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出來的沉船中有海量的炮彈,另外齊誌宇從後世也購入了大量的過期彈藥,正可以在這裏拆解,炮彈殼子在自建的小高爐裏融化,鑄造地雷、手榴彈殼子,廢炮彈裏麵的炸藥填充進去,隻是音信不能生產,需要河內大量供應。
閻錫山、李延祿參觀了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兵工廠,覺得自己的轄區也應該建立這種兵工廠,於是就向河內采購了大量的小型設備,相繼在新德裏和克塔克建立了兵工廠。張學良出過國、留過洋,見識過大場麵,在東北搞過規模不錯的工業,看不上那種土的掉渣的兵工廠,他真正想搞的是河內那種正在籌建中的大型電廠、煉鋼廠、兵工廠……沒有人才,缺少資金不要緊,可以慢慢積累。張學良到印度後,利用自己帶過來的資金在孟買辦起了一個小電廠,一個規模較大的紡織廠和一個被服廠,為部隊生產軍裝、軍毯、鞋襪。而閻錫山也不甘示弱,正籌劃建立餅幹廠、罐頭廠、麵粉廠……閻錫山來到印度後,對南華共和國分給他相當於幾個山西的偌大一片土地,發自內心地感激,暗自慶幸這一步走對了,閻錫山卯足一口氣要把轄區建設成印度最大的工業基地。沒有能力發展重工業,就先發展輕工業,他看準了同盟國即將發起的針對南華的這場戰爭肯定會曠日持久,南華共和國以絕對的空中優勢不費吹灰之力就殲滅了三國艦隊給了他充足的信心,他覺得南華共和國完全有實力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所以才會安下心來在轄區內大力發展實業。
齊誌宇估計同盟國即將發動的針對南華共和國的戰爭絕不會小打小鬧,規模絕對不會弱於一戰,到時候幾十萬,上百萬大軍從伊朗、阿富汗攻過來,以馬家軍區區十幾萬軍隊要想守住漫長的邊界難度會很大。如果自己不能使出全力支持西華共和國,整個印度肯定會得而複失。
三國艦隊吃了那麽大的虧,這次肯定不會派遣海軍過來了,因此印度洋中的幾個群島以及印度沿海港口隻需保持現有兵力就可以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幫助西華守住與伊朗、阿富汗的陸上邊界,第三裝甲師、第三集團軍的第七、八步兵師就駐守在拉合爾,屆時可以作為救火隊,與阿富汗接壤的這一段邊界陣地,哪裏吃緊救火隊就會以最快速度趕過去馳援,另外在拉合爾還有兩百架波—2飛機,三百架水上飛機、五十架直5多用途直升機可以打擊同盟國的飛機和炮兵。南華共和國軍隊為協助馬家軍守住西華與伊朗接壤的邊境線,在蘇庫爾建立了軍事基地,南華第一摩托化步兵旅、第二摩托化步兵旅、安南獨立師就駐紮在這裏,另外西華在蘇庫爾修建了簡易機場,南華共和國在印度、東南亞諸島繳獲的三百多架老式飛機都集中在這個機場,這些年南華共和國培訓了大量安南、老撾、柬埔寨飛行員,戰爭開始後,這些飛行員將駕駛這些老式飛機對同盟國軍隊進行空中打擊。除了軍事基地,印度河上還有近百艘炮艇往來巡邏,如果同盟國突破邊境防線,炮艇可以對其實施攔阻射擊。兩個軍事基地都建立了野戰醫院,擁有近千個床位,可以同時對兩百名重傷員實施手術。這些年龍州培養的大量外科大夫以及上個月從東南亞諸島聘請的醫生都被請到了西華的野戰醫院,而楊靖宇、閻錫山、張學良也送來了許多實習醫生,為將來在轄區內發展自己的醫療事業培養人才。相信在這場戰爭中,這些實習醫生一定會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能。
