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空曠,人聲回蕩。
太子李適見李長源信了他夢中所見,當下膽氣又壯了幾分,將自己所能想到的細節,細細向李長源說了一番。
李長源愈聽愈奇。據太子描述,那太真妃倒有幾分像模像樣,隻是真偽存疑。可說到“無意”中接引他去拜見太真妃的那個仙娥小玉,總覺得透著一絲古怪。
李長源不禁問道:“殿下可否將那仙娥小玉的樣貌再說得細致些?”
太子李適不疑有他,便又將自己現身蓬萊宮外、初見小玉的經過,以及小玉五官玲瓏、仙袂飄然之狀,又細說了一通,竟有些心蕩神馳。說罷還連連慨歎:“詩文中常言傾城之姿、絕世之貌,從前我還不信。自見了那仙子小玉,才知六宮皆是庸脂俗粉,不及仙娥萬一……隻是,不知這夢作何解?還請真人示下。”
李長源心中卻已有了答案:都說狐妖最擅迷魂魅惑之術,這場夢境、隻怕是那位祆教聖姑刻意為之。卻不知她純粹是惡作劇,還是另有深意。
李長源略一沉思,便捋須笑道:“這夢倒也簡單。定是太真妃在天有靈,不忍看著盛朝天下再生亂象,故托夢示警。她既薦你研讀那《出師表》《十思疏》,必是叫你親賢遠佞、製約藩鎮、提防邊將,革除朝中種種積弊,做個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黎民的好皇帝。”
太子李適將信將疑道:“那太真妃何不托夢給父皇?隻消父皇能照做一二,短則一兩月、長則三五年,便可奏效。”
李長源哈哈大笑:“殿下想當然啦!豈不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常居上位者,每日麵對便是一群各懷心思、處心積慮,想方設法奉承他、蒙蔽他、架空他的臣子。
這些臣子或為清名、或為權柄、或為財貨,自會在君王麵前,擺出一副討喜模樣。轉過頭去,卻黨同伐異、殺氣騰騰,將個政清人和的朝堂,攪得烏煙瘴氣。
聖人置身其中,不免眼花繚亂。想要分辨孰忠孰奸、看清諸卿嘴臉,又豈是那般容易?”
太子李適默默頷首:“確是這般!譬如那元載,朝中上下皆知其獨斷專權、貪斂無度,可偏偏父皇還對他寵信有加。可若說父皇昏聵、卻又言過其實。實是朝局紛繁蕪雜,隻憑雙耳雙目,又如何能洞悉一切鬼祟之事。”
李長源麵露欣慰之色:“反觀殿下,既是儲君、又是臣子,反而聽得比聖人真切,看得比聖人清楚,分得清賢愚、忠奸。他日身登大寶,必可蕩平外患、革除積弊、一掃陳屙。太真妃既托夢給你,頗有殷殷期許之意!”
太子李適徐徐起身,傲然道:“太真妃用心良苦,孫臣豈能叫他失望!今日洛城生民受苦、小醜跳梁,正是本太子一展拳腳之時!”
縠紋慢展,柳綿輕颺。
平日遊人如織的魏王池,近來卻人影寥寥,空留一池碧水、滿堤垂柳,在浩蕩東風裏搖晃。
池邊柳下站著五道人影,三大兩小,正交頭接耳說著些什麽。
兩個個子低些的,一個光頭僧衣、一個蓬頭破衣,卻是沙彌覃明和乞兒小猴子,正靠著柳樹鬥草。不到盞茶功夫,已是各有輸贏,嘴裏卻互不服氣,“小和尚”“小乞兒”地亂叫,險些打起來。
一個身形壯碩的老丐,一手一個將兩人分開。又訓斥了幾句小猴子,才轉過頭來,向瘦削少年道:“楊小友,今日難得有暇,咱們便開始罷!我先將‘捕風捉影手’演練一番,若有看不明白的,你隨時發問便可。”
少年正是楊朝夕,身著褐衣麻服,頭戴粗紗帷帽,卻是為避人耳目。見老丐這般客氣,忙抱拳謝道:“多謝龍幫主授藝!”
