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時騎軍不足五千人,返回的時候卻七千有餘,實力未降反而有所提高。那怕在此次與西夏騎兵對決的戰役中,還付出了近兩千人的傷亡。


    至於往年屢受騷擾的百姓跟邊軍,今年死傷的人數更是大大降低。盡管消耗了朝廷用於備戰的糧食,可邊關的百姓今年,終於能過上一個安心的大年夜。


    除了布置在過關的武衛,還有潛伏在這裏的布衣閣探哨,出於警戒原因沒法返回家中與親人團圓。其餘選定的騎軍將士,也開始陸續接受邊關軍民的感謝,返回騎軍駐地成都府。


    看著老百姓灑淚送行騎兵將士,這些百姓也第一次感受到,老百姓對於軍人家崇拜之情。相比往年老百姓,總指責朝廷養的邊軍酒囊飯袋,今年這種指責卻沒有。


    盡管忙乎了近三月,可邊城的官員還是士兵,都能感受到那些收留進城居住的邊民,對於他們態度的轉變。這也讓他們真正意識到,老百姓還是分的清是非。


    他們不奢望什麽大富大貴,隻寄望於這些朝廷的官員跟將士。能保他們過一個安寧的生活,少受一些番邦遊牧騎兵的擄殺。平時窮一點,那隻能怨他們不努力。


    可一年到頭幸苦賺到錢,到頭來讓遊牧騎兵搶個精光,一家老小還死的死傷的傷。老百姓自然心有怨氣,覺得朝廷的官員跟將士太過窩囊,不能給他們一個安全的保障。


    望著這些百姓拿出一年積攢下來的糧食,塞給這些第一次享受百姓熱情的將士。所謂的出城勞軍,灑淚相送的場景,在這個戰亂之地多少年沒上演過了?


    做為各城的邊軍將士,盡管有些羨慕騎軍官兵。初來此地打了一次仗。就讓邊關的百姓如此愛戴於他們,卻也明白相比騎軍官兵,他們這些人替百姓做的事情真心太少。


    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對自己好,老百姓非常清楚。今年他們不但得到朝廷救助,還在城裏保存住性命。


    現在邊關敵情以解。意味著他們都能陸續返家。過一個幾年來相對舒坦的大年夜,老百姓怎能不記,眼前這支天子親衛軍的恩情呢?


    有意讓騎軍將士感受一下,什麽叫軍民魚水情的趙孝錫,看著平時冷酷無情的騎軍將士。這會麵對百姓的敬酒送東西時,反倒一個個緊張的不行,拿又不好,不拿又不行。


    以一身普通騎軍裝扮站在隊伍中的趙孝錫,很快傳令前麵出風頭的騎兵千人將。可以喝一口百姓送的水。食物跟酒就不要拿了。邊民過的苦,此行他們已然有目共睹。


    有了趙孝錫的命令,騎軍打頭的高茗君,朝那些出城送行的百姓道:“多謝眾鄉親的好意,我們騎軍有軍規,不能隨意接受百姓的饋贈。


    還請鄉親們體諒,別讓我等犯軍規才好。此次騎軍撤軍,是為了下次再來。我們此次離開,也不意味著永遠不再來。隻要邊關有敵情。騎軍將士的身影就會出現在那裏。


    今日我等就要離開,高某心中也著實不舍。難得有幸與眾鄉親共戰一場,那高某也不能太不近人情。眾將士聽令,接鄉親們一碗水,記住這裏鄉親的心意。喝完水,全軍繼續前進!”


    聽到高茗君這樣說。這些邊民也第一次感受到,什麽才叫王者之師。也不再強求那些騎兵接東西喝酒,紛紛端上碗給騎兵倒水,算是盡他們一份微薄的感恩之心。


    看著眼前的一幕,陪騎在趙孝錫身邊的段譽。也是一臉感動的道:“趙兄,你手下這些騎兵,真可謂王者之師!能得百姓如此厚待,此生足矣啊!”


    對這位大理世子的感歎,趙孝錫卻微笑的道:“段兄客氣了,眼下這支騎軍還有不少地方需要改進。與其說騎軍是王者之師,不如說這次騎軍北上,隻是盡到了軍人保家衛國的職責罷了。


    若是一支朝廷的軍隊,連最基本的保家衛國都做不到,又何談他們是朝廷供養的軍隊呢?這些百姓苦了幾年,好不容易今天能過個舒坦年,他們自然感恩騎軍的到來。


    以其說他們舍不得騎軍離開,是因為騎軍今年打了個大勝仗。還不如說,這裏的百姓渴望和平,能過上安寧的小日子啊!”