西華與伊朗、阿富汗邊境線上集中了十五萬軍隊,二十萬英印軍俘虜,士兵中有中國士兵,也有印度、安南、柬埔寨、老撾、緬甸、暹羅士兵,這些士兵在邊境線上主要負責埋設地雷,而構築碉堡,挖掘縱橫交錯的戰壕、修建營地,連通接後方的道路這些活都是俘虜們的事情。這場注定會成為巨大的消耗戰的戰爭,南華、西華以及印度的幾個軍事集團加在一起,擁有的訓練有素的士兵都不到八十萬,而同盟國中但隻英法就能在短時間內投入近百萬軍隊。士兵數量上拚不過人家,那就隻有在邊境線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穩固的防禦陣地了。地雷作為一種低廉有效的步兵武器,尤其受到西華的重視,馬家軍依靠拉合爾的兵工廠,可以得到大量地雷,在邊境線上布下數不勝數的雷區,可以殺傷大量的同盟國士兵。碉堡群需要大量的鋼筋、水泥,龍州水泥廠、鋼鐵廠這幾個月都是加班加點生產。從龍州至西華的鐵路、公路上,火車、卡車運載的都是這些物資,運力不夠,南華共和國又在雲南雇傭了許多馬幫,將龍州生產的水泥運送到海防,裝船送往西華。甚至南華共和國轄區內所有的漁船都被動員起來了,幫助向西華輸送戰爭物資。
1933年11月初,同盟國正在加緊籌備物資,調遣軍隊組建遠征軍,此時英國設在阿富汗、伊朗的情報部門發現西華共和國在邊境線上修建了漫長的防禦陣地,而同盟國的遠征軍尚需數個月才能進入阿富汗、伊朗,進攻西華共和國。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恐怕西華人建構的防禦陣地會更加堅固、完善,同盟國也不是傻子,不會拿自己的腦袋硬往石頭上撞,英國軍方授意情報部門製定了蝮蛇計劃。所謂蝮蛇計劃就是同盟國通過武裝阿富汗人、伊朗人,對西華的邊境線進行不斷騷擾,設法激怒西華軍隊,如果能讓西華軍隊侵入阿富汗或者伊朗,同盟國就可以避開西華共和國在邊境線上建立的防禦陣地,在阿富汗和伊朗境內殲滅其有生力量。而且一旦西華的軍隊入侵阿富汗和伊朗,就會對蘇聯構成威脅。屆時蘇聯人無論願不願意加入同盟國,隻要蘇聯人與中國人打起來,互相流血,消耗力量,以蘇聯人的國力和人口數量,動員近千萬的軍隊都不算什麽,這可不是中國人能夠輕易擺平的。雙方打個幾年,實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到那時同盟國再出動出動遠征軍輕鬆地奪回南亞、東南亞、澳洲的殖民地,繼而瓜分中國、日本、朝鮮……
英國人的蝮蛇計劃純粹就是一個笑話,阿富汗、伊朗的遊擊隊12月份開始頻繁出現在邊境線上,騷擾西華軍的防禦陣地。那些遊擊隊員騎著馬或者駱駝打幾槍、放幾炮就跑,攪得西華軍不勝其煩。幾天後,西華軍隊相應組建了數十支印度民兵組成的遊擊隊,這些印度民兵均是生活邊境線地帶的百姓,經常穿越邊境線到阿富汗、伊朗那邊同阿富汗、伊朗人做生意,對那邊的地理十分熟悉。這些遊擊隊進入阿富汗、伊朗境內不是去殲滅那些英國人資助的遊擊隊,而是搜索遊擊隊的巢穴,一旦找到了遊擊隊的基地,西華的遊擊隊內的南華共和國的情報人員就會使用電台聯絡直升機大隊,召喚直升機對其基地實施空中打擊。這種效仿後世美國對付敵國遊擊隊的作戰方式十分有效,在直升機的火箭彈和重機槍下,阿富汗、伊朗的遊擊隊不堪一擊,連續摧毀了十幾個遊擊隊基地後,阿富汗、伊朗再也沒有派遊擊隊過來騷擾,英國人花了大量心思製定的蝮蛇計劃由此宣告破產。
