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指秦川第一百九十九章 廟堂之高(二十九)
唐朝以來,商業已經頗為發達,帝國境內的商業市場分為幾大類,一是兩京市,也就是長安城內的西京市和東京市,其中東京市是四方財物的聚集處,有二百二十個行,商業繁盛之極;二是州縣市,在州縣市中也有廣州市等極大的市場;三是草市;其他還有行市、墟市、亥市、廟會等等。
侯大勇等人無意中進入的就是草市。
此草市位於兩條官道的交接處,雖然時間尚早,卻已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挑著擔,有的提著幾把青菜,有的在買農具,還有的背著碗或其他雜物,林林總總,都是百姓家中常用之物。草市多是在交通便利的地點自然形成,是村民們交換財物的場所,同時,也是村民重要的社交場所。大周朝頗有盛唐遺風,男、女之妨並沒有如宋朝以後那麽嚴格,草市熙熙攘攘,有老有幼、有男有女,和現代社會鄉鎮的自由市場頗為接近。
侯大勇、劉黑狗和林中虎牽著馬,穿行在草市當中,這個草市就在大粱城外不遠處,每年春天,總是眾多的達官貴人要到郊外來踏春,這一帶的村民們自然比偏僻地區的村民見多識廣,此時,見三人雖然沒有穿官衣。但是長得天庭保滿,臉上皮膚雖黑,卻黑得油光水亮,所牽馬匹,四肢發達有力,眼睛銳利,一看就知道是來自草原的戰馬,這些村民不用猜想。也知道三人定是來自大梁城,非富即貴。於是,紛紛給三人讓路。
草市有好幾處熱氣騰騰地小餐館,小餐館極為簡單。幾張木板撐成一個矮木台,再用圓葉扇把爐火扇得火光四起,就算是一個臨時餐館,這些小餐館多是麵食,而且多是刀削麵。隨著一條條雪白的麵條飛入滾翻的鍋中,香氣也就彌漫在草市內外。男女老少都站在木台旁,捧著粗瓷碗。“悉悉、呼呼”地喝著地道的麵食。
看著這一幕極具生活景致的畫卷,侯大勇突然想到了血肉橫飛的戰場,兩者對比起來,真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侯大勇停住腳步,看著一名肥胖漢子,托著一塊橢圓形的白麵,麵條如飛天的仙女一樣,在騰騰上升地水汽中反彈著琵琶。
“真的要三碗。”胖男人沒有想到這三位城裏人居然真要吃自己地刀削麵。感到很是光榮,興奮地對著同樣肥胖的女人道:“放點小菜葉子,多放點老湯和豬油,要讓幾位貴客嚐嚐老劉家的手藝。”
灰色地粗瓷碗,雪白的麵條,綠色的小菜葉子,讓還沒有吃早飯的侯大勇等人食欲大開,侯大勇吃飯向來以風卷殘雲著稱,誰知他放下粗瓷碗的時候,林中虎和劉黑狗碗中早已空空。
“最早跟著我地親衛是杜剛和陳猛,他們兩人吃飯也著實曆害,和你們兩人也相差不多。”侯大勇滿嘴是油,回憶著他們初在大名府的日子。
遠處傳來一個村婦的喊聲:“黑狗,黑狗,快點回來。”
侯大勇和林中虎有些詫異地看著劉黑狗,劉黑狗在大梁並無親朋好友,隻以為是另有同名同姓之人。村婦地喊聲突然變成了怒罵:“黑狗,怎麽又去吃屎,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真是惡心。”
一條大黑狗慘叫著跑了過來,一名強壯的村婦手持一根大棍,猛追大黑狗。
這一幕極為有趣,侯大勇看著有些不好意思的劉黑狗,“哈、哈”大笑起來:“劉黑狗,你這個名字太過土氣了,今天我給你改一個字吧。”
劉黑狗現在已是親衛隊指揮使,也是有身份之人,可是劉黑狗這個名字讓他常常羞於啟齒,隻不過父母取的名字,他本人不能輕易改掉,否則為大不孝,可是,若由侯相這等貴人改動自己的名字,則又是家族的榮幸。
侯大勇咬文嚼字的本領並不高,他想給劉黑狗取一個表示擅長射箭的名字,“劉弈,太文雅了,劉黑弈,也不太合適。”苦思一會,沒有想到貼切之名,侯大勇突然想起在《太白陰經》中看到地彀,就蹲下來,用石塊在地上寫了一個彀字,對劉黑狗道:“狗和彀的音相同,彀意為善射之人,不若就將劉黑狗改成劉黑彀,既不忘本,又能登大雅之堂。”
劉黑狗默記了一會,認真地把這個生僻字讓了下來,然後對林中虎道:“從此,我就叫劉黑彀了。”林中虎“噗”地笑出聲,道:“劉黑彀還是劉黑狗啊。”
正在這時,一大群人從草市東麵穿了過來,有幾個粗吼聲:“大家快來看奸夫**婦,機會難得,大家快來看。”一個嘶啞的聲音拚命叫道:“恩將仇報,天理不容啊。”沒喊幾句,似乎就被堵住了嘴巴。
草市本是一個大的自由市場,來草市的村民看到有熱鬧可以看,就全部圍了過來,胖漢子也是極喜歡看熱鬧之人,恰好此時麵館無人,就對胖女人道:“你守在這裏,我去去就來。”胖女人倒是一個溫和的娘子,知道郎君喜歡熱鬧,也不說話,過來守在麵攤前麵。
正在這時,又有兩個村民來到了麵攤前麵,胖女人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王三郎,你們兩人稍等一會。”說完,就跑去叫自己的丈夫。
胖男子滿臉紅光地跟著胖女人回到麵攤前,道:“想不到陶郎中竟然勾引李家小娘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胖女人臉上露出不相信的神情,道:“陶郎中是行善事的人,醫術也這麽好。怎麽會去做這種事情,一定不會。”胖男人搖頭晃腦地道:“這種事也是醜事,家醜不能外揚,現在既然說了出來,自然是真的,李家是有名的大戶人家,出了這種事情,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胖漢子想起嬌嫩地李家小娘子。禁不住有些羨慕陶郎中。
侯大勇在鳳州、靈州之時,深感醫生、工程師等各類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招攬這些人才總是不遺餘力,此時聽到這胖子夫婦的對話,隨口問道:“這個陶郎中醫術如何?”
