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盞昏黃,雙影幢幢。
柳曉暮秀眉微蹙,心思飛轉,片刻後、鳳眸又眯成了彎月:“小道士,好犀利的反詰!原以為你隻是欽慕任俠之風,喜好快意恩仇。如今看來、誌趣立意,竟與旁人不同!倒是小瞧了你。”
楊朝夕聞言,卻是不矜不驕,徐徐又道:“曉暮姑娘方才所言,多是獨善其身之法,卻隻字不提除惡布善。可若為俠者,不識‘忠勇仁義’、不能‘除暴安良’,隻好‘酒色財氣’,便也隻是些武藝高些的市井浪蕩子罷了!”
“嗬!小道士說得倒痛快,但這世間善惡、又何曾一目了然過?”
柳曉暮哂笑道,“人有善根,亦有惡念。有良人行差踏錯、誤傷人命者,亦有惡人心生悔意、偶行一善者。試問哪個可殺、哪個可恕?
姑姑今夜來說了這麽多,不是要與你鬥嘴抬杠。隻是提醒下你,日後英雄救美,務須量力而行。若救得好、便是風流韻事,倘救不好、便是色令智昏。咯咯!”
笑聲尚未散去,柳曉暮身形便已幻作虛影、隱沒在黑夜中。
渠外人藏影,坊中烏夜啼。
毓財坊通遠渠畔,稀稀拉拉的兵募們,各自尋了大石樹幹、靠在上麵打盹。身上酒氣皆未散去,卻是各人借著夜間驅寒的由頭、貪杯多喝了些。
喝得最盡興的幾人,皆是東倒西歪、和衣倒臥帳中,互相鬥著鼾聲。卻是弓馬隊隊正方七鬥幾個,入夜後得了消息,知道楊朝夕、覃清兩人已經尋回。高興之餘,便拉著守渠的兵募弟兄們,圍著篝火、著實豪飲了一番,直至亥時方歇。
夜露漸重,鴉聲轉寒。渠中水霧氤氳、彌漫上岸,掩住了虛弱的火堆。
兩襲道袍、形如鬼魅,在渠岸上徐徐飄過。幸而無起夜放水的兵募,不然定會被嚇得跌入渠中。
兩個人鬼不知的身影,小心避開渠岸上酣眠的兵募,一路向東而走。其中一個不解道:“公孫道兄,衝靈子與那月希子已然救回,為何你還一定要與元夷子道友爭執?如今被她趕了出來、卻又去何處落腳?”
公孫玄同苦笑道:“長源道友,這分歧也不是一日兩日啦!昨日我二人一個在城中找尋無果、一個又去崔府撲了個空,心中都有些憋悶,便在靖室秉燭夜談。不知為何,便提到衝靈子當年在麟跡觀掛單,與花希子、月希子兩個小弟子的一些瑣碎事。
今春衝靈子負氣下山,本就是情事受挫。我擔心他轉了性情、踏入歧途,便囑他來麟跡觀、幫著查查加害水希子的元凶。豈料他不但歪打正著、令那虎妖伏誅,更得了花希子、月希子兩人青睞。我與佟師妹的分歧,便也由此而起。”
李長源也不禁笑道:“衝靈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豈不是好事一樁?又怎會惹得兩位觀主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公孫玄同歎了口氣:“許是貧道年輕之時、有負於她,才叫她落下心病。我亦與你一般,覺得花希子、月希子二女各有千秋。至於衝靈子中意哪個、願與哪個結作道侶,隨緣便可。可佟師妹並不作這般想,她說她那弟子花
希子崔琬,本就與衝靈子郎才女貌。見我將玄同劍贈給衝靈子,便也將春溪劍給了花希子,希望兩人能成眷屬,以全昔年之憾。”
李長源摸了摸鼻子,隨口應和道:“元夷子道友能這般想,倒也是無可厚非。”
公孫玄同接著又道:“誰承想、不待衝靈子與花希子水到渠成,崔琬便已被他爹爹許給了元氏,且禁足府中、不許她踏出半步。那崔琬性情卻也執拗剛烈,又是絕食、又是自盡,百般抗拒這樁婚事。那崔氏家主崔曒,為叫崔琬斷了妄念,才派出山翎衛,將衝靈子捉了去、好迫使崔琬順從就範。
佟師妹待這幾個弟子,便說是視如己出、也不為過。昨日見到崔琬因這婚事困在院中,日日以淚洗麵、飲泣吞聲,便動了別樣心思。想要先攪黃了這樁婚事,再令衝靈子帶著崔琬遠走高飛,做道侶也好、成夫妻也罷,總歸是兩情相悅、稱心如意了。”
李長源也是聽得啞口無言,轉念一想便道:“可衝靈子又是什麽心思?對那花希子崔琬究竟是同道之誼、還是男女之情?倘或元夷子道長會錯了意,強扭甘瓜、硬扯紅線,豈不是弄巧反拙?”
