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昌帝確實從沒放棄過想要將幾大世族徹底拔除的心思,若是換了往常,他定會借著張閣老咬出來的顧錦淳一事大動幹戈,看看有沒有可能順勢牽連到顧家及其他幾大世族身上。
但這次,怒不可遏之下,元昌帝卻沒顧及這些。
他自登基以來也自詡是個明君,大周朝在其治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朝廷政治清明。
這是元昌帝素來最為驕傲之事。
可偏偏,在這最驕傲的事上,他卻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張閣老狠狠煽了一巴掌。
張閣老入閣不到三年,就已經貪腐數十萬兩白銀,而這樣的巨貪之官,滿朝上下居然隻有一個初入官場的陳禦史敢參奏,他一直以為的政治清明豈不是個天大的笑話?
所以那些被張閣老咬出來的人,元昌帝一概下旨要從嚴從重懲處,行賄千兩以上盡皆被判了斬立決。
這其中,就有顧錦淳。
在元昌帝的雷霆震怒之下,大周立朝之後的第一樁巨貪案幾乎是以一種讓任何人都反應不及的速度下了定論。
顧家的人得到消息之後就趕往京城,但沒等他們進京,顧錦淳的鮮血已經灑落在西四牌樓的土地之上。
顧家六老爺居然就因為一個貪官的牽連就被斬了首,顧氏一族自然不肯罷休,事後張閣老那些返鄉的親族,一百一十八口盡皆於路途之間遭遇悍匪,張氏一族舉族皆亡。
除此之外,極短的時間之內,山西、山東、福建等司承宣布政使先後曝出收受賄賂、逞凶殺人、勾結倭匪等重大罪狀,自張閣老之後,大周朝官場又是一陣地動山搖,後來又牽連出大小官員無數,惹得各地官員人人自危。
這場動蕩維持了整整兩年,才算是稍微平息下來。
任是誰都知道,這是幾大世族憤怒之下的報複。
可再怎麽報複,顧錦淳卻已經回不來了。
自從顧錦淳被問斬,寧致遠和顧青未之間的關係就降至冰點。
寧致遠向顧青未解釋過自己先前的布置,可每每看到顧青未那冷冰的眼神時,他泄氣之餘亦有愧疚。
張閣老一案是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親自審理的,張閣老的認罪書他甚至比元昌帝還要早些看到,早在看到張閣老將顧錦淳咬出來時,寧致遠就有些不好的預感。
能花上幾萬兩銀子買通張閣老替顧錦淳美言,放眼整個京城,能做這件事的除了顧青未再無旁人。
寧致遠承認他是自私的,所以看到這份認罪書之後,他先是拖延了一下將這認罪書送入宮裏的時間,然後第一時間著了人去將這件事裏顧青未存在的痕跡給抹得幹幹淨淨。
隻是,他也沒想到,元昌帝會在這件事上如此大動幹戈。
他以為,哪怕是顧忌著顧錦淳出身於顧家,元昌帝也不應該如此快的就下定決心,他也就有足夠的時間再想法子。
卻沒想到……
所以麵對顧青未的冷漠,寧致遠其實是有些心虛的。
若他那時沒有心存僥幸,而是為顧錦淳做得更多些,也許,也許顧青未敬重的六叔,就不會有這樣慘烈的結局。
他們原是最親密的夫妻,但經此一事,他們之間卻仿佛隔了一道無法越過的天塹。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寧致遠少時讀到這首《八至詩》時,總是無法理解其意,可是在這之後,他卻突然就明白了。
夫妻本就是毫無血緣的陌生人,因婚姻而行至一處,情濃時能好得像是一個人,可情淡時,卻也能形同陌路勢若水火。
隔著一個顧六叔,他與顧青未,又要如何才能回到從前?