胖女人似乎對陶郎中極有好感。搶著答話道:“這陶郎中祖上是大唐的醫學博士,醫術高明得很,這十裏八村誰沒有受過他的好處,說他勾引小娘子,真讓人難以相信。我看定是那家長舌婦亂嚼舌頭。”
侯大勇等人就牽著馬來到人群之中,老實敦厚的村民看到三人的模樣,自動地讓開一條通道。
出現在侯大勇麵前的是極為熟悉的一幕。一對披頭散發地男女被五花大綁,男的身上有許多傷痕,被堵住嘴正在“嗚、嗚”叫喊,女的則把頭深深地埋下來,也看不清麵目。
一名管家模樣的男子正在滔滔不絕地講著這一對狗男女是如何通奸,這名奴仆口才甚好,活靈活現、唾液橫飛,宛如一切事情都在他眼前發生。
一名旁觀的村民諷刺道:“陶郎中即使真地通奸。也一定會偷偷摸摸,你怎麽會看得這麽清楚。鄧管家在吹牛吧。”
另一名口尖舌利的小娘子接著道:“對啊,陶郎中若與小李娘子在院中私通,俗語說,捉賊捉贓,捉奸捉雙,為何當日不把他倆一起拿了,而非要等到此時?”這名小娘子的父親是一位讀白了頭也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平日最喜歡和家人饒舌,因此,這位小娘子說話也伶俐得緊。
這個陶郎中看來頗有些女人緣,圍觀人群中不少女子紛紛幫著他說話,嚶嚶喳喳,就如一群鬧山的麻雀,鄧管家當然沒有諸葛亮舌戰群儒地本事,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侯大勇聽見不少娘子七嘴八舌地幫著陶醫官說話,感覺有些奇怪,他看到胖漢子又擠了過來,悄悄問道:“為何這些娘子都幫著這位陶郎中說話?”胖漢子很樂意回答這位照顧了生意的城裏人的問話,道:“這個陶郎中最擅長看小孩子地病,附近村莊小孩子生病,都找陶郎中,去年,我家的二小子生病,就是吃陶郎中抓的藥。”侯大勇心中一動,前一段時間小璐和宗林一起得病,吃了好些藥,卻一直沒有好轉,最後還是拖好了,這個陶郎中既然長於兒科,倒是一個用得著的人才。
侯大勇來到大周已有數年,對大周朝的社會情況頗為熟悉了,大周朝官府的正式組織隻設到縣一級,縣以下的社會主要是由家族勢力在維係,象這種男女關係鬧出來的問題,多半是自行處理,官府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看到這兒,侯大勇沒來由想到了春蘭,雖說春蘭做出那樣地事情,很難得到原諒,可是畢竟罪不至死,如今春蘭香消玉損,一切罪過也就隨之贖清了,她本身沒有親人,或許過不了幾年,就成為一絲被狂風吹散了輕煙,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絲痕跡。侯大勇以前做夢很少夢到春蘭,甚至夢到阿濟格的次數都多過春蘭,但是自從春蘭自殺身亡後,侯大勇已經多次夢見春蘭。
人這東西其實很賤,輕易得到的東西就並不懂得珍惜,而失去了才知道有些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同樣,若一個人為另一個付出太多,往往獲得的不是尊重,而是忽視。
侯大勇暗道:明年春蘭的祭日,一定要記住去燒一柱香。
想到這些,侯大勇有心要幫助這陶郎中和這名小娘子,身為宰相也有好處,除了為數極少的人,沒有多少值得顧忌之人。
那個管家站在高處,道:“我們家少郎說了,把陶七綁在這裏示眾,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陶七看上去人模狗樣。其實勾引他人之婦,為人最是無恥。”
正在這時,響起了一些女子高亢的聲音,道:“陶郎中的母親和娘子來了。”如有一隻無形的手分開了人群,兩個哭哭啼啼的女子撲向陶郎中,卻被幾名強壯地家丁擋住了。
中年女子衝了幾次沒有成功,回頭對著圍觀的眾人哭道:“各位鄉親,你們要說句公道話。陶七為人處世大家都知道,你們可要說句公道話啊。”
那名管家振振有詞的反駁道:“若是按照規距。這等奸夫**婦是要被沉水塘的,但我少郎念到陶七也曾經行過善事,隻是綁在這裏示眾。等集散了,就放陶七回家。”
中年女子跪在地上,對著鄧管家道:“陶家可是有臉麵的人家,你們這樣做,是軟刀子殺人啊。”見鄧管家不為所動。中年女子拉長聲音哭道:“各位相親,看到陶七多年行善的份上,幫我們孤兒寡母說一句話。啊、啊。”
不少村民們臉上都有些羞愧之色,有幾人想上前,可是想了想李家的勢力,又看了看鄧管家身旁的幾個牛高馬大地家丁,均打消了上前幫忙的念頭。
侯大勇對劉黑彀使了一個眼色。劉黑彀統率親衛隊已有一年多時間,早非吳下阿蒙,他馬上領會了侯大勇意思,走上前去。很威嚴地對鄧管家道:“剛才那位娘子說得好,捉賊捉贓,捉奸捉雙,你說他們通奸,到底捉住他們沒有。”
