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反轉,台下嘩然。
周巡快步退走,已然行至四方台邊。左腳剛踏上棧道,便聽身後“嗙”聲乍起,好似斬骨刀砸在骨頭上的聲響,不禁扭頭一看。
卻見長孫恒業與大環首刀一並倒在了台上。一縷細細的血線,沿著半邊額頭、斜斜流入鬢角,流成了日光下最為諷刺的顏色。長軒下居中而坐的元載,也不禁麵皮微抽,心中早在這個成事不足的小小中郎將身上,打了個大大的紅叉。
台下或扼腕、或嘲笑的聲音,無不提醒著周巡勝負有變。想到自己用一十四刀換來的一百二十五兩銀錢,可能化為烏有,周巡心中頃刻湧起一股難言的憤怒。
於是他當即拖著鋼叉,折身而回,停在已然昏迷的長孫恒業身前。看著那方才倨傲萬分的一張臉上,雙目緊閉,口角微偏,額頭腫得老高,也不知是死是活。登時恨得牙根癢癢,忍不住想一叉揚起、直接送他上路。
“周副尉!既已服輸,此刻又想翻悔麽!”
靈真禪師平靜且略帶威嚴的聲音響起,周巡心中莫名而起的殺意、才如潮般迅速退去。
為免瓜田李下之嫌,周巡不敢再碰長孫恒業的身體,言聽計從地下了四方台、向靈真禪師抱拳一禮,便退回玄魚衛中。
這時已有五六個陝州神策軍兵卒,跳上四方台,七手八腳將長孫恒業抬起。又提了他那柄威風凜凜的大環首刀,才埋頭不語地撤了下來。“神都武林大會”同台角力到此時,似長孫恒業這般狼狽退台的勝者,真正是前所未有。
靈真禪師略帶尷尬宣布了勝負。接著話鋒一轉,開始催促下一雙登台打擂的俠士。
話音剛落,便見一個頭戴笠帽、寬袖大袍的男子闊步而出。左手高擎羽箭,右手提了根粗實的棒槌,雄赳赳、氣昂昂走到英武軍衛卒身前,撂下羽箭道:
“某乃大唐新羅國王子金誌文,奉父王之令,履至中土,遍訪高人隱士,修習升仙之術。偶聞神都洛陽,竟開武道大會!特來瞧瞧中土俠士孰優孰劣,好取長補短、以為鏡鑒!”
話語雖略帶謙恭,然看這新羅王子金誌文的態度,卻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到了極點。
這英武軍士卒久在帝京長安禁中當值,王公貴胄、各國使臣也不知見過多少,自是未將這新羅王子放在心上。
且看他這略嫌寒酸的裝扮,想來必是新羅國王金乾運某個不受寵的王妃所生,眼見繼位無望,索性打著新羅王子名號、來中土碰運氣。若果能麵見聖人、授個職官,便是老死在此,也不失為一條坦途……
英武軍衛卒自然懂得些外交禮節,也不平白落了他顏麵,隻是雲淡風輕道:“尊駕用何兵刃?有無暗器隨身?還請如實道來,以備搜檢查驗。”
新羅王子金誌文、眼見自己一番做派全無效果,仿佛一拳打在了空處,登時滿臉憋屈。隻得悻悻揚了揚手中棒槌,外強中幹道:“某之兵刃,乃吾祖所創‘降魔杵’!降伏邪魔,蕩除妖氛,無往不利!
故老相傳,昔時吾祖在浣紗溪畔偶遇西施,見其砧杵敲打紗羅,有力有節,頗合武道。溪中遊魚、水鬼,天外遊隼、飛雁,紛紛避而退之,才有了‘沉魚落雁’之說。
吾祖觀此異象,頓有所悟,便以十兩銀鋌之資,將西施手中砧杵買回,當既演練出一套天地驚、鬼神泣的杵法來!便是吾手中這柄‘降魔杵’……”
“哈哈哈!七拚八湊,東挪西借,一派胡言!”
“越女西施,何時竟成了高麗人?”
“一根搗練用的棒槌,竟然也敢妄稱‘降魔’?”
“哈哈哈哈……不行了、不行了,吾肚子也笑痛啦!”