前世的寧致遠一直到臨死的那一天,都沒做到這一點。
現在回想一下,顧六叔的事情之後,他愧疚有餘,但心裏未嚐沒有氣憤。
如果歡顏能夠多給他一些信任,他也不會刻意瞞著自己的所有安排;
如果沒有秦明橫插一腳,這件事根本就不會有後麵的變故……
但沒有如果。
所以從那一天起,他就再沒從顧青未臉上看到過從前那毫無保留的微笑。
他們之間的親密不過短短幾載,卻冷眼相對了幾十年。
但,在這之後,他的歡顏,其實也不是沒有給過他機會吧。
顧六叔的事發生之後,顧青未雖然再沒與他好好說過一句話,卻也沒抗拒過他進她的院子,直到她有了身孕。
得知這個消息,寧致遠那時高興得幾乎語無倫次。
他自然是期待他與歡顏的孩子,但他更高興的是,有了孩子,哪怕隻是看在孩子的麵子上,歡顏是不是也會稍稍原諒他一兩分?
那段時間,顧青未待他確實較之前要柔和了許多,甚至在他談起孩子時,偶爾還會給他一個清淺的笑容。
每當那時,看著顧青未微微隆起的小腹,寧致遠都會心生滿足。
他知道,在六叔的事上他對顧青未有虧欠,可他發誓,隻要顧青未願意原諒他,他一定窮盡一生對她以及他們的孩子好。
他是那樣憧憬著他們的孩子的到來,卻沒想到,那一天發生的事,卻讓他和顧青未之間的關係再沒了緩和的可能。
想到這些往事,寧致遠神色冷峻起來。
對秦明,寧致遠從來都隻有怨而沒有恨,雖然他確實是出於好意,可以他的好意為引,卻牽出了這樣一場禍事。
若要說恨……
寧致遠眼前浮現出另外一道身影。
還好,那個人現在還未出現在顧青未身邊,他也絕不會任那樣一個包藏禍心的人再出現在她身邊。
他和歡顏的重生,是他花了代價求來的,從睜開眼的那天起,他就下定決心,此生定要再娶了她,他要他們之間沒有誤會,沒有怨恨,沒有任何其他人,如此攜手一生。
他也知道,歡顏與他同樣擁有前世的記憶,他想重新擁她入懷必定極為不易。
可連重生這種任誰聽了都隻覺荒唐的事都做到了,還有什麽事是不能做到的?(未完待續。)
但這次,怒不可遏之下,元昌帝卻沒顧及這些。
他自登基以來也自詡是個明君,大周朝在其治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朝廷政治清明。
這是元昌帝素來最為驕傲之事。
可偏偏,在這最驕傲的事上,他卻被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張閣老狠狠煽了一巴掌。
張閣老入閣不到三年,就已經貪腐數十萬兩白銀,而這樣的巨貪之官,滿朝上下居然隻有一個初入官場的陳禦史敢參奏,他一直以為的政治清明豈不是個天大的笑話?
所以那些被張閣老咬出來的人,元昌帝一概下旨要從嚴從重懲處,行賄千兩以上盡皆被判了斬立決。
這其中,就有顧錦淳。
在元昌帝的雷霆震怒之下,大周立朝之後的第一樁巨貪案幾乎是以一種讓任何人都反應不及的速度下了定論。
顧家的人得到消息之後就趕往京城,但沒等他們進京,顧錦淳的鮮血已經灑落在西四牌樓的土地之上。
顧家六老爺居然就因為一個貪官的牽連就被斬了首,顧氏一族自然不肯罷休,事後張閣老那些返鄉的親族,一百一十八口盡皆於路途之間遭遇悍匪,張氏一族舉族皆亡。
除此之外,極短的時間之內,山西、山東、福建等司承宣布政使先後曝出收受賄賂、逞凶殺人、勾結倭匪等重大罪狀,自張閣老之後,大周朝官場又是一陣地動山搖,後來又牽連出大小官員無數,惹得各地官員人人自危。
這場動蕩維持了整整兩年,才算是稍微平息下來。
任是誰都知道,這是幾大世族憤怒之下的報複。
可再怎麽報複,顧錦淳卻已經回不來了。
自從顧錦淳被問斬,寧致遠和顧青未之間的關係就降至冰點。