鄧管家留著兩片小胡須,他見出來打抱不平之人身材魁梧,牽著高頭大馬,氣度著實不凡,就拱手道:“這三位好漢定是路過此地,我們是李家莊地,這位陶七和我家少郎的三娘子有奸情,故而略作處罰。”
陶七見有人出頭,猛地吐掉了布團,大喊道:“一個月前,小李娘子生病了,我去給她看了病,不過就開了兩個藥方子,今天一早,這夥人趁我不備,在我行醫的路上把我綁到了這裏。”
鄧管家輕蔑地看著陶七,道:“別在這裏吼叫,一年前,就有人風言***說起這等髒事,這幾天府上地人都說陶七和小李娘子有私情,這還能有假。”
一直低垂著頭的小李娘子聽到此言,猛地抬起頭,道:“謠言,全是謠言,就憑著這些無憑無據的謠言,居然壞了兩個人的清白。”
鄧管家對劉黑彀道:“這小李娘子本是買來的奴仆,現在她做出這等事情,少郎也就不要她了,這是她地書契,誰若有十貫錢,就帶她去。”
胖漢子盯著小李娘子直流口水,他盤算著自己的腰包,這十貫錢對於胖漢子來說可是一筆巨款。胖娘子對於胖漢子的心思揣摩得極準,她一把握住胖漢子手臂,用力拉著,道:“想都別想,跟我回去。”剛才胖娘子還表現得頗為忠厚,此時麵臨著可能成為自己對手地小李娘子,立刻變得極為凶悍,胖漢子極不情願地散開了。
那一群七嘴八舌的的娘子,聽到鄧管家以十貫錢要賣掉小李娘子,頓時神情不自然起來,就暗中拉著夫君,四處散開,剩下一群垂涎三盡的單個男子。
劉黑彀回頭看了看侯大勇,侯大勇點了點頭,劉黑彀從懷裏取過十貫錢,扔給鄧管家,道:“錢給你,文書和人給我。”鄧管家接過錢,對著小李娘子道:“算是運氣好,以後好好伺候這位大爺,別再去幹那些丟人的事情。”
小李娘子看著劉黑彀拿到了文書,也就對鄧管家沒有了顧忌,站起身來,對著鄧管家呸了一聲,罵道:“你們都是李家的狗,我知道,所有的誣言穢語,都是大娘子編出來的,可憐少郎,自認為聰明萬分,其實蠢笨如豬,竟然相信如此拙劣地謊言,枉我如此疼他一場。”
鄧管家沒有想到文書剛剛易手,小李娘子就翻臉不認人,不過看著一臉嚴肅的劉黑彀,卻也不敢造次,上前狠狠地踢了陶七一腳,道:“以後要把你下麵管緊一點,別到處惹禍,今天給你一點小教訓,以後可就沒有這麽輕鬆。”說完,鄧管家禮貌性地向劉黑彀拱了拱手,就揚長而去。圍觀的村民們見這三個帶著腰刀、牽著大馬的異鄉客買走了美貌的小李娘子。心猶不甘,卻無可奈何,隻有無趣地散去。
陶七的母親和娘子解開了陶七地繩索,陶七呆若木雞地站在原地。
侯大勇看了看陶七和小李娘子,道:“陶郎中,你跟我過來,我要單獨問你幾句話。”
“既然發生了此事,你不若離開李家莊。跟我在大梁城裏去。”
陶七神色呆滯、答非所問地道:“先祖本是大唐醫學博士,曾有遺訓。陶家子孫後代不得在官府為醫官。”陶郎中祖上曾有兩兄弟,都是宮中太醫,專治小兒。後來因為莫名其妙死掉了一位大唐皇子,陶家祖先因此獲罪,大哥被杖殺在宮中,後來朝政混亂,二弟就逃到了李家莊。以後子孫都居住在李家莊。
“陶郎中不願為官也可以,我在大梁城裏有一間小鋪子,閑著也閑著。不若讓你在小鋪麵開一個診所,懸壺濟世,也不違你先祖之遺訓。”
此時,陶郎中似乎才回過神來,他早就想在大梁城內行醫,隻是大粱城的鋪子價格驚人,他無論如何也沒有買鋪子的錢,因此。陶郎中雖有一手好醫術,卻隻有在郊外行醫,此時,隻到麵前的城裏人願意出一個鋪子給自己行醫,不覺有些心動,不過,陶郎中為人方正,無功不受祿,讓他內心總不踏實,就道:“在下和先生無親無故,不知先生為何如此幫我,在下鬥膽,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聽說陶郎中善治小兒,我正好有一子一女,前一段時間生病,久拖未好,有陶郎中在,也不至於此。”
陶郎中知道越是富貴之人越是怕死,心道:原為是看中了我的醫術。陶郎中對自己的醫術頗有自信,就道:“既然如此,全憑先生差遺。”
侯大勇看了看小李娘子,道:“小李娘子已被我買下,就跟了陶郎中吧。”
陶七連連搖頭道:“在下確實和小李娘子沒有芶且之事,這是一個天大的謠言。
在另外一邊的小李娘子此時已把披散了頭發簡單梳理一番,來到劉黑彀身前,道:“奴家見過阿郎。”劉黑彀連忙道:“我可不是阿郎。”
劉黑彀把小李娘子帶到了侯大勇身前,小李娘子跪下道:“奴家見過阿郎。”侯大勇此時才看清小李娘子地麵容,確實是一個未施粉黛的美女,雖說比不上符英、師高月明,和秋菊相比確也不差。
侯大勇扭頭問道:“陶郎中,你可曾娶親。”陶七對著站在一旁仍在哭泣地年輕女子道:“這是我的娘子。”侯大勇對兩人道:“既然有了今日之事,我也不管你們兩人是否有私情,幹脆陶郎中就把小李娘子收到房中,一齊到大梁城去吧。小李娘子是我十貫錢買來的,你付十貫錢,就可以從我手中把她贖回去。”
