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3 澳門周邊的國際形勢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紀 作者:彼岸之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然了,在這個時代,無論是大明還是大清,對澳門的管理還處在羈縻控製的觀念下,所以澳門基本上屬於“柔遠夷”裏麵的夷人,雖然沒有所謂的“主權”,但是葡萄牙人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權,並且有約定俗成的劃界。
澳門的治轄區域基本上以“大三巴”----聖保祿大教堂前地為界,以南為葡澳居地,以北為華人居區。
當然了,現在也並不完全是這樣了,畢竟現實裏也做不到這樣涇渭分明,現在的澳門,其實已經完全處於“華洋雜居”的狀態。
特別是在幾年前,珠江水陸兩域戰亂頻繁,耿精忠、尚可喜輪番進入嶺南,直抵省城,當時就有大量的漢民逃入澳門及澳門周邊地區,使得澳門城及其周邊的人口大大增加。
其實在在舊世界,直到鴉片戰爭後,澳門這塊地方才逐漸真正屬於葡萄牙人,當然這是在舊世界----在當今的新世界,今後澳門和大清將麵臨什麽樣的形勢變化,連我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至於澳門跟南洋最大勢力荷蘭人的關係,雖然傳聞是有過劍拔弩張的緊張時期。但實際上也不盡然,總體上講,雙方的關係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主要原因是荷蘭人的經營方向與葡萄牙人不一樣,荷蘭人的傳統貿易航線是南洋至大陸福建沿海和日本的長崎,因此大員澎湖金廈地區才是荷蘭人關注的主要方麵,澳門這個地方對於荷蘭人而言,相對於澎台而言,重要度有些不夠。
當然了,荷蘭人對澳門的壓力還是不小的,自從荷蘭人擺脫了西班牙人統治以來,荷蘭的國力節節高漲,因此荷蘭人在南洋已經是一個很強勢的存在,導致葡萄牙在印度、東南亞的勢力受到荷蘭人的極大壓縮。
而且這裏麵還摻雜了宗教衝突,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視荷蘭的新教徒為異端,而新教徒們雖然從宗教寬容度上比天主教要高很多,但也因為打打殺殺的曆史積怨,如今也很不待見天主教徒。
其實,如果僅靠澳門一隅之地與荷蘭人抗衡,那是還非常吃力的,而澳門之所以能在夾縫中生存,除了八麵玲瓏的對外交往外,幸虧在遠東海域還有一家足以牽製荷蘭人的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鄭家。
目前荷蘭人跟鄭家的衝突變得日益激烈,由於鄭家牽製住了荷蘭人在遠東的很大一部分力量,使得荷蘭人抽不出什麽像樣的力量來對付澳門的葡萄牙人,否則的話,葡萄牙的澳門能不能安全都是一個未知數。
然而在大約三年前,一個荷蘭聯省共和國的使節團訪問了帝國的京師,他們受到順治皇帝的破例接見,荷蘭人給皇帝的禮物裏有西洋座鍾、玻璃鏡子和鑲嵌著寶石的手銃等。
緊接著,荷蘭人就提出了要求,希望皇帝能允許他們在大陸開通一些貿易口岸,並想讓皇帝同意大陸的對外貿易交給荷蘭人主導,從而取代澳門的葡萄牙人。
知道荷蘭人想法的葡萄牙人為此很是緊張了一陣子,他們很擔心大清朝廷跟荷蘭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然而若幹年後的實際情況證明,無論是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都想多了,大清皇帝見荷蘭使節,其目的隻有一個:
幫忙對付那個仍然打著前明旗號的海外勢力——鄭家。
當清廷了解到荷蘭跟鄭家有仇的時候,大清皇帝很爽快地接見了荷蘭使節團,加上荷蘭人對覲見禮節很靈活,該跪的跪,該磕頭的磕頭,該上表頌聖就上表,於是這場接見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現實。
對***而言,鄭家是大清在東南沿海的一塊心病。
此時的鄭成功已經全盤接收了父親鄭芝龍留下的龐大家業,在福建沿海積極活動,他打著大明的旗號,占據著閩南一隅,水師強大到連荷蘭人都忌憚的地步,對***而言,紅毛夷不過是來通商要利益的,而鄭家則是要大清江山社稷的,所以兩邊的性質完全不同。
一句話,荷蘭人是可以做朋友的,而鄭家是朝廷心腹之患。
對於荷蘭人的目的,大清朝廷也是心知肚明,此時的荷蘭人,這個跟鄭家有仇的紅毛夷是幻想著要打開大陸的市場,於是跑來跪舔朝廷,這真是想瞌睡遇到了送枕頭的人,既然你荷蘭人有求於我,那我就會狠狠地利用你一把,至於大陸的市場,不好意思,那隻是一個誘餌,是你們天真的幻想,市場是不會給你的,隻要大清在,就永遠不會,這一點是順治皇帝是心知肚明的。