老丐龍在田再不多言,忽地雙臂一展,竟似鶻鷹振翅,渾身“劈劈啪啪”一陣鳴響,宛如鐵鑊炒豆。楊朝夕看得暗自心驚,一旁覃清已忍不住讚出聲來:“好精深的外練掌法!”
龍在田恍若未聞,接著雙手一錯,向左探出,似掌非掌、似爪非爪,卻是迅捷非常。口中隨即報出了這一招的名目,喚作“接風洗塵”。一招打完,雙手又翻,卻似飛天胡姬一般、翹作蘭花之形,臂若無骨,柔媚至極,向前方抹過,口中輕喝“風送蘭香”。
覃清見狀,咯咯一笑:“龍幫主這招一出,便是久居深閨的美嬌娘、也要被比下去啦!”
龍在田嘿嘿一笑,卻不答她。十指忽作虎形,驟然向前一撲,直如朔風迎麵而來。步法緊隨拳法、身法,節節貫通,渾然一體,竟無半分滯澀之感。覃清被這氣勢一嚇,蓮步疾退,險些一跤跌倒。
楊朝夕一把扶住覃清,卻向龍在田問道:“龍幫主,這又叫做什麽名目?”
龍在田手上不停,隨口答道:“這叫‘虎嘯風生’,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話未說完,身形已動。卻見龍在田雙腿連踏、穩如泰山,腰身活如黃鱔,無論如何扭動,卻都影響不到下盤。五指並攏、兩掌扁平,雙臂又化作兩條擇人而噬的狂蟒,向前後左右穿襲而出。霎時間、隻見灰影頻現,好似陰風乍起,看得楊、覃二人心裏涼颼颼的。毫不懷疑這一招打在身上,隻怕骨肉筋膜都要被凍住。
龍在田口中不停,又報出名目“蛇窟霜風”,覃清竟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龍在田打完這一招,拳勢又變。兩臂交互飛旋,雙手十指翻飛,掄、掃、彈、撥……幾息後、便仿佛有上百根手指在身前揮動。若有琵琶胡琴在,楊朝夕毫不懷疑,這老丐定能彈出一首《涼州詞》來。龍在田輕攏慢撚抹複挑,竟有些沉醉其間,半晌才悠悠歎出一句“挑風作指,撚雨為弦”。
覃清聽罷,明眸一亮:“好詩情!竟是化用張若虛那一句‘慢挑風作指,輕撚雨為弦’。”
龍在田老臉一紅,擺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偶然聽人說過,便化入拳形,附庸風雅罷了!”
謙虛幾句後,龍在田雙臂、雙手已似風勁枝搖,奇招怪招頻出。皆是想人之所未想、及人之所未及的招式:時而“風起雲湧”,時而“空穴來風”,一會兒“風興浪起”,一會兒“霽月光風”……
楊朝夕直看得大開眼界、心曠神怡,竟不知世間竟有這樣一路掌法!看去雜亂無章,用起來卻各有道理。楊朝夕試著描摹幾下招式,隻覺茅塞頓開。從前常使的“搏命九式”“卓家拳”等與之相較,竟是疏漏百出,若當真對上,隻怕擋不住十招。
龍在田一套“捕風捉影手”打完,便連覃明和小猴子、也早湊了過來,看得是目瞪口呆。
小猴子早知龍幫主武功蓋世,還不至失態。倒是覃明看得雙目放光,口中直嚷嚷:“龍前輩!好掌法!比我釋門的降龍掌、伏虎拳厲害太多啦!再打一遍如何,我還沒看清楚呢!”
