜尋打探去了。自己則就茶案前坐下,與長源真人細細聊起、近來在通遠渠的一些布置。
約一個時辰後,廖海謙騎驢而回。右手一位軍將套著皮甲、紅巾抹額,正是行營飛蛟隊隊正汪稹。
汪稹似與李長源、公孫二人頗為熟稔,隻一抱拳,便在茶案一側坐下:“不知長源真人急召末將前來,有何差遣?”
李長源見廖海謙早退了出去,便起身關了門窗、才正色道:“貧道在祆教中有幾位朋友,昨日城外拚鬥,已然不幸殞命。如今屍身被拋在一艘畫舫艙中,不得殮葬為安。我知行營‘飛蛟隊’個個水性極佳,特請汪隊正領一些飛蛟兵,將那幾位朋友屍身從畫舫搬出來、運到城外,屆時會有人接應。”
汪稹聽罷、不禁麵露惶懼,當即起身抱拳:“長源真人恕罪!此事牽涉太微宮與祆教爭鬥,末將不敢擅自派兵。況且那畫舫、便是昨夜在步射隊眼皮底下入的城,今晨回去、步射隊隊正便吃了六十軍杖,現下正趴在營帳中養傷……”
李長源眉頭微皺,從懷中摸出一隻銅符,扔到他麵前道:“汪隊正,這枚符信、你可認得?”
汪稹心中一涼,忙撿起那銅符仔細端詳,不禁驚呼:“這……這是西平郡王的虎符,怎會在真人這裏?末將知罪!真人但有所令,便是赴湯蹈火、也決不敢辭!”
李長源這才微微頷首:“這虎符是前幾日、西平郡王為通遠渠慘禍善後,特許貧道便宜行事的符信。如今城中形勢,分寸該如何拿捏、貧道自有計較。再則說,又不是叫飛蛟兵明目張膽去搶屍身。爾等水性皆佳、不妨趁夜泅渡上船,或是順鉤索攀援而入,或是自艙壁鑿穿而入……該如何做,不須貧道再細細分說了吧?”
汪稹將虎符捧起,頭頸處已滲出冷汗:“末將明白!隻是那屍身運出來後,若走八處
言情吧免費閱讀
城門、隻怕瞞不過太微宮的眼線,須走水路為好。還須長源真人提早疏通、告知末將走哪一道水徑。”
李長源接過虎符、淡然笑道:“此事容易!貧道近來在通遠渠行事,與都水監丞交遊頗多,便叫他知會手下渠長放行。屆時,你們便尋了扁舟、將屍身遮掩好,走洩城渠出城便可。”
汪稹見李長源已將諸事皆已盤算清楚,才放下幾分小心,抱拳行禮、便要退走。
李長源卻將手一抬,開顏笑道:“不急這一時半刻,汪隊正可吃些茶點。貧道已差人順洛水去尋那畫舫下落,不妨略等一等再走。”
翌日三更,整座洛陽城皆已酣眠。
洛水上霧氣氤氳,漁火杳冥。河魚偶爾躍出水麵、濺起陣陣水花,將夜的靜謐刺破。
一艘碩大烏黑的舫船,早被牽引入了嘉猷潭中。幾個不良衛散落在潭邊,靠著樹樁打盹。潭水微波、印著昏昏的月色,時而蕩起層層漣漪,不知是水鳥還是春蛙。
忽而一團黑雲掠過,將弦月遮了個嚴實。便連樹影都溶入夜中,看不清最初的輪廓。
細微的腳步聲,踩著荒草、迅速向幾個不良衛靠攏。待湊到近前,果斷取下腰間竹筒、朝不良衛口鼻一吹。不良衛們登時脖頸一歪,卻已昏迷過去。