隻不過,人家是不會明白告訴這些傻得可愛的荷蘭人的。
曆史事實已經證明,在此後的若幹年裏,除了幾次有限的港口集體貿易外,荷蘭人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在大陸通商的特別許可,荷蘭時節團此行的根本目的不僅沒有達到,最後還引火燒身,導致鄭成功對荷蘭人更加地警覺,幾年後,連台灣的據點都被鄭成功給奪占了。
不過此時的荷蘭人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完全想不到,自以為得計的一係列貌似成功的外交動作,其結局是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說完荷蘭,再把話題說回到澳門,關於澳門的葡萄牙人跟西班牙這個老牌帝國的關係,可以說是有千絲萬縷,葡萄牙一度跟西班牙合並,或者說被西班牙吞並,直到二十幾年前,這個國家才重新獲得獨立。
雖然兩國都是天主教國家,也沒有什麽根本性的利益衝突,畢竟有“教皇條約”在,雙方各做各的生意,平日裏還算是相安無事。
但毫無疑問的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對葡萄牙最近的“分離”一直耿耿於懷,而且天高皇帝遠的澳門從建埠以來就一直支持葡萄牙獨立,曆來都不承認哈布斯堡對葡萄牙的王權,所以,如今澳門和馬尼拉的關係很一般,甚至連朋友都談不上。
隻不過,因為他們共同麵臨著強勢的荷蘭人和日益崛起的英國人法國人對本地區的逐漸侵蝕,所以他們之間還算是有著某種默契的----互不侵犯,但也互不幫助。
朱博士的曆史講座談到這裏就告結束,然後是李俊明開講。
李律師接著朱北國的話頭強調,由於形勢所迫,澳門當局現在對大清是拚命巴結,而大清也樂見一個既能提供大量稅收,又能獲得大量西洋貨物----特別是大炮之類火器的澳門,所以雙方現在還算相安無事,甚至與大明時代相比,大清給澳門的自由度還有所提高。
但澳門目前所處的周邊國際環境,還是讓葡萄牙人有一種舉目無親的感覺,葡萄牙人心裏其實很清楚,拿錢根本買不來與大清朝廷真正的友誼,也買不來真正的安全,根本原因是大清跟澳門的葡萄牙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兩邊在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簡直就是平行世界一般。
如果兩邊沒有利益的交集,葡清是走不到一起的,而利益又是一個難以捉摸的變數。
因為,隻要大清願意,完全可以讓南洋上的任何一家來自歐洲的勢力取代澳門的地位,顯然,由***當前的大敵未盡除,兩廣西南未靖,加上盤踞南方的三藩勢力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在這種複雜的局麵下,大清朝廷當然不願意另生事端,因此目前雙方隻是在互相利用,但確實也相安無事。(未完待續)
<a id="wzsy" href="http://m.baimengshu.com">百盟書</a>
澳門的治轄區域基本上以“大三巴”----聖保祿大教堂前地為界,以南為葡澳居地,以北為華人居區。
當然了,現在也並不完全是這樣了,畢竟現實裏也做不到這樣涇渭分明,現在的澳門,其實已經完全處於“華洋雜居”的狀態。
特別是在幾年前,珠江水陸兩域戰亂頻繁,耿精忠、尚可喜輪番進入嶺南,直抵省城,當時就有大量的漢民逃入澳門及澳門周邊地區,使得澳門城及其周邊的人口大大增加。
其實在在舊世界,直到鴉片戰爭後,澳門這塊地方才逐漸真正屬於葡萄牙人,當然這是在舊世界----在當今的新世界,今後澳門和大清將麵臨什麽樣的形勢變化,連我們自己都說不清楚。
至於澳門跟南洋最大勢力荷蘭人的關係,雖然傳聞是有過劍拔弩張的緊張時期。但實際上也不盡然,總體上講,雙方的關係談不上好也談不上壞,主要原因是荷蘭人的經營方向與葡萄牙人不一樣,荷蘭人的傳統貿易航線是南洋至大陸福建沿海和日本的長崎,因此大員澎湖金廈地區才是荷蘭人關注的主要方麵,澳門這個地方對於荷蘭人而言,相對於澎台而言,重要度有些不夠。
當然了,荷蘭人對澳門的壓力還是不小的,自從荷蘭人擺脫了西班牙人統治以來,荷蘭的國力節節高漲,因此荷蘭人在南洋已經是一個很強勢的存在,導致葡萄牙在印度、東南亞的勢力受到荷蘭人的極大壓縮。
而且這裏麵還摻雜了宗教衝突,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人視荷蘭的新教徒為異端,而新教徒們雖然從宗教寬容度上比天主教要高很多,但也因為打打殺殺的曆史積怨,如今也很不待見天主教徒。
其實,如果僅靠澳門一隅之地與荷蘭人抗衡,那是還非常吃力的,而澳門之所以能在夾縫中生存,除了八麵玲瓏的對外交往外,幸虧在遠東海域還有一家足以牽製荷蘭人的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鄭家。