覃清卻勾起玉指,在他光頭上敲下一記暴栗:“說什麽呢!今日是龍幫主與楊師兄互證武藝的日子,你也跑來搗亂?既入釋門,便好好學你的釋門武功。若‘吃著碗裏瞧著鍋裏’,隻怕要貪多嚼不爛了。”
覃明小嘴一瞥,悻悻然又轉回樹下。楊朝夕卻笑道:“小禪師莫要心急!方才我已學了個七七八八。待他日有暇,我將這掌法琢磨熟練了,再一招不落地教給你。”
覃明聽罷,登時喜出望外,一把抱住楊朝夕胳膊道:“還是姊夫最好啦!你放心,若爹爹不肯將阿姊許給你,我便絕食給他看!橫豎成全了你跟我阿姊。嘻嘻……”
“說什麽呢!覃明,皮又癢癢了?”覃清滿麵羞紅,連忙撿起一根枯枝,便向覃明追去。
覃明早知大事不妙,一把拉著小猴子,繞著魏王池向一邊跑去,不時回頭做個鬼臉,與覃清玩起了捉迷藏。
小猴子早知龍幫主武功蓋世,還不至失態。倒是覃明看得雙目放光,口中直嚷嚷:“龍前輩!好掌法!比我釋門的降龍掌、伏虎拳厲害太多啦!再打一遍如何,我還沒看清楚呢!”
覃清卻勾起玉指,在他光頭上敲下一記暴栗:“說什麽呢!今日是龍幫主與楊師兄互證武藝的日子,你也跑來搗亂?既入釋門,便好好學你的釋門武功。若‘吃著碗裏瞧著鍋裏’,隻怕要貪多嚼不爛了。”
覃明小嘴一瞥,悻悻然又轉回樹下。楊朝夕卻笑道:“小禪師莫要心急!方才我已學了個七七八八。待他日有暇,我將這掌法琢磨熟練了,再一招不落地教給你。”
覃明聽罷,登時喜出望外,一把抱住楊朝夕胳膊道:“還是姊夫最好啦!姊夫放心,若爹爹不肯將阿姊許給你,我便絕食給他看!橫豎成全了你跟我阿姊。嘻嘻……”
“說什麽呢!覃明,皮又癢癢了?”覃清滿麵羞紅,連忙撿起一根枯枝,便向覃明追去。
覃明早知大事不妙,一把拉著小猴子,繞著魏王池向一邊跑去,不時回頭做個鬼臉,與覃清玩起了捉迷藏。
太子李適見李長源信了他夢中所見,當下膽氣又壯了幾分,將自己所能想到的細節,細細向李長源說了一番。
李長源愈聽愈奇。據太子描述,那太真妃倒有幾分像模像樣,隻是真偽存疑。可說到“無意”中接引他去拜見太真妃的那個仙娥小玉,總覺得透著一絲古怪。
李長源不禁問道:“殿下可否將那仙娥小玉的樣貌再說得細致些?”
太子李適不疑有他,便又將自己現身蓬萊宮外、初見小玉的經過,以及小玉五官玲瓏、仙袂飄然之狀,又細說了一通,竟有些心蕩神馳。說罷還連連慨歎:“詩文中常言傾城之姿、絕世之貌,從前我還不信。自見了那仙子小玉,才知六宮皆是庸脂俗粉,不及仙娥萬一……隻是,不知這夢作何解?還請真人示下。”
李長源心中卻已有了答案:都說狐妖最擅迷魂魅惑之術,這場夢境、隻怕是那位祆教聖姑刻意為之。卻不知她純粹是惡作劇,還是另有深意。
李長源略一沉思,便捋須笑道:“這夢倒也簡單。定是太真妃在天有靈,不忍看著盛朝天下再生亂象,故托夢示警。她既薦你研讀那《出師表》《十思疏》,必是叫你親賢遠佞、製約藩鎮、提防邊將,革除朝中種種積弊,做個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黎民的好皇帝。”
太子李適將信將疑道:“那太真妃何不托夢給父皇?隻消父皇能照做一二,短則一兩月、長則三五年,便可奏效。”
李長源哈哈大笑:“殿下想當然啦!豈不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常居上位者,每日麵對便是一群各懷心思、處心積慮,想方設法奉承他、蒙蔽他、架空他的臣子。
這些臣子或為清名、或為權柄、或為財貨,自會在君王麵前,擺出一副討喜模樣。轉過頭去,卻黨同伐異、殺氣騰騰,將個政清人和的朝堂,攪得烏煙瘴氣。
聖人置身其中,不免眼花繚亂。想要分辨孰忠孰奸、看清諸卿嘴臉,又豈是那般容易?”