陶郎中此時並不知道侯大勇地身份,就拱手道:“母親就在身邊,若要納妾,須得母親同意。”劉黑彀嗬斥道:“我家主人好心救得你們兩人,你去在這推三阻四,別不識抬舉。”侯大勇打斷道:“陶郎中所言有理,就讓他去征求母親的意見。”
陶郎中走到中年女子和少婦身邊,三人說了一會,少婦就開始抹眼淚。過了一會,陶郎中回來道:“母親同意此事,隻不過現在身上沒有十貫錢,等我回去取來。”
小李娘子聽到陶郎中同意此事,一時之間心中百味俱全。李家少郎本和自己情投意合,誤聽謠言,居然同意大娘把自己賣掉,雖說此時情分已斷,但是想到往日歡好,仍然心如刀絞。
另一方麵,對於小李娘子來說,成為陶郎中的小妾,總勝過給大戶人家當奴仆,這個結局或許是較好的一條出路。小李娘子抬起頭時,正好遇上了陶郎中的眼光,小李娘子蒼白地臉上泛出一絲嬌羞,連忙把頭低了下去。
侯大勇笑道:“十貫錢不過是區區小數,不用急,陶郎中回家安頓好以後,自到大梁城找城東的富家商鋪,到時會有人給你安排。”
富家商鋪在大梁城可謂鼎鼎大名,陶郎中頓時吃了一驚,心道:原來這幾人是富家商鋪的人,怪不得根本不在乎一個小鋪子。陶郎中拱手道:“在下被李家莊地少郎如此羞辱,也沒有臉麵在李家莊久呆,我這就跟著先生進城,等到安頓好以後,再回去接母親和娘子。”
“也行。”
侯大勇、劉黑彀、林中虎加上陶郎中、小李娘子,就慢悠悠地朝著大粱城內走去,不過,經過草市這麽一折騰,侯大勇幾乎把射殺禁軍戰馬的事情忘掉了。往回沒有走多遠,就看到參軍封沙、親衛隊副指揮使林小六帶著親衛隊出現在眼前。
陶郎中聽到“節度使”這個稱呼,嚇得腿肚子開始轉筋,一是節度使對於陶郎中來說,已是大得無法再大的大官,二是節度使據說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將軍。等到親衛隊牽過一匹馬,陶郎中還沒有從震驚中醒悟過來,反而是小李娘子在背後用手指使勁捅了捅陶郎中的後背,陶郎中這才伸手接過了馬韁繩,可笑的是陶郎中居然不會騎馬,反而是小李娘子曾在李家莊裏騎過大馬,就由小李娘子上馬持韁繩,而陶郎中則坐在小李娘子身後。
謠言,竟真的成就了一段或許前世就注定的姻緣。
侯大勇想到“謠言”兩個字,突然心有所悟。
有話無法說出口,是一件讓人極為鬱悶地事情,侯大勇這一段時間正處於這種痛苦之中。
三年征淮之戰,趙匡胤多次充當先鋒官,在清流關、六合、紫金山等戰役中屢破強敵,可謂功勳著著,成為大周禁軍中威望最高的將領,深得柴榮信任,若不出意外,趙匡胤定然會按照曆史的固有軌跡登上殿前司都點檢一職,為其陳橋之變奠定基礎。
侯大勇知道事情發展的軌跡,卻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個軌跡,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趙匡胤確確實實沒有奪位的野心,他奪位之心是隨著形勢變化而逐漸產生的。
若直言趙匡胤之事,侯大勇在柴榮心中必然會成為一個挑撥君臣關係的小人,所說,侯大勇處於有話不能話的狀態,隻能眼看著事情朝著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
今日在草市所遇之事,突然如一柄閃電照亮刺穿侯大勇的腦袋,靈感,就在不經意間迸了出來:隻要是皇帝,就天然的會對手握重兵的大將產生戒備心理,很多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確保帝位安全,此種心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也是反間計屢屢能夠奏效的重要心理基礎,
而謠言,因為具有似是而非,來無影去無蹤的特點,卻最容易在人們心中紮下根來,對於手握重兵的大將來說,謠言,就如細菌一樣,往往是極為致命的毒藥。
侯大勇回到了大梁侯府以後,立刻把孟殊召到了書房中麵授機宜。
十月底,天氣漸漸冷了,疏通永濟渠的河工,突然在河中挖出一塊石碑,上麵刻著六個字“香孩兒坐天下。”跳至
唐朝以來,商業已經頗為發達,帝國境內的商業市場分為幾大類,一是兩京市,也就是長安城內的西京市和東京市,其中東京市是四方財物的聚集處,有二百二十個行,商業繁盛之極;二是州縣市,在州縣市中也有廣州市等極大的市場;三是草市;其他還有行市、墟市、亥市、廟會等等。
侯大勇等人無意中進入的就是草市。
此草市位於兩條官道的交接處,雖然時間尚早,卻已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挑著擔,有的提著幾把青菜,有的在買農具,還有的背著碗或其他雜物,林林總總,都是百姓家中常用之物。草市多是在交通便利的地點自然形成,是村民們交換財物的場所,同時,也是村民重要的社交場所。大周朝頗有盛唐遺風,男、女之妨並沒有如宋朝以後那麽嚴格,草市熙熙攘攘,有老有幼、有男有女,和現代社會鄉鎮的自由市場頗為接近。
