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靈寺後院惠慈大師的禪房,原本應該安寧的房間,氣氛卻不太和睦。
“湛鈞施主,林大人的事情真的到了那麽嚴重的地步?四王八公對於本朝是有大功的,皇上怎麽也要顧及上皇的麵子,就算處罰也不至於那麽嚴重。”惠慈大師聽到王湛鈞的分析,驚訝非常,還有些不相信。
“大師,你是出家人,對於官場的信息不太關注。但江南的事情,你應該了解的很清楚吧,江南已經成了世家的地盤。本朝太祖起兵與江南,故而本朝權貴大部分出自江南。曆年殿試,中榜者又多為江南學子。這麽多年下來,本朝權貴近七成出自江南。文武之爭、利益之爭,誰也不會輕易的放棄。現在的爭鬥已經無法收場了。”
林如海雖然身居官場,但還沒有向王湛鈞這樣看待過這樣的問題。他細想了一邊,發現王湛鈞說的真沒錯。大吳朝,開國之初冊封了以四王八公為首的勳貴,之後便是很少冊封新的勳貴。四王八公的子弟也確實爭氣,第一代勳貴之後,也出了不少的優秀子弟,林家就是其中的代表,隻是林家棄武從文了。這麽些年下來,受到冊封最多的還是開國勳貴之後, 這也是上皇那麽看重四王八公的原因。
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四王八公的子弟早已沒有先輩的勇武, 成了紈絝子弟。皇上為登基前, 地位不高, 可沒有多少勳貴在他身上投資,反倒處處給他下絆子。皇上不待見勳貴, 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再說文官集團,向來看不起勳貴,文武之爭曆朝曆代都沒有消失過。這麽多的權貴都集中在江南, 其中的利益糾葛,根本九無法言表。
林如海苦笑著說:“小友說的不錯,江南的官吏太多,即使在富庶, 也根本不夠大家分的。近些年,我在鹽政上的政務越來越難處理,原本以為是皇子紛紛插手其中的緣故。現在想來,還有文官集團袖手旁觀的原因在內。林家雖已棄武從文,但與賈家的關係太近,被文官集團視為棄子。”
林如海沒說的是,他與文官集團的聯係愈發稀少,一是因為任職巡鹽禦史,不得不減少與同僚的聯係;第二,恐怕就是文官集團要斷了與勳貴的聯係。
“湛鈞施主, 唯今之際可有和辦法幫助林家度過此次危機。”惠慈大師代替林如海問道。
林如海原本身上還帶著些許自信, 現在也已經消弭,轉頭看向王湛鈞。
“辦法自然是有的, 隻是代價太大,不知林大人可願付出。”王湛鈞沒有明說,隻是想要看看林如海的決心怎麽樣。
林如海聽到有辦法, 麵露喜色,也知道想要解決林家的局麵,付出的代價不小。他也沒有猶豫,說道:“小友, 林某願付出一半家產, 隻求為林家指出一跳出路。”
王湛鈞可沒打林如海家產的主意,說道:“林大人誤會了, 我說的不是林家家產的事情。林大人的處境怎麽樣, 想必現在已經明了, 現在到了林大人站隊的時候。”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林如海道:“不瞞小友,我雖已決定投靠皇上,但也不能保證皇上會護著林家。林某已是騎虎難下,即使皇上不追究林某的責任,也難保其他人會放過林家。”
王湛鈞問道:“林大人要是真的決定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林家當前的問題很明顯,但破局之路卻十分不易。要是林家是大家族還好,偏偏林如海這一支僅剩下一個未成年的女兒。
林如海問道:“敢問小友如何破局。”
“林大人,即使你投靠皇上,江南的鹽稅也到不了皇上的手中,還是要交由上皇處理,我說的可對。”
“不錯,這些鹽稅的處置權確實在上皇手中,這也是林某一直忠於上皇的緣故。”
“那麽,這就是說皇上現在最缺的是錢財。皇上手中有了足夠的錢財,才能慢慢的開始收攏權力。”