實際上就算此時中國人揮軍進入阿富汗、伊朗,斯大林也不會與南華大動幹戈,此時的蘇聯是最脆弱的時候,斯大林為了得到黨政軍至高無上的權利,實現獨裁統治的夢想,正在國內不予餘力地進行大清洗活動,那些有軍事才能、百戰餘生的將領隻要不肯當奴才就會被槍斃,還有許多高級知識分子也莫名其妙地被關進了監獄。軍隊中提拔上來的軍官均是平庸之輩,依靠這樣的軍官如何帶兵打仗?斯大林也不是傻子,為資本家火中取栗的事情他不會幹,中國人占了阿富汗、伊朗又能怎樣?比自己更著急的肯定是英國人,英國人的事情就讓英國人去處理好了,南華好好教訓一下英國佬,斯大林隻會拍手稱快。
同盟國成立之後,英國先期向伊朗、阿富汗各派遣了五個師的步兵和兩個炮兵師。四國艦隊覆滅後,西方列強開始研究南華軍的曆次戰役,他們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海戰、陸戰的形式已經改變,今後飛機、坦克的質量和數量將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盡管研製出先進的飛機不知要何年何月,不過沒法獲得質量優勢,那就想方設法提高現有飛機、坦克的數量好了。南華作為一個近幾年才崛起的小國,工業基礎薄弱,生產的先進坦克、飛機數量畢竟有限,打掉一個就少一個,隻要能夠以數量優勢淹沒南華的先進飛機和坦克,同盟國就能取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基於這種考慮,英國決定在國內大規模提高飛機、坦克的數量。英國人向伊朗和阿富汗、阿曼派遣大量工程、技術人員進入這三個國家,雇用當地勞工開始在當地主要城市修建機場。
從1934年2月17日開始,大批的同盟國軍隊乘坐商船、運兵船進入地中海,在阿拉伯半島登陸,相繼進入伊朗和阿富汗境內。南華共和國的偵察機也開始頻繁飛入兩國境內,偵查同盟國軍隊的動向。從空中俯視,偵查員驚愕地看到同盟國的卡車在公路上排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隊,分作數隊向西華和伊朗、阿富汗的邊境線方向延伸。飛機降低高度,可以看見一些卡車上坐滿了士兵,一些卡車上蒙著苫布,估計裏麵裝滿了彈藥、糧食等戰爭物資,卡車後麵拖曳著蒙著炮衣的火炮。
閻錫山、李延祿參觀了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兵工廠,覺得自己的轄區也應該建立這種兵工廠,於是就向河內采購了大量的小型設備,相繼在新德裏和克塔克建立了兵工廠。張學良出過國、留過洋,見識過大場麵,在東北搞過規模不錯的工業,看不上那種土的掉渣的兵工廠,他真正想搞的是河內那種正在籌建中的大型電廠、煉鋼廠、兵工廠……沒有人才,缺少資金不要緊,可以慢慢積累。張學良到印度後,利用自己帶過來的資金在孟買辦起了一個小電廠,一個規模較大的紡織廠和一個被服廠,為部隊生產軍裝、軍毯、鞋襪。而閻錫山也不甘示弱,正籌劃建立餅幹廠、罐頭廠、麵粉廠……閻錫山來到印度後,對南華共和國分給他相當於幾個山西的偌大一片土地,發自內心地感激,暗自慶幸這一步走對了,閻錫山卯足一口氣要把轄區建設成印度最大的工業基地。沒有能力發展重工業,就先發展輕工業,他看準了同盟國即將發起的針對南華的這場戰爭肯定會曠日持久,南華共和國以絕對的空中優勢不費吹灰之力就殲滅了三國艦隊給了他充足的信心,他覺得南華共和國完全有實力獲得戰爭的最終勝利。所以才會安下心來在轄區內大力發展實業。
齊誌宇估計同盟國即將發動的針對南華共和國的戰爭絕不會小打小鬧,規模絕對不會弱於一戰,到時候幾十萬,上百萬大軍從伊朗、阿富汗攻過來,以馬家軍區區十幾萬軍隊要想守住漫長的邊界難度會很大。如果自己不能使出全力支持西華共和國,整個印度肯定會得而複失。