侯大勇、劉黑狗和林中虎牽著馬,穿行在草市當中,這個草市就在大粱城外不遠處,每年春天,總是眾多的達官貴人要到郊外來踏春,這一帶的村民們自然比偏僻地區的村民見多識廣,此時,見三人雖然沒有穿官衣。但是長得天庭保滿,臉上皮膚雖黑,卻黑得油光水亮,所牽馬匹,四肢發達有力,眼睛銳利,一看就知道是來自草原的戰馬,這些村民不用猜想。也知道三人定是來自大梁城,非富即貴。於是,紛紛給三人讓路。
草市有好幾處熱氣騰騰地小餐館,小餐館極為簡單。幾張木板撐成一個矮木台,再用圓葉扇把爐火扇得火光四起,就算是一個臨時餐館,這些小餐館多是麵食,而且多是刀削麵。隨著一條條雪白的麵條飛入滾翻的鍋中,香氣也就彌漫在草市內外。男女老少都站在木台旁,捧著粗瓷碗。“悉悉、呼呼”地喝著地道的麵食。
看著這一幕極具生活景致的畫卷,侯大勇突然想到了血肉橫飛的戰場,兩者對比起來,真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侯大勇停住腳步,看著一名肥胖漢子,托著一塊橢圓形的白麵,麵條如飛天的仙女一樣,在騰騰上升地水汽中反彈著琵琶。
“真的要三碗。”胖男人沒有想到這三位城裏人居然真要吃自己地刀削麵。感到很是光榮,興奮地對著同樣肥胖的女人道:“放點小菜葉子,多放點老湯和豬油,要讓幾位貴客嚐嚐老劉家的手藝。”
灰色地粗瓷碗,雪白的麵條,綠色的小菜葉子,讓還沒有吃早飯的侯大勇等人食欲大開,侯大勇吃飯向來以風卷殘雲著稱,誰知他放下粗瓷碗的時候,林中虎和劉黑狗碗中早已空空。
“最早跟著我地親衛是杜剛和陳猛,他們兩人吃飯也著實曆害,和你們兩人也相差不多。”侯大勇滿嘴是油,回憶著他們初在大名府的日子。
遠處傳來一個村婦的喊聲:“黑狗,黑狗,快點回來。”
侯大勇和林中虎有些詫異地看著劉黑狗,劉黑狗在大梁並無親朋好友,隻以為是另有同名同姓之人。村婦地喊聲突然變成了怒罵:“黑狗,怎麽又去吃屎,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真是惡心。”
一條大黑狗慘叫著跑了過來,一名強壯的村婦手持一根大棍,猛追大黑狗。
這一幕極為有趣,侯大勇看著有些不好意思的劉黑狗,“哈、哈”大笑起來:“劉黑狗,你這個名字太過土氣了,今天我給你改一個字吧。”
劉黑狗現在已是親衛隊指揮使,也是有身份之人,可是劉黑狗這個名字讓他常常羞於啟齒,隻不過父母取的名字,他本人不能輕易改掉,否則為大不孝,可是,若由侯相這等貴人改動自己的名字,則又是家族的榮幸。
侯大勇咬文嚼字的本領並不高,他想給劉黑狗取一個表示擅長射箭的名字,“劉弈,太文雅了,劉黑弈,也不太合適。”苦思一會,沒有想到貼切之名,侯大勇突然想起在《太白陰經》中看到地彀,就蹲下來,用石塊在地上寫了一個彀字,對劉黑狗道:“狗和彀的音相同,彀意為善射之人,不若就將劉黑狗改成劉黑彀,既不忘本,又能登大雅之堂。”
劉黑狗默記了一會,認真地把這個生僻字讓了下來,然後對林中虎道:“從此,我就叫劉黑彀了。”林中虎“噗”地笑出聲,道:“劉黑彀還是劉黑狗啊。”
正在這時,一大群人從草市東麵穿了過來,有幾個粗吼聲:“大家快來看奸夫**婦,機會難得,大家快來看。”一個嘶啞的聲音拚命叫道:“恩將仇報,天理不容啊。”沒喊幾句,似乎就被堵住了嘴巴。
草市本是一個大的自由市場,來草市的村民看到有熱鬧可以看,就全部圍了過來,胖漢子也是極喜歡看熱鬧之人,恰好此時麵館無人,就對胖女人道:“你守在這裏,我去去就來。”胖女人倒是一個溫和的娘子,知道郎君喜歡熱鬧,也不說話,過來守在麵攤前麵。
正在這時,又有兩個村民來到了麵攤前麵,胖女人有些不好意思地道:“王三郎,你們兩人稍等一會。”說完,就跑去叫自己的丈夫。
胖男子滿臉紅光地跟著胖女人回到麵攤前,道:“想不到陶郎中竟然勾引李家小娘子,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胖女人臉上露出不相信的神情,道:“陶郎中是行善事的人,醫術也這麽好。怎麽會去做這種事情,一定不會。”胖男人搖頭晃腦地道:“這種事也是醜事,家醜不能外揚,現在既然說了出來,自然是真的,李家是有名的大戶人家,出了這種事情,如何能咽得下這口氣。”胖漢子想起嬌嫩地李家小娘子。禁不住有些羨慕陶郎中。
侯大勇在鳳州、靈州之時,深感醫生、工程師等各類專業人才嚴重缺乏。招攬這些人才總是不遺餘力,此時聽到這胖子夫婦的對話,隨口問道:“這個陶郎中醫術如何?”