出手之人,這才小心潛入潭中,如一頭頭狩獵的豬婆龍、緩緩向那畫舫推去……
汪稹將虎符捧起,頭頸處已滲出冷汗:“末將明白!隻是那屍身運出來後,若走八處城門、隻怕瞞不過太微宮的眼線,須走水路為好。還須長源真人提早疏通、告知末將走哪一道水徑。”
李長源接過虎符、淡然笑道:“此事容易!貧道近來在通遠渠行事,與都水監丞交遊頗多,便叫他知會手下渠長放行。屆時,你們便尋了扁舟、將屍身遮掩好,走洩城渠出城便可。”
汪稹見李長源已將諸事皆已盤算清楚,才放下幾分小心,抱拳行禮、便要退走。
李長源卻將手一抬,開顏笑道:“不急這一時半刻,汪隊正可吃些茶點。貧道已差人順洛水去尋那畫舫下落,不妨略等一等再走。”
翌日三更,整座洛陽城皆已酣眠。
洛水上霧氣氤氳,漁火杳冥。河魚偶爾躍出水麵、濺起陣陣水花,將夜的靜謐刺破。
一艘碩大烏黑的舫船,早被牽引入了嘉猷潭中。幾個不良衛散落在潭邊,靠著樹樁打盹。潭水微波、印著昏昏的月色,時而蕩起層層漣漪,不知是水鳥還是春蛙。
忽而一團黑雲掠過,將弦月遮了個嚴實。便連樹影都溶入夜中,看不清最初的輪廓。
細微的腳步聲,踩著荒草、迅速向幾個不良衛靠攏。待湊到近前,果斷取下腰間竹筒、朝不良衛口鼻一吹。不良衛們登時脖頸一歪,卻已昏迷過去。
出手之人,這才小心潛入潭中,如一頭頭狩獵的豬婆龍、緩緩向那畫舫推去……
卻說李長源目送葉三秋出了食肆,又略吃了些茶湯,少坐片刻,便即起身。出了北市往東,徑直走入立行坊、來到聖真觀門前。
待知客道士通傳接引,幾盞茶後,李長源已同聖真觀觀主毛慶元、在某間靖室中坐定。一番寒暄,自不消多言,李長源才笑著說明來意:“慶元道友,一別五載!本該烹茶焚香、坐而論道,豈料俗務纏身、不得清淨。今日偶行至此,卻是要借貴觀會幾位朋友、辦一樁事情。”
毛慶元亦含笑拱手道:“長源真人客套了!想我等自翠雲丹會一別,不覺鬢華已生。然幾位道兄振聾發聵之語、猶然在耳,恍如昨日。如今我觀中新一輩弟子,皆是內丹、外丹兼修,那部《道門內丹說》,實是革故鼎新、繼往開來,妙不可言!此處靖室偏僻、少有香客攪擾,真人自便即可。”
李長源見毛慶元談性不高,似還約了功德主講道,便忙拱手行禮:“《道門內丹說》雖是公孫真人、吳天師二人撰著,卻也有諸位道友同台論辯之功。修丹道、慕長生,自是須一代接一代道門中人,接續求索體悟,才能窺得真法。慶元道友如還有要務,便請速去。隻是還須向道友借幾位弟子,代為出觀傳話。”
毛慶元起身笑道:“長源真人見諒!貧道確是約了兩位功德主,已在前殿等候。真人有何差遣,隻管叫我這個弟子去便可!”
說罷,向身邊一個身形壯碩、謙恭溫和的年輕道士交代了幾句,便告辭而去。卻見這年輕道士稽首道:“淩川子廖海謙,拜見長源真人!不知真人有何教誨?”