“……”
新羅王子金誌文話未說完,盤坐在最前排的楊朝夕幾人,早已笑作一團。
後麵眾俠士有聽不大清楚的,忙向前排發問。不過數息工夫,眾俠士便皆明白了這新羅王子的強詞奪理、狂傲自大,忍不住紛紛冷嘲熱諷起來。
靈真禪師亦是忍俊不禁。然對藩國鄰邦、實不宜幸災樂禍,當即擺擺手,將那英武軍衛卒揮退,合掌笑道:
“阿彌陀佛!雞林舊府,亦是佛光普照之境。尊駕千裏至此,足見心誠誌堅硬。祈願尊駕此行,諸事皆如所願!”
新羅王子金誌文聽罷,原本漲紅的麵色、才稍稍轉白。登時滿眼感激、雙手合十,向靈真禪師回了一禮。便慌忙拋下身後譏誚之聲,逃也似的跑到了四方台上。
眾俠士哄笑聲漸息,才見一人馱了隻大包袱,有些吃力地分開眾人、來到轅門下。
群俠多認得此人,便是“席位之爭”時,徒手為月漪樓贏下一席之位的虞知樂。
之前登台混鬥時,這虞知樂隻憑一對肉掌,便硬生生撐到最後,是以群俠印象頗深。隻是不知他是要徒手到底?還是改用其他兵刃迎敵?更不知他那隻惹人注目的大包袱、究竟兜著什麽玄機?
虞知樂卸下包袱、如釋重負,這才交出掣中的那支羽箭,向英武軍士卒並香山寺武僧抱拳道:
“小可姓虞名知樂,在月漪樓中、不過是個幫閑。一身拳腳也是衝家中護院處學來,雜七雜八、難登大雅,更無師門傳承。若論拿手武藝,便隻一套‘裂雲追風掌’,尚可拿來一觀……暗器是一竅不通。兵刃麽,倒是樣樣數數、學了不少,皆是一招半式、淺嚐輒止,更說不上擅長哪個。
不知禪師可否容我將這包袱帶上去?小可與人對敵時,保證一回隻取一樣來用,若兵刃用盡、還不能勝,自當願賭服輸。”
說話間,虞知樂已將那大包袱打開,登時便聽得“叮呤鏘啷”一陣亂響。眾人定睛瞧去,個個倒抽冷氣,差點將眼珠子也掉落一地——
卻見那厚實的粗繒布上,縱橫交疊著一堆刀、槍、矛、戟、斧、錘、鉤、耙的頭部,不敢說百兵齊全,但粗略一計、也有十數之多。
其中間雜著幾段、兩邊皆裝了鐵箍的積竹木柲,每段連箍恰是二尺。鐵箍上有機括扣鎖,不知作何用途。
靈真禪師心下雖驚,麵上依舊慈眉善目:“卻不知虞少俠這些兵刃,究竟如何使喚?”
虞知樂曉得靈真禪師此問,其實是叫他稍作演示,以解群俠心中困惑。當下也不扭捏,隨手揀出三段積竹木柲,鐵箍相接、旋轉扣緊,一根六尺長杆,頃刻拚裝而成。
虞知樂雙手不停,又隨手撿來一枚槍頭,往長杆端口一搭一扣。登時一柄明晃晃的長槍,便落在眾人眼中!
這長槍雖是拚裝而成,然卻端正似劍、筆挺如竹,望去自有森然之意,不失為一杆利刃長兵。眾俠士中亦有好事之人,紛紛鼓噪起來,要虞知樂演一套槍法、叫大夥兒開開眼。
虞知樂本無意賣弄。但見靈真禪師頷首示意,隻得硬著頭皮抖出幾道槍花。旋即長槍掄、掃、披、掛,皆是一板一眼,中規中矩,並無出彩之處,卻也令群俠稱賞連連。
趁著虞知樂演練的工夫,靈真禪師召來知客僧,自是將這邊情狀、一五一十傳報給了宰相元載,交由他來定奪。
元載在朝中雖是專橫霸道,卻也明白“專欲難成”之理。當下左顧右盼,將虞知樂之請,與西平郡王哥舒曜、河南尹蕭璟等人分說了。略一商議,便定下調來:準允虞知樂挾著那“百兵包袱”登台。
靈真禪師得了首肯,當即又運出“十方梵音功”來,向虞知樂及眾人說道:“善哉!經元相、西平郡王、河南尹、並各宗門教派魁首合議,虞少俠涉獵廣博、諸兵悉通,許其攜眾兵刃登台較藝。往後諸位俠士仍有擅多種兵刃者,皆同此例!”