寧致遠向顧青未解釋過自己先前的布置,可每每看到顧青未那冷冰的眼神時,他泄氣之餘亦有愧疚。
張閣老一案是他這個錦衣衛指揮使親自審理的,張閣老的認罪書他甚至比元昌帝還要早些看到,早在看到張閣老將顧錦淳咬出來時,寧致遠就有些不好的預感。
能花上幾萬兩銀子買通張閣老替顧錦淳美言,放眼整個京城,能做這件事的除了顧青未再無旁人。
寧致遠承認他是自私的,所以看到這份認罪書之後,他先是拖延了一下將這認罪書送入宮裏的時間,然後第一時間著了人去將這件事裏顧青未存在的痕跡給抹得幹幹淨淨。
隻是,他也沒想到,元昌帝會在這件事上如此大動幹戈。
他以為,哪怕是顧忌著顧錦淳出身於顧家,元昌帝也不應該如此快的就下定決心,他也就有足夠的時間再想法子。
卻沒想到……
所以麵對顧青未的冷漠,寧致遠其實是有些心虛的。
若他那時沒有心存僥幸,而是為顧錦淳做得更多些,也許,也許顧青未敬重的六叔,就不會有這樣慘烈的結局。
他們原是最親密的夫妻,但經此一事,他們之間卻仿佛隔了一道無法越過的天塹。
至近至遠東西,
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
至親至疏夫妻。
寧致遠少時讀到這首《八至詩》時,總是無法理解其意,可是在這之後,他卻突然就明白了。
夫妻本就是毫無血緣的陌生人,因婚姻而行至一處,情濃時能好得像是一個人,可情淡時,卻也能形同陌路勢若水火。
隔著一個顧六叔,他與顧青未,又要如何才能回到從前?
前世的寧致遠一直到臨死的那一天,都沒做到這一點。
現在回想一下,顧六叔的事情之後,他愧疚有餘,但心裏未嚐沒有氣憤。
如果歡顏能夠多給他一些信任,他也不會刻意瞞著自己的所有安排;
如果沒有秦明橫插一腳,這件事根本就不會有後麵的變故……
但沒有如果。
所以從那一天起,他就再沒從顧青未臉上看到過從前那毫無保留的微笑。
他們之間的親密不過短短幾載,卻冷眼相對了幾十年。
但,在這之後,他的歡顏,其實也不是沒有給過他機會吧。
顧六叔的事發生之後,顧青未雖然再沒與他好好說過一句話,卻也沒抗拒過他進她的院子,直到她有了身孕。
得知這個消息,寧致遠那時高興得幾乎語無倫次。
他自然是期待他與歡顏的孩子,但他更高興的是,有了孩子,哪怕隻是看在孩子的麵子上,歡顏是不是也會稍稍原諒他一兩分?
那段時間,顧青未待他確實較之前要柔和了許多,甚至在他談起孩子時,偶爾還會給他一個清淺的笑容。
每當那時,看著顧青未微微隆起的小腹,寧致遠都會心生滿足。
他知道,在六叔的事上他對顧青未有虧欠,可他發誓,隻要顧青未願意原諒他,他一定窮盡一生對她以及他們的孩子好。
他是那樣憧憬著他們的孩子的到來,卻沒想到,那一天發生的事,卻讓他和顧青未之間的關係再沒了緩和的可能。
想到這些往事,寧致遠神色冷峻起來。
對秦明,寧致遠從來都隻有怨而沒有恨,雖然他確實是出於好意,可以他的好意為引,卻牽出了這樣一場禍事。
若要說恨……
寧致遠眼前浮現出另外一道身影。
還好,那個人現在還未出現在顧青未身邊,他也絕不會任那樣一個包藏禍心的人再出現在她身邊。
他和歡顏的重生,是他花了代價求來的,從睜開眼的那天起,他就下定決心,此生定要再娶了她,他要他們之間沒有誤會,沒有怨恨,沒有任何其他人,如此攜手一生。
他也知道,歡顏與他同樣擁有前世的記憶,他想重新擁她入懷必定極為不易。
可連重生這種任誰聽了都隻覺荒唐的事都做到了,還有什麽事是不能做到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