三國艦隊吃了那麽大的虧,這次肯定不會派遣海軍過來了,因此印度洋中的幾個群島以及印度沿海港口隻需保持現有兵力就可以了,他所要做的就是幫助西華守住與伊朗、阿富汗的陸上邊界,第三裝甲師、第三集團軍的第七、八步兵師就駐守在拉合爾,屆時可以作為救火隊,與阿富汗接壤的這一段邊界陣地,哪裏吃緊救火隊就會以最快速度趕過去馳援,另外在拉合爾還有兩百架波—2飛機,三百架水上飛機、五十架直5多用途直升機可以打擊同盟國的飛機和炮兵。南華共和國軍隊為協助馬家軍守住西華與伊朗接壤的邊境線,在蘇庫爾建立了軍事基地,南華第一摩托化步兵旅、第二摩托化步兵旅、安南獨立師就駐紮在這裏,另外西華在蘇庫爾修建了簡易機場,南華共和國在印度、東南亞諸島繳獲的三百多架老式飛機都集中在這個機場,這些年南華共和國培訓了大量安南、老撾、柬埔寨飛行員,戰爭開始後,這些飛行員將駕駛這些老式飛機對同盟國軍隊進行空中打擊。除了軍事基地,印度河上還有近百艘炮艇往來巡邏,如果同盟國突破邊境防線,炮艇可以對其實施攔阻射擊。兩個軍事基地都建立了野戰醫院,擁有近千個床位,可以同時對兩百名重傷員實施手術。這些年龍州培養的大量外科大夫以及上個月從東南亞諸島聘請的醫生都被請到了西華的野戰醫院,而楊靖宇、閻錫山、張學良也送來了許多實習醫生,為將來在轄區內發展自己的醫療事業培養人才。相信在這場戰爭中,這些實習醫生一定會學習到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能。
西華與伊朗、阿富汗邊境線上集中了十五萬軍隊,二十萬英印軍俘虜,士兵中有中國士兵,也有印度、安南、柬埔寨、老撾、緬甸、暹羅士兵,這些士兵在邊境線上主要負責埋設地雷,而構築碉堡,挖掘縱橫交錯的戰壕、修建營地,連通接後方的道路這些活都是俘虜們的事情。這場注定會成為巨大的消耗戰的戰爭,南華、西華以及印度的幾個軍事集團加在一起,擁有的訓練有素的士兵都不到八十萬,而同盟國中但隻英法就能在短時間內投入近百萬軍隊。士兵數量上拚不過人家,那就隻有在邊境線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穩固的防禦陣地了。地雷作為一種低廉有效的步兵武器,尤其受到西華的重視,馬家軍依靠拉合爾的兵工廠,可以得到大量地雷,在邊境線上布下數不勝數的雷區,可以殺傷大量的同盟國士兵。碉堡群需要大量的鋼筋、水泥,龍州水泥廠、鋼鐵廠這幾個月都是加班加點生產。從龍州至西華的鐵路、公路上,火車、卡車運載的都是這些物資,運力不夠,南華共和國又在雲南雇傭了許多馬幫,將龍州生產的水泥運送到海防,裝船送往西華。甚至南華共和國轄區內所有的漁船都被動員起來了,幫助向西華輸送戰爭物資。
1933年11月初,同盟國正在加緊籌備物資,調遣軍隊組建遠征軍,此時英國設在阿富汗、伊朗的情報部門發現西華共和國在邊境線上修建了漫長的防禦陣地,而同盟國的遠征軍尚需數個月才能進入阿富汗、伊朗,進攻西華共和國。這幾個月的時間裏恐怕西華人建構的防禦陣地會更加堅固、完善,同盟國也不是傻子,不會拿自己的腦袋硬往石頭上撞,英國軍方授意情報部門製定了蝮蛇計劃。所謂蝮蛇計劃就是同盟國通過武裝阿富汗人、伊朗人,對西華的邊境線進行不斷騷擾,設法激怒西華軍隊,如果能讓西華軍隊侵入阿富汗或者伊朗,同盟國就可以避開西華共和國在邊境線上建立的防禦陣地,在阿富汗和伊朗境內殲滅其有生力量。而且一旦西華的軍隊入侵阿富汗和伊朗,就會對蘇聯構成威脅。屆時蘇聯人無論願不願意加入同盟國,隻要蘇聯人與中國人打起來,互相流血,消耗力量,以蘇聯人的國力和人口數量,動員近千萬的軍隊都不算什麽,這可不是中國人能夠輕易擺平的。雙方打個幾年,實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到那時同盟國再出動出動遠征軍輕鬆地奪回南亞、東南亞、澳洲的殖民地,繼而瓜分中國、日本、朝鮮……