太子李適默默頷首:“確是這般!譬如那元載,朝中上下皆知其獨斷專權、貪斂無度,可偏偏父皇還對他寵信有加。可若說父皇昏聵、卻又言過其實。實是朝局紛繁蕪雜,隻憑雙耳雙目,又如何能洞悉一切鬼祟之事。”
李長源麵露欣慰之色:“反觀殿下,既是儲君、又是臣子,反而聽得比聖人真切,看得比聖人清楚,分得清賢愚、忠奸。他日身登大寶,必可蕩平外患、革除積弊、一掃陳屙。太真妃既托夢給你,頗有殷殷期許之意!”
太子李適徐徐起身,傲然道:“太真妃用心良苦,孫臣豈能叫他失望!今日洛城生民受苦、小醜跳梁,正是本太子一展拳腳之時!”
縠紋慢展,柳綿輕颺。
平日遊人如織的魏王池,近來卻人影寥寥,空留一池碧水、滿堤垂柳,在浩蕩東風裏搖晃。
池邊柳下站著五道人影,三大兩小,正交頭接耳說著些什麽。
兩個個子低些的,一個光頭僧衣、一個蓬頭破衣,卻是沙彌覃明和乞兒小猴子,正靠著柳樹鬥草。不到盞茶功夫,已是各有輸贏,嘴裏卻互不服氣,“小和尚”“小乞兒”地亂叫,險些打起來。
一個身形壯碩的老丐,一手一個將兩人分開。又訓斥了幾句小猴子,才轉過頭來,向瘦削少年道:“楊小友,今日難得有暇,咱們便開始罷!我先將‘捕風捉影手’演練一番,若有看不明白的,你隨時發問便可。”
少年正是楊朝夕,身著褐衣麻服,頭戴粗紗帷帽,卻是為避人耳目。見老丐這般客氣,忙抱拳謝道:“多謝龍幫主授藝!”
老丐龍在田再不多言,忽地雙臂一展,竟似鶻鷹振翅,渾身“劈劈啪啪”一陣鳴響,宛如鐵鑊炒豆。楊朝夕看得暗自心驚,一旁覃清已忍不住讚出聲來:“好精深的外練掌法!”
龍在田恍若未聞,接著雙手一錯,向左探出,似掌非掌、似爪非爪,卻是迅捷非常。口中隨即報出了這一招的名目,喚作“接風洗塵”。一招打完,雙手又翻,卻似飛天胡姬一般、翹作蘭花之形,臂若無骨,柔媚至極,向前方抹過,口中輕喝“風送蘭香”。
覃清見狀,咯咯一笑:“龍幫主這招一出,便是久居深閨的美嬌娘、也要被比下去啦!”
龍在田嘿嘿一笑,卻不答她。十指忽作虎形,驟然向前一撲,直如朔風迎麵而來。步法緊隨拳法、身法,節節貫通,渾然一體,竟無半分滯澀之感。覃清被這氣勢一嚇,蓮步疾退,險些一跤跌倒。
楊朝夕一把扶住覃清,卻向龍在田問道:“龍幫主,這又叫做什麽名目?”
龍在田手上不停,隨口答道:“這叫‘虎嘯風生’,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話未說完,身形已動。卻見龍在田雙腿連踏、穩如泰山,腰身活如黃鱔,無論如何扭動,卻都影響不到下盤。五指並攏、兩掌扁平,雙臂又化作兩條擇人而噬的狂蟒,向前後左右穿襲而出。霎時間、隻見灰影頻現,好似陰風乍起,看得楊、覃二人心裏涼颼颼的。毫不懷疑這一招打在身上,隻怕骨肉筋膜都要被凍住。
龍在田口中不停,又報出名目“蛇窟霜風”,覃清竟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龍在田打完這一招,拳勢又變。兩臂交互飛旋,雙手十指翻飛,掄、掃、彈、撥……幾息後、便仿佛有上百根手指在身前揮動。若有琵琶胡琴在,楊朝夕毫不懷疑,這老丐定能彈出一首《涼州詞》來。龍在田輕攏慢撚抹複挑,竟有些沉醉其間,半晌才悠悠歎出一句“挑風作指,撚雨為弦”。
覃清聽罷,明眸一亮:“好詩情!竟是化用張若虛那一句‘慢挑風作指,輕撚雨為弦’。”
龍在田老臉一紅,擺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偶然聽人說過,便化入拳形,附庸風雅罷了!”
