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霍王、蔡王、邢王、薛王求見。”</p>


    “老二他們來了?”聽說四個兒子從南京趕來了鳳陽,朱由崧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工作,宣召道。“趕快讓他們進來!”</p>


    朱慈烿四人很快走了進來,大禮向朱由崧參拜道:“兒臣等叩見父皇!”</p>


    朱由崧讓幾個孩子站了起來,然後上下打量了其中的朱慈煢、朱慈炾、朱慈焿三人一番,這才感歎道:“吾兒都長大了。”</p>


    是啊,歲月催人老,一晃幾個孩子都已經從小不點變成了英武的年輕軍人,這不禁讓朱由崧想到了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自己,某種緊迫感油然而生。</p>


    </p>


    “來,都坐下說話。”從時光一去不複返的哀怨中醒悟過來的朱由崧讓四個兒子都坐了下去,然後問朱慈煢、朱慈炾、朱慈焿三人道。“一年的棚長服役期裏,你們學到了什麽?”</p>


    在虎賁師左廂旅第一團擔任棚長的朱慈煢首先回複道:“兒臣以為上麵千言萬語,落實下來,最終,都要在棚長這裏過一道才能傳達到的士兵耳中,所以,棚長棚副關係重大,實乃軍中基石,讓講武堂畢業生在任官之前,先任一年棚長,確實必要。”</p>


    在勇士營第三戰兵營秘密服役的朱慈炾見朱慈煢已經把軍校生擔任棚長的意義說了一遍,便換了個角度回複道:“在海外,兒子看到了一個新天地,這才知道世界之大,天地之寬闊、未來之可能。”</p>


    在勇士營小琉球守備區服役的朱慈焿則道:“父皇,兒臣想再入船師堂學習水戰。”</p>


    朱由崧點點頭:“放眼海外是對的、注重軍中基石也是對的,這有助於你們日後在海外的拓殖。”</p>


    朱由崧已經讓朱慈烿跟朱慈煢三人透露過了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次徹底把話說清楚了:“父皇知道,你們也不想以儼酒美婦度日,渾渾噩噩的渡過這麽一生,但在國內,士大夫一定不會讓你們有所施展的,所以做好準備,去海外親手打造你們自己的國家、自己的世界吧!”</p>


    朱由崧隨即問道:“你們知道該怎麽建立自己的國家嗎?”</p>


    朱慈烿四人齊齊搖頭,朱由崧想了想,親自從案幾邊的畫缸裏找出了一張世界地圖來:“這是根據萬曆三十六年畫製的《坤輿萬國全圖》修訂的最新版本,你們過來看一看。”</p>


    朱慈烿等把頭湊了過來,就見朱由崧指點道:“這裏是大明,在這天下萬國中,隻占有百一都不到的麵積,可見世界之廣大,之可為;但是眼下國家正在打仗,根本沒有能力供你們去任意開拓,所以,第一步,你們要跟父皇當年一樣,通過經營自己獲取未來開拓的必要財產,當然,最初階段,父皇是可以讓內務府給你們一些資源的,但不會太多,歸根結底還要靠你們自己。”</p>


    其實四王冊立後,就陸續收到了禦用監撥付的大批田土、商鋪等財富了,所以,就算朱由崧現在什麽都不給,四王也不是從零開始的,起步就足以吊打全國一半以上的中小商人了。</p>


    說到這,朱由崧抬頭看了看有些迷茫的幾個兒子,也不多解釋什麽,隻是自顧自的繼續說道:“霍王妃已經有孕在身了,所以,稍後去濟陽師左廂旅當一年棚副,把該補的過程都補上;蔡王、邢王、薛王今年就安心來成親,等有了子嗣,再回軍中擔任隊長,等你們都過了三十歲,就從軍中出來,去地方上任一任知縣,學學怎麽做親民官。”</p>


    朱慈焿裝傻充愣道:“父皇,那找錢的事誰來幹!”</p>


    “雖說各種技藝到最後是殊途同歸、都能近了大道,但找錢這種事何必你們親自去做。”朱由崧回應道。“交給屬下就是了,朕不相信你們找不到合適的人選;隻是父皇要提醒你們一聲,內務府都不敢做的事,你們都別做,否則朕不會因為你們是朕的皇兒,就網開一麵的。”</p>


    邢王朱慈炾根據自己的考量以及母親黃皇後的建議,向朱由崧請求道:“父皇,兒臣這邊的確沒有理財的能手,還請父皇能下賜幾人。”</p>


    朱由崧似笑非笑的說道:“讓父皇派人的話,那可就意味著吾兒的一切盡在內廠的監督之下了。”</p>


    朱慈炾表情嚴肅的回應道:“兒臣的一切都是父皇給的,讓父皇監督也是理所應當的。”</p>


    朱由崧冷冷的質問道:“吾兒不怕朕百年後,新皇憑此削藩嗎?”</p>


    “兒臣以為海外苦瘴,沒有百年經營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朱慈炾一板一眼的回複道。“如此,倒是讓大哥知道我等的不宜才是真正保全之法。”</p>


    朱由崧臉上的笑意再次浮現了出來:“你呀,想的太多了,也罷,朕會讓內務府給你安排人選的,但自己也要去找幾個、培養幾個。”</p>


    朱慈炾立刻跪下:“兒臣叩謝父皇賞賜!”</p>


    朱慈烿、朱慈煢、朱慈焿三人見狀也向朱由崧請求道:“兒臣等也請父王賜予內務府經營人才。”</p>


    朱由崧讓朱慈炾從地上爬起來,然後才回應朱慈烿三人道:“朕一碗水要端平,所以,邢王有了,你們也都有。”</p>


    朱慈烿三人便要跪下謝恩,朱由崧阻止道:“親父子搞這種形式幹什麽,都別說了,陪著父皇吃飯!”</p>


    在朱慈烿四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朱由崧便下令傳膳了。</p>


    由於是在軍前,所以朱由崧吃的很簡單,隻有兩葷兩素一湯而已,即便是幾個皇子來了,也沒有加菜----加量了----好在,朱慈烿等人都有行伍的經驗,所以很習慣這樣的風格,倒也吃的開心,還在席上說笑了起來。</p>


    隻是,說著說著,朱慈煢向朱由崧探問道:“父皇,兒臣聽都中議論,說父皇您有遷都之議?”</p>


    朱由崧知道這是自己一直逗留鳳陽不回的鍋,所以明確否定道:“你們父皇是個窮鬼,怎麽舍得再造一個新都呢?”</p>


    沒錯,現在一分銀子想要當兩分花的朱由崧是沒有錢遷都的,否則,他當初也不會在南京替各地藩王修王府了,幹脆修到新都去不是更能省錢嘛······</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cale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caler並收藏南明之我是弘光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