林如海好像明白王湛鈞什麽意思,可也無奈的說:“即使林某把鹽稅交上去,皇上也不敢擅自處置。林某也不吝嗇家產,可林家這幾百萬兩的家產,對於皇上來說,也無濟於事。皇上不會因為這些就護著林家。”
王湛鈞打斷林如海的話,說道:“林大人,皇上需要的可不僅僅是這些,現在皇上繼續的是一個錢財的來源,能夠源源不斷的帶來錢財的來源。”
林如海這才知道為何王湛鈞篤定,有辦法讓皇上護著林家,可這樣的方法,林如海是拿不出來,也想不到的。
“小友, 你這樣說,是否代表著手中有這樣的一個方法。皇上需要的錢財可不少, 普通的方法根本打動不了皇上。”
王湛鈞從衣服裏拿出一個鏡子,交給了林如海,說道:“林大人想必識得此物,王某拿出來這個鏡子的製造方法,不知能不能打動皇上。”
林如海自然是認識的,惠慈大師的房間內就有一個。大吳朝國內的鏡子都來自於外藩,價格極其昂貴。王湛鈞拿出來的鏡子僅僅巴掌大小,可就是這樣的鏡子,價值至少一百兩銀子。要是大塊的鏡子,價格更是無價。
饒是林如海自己的家業大,也忍不住動心了。這其中的利潤,簡直太動人了。
就連惠慈大師都忍不住到了低聲念叨:“阿彌陀佛。”
林如海不明白王湛鈞為什麽會拿出這個方法過來,可這對於他來說才是救命之寶。要是他把這個方法報給皇上,皇上就不能看著林家被陷害,必然會保護林家的安全。
林如海也是個果斷的人,說道:“小友,林某知道此物的價值,願以八成的家產換取此物的製造方法,並且林某承諾,林家欠你一個人情,無論你提出任何要求,林家必盡全力完成。”
王湛鈞連忙拒絕道:“林大人不必如此,這對我來說,不過是小事一件,舉手之勞,當不起林大人如此。”
林如海勸說道:“此時對於小友來說或許沒什麽,但對於林家可是救命之恩,萬望不要推辭。”
王湛鈞見到林如海如此,也知道不能繼續推辭,但他也不願收林如海那麽多的家產。他隻是一個秀才,可沒有能力保住那麽多的東西。
“林大人,你的那些家產太過引人矚目,對於我來說有害無益。不如,林大人送我一些田地和鋪子。”
林如海想了一下,也知道王湛鈞的顧慮。林家的家產盯著的人不少,貿然送給王湛鈞,也會引起不少的麻煩。
“湛鈞施主,林大人的事情真的到了那麽嚴重的地步?四王八公對於本朝是有大功的,皇上怎麽也要顧及上皇的麵子,就算處罰也不至於那麽嚴重。”惠慈大師聽到王湛鈞的分析,驚訝非常,還有些不相信。
“大師,你是出家人,對於官場的信息不太關注。但江南的事情,你應該了解的很清楚吧,江南已經成了世家的地盤。本朝太祖起兵與江南,故而本朝權貴大部分出自江南。曆年殿試,中榜者又多為江南學子。這麽多年下來,本朝權貴近七成出自江南。文武之爭、利益之爭,誰也不會輕易的放棄。現在的爭鬥已經無法收場了。”
林如海雖然身居官場,但還沒有向王湛鈞這樣看待過這樣的問題。他細想了一邊,發現王湛鈞說的真沒錯。大吳朝,開國之初冊封了以四王八公為首的勳貴,之後便是很少冊封新的勳貴。四王八公的子弟也確實爭氣,第一代勳貴之後,也出了不少的優秀子弟,林家就是其中的代表,隻是林家棄武從文了。這麽些年下來,受到冊封最多的還是開國勳貴之後, 這也是上皇那麽看重四王八公的原因。
可是這麽多年下來,四王八公的子弟早已沒有先輩的勇武, 成了紈絝子弟。皇上為登基前, 地位不高, 可沒有多少勳貴在他身上投資,反倒處處給他下絆子。皇上不待見勳貴, 這是明擺著的事情。
再說文官集團,向來看不起勳貴,文武之爭曆朝曆代都沒有消失過。這麽多的權貴都集中在江南, 其中的利益糾葛,根本九無法言表。
林如海苦笑著說:“小友說的不錯,江南的官吏太多,即使在富庶, 也根本不夠大家分的。近些年,我在鹽政上的政務越來越難處理,原本以為是皇子紛紛插手其中的緣故。現在想來,還有文官集團袖手旁觀的原因在內。林家雖已棄武從文,但與賈家的關係太近,被文官集團視為棄子。”
林如海沒說的是,他與文官集團的聯係愈發稀少,一是因為任職巡鹽禦史,不得不減少與同僚的聯係;第二,恐怕就是文官集團要斷了與勳貴的聯係。