英國人的蝮蛇計劃純粹就是一個笑話,阿富汗、伊朗的遊擊隊12月份開始頻繁出現在邊境線上,騷擾西華軍的防禦陣地。那些遊擊隊員騎著馬或者駱駝打幾槍、放幾炮就跑,攪得西華軍不勝其煩。幾天後,西華軍隊相應組建了數十支印度民兵組成的遊擊隊,這些印度民兵均是生活邊境線地帶的百姓,經常穿越邊境線到阿富汗、伊朗那邊同阿富汗、伊朗人做生意,對那邊的地理十分熟悉。這些遊擊隊進入阿富汗、伊朗境內不是去殲滅那些英國人資助的遊擊隊,而是搜索遊擊隊的巢穴,一旦找到了遊擊隊的基地,西華的遊擊隊內的南華共和國的情報人員就會使用電台聯絡直升機大隊,召喚直升機對其基地實施空中打擊。這種效仿後世美國對付敵國遊擊隊的作戰方式十分有效,在直升機的火箭彈和重機槍下,阿富汗、伊朗的遊擊隊不堪一擊,連續摧毀了十幾個遊擊隊基地後,阿富汗、伊朗再也沒有派遊擊隊過來騷擾,英國人花了大量心思製定的蝮蛇計劃由此宣告破產。
實際上就算此時中國人揮軍進入阿富汗、伊朗,斯大林也不會與南華大動幹戈,此時的蘇聯是最脆弱的時候,斯大林為了得到黨政軍至高無上的權利,實現獨裁統治的夢想,正在國內不予餘力地進行大清洗活動,那些有軍事才能、百戰餘生的將領隻要不肯當奴才就會被槍斃,還有許多高級知識分子也莫名其妙地被關進了監獄。軍隊中提拔上來的軍官均是平庸之輩,依靠這樣的軍官如何帶兵打仗?斯大林也不是傻子,為資本家火中取栗的事情他不會幹,中國人占了阿富汗、伊朗又能怎樣?比自己更著急的肯定是英國人,英國人的事情就讓英國人去處理好了,南華好好教訓一下英國佬,斯大林隻會拍手稱快。
同盟國成立之後,英國先期向伊朗、阿富汗各派遣了五個師的步兵和兩個炮兵師。四國艦隊覆滅後,西方列強開始研究南華軍的曆次戰役,他們不約而同地意識到海戰、陸戰的形式已經改變,今後飛機、坦克的質量和數量將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盡管研製出先進的飛機不知要何年何月,不過沒法獲得質量優勢,那就想方設法提高現有飛機、坦克的數量好了。南華作為一個近幾年才崛起的小國,工業基礎薄弱,生產的先進坦克、飛機數量畢竟有限,打掉一個就少一個,隻要能夠以數量優勢淹沒南華的先進飛機和坦克,同盟國就能取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基於這種考慮,英國決定在國內大規模提高飛機、坦克的數量。英國人向伊朗和阿富汗、阿曼派遣大量工程、技術人員進入這三個國家,雇用當地勞工開始在當地主要城市修建機場。
從1934年2月17日開始,大批的同盟國軍隊乘坐商船、運兵船進入地中海,在阿拉伯半島登陸,相繼進入伊朗和阿富汗境內。南華共和國的偵察機也開始頻繁飛入兩國境內,偵查同盟國軍隊的動向。從空中俯視,偵查員驚愕地看到同盟國的卡車在公路上排著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長隊,分作數隊向西華和伊朗、阿富汗的邊境線方向延伸。飛機降低高度,可以看見一些卡車上坐滿了士兵,一些卡車上蒙著苫布,估計裏麵裝滿了彈藥、糧食等戰爭物資,卡車後麵拖曳著蒙著炮衣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