李長源捋須笑道:“今日便有勞小道友奔波一番啦!你先持我這拂塵、至敦化坊麟跡觀,請公孫真人並弟子來此一敘。再出上東門、至洛城行營,請譚令德譚校尉派‘飛蛟隊’隊正正來此,有事相商。”
廖海謙聚精會神、逐一記下,雖心頭不解,卻也不便多言。忙又行了一禮,轉頭出了觀門。
盛朝律令有載,非官宦世族不得騎馬。立行坊距敦化坊總有十二三裏腳程,若徒步奔去、隻恐誤事。廖海謙腦筋一轉,便先鑽進北市、雇了架驢車。才揮鞭趕驢,往麟跡觀奔去。
公孫玄同恰與弟子在麟跡觀掛單,聽聞李長源竟在聖真觀等他,猜測事出必有因。才暫別了吳正節、尉遲淵等人,帶著一眾弟子就往立行坊趕。
五年前太微宮中齋壇演武,廖海謙與黃碩可謂不打不相識,與卓鬆燾也算熟識。此時見麵,自是熱絡非凡,三人一路擠在驢車上有說有笑,倒看得孫胡念等人驚詫不已。
三人從齋壇演武中嶄露頭角的方七鬥、唐娟、肖湛說起,又聊到眼見耳聞的一些近況,又是感慨又是唏噓,頗有幾分老友重逢之感。便是坐在車前的公孫玄同、韓奉樵,都不禁莞爾。
廖海謙忽然笑道:“黃師弟,我記得還有個衝靈子師弟,那年拿了我的木刀,一下便斬中花希子屁股……哈哈哈!不知為何此番沒有下山?”
黃碩一時啞然,正不知該如何回答,卻聽卓鬆燾笑道:“你是說楊師弟吧?他也在洛陽呢!近來也算風頭無兩,難道你竟不知?楊師弟那日在通遠渠……”
“天時轉熱了。暝靈子,前麵便是洛水,你去水邊把這方手巾涮濕了拿來、給觀主擦汗用。”承虛子韓奉樵見卓鬆燾有些口沒遮攔,忙岔開話頭,順手將一方細麻布手巾塞給他。
卓鬆燾自知多嘴、忙吐了吐舌頭,接過手巾便跳下車去。話說楊師弟近來所為,屢屢與太微宮所求相悖,自家師兄弟私下欽佩、讚賞便罷了。若出門在外,還大肆談論、引以為榮,豈不是徒惹太微宮記恨?
驢車過了浮橋,不多時便回到聖真觀。
公孫玄同一幹人見了李長源,才知是要上清觀道士換上常服,沿洛水找一找祆教畫舫的蹤跡。待尋到畫舫位置,再向周邊發散開來,將附近坊市結構、街衢分布、不良衛巡街、城門衛換防、水閘開合頻次等情況,逐一摸清楚,再報回李長源。
有些像細作,卻非難事。
公孫玄同自是一口應下。當即便令韓奉樵與一眾弟子換上常服、解了佩劍,去洛水沿岸搜尋打探去了。自己則就茶案前坐下,與長源真人細細聊起、近來在通遠渠的一些布置。
約一個時辰後,廖海謙騎驢而回。右手一位軍將套著皮甲、紅巾抹額,正是行營飛蛟隊隊正汪稹。
汪稹似與李長源、公孫二人頗為熟稔,隻一抱拳,便在茶案一側坐下:“不知長源真人急召末將前來,有何差遣?”
李長源見廖海謙早退了出去,便起身關了門窗、才正色道:“貧道在祆教中有幾位朋友,昨日城外拚鬥,已然不幸殞命。如今屍身被拋在一艘畫舫艙中,不得殮葬為安。我知行營‘飛蛟隊’個個水性極佳,特請汪隊正領一些飛蛟兵,將那幾位朋友屍身從畫舫搬出來、運到城外,屆時會有人接應。”
汪稹聽罷、不禁麵露惶懼,當即起身抱拳:“長源真人恕罪!此事牽涉太微宮與祆教爭鬥,末將不敢擅自派兵。況且那畫舫、便是昨夜在步射隊眼皮底下入的城,今晨回去、步射隊隊正便吃了六十軍杖,現下正趴在營帳中養傷……”
李長源眉頭微皺,從懷中摸出一隻銅符,扔到他麵前道:“汪隊正,這枚符信、你可認得?”
汪稹心中一涼,忙撿起那銅符仔細端詳,不禁驚呼:“這……這是西平郡王的虎符,怎會在真人這裏?末將知罪!真人但有所令,便是赴湯蹈火、也決不敢辭!”