公孫玄同將手一拍,忙讚聲道:“我也是這般意思!便婉轉與她說了,她就有些不爽快啦!說即便是郎無情、妾有意,也不欲弟子嫁給那等狗輩紈絝。且還有月希子覃清,對衝靈子也是情根深種。衝靈子再如何少年有為、眼高於頂,這兩個殊色弟子,也總能挑出一個來。”
李長源已是哭笑不得:“元夷子道長當真是謀慮深遠,竟連弟子將來歸宿、都盤算得明明白白。隻是不知衝靈子,哪來的這般好福氣!隻是說了這些,道兄又是哪一句話不中聽、惹得她將你趕了出來?”
公孫玄同摸了摸鼻子、尷尬道:“貧道便說,小兒女之事、便由著他們自行解決。咱們作尊長的,隻須敦促他們修道不輟,莫要行差踏錯便是,又何必插手那麽多?”
“此話中規中矩,道理也是這般道理,元夷子道友又不是胡攪蠻纏之人,豈會因這麽幾句,便和你當場翻臉?”李長源不禁奇道。
公孫玄同忽地老臉一紅:“貧道後來又說,‘或許衝靈子不分伯仲、兼喜兩女,終享齊人之福也未可知’。佟師妹便勃然大怒,當下揮起拂塵、將貧道趕出了靖室,說‘男子果然沒一個好東西!不想著如何從一而終、卻都想著三妻四妾’……”
“所以方才,我本來好端端呆在客房,才會與你一道、也被趕出了觀門?”李長源驚詫之餘、終於恍然,如今事已至此,卻是多說無益。
公孫玄同欲言又止,最後沉沉點了點頭。
夜黑如墨,渠水微瀾。四周靜得出奇,隻能聽到兩人道袍擺動的聲音。
兩人並行數息,皆是無語,不久便望見東麵那道參差的坊牆。公孫玄同這才開口:“長源道友,便在此間稍待片刻。”
這一“稍待”,便是半個時辰。才見稍遠些的渠水中,似有一大團物什,逆著水流、溯遊而上。待靠近些,才看清一艘瀧船的輪廓,幾個民夫有的撐篙、有的搖櫓,攪起清亮的水聲。
公孫玄同背過風、從懷裏摸出火折子點著,登時將夜色刺開一團橘黃。渠中民夫望見光亮,愈發振奮,水聲顯得急切了許多,很快便停在兩人身前。
一個民夫躍上渠岸,接過船頭之人扔來的繩索,將瀧船係好,又鋪了艞板,才向公孫玄同拱手道:“觀主,東西便在船上,可登船驗視。”
公孫玄同側過頭:“長源道友,去看看吧!”
李長源微微頷首,當先踩上艞板,幾步後便進到篷艙之中。就著民夫遞來的火把,看見一方棱角斑駁的壙銘石、靜靜地躺在艙底。淡淡的酸臭味、夾著土腥氣撲鼻而來,倒像是剛從墳塚裏掘出來的。
李長源皺眉道:“公孫道兄,這便是你用畜溺、酢漿漚了多日的壙銘石碑?”
公孫玄同捋須而笑:“不錯。看來貧道一番工夫沒有白費!短短數日、便已醃入了味!”
眾弟子聽罷,無不皺眉撇嘴。卻都順著觀主目光,向那壙銘石瞧去,隱約可見那石麵上,陰刻著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跡。奈何火把昏暗,卻看不清寫的什麽。
李長源略略掃過兩眼,便知是那首《如水劍歌》,於是直起身來,將火把還給一個民夫:“你們自城外潛進來,可曾被人發覺?”