胖女人似乎對陶郎中極有好感。搶著答話道:“這陶郎中祖上是大唐的醫學博士,醫術高明得很,這十裏八村誰沒有受過他的好處,說他勾引小娘子,真讓人難以相信。我看定是那家長舌婦亂嚼舌頭。”
侯大勇等人就牽著馬來到人群之中,老實敦厚的村民看到三人的模樣,自動地讓開一條通道。
出現在侯大勇麵前的是極為熟悉的一幕。一對披頭散發地男女被五花大綁,男的身上有許多傷痕,被堵住嘴正在“嗚、嗚”叫喊,女的則把頭深深地埋下來,也看不清麵目。
一名管家模樣的男子正在滔滔不絕地講著這一對狗男女是如何通奸,這名奴仆口才甚好,活靈活現、唾液橫飛,宛如一切事情都在他眼前發生。
一名旁觀的村民諷刺道:“陶郎中即使真地通奸。也一定會偷偷摸摸,你怎麽會看得這麽清楚。鄧管家在吹牛吧。”
另一名口尖舌利的小娘子接著道:“對啊,陶郎中若與小李娘子在院中私通,俗語說,捉賊捉贓,捉奸捉雙,為何當日不把他倆一起拿了,而非要等到此時?”這名小娘子的父親是一位讀白了頭也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平日最喜歡和家人饒舌,因此,這位小娘子說話也伶俐得緊。
這個陶郎中看來頗有些女人緣,圍觀人群中不少女子紛紛幫著他說話,嚶嚶喳喳,就如一群鬧山的麻雀,鄧管家當然沒有諸葛亮舌戰群儒地本事,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侯大勇聽見不少娘子七嘴八舌地幫著陶醫官說話,感覺有些奇怪,他看到胖漢子又擠了過來,悄悄問道:“為何這些娘子都幫著這位陶郎中說話?”胖漢子很樂意回答這位照顧了生意的城裏人的問話,道:“這個陶郎中最擅長看小孩子地病,附近村莊小孩子生病,都找陶郎中,去年,我家的二小子生病,就是吃陶郎中抓的藥。”侯大勇心中一動,前一段時間小璐和宗林一起得病,吃了好些藥,卻一直沒有好轉,最後還是拖好了,這個陶郎中既然長於兒科,倒是一個用得著的人才。
侯大勇來到大周已有數年,對大周朝的社會情況頗為熟悉了,大周朝官府的正式組織隻設到縣一級,縣以下的社會主要是由家族勢力在維係,象這種男女關係鬧出來的問題,多半是自行處理,官府向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看到這兒,侯大勇沒來由想到了春蘭,雖說春蘭做出那樣地事情,很難得到原諒,可是畢竟罪不至死,如今春蘭香消玉損,一切罪過也就隨之贖清了,她本身沒有親人,或許過不了幾年,就成為一絲被狂風吹散了輕煙,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一絲痕跡。侯大勇以前做夢很少夢到春蘭,甚至夢到阿濟格的次數都多過春蘭,但是自從春蘭自殺身亡後,侯大勇已經多次夢見春蘭。
人這東西其實很賤,輕易得到的東西就並不懂得珍惜,而失去了才知道有些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同樣,若一個人為另一個付出太多,往往獲得的不是尊重,而是忽視。
侯大勇暗道:明年春蘭的祭日,一定要記住去燒一柱香。
想到這些,侯大勇有心要幫助這陶郎中和這名小娘子,身為宰相也有好處,除了為數極少的人,沒有多少值得顧忌之人。
那個管家站在高處,道:“我們家少郎說了,把陶七綁在這裏示眾,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陶七看上去人模狗樣。其實勾引他人之婦,為人最是無恥。”
正在這時,響起了一些女子高亢的聲音,道:“陶郎中的母親和娘子來了。”如有一隻無形的手分開了人群,兩個哭哭啼啼的女子撲向陶郎中,卻被幾名強壯地家丁擋住了。
中年女子衝了幾次沒有成功,回頭對著圍觀的眾人哭道:“各位鄉親,你們要說句公道話。陶七為人處世大家都知道,你們可要說句公道話啊。”
那名管家振振有詞的反駁道:“若是按照規距。這等奸夫**婦是要被沉水塘的,但我少郎念到陶七也曾經行過善事,隻是綁在這裏示眾。等集散了,就放陶七回家。”