一語說罷,皆大歡喜。
虞知樂更是心花怒放,當即將長槍拆散、攏進繒布包袱中。旋即踏上棧道,腳步輕快,很快便站到了新羅王子金誌文對麵,笑逐顏開道:“小可‘麵麵俱到’虞知樂,特來領教尊駕高招!”
金誌文方才顯擺不成、反遭群嘲,早便憋了一肚子火氣,此時瞧著對麵,自然不會有什麽好臉色:“豎子匹夫!花裏胡哨!今日落在吾手裏,便是教你曉得、何為新羅國威!”
話未說完,所謂“降魔杵”已然高高揚起,衝著虞知樂左耳,便是一棒蓋下!
這砧杵模樣的“降魔杵”,其實有三尺餘長,端的是像極了中土搗練用的棒槌。許是用樺木削製,掄起來倒也聲威驚人,頗有幾分勢大力沉的意思。
虞知樂聽得呼嘯聲起,卻隻堪堪將包袱打開。隨手拈起一段積竹木柲、一隻耙頭,便向身側擋去。
“嗙~~~”
棒槌掄在積竹木柲上,登時發出一聲脆響。因近在耳畔,虞知樂隻覺振聾發聵,接著一陣叫人難受的嗡鳴聲、從耳穴中生出,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抓握著積竹木柲的左手虎口,也被震裂開來。虞知樂心下暗驚:這新羅王子好大的蠻力!難怪敢來中土擂台叫陣,果然有幾分本事……
心念電轉間,身子一矮、使了個“懶驢打滾”,就勢閃開,手中積竹木柲與耙頭已連為一體。又以守代攻、硬接了金誌文幾招強攻,終於將耙杆湊齊。
霎時間,一杆威風八麵的九尺釘耙,赫然呈現在群俠麵前!
周巡快步退走,已然行至四方台邊。左腳剛踏上棧道,便聽身後“嗙”聲乍起,好似斬骨刀砸在骨頭上的聲響,不禁扭頭一看。
卻見長孫恒業與大環首刀一並倒在了台上。一縷細細的血線,沿著半邊額頭、斜斜流入鬢角,流成了日光下最為諷刺的顏色。長軒下居中而坐的元載,也不禁麵皮微抽,心中早在這個成事不足的小小中郎將身上,打了個大大的紅叉。
台下或扼腕、或嘲笑的聲音,無不提醒著周巡勝負有變。想到自己用一十四刀換來的一百二十五兩銀錢,可能化為烏有,周巡心中頃刻湧起一股難言的憤怒。
於是他當即拖著鋼叉,折身而回,停在已然昏迷的長孫恒業身前。看著那方才倨傲萬分的一張臉上,雙目緊閉,口角微偏,額頭腫得老高,也不知是死是活。登時恨得牙根癢癢,忍不住想一叉揚起、直接送他上路。
“周副尉!既已服輸,此刻又想翻悔麽!”
靈真禪師平靜且略帶威嚴的聲音響起,周巡心中莫名而起的殺意、才如潮般迅速退去。
為免瓜田李下之嫌,周巡不敢再碰長孫恒業的身體,言聽計從地下了四方台、向靈真禪師抱拳一禮,便退回玄魚衛中。
這時已有五六個陝州神策軍兵卒,跳上四方台,七手八腳將長孫恒業抬起。又提了他那柄威風凜凜的大環首刀,才埋頭不語地撤了下來。“神都武林大會”同台角力到此時,似長孫恒業這般狼狽退台的勝者,真正是前所未有。
靈真禪師略帶尷尬宣布了勝負。接著話鋒一轉,開始催促下一雙登台打擂的俠士。
話音剛落,便見一個頭戴笠帽、寬袖大袍的男子闊步而出。左手高擎羽箭,右手提了根粗實的棒槌,雄赳赳、氣昂昂走到英武軍衛卒身前,撂下羽箭道:
“某乃大唐新羅國王子金誌文,奉父王之令,履至中土,遍訪高人隱士,修習升仙之術。偶聞神都洛陽,竟開武道大會!特來瞧瞧中土俠士孰優孰劣,好取長補短、以為鏡鑒!”