那“民夫”卻也認得李長源,當即回道:“稟長源真人,我們師兄弟幾個小心得緊!專等到上東門箭樓旁的那些個宿衛、都打起瞌睡時,才悶進船底,一鼓作氣將這瀧船拖進了城中。倘若被發覺,隻怕要演一出‘草船借箭’啦!”
“暝靈子,話太多,快去幫忙吧!”公孫玄同笑斥了一聲,才引著李長源又回到岸上。
隻見渠中幾個上清觀弟子扮成的“民夫”,齊心協力將那二百餘斤重的壙銘石拖出船艙、挪至船頭。因重物都聚在船頭,瀧船船尾登時離水翹起,似乎隨時都會傾翻。
然而這些弟子近來皆在通遠渠做工,水性、船技早已慣熟,當下便有三人穿過篷艙、聚在船尾處,瀧船登時便又安安穩穩伏在了水上。
船頭弟子手腳麻利,將那壙銘石上的繩索盡數解下收起,才又向船尾三人打了聲呼哨。待眾人再聚船頭,船尾便又高高翹起,使整個船身形成一道坡。那拖至船頭的壙銘石,登時順著坡度、緩緩滑下……
“噗通——”
一道算不得很大的水聲,瞬間將闃寂打破。瀧船在渠水中一陣搖晃,便又平穩下來。幾個弟子抹了抹濺在臉上的水,又搭好艞板,預備接應公孫玄同、李長源上船。就在此時,遠處火光亮起、傳來嗬斥聲:
網
“什麽人?!”
“還敢來摸東西?先捉了再說……”
“賊人莫跑!”
公孫玄同、李長源不敢耽擱,當即躍上瀧船。這時眾弟子已斬斷了繩索,紛紛操起櫓、篙、楫、棹,順流劃撥起來。那瀧船也似受驚的蘆鴨,頃刻間便竄出去數尺。
待滿身酒氣的兵募們追奔而至,卻隻瞧見半截斬斷的繩索,哪裏還有“賊人”的影子?
柳曉暮秀眉微蹙,心思飛轉,片刻後、鳳眸又眯成了彎月:“小道士,好犀利的反詰!原以為你隻是欽慕任俠之風,喜好快意恩仇。如今看來、誌趣立意,竟與旁人不同!倒是小瞧了你。”
楊朝夕聞言,卻是不矜不驕,徐徐又道:“曉暮姑娘方才所言,多是獨善其身之法,卻隻字不提除惡布善。可若為俠者,不識‘忠勇仁義’、不能‘除暴安良’,隻好‘酒色財氣’,便也隻是些武藝高些的市井浪蕩子罷了!”
“嗬!小道士說得倒痛快,但這世間善惡、又何曾一目了然過?”
柳曉暮哂笑道,“人有善根,亦有惡念。有良人行差踏錯、誤傷人命者,亦有惡人心生悔意、偶行一善者。試問哪個可殺、哪個可恕?
姑姑今夜來說了這麽多,不是要與你鬥嘴抬杠。隻是提醒下你,日後英雄救美,務須量力而行。若救得好、便是風流韻事,倘救不好、便是色令智昏。咯咯!”
笑聲尚未散去,柳曉暮身形便已幻作虛影、隱沒在黑夜中。
渠外人藏影,坊中烏夜啼。
毓財坊通遠渠畔,稀稀拉拉的兵募們,各自尋了大石樹幹、靠在上麵打盹。身上酒氣皆未散去,卻是各人借著夜間驅寒的由頭、貪杯多喝了些。
喝得最盡興的幾人,皆是東倒西歪、和衣倒臥帳中,互相鬥著鼾聲。卻是弓馬隊隊正方七鬥幾個,入夜後得了消息,知道楊朝夕、覃清兩人已經尋回。高興之餘,便拉著守渠的兵募弟兄們,圍著篝火、著實豪飲了一番,直至亥時方歇。
夜露漸重,鴉聲轉寒。渠中水霧氤氳、彌漫上岸,掩住了虛弱的火堆。
兩襲道袍、形如鬼魅,在渠岸上徐徐飄過。幸而無起夜放水的兵募,不然定會被嚇得跌入渠中。
兩個人鬼不知的身影,小心避開渠岸上酣眠的兵募,一路向東而走。其中一個不解道:“公孫道兄,衝靈子與那月希子已然救回,為何你還一定要與元夷子道友爭執?如今被她趕了出來、卻又去何處落腳?”