中年女子跪在地上,對著鄧管家道:“陶家可是有臉麵的人家,你們這樣做,是軟刀子殺人啊。”見鄧管家不為所動。中年女子拉長聲音哭道:“各位相親,看到陶七多年行善的份上,幫我們孤兒寡母說一句話。啊、啊。”
不少村民們臉上都有些羞愧之色,有幾人想上前,可是想了想李家的勢力,又看了看鄧管家身旁的幾個牛高馬大地家丁,均打消了上前幫忙的念頭。
侯大勇對劉黑彀使了一個眼色。劉黑彀統率親衛隊已有一年多時間,早非吳下阿蒙,他馬上領會了侯大勇意思,走上前去。很威嚴地對鄧管家道:“剛才那位娘子說得好,捉賊捉贓,捉奸捉雙,你說他們通奸,到底捉住他們沒有。”
鄧管家留著兩片小胡須,他見出來打抱不平之人身材魁梧,牽著高頭大馬,氣度著實不凡,就拱手道:“這三位好漢定是路過此地,我們是李家莊地,這位陶七和我家少郎的三娘子有奸情,故而略作處罰。”
陶七見有人出頭,猛地吐掉了布團,大喊道:“一個月前,小李娘子生病了,我去給她看了病,不過就開了兩個藥方子,今天一早,這夥人趁我不備,在我行醫的路上把我綁到了這裏。”
鄧管家輕蔑地看著陶七,道:“別在這裏吼叫,一年前,就有人風言***說起這等髒事,這幾天府上地人都說陶七和小李娘子有私情,這還能有假。”
一直低垂著頭的小李娘子聽到此言,猛地抬起頭,道:“謠言,全是謠言,就憑著這些無憑無據的謠言,居然壞了兩個人的清白。”
鄧管家對劉黑彀道:“這小李娘子本是買來的奴仆,現在她做出這等事情,少郎也就不要她了,這是她地書契,誰若有十貫錢,就帶她去。”
胖漢子盯著小李娘子直流口水,他盤算著自己的腰包,這十貫錢對於胖漢子來說可是一筆巨款。胖娘子對於胖漢子的心思揣摩得極準,她一把握住胖漢子手臂,用力拉著,道:“想都別想,跟我回去。”剛才胖娘子還表現得頗為忠厚,此時麵臨著可能成為自己對手地小李娘子,立刻變得極為凶悍,胖漢子極不情願地散開了。
那一群七嘴八舌的的娘子,聽到鄧管家以十貫錢要賣掉小李娘子,頓時神情不自然起來,就暗中拉著夫君,四處散開,剩下一群垂涎三盡的單個男子。
劉黑彀回頭看了看侯大勇,侯大勇點了點頭,劉黑彀從懷裏取過十貫錢,扔給鄧管家,道:“錢給你,文書和人給我。”鄧管家接過錢,對著小李娘子道:“算是運氣好,以後好好伺候這位大爺,別再去幹那些丟人的事情。”
小李娘子看著劉黑彀拿到了文書,也就對鄧管家沒有了顧忌,站起身來,對著鄧管家呸了一聲,罵道:“你們都是李家的狗,我知道,所有的誣言穢語,都是大娘子編出來的,可憐少郎,自認為聰明萬分,其實蠢笨如豬,竟然相信如此拙劣地謊言,枉我如此疼他一場。”
鄧管家沒有想到文書剛剛易手,小李娘子就翻臉不認人,不過看著一臉嚴肅的劉黑彀,卻也不敢造次,上前狠狠地踢了陶七一腳,道:“以後要把你下麵管緊一點,別到處惹禍,今天給你一點小教訓,以後可就沒有這麽輕鬆。”說完,鄧管家禮貌性地向劉黑彀拱了拱手,就揚長而去。圍觀的村民們見這三個帶著腰刀、牽著大馬的異鄉客買走了美貌的小李娘子。心猶不甘,卻無可奈何,隻有無趣地散去。
陶七的母親和娘子解開了陶七地繩索,陶七呆若木雞地站在原地。
侯大勇看了看陶七和小李娘子,道:“陶郎中,你跟我過來,我要單獨問你幾句話。”
“既然發生了此事,你不若離開李家莊。跟我在大梁城裏去。”
陶七神色呆滯、答非所問地道:“先祖本是大唐醫學博士,曾有遺訓。陶家子孫後代不得在官府為醫官。”陶郎中祖上曾有兩兄弟,都是宮中太醫,專治小兒。後來因為莫名其妙死掉了一位大唐皇子,陶家祖先因此獲罪,大哥被杖殺在宮中,後來朝政混亂,二弟就逃到了李家莊。以後子孫都居住在李家莊。
“陶郎中不願為官也可以,我在大梁城裏有一間小鋪子,閑著也閑著。不若讓你在小鋪麵開一個診所,懸壺濟世,也不違你先祖之遺訓。”
此時,陶郎中似乎才回過神來,他早就想在大梁城內行醫,隻是大粱城的鋪子價格驚人,他無論如何也沒有買鋪子的錢,因此。陶郎中雖有一手好醫術,卻隻有在郊外行醫,此時,隻到麵前的城裏人願意出一個鋪子給自己行醫,不覺有些心動,不過,陶郎中為人方正,無功不受祿,讓他內心總不踏實,就道:“在下和先生無親無故,不知先生為何如此幫我,在下鬥膽,請問先生尊姓大名?”