話語雖略帶謙恭,然看這新羅王子金誌文的態度,卻是趾高氣揚、不可一世到了極點。
這英武軍士卒久在帝京長安禁中當值,王公貴胄、各國使臣也不知見過多少,自是未將這新羅王子放在心上。
且看他這略嫌寒酸的裝扮,想來必是新羅國王金乾運某個不受寵的王妃所生,眼見繼位無望,索性打著新羅王子名號、來中土碰運氣。若果能麵見聖人、授個職官,便是老死在此,也不失為一條坦途……
英武軍衛卒自然懂得些外交禮節,也不平白落了他顏麵,隻是雲淡風輕道:“尊駕用何兵刃?有無暗器隨身?還請如實道來,以備搜檢查驗。”
新羅王子金誌文、眼見自己一番做派全無效果,仿佛一拳打在了空處,登時滿臉憋屈。隻得悻悻揚了揚手中棒槌,外強中幹道:“某之兵刃,乃吾祖所創‘降魔杵’!降伏邪魔,蕩除妖氛,無往不利!
故老相傳,昔時吾祖在浣紗溪畔偶遇西施,見其砧杵敲打紗羅,有力有節,頗合武道。溪中遊魚、水鬼,天外遊隼、飛雁,紛紛避而退之,才有了‘沉魚落雁’之說。
吾祖觀此異象,頓有所悟,便以十兩銀鋌之資,將西施手中砧杵買回,當既演練出一套天地驚、鬼神泣的杵法來!便是吾手中這柄‘降魔杵’……”
“哈哈哈!七拚八湊,東挪西借,一派胡言!”
“越女西施,何時竟成了高麗人?”
“一根搗練用的棒槌,竟然也敢妄稱‘降魔’?”
“哈哈哈哈……不行了、不行了,吾肚子也笑痛啦!”
“……”
新羅王子金誌文話未說完,盤坐在最前排的楊朝夕幾人,早已笑作一團。
後麵眾俠士有聽不大清楚的,忙向前排發問。不過數息工夫,眾俠士便皆明白了這新羅王子的強詞奪理、狂傲自大,忍不住紛紛冷嘲熱諷起來。
靈真禪師亦是忍俊不禁。然對藩國鄰邦、實不宜幸災樂禍,當即擺擺手,將那英武軍衛卒揮退,合掌笑道:
“阿彌陀佛!雞林舊府,亦是佛光普照之境。尊駕千裏至此,足見心誠誌堅硬。祈願尊駕此行,諸事皆如所願!”
新羅王子金誌文聽罷,原本漲紅的麵色、才稍稍轉白。登時滿眼感激、雙手合十,向靈真禪師回了一禮。便慌忙拋下身後譏誚之聲,逃也似的跑到了四方台上。
眾俠士哄笑聲漸息,才見一人馱了隻大包袱,有些吃力地分開眾人、來到轅門下。
群俠多認得此人,便是“席位之爭”時,徒手為月漪樓贏下一席之位的虞知樂。
之前登台混鬥時,這虞知樂隻憑一對肉掌,便硬生生撐到最後,是以群俠印象頗深。隻是不知他是要徒手到底?還是改用其他兵刃迎敵?更不知他那隻惹人注目的大包袱、究竟兜著什麽玄機?
虞知樂卸下包袱、如釋重負,這才交出掣中的那支羽箭,向英武軍士卒並香山寺武僧抱拳道:
“小可姓虞名知樂,在月漪樓中、不過是個幫閑。一身拳腳也是衝家中護院處學來,雜七雜八、難登大雅,更無師門傳承。若論拿手武藝,便隻一套‘裂雲追風掌’,尚可拿來一觀……暗器是一竅不通。兵刃麽,倒是樣樣數數、學了不少,皆是一招半式、淺嚐輒止,更說不上擅長哪個。
不知禪師可否容我將這包袱帶上去?小可與人對敵時,保證一回隻取一樣來用,若兵刃用盡、還不能勝,自當願賭服輸。”
說話間,虞知樂已將那大包袱打開,登時便聽得“叮呤鏘啷”一陣亂響。眾人定睛瞧去,個個倒抽冷氣,差點將眼珠子也掉落一地——
卻見那厚實的粗繒布上,縱橫交疊著一堆刀、槍、矛、戟、斧、錘、鉤、耙的頭部,不敢說百兵齊全,但粗略一計、也有十數之多。
其中間雜著幾段、兩邊皆裝了鐵箍的積竹木柲,每段連箍恰是二尺。鐵箍上有機括扣鎖,不知作何用途。
靈真禪師心下雖驚,麵上依舊慈眉善目:“卻不知虞少俠這些兵刃,究竟如何使喚?”