目前荷蘭人跟鄭家的衝突變得日益激烈,由於鄭家牽製住了荷蘭人在遠東的很大一部分力量,使得荷蘭人抽不出什麽像樣的力量來對付澳門的葡萄牙人,否則的話,葡萄牙的澳門能不能安全都是一個未知數。
然而在大約三年前,一個荷蘭聯省共和國的使節團訪問了帝國的京師,他們受到順治皇帝的破例接見,荷蘭人給皇帝的禮物裏有西洋座鍾、玻璃鏡子和鑲嵌著寶石的手銃等。
緊接著,荷蘭人就提出了要求,希望皇帝能允許他們在大陸開通一些貿易口岸,並想讓皇帝同意大陸的對外貿易交給荷蘭人主導,從而取代澳門的葡萄牙人。
知道荷蘭人想法的葡萄牙人為此很是緊張了一陣子,他們很擔心大清朝廷跟荷蘭人聯合起來對付自己。
然而若幹年後的實際情況證明,無論是荷蘭人還是葡萄牙人都想多了,大清皇帝見荷蘭使節,其目的隻有一個:
幫忙對付那個仍然打著前明旗號的海外勢力——鄭家。
當清廷了解到荷蘭跟鄭家有仇的時候,大清皇帝很爽快地接見了荷蘭使節團,加上荷蘭人對覲見禮節很靈活,該跪的跪,該磕頭的磕頭,該上表頌聖就上表,於是這場接見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現實。
對***而言,鄭家是大清在東南沿海的一塊心病。
此時的鄭成功已經全盤接收了父親鄭芝龍留下的龐大家業,在福建沿海積極活動,他打著大明的旗號,占據著閩南一隅,水師強大到連荷蘭人都忌憚的地步,對***而言,紅毛夷不過是來通商要利益的,而鄭家則是要大清江山社稷的,所以兩邊的性質完全不同。
一句話,荷蘭人是可以做朋友的,而鄭家是朝廷心腹之患。
對於荷蘭人的目的,大清朝廷也是心知肚明,此時的荷蘭人,這個跟鄭家有仇的紅毛夷是幻想著要打開大陸的市場,於是跑來跪舔朝廷,這真是想瞌睡遇到了送枕頭的人,既然你荷蘭人有求於我,那我就會狠狠地利用你一把,至於大陸的市場,不好意思,那隻是一個誘餌,是你們天真的幻想,市場是不會給你的,隻要大清在,就永遠不會,這一點是順治皇帝是心知肚明的。
隻不過,人家是不會明白告訴這些傻得可愛的荷蘭人的。
曆史事實已經證明,在此後的若幹年裏,除了幾次有限的港口集體貿易外,荷蘭人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在大陸通商的特別許可,荷蘭時節團此行的根本目的不僅沒有達到,最後還引火燒身,導致鄭成功對荷蘭人更加地警覺,幾年後,連台灣的據點都被鄭成功給奪占了。
不過此時的荷蘭人還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完全想不到,自以為得計的一係列貌似成功的外交動作,其結局是雞飛蛋打,得不償失。
說完荷蘭,再把話題說回到澳門,關於澳門的葡萄牙人跟西班牙這個老牌帝國的關係,可以說是有千絲萬縷,葡萄牙一度跟西班牙合並,或者說被西班牙吞並,直到二十幾年前,這個國家才重新獲得獨立。
雖然兩國都是天主教國家,也沒有什麽根本性的利益衝突,畢竟有“教皇條約”在,雙方各做各的生意,平日裏還算是相安無事。
但毫無疑問的是,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對葡萄牙最近的“分離”一直耿耿於懷,而且天高皇帝遠的澳門從建埠以來就一直支持葡萄牙獨立,曆來都不承認哈布斯堡對葡萄牙的王權,所以,如今澳門和馬尼拉的關係很一般,甚至連朋友都談不上。
隻不過,因為他們共同麵臨著強勢的荷蘭人和日益崛起的英國人法國人對本地區的逐漸侵蝕,所以他們之間還算是有著某種默契的----互不侵犯,但也互不幫助。
朱博士的曆史講座談到這裏就告結束,然後是李俊明開講。
李律師接著朱北國的話頭強調,由於形勢所迫,澳門當局現在對大清是拚命巴結,而大清也樂見一個既能提供大量稅收,又能獲得大量西洋貨物----特別是大炮之類火器的澳門,所以雙方現在還算相安無事,甚至與大明時代相比,大清給澳門的自由度還有所提高。
但澳門目前所處的周邊國際環境,還是讓葡萄牙人有一種舉目無親的感覺,葡萄牙人心裏其實很清楚,拿錢根本買不來與大清朝廷真正的友誼,也買不來真正的安全,根本原因是大清跟澳門的葡萄牙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兩邊在價值觀和行為方式上簡直就是平行世界一般。
如果兩邊沒有利益的交集,葡清是走不到一起的,而利益又是一個難以捉摸的變數。
因為,隻要大清願意,完全可以讓南洋上的任何一家來自歐洲的勢力取代澳門的地位,顯然,由***當前的大敵未盡除,兩廣西南未靖,加上盤踞南方的三藩勢力已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在這種複雜的局麵下,大清朝廷當然不願意另生事端,因此目前雙方隻是在互相利用,但確實也相安無事。(未完待續)
<a id="wzsy" href="http://m.baimengshu.com">百盟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