李長源這才微微頷首:“這虎符是前幾日、西平郡王為通遠渠慘禍善後,特許貧道便宜行事的符信。如今城中形勢,分寸該如何拿捏、貧道自有計較。再則說,又不是叫飛蛟兵明目張膽去搶屍身。爾等水性皆佳、不妨趁夜泅渡上船,或是順鉤索攀援而入,或是自艙壁鑿穿而入……該如何做,不須貧道再細細分說了吧?”
汪稹將虎符捧起,頭頸處已滲出冷汗:“末將明白!隻是那屍身運出來後,若走八處
言情吧免費閱讀
城門、隻怕瞞不過太微宮的眼線,須走水路為好。還須長源真人提早疏通、告知末將走哪一道水徑。”
李長源接過虎符、淡然笑道:“此事容易!貧道近來在通遠渠行事,與都水監丞交遊頗多,便叫他知會手下渠長放行。屆時,你們便尋了扁舟、將屍身遮掩好,走洩城渠出城便可。”
汪稹見李長源已將諸事皆已盤算清楚,才放下幾分小心,抱拳行禮、便要退走。
李長源卻將手一抬,開顏笑道:“不急這一時半刻,汪隊正可吃些茶點。貧道已差人順洛水去尋那畫舫下落,不妨略等一等再走。”
翌日三更,整座洛陽城皆已酣眠。
洛水上霧氣氤氳,漁火杳冥。河魚偶爾躍出水麵、濺起陣陣水花,將夜的靜謐刺破。
一艘碩大烏黑的舫船,早被牽引入了嘉猷潭中。幾個不良衛散落在潭邊,靠著樹樁打盹。潭水微波、印著昏昏的月色,時而蕩起層層漣漪,不知是水鳥還是春蛙。
忽而一團黑雲掠過,將弦月遮了個嚴實。便連樹影都溶入夜中,看不清最初的輪廓。
細微的腳步聲,踩著荒草、迅速向幾個不良衛靠攏。待湊到近前,果斷取下腰間竹筒、朝不良衛口鼻一吹。不良衛們登時脖頸一歪,卻已昏迷過去。
出手之人,這才小心潛入潭中,如一頭頭狩獵的豬婆龍、緩緩向那畫舫推去……
汪稹將虎符捧起,頭頸處已滲出冷汗:“末將明白!隻是那屍身運出來後,若走八處城門、隻怕瞞不過太微宮的眼線,須走水路為好。還須長源真人提早疏通、告知末將走哪一道水徑。”
李長源接過虎符、淡然笑道:“此事容易!貧道近來在通遠渠行事,與都水監丞交遊頗多,便叫他知會手下渠長放行。屆時,你們便尋了扁舟、將屍身遮掩好,走洩城渠出城便可。”
汪稹見李長源已將諸事皆已盤算清楚,才放下幾分小心,抱拳行禮、便要退走。
李長源卻將手一抬,開顏笑道:“不急這一時半刻,汪隊正可吃些茶點。貧道已差人順洛水去尋那畫舫下落,不妨略等一等再走。”
翌日三更,整座洛陽城皆已酣眠。
洛水上霧氣氤氳,漁火杳冥。河魚偶爾躍出水麵、濺起陣陣水花,將夜的靜謐刺破。
一艘碩大烏黑的舫船,早被牽引入了嘉猷潭中。幾個不良衛散落在潭邊,靠著樹樁打盹。潭水微波、印著昏昏的月色,時而蕩起層層漣漪,不知是水鳥還是春蛙。
忽而一團黑雲掠過,將弦月遮了個嚴實。便連樹影都溶入夜中,看不清最初的輪廓。
細微的腳步聲,踩著荒草、迅速向幾個不良衛靠攏。待湊到近前,果斷取下腰間竹筒、朝不良衛口鼻一吹。不良衛們登時脖頸一歪,卻已昏迷過去。
出手之人,這才小心潛入潭中,如一頭頭狩獵的豬婆龍、緩緩向那畫舫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