謙虛幾句後,龍在田雙臂、雙手已似風勁枝搖,奇招怪招頻出。皆是想人之所未想、及人之所未及的招式:時而“風起雲湧”,時而“空穴來風”,一會兒“風興浪起”,一會兒“霽月光風”……
楊朝夕直看得大開眼界、心曠神怡,竟不知世間竟有這樣一路掌法!看去雜亂無章,用起來卻各有道理。楊朝夕試著描摹幾下招式,隻覺茅塞頓開。從前常使的“搏命九式”“卓家拳”等與之相較,竟是疏漏百出,若當真對上,隻怕擋不住十招。
龍在田一套“捕風捉影手”打完,便連覃明和小猴子、也早湊了過來,看得是目瞪口呆。
小猴子早知龍幫主武功蓋世,還不至失態。倒是覃明看得雙目放光,口中直嚷嚷:“龍前輩!好掌法!比我釋門的降龍掌、伏虎拳厲害太多啦!再打一遍如何,我還沒看清楚呢!”
覃清卻勾起玉指,在他光頭上敲下一記暴栗:“說什麽呢!今日是龍幫主與楊師兄互證武藝的日子,你也跑來搗亂?既入釋門,便好好學你的釋門武功。若‘吃著碗裏瞧著鍋裏’,隻怕要貪多嚼不爛了。”
覃明小嘴一瞥,悻悻然又轉回樹下。楊朝夕卻笑道:“小禪師莫要心急!方才我已學了個七七八八。待他日有暇,我將這掌法琢磨熟練了,再一招不落地教給你。”
覃明聽罷,登時喜出望外,一把抱住楊朝夕胳膊道:“還是姊夫最好啦!你放心,若爹爹不肯將阿姊許給你,我便絕食給他看!橫豎成全了你跟我阿姊。嘻嘻……”
“說什麽呢!覃明,皮又癢癢了?”覃清滿麵羞紅,連忙撿起一根枯枝,便向覃明追去。
覃明早知大事不妙,一把拉著小猴子,繞著魏王池向一邊跑去,不時回頭做個鬼臉,與覃清玩起了捉迷藏。
小猴子早知龍幫主武功蓋世,還不至失態。倒是覃明看得雙目放光,口中直嚷嚷:“龍前輩!好掌法!比我釋門的降龍掌、伏虎拳厲害太多啦!再打一遍如何,我還沒看清楚呢!”
覃清卻勾起玉指,在他光頭上敲下一記暴栗:“說什麽呢!今日是龍幫主與楊師兄互證武藝的日子,你也跑來搗亂?既入釋門,便好好學你的釋門武功。若‘吃著碗裏瞧著鍋裏’,隻怕要貪多嚼不爛了。”
覃明小嘴一瞥,悻悻然又轉回樹下。楊朝夕卻笑道:“小禪師莫要心急!方才我已學了個七七八八。待他日有暇,我將這掌法琢磨熟練了,再一招不落地教給你。”
覃明聽罷,登時喜出望外,一把抱住楊朝夕胳膊道:“還是姊夫最好啦!姊夫放心,若爹爹不肯將阿姊許給你,我便絕食給他看!橫豎成全了你跟我阿姊。嘻嘻……”
“說什麽呢!覃明,皮又癢癢了?”覃清滿麵羞紅,連忙撿起一根枯枝,便向覃明追去。
覃明早知大事不妙,一把拉著小猴子,繞著魏王池向一邊跑去,不時回頭做個鬼臉,與覃清玩起了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