“聽說陶郎中善治小兒,我正好有一子一女,前一段時間生病,久拖未好,有陶郎中在,也不至於此。”
陶郎中知道越是富貴之人越是怕死,心道:原為是看中了我的醫術。陶郎中對自己的醫術頗有自信,就道:“既然如此,全憑先生差遺。”
侯大勇看了看小李娘子,道:“小李娘子已被我買下,就跟了陶郎中吧。”
陶七連連搖頭道:“在下確實和小李娘子沒有芶且之事,這是一個天大的謠言。
在另外一邊的小李娘子此時已把披散了頭發簡單梳理一番,來到劉黑彀身前,道:“奴家見過阿郎。”劉黑彀連忙道:“我可不是阿郎。”
劉黑彀把小李娘子帶到了侯大勇身前,小李娘子跪下道:“奴家見過阿郎。”侯大勇此時才看清小李娘子地麵容,確實是一個未施粉黛的美女,雖說比不上符英、師高月明,和秋菊相比確也不差。
侯大勇扭頭問道:“陶郎中,你可曾娶親。”陶七對著站在一旁仍在哭泣地年輕女子道:“這是我的娘子。”侯大勇對兩人道:“既然有了今日之事,我也不管你們兩人是否有私情,幹脆陶郎中就把小李娘子收到房中,一齊到大梁城去吧。小李娘子是我十貫錢買來的,你付十貫錢,就可以從我手中把她贖回去。”
陶郎中此時並不知道侯大勇地身份,就拱手道:“母親就在身邊,若要納妾,須得母親同意。”劉黑彀嗬斥道:“我家主人好心救得你們兩人,你去在這推三阻四,別不識抬舉。”侯大勇打斷道:“陶郎中所言有理,就讓他去征求母親的意見。”
陶郎中走到中年女子和少婦身邊,三人說了一會,少婦就開始抹眼淚。過了一會,陶郎中回來道:“母親同意此事,隻不過現在身上沒有十貫錢,等我回去取來。”
小李娘子聽到陶郎中同意此事,一時之間心中百味俱全。李家少郎本和自己情投意合,誤聽謠言,居然同意大娘把自己賣掉,雖說此時情分已斷,但是想到往日歡好,仍然心如刀絞。
另一方麵,對於小李娘子來說,成為陶郎中的小妾,總勝過給大戶人家當奴仆,這個結局或許是較好的一條出路。小李娘子抬起頭時,正好遇上了陶郎中的眼光,小李娘子蒼白地臉上泛出一絲嬌羞,連忙把頭低了下去。
侯大勇笑道:“十貫錢不過是區區小數,不用急,陶郎中回家安頓好以後,自到大梁城找城東的富家商鋪,到時會有人給你安排。”
富家商鋪在大梁城可謂鼎鼎大名,陶郎中頓時吃了一驚,心道:原來這幾人是富家商鋪的人,怪不得根本不在乎一個小鋪子。陶郎中拱手道:“在下被李家莊地少郎如此羞辱,也沒有臉麵在李家莊久呆,我這就跟著先生進城,等到安頓好以後,再回去接母親和娘子。”
“也行。”
侯大勇、劉黑彀、林中虎加上陶郎中、小李娘子,就慢悠悠地朝著大粱城內走去,不過,經過草市這麽一折騰,侯大勇幾乎把射殺禁軍戰馬的事情忘掉了。往回沒有走多遠,就看到參軍封沙、親衛隊副指揮使林小六帶著親衛隊出現在眼前。
陶郎中聽到“節度使”這個稱呼,嚇得腿肚子開始轉筋,一是節度使對於陶郎中來說,已是大得無法再大的大官,二是節度使據說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將軍。等到親衛隊牽過一匹馬,陶郎中還沒有從震驚中醒悟過來,反而是小李娘子在背後用手指使勁捅了捅陶郎中的後背,陶郎中這才伸手接過了馬韁繩,可笑的是陶郎中居然不會騎馬,反而是小李娘子曾在李家莊裏騎過大馬,就由小李娘子上馬持韁繩,而陶郎中則坐在小李娘子身後。
謠言,竟真的成就了一段或許前世就注定的姻緣。
侯大勇想到“謠言”兩個字,突然心有所悟。
有話無法說出口,是一件讓人極為鬱悶地事情,侯大勇這一段時間正處於這種痛苦之中。
三年征淮之戰,趙匡胤多次充當先鋒官,在清流關、六合、紫金山等戰役中屢破強敵,可謂功勳著著,成為大周禁軍中威望最高的將領,深得柴榮信任,若不出意外,趙匡胤定然會按照曆史的固有軌跡登上殿前司都點檢一職,為其陳橋之變奠定基礎。
侯大勇知道事情發展的軌跡,卻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這個軌跡,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此時趙匡胤確確實實沒有奪位的野心,他奪位之心是隨著形勢變化而逐漸產生的。
若直言趙匡胤之事,侯大勇在柴榮心中必然會成為一個挑撥君臣關係的小人,所說,侯大勇處於有話不能話的狀態,隻能眼看著事情朝著令人不安的方向發展。
今日在草市所遇之事,突然如一柄閃電照亮刺穿侯大勇的腦袋,靈感,就在不經意間迸了出來:隻要是皇帝,就天然的會對手握重兵的大將產生戒備心理,很多事情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確保帝位安全,此種心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這也是反間計屢屢能夠奏效的重要心理基礎,
而謠言,因為具有似是而非,來無影去無蹤的特點,卻最容易在人們心中紮下根來,對於手握重兵的大將來說,謠言,就如細菌一樣,往往是極為致命的毒藥。
侯大勇回到了大梁侯府以後,立刻把孟殊召到了書房中麵授機宜。
十月底,天氣漸漸冷了,疏通永濟渠的河工,突然在河中挖出一塊石碑,上麵刻著六個字“香孩兒坐天下。”跳至