“湛鈞施主, 唯今之際可有和辦法幫助林家度過此次危機。”惠慈大師代替林如海問道。
林如海原本身上還帶著些許自信, 現在也已經消弭,轉頭看向王湛鈞。
“辦法自然是有的, 隻是代價太大,不知林大人可願付出。”王湛鈞沒有明說,隻是想要看看林如海的決心怎麽樣。
林如海聽到有辦法, 麵露喜色,也知道想要解決林家的局麵,付出的代價不小。他也沒有猶豫,說道:“小友, 林某願付出一半家產, 隻求為林家指出一跳出路。”
王湛鈞可沒打林如海家產的主意,說道:“林大人誤會了, 我說的不是林家家產的事情。林大人的處境怎麽樣, 想必現在已經明了, 現在到了林大人站隊的時候。”
<a id="wzsy" href="http://m.2kxs.la">2k小說</a>
林如海道:“不瞞小友,我雖已決定投靠皇上,但也不能保證皇上會護著林家。林某已是騎虎難下,即使皇上不追究林某的責任,也難保其他人會放過林家。”
王湛鈞問道:“林大人要是真的決定了,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林家當前的問題很明顯,但破局之路卻十分不易。要是林家是大家族還好,偏偏林如海這一支僅剩下一個未成年的女兒。
林如海問道:“敢問小友如何破局。”
“林大人,即使你投靠皇上,江南的鹽稅也到不了皇上的手中,還是要交由上皇處理,我說的可對。”
“不錯,這些鹽稅的處置權確實在上皇手中,這也是林某一直忠於上皇的緣故。”
“那麽,這就是說皇上現在最缺的是錢財。皇上手中有了足夠的錢財,才能慢慢的開始收攏權力。”
林如海好像明白王湛鈞什麽意思,可也無奈的說:“即使林某把鹽稅交上去,皇上也不敢擅自處置。林某也不吝嗇家產,可林家這幾百萬兩的家產,對於皇上來說,也無濟於事。皇上不會因為這些就護著林家。”
王湛鈞打斷林如海的話,說道:“林大人,皇上需要的可不僅僅是這些,現在皇上繼續的是一個錢財的來源,能夠源源不斷的帶來錢財的來源。”
林如海這才知道為何王湛鈞篤定,有辦法讓皇上護著林家,可這樣的方法,林如海是拿不出來,也想不到的。
“小友, 你這樣說,是否代表著手中有這樣的一個方法。皇上需要的錢財可不少, 普通的方法根本打動不了皇上。”
王湛鈞從衣服裏拿出一個鏡子,交給了林如海,說道:“林大人想必識得此物,王某拿出來這個鏡子的製造方法,不知能不能打動皇上。”
林如海自然是認識的,惠慈大師的房間內就有一個。大吳朝國內的鏡子都來自於外藩,價格極其昂貴。王湛鈞拿出來的鏡子僅僅巴掌大小,可就是這樣的鏡子,價值至少一百兩銀子。要是大塊的鏡子,價格更是無價。
饒是林如海自己的家業大,也忍不住動心了。這其中的利潤,簡直太動人了。
就連惠慈大師都忍不住到了低聲念叨:“阿彌陀佛。”
林如海不明白王湛鈞為什麽會拿出這個方法過來,可這對於他來說才是救命之寶。要是他把這個方法報給皇上,皇上就不能看著林家被陷害,必然會保護林家的安全。
林如海也是個果斷的人,說道:“小友,林某知道此物的價值,願以八成的家產換取此物的製造方法,並且林某承諾,林家欠你一個人情,無論你提出任何要求,林家必盡全力完成。”
王湛鈞連忙拒絕道:“林大人不必如此,這對我來說,不過是小事一件,舉手之勞,當不起林大人如此。”
林如海勸說道:“此時對於小友來說或許沒什麽,但對於林家可是救命之恩,萬望不要推辭。”
王湛鈞見到林如海如此,也知道不能繼續推辭,但他也不願收林如海那麽多的家產。他隻是一個秀才,可沒有能力保住那麽多的東西。
“林大人,你的那些家產太過引人矚目,對於我來說有害無益。不如,林大人送我一些田地和鋪子。”
林如海想了一下,也知道王湛鈞的顧慮。林家的家產盯著的人不少,貿然送給王湛鈞,也會引起不少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