    這些話也許說的容易,可要做起來真的不容易。尤其在宋朝這種推薦治的大氛圍下,武將跟官兵保家衛國的積極性,真的可想而知。


    此次若非騎軍頭上,有這個天子衛率的頭銜,加上趙孝錫這個郡王欽差親自出馬。這一仗恐怕根本不可能,打出現在這番成績來。


    一般的臣武將擔任欽差,單單要得到這些地頭蛇官員的配合,就需要好好的溝通一番。絕對不象趙孝錫這樣,拿到先斬後奏之權後,讓這些路府官員都要忌憚一二。


    更何況,此次指揮對西夏作戰,處置不當違抗將領的官員。趙孝錫給予的處置辦法,並非以往向朝廷上折,參這些官員一本,等待朝廷收拾這些不配合的官員。


    而是直接先斬後奏,那怕他是個官,趙孝錫也先斬了再說。這種血淋淋的鐵血政策,令邊關的這些各城官員跟守軍將領,對趙孝錫也可謂又敬又怕。


    亂世用重典!


    在這種邊境長年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拖拖拉拉辦事不是趙孝錫的風格。除非對方官至知州那處級別,不然普通的一城官,敢不遵將領等待的命運就是被斬殺。


    此次騎軍能取得這麽大的勝利,跟這些邊城官員守軍的配合,也可謂是分不開的。無論後勤還是補給方麵,都可謂將令通行無識。


    這年頭打仗,沒有穩固的後勤保障,趙孝錫同樣會抓瞎。會影響他的戰略布局,想讓騎軍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隻怕也不太可能。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bsp;換做其它欽差大臣過來,或者一些老將出馬提價統帥。這裏的官員,決計不象趙孝錫到來時那樣,要人給人,要錢出錢,要力出力。基本上,沒人敢給趙孝錫製造麻煩。


    原因很簡單,趙孝錫是皇族成員,就算此次打敗了。到時候追究起責任來,還是那些不配合的官員倒黴。就算他殺了一些官員,到現在朝廷不什麽都沒說嗎?


    至於那些知州級別的官員,更是清楚這位郡王爺的武夫性格。江南知州被秋後問斬,可就今年剛發生的事情。他們那敢去觸這個黴頭?


    連各路的最高長官,都要無條件聽命於趙孝錫這位郡欽差的命令。下麵那些知府跟小城官員,又豈敢對趙孝錫敷衍了事?除非他們真的活夠了!


    喝過老百姓的一碗水,騎軍也沒直接摔碗走人,相反很客氣把碗遞回馬旁的百姓。這年頭,一個碗也不便宜,輕易也是舍不得的隨便摔的。


    喝完水的騎軍,隨著高苟君下令上馬之後,全軍騎兵立刻翻身上馬。沿著回成都的路,慢慢提速的離開,將這些送行的百姓拋在馬後。至於 下次騎軍,何時在來這個地方,那就隻有天知道瞎子!


    今年西夏吃了這麽大的虧,又被吐蕃跟遼國折騰了一番。如果他們再不老實點行事,後果真的不可預料。所以,與西夏接壤的邊境,至少兩到三年將無戰事。


    除了這些返回成都大營的騎軍大部隊,還有一支小分隊則由三百騎兵組成,帶隊的統兵將領。正是此次戰役結束,正式轉正為遊擊將軍的王子殊。


    他們此次並非押送俘虜跟戰利品進軍,相反每個騎兵身上,大多都綁著一個盒子。那些盒子裏,乘放的都是此次戰役中犧牲的騎軍官兵骨灰。


    這些骨灰都是前次出京時,趙孝錫帶出來的武勳跟官員子弟骨灰。雖說軍人戰死沙場是常事,可趙孝錫還是希望,讓這些陣亡的將士能回到故裏親人身邊安葬。


    至於另外一部分骨灰,遵照趙孝錫的意思,全部帶回成都安葬。他們的名字,也將被銘刻於騎軍陣亡將士的紀念碑上,讓他們享受死後的榮耀。


    有關這些事情,趙孝錫都得到了趙煦的同意。這也算是,趙孝錫替騎軍眾將士,申請的一個額外福利。以提升騎軍的凝聚力,還有朝廷將士對這份當兵吃糧的認可度。


    都說好男不當兵,可趙孝錫清楚,要想完成收複燕雲十六州的心願。讓四方臣服於大宋,軍人的地位必須有所提高。而騎軍算是一個樣板部隊,讓大宋的百姓先有過適應過程。


    這年頭都好立什麽牌坊,現在趙孝錫提出的英雄紀念碑,何嚐不是替軍人樹立的一個牌坊呢?能夠在死後流芳百世,不正是臣武將們所推崇的嗎?


    若是一下子在全軍推選,阻力可想而知會有多少。可現如今,有近三百武勳跟官員家的子弟陣亡,他們將是讚同立這座紀念碑的支持者。


    都說死者為大,現在這些官員的子弟死了。誰還在這件事情上揪著不放,後果會如何,隻要是個聰明人都清楚。這也是趙孝錫,敢於開這個先例的原因。


    都說人好臉麵,現在這些武將跟官勳家子弟死了。能讓子弟享受一下香火祭奠,那個武將跟官勳不會同意呢?反對立這個紀念碑,就是不給這些陣亡家屬的麵子。這事誰敢做?(。。)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帝之天龍八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步槍打蚊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步槍打蚊子並收藏武帝之天龍八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