公孫玄同苦笑道:“長源道友,這分歧也不是一日兩日啦!昨日我二人一個在城中找尋無果、一個又去崔府撲了個空,心中都有些憋悶,便在靖室秉燭夜談。不知為何,便提到衝靈子當年在麟跡觀掛單,與花希子、月希子兩個小弟子的一些瑣碎事。
今春衝靈子負氣下山,本就是情事受挫。我擔心他轉了性情、踏入歧途,便囑他來麟跡觀、幫著查查加害水希子的元凶。豈料他不但歪打正著、令那虎妖伏誅,更得了花希子、月希子兩人青睞。我與佟師妹的分歧,便也由此而起。”
李長源也不禁笑道:“衝靈子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豈不是好事一樁?又怎會惹得兩位觀主各執一詞、互不相讓?”
公孫玄同歎了口氣:“許是貧道年輕之時、有負於她,才叫她落下心病。我亦與你一般,覺得花希子、月希子二女各有千秋。至於衝靈子中意哪個、願與哪個結作道侶,隨緣便可。可佟師妹並不作這般想,她說她那弟子花
希子崔琬,本就與衝靈子郎才女貌。見我將玄同劍贈給衝靈子,便也將春溪劍給了花希子,希望兩人能成眷屬,以全昔年之憾。”
李長源摸了摸鼻子,隨口應和道:“元夷子道友能這般想,倒也是無可厚非。”
公孫玄同接著又道:“誰承想、不待衝靈子與花希子水到渠成,崔琬便已被他爹爹許給了元氏,且禁足府中、不許她踏出半步。那崔琬性情卻也執拗剛烈,又是絕食、又是自盡,百般抗拒這樁婚事。那崔氏家主崔曒,為叫崔琬斷了妄念,才派出山翎衛,將衝靈子捉了去、好迫使崔琬順從就範。
佟師妹待這幾個弟子,便說是視如己出、也不為過。昨日見到崔琬因這婚事困在院中,日日以淚洗麵、飲泣吞聲,便動了別樣心思。想要先攪黃了這樁婚事,再令衝靈子帶著崔琬遠走高飛,做道侶也好、成夫妻也罷,總歸是兩情相悅、稱心如意了。”
李長源也是聽得啞口無言,轉念一想便道:“可衝靈子又是什麽心思?對那花希子崔琬究竟是同道之誼、還是男女之情?倘或元夷子道長會錯了意,強扭甘瓜、硬扯紅線,豈不是弄巧反拙?”
公孫玄同將手一拍,忙讚聲道:“我也是這般意思!便婉轉與她說了,她就有些不爽快啦!說即便是郎無情、妾有意,也不欲弟子嫁給那等狗輩紈絝。且還有月希子覃清,對衝靈子也是情根深種。衝靈子再如何少年有為、眼高於頂,這兩個殊色弟子,也總能挑出一個來。”
李長源已是哭笑不得:“元夷子道長當真是謀慮深遠,竟連弟子將來歸宿、都盤算得明明白白。隻是不知衝靈子,哪來的這般好福氣!隻是說了這些,道兄又是哪一句話不中聽、惹得她將你趕了出來?”
公孫玄同摸了摸鼻子、尷尬道:“貧道便說,小兒女之事、便由著他們自行解決。咱們作尊長的,隻須敦促他們修道不輟,莫要行差踏錯便是,又何必插手那麽多?”