虞知樂曉得靈真禪師此問,其實是叫他稍作演示,以解群俠心中困惑。當下也不扭捏,隨手揀出三段積竹木柲,鐵箍相接、旋轉扣緊,一根六尺長杆,頃刻拚裝而成。
虞知樂雙手不停,又隨手撿來一枚槍頭,往長杆端口一搭一扣。登時一柄明晃晃的長槍,便落在眾人眼中!
這長槍雖是拚裝而成,然卻端正似劍、筆挺如竹,望去自有森然之意,不失為一杆利刃長兵。眾俠士中亦有好事之人,紛紛鼓噪起來,要虞知樂演一套槍法、叫大夥兒開開眼。
虞知樂本無意賣弄。但見靈真禪師頷首示意,隻得硬著頭皮抖出幾道槍花。旋即長槍掄、掃、披、掛,皆是一板一眼,中規中矩,並無出彩之處,卻也令群俠稱賞連連。
趁著虞知樂演練的工夫,靈真禪師召來知客僧,自是將這邊情狀、一五一十傳報給了宰相元載,交由他來定奪。
元載在朝中雖是專橫霸道,卻也明白“專欲難成”之理。當下左顧右盼,將虞知樂之請,與西平郡王哥舒曜、河南尹蕭璟等人分說了。略一商議,便定下調來:準允虞知樂挾著那“百兵包袱”登台。
靈真禪師得了首肯,當即又運出“十方梵音功”來,向虞知樂及眾人說道:“善哉!經元相、西平郡王、河南尹、並各宗門教派魁首合議,虞少俠涉獵廣博、諸兵悉通,許其攜眾兵刃登台較藝。往後諸位俠士仍有擅多種兵刃者,皆同此例!”
一語說罷,皆大歡喜。
虞知樂更是心花怒放,當即將長槍拆散、攏進繒布包袱中。旋即踏上棧道,腳步輕快,很快便站到了新羅王子金誌文對麵,笑逐顏開道:“小可‘麵麵俱到’虞知樂,特來領教尊駕高招!”
金誌文方才顯擺不成、反遭群嘲,早便憋了一肚子火氣,此時瞧著對麵,自然不會有什麽好臉色:“豎子匹夫!花裏胡哨!今日落在吾手裏,便是教你曉得、何為新羅國威!”
話未說完,所謂“降魔杵”已然高高揚起,衝著虞知樂左耳,便是一棒蓋下!
這砧杵模樣的“降魔杵”,其實有三尺餘長,端的是像極了中土搗練用的棒槌。許是用樺木削製,掄起來倒也聲威驚人,頗有幾分勢大力沉的意思。
虞知樂聽得呼嘯聲起,卻隻堪堪將包袱打開。隨手拈起一段積竹木柲、一隻耙頭,便向身側擋去。
“嗙~~~”
棒槌掄在積竹木柲上,登時發出一聲脆響。因近在耳畔,虞知樂隻覺振聾發聵,接著一陣叫人難受的嗡鳴聲、從耳穴中生出,忍不住激靈靈打了個寒顫。
抓握著積竹木柲的左手虎口,也被震裂開來。虞知樂心下暗驚:這新羅王子好大的蠻力!難怪敢來中土擂台叫陣,果然有幾分本事……
心念電轉間,身子一矮、使了個“懶驢打滾”,就勢閃開,手中積竹木柲與耙頭已連為一體。又以守代攻、硬接了金誌文幾招強攻,終於將耙杆湊齊。
霎時間,一杆威風八麵的九尺釘耙,赫然呈現在群俠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