“此話中規中矩,道理也是這般道理,元夷子道友又不是胡攪蠻纏之人,豈會因這麽幾句,便和你當場翻臉?”李長源不禁奇道。
公孫玄同忽地老臉一紅:“貧道後來又說,‘或許衝靈子不分伯仲、兼喜兩女,終享齊人之福也未可知’。佟師妹便勃然大怒,當下揮起拂塵、將貧道趕出了靖室,說‘男子果然沒一個好東西!不想著如何從一而終、卻都想著三妻四妾’……”
“所以方才,我本來好端端呆在客房,才會與你一道、也被趕出了觀門?”李長源驚詫之餘、終於恍然,如今事已至此,卻是多說無益。
公孫玄同欲言又止,最後沉沉點了點頭。
夜黑如墨,渠水微瀾。四周靜得出奇,隻能聽到兩人道袍擺動的聲音。
兩人並行數息,皆是無語,不久便望見東麵那道參差的坊牆。公孫玄同這才開口:“長源道友,便在此間稍待片刻。”
這一“稍待”,便是半個時辰。才見稍遠些的渠水中,似有一大團物什,逆著水流、溯遊而上。待靠近些,才看清一艘瀧船的輪廓,幾個民夫有的撐篙、有的搖櫓,攪起清亮的水聲。
公孫玄同背過風、從懷裏摸出火折子點著,登時將夜色刺開一團橘黃。渠中民夫望見光亮,愈發振奮,水聲顯得急切了許多,很快便停在兩人身前。
一個民夫躍上渠岸,接過船頭之人扔來的繩索,將瀧船係好,又鋪了艞板,才向公孫玄同拱手道:“觀主,東西便在船上,可登船驗視。”
公孫玄同側過頭:“長源道友,去看看吧!”
李長源微微頷首,當先踩上艞板,幾步後便進到篷艙之中。就著民夫遞來的火把,看見一方棱角斑駁的壙銘石、靜靜地躺在艙底。淡淡的酸臭味、夾著土腥氣撲鼻而來,倒像是剛從墳塚裏掘出來的。
李長源皺眉道:“公孫道兄,這便是你用畜溺、酢漿漚了多日的壙銘石碑?”
公孫玄同捋須而笑:“不錯。看來貧道一番工夫沒有白費!短短數日、便已醃入了味!”
眾弟子聽罷,無不皺眉撇嘴。卻都順著觀主目光,向那壙銘石瞧去,隱約可見那石麵上,陰刻著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跡。奈何火把昏暗,卻看不清寫的什麽。
李長源略略掃過兩眼,便知是那首《如水劍歌》,於是直起身來,將火把還給一個民夫:“你們自城外潛進來,可曾被人發覺?”
那“民夫”卻也認得李長源,當即回道:“稟長源真人,我們師兄弟幾個小心得緊!專等到上東門箭樓旁的那些個宿衛、都打起瞌睡時,才悶進船底,一鼓作氣將這瀧船拖進了城中。倘若被發覺,隻怕要演一出‘草船借箭’啦!”
“暝靈子,話太多,快去幫忙吧!”公孫玄同笑斥了一聲,才引著李長源又回到岸上。
隻見渠中幾個上清觀弟子扮成的“民夫”,齊心協力將那二百餘斤重的壙銘石拖出船艙、挪至船頭。因重物都聚在船頭,瀧船船尾登時離水翹起,似乎隨時都會傾翻。
然而這些弟子近來皆在通遠渠做工,水性、船技早已慣熟,當下便有三人穿過篷艙、聚在船尾處,瀧船登時便又安安穩穩伏在了水上。
船頭弟子手腳麻利,將那壙銘石上的繩索盡數解下收起,才又向船尾三人打了聲呼哨。待眾人再聚船頭,船尾便又高高翹起,使整個船身形成一道坡。那拖至船頭的壙銘石,登時順著坡度、緩緩滑下……
“噗通——”
一道算不得很大的水聲,瞬間將闃寂打破。瀧船在渠水中一陣搖晃,便又平穩下來。幾個弟子抹了抹濺在臉上的水,又搭好艞板,預備接應公孫玄同、李長源上船。就在此時,遠處火光亮起、傳來嗬斥聲:
網
“什麽人?!”
“還敢來摸東西?先捉了再說……”
“賊人莫跑!”
公孫玄同、李長源不敢耽擱,當即躍上瀧船。這時眾弟子已斬斷了繩索,紛紛操起櫓、篙、楫、棹,順流劃撥起來。那瀧船也似受驚的蘆鴨,頃刻間便竄出去數尺。
待滿身酒氣的兵募們追奔而至,卻隻瞧見半截斬斷的繩索,哪